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交通局专项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交通局专项调研报告》。
20XX年,我站行政执法工作在总站的正确领导下,在局法制安全股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依法治路,保障畅通”工作目标,有条不紊的推进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一年来行政执法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构建良好的执法氛围加大宣传力度。
由于我站启动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时间不长,为此我们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宣传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在年初组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宣传车以播放录音、发放宣传材料和现场咨询解答等形式沿黄州区境内各乡镇村组进行广泛宣传;二是在居住集中的村镇,车流人流量较大和一些重要路段,特殊路段毁悬挂宣传横幅,对路政管理、治理超限的意义、政策、措施进行大力宣传。一年来,共出动宣传车10余次,发放宣传单1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件,宣传里程500余公里,悬挂横幅20余条,竖立农村公路养管宣传牌5块。通过大力的宣传,增强了广大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为开展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法氛围。
(二)强化执法力度,全面保证公路安全畅通强化执法力度,全面保证公路安全畅通保证公路安全。
今年以来,我站农村公路路政执法以“依法治路,保障畅通”为工作目标,本着“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为原则,确保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特别是自今年5月份成立农村公路路政执法大队后,加大了农村公路路政巡查和治理超限超载的力度,为了有效打击超限超载行为,路政执法大队采取了夜间蹲守和白天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了超限超载情况严重路段的治理力度。截止到目前,共计查处超限超载车辆20台数,暂扣证照10余本。同时,教育和人性化处理了百余起轻微的损坏公路、擅自占用公路、倾倒垃圾、堆放物料的违法行为。通过加大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有效遏止了农村公路超限超载情况的发生,有效维护了农村公路路产路权,明显改善了农村公路路容路貌,提高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保障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的方便出行。
(三)以人为本,大力加强路政队伍建设以人为本,加强路政执法队伍建设是实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示农村公路路政执法的一个形象窗口,因此我站坚持把“强素质,树形象,创规范,争一流”作为路政大队立队之根本,抓学习,抓纪律,守职业道德,树服务宗旨等多项工作齐头并进,并取得一定实效。
抓学习,强素质。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建设适应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执法队伍。今年我站先后组织全体路政人员进行法制培训两次,学习了路政管理等法律法规,并组织考试。以考试促学习,以培训长知识,明显提高了农村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的素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参加区局组织的行政执法考试,我路政大队执法人员取得了个人并列第一,团体第二的好成绩。同时我站还规定该大队每星期要保证半天的学习时间,组织队员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和理论知识,保证及时充电,及时总结提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公路路政执法工作需要。通过培训和学习,使我站路政执法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交通法律法规,确保执法程序合法,文书使用规范,执法技巧处理得当。
根据《政协章程》规定,按照政协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县政协从7月至8月对我县交通运输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分别深入交通运输局机关、下属单位、服务对象、县级相关部门、部份乡镇,通过听、看、问、访、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县交通运输局20xx年以来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客观、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在调查过程中,共召开座谈会16次,参会人员129人次,发出问卷调查129份,收回129份;个别谈话或交换意见107人;走访服务企业和服务对象9户,征求了市级主管部门的意见,基本了解了县交通运输局20xx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总体认为:县交通运输局班子团结协作、凝聚力强,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工作措施有力、扎实有效,管理规范、运行良好,敢于创新、成绩一流。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20xx年以来的主要工作
