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级党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县级党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大全)》。
进入二十一世纪,县级党校的发 展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出现 了一些问题与不足。办学条件简陋,基 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师资力量不 足,教师人数较少,能力不高,年龄、职称等结构比例失调;教学手段单一,不少县级党校还停留在过去那种被动式 灌输;课程设置滞后,缺乏新意和特色,有的内容甚至过时; 体制管理模式陈 旧,缺乏自身谋发展的动力和开拓创新 思维。
县级党校建设发展在面临诸多新的发展要求的同时,其 发展自身同样存在一些弊病,这些不足在新时期党校工作的 推进上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一)思想观念陈旧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着积极的能动作用。但在目 前的党校建设实务中,我们遗憾的发现,虽然党中央等对党 校建设的文件推出非常到位,但是落实到县级党校建设工作 的实际展开时,党校的相关领导由于思想观念更新不及,往 往对这些新事物重视不够,从而延误了这些最新精神的传 达,造成党校教育的延后。
(二)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党校教育和普通学校教育的差异性,许多县级党校 并不重视党校制度的制定,或管理制度徒有形式。甚至在党 校教学的相关基础制度,包括学员入学、考勤、考核等一系列 规章制度,以及学员在党校参加各种活动的考勤、考察制度,如明确规定考勤的范围包括上课、自学、讨论、研讨、参观、考 试和党性锻炼等都未做明确规定。
(三)教育方式趋同
由于党校建设的投入不够,许多党校任课教师往往不重 视党校教育的课程质量提高,致使党校教育十几年如一日,教育方式基本趋同,造成了党校学员的积极性不够,从而达 不到党校教育的初始教育目标。
(一)师资队伍建设难
师资的问题,是县级党校最大的问题。县级党校教 职工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较低,难以吸引更多高素质人 才进入党校教师队伍。在校教师既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又要从事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工作,县级党校 的专职教师几乎不存在,同时教师所学专业与所要讲授的 专业大多不能对口,而且往往是一个教师承担多门课程的 教学,专业不专的现象在基层党校普遍存在。师资亟需培 训提高,但是县级党校保证日常运转都非常困难,根本没 有经费让教师出外培训学习,教师的水平很难提高。在校 教师长期不能交流更新,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没有机会提拔 使用、外派任职或挂职锻炼,大大挫伤工作积极性,久而久 之自然就会消极怠工,缺乏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各项管 理制度就难以发挥功效,自然造成县级党校师资队伍建设 难的问题。
(二)办学条件改善难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教学场地,教学设施、教学设备 不能满足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从现况来看,县级党校的 整体规模,占地面积,都在10亩以上,能够满足县级党校 办学。但是普遍存在活动场所狭窄,教学场地不规范,教 学设备短缺、陈旧、落后,学员住宿生活条件差的情况。这 与党员干部重要培训基地极不相称。
(三)培训需求满足难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而复杂的变革,新情况、新问 题、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因势而生,党员干部的学习需 求不断变化。现代信息传播快、途径多,加之县级党校在 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局限,在党员干部培训的内 容与形式上,沿用老套子,形成了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吸 引力,还是培训形式的多样化上都难以满足学员的新需 求,正如社会上流传的关于县级党校教学的怪现象:没有 出过国的人在为出过国的人讲国外见闻;没有当过领导的 人在为领导干部讲领导艺术;没有接受过先进的思想理念 的人在给接受过的人讲先进的思想理念;没有到过发达地 区的人在给到过发达地区的人讲发达地区的经验;没有看 过中央文件的人在为看过文件的人讲文件精神。
(四)运行机制优化难
行政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党校发展。一是上下级党 校之间管理不顺。上级党校与下级党校之间,缺乏其他党 委部门紧密的联系,缺乏既受当地党委领导也受上级相应 部门业务领导的横纵双重领导关系。这种松散的组织形 式,造成党校之间条条与块块的分割性、游离性,造成上级 党校对下级党校的管理不到位。二是当地党委政府对党 校管理随意性大。地方党委政府在对党校财政投入、师资 培训、学员调训上都有明文规定,但没有形成规范性操作 机制,对其实施情况没有监督的机构和人员,造成对党校 的各种管理上没有形成约束力,随意性太大。三是人员体 制属性不科学。党校在人员管理上实行“两条腿走路”,这 本是有利于激发党校教职工热情,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管 理体制,但随着条件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对县级党校而 言,由于党校自身创收能力有限,各种经费难以保证,县级 党校教职工的福利待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若参照公务 员管理,教师职级不对等,同样造成新的矛盾。四是办班 难度大。大多数县级党校年初都制定了全年的干部培训 规划,报请同级党委政府审定,但办班时仍然是一班一审 批,一个方案做好后,要报组织部干训科、分管干训的副部 长、部长、县委书记层层审批,有时一个方案审批下来就是 几个月,甚至不了了之,大多数县级党校每年难开办两三 期主体培训班,资源闲置严重。
(五)党校作用发挥难
