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法交换律证明(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加法交换律证明(合集)》。
1.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交换律,知道减法和除法没有交换律,能根据交换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经历观察、猜想、计算、验证、联想、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举倒验证)。
课前互动。
1.老师姓王,谁和我一样也姓王。你属什么?属鸡,小王同学属鸡,那我猜你们都是属鸡的,我猜得对不对?(有不是属鸡的,我就不能说你们属鸡)那老师猜错了。看来我问一个人,只能证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她属鸡!
2.那我再猜猜,你们这么小,每天早上一定都有家长送你们来上学,我猜得对不对呢?我要想证明我的猜测,我可以怎么办?(什么情况下,我猜的是对的?什么情况下,我猜的是错的)
(只要有一个不是家长送,就证明我是错的了)
3.那我再猜一个,我猜你们平时都住在锦州。(所有人都住锦州,证明我的猜测是对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这回换你们了,我最近喜欢上了一档亲子节目,湖南卫视的,猜猜是什么?《爸爸去哪儿》。上期,joe和kimi一起做刨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从图中你能获得到哪些重要的信息?(joe做了5杯,kimi做了3杯)
数学课堂,一下子抓到了重要的数据信息,真棒!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一共做了多少杯?)
这个问题都会解答吗? 5+3=8
提个更简单的问题,还记得加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吗?
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4.大家有没有发现点什么?得数相等,那我能这两个式子变变形,改写成一个等式吗?
5+3=3+5
二、探究发现
1.猜想
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板书这句话)
1个算式就敢轻易下结论啊!那个只能算是一个猜想,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
2.验证
怎么验证呢?(我觉得可以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怎样的例子,能否具体说说?(比如再列一些加法算式,然后交换加数的位置,看看和是不是跟原来一样。)
3.举例
(1)寻视发现问题:老师想给大家展示同学们在刚才举例过程中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
(教师展示:1.先写出12+23和23+12,计算后,再在两个算式之间添上“=”。2.不计算,直接从左往右依次写下“12+23=23+12”。)
比较两种举例的情况,想说些什么?
为了验证猜想,举例可不能乱举。这样,再给你们几位一次补救的机会,迅速看看你们写出的算式,左右两边是不是真的相等。
(2)你们举了哪些例子,又有怎样的发现?
7+8=8+7, 200+500=500+200
两位同学举的例子略有不同,一个全是一位数加一位数,另一个则有一位数加一位数、二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比较而言,你更欣赏谁?
举的例子更全面。举例就应该这样,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如果这样的话,那你们觉得下面这位同学的举例,又给了你哪些新的启迪?
教师出示作业纸:0+8=8+0,6+21=21+6,1/9+4/9=4/9+1/9。
因为我们不只是要说明“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而是要说明,交换――任意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看来,举例验证猜想,还有不少的学问。现在,有了这么多例子,能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结论了吗?
有没有谁举例时发现了反面的例子,也就是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变了?这样看来,我们能验证刚才的猜想吗?
4.小结
回顾刚才的学习,除了得到这一结论外,你还有其它收获吗?
5.再次猜想、联想
从个别特例中形成猜想,并举例验证,是一种获取结论的方法。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比如(教师指读刚才的结论,加法的“加”字予以重音),“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在――
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会不会也不变呢?
乘法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会不会也不变?
除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商会不变吗?
如果把加法交换律中“两个加数”换成“三个加数”、“四个加数”或更多个加数,不知道和还会不会不变?
现在,同学们又有了不少新的猜想。这些猜想对吗?又该如何去验证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用合适的方法试着进行验证。
6.学生举例验证
(学生选择猜想,举例验证。教师参与,适当时给予必要的指导。然后全班交流。)
哪些同学选择了“猜想一”,又是怎样验证的?
8-6=2,但6-8却不够减;3/5-1/5=2/5,但1/5-3/5却不够减。所以我认为,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会变的,也就是减法中没有交换律。
们刚才所提到的符合猜想的例子,数学上我们就称作“正例”,至于不符合猜想的例子,数学上我们就称作DD反例。
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那我们就能肯定猜想是错误的。
关于其它几个猜想,你们又有怎样的发现?汇报
三、创新应用
1.简算
(1)乘法交换律
10 ×5 = ()×() ()×△=()×☆
C ×()= F ×() 25 ×18 ×4 =25 ×()×()
(2)加法交换律。
想不到Joe和kimi的刨冰给咱们带来了这么多思考。当时做刨冰的可不只他们两个,还有多多姐姐呢!看!
5+3+5 怎么算得这么快?你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2.验算,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下现计算的道理吗?
78*455=
2.村长有任务下达了!
(教师出示:20-8-6○20-6-8 ;60÷2÷3○60÷3÷2)
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什么变化了吗?
第一组算式中,两个减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算式中,两个除数也交换了位置。
交换两个减数或除数,结果又会怎样?由此,你是否又可以形成新的猜想?利用本课所掌握的方法,你能通过进一步的举例验证猜想并得出结论吗?这些结论和我们今天得出的结论有冲突吗,又该如何去认识?
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郭台小学 肖生军
教学内容:乘法交换律(课件一)教学目标:
1.经历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解释乘法交换律的过程,认识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现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渗透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下热身运动,看哪位同学是火眼金睛,算的又对又快。(出示课件二)
算一算:
7×9= 3×5= 9×7= 5×3= 7×9=9×7 3×5=5×3
通过这两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学生讨论交流)
请同学们写出跟这两组算式相似的算式。(学生写算式,老师投影学生的作品。)同学们写的很棒,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乘法运算中一个很重要的定律——乘法的交换律。(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并思考(出示课件三) 6×5=5×6
请同学观察这几组算式,把你们刚才所发现到的知识总结一下,和大家交流。(出示课件四)
老师小结: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叫乘法的交换律。
2、学生讨论:用a,b代表这两个数,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出示课件五)
a×b=b×a(乘法交换律)3、出示课件六——八: 对口令。4、课件九出示习题:填空,开火车。5、课件十演示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6、知识应用。(课件十一——十二出示)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评价。三、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这节课主要发现了乘法的一个运算定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叫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
四、拓展延伸:乘法的交换律,在除法中能使用吗?(课件十三)五、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51的第2、3题。六、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
7×9=9×7 3×5=5×3 6×5=5×6 a×b=b×a 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推荐专题: 加法交换律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