(一)班子建设坚强有力
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关键在一班人。县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把“团结、务实、创新、廉洁”作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总要求,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上级机关,下属单位,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主要呈现在:一是强化思想作风建设,提升执行力。严格执行中心组和机关学习制度,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业务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切实抓好民主集中制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保持和发扬交通系统团结拼搏、能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在人事安排、资金划拨等重大事项上,坚持做到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开成了工作合力,增强了班子战斗力。二是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进一步落实。
交通运输局党政班子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各项工作同安排、同开展、同检查、同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明确、制度健全,建立健全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各负其责、党员干部人人有责的反腐倡廉工作格局,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xx-2012年工作规划》,深入开展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制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强化风险控制、措施具体,针对交通运输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的特点,查找廉政风险点409个,制定了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433条,建立完善交通各领域防范机制10个,各类制度55个。完善的制定、具体的措施使广大干部职工切实做到了明纪律、讲纪律、守纪律。
(二)项目工作扎实有效
20xx年以来,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四大发展战略和“四个领先、一个赶超”的目标要求,履职尽责,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交通运输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1、全域统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抢抓我县被列入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试点县的历史机遇,全力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全面加强项目建设。20xx年至今,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5396万元,向上争取到位资金12851万元。
一是全力配合推进省市重点项目。配合完成岷江航电、成贵铁路、仁沐马高速在我县境内的.前期工作,力促项目早日开工。目前,岷江航电犍为梯级已报国家发改委进行项目核准;成贵铁路正在进行环评、勘界、拆迁、组卷、报征等前期工作;仁沐马高速公路“可研”已通过,初设线路方案已基本完成,犍为岷江特大桥选址已审定,今年将开工建设井研段;力争开发建设犍为岷江特2桥。同时,配合完成了国道213线沙咀至岷江大桥段9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
二是强力推进县重点项目。20xx年以来,投资1.79亿元的国道213线县城过境段5.8公里路基、路面工程已完成投资总额的93%,国庆节将完工通车;投资1.6亿元的清溪至大马旅游干线9.7公里自今年3月28日开工以来,进展较为顺利,正在进行路基、涵洞施工,已完成了投资总额的11.5%;估算投资6亿元的国道213线县城区过境段及岷江二桥12公里除环评、土地预审、地质评估综批以外,其他批复已全部完成,初步设计测量人员已进场测量;估算投资3826万元的南岸沱马边河大桥及乐宜高速犍为南连接线扩建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进入公开招标阶段;估算投资1.86亿元的国道213线清溪过境段5.8公里线路已确定,工程可行性报告已完成并报县发改局立项,设计单位正在同步进行设计;估算投资8000万元,整体搬迁犍为汽车站和北门车站,新建犍为客运中心汽车站正在进行项目选址和建站股份协商。
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20xx年以来,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830万元,完成县乡道路改造升级32公里,其中南阳集镇至荣县界段2.5公里、罗纪路15.4公里、犍宜路新民至宜宾段5.3公里、龙孝路8.8公里,开工建设并可在年内通车18.9公里,其中石西路6.2公里、岷舞路5.5公里、罗南路7.2公里,且年内将建成通车,完成村道公路硬化建设312.6公里。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铁炭路3.5公里力争年内完工,九黄路(泉水镇至沐川黄丹镇)12.2公里准备开展项目工可、设计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前期工作。包装县乡道路建设项目11个114公里,预计可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464万元。完成了全县和30个乡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确立近三年的发展任务和中期发展规划,并以此为契机,已向上争取到位资金4504万元。
