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课题研究操作篇:案例——《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典型教学案例研究》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小课题研究操作篇:案例——《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典型教学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儿童是人之一生中最富于想象力的阶段,他们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并且勇于探索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所以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就是启发学生创造的天赋,也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特别关心学生美术学习的变化与成长,强调学生个人本位,在教学中更加关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在几年的美术教育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生进入高段后由于多种原因,美术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减退,报名参加美术兴趣班的人少了,上课的绘画材料和工具的准备情况也不大乐观,作业的完成率降低了,这也验证了各国专家学者认定的这个时期为绘画的“危险期”。因此,在小学阶段注重学生趣味的培养非常重要。
作为视觉传达教育的美术课程,其本质是让学生感悟美进而创造美,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更应把重心放在如何唤醒和激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方法上来,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太过被动与压抑,而让学生走出教室,在阳光下游戏中感受、发现、认识和捕捉第一手的题材与内容,通过自身的感官体验创造的美才会是灿烂,有活力的。
我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教学的一点一滴做起,进行教学实践研究,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趣味,以及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课堂教学具的特点:
1.教学内容具有直观性
2.激励的方法多样且具有可操作性
3.能够发展学生的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
(二)本课题研究内容:
1.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情趣化的美育内容,构建美术教学与学生经验紧密结合的共同体。
2.选择情趣化的表现材料,丰富学生创作表现的途径。
3.美术与生活的趣味结合。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小学四年级四个班全体学生
1.课堂研究调查法
在研究过程中利用调查法获得第一手资料。包括对教师教学实践的调查、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教学效果的调查,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帮助。
2.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促进研究的深入。
3.行动研究法
根据课前准备的预案进行教学实践,整理资料,并结合实际教学效果(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进行反思,之后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再次实践。
4.课题评价上可采用比较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
三、研究的目标(目的、意义)
1.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美术的良好习惯
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的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培养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挑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的发现和提出问题,自己搜集分析有关资料、素材、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创造性地学习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觉合作的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他们各自的体验、创意和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四、研究的进程
第一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月):确定课题方案,决定研究方向,确立研究实验对象,并论证课题,初步进行前期实验(通过问卷、走访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4月):全面系统地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教师要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要鼓励学生积极体验、敢于创造,在自我的不断学习和积累中获得创造的乐趣,深入课堂、重视课外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探索总结提高学生美术学习趣味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阶段(2015年4月―2015年6月):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撰写出课题结题报告。
五、预期成果
1.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2.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基础知识,更好地掌握美术基本技能。
3.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后期保障
1.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设备(多媒体、网络、环境等)
2.在与家长联系协商的基础上,动员学生自主购买部分相关美术器具。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节奏,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却可以单独存在,一切音乐情绪都是以一定的节奏运动来体现的。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多样的节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接受,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能力,使音乐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学生未来的音乐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二、小学音乐研究现状分析:
节奏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他在音乐教学方面有两大独创:
1、声势活动,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感受音乐的织体美、和谐美。
