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育场馆赛后利用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开题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4、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提出课题:
随着学校不断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体美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如何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和选拔特长生,是我校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从特长生入手,进行策略研究突破,形成独具农村特长生的教学模式,填补地方特色教育的空白。我们确定的研究重点为“音体美特长生的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设想通过此课题的实验研究,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和选拔特长生,为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让学校的素质教育更完善,让学校的课外活动更丰富多彩。
二、研究课题:
1、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实验研究,建立我校的个性化教育机制,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音体美特长生的选拔与培养,探索出音体美特长生选拔与培养的最佳途径与方法,使我校在音体美方面培养出大量的特殊人才。
2、研究内容:(1)、确定选拔音体美特长生的标准与途径。(2)、构建小学音体美特长生的培养过程、方法与模式。
3、主要观点: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4、创新之处:
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激发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热情,进一步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在原有基础上,参与课题研究的艺术、体育专业教师掌握具有理论指导的、较为科学的小学艺术特长生培养方法,并能在教学中自觉应用,形成一种符合特长生发展规律的、符合新课程发展要求的、能有效提高艺术教学质量的教学技术。
三、实施过程:
1、研究思路:
在研究的时候,为了确保课题的全面实施,我们课题组成员先集中讨论实施方案,进行前测分析,然后进行发散研究。在实施中做到方法科学、数据科学、实施的问卷、制度等方面的科学,实施组的教师用科学的头脑,定期实施学生考评,形成良好氛围,使此课题在实践中收到实效。
2、研究方法:(1)、用文献查阅法进行理论基础的搜集和学习研究;(2)、用调查研究法对有关问题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通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孩子的音体美培养现状及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些看法;对学校音乐、绘画、体育兴趣队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这些经过专业培养训练过的学生对音体美的理解和感知程度,对学校培养现状及对未来发展的想法。
3、技术路线:
(1)第一阶段:研究并制定科学的选拔标准,确定培养目标,选拔学生
(2)第二阶段:进行特长生培养方法与途径的探索与研究,构建适合相应学科特长生培养方法与途径模式。
(3)第三阶段:数据收集与整理,总结、反思课题研究的成败,撰写实验总结、专题论文、研究报告等,使零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总结并归纳出相应培养方法与途径模式。
4、实施步骤: 确立了子课题:
A、音乐特长小组(具体实施人:虞明月)
由学校喜爱音乐、舞蹈,且在这方面有点天赋的同学组建一支文艺特长小组,由音乐教师负责,利用校本和课余时间相互学习,一起练习。第一阶段:
a、按计划进行培养训练,巩固提高特长生音乐素质和技能。b、集体培训与逐个指导结合,提高学习效率。c、创造条件,为特长生提供表现和展示的平台。第二阶段:
a、提高特长生音乐技能素养,训练进入细节和高度的要求。
b、优秀学生范唱,创造增进彼此的艺术环境,提高学生的声乐技能水平。第三阶段:
a、继续按计划进行培养训练,更进一步促进特长生发展。b、积极参与市、校级音乐活动,展示活动风采。B、美术特长小组(具体实施人:彭雯)
由绘画功底特别好的同学组成一个美术特长小组,由美术教师负责,利用校本、课堂和课余时间一起练习画画,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展示与竞赛。第一阶段:
a、学习、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构图方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完整,主题突出避免杂乱无章。
b、重视美术活动内容的整合性,探究性,选择性,开展一系列以主题活动为主的美术活动。c、通过老师讲解、示范,学生临摹、写生的方法进行培训。第二阶段:
a、提高特长生美术技能素养,训练进入细节和高度的要求。
b、组织学生参加殷小教学楼走廊画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第三阶段:
a、组织特长生参加“小哥尼杯”创新大赛、常州科技创新大赛等各种绘画比赛。C、体育特长小组(具体实施人:张传荣)
由学校喜欢乒乓球、田径的同学组建一支体育特长小组,由体育教师负责,利用校本和课余时间组队训练并指导参加比赛。第一阶段:
a、针对发展耐力素质的练习(越野跑 ﹑ 游戏活动等)和发展柔韧素质的练习(按肩部﹑胸背部﹑髋部﹑下肢﹑足等部位进行练习)b、针对各项目的运动技术训练。第二阶段:
a、集中培训逐个指导,提高体育训练效率。
b、教师做示范,让学生理解体育的动作与技能。第三阶段:
a、针对战术训练﹑ 心理训练﹑ 理论知识教育(着重于运动生理的一般常识和基本技术的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的培养。
b、组织学生参加市中小学运动会,让特长生有展示才能的机会。实验本身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探求和归纳出行之有效的特长生选拔和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构建相应的培养方法与途径模式才是最终目标,因此本阶段是一个痛苦和艰难的反思、批评、总结归纳过程,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梳理和概括、总结。
四、研究基础
我校已于2009年被评为常州市优质学校,创优期间正好更新了学校的设备,并添置了一些教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好,学校整体教研氛围浓,这一切都为我们主动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且学校非常支持我们培养音体美特长生,这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 2范
纯:《中小学体育教学探索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07年 3 刘建和:《乒乓球教学与训练》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年 4 晓
其: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7年12月
5崔
卫: 《中国美术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主办
2006年 6杨黎明:《小学美术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一、完成课题 无
二、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本课题立足于面向音体美特长生,坚持“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的原则,构建以适应儿童个性发展需求。教师通过研究能不断提升自我课堂教学素养和课题研究的水平。
三、研究能力
参与本课题的主持和研究人员都已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同时,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也勇于实践、勤于探索,具备相当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水平。相信大家一定能高质量地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完成本课题的保障措施