县级党校的落后现状,造成了党校的作用没有得到 很好的发挥。一是理论政策宣讲不到位。县级党校条件 落后,教师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有限,授课缺乏吸引力,参加培训的干部坐不住,心不在焉,没有达到培训的效 果。另一方面,培训规模小,存在大批干部没有参加过培 训、部分干部经常培训,而应该培训的干部,由于各种原因 从来没有参加过培训。这使得党校的教育在党建中的作 用难以发挥。二是没有形成“训用”结合的机制。虽然党 校在教学管理中,制定了考核、考察的相关制度,由于在选 拔和使用干部的程序上没有党校考察、考核的刚性规定,在办学中,往往只强调为学员服务,照章完成培训干部的 教学任务,考察、考核名存实亡,形同虚设,往往是假以应 付,实为“过场”。造成的后果,必然是党校的地位下降,到 不到党校学习培训一个样,没有经过培训或者在培训中表 现很差的同志照常提拔使用,使得党校地位十分尴尬。三 是参谋部、智囊团作用发挥不好。县级党校“远离”党委、政府,不能及时了解、掌握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很多东 西都是在文件发了,报纸登了,才知道情况,对其合理性、正确性的论证无从谈起,最多只能是为已经出台的政策、方案摇旗呐喊,从而削弱了党校为县委政府决策服务的功 能。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高,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强
有的地方领导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把干部教育培训这 项战略任务提到应有的高度去认识。干部培训与考核、任用、提拔 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存在对干部重使用、轻教育的现象。年初 制定的培训任务往往因为工作繁忙不能按计划完成,正常的干部调 训让位于各基层单位的日常工作,随意中断、缩短培训干部时间的 现象时有发生。培训任务“吃不饱”,县级党校师资力量、教学资 源闲置浪费。此外,按规定党校干部培训经费是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县级党校的六项经费没有落实,更没有 硬性的常年增长的文件规定。每年的教育培训经费有的是“找米下 锅”,有的挤占单位的办公经费,有的县级党校只能“不务正业” 进行社会办班,影响了党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形象。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达标,培训资源整合不到位 县级党校教师力量薄弱,学科类似“孤岛”,系统内缺乏 有效沟通、优化整合,不能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 部素质的要求。从现实状况看,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1.专职教 师人数少,年龄结构不合理。以南通5所县级党校为例,专职教 师5人以下的3所,5-10人的1所,数量最多的如皋党校27人(其 中包含了很多卫校老师)。现有党校教师或为50岁左右,或是近 两年引进的毕业生,年龄梯度跨越很大。2.学科专业单一,职称 结构偏低。县级党校教师专业基本集中于政治、历史、中文,这 与他们大多从中小学教师中直接选调有关。具有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背景的党校教师十分稀缺,更缺乏进修提升渠道。另据统计,南通各县级党校高级讲师人数,仅占全体专兼职教师 的1/4,且不少已长年担负管理职责,很少参与教学科研。3.系 统内部联系少,竞争发展缺动力。党校名为系统,实际各居一 隅。随着函授教育的结束,上下联系少、同级不交流的现象更加 突出,上级党校对县级党校缺乏业务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基本处 于放任状态,党校系统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更无从谈 起。教师切身利益常常得不到有效维护,发展热情受到影响,进 而也使得县级党校教师这一职位在社会招聘中缺乏吸引力。
(三)教学方式方法不创新,教学管理评估不健全 受办学经费、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县 级党校的培训方法明显滞后,普遍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即 理论教学多,问题研究少;专题讲述多,系统教学少;集中学习 多,实际调研少;书本教学多,能力培养少。此外,教学的针对 性和时效性不强,不能根据培训对象的需要采取“一把钥匙一把 锁”的方法开展按需培训。培训管理的环节比较简单粗放,强调 自我管理的多、落实监督检查的少,注重培训规模、轻视培训质 量,满足于办了多少班次、忽视了培训效果的评价考核,培训结 束万事大吉,往往省略回头反思、总结改进的过程。
二、县级党校发展困境的原因
(一)经费短缺引发连锁反应,不断加剧整体恶性循环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党校 事业费除一般行政经费外,还包括教学业务、科学研究、图书 资料、教员进修调研和业务指导经费,由各级财政部门实行全额 拨款;党校基本建设经费由各级计划部门安排。”但是各地县级 财政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连教师工资都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 付的贫困县,党校的各项经费就更加难以按时、如数兑现了。经 费短缺引发了一连串的不良反应,如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方法陈 旧、讲课照本宣科、教师视野狭窄等。受经费紧张困扰,基层党 校步履艰难,为了正常开展工作,不得不向学员收取必要的培训 费(这是目前全国大多数县级党校通用的做法)。但这遭到学员 和学员所在单位的质疑:乡镇和科局基本上都是人头财政,靠财 政转移支付生存,没有干部培训费这笔预算;村级干部培训问题 更严重,绝大多数村委会都是债台高筑,村干部的工资也是由上 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哪有钱支付这笔培训费?由此,基层党校经 费紧张、课程教学无新意、受训干部不愿交培训费的恶性循环进 一步加剧。
(二)层级管理指导存在矛盾,调研科研教学出现脱节 层级管理指导存在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党校系 统内,理应“上级党委党校负责对下级党委党校进行业务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工作渠道不够顺畅,上级党委有关党校工作的指 示要求不能及时传达到下级党校。市级党校既不掌管县级党校的人 事权、财权、物权,也不掌握县级党校的教学、教材管理,业务指 导有限,并且培训工作一个为市委服务,一个为县委服务,交叉联 系较少,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共建机制;在地区部门上,县级党校 是在县委直接领导下的基层干训主阵地,但县组织部门主管全县的 教育培训,在干部培训的教学内容和安排上起牵头作用,并直接举 办了很多重要班次,党校反而只负责安排培训场所和某些科目的教 学。在这一趋势下,组织部门自我办班应接不暇,“主管”职能趋 于弱化,党校的“主办”职能也就逐步被架空。不能自主安排教学 计划和内容,导致党校教师平时不知道该准备哪些方面的教学内 容,出现调研、科研与教学脱节的现象。