2、歌朗读是他第二独创,这种方法最接近儿童的天性。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是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它一切从儿童出发,让儿童自己动手,完全打破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这种教学法生动有趣,发挥了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儿童在音乐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从节奏教学入手,会更加有利于我们的音乐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去感悟音乐,创造音乐,唤醒孩子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本能,从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意学生的实际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创造,在自己的空间里合作、学习。
3、将音乐与生活充分结合,使音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内容从感性入手,化难为易,使学生充分体验到音乐课堂的轻松与快乐,让学生的音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的内容:
1、歌曲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按节奏朗读歌词。
2、贴近生活,抓住生活节奏。通过模仿、体验、合作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近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欣赏教学中为音乐伴奏,抓住音乐的节奏。
(2)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文献资料法
3、行动研究法
4、案例分析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时段为20xx年3月――20xx年2月,具体分为三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为实验研究的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月,为研究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20xx年2月,为实验研究的总结阶段。
《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典型教学案例》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学案例分析研究为人们越来越关注,它已成为教师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中介。通过案例的分析可让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教学案例研究是发达国家在学校教育、师资培训中非常盛行而有效的方法,它在我国起步较晚,基础教育阶段的案例研究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才出现的,有关教学案例研究的书籍不多,特别是学科按内容分类的教学案例研究更为鲜见。总而言之,教学案例研究在我国是起步晚、底子薄;缺乏深度、效度;可行性、权威性不大。但现在开始为我国教育界所重视,它十分适合于一线教师的运用,而被学校誉为“真科研”,被专家认为是培养研究型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校发展的最为有效的形式。
新课改以来,大家从“什么是教学案例?怎样写教学案例?逐步对“教学案例”一词有了清晰地认识。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教学经历、撰写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教学得失,适时地矫正、调整自己教学行为,为同行间的交流提供了思路和载体。老师们对教学案例的结构、特性、撰写的了解和认识也正逐步趋向成熟。但对案例分系列进行深层面研究,才刚刚开始。且在现行的小学数学案例研究上,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其表现在:
(1)大多是教师各自根据自己的教学所得撰写教学案例,随意性较大,研究性不够。(2)对同类教学案例的比较剖析,深层面的研究还不完善。(3)针对数学学科的内容,进行分板块的系统性研究还较缺失。为此,在“备好课,上好课”的大教研氛围下,为更好地开展校本研究,推动教研组的教研工作。我们想根据数学学科的内容,分版块研究,这样从下到上所有年级段的数学老师就可以围绕一个内容,有目的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研究,教师之间也有了更多相互交流研讨的题材,教研活动将更为实效。现集中优势兵力,依据教材的内容体系,以小板块“数的认识” 切入。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申请此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教学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完善教师对教学案例的撰写,逐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剖析能力;促使本校数学教师对该教学内容有着较为系统全面地认识;同时了解不同年级段学生在学习本内容时所出现的问题和成效,为他们把握本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发挥学校各数学教研组的功能,以促进学校数学教研。
2、,积累教研经验,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自省能力。
三、课题的界定
典型即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
案例研究的中心词是案例。教学案例研究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教学案例是以叙事的形式来描述富有深刻道理的教学事件。它具有叙事的一般特征:背景、冲突、问题、活动方式及结果。它展示特定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和效果,包含着具体的处置方式和特有的教学理念,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和情感。它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的:1.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2.案例叙述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或例子。3.案例的叙述要详细。4.案例具有时代性。5.案例具有有效性。6.案例具有典型性。7.案例不是课堂实录,对课堂信息的摄取有侧重点。
本课题是在“数的认识”这部分教学内容里,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比较,对其共性的内容开展相关研讨,以获取有价值的教学经验。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分析本校数学教师对有关“数的认识”这一部分相关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水平的现状。
2、整理相关的教学内容,分年级段确立研讨的实施方案。
3、分析“数的认识”同一类型教学案例的教与学的共性和非共性特点,完善教师对教学案例的撰写,逐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剖析的能力,探索总结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和成效,为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有效借鉴。(本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五、课题研究预计有哪些突破
1、对小学阶段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有利于教师构建一个较为完整地“数的认识”内容体系和教学框架。