各种教学设备的齐全,充分利用图书音像资料等,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软件上,学校提供很多学习的机会,观摩优秀课堂教学等。参加各项市级比赛,检验特长生的培养。
五、资料设备
我们有专门的功能室,专业教具。
四、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课题组成员分工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启动阶段
2012年9月——2012年12月
l.课题申报和论证并撰写实施方案。
2.开题报告。邀请有关领导参加,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修订
课题审报表1份
研究方案1份
实践阶段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 1.制定计划
2.围绕课题开展各类研究活动。3.阶段性总结,进行中期评估。
阶段性计划总结 相关论文成果若干 中期评估报告1份
总结阶段
2013年12月——2014年12月 1.整理研究成果。2.撰写研究报告。3.结题鉴定。
课例案例汇总1本 论文汇总1本 课题研究报告1份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预期达到的目标 承担者
课题研究报告一份;
围绕本课题研究的论文若干篇。
教学质量比原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较大幅度地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体育素养。《音体美特长生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我校《音体美特长生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课题,是吉林;
一、课题的提出;随着现代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结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学习生涯的开始,许多人的成功就;
二、课题的界定;
1、小学音体美特长生;小学音体美特长生指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一至六;
2、小学音体美特长生培 《音体美特长生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音体美特长生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课题,是吉林省“十二五”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实现人的全面主动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推出了“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论,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素质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培养人的质量,更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学有所长,已经成为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特长生的培养就是立足社会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之才、有用之才。特长教育不仅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学习生涯的开始,许多人的成功就是在小学阶段起步的。音体美素质是人的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和美术可以使人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体育可以使人的身体更加健康地成长。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生在接受智育的同时,应当接受美育和体育。随着我市音体美教学的蓬勃发展,一些小学生表现出了良好的艺术天赋和身体机能,在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同时,成为在音体美方面的特长生。为了继续挖掘这些人的潜能,使他们脱颖而出,早日成才,我们确定的研究重点为“音体美特长生的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设想通过此课题的实验研究,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选拔和培养特长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让学校的素质教育更完善,让学校的课外活动更丰富多彩。
二、课题的界定
1、小学音体美特长生
小学音体美特长生指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一至六年级这一特定年龄阶段在音乐、舞蹈、器乐、书画、体育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此阶段在对美的意识、美的情趣、美的价值等审美趋向逐步形成和探索过程中有突出的个性表现的学生。
2、小学音体美特长生培养研究
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教育手段,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育途径,有目标的开发有音体美特长学生的潜能,观察学生在音体美教育中呈现的个性差异,积累经验,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
三、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与背景
当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开始席卷大地时,全国各地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改实验,如“农村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与选拔研究”,研究者对音体美特长生的研究都停留在中学阶段,对小学音体美特长生培养方面的研究太少或没有形成一手套完整的校本课程,在培养策略的研究上没有深入,没有总结出一手套探索特长生教学规律的指导措施,而我校一直以“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作为学校教改目标特色来抓的。因此,我们从特长生入手,进行策略研究突破,形成独具农村特长生的教学模式,填补地方特色教育的空白。我校的课题立足于短、快,着眼于总结出能代表广大农村小学选拔与培养音体美特长生的经验,使其具有利于操作又利于推广的价值。
我们确定的研究重点为“音体美特长生的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设想通过此课题的实验研究,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和选拔特长生,为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让学校的素质教育更完善,让学校的课外活动更丰富多彩。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理论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学校不断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体美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和选拔特长生,是我校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为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着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特开展音体美特长生的培养研究。让学校的素质教育更完善,让学校的课外活动更丰富多彩。
五、实验目标与内容
1、确定选拔音体美特长生的标准与途径。
2、构建小学音体美特长生的培养过程、方法与模式。通过研究,构建小学生、音体美特长生培养过程、方法与模式,包括音体美特长生培养的目标、内容、措施,促进学校音体美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凸显我校音体美教育特色。
3、积累有价值的经验和材料,为本课题的后续研究打好基础。
4、提高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发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创造力,培养美好的艺术情操。
5、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激发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热情,进一步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六、实验的途径、对象、方法