(三)人员身份定性制约发展,工作效能发挥受到影响 目前县级党校人才流动途径的不畅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短 板。从人才引进方面来看,因收入水平、福利待遇、发展空间相 对于其他一些单位来说缺乏比较优势,县级党校社会招聘不易,多年累积,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断层明显;从人才输出方面来 看,县级党校是事业单位,人员身份分为两类。行政人员参照公 务员管理,但由于是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公务员”,上级部门的 一些从基层公开选调干部的竞争是将这部分人员排除在运动场之 外的,与同级的、同为县委领导下的组织、宣传等部门的公务 员相比,在发展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待遇(2011年,江苏省 委党校从基层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南通县级党校的“公务员”却 没有资格报考);县级党校的教师属于事业编制,往往也存在进 得来出不去的现象。很多人认为,依靠县党委的调节,可以让部 分党校的教师到别的单位去任职锻炼或挂职,但这一想法并不现 实。由于事业身份的限制,一般的党校教师不可能到其它的单位 转任公务员,出于对党校职称的不认同,一般高校也不愿意接收 党校老师。职业发展的“天花板”现象导致不少党校人才出现职 业倦怠,工作效能受到影响。
(四)县级党校自身动力不足,逐渐陷入边缘化的境地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 训改革纲要》等文件颁布后,全国党校系统由过去的中央、省、市(地)、县四级办学体系调整为三级办学体系,将县(市)区 一级党校(行政学校)是否设置、怎样设置的决定权委托给了省 级党委、政府,强调“深化市(地)、县(市)党校(行政学院)办 学体制改革”。但目前发展共识尚未形成,县级党校的体制、机 制、职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这在客观上加重了县级党校办学 发展的变数。县级党校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尚不明确,不少陷入了 观望、等待,放慢了改革步伐。一些地方明显减少了对党校的投 入,甚至调拨、挤占原属党校的办学场地和资源,逐渐陷入边缘 化的县级党校对自身的发展缺乏改革动力。
二、走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1.党校权威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上各种培训应运而生,培训的市场化、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作为培训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的党校,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硬件设备都很落后,失去了应有的竞争力。在一段时间里,由于各级党委、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放松了党校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党校教育的品牌建设。
2.党校纵向的管理网络没有建设好
长期在党校工作的同志们,普遍有一种被自我封闭的感觉,愈来愈觉得缺少上级的人文关怀。而且,各党校之间不相往来,上级党委、党校如果不召开会议,下级党校几乎处于真空地带。由于前几年举办学历教育,上下间还有些必要的来往,但更多的时候是各自为阵。
3.上级党委缺乏定期综合评估下级党校的制度
上级党委对下级党校的工作定期评估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根据《条例》精神,上级党校对下级党校只有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而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因此,上级党委要对下级党校的工作要定期进行检查评估,这样才能促使下级党委关心和重视所属党校的建设,同时使兼职校长的责任更加明确。每年应由上级党委组织召开党校工作会议总结工作,布置任务,通报情况,表彰先进。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一、县级党校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高,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强
有的地方领导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把干部教育培训这项战略任务提到应有的高度去认识。干部培训与考核、任用、提拔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存在对干部重使用、轻教育的现象。年初制定的培训任务往往因为工作繁忙不能按计划完成,正常的干部调训让位于各基层单位的日常工作,随意中断、缩短培训干部时间的现象时有发生。培训任务“吃不饱”,县级党校师资力量、教学资源闲置浪费。此外,按规定党校干部培训经费是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县级党校的六项经费没有落实,更没有硬性的常年增长的文件规定。每年的教育培训经费有的是“找米下锅”,有的挤占单位的办公经费,有的县级党校只能“不务正业”进行社会办班,影响了党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形象。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达标,培训资源整合不到位