2、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研究,完善教师对教学案例的撰写,整理出相关教学内容的教案集或案例分析集。
3、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让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案例教与学的得失分析,逐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剖析能力,积累教研经验,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自省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借鉴现有的教学案例研究成果,边实践边研究,在不断总结实践中探索该内容框架下的教与学的策略和方法,并在实践中检验。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有:
文献综述法:用文献综述法对各年级段的有关“数的认识”教学案例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后在全校数学教师中开展理论学习。
课例研究法:通过课堂教学跟踪,对实践活动的教学案例,进行教与学中的问题和成效作共性和非共性分析。
量表调查法:对课堂教学进行前测和后侧,并对其效果进行检测分析。
小课题研究操作篇:案例——《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典型教学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学案例分析研究为人们越来越关注,它已成为教师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中介。通过案例的分析可让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教学案例研究是发达国家在学校教育、师资培训中非常盛行而有效的方法,它在我国起步较晚,基础教育阶段的案例研究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才出现的,有关教学案例研究的书籍不多,特别是学科按内容分类的教学案例研究更为鲜见。总而言之,教学案例研究在我国是起步晚、底子薄;缺乏深度、效度;可行性、权威性不大。但现在开始为我国教育界所重视,它十分适合于一线教师的运用,而被学校誉为“真科研”,被专家认为是培养研究型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校发展的最为有效的形式。新课改以来,我市对教学案例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各学校的课题研究中都少不了教学案例这一载体。我校数学教师在市、区、校的各级教研活动中,大家从“什么是教学案例?怎样写教学案例?„”逐步对“教学案例”一词有了清晰地认识。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教学经历、撰写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教学得失,适时地矫正、调整自己教学行为,为同行间的交流提供了思路和载体。老师们对教学案例的结构、特性、撰写的了解和认识也正逐步趋向成熟。但对案例分系列进行深层面研究,才刚刚开始。且在现行的小学数学案例研究上,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其表现在:
(1)大多是教师各自根据自己的教学所得撰写教学案例,随意性较大,研究性不够。(2)对同类教学案例的比较剖析,深层面的研究还不完善。(3)针对数学学科的内容,进行分板块的系统性研究还较缺失。
为此,在“备好课,上好课”的大教研氛围下,为更好地开展校本研究,推动教研组的教研工作。我们想根据数学学科的内容,分版块研究,这样从下到上所有年级段的数学老师就可以围绕一个内容,有目的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研究,教师之间也有了更多相互交流研讨的题材,教研活动将更为实效。现集中优势兵力,依据教材的内容体系,以小板块“数的认识” 切入,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开展典型案例的研究,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研能力。特申请《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典型教学案例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申请此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教学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完善教师对教学案例的撰写,逐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剖析能力;促使本校数学教师对该教学内容有着较为系统全面地认识;同时了解不同年级段学生在学习本内容时所出现的问题和成效,为他们把握本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发挥学校各数学教研组的功能,以促进学校数学教研。
2、,积累教研经验,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自省能力。
三、课题的界定
典型即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
案例研究的中心词是案例。教学案例研究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
教学案例是以叙事的形式来描述富有深刻道理的教学事件。它具有叙事的一般特征:背景、冲突、问题、活动方式及结果。它展示特定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和效果,包含着具体的处置方式和特有的教学理念,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和情感。它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的:1.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2.案例叙述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或例子。3.案例的叙述要详细。4.案例具有时代性。5.案例具有有效性。6.案例具有典型性。7.案例不是课堂实录,对课堂信息的摄取有侧重点。
本课题是在“数的认识”这部分教学内容里,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比较,对其共性的内容开展相关研讨,以获取有价值的教学经验。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分析本校数学教师对有关“数的认识”这一部分相关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水平的现状。
2、整理相关的教学内容,分年级段确立研讨的实施方案。
3、分析“数的认识”同一类型教学案例的教与学的共性和非共性特点,完善教师对教学案例的撰写,逐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剖析的能力,探索总结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和成效,为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有效借鉴。(本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五、课题研究预计有哪些突破
1、对小学阶段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有利于教师构建一个较为完整地“数的认识”内容体系和教学框架。
2、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研究,完善教师对教学案例的撰写,整理出相关教学内容的教案集或案例分析集。
3、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让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案例教与学的得失分析,逐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剖析能力,积累教研经验,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自省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借鉴现有的教学案例研究成果,边实践边研究,在不断总结实践中探索该内容框架下的教与学的策略和方法,并在实践中检验。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有:
文献综述法:用文献综述法对各年级段的有关“数的认识”教学案例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后在全校数学教师中开展理论学习。
课例研究法:通过课堂教学跟踪,对实践活动的教学案例,进行教与学中的问题和成效作共性和非共性分析。
量表调查法:对课堂教学进行前测和后侧,并对其效果进行检测分析。
七、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人员结构:
校教导主任为课题组负责人,课题组成员有 13 名各年级组教研组长和成员,这样的结构有利于课题方案在校各年级组顺利传达实施。从业务角度看,有市骨干教师2 人(含市教坛新星1人),校骨干教师 6 人,省教坛新星1人。从年龄结构看,既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又有精力充沛的青年教师,有利于课题的顺利实施。资料准备:
校图书室的藏书,教学报刊杂志都比较丰富,课题组成员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在网上下载资料。经费保障:
学校提供一切课题所需费用。
八、可能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对策:
1、运用量表的分析需要理论的支持,在科学性的把握上有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取得各方面的支持,加强沟通交流。
2、对系列案例的剖析诊断,进行理论的提升,特别需要专家的引领和指导。
3、参加课题研究的都是一线老师,本身的工作繁重,再进行课题的研究,有时会感到有心力不足。这还需要我们的老师有更多一点的奉献精神。
九、课题研究计划 人员分工:
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吴学军
裴振年
唐娟
分年级段进行文献综述:夏敏
翟
萍
董莉
吴学军
邵中霞
唐娟
分年级段进行研究方案的制定:夏敏
翟
萍
董莉
吴学军
邵中霞
唐娟
分年级段进行研究方案的实施:夏敏
翟
萍
董莉
吴学军
邵中霞
唐娟
何德云
易本贵
叶萍
梅伟正
曹文静
本课题研究资料搜集整理:
何德云
易本贵
叶萍
梅伟正
曹文静
陶建军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吴学军
裴振年
陶建军
本教学内容分年级段划分:(人教社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见附表一 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09.10~2010.2)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对“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对本校数学教师有关“数的认识”这一部分相关数学知识以及教材的理解把握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实施阶段:(2010.2~2011.2)分年级段进行案例分析和课堂教学跟踪及教与学中的问题和成效分析。总结阶段:(2011.2~2011.7)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
十、成果形式:
典型教学案例集
研究论文集
研究报告
十一、参考文献:
1、《新课程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与实践》 ISBN 7-80602-904-4陈亚明编 宁波出版社 2005年9月
2、《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 ISBN 7-5361-2894-0陈清容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
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基本训练》 ISBN 7-305-04560-8金成梁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
4、《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ISBN 7-80602-610-X/ G?279陈亚明著宁波出版社 2004年8月
5、《小学数学教例剖析与教案研究》 ISBN 7-5435-3782-6/ G?2936沈丹丹著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6月
小课题研究操作篇:案例——《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典型教学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学案例分析研究为人们越来越关注,它已成为教师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中介。通过案例的分析可让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教学案例研究是发达国家在学校教育、师资培训中非常盛行而有效的方法,它在我国起步较晚,基础教育阶段的案例研究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才出现的,有关教学案例研究的书籍不多,特别是学科按内容分类的教学案例研究更为鲜见。总而言之,教学案例研究在我国是起步晚、底子薄;缺乏深度、效度;可行性、权威性不大。但现在开始为我国教育界所重视,它十分适合于一线教师的运用,而被学校誉为“真科研”,被专家认为是培养研究型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校发展的最为有效的形式。新课改以来,我市对教学案例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各学校的课题研究中都少不了教学案例这一载体。我校数学教师在市、区、校的各级教研活动中,大家从“什么是教学案例?怎样写教学案例?„”逐步对“教学案例”一词有了清晰地认识。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教学经历、撰写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教学得失,适时地矫正、调整自己教学行为,为同行间的交流提供了思路和载体。老师们对教学案例的结构、特性、撰写的了解和认识也正逐步趋向成熟。但对案例分系列进行深层面研究,才刚刚开始。且在现行的小学数学案例研究上,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其表现在:
(1)大多是教师各自根据自己的教学所得撰写教学案例,随意性较大,研究性不够。(2)对同类教学案例的比较剖析,深层面的研究还不完善。(3)针对数学学科的内容,进行分板块的系统性研究还较缺失。
为此,在“备好课,上好课”的大教研氛围下,为更好地开展校本研究,推动教研组的教研工作。我们想根据数学学科的内容,分版块研究,这样从下到上所有年级段的数学老师就可以围绕一个内容,有目的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研究,教师之间也有了更多相互交流研讨的题材,教研活动将更为实效。现集中优势兵力,依据教材的内容体系,以小板块“数的认识” 切入,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开展典型案例的研究,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研能力。特申请《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典型教学案例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申请此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教学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完善教师对教学案例的撰写,逐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剖析能力;促使本校数学教师对该教学内容有着较为系统全面地认识;同时了解不同年级段学生在学习本内容时所出现的问题和成效,为他们把握本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发挥学校各数学教研组的功能,以促进学校数学教研。