途径:本课题是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实验与研究,其途径是以各年级音体美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相关教学活动。对象:小学音体美课堂教学低、中年级段的特长生。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相关动态和有效经验,开展音体美特长教育理论方法研究。
2、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方面的兴趣和这种兴趣能持续多久等多个问题;
3、观察实验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寻找出问题的原因、解决的条件、方法和成效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每个学生都设置成长记录,教师观察孩子的成长变化,记录学生的艺术感知、形体变化、艺术思想发展等成长变化轨迹。
4、行动研究法。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以课题组成员的实践与反思为主要方式,把研究和行动结合起来,边研究边行动,在行动中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我们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及时总结现有经验,不断修正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调整研究方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把小学音体美特长生培养这一课题从最初的感性认识走到每一个篇章,每一个阶段、每一处细节都被关注、凝练,形成模式。七:实验步骤
本实验周期为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
1、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7月)(1)组织实验教师学习、交流、讨论相关理论,提高认识。
(2)明确课题意义、目的,制定课题实验方案,进行前期调查,并制订子课题,落实具体负责人。
(3)研究并制定科学的选拔标准,确定培养目标,选拔 学生。
(4)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2、具体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2年8月)(1)制订子课题实验方案。
(2)分别以低、中年级阶段音体美特长生为对象,进行 课题实验,分项落实实验研究内容。(3)进行特长生培养方法与途径的探索与研究,构建适合相应学科 特长生培养方法与途径模式。
(4)本课题通过科学选材,不断发掘其潜质,使相应的智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培养出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出类拔萃的学生,实验教师从中总结出适合相应学科特长生培养方法与途径模式。
3、总结整理阶段(2012年8月-2012年12月)
(1)数据收集与整理,总结、反思课题研究的成败,撰写实验总结、专题论文、研究报告等,使零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总结并归纳出相应培养方法与途径模式。(2)实验本身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探求和归纳出行之有效的特长生选拔和培养途径和方法,构建设相应培养方法与途径模式才是最终目标,因此本阶段是一个痛苦和艰难的反思、批评、总结归纳过程,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梳理和概括、总结。(3)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论证。八:预设研究成果:
(一)培养出大量的音体美特长生。
(二)大力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及教师的业务素质。
(三)开展特长生文艺汇演,参加各类体育竞赛,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探索出农村音体美特长生选拔的途径与方法、培养措施与模式。九:课题组分工与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分工: 课题组全体成员
本课题完成的时间:2014年12月
课题组组长:刘庆东;课题组成员:刘庆玲刘莉刘立婷李广洲;2.具体分工:;课题指导:刘庆东;课题研究成员:刘庆玲刘莉刘立婷李广洲档案整理:刘;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音体美特长生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丰收小学;2011年4月18课题组组长:刘庆东
课题组成员:刘庆玲 刘莉 刘立婷 李广洲 2.具体分工: 课题指导: 刘庆东
课题研究成员:刘庆玲 刘莉 刘立婷 李广洲 档案整理:刘 莉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无论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
《音体美特长生选拔与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
城市运行视角下的体育场馆赛后
利用系统的构建
——以第16届广州亚运会亚运场馆赛后利用为例
已见刊
[提 要] 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正向功能多元化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把握场馆赛后利用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范式,本文基于城市运行视角,构建了综合考虑场馆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系统,采用圈层延伸理论将系统功能定位于传统基础型和发展支撑型,探讨了系统功能运行的主要方式。最后,详细说明了在动态市场环境下,场馆管理主体如何利用此模型进行系统分析,以便充分利用场馆自身资源创新场馆赛后功能。[关键词] 城市运行 体育场馆 赛后利用系统
[中图分类号] F29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运行是政府、社会与市场围绕城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对城市公共设施及其所承载服务进行管理,优化配置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相关要素,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动态过程。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历来都是赛事举办城市面临的最大难题,为了保障这些场馆在赛后继续发挥应有的公共服务功能,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统筹规划。第16届广州亚运会亚 本文系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NCET-07-0311)、第16届亚运会亚运场馆赛后利用专题研究咨询服务项目(GZYW297S/YD09J1027)的研究成果。
运场馆的规划建设在保障赛事组织运行需要的同时,注重与城市运行紧密结合,着重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为亚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提供了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良好的配套设施环境,因此,本文从城市运行视角构建了第16届广州亚运会亚运场馆赛后利用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希望能对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范式。
一、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现状
明确体育场馆赛后功能定位和管理主体是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前提条件。为了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行为需求,新型体育馆应该集竞技、健身、娱乐、社交、产业等多功能于一体①(张炯,1998)。作为公共产品的体育场馆及其承载的服务是城市运行的目标和导向,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要兼顾政府意见和民意反馈,不同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场馆利用的初期要以政府为管理主体,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人口分布格局,保障体育设施在城市内的均衡布局并适合周边人群的需求,后期要以专业物业公司为管理主体,以市场和民意为导向优化配置体育设施资源和服务,以集约化经营实现体育场馆的区域化和个性化综合利用②(陈明,2004)。