县级党校教师力量薄弱,学科类似“孤岛”,系统内缺乏有效沟通、优化整合,不能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从现实状况看,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1.专职教师人数少,年龄结构不合理。以南通5所县级党校为例,专职教师5人以下的3所,5-10人的1所,数量最多的如皋党校27人(其中包含了很多卫校老师)。现有党校教师或为50岁左右,或是近两年引进的毕业生,年龄梯度跨越很大。2.学科专业单一,职称结构偏低。县级党校教师专业基本集中于政治、历史、中文,这与他们大多从中小学教师中直接选调有关。具有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背景的党校教师十分稀缺,更缺乏进修提升渠道。另据统计,南通各县级党校高级讲师人数,仅占全体专兼职教师的1/4,且不少已长年担负管理职责,很少参与教学科研。3.系统内部联系少,竞争发展缺动力。党校名为系统,实际各居一隅。随着函授教育的结束,上下联系少、同级不交流的现象更加突出,上级党校对县级党校缺乏业务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基本处于放任状态,党校系统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更无从谈起。教师切身利益常常得不到有效维护,发展热情受到影响,进而也使得县级党校教师这一职位在社会招聘中缺乏吸引力。
(三)教学方式方法不创新,教学管理评估不健全
受办学经费、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县级党校的培训方法明显滞后,普遍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即理论教学多,问题研究少;专题讲述多,系统教学少;集中学习多,实际调研少;书本教学多,能力培养少。此外,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不能根据培训对象的需要采取“一把钥匙一把锁”的方法开展按需培训。培训管理的环节比较简单粗放,强调自我管理的多、落实监督检查的少,注重培训规模、轻视培训质量,满足于办了多少班次、忽视了培训效果的评价考核,培训结束万事大吉,往往省略回头反思、总结改进的过程。
二、县级党校发展困境的原因
(一)经费短缺引发连锁反应,不断加剧整体恶性循环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党校事业费除一般行政经费外,还包括教学业务、科学研究、图书资料、教员进修调研和业务指导经费,由各级财政部门实行全额拨款;党校基本建设经费由各级计划部门安排。”但是各地县级财政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连教师工资都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贫困县,党校的各项经费就更加难以按时、如数兑现了。经费短缺引发了一连串的不良反应,如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方法陈旧、讲课照本宣科、教师视野狭窄等。受经费紧张困扰,基层党校步履艰难,为了正常开展工作,不得不向学员收取必要的培训费(这是目前全国大多数县级党校通用的做法)。但这遭到学员和学员所在单位的质疑:乡镇和科局基本上都是人头财政,靠财政转移支付生存,没有干部培训费这笔预算;村级干部培训问题更严重,绝大多数村委会都是债台高筑,村干部的工资也是由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哪有钱支付这笔培训费?由此,基层党校经费紧张、课程教学无新意、受训干部不愿交培训费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
(二)层级管理指导存在矛盾,调研科研教学出现脱节
层级管理指导存在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党校系统内,理应“上级党委党校负责对下级党委党校进行业务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工作渠道不够顺畅,上级党委有关党校工作的指示要求不能及时传达到下级党校。市级党校既不掌管县级党校的人事权、财权、物权,也不掌握县级党校的教学、教材管理,业务指导有限,并且培训工作一个为市委服务,一个为县委服务,交叉联系较少,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共建机制;在地区部门上,县级党校是在县委直接领导下的基层干训主阵地,但县组织部门主管全县的教育培训,在干部培训的教学内容和安排上起牵头作用,并直接举办了很多重要班次,党校反而只负责安排培训场所和某些科目的教学。在这一趋势下,组织部门自我办班应接不暇,“主管”职能趋于弱化,党校的“主办”职能也就逐步被架空。不能自主安排教学计划和内容,导致党校教师平时不知道该准备哪些方面的教学内容,出现调研、科研与教学脱节的现象。
(三)人员身份定性制约发展,工作效能发挥受到影响
目前县级党校人才流动途径的不畅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短板。从人才引进方面来看,因收入水平、福利待遇、发展空间相对于其他一些单位来说缺乏比较优势,县级党校社会招聘不易,多年累积,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断层明显;从人才输出方面来看,县级党校是事业单位,人员身份分为两类。行政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但由于是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公务员”,上级部门的一些从基层公开选调干部的竞争是将这部分人员排除在运动场之外的,与同级的、同为县委领导下的组织、宣传等部门的公务员相比,在发展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待遇(2011年,江苏省委党校从基层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南通县级党校的“公务员”却没有资格报考);县级党校的教师属于事业编制,往往也存在进得来出不去的现象。很多人认为,依靠县党委的调节,可以让部分党校的教师到别的单位去任职锻炼或挂职,但这一想法并不现实。由于事业身份的限制,一般的党校教师不可能到其它的单位转任公务员,出于对党校职称的不认同,一般高校也不愿意接收党校老师。职业发展的“天花板”现象导致不少党校人才出现职业倦怠,工作效能受到影响。
(四)县级党校自身动力不足,逐渐陷入边缘化的境地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等文件颁布后,全国党校系统由过去的中央、省、市(地)、县四级办学体系调整为三级办学体系,将县(市)区一级党校(行政学校)是否设置、怎样设置的决定权委托给了省级党委、政府,强调“深化市(地)、县(市)党校(行政学院)办学体制改革”。但目前发展共识尚未形成,县级党校的体制、机制、职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这在客观上加重了县级党校办学发展的变数。县级党校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尚不明确,不少陷入了观望、等待,放慢了改革步伐。一些地方明显减少了对党校的投入,甚至调拨、挤占原属党校的办学场地和资源,逐渐陷入边缘化的县级党校对自身的发展缺乏改革动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县级党校的发 展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出现 了一些问题与不足。办学条件简陋,基 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师资力量不 足,教师人数较少,能力不高,年龄、职称等结构比例失调;教学手段单一,不少县级党校还停留在过去那种被动式 灌输;课程设置滞后,缺乏新意和特色,有的内容甚至过时; 体制管理模式陈 旧,缺乏自身谋发展的动力和开拓创新 思维。