2、探索公路管理养护新机制,打造畅通交通。积极探索农村公路长效管养机制,全力保障公路安全畅通。一是新组建机械化养护中心。投资316.6万元组建了一支专业从事县乡道公路大中修、路面病害整治、水毁抢修和安保设施维修等应急抢险和公路快速保通的机械化队伍。目前,该中心共配有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技术工人41名,新增大中小型养护机械设备20台。今年又完成了沥青储油灌安装和动力电改造,基本能够满足应急抢险和公路快速保通的要求。二是创新公路日常养护方式。
利用民间资本、资源组建了2个养护公司,将国道213部分路段、自犍路、犍罗路等国县道养护劳务承包给养护公司,实行公司化养护,不仅降低了公路养护成本,而且提高了公路养护质量和效率。三是加强公路养护规范化建设。修订完善了《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管理实施办法》、《公路桥梁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国道19座、县道42座桥梁档案,并及时更新数据库。20xx年,公路状况指数(MQI)国道达95.9、县道达87.6,优良路率国道87.8%、县道72.5%,管理规范化居全市前列。
(三)城乡客运创新出彩
一是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建设有序推进。编制完成《犍为县“十二五”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试点县规划》,对“十二五”期间我县城市公共交通、城乡道路运输、站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提出了年度实施计划,并报省主管部门。二是城乡客运公交线路改造力度加大。完成了县城至孝姑城乡客运公交线路改造以及县城至泉水、至岷东2条城乡公交线路改造前期工作。三是“便民小客到农家”发展迅速。在清溪镇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新开通镇村客运线路140条,投放颜色、标志、线路牌及安全、监控设施统一的便民小客车235辆,符合条件的镇村客运通达率为100%。四是镇村便民公交探索起步。针对人口密集乡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今年2月,投放小型公交车7辆,开通县城至下渡乡文碧村、至玉津镇朱石滩社区2条镇村便民公交线路,形成了入户到点、灵活运行的农村公共交通新模式。
(四)运营监管严格规范
坚持把安全放在发展的首位,创新管理方式,加强行业运营监管,打造平安交通。一是加大投入,提升科技管理手段。估算投资921.8万元,对交通运输安全监控(指挥)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将车载终端设备升级为3G视频终端,建立交通行政执法管理系统、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乡镇交管站监控平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营运车辆的智能调度管理,为公众出行提供交通信息查询、订票、投诉、出租车电召等相关服务,为货运车辆提供货源信息查询服务。目前,改造前期相关工作已完成。二是加大查处力度,严防安全责任事故。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车船和重点环节实行严防、严查、严管,有效防范和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实现了安全责任事故“零”的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全县渡口未投保乘客意外伤害险等相关保险。我县现有运行客运渡口18道(华龙航运有限责任公司经营12道、乡镇维护管理6道),有渡船22艘,1529座,年客运量达200万人次,分布在全县12个乡镇。长期以来对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我县客运渡船多年未发生交通事故,但仍存在不可忽视的安全稳定问题,主要是全县客运渡口未投保乘客意外伤害险,客渡运从业人员也未参加保险,一旦发生意外,经营者无力承担赔偿责任,将可能出现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
(二)农村便民小客车发展的机制问题。农村便民小客车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许可给有资质的企业经营管理,目前农村便民小客车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清溪模式”,即全产权,车主全额投资,接受企业管理,按月缴纳管理费,全额享受燃油和保险补贴,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另一种是“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即企业每台车投资2万元,占51%的股份,车主投资近3万元占49%的股份,按月缴纳管理费,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燃油补助企业和车主各占50%。对“股份合作经营模式”,乡镇、群众、车主意见较大,群众没有切实享受到政府的惠民政策。
(三)出境公路建设滞后。我县出境公路14条,只有5条完成了硬化改造,达到晴雨通车条件,占出境公路的35.7%。尤其是罗城经敖家到五通金山,由于改造时建设标准低,运输量又大,道路破损严重,通行十分困难,干群意见很大,至今没有改造计划。