与国外体育建筑注重功能和讲究效益相对比,我国体育场馆利用的现状是:供不应求和效益低微,实际利用与设计意图脱节,单一功能无法满足多种需求③(梅季魁,2002)。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缺乏长远规划,利用方案不够灵活且利用率较低,赛后运营所需的资金来源较窄,不能有效调动社会力量来加强后期融资,以至于场馆发展缺乏后劲。场馆利用过程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不能兼顾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全民健身的广泛普及④(叶加宝等,2001)。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设计理念开始强调面向群众、功能多元,表明了未来我国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基本思想是整合资源、充分利用、保障竞赛、兼顾赛后,发展趋向是功能复合化、生态环保化、技术先进化、形象新颖化,其中复合化就是针对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进行的探讨,发展方式是大型场馆由分散化向集中化发展,中小型体育场馆向社区方向发展,场馆的经营管理逐步走上产业化道路⑤(胡斌,2001)。
体育场馆的功能日趋多样化,有效的赛后利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更趋合理,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⑥(Knott、Robert,2011)。为了提高场馆的使用效率、效益及可持续利用,本文基于城市运行视角创新性地构建了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系统,该系统的功能运行可以有效发挥公共基础设施的社会福利作用⑦(Jackie Grieve、Emma Sherry,2011),优化城市运行,表现在促进家庭生活幸福、创造职业生活机会、增进社会生活和谐等三方面。
二、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系统的设计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是综合考虑外部环境要素和内部资源与能力缺口的共同结果。在外部 2
环境要素分析上,场馆管理主体需要从政治、经济、法治和科技等层面加以综合考虑,以便确定合理的功能定位和管理模式。而在分析系统构成要素时,需要开发出场馆赛后利用所必需的资源和能力。场馆管理主体不仅需要集成地研究影响赛后利用的内外因素,还需要动态地选择场馆赛后利用的战略路径,功能实现路径的动态性体现在资源与能力的更新方面,即对外部环境的动态认知和内部要素的及时更新,挖掘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资源与能力方面的缺口,并借助于组织学习和市场开发将上一轮场馆赛后利用创造的经济利润投入到这些资源与能力的开发中,实现新的功能定位和赛后利用方案。因此,本文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系统⑧(吴金南等,2007)。
资源缺口能力缺口信息反馈系统的功能运行家庭生活承载支撑系统的有效促进功能定位居民生活系统的构成要素区域品牌功能载体要素耦合人才队伍管理机制岭南文化+文化强市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亚运文化城市文化系统的外部环境政治环境要素·政局稳定情况·公民参政状况·决策透明度经济环境要素·市场开放程度·媒介产业化进程·物质丰富程度法治环境要素·法治精神传播·法律服务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科技环境要素·相关科技力量·国家科技体制·国家科技政策
图1 城市运行视角下的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系统
在图1所示的系统框架基础上,将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战略路径细化分为四个阶段,即外部环境分析、系统要素识别、系统功能定位、系统功能运行。四个阶段构成不断创新场馆赛后功能的持续过程,最终形成了动态系统环境下的赛后利用循环。下面结合这四个阶段详细分析场馆管理主体如何构建动态的场馆赛后利用系统。
三、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系统的应用——以第16届广州亚运场馆为例
(一)外部环境分析
场馆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有自己生存的外部环境,并分别从政治、经济、法治和科技等四个层面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它们需要正确适应外部环境,以保证原有功能维系和赛后功能开发更具柔性。外部环境分析阶段的任务包括:(1)确定哪些环境要素将对场馆赛后利用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从而确定战略性环境要素及其优先顺序;(2)准确识别场馆服务范围内的竞争对手,并预测它们对竞争环境可能做出的反应,确定自己的相对竞争优势;(3)明确场馆服务对象的行为需求,结合自身的竞争优势布局多种经营业态。随着
全民健身和体验经济的日益发展,体育场馆赛后利用必须特别地对政治环境、经济形势、市场需求、法制体系、技术动态等外部环境要素深入分析。需要强调的是:对不同体育场馆来说,这些外部环境要素对场馆功能定位的影响程度也是存在差异的,场馆管理主体需要结合外部环境要素差异确定它们对赛后利用影响的优先顺序。
(二)系统要素识别
虽然外部环境分析识别了市场机会与竞争威胁,确定了场馆赛后利用的辐射范围,但这尚不足以为场馆赛后利用创造竞争优势。场馆管理主体必须对系统要素进行分析,确定场馆赛后利用的战略性要素,即决定场馆是否能够创新功能服务的关键性要素,要通过优化配置场馆现有的战略性要素,或者开发新的战略要素,拓展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功能。场馆管理主体在此阶段必须首先识别出系统内的关键要素,以第16届广州亚运会亚运场馆赛后利用为例,系统内部关键要素主要包括管理机制、功能载体、区域品牌和人才队伍。
1.管理机制
亚运场馆赛后管理机制是指图1所示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本质上是场馆内各种业态之间的联系及其运行原理,是决定场馆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通过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合作机制,约束机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科学合理地对亚运场馆的赛后利用进行管理和运营,充分地发挥和实现其应有的社会服务功能,提高管理绩效。激励机制方面,持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起以工作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和晋升机制;竞争机制方面,引入内部和外部竞争机制,实行竞聘上岗、绩效考核以及优才优用的管理机制;合作机制方面,大力推进场馆与场馆,地区与地区之间合作,实现场馆资源的综合利用;约束机制方面,广泛建立起包括政府、社会和场馆在内的外部和内部约束监督机制,加强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制度监督相结合的风险防控体系;运行机制方面,坚持分类管理、创新服务功能、统筹协调发展,建立起面向市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运行管理机制。
2.功能载体
亚运会是广州迄今为止承办的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赛事,亚运场馆及配套设施是最直观生动的标志性建筑,是向世界展示广州城市形象、反映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功能载体,亚运场馆赛后利用的功能载体建设主要包括区域载体布局、类型载体布局、层次载体布局。区域载体布局方面,其一,亚运场馆布局紧密结合广州城市空间发展“东进、南拓、西联、北优、中调”战略,从赛事组织的实际需要出发,覆盖面广、交通便利。其二,场馆内部器材安置,外部全民建设路径、绿化地带相得益彰,使得体育场馆周边区域也得以有效利用;类型载体布局方面,亚运场馆涵盖了广州亚运会设置的各专业竞技项目,总共42大项464小项,各场馆的大众健身项目覆盖面广,种类齐全,可供赛后直接或改造利用,为全民健身提供充裕的场所和软硬件设施;层次载体布局方面,经过新建、改扩建之后,所有亚
运场馆都升级到国际赛事级别,从而能够满足各种级别比赛,同时场馆规模有大有小,能为各种规模级别的赛事提供合适的场馆,也能满足各种娱乐、会展功能的需求。
3.区域品牌