县级党校建设发展在面临诸多新的发展要求的同时,其 发展自身同样存在一些弊病,这些不足在新时期党校工作的 推进上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一)思想观念陈旧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着积极的能动作用。但在目 前的党校建设实务中,我们遗憾的发现,虽然党中央等对党 校建设的文件推出非常到位,但是落实到县级党校建设工作 的实际展开时,党校的相关领导由于思想观念更新不及,往 往对这些新事物重视不够,从而延误了这些最新精神的传 达,造成党校教育的延后。
(二)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党校教育和普通学校教育的差异性,许多县级党校 并不重视党校制度的制定,或管理制度徒有形式。甚至在党 校教学的相关基础制度,包括学员入学、考勤、考核等一系列 规章制度,以及学员在党校参加各种活动的考勤、考察制度,如明确规定考勤的范围包括上课、自学、讨论、研讨、参观、考 试和党性锻炼等都未做明确规定。
(三)教育方式趋同
由于党校建设的投入不够,许多党校任课教师往往不重 视党校教育的课程质量提高,致使党校教育十几年如一日,教育方式基本趋同,造成了党校学员的积极性不够,从而达 不到党校教育的初始教育目标。
(一)师资队伍建设难
师资的问题,是县级党校最大的问题。县级党校教 职工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较低,难以吸引更多高素质人 才进入党校教师队伍。在校教师既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又要从事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工作,县级党校 的专职教师几乎不存在,同时教师所学专业与所要讲授的 专业大多不能对口,而且往往是一个教师承担多门课程的 教学,专业不专的现象在基层党校普遍存在。师资亟需培 训提高,但是县级党校保证日常运转都非常困难,根本没 有经费让教师出外培训学习,教师的水平很难提高。在校 教师长期不能交流更新,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没有机会提拔 使用、外派任职或挂职锻炼,大大挫伤工作积极性,久而久 之自然就会消极怠工,缺乏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各项管 理制度就难以发挥功效,自然造成县级党校师资队伍建设 难的问题。
(二)办学条件改善难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教学场地,教学设施、教学设备 不能满足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从现况来看,县级党校的 整体规模,占地面积,都在10亩以上,能够满足县级党校 办学。但是普遍存在活动场所狭窄,教学场地不规范,教 学设备短缺、陈旧、落后,学员住宿生活条件差的情况。这 与党员干部重要培训基地极不相称。
(三)培训需求满足难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而复杂的变革,新情况、新问 题、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因势而生,党员干部的学习需 求不断变化。现代信息传播快、途径多,加之县级党校在 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局限,在党员干部培训的内 容与形式上,沿用老套子,形成了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吸 引力,还是培训形式的多样化上都难以满足学员的新需 求,正如社会上流传的关于县级党校教学的怪现象:没有 出过国的人在为出过国的人讲国外见闻;没有当过领导的 人在为领导干部讲领导艺术;没有接受过先进的思想理念 的人在给接受过的人讲先进的思想理念;没有到过发达地 区的人在给到过发达地区的人讲发达地区的经验;没有看 过中央文件的人在为看过文件的人讲文件精神。
(四)运行机制优化难
行政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党校发展。一是上下级党 校之间管理不顺。上级党校与下级党校之间,缺乏其他党 委部门紧密的联系,缺乏既受当地党委领导也受上级相应 部门业务领导的横纵双重领导关系。这种松散的组织形 式,造成党校之间条条与块块的分割性、游离性,造成上级 党校对下级党校的管理不到位。二是当地党委政府对党 校管理随意性大。地方党委政府在对党校财政投入、师资 培训、学员调训上都有明文规定,但没有形成规范性操作 机制,对其实施情况没有监督的机构和人员,造成对党校 的各种管理上没有形成约束力,随意性太大。三是人员体 制属性不科学。党校在人员管理上实行“两条腿走路”,这 本是有利于激发党校教职工热情,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管 理体制,但随着条件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对县级党校而 言,由于党校自身创收能力有限,各种经费难以保证,县级 党校教职工的福利待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若参照公务 员管理,教师职级不对等,同样造成新的矛盾。四是办班 难度大。大多数县级党校年初都制定了全年的干部培训 规划,报请同级党委政府审定,但办班时仍然是一班一审 批,一个方案做好后,要报组织部干训科、分管干训的副部 长、部长、县委书记层层审批,有时一个方案审批下来就是 几个月,甚至不了了之,大多数县级党校每年难开办两三 期主体培训班,资源闲置严重。
(五)党校作用发挥难