2、,积累教研经验,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自省能力。
三、课题的界定
典型即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
案例研究的中心词是案例。教学案例研究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
教学案例是以叙事的形式来描述富有深刻道理的教学事件。它具有叙事的一般特征:背景、冲突、问题、活动方式及结果。它展示特定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和效果,包含着具体的处置方式和特有的教学理念,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和情感。它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的:1.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2.案例叙述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或例子。3.案例的叙述要详细。4.案例具有时代性。5.案例具有有效性。6.案例具有典型性。7.案例不是课堂实录,对课堂信息的摄取有侧重点。
本课题是在“数的认识”这部分教学内容里,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比较,对其共性的内容开展相关研讨,以获取有价值的教学经验。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分析本校数学教师对有关“数的认识”这一部分相关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水平的现状。
2、整理相关的教学内容,分年级段确立研讨的实施方案。
3、分析“数的认识”同一类型教学案例的教与学的共性和非共性特点,完善教师对教学案例的撰写,逐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剖析的能力,探索总结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和成效,为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有效借鉴。(本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五、课题研究预计有哪些突破
1、对小学阶段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有利于教师构建一个较为完整地“数的认识”内容体系和教学框架。
2、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研究,完善教师对教学案例的撰写,整理出相关教学内容的教案集或案例分析集。
3、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让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案例教与学的得失分析,逐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剖析能力,积累教研经验,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自省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借鉴现有的教学案例研究成果,边实践边研究,在不断总结实践中探索该内容框架下的教与学的策略和方法,并在实践中检验。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有:
文献综述法:用文献综述法对各年级段的有关“数的认识”教学案例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后在全校数学教师中开展理论学习。
课例研究法:通过课堂教学跟踪,对实践活动的教学案例,进行教与学中的问题和成效作共性和非共性分析。
量表调查法:对课堂教学进行前测和后侧,并对其效果进行检测分析。
七、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人员结构:
校教导主任为课题组负责人,课题组成员有 13 名各年级组教研组长和成员,这样的结构有利于课题方案在校各年级组顺利传达实施。从业务角度看,有市骨干教师2 人(含市教坛新星1人),校骨干教师 6 人,省教坛新星1人。从年龄结构看,既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又有精力充沛的青年教师,有利于课题的顺利实施。资料准备:
校图书室的藏书,教学报刊杂志都比较丰富,课题组成员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在网上下载资料。经费保障:
学校提供一切课题所需费用。
八、可能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对策:
1、运用量表的分析需要理论的支持,在科学性的把握上有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取得各方面的支持,加强沟通交流。
2、对系列案例的剖析诊断,进行理论的提升,特别需要专家的引领和指导。
3、参加课题研究的都是一线老师,本身的工作繁重,再进行课题的研究,有时会感到有心力不足。这还需要我们的老师有更多一点的奉献精神。
九、课题研究计划 人员分工:
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吴学军
裴振年
唐娟
分年级段进行文献综述:夏敏
翟
萍
董莉
吴学军
邵中霞
唐娟
分年级段进行研究方案的制定:夏敏
翟
萍
董莉
吴学军
邵中霞
唐娟
分年级段进行研究方案的实施:夏敏
翟
萍
董莉
吴学军
邵中霞
唐娟
何德云
易本贵
叶萍
梅伟正
曹文静
本课题研究资料搜集整理:
何德云
易本贵
叶萍
梅伟正
曹文静
陶建军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吴学军
裴振年
陶建军
本教学内容分年级段划分:(人教社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见附表一 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09.10~2010.2)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对“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对本校数学教师有关“数的认识”这一部分相关数学知识以及教材的理解把握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实施阶段:(2010.2~2011.2)分年级段进行案例分析和课堂教学跟踪及教与学中的问题和成效分析。总结阶段:(2011.2~2011.7)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
十、成果形式:
典型教学案例集
研究论文集
研究报告
十一、参考文献:
1、《新课程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与实践》 ISBN 7-80602-904-4陈亚明编 宁波出版社 2005年9月
2、《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 ISBN 7-5361-2894-0陈清容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
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基本训练》 ISBN 7-305-04560-8金成梁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
4、《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ISBN 7-80602-610-X/ G?279陈亚明著宁波出版社 2004年8月
5、《小学数学教例剖析与教案研究》 ISBN 7-5435-3782-6/ G?2936沈丹丹著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6月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