创建城市区域品牌是一件专业性、技术性和系统性十分强的工作,亚运会的举办及场馆的赛后利用为政府动员各种社会建制和资源打造区域品牌提供了有利契机,为区域品牌的创建做好了长远规划、创造了支撑条件、建立了宣传渠道。建设区域品牌,一方面,对亚运场馆的冠名权、内部场馆设施的冠名权、广告的发布权等进行市场开发,打造并利用好场馆的品牌价值,同时注意品牌的保护,避免无形资产的流失;另一方面,通过结合亚运元素,深入发掘以体育文化为主体的旅游品牌、会展品牌、餐饮品牌和酒店品牌,并通过亚运文化和岭南文化的耦合进一步提升城市品牌。
4.人才队伍
亚运场馆赛后利用重点从管理、技术和营销三个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场馆赛后功能开发和有效利用提供智力支持。管理队伍方面,大胆引进体育经济管理人才,逐步建设一支事业心强、作风正派、熟悉业务、既懂体育又懂得经营的管理人才队伍;技术队伍方面,配备体育指导员、训练师或教练员,在人们锻炼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提高锻炼效果,同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负责机电、消防、供水、供电、电器等设施的养护和维修,确保各项设备正常运行,安全使用;营销队伍方面,开展集中短训、岗前培训、高校送培、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员工培训,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加强场馆文化教育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场馆营销人员,针对场馆特点进行市场开发。
终上所述,图1所示场馆赛后利用系统的五个关键要素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两类,即创造竞争优势的要素和维持竞争优势的要素。场馆管理主体完成系统要素识别之后,还要根据本场馆的资源存量确定开发新型功能的资源缺口。对于这些资源缺口中类似于载体设施、人才队伍的有形资源可以从外部相关市场直接购买,而类似于管理机制、品牌优势的无形资源只能依靠内部培育和积累。
(三)系统功能定位
亚运场馆作为特殊建筑在建成后的利用价值,是保障有效开发国有固定资产、发展全民健身、搞活区域产业经济的基础依托。本文采用圈层延伸理论将亚运场馆赛后利用功能定位于传统基础型和发展支撑型,以传统基础型功能为依托,指导多种业态布局,创新发展支撑型功能,向体育服务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既突显全民健身又最大化场馆利用的经济效益,引导场馆可持续性发展,如图2所示。
辐射传播功能全民健竞赛多身功能元功能传统基础功能现代服务功能教育教学功能汇聚整合功能策源创新功能发展支撑功能耦合
图2 基于圈层延伸理论的亚运场馆赛后功能利用
亚运场馆的传统基础性功能主要包括竞赛多元功能、教育教学功能、全民健身功能和现代服务功能。竞赛多元功能:亚运场馆不但为运动员的职业训练提供条件和环境,还能为跨社区、跨地域、跨省市、跨国家的综合性比赛提供支持,为多层次、多元化的体育比赛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育教学功能:学校的场馆在很大程度上为大中院校学生的体育课程教学、体育锻炼、文娱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民健身功能:亚运场馆不但具备赛时的功能,同时为赛后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普通百姓能全方位地参与到比赛和锻炼中来;现代服务功能:亚运场馆的资源和布局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流,可以借此拓展经济功能,开展会展、休闲、娱乐活动,推进广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亚运场馆的发展支撑型功能主要包括辐射传播功能、汇聚整合功能和策源创新功能。辐射传播功能:赛后,亚运场馆覆盖的体育人口将大幅增加,为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大量潜在需求;汇聚整合功能:汇聚外部资源方面,亚运场馆的升级和合理布局广泛吸引了市民参与全民健身,进行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汇聚力量,促进广州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整合内部资源方面,以产品研发的思维来看待场馆设施资源与产品的开发,注重对市场的细分,以开发出可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的产品,实现对各种场馆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开发;策源创新功能:充分利用好体育场馆资源,勇于创新探索开发各种体育产品,认真经营核心产品,比如体育赛事活动、健身会员服务、体育健身培训等。积极开发关联产品,比如体育信息服务、体育媒体服务、体育特许产品开发等。勇于创新外延产品,比如社区服务、文化表演、康复保健等。
(四)系统功能运行
亚运场馆赛后利用系统将进一步优化城市运行效率。该系统的有效运行将着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表现在促进家庭生活幸福、创造职业生活机会、增进社会生活和谐等方面;同时,6
该系统的有效运行将有效促进文化强市建设,表现在耦合岭南文化和亚运文化、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等方面。
1.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促进家庭生活幸福:亚运场馆布局合理,与广州各个社区联系紧密,在赛后将可以为广州市民提供更多样化、多元化的健身环境和服务,以及开展更加丰富的文体活动的环境,从而促使广州市民的家庭生活变得更加健康、更加和谐、更加美满;创造职业生活机会:亚运场馆赛后充分有效地利用将为广州市的文化、体育、教育、娱乐提供更加完善健全的基础设施,从而将有效地优化和提升广州市的生活环境、进而提升广州市的经济密度,优化广州市的产业结构,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活力,为广州市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增进社会生活和谐:亚运场馆赛后的有效利用、功能的充分拓展将为广州市民的社会生活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多元的方式、健康的交往。为跨社区、跨组织、跨区域、跨行业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渠道。
2.促进文化强市建设
作为亚运物质遗产,亚运场馆承担着耦合岭南文化和亚运文化,促进文化强市建设和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崇高使命。亚运文化和岭南文化的耦合是指亚运文化和岭南文化紧密配合、相互影响,彼此推动各自所包含的各种要素嵌入到对方当中,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创造性过程,亚运场馆作为多元文化交融的平台,其赛后利用将为岭南文化的展示与创作提供巨大的舞台,也将进一步推动亚运文化和岭南文化的耦合;亚运场馆的赛后利用要把和谐、绿色、文明等理念转化成“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文化气质,塑造为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总结市民“参与亚运、奉献亚运、服务亚运、分享亚运”的成功经验,推动各项设施向市民开放,提高综合利用效率,继续完善亚运场馆周边规划设计和综合配套,发挥亚运场馆设施的支点作用,保护、利用和开发好亚运景观遗存,开设亚运主题博物馆、展示区,留存亚运历史记忆,带动文化强市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场馆管理主体在评价赛后利用实施效果时,通过及时把握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系统功能运行的反馈信息,及时与本场馆现有的资源与能力存量进行比较,以确定开发新赛后功能的资源与能力缺口,并用此前功能利用产生的利润进行新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投资。因此,处于一个持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场馆管理主体需要保持压力为下一轮功能创新做准备。管理者必须对场馆内部资源与能力进行持续投资和更新,并将它们与场馆功能开发结合起来创造持久竞争优势。
四、结论
在动态而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场馆管理主体制定赛后利用方案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挑