县级党校的落后现状,造成了党校的作用没有得到 很好的发挥。一是理论政策宣讲不到位。县级党校条件 落后,教师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有限,授课缺乏吸引力,参加培训的干部坐不住,心不在焉,没有达到培训的效 果。另一方面,培训规模小,存在大批干部没有参加过培 训、部分干部经常培训,而应该培训的干部,由于各种原因 从来没有参加过培训。这使得党校的教育在党建中的作 用难以发挥。二是没有形成“训用”结合的机制。虽然党 校在教学管理中,制定了考核、考察的相关制度,由于在选 拔和使用干部的程序上没有党校考察、考核的刚性规定,在办学中,往往只强调为学员服务,照章完成培训干部的 教学任务,考察、考核名存实亡,形同虚设,往往是假以应 付,实为“过场”。造成的后果,必然是党校的地位下降,到 不到党校学习培训一个样,没有经过培训或者在培训中表 现很差的同志照常提拔使用,使得党校地位十分尴尬。三 是参谋部、智囊团作用发挥不好。县级党校“远离”党委、政府,不能及时了解、掌握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很多东 西都是在文件发了,报纸登了,才知道情况,对其合理性、正确性的论证无从谈起,最多只能是为已经出台的政策、方案摇旗呐喊,从而削弱了党校为县委政府决策服务的功 能。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高,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强
有的地方领导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把干部教育培训这 项战略任务提到应有的高度去认识。干部培训与考核、任用、提拔 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存在对干部重使用、轻教育的现象。年初 制定的培训任务往往因为工作繁忙不能按计划完成,正常的干部调 训让位于各基层单位的日常工作,随意中断、缩短培训干部时间的 现象时有发生。培训任务“吃不饱”,县级党校师资力量、教学资 源闲置浪费。此外,按规定党校干部培训经费是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县级党校的六项经费没有落实,更没有 硬性的常年增长的文件规定。每年的教育培训经费有的是“找米下 锅”,有的挤占单位的办公经费,有的县级党校只能“不务正业” 进行社会办班,影响了党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形象。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达标,培训资源整合不到位 县级党校教师力量薄弱,学科类似“孤岛”,系统内缺乏 有效沟通、优化整合,不能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 部素质的要求。从现实状况看,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1.专职教 师人数少,年龄结构不合理。以南通5所县级党校为例,专职教 师5人以下的3所,5-10人的1所,数量最多的如皋党校27人(其 中包含了很多卫校老师)。现有党校教师或为50岁左右,或是近 两年引进的毕业生,年龄梯度跨越很大。2.学科专业单一,职称 结构偏低。县级党校教师专业基本集中于政治、历史、中文,这 与他们大多从中小学教师中直接选调有关。具有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背景的党校教师十分稀缺,更缺乏进修提升渠道。另据统计,南通各县级党校高级讲师人数,仅占全体专兼职教师 的1/4,且不少已长年担负管理职责,很少参与教学科研。3.系 统内部联系少,竞争发展缺动力。党校名为系统,实际各居一 隅。随着函授教育的结束,上下联系少、同级不交流的现象更加 突出,上级党校对县级党校缺乏业务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基本处 于放任状态,党校系统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更无从谈 起。教师切身利益常常得不到有效维护,发展热情受到影响,进 而也使得县级党校教师这一职位在社会招聘中缺乏吸引力。
(三)教学方式方法不创新,教学管理评估不健全 受办学经费、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县 级党校的培训方法明显滞后,普遍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即 理论教学多,问题研究少;专题讲述多,系统教学少;集中学习 多,实际调研少;书本教学多,能力培养少。此外,教学的针对 性和时效性不强,不能根据培训对象的需要采取“一把钥匙一把 锁”的方法开展按需培训。培训管理的环节比较简单粗放,强调 自我管理的多、落实监督检查的少,注重培训规模、轻视培训质 量,满足于办了多少班次、忽视了培训效果的评价考核,培训结 束万事大吉,往往省略回头反思、总结改进的过程。
二、县级党校发展困境的原因
(一)经费短缺引发连锁反应,不断加剧整体恶性循环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党校 事业费除一般行政经费外,还包括教学业务、科学研究、图书 资料、教员进修调研和业务指导经费,由各级财政部门实行全额 拨款;党校基本建设经费由各级计划部门安排。”但是各地县级 财政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连教师工资都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 付的贫困县,党校的各项经费就更加难以按时、如数兑现了。经 费短缺引发了一连串的不良反应,如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方法陈 旧、讲课照本宣科、教师视野狭窄等。受经费紧张困扰,基层党 校步履艰难,为了正常开展工作,不得不向学员收取必要的培训 费(这是目前全国大多数县级党校通用的做法)。但这遭到学员 和学员所在单位的质疑:乡镇和科局基本上都是人头财政,靠财 政转移支付生存,没有干部培训费这笔预算;村级干部培训问题 更严重,绝大多数村委会都是债台高筑,村干部的工资也是由上 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哪有钱支付这笔培训费?由此,基层党校经 费紧张、课程教学无新意、受训干部不愿交培训费的恶性循环进 一步加剧。
(二)层级管理指导存在矛盾,调研科研教学出现脱节 层级管理指导存在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党校系 统内,理应“上级党委党校负责对下级党委党校进行业务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工作渠道不够顺畅,上级党委有关党校工作的指 示要求不能及时传达到下级党校。市级党校既不掌管县级党校的人 事权、财权、物权,也不掌握县级党校的教学、教材管理,业务指 导有限,并且培训工作一个为市委服务,一个为县委服务,交叉联 系较少,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共建机制;在地区部门上,县级党校 是在县委直接领导下的基层干训主阵地,但县组织部门主管全县的 教育培训,在干部培训的教学内容和安排上起牵头作用,并直接举 办了很多重要班次,党校反而只负责安排培训场所和某些科目的教 学。在这一趋势下,组织部门自我办班应接不暇,“主管”职能趋 于弱化,党校的“主办”职能也就逐步被架空。不能自主安排教学 计划和内容,导致党校教师平时不知道该准备哪些方面的教学内 容,出现调研、科研与教学脱节的现象。
(三)人员身份定性制约发展,工作效能发挥受到影响 目前县级党校人才流动途径的不畅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短 板。从人才引进方面来看,因收入水平、福利待遇、发展空间相 对于其他一些单位来说缺乏比较优势,县级党校社会招聘不易,多年累积,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断层明显;从人才输出方面来 看,县级党校是事业单位,人员身份分为两类。行政人员参照公 务员管理,但由于是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公务员”,上级部门的 一些从基层公开选调干部的竞争是将这部分人员排除在运动场之 外的,与同级的、同为县委领导下的组织、宣传等部门的公务 员相比,在发展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待遇(2011年,江苏省 委党校从基层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南通县级党校的“公务员”却 没有资格报考);县级党校的教师属于事业编制,往往也存在进 得来出不去的现象。很多人认为,依靠县党委的调节,可以让部 分党校的教师到别的单位去任职锻炼或挂职,但这一想法并不现 实。由于事业身份的限制,一般的党校教师不可能到其它的单位 转任公务员,出于对党校职称的不认同,一般高校也不愿意接收 党校老师。职业发展的“天花板”现象导致不少党校人才出现职 业倦怠,工作效能受到影响。
(四)县级党校自身动力不足,逐渐陷入边缘化的境地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 训改革纲要》等文件颁布后,全国党校系统由过去的中央、省、市(地)、县四级办学体系调整为三级办学体系,将县(市)区 一级党校(行政学校)是否设置、怎样设置的决定权委托给了省 级党委、政府,强调“深化市(地)、县(市)党校(行政学院)办 学体制改革”。但目前发展共识尚未形成,县级党校的体制、机 制、职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这在客观上加重了县级党校办学 发展的变数。县级党校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尚不明确,不少陷入了 观望、等待,放慢了改革步伐。一些地方明显减少了对党校的投 入,甚至调拨、挤占原属党校的办学场地和资源,逐渐陷入边缘 化的县级党校对自身的发展缺乏改革动力。
二、走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1.党校权威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上各种培训应运而生,培训的市场化、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作为培训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的党校,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硬件设备都很落后,失去了应有的竞争力。在一段时间里,由于各级党委、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放松了党校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党校教育的品牌建设。
2.党校纵向的管理网络没有建设好
长期在党校工作的同志们,普遍有一种被自我封闭的感觉,愈来愈觉得缺少上级的人文关怀。而且,各党校之间不相往来,上级党委、党校如果不召开会议,下级党校几乎处于真空地带。由于前几年举办学历教育,上下间还有些必要的来往,但更多的时候是各自为阵。
3.上级党委缺乏定期综合评估下级党校的制度
上级党委对下级党校的工作定期评估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根据《条例》精神,上级党校对下级党校只有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而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因此,上级党委要对下级党校的工作要定期进行检查评估,这样才能促使下级党委关心和重视所属党校的建设,同时使兼职校长的责任更加明确。每年应由上级党委组织召开党校工作会议总结工作,布置任务,通报情况,表彰先进。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一、县级党校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高,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强
有的地方领导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把干部教育培训这项战略任务提到应有的高度去认识。干部培训与考核、任用、提拔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存在对干部重使用、轻教育的现象。年初制定的培训任务往往因为工作繁忙不能按计划完成,正常的干部调训让位于各基层单位的日常工作,随意中断、缩短培训干部时间的现象时有发生。培训任务“吃不饱”,县级党校师资力量、教学资源闲置浪费。此外,按规定党校干部培训经费是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县级党校的六项经费没有落实,更没有硬性的常年增长的文件规定。每年的教育培训经费有的是“找米下锅”,有的挤占单位的办公经费,有的县级党校只能“不务正业”进行社会办班,影响了党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形象。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达标,培训资源整合不到位