战,单一地考虑外部环境要素或者内部资源要素都无法准确地帮助他们进行动态的赛后利用功能开发。所以,从社会运行视角,动态地将组成完整赛后功能开发战略的两种不同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系统具有一定的启示性和实操性。与传统的竞争力分析不同的是,本文提出的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系统具有三个显著特点:(1)综合分析了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反应了场馆功能开发和利用的动态本质。(2)基于社会运行视角,直观地说明了场馆功能能否得到循序创新,主要取决于场馆资源开发与利用效率,场馆管理主体应该注重提高从资源优势到功能创新的转化率。(3)突出了组织学习和市场行为在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引起场馆管理主体对构建信息共享型、市场开拓型管理团队的重视。
⑥Knott, Robert.The use of sports facilities as catalysts in urban regeneration [EB/OL].http: //www.xiexiebang.com/pub/wml.txt/980810–2.ht①张炯:迈向全民健身时代——论体育馆的未来发展模式,武汉:华中建筑,1998年第4期,第91~92页。
②陈明: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模式,广州:体育学刊,2004年第3期,第25~28页。③梅季魁:现代体育馆建筑设计,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69~75页。④叶加宝,徐本力: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天津:天津体育
ml, 2011-02-01 12:33/2011-02-01 12:55.⑦Jackie Grieve, Emma Sherry.Community benefits of major sport facilities: The Darebin International Sports Centre.Burwood: Sport Management Review, Available online 6 May 2011, doi:10.1016/j.smr.2011.03.001.⑧吴金南,仲伟俊,梅姝娥,张玉林:动态竞争战略形成过程:一个集成分析模型,天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12期,第111~115页。
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 42~43页。⑤胡斌:大型体育场馆设计发展趋势初探——来自几项国际设计竞赛的启迪,武汉:新建筑,2001年第5期,第43~46页。
On development of E-Sport in China
“电子竞技”是一项区别与其他竞技体育项目的特殊体育赛事,在电子竞技运动中,一切都是依赖信息技术来实现。这是电子竞技运动有别于传统体育的根本不同。但是这项运动又和传统体育有着很大的相同点那就是对抗性和高技术性。对于这项赛事的竞赛规则和其他传统体育项目并无很大的出入,都需要在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大环境下进行。伴随着中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竞技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并且逐步摆脱了单纯的游戏属性。有些人会把电子竞技和普通的网络游戏弄混淆,电子竞技运动与网络游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从性质、方式、项目等等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电子竞技已经摆脱的游戏的属性并且被赋予了在专业运动竞技中的技巧性和专业性。简单的来说他已经不是游戏而是真正的运动项目。
电子竞技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艰辛不断,在中国刚刚与世界接轨之初电子竞技被广学生家长扣上了耽误孩子健康成长的帽子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不被国人所接受。广大青少年也将其视为课后的一种娱乐首段鲜有人将电子竞技视为一种职业。伴随着世界一体化的不断加快,放眼发达国家我们看到的是在电子竞技以及和其相关的个大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与我们的万马齐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社会是在不断的处于进步当中,当人们认识到电子竞技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毅力,以及对现代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时,电子竞技的负面影响终于开始减弱。2003年11月18日,在中国北京首都中国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国数字体育平台正式开通的仪式,参加会议的包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中国体育总局、中国体委,中国奥委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领导以及中信泰富的有关领导到场并发表讲话。
在本次会议上对于游戏行业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由中国体育总局正式宣布:电子竞技成为中国体育总局承认的第99个正式体育项目!由此,中国电子竞技行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政府以及相关政策方面的支持会更加有利的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从此在知名的世界三大电子竞技赛事中频繁出现中国人和中国战队的身影,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冠军的王冠带在了中国人的头上,和中国的传统优势与体育项目一样,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的飘扬在举办赛事的场馆。好的成绩刺激了国内电竞界的蓬勃发展,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在这不到十年的短短时间里,中国电子竞技有了自己的大纪实
2005年三月中旬 《鲁豫有约》为电子竞技世界冠军制作专题节目。
2005年9月13日晚10点50,wNv.xiaOt将做客CCTV10的《人物》栏目。这次访谈的主题是“中国电子竞技的希望之星-孙立伟”。
2005年4月,Team World Elite 战队(简称WE)成立,是由原华人世界最大且最具专业性质的电子竞技网站 Replays NET组建而成的中国首家职业电子竞技俱乐部。2005年底和06年中,wNv先后两次问鼎CS世界冠军(2005年WEG第三赛季CS项目世界冠军、2006年WEG Master大师杯赛CS项目世界冠军。这是中国CS战队第一次问鼎世界。
2005年6月19日第一届StarsWar在上海卢湾体育馆举行,当时刚成立的WE中国和韩国队员全部到场,吸引4000观众到场观看,比赛从中午1点进行到凌晨1点,现场仍有大量观众坚持到最后。
2006年1月21日-22日,第二届Stars War在上海长宁国际体操中心举行,两天的比赛有一万人次的观众到现场观看,25万独立IP的网络直播,预计有300万人收看,创下中国现场观众人数最多的记录,并掀起了明星邀请赛网络直播的新热潮。
2006年6月17日-18日,第三届Stars War在西安交通大学思源活动中心进行,现场8000人次的观看和网络28万独立IP播放的记录,让Stars War成功完成跨区域举办,让很多电子竞技偶像第一次进入中国内陆地区,与爱好者近距离接触。
2005-2006年 WCG war3项目 李晓峰(Sky)蝉联冠军
2006年12月,蝉联WCG2005,2006魔兽项目冠军的电竞选手李晓峰入选中央电视台2006体坛十大风云人物评选
2006年12月11日 WEG大师杯赛上中国的wNv在决赛中以2比1的比分战胜韩国战队最终获得cs的冠军
2007年10月8日,WCG世界总决赛,中国选手沙俊春(PJ)获得星际项目亚军。这是我国首次打破韩国在这一项目上的垄断。
优异的竞技成绩进一步刺激了电竞事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电竞界的世界冠军和传统的体育的世界冠军一样被人们所追捧。优异的成绩同样受到了体育总局的重视。电子竞技在运动项目中的地位被逐步提高。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整合合并我国现有的体育项目,并将电子竞技重新定义为我国的第78号体育运动项目。为电子竞技的开展开创了新纪元,从此电子竞技开始飞速发展,成绩也是稳中有生。
2009年11月15日,WCG2009 世界总决赛 来自中国的WE.Pepsi.Infi与MouZ.Fly100%会师魔兽争霸三项目的最终决赛,这也是WCG历史上首次在魔兽争霸项目中有来自同一个国家的选手同时进入决赛。
2009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宣布:体育信息中心成式成为中国电子竞技运动的管理机构,这标志着组建于2001年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将由原来的体育后勤和赛事的信息保障机构转变为类式于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专业运动管理机构,其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也标志着中国电子竞技由民间主导转变为类似于足球,游泳的归口管理。与此同时,中国电子竞技国家集训队的选拔以及建设国内首个大型电子竞技专业场馆两项工作将由国家体育总局旗下大型企业——中体产业集团承担。而中国电子竞技超级联赛、全国电子竞技公开赛、官网与商业网站的建设和维护、组织培训以及电子竞技运动相关的官方商业运营活动则由亚博控股传媒公司负责。从此电子竞技开始了更为规范的职业化和市场化。
虽说中国电子竞技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我们和国外电子竞技的职业水平依旧有有着很大的差距,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应多多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就拿职业联赛较为成熟的韩国STAR LEAGUE 来说,高水平的选手和高额的奖金永远是收视率的保障,每一年会有三季的比赛,如果哪位选手可以在这一年的比赛里三次称雄就可以获得韩国电子竞技最高之荣誉-金鼠标,联赛中的升降级制度也很强的卖点,给比赛带来了很强的观赏性。相较于市场运营和赛事组织都较为成熟的韩国电子竞技联赛,中国的G联赛依然相对稚嫩,没有稳定的赞助商和高额的奖金在国际上影响力也逊色不少。但令人可喜的是G联赛2011第一赛季的比赛以超强的选手阵容和有史以来最高的奖金额度在电子竞技届赚足了人们的眼球,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届赛事,为发展中国自己的电子竞技联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毫无疑问,电子竞技是非常有潜力的体育项目,随着国际电子的技术和网络传媒技术的广泛发展电子竞技的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韩国正在努力争取将电子竞技纳入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足以看出这项赛事的影响力并不比国际主流赛事差。所以我相信电子竞技在未来中国的体育领域定将处于举足轻重的项目
关于亚运、奥运会场馆赛后利用的研究
----以鸟巢为例
1、题目的目的意义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已经形成一整套固化的、依靠财政拨款维持运转的体育场馆管理模式,这套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这种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体育发展的需要,改革和创新机制已经迫在眉睫,明确体育场馆赛后功能定位和管理主体是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前提条件。作为公共产品的体育场馆及其承载的服务是城市运行的目标和导向,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要兼顾政府意见和民意反馈,不同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与国外体育建筑注重功能和讲究效益相对比,我国体育场馆利用的现状是: 供不应求和效益低微,实际利用与设计意图脱节,单一功能无法满足多种需求。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缺乏长远规划,利用方案不够灵活且利用率较低,赛后运营所需的资金来源较窄,不能有效调动社会力量来加强后期融资,以至于场馆发展缺乏后劲。场馆利用过程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不能兼顾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全民健身的广泛普及。
体育场馆的功能日趋多样化,有效的赛后利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更趋合理,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本文对于提高场馆的使用效率、效益及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可以有效发挥公共基础设施的社会福利作用,优化城市运行,从而达到促进家庭生活幸福、创造职业生活机会、增进社会生活和谐等三方面。通过构建“鸟巢”的赛后运营效益评价体系,能够为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提供一个协调行动的基点,减少或杜绝场馆的盲目建设,引导管理者在决策时按照统一的高标准进行场馆的运营开发,提高场馆建设的整体水平。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者认为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功的经营大型体育场馆是非常重要的,因其体制不同以及国情的差异性,国外的相关研究虽不能直接照搬,但其运营管理模式、经验与理论对我国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仍具有较高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对于有效利用奥运、亚运场馆资源和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西方学者Holger Pruess.在The Economics of Olympic Games一书中就开始考虑该城市在举办奥运会后的场馆赛后利用问题,经过对主体育场评估能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并带来高就业率;另外,该场馆要建立市政企业最佳选择,将奥运投资达到赛前、赛后的最佳化,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兼收,以拥有科学的预算管理和灵活的组织活动。
最近几年,我国学者们对大型体育场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对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赛后运营研究却相对较少。在查找文献过程中发现,对于奥运场馆的研究多以定性的赛后利用研究为主,而定量的研究为数甚少,对检索出的文献经过认真分析和比较后,发现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林格,秦旋,郭艳红在《基于生态足迹的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以奥运会比赛场馆为例》中针对模型为奥运场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文献中的生态环境计算理论为影响“鸟巢”赛后运营外部因素中的生态环境因子提供了指标的选择依据和计算方法,但是本文只是将生态环境作为项目可持续性的一个外在影响因素来考虑,全面地对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进行评价才能从中全面地分析出项目的可持续能力。
第二,王兆红,詹伟在《奥运场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对于体育场馆的绩效评估。文章针对目前奥运场馆尚未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这一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归纳出目前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中重视的绩效评估指标,虽然指标能够勉强纳入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中,但是均衡度不足,仍然需要进一步构建更为均衡更为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三,扈伟在《奥运后我国体育场馆利用的研究》中针对奥运会结束后经济增长放慢甚至倒退的情况对北京奥运场馆赛后利用从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风险四方面进行了 SWOT 分析,并提出了奥运场馆赛后风险,这些风险都是具有普遍存在的,然而往往是这些宏观共性阻碍了赛后场馆的利用创新。只有进行问题的具体探讨,通过理论与实际情况的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推导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下奥运体育场馆的赛后经营管理模式。
第四,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规划及后期的利用》、《关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国内外体育场馆政策及对我国体育场馆未来发展的启示》、《现代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及赛后利用研究》等大量文献著作中,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奥运场馆赛后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可持续性做出了定性的分析。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