县级党校教师力量薄弱,学科类似“孤岛”,系统内缺乏有效沟通、优化整合,不能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从现实状况看,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1.专职教师人数少,年龄结构不合理。以南通5所县级党校为例,专职教师5人以下的3所,5-10人的1所,数量最多的如皋党校27人(其中包含了很多卫校老师)。现有党校教师或为50岁左右,或是近两年引进的毕业生,年龄梯度跨越很大。2.学科专业单一,职称结构偏低。县级党校教师专业基本集中于政治、历史、中文,这与他们大多从中小学教师中直接选调有关。具有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背景的党校教师十分稀缺,更缺乏进修提升渠道。另据统计,南通各县级党校高级讲师人数,仅占全体专兼职教师的1/4,且不少已长年担负管理职责,很少参与教学科研。3.系统内部联系少,竞争发展缺动力。党校名为系统,实际各居一隅。随着函授教育的结束,上下联系少、同级不交流的现象更加突出,上级党校对县级党校缺乏业务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基本处于放任状态,党校系统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更无从谈起。教师切身利益常常得不到有效维护,发展热情受到影响,进而也使得县级党校教师这一职位在社会招聘中缺乏吸引力。
(三)教学方式方法不创新,教学管理评估不健全
受办学经费、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县级党校的培训方法明显滞后,普遍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即理论教学多,问题研究少;专题讲述多,系统教学少;集中学习多,实际调研少;书本教学多,能力培养少。此外,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不能根据培训对象的需要采取“一把钥匙一把锁”的方法开展按需培训。培训管理的环节比较简单粗放,强调自我管理的多、落实监督检查的少,注重培训规模、轻视培训质量,满足于办了多少班次、忽视了培训效果的评价考核,培训结束万事大吉,往往省略回头反思、总结改进的过程。
二、县级党校发展困境的原因
(一)经费短缺引发连锁反应,不断加剧整体恶性循环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党校事业费除一般行政经费外,还包括教学业务、科学研究、图书资料、教员进修调研和业务指导经费,由各级财政部门实行全额拨款;党校基本建设经费由各级计划部门安排。”但是各地县级财政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连教师工资都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贫困县,党校的各项经费就更加难以按时、如数兑现了。经费短缺引发了一连串的不良反应,如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方法陈旧、讲课照本宣科、教师视野狭窄等。受经费紧张困扰,基层党校步履艰难,为了正常开展工作,不得不向学员收取必要的培训费(这是目前全国大多数县级党校通用的做法)。但这遭到学员和学员所在单位的质疑:乡镇和科局基本上都是人头财政,靠财政转移支付生存,没有干部培训费这笔预算;村级干部培训问题更严重,绝大多数村委会都是债台高筑,村干部的工资也是由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哪有钱支付这笔培训费?由此,基层党校经费紧张、课程教学无新意、受训干部不愿交培训费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
(二)层级管理指导存在矛盾,调研科研教学出现脱节
层级管理指导存在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党校系统内,理应“上级党委党校负责对下级党委党校进行业务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工作渠道不够顺畅,上级党委有关党校工作的指示要求不能及时传达到下级党校。市级党校既不掌管县级党校的人事权、财权、物权,也不掌握县级党校的教学、教材管理,业务指导有限,并且培训工作一个为市委服务,一个为县委服务,交叉联系较少,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共建机制;在地区部门上,县级党校是在县委直接领导下的基层干训主阵地,但县组织部门主管全县的教育培训,在干部培训的教学内容和安排上起牵头作用,并直接举办了很多重要班次,党校反而只负责安排培训场所和某些科目的教学。在这一趋势下,组织部门自我办班应接不暇,“主管”职能趋于弱化,党校的“主办”职能也就逐步被架空。不能自主安排教学计划和内容,导致党校教师平时不知道该准备哪些方面的教学内容,出现调研、科研与教学脱节的现象。
(三)人员身份定性制约发展,工作效能发挥受到影响
目前县级党校人才流动途径的不畅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短板。从人才引进方面来看,因收入水平、福利待遇、发展空间相对于其他一些单位来说缺乏比较优势,县级党校社会招聘不易,多年累积,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断层明显;从人才输出方面来看,县级党校是事业单位,人员身份分为两类。行政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但由于是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公务员”,上级部门的一些从基层公开选调干部的竞争是将这部分人员排除在运动场之外的,与同级的、同为县委领导下的组织、宣传等部门的公务员相比,在发展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待遇(2011年,江苏省委党校从基层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南通县级党校的“公务员”却没有资格报考);县级党校的教师属于事业编制,往往也存在进得来出不去的现象。很多人认为,依靠县党委的调节,可以让部分党校的教师到别的单位去任职锻炼或挂职,但这一想法并不现实。由于事业身份的限制,一般的党校教师不可能到其它的单位转任公务员,出于对党校职称的不认同,一般高校也不愿意接收党校老师。职业发展的“天花板”现象导致不少党校人才出现职业倦怠,工作效能受到影响。
(四)县级党校自身动力不足,逐渐陷入边缘化的境地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等文件颁布后,全国党校系统由过去的中央、省、市(地)、县四级办学体系调整为三级办学体系,将县(市)区一级党校(行政学校)是否设置、怎样设置的决定权委托给了省级党委、政府,强调“深化市(地)、县(市)党校(行政学院)办学体制改革”。但目前发展共识尚未形成,县级党校的体制、机制、职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这在客观上加重了县级党校办学发展的变数。县级党校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尚不明确,不少陷入了观望、等待,放慢了改革步伐。一些地方明显减少了对党校的投入,甚至调拨、挤占原属党校的办学场地和资源,逐渐陷入边缘化的县级党校对自身的发展缺乏改革动力。
推荐专题: 县级党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