本论文围绕着“鸟巢”赛后利用这一中心内容,在深入比较研究国际、国内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体育场馆经营的实践,构建“鸟巢”赛后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和支撑体系。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等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系统描述“鸟巢”赛后利用效益评价要素及主要内容,建立“鸟巢”赛后利用效益评价层级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评价模型和方法,最后提出提高“鸟巢”运营效益的对策建议。(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阅读大量的经营管理学、体育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统计学等有关专著,并且通过期刊阅读、文献检索等手段查阅了 1980 年以来有关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方面的相关资料,收集了与本论文有关的资料,写出文献综述。
专家咨询法:就鸟巢赛后利用相关问题,向体育经济学专家和有关主管领导进行咨询。
问卷调查法:结合研究需要,阅读了大量有关的书籍,反复征求专家意见,确定评价指标的基础,设计由三级指标构成的“鸟巢”赛后运营效益评价体系建构问卷。
4、研究基本思路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1)通过文献阅读与资料查找,明确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现状,知道场馆赛后利用的相关方法。(2)了解鸟巢运营效益,评价体系,构建方法。(3)结合鸟巢个案,提出体育产管赛后利用的大致方向。
6、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选题依据,在机遇和挑战面前,鸟巢怎样实现可持续利用。(2)文献综述,国内外奥运场馆运营评价研究现状。(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围绕着“鸟巢”赛后运营体系这一中心,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与问卷调查法对鸟巢进行研究。(4)研究结果与讨论,对鸟巢社会影响、就业机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对鸟巢赛后利用形式的研究,对鸟巢公益与经济效益的研究。(5)结论与建议,总结经验和教训,指导以后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实现可持续利用。
5、预期结果
由上述分析可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还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实现体育场馆的功能日趋多样化,有效的赛后利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更趋合理,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以鸟巢为样板,为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提供一个协调行动的基点,减少或杜绝场馆的盲目建设,引导管理者在决策时按照统一的高标准进行场馆的运营开发,提高场馆建设的整体水平。
6、阶段进度计划
a、撰写开题报告、提纲
2012.03.01—2012.03.15 b、初稿撰写
2012.03.15—2012.04.01 c、第一次修改
2012.04.01—2012.04.10 d、第二次修改
2012.04.10—2012.04.20 e、定稿
2012.4.20—2012.05.10
关于亚运、奥运会场馆赛后利用的研究
----以鸟巢为例
1、题目的目的意义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已经形成一整套固化的、依靠财政拨款维持运转的体育场馆管理模式,这套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这种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体育发展的需要,改革和创新机制已经迫在眉睫,明确体育场馆赛后功能定位和管理主体是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前提条件。作为公共产品的体育场馆及其承载的服务是城市运行的目标和导向,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要兼顾政府意见和民意反馈,不同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与国外体育建筑注重功能和讲究效益相对比,我国体育场馆利用的现状是: 供不应求和效益低微,实际利用与设计意图脱节,单一功能无法满足多种需求。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缺乏长远规划,利用方案不够灵活且利用率较低,赛后运营所需的资金来源较窄,不能有效调动社会力量来加强后期融资,以至于场馆发展缺乏后劲。场馆利用过程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不能兼顾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全民健身的广泛普及。
体育场馆的功能日趋多样化,有效的赛后利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更趋合理,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本文对于提高场馆的使用效率、效益及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可以有效发挥公共基础设施的社会福利作用,优化城市运行,从而达到促进家庭生活幸福、创造职业生活机会、增进社会生活和谐等三方面。通过构建“鸟巢”的赛后运营效益评价体系,能够为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提供一个协调行动的基点,减少或杜绝场馆的盲目建设,引导管理者在决策时按照统一的高标准进行场馆的运营开发,提高场馆建设的整体水平。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者认为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功的经营大型体育场馆是非常重要的,因其体制不同以及国情的差异性,国外的相关研究虽不能直接照搬,但其运营管理模式、经验与理论对我国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仍具有较高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对于有效利用奥运、亚运场馆资源和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西方学者Holger Pruess.在The Economics of Olympic Games一书中就开始考虑该城市在举办奥运会后的场馆赛后利用问题,经过对主体育场评估能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并带来高就业率;另外,该场馆要建立市政企业最佳选择,将奥运投资达到赛前、赛后的最佳化,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兼收,以拥有科学的预算管理和灵活的组织活动。
最近几年,我国学者们对大型体育场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对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赛后运营研究却相对较少。在查找文献过程中发现,对于奥运场馆的研究多以定性的赛后利用研究为主,而定量的研究为数甚少,对检索出的文献经过认真分析和比较后,发现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林格,秦旋,郭艳红在《基于生态足迹的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以奥运会比赛场馆为例》中针对模型为奥运场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文献中的生态环境计算理论为影响“鸟巢”赛后运营外部因素中的生态环境因子提供了指标的选择依据和计算方法,但是本文只是将生态环境作为项目可持续性的一个外在影响因素来考虑,全面地对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进行评价才能从
推荐专题: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