(四)对村道建设的指导与支持力度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一是部份村道未列入年度计划;二是补助资金迟迟不能到位;三是边远乡镇村道建设由于条件差、线路长、投资大,加之人口少,除政府补助外,村民集资额大,相比条件好的村,难度更大,按现有的补助政策和标准难以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调整交通枢纽规划,切实加快交通枢纽建设步伐。
交通要发展,规划须先行。虽然我县制定了《犍为县“十二五”交通建设发展规划》和《犍为县“十二五”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试点县规划》,但是从近几年我县交通建设发展情况看,由于岷江航电、成贵铁路、仁沐马高速公路等大项目将相继开工建设,全县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我县原有交通格局将有所改变,原有规划已不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县境内交通枢纽还未完全形成,县城客运中心站迟迟未动工,县内乡与乡、村与村、组与组之间交通节点还没有全部打通、网络还不通畅,县内出境公路建设改造滞后。建议:要科学完成我县“十二五”交通规划的中期调整;加快岷江二桥和马边河大桥建设;加速推进犍为客运中心站建设;科学规划乡与乡、村与村、组与组之间的连接公路,使之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格局;对部份运营量特别大的公路提高改造建设的标准;尽快打通未改造的9条出境公路,使我县交通枢纽建设走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
(二)进一步规范渡口管理,着力解决渡口乘客意外伤害投保问题。
经调查核实,客运渡口未投保乘客意外伤害险等相关保险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历史的沿续,县境内客运渡口长期以来成本高,票价低,利润低,一直都未投保乘客意外伤害险等相关保险。二是客运渡口票价是由政府核定,企业不能自行调整。经核实,在核定票价成本项目中没有乘客意外伤害险的项目,企业无力承担高额的保险费。客运渡口不投保乘客意外伤害险一旦发生事故,将出现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
根据《四川省渡口管理办法》第二章第三条的规定“渡口码头的建设维护,渡船的更新改造及维护、船员补助、渡船保险费等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乐山市航务管理局文件《关于要求客运船舶、餐饮娱乐趸船经营者强制投保承运人责任保险的通知》,要求全市短途客运、旅游船、客渡船在20xx年11月1日前必须投保承运人责任险。经测算,我县渡船22艘、1529座,需保费39.75万元,从业人员50人需交保费4.5万元,合计44.25万元。综上所述,建议:全县渡口必须投保相关保险,所需保险费参照农村小客车扶持办法,由县财政给予补助;物价部门在核定票价时将经营者承担部分列入经营成本;同时,积极争取政策和项目资金,加快渡改桥建设步伐。
(三)进一步加快城乡客运发展,全力打造惠民交通。
一是兼顾各方利益,促进便民小客到农家的发展。我县农村便民小客车到农家的清溪模式,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但是在后续的发展中,两个公司(乐山长途汽车客运有限责任公司犍为分公司、犍为县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单一推行“股份合作经营模式”。调研中,广大车主意见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便民小客车到农家的进一步发展。
虽经交通运输局反复协调,但两公司仍坚持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建议:严格执行犍府办发[20xx]11号《关于加快城乡客运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在清溪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统筹兼顾公司与实际经营者的利益关系,保证国家各项补贴政策的正确兑现,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惠民政策的好处。二是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虽然我县城乡客运事业发展较快,现有县际以上客运车107辆,县内农村客运车237辆,公交车129辆,出租车75辆,旅游观光车8辆,基本解决了城乡居民出行难的问题。但是离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差距,个别乡镇还没有县城直达班车,农村客运、公交车、出租车还有较大发展的空间,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城乡公交发展工作力度,解决好城乡居民的出行问题,确保20xx年底前全面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和乡村客运发展任务。
(四)进一步加大村道建设力度,尽快形成城乡交通网络格局。
在全县347个村中,已通水泥路的村331个,还有16个村未通水泥路。据“十二五”规划,规划建设村道781.6公里,截止目前已建成461.3公里,加上在建23公里,共计484.3公里,建成和在建村道公路里程占应建公路的62%,“十二五”村道建设还任重道远。建议:一是加大村道建设力度,确保“十二五”规划如期完成;二是调整规划,将部分因历史原因未纳入规划的村道列入规划,实现村道建设补助全覆盖;三是研究制定支持边远山区村道建设倾斜政策,减轻这些区域群众的筹资压力。
依法行政是党和政府对所有行政执法单位和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而执法人性化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人员提出的新要求、高标准,是依法行政的最高境界。20xx年,黄山区交警大队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的过程中,用人性化执法感动了皖北人,使得5个来自皖北的同乘一辆拼装农用三轮车,从安徽的最北端萧县来到安徽的最南端黄山区的农村妇女,在感受到了黄山市公安局黄山分局交警忠于法律、忠于人民的真诚情怀,感受到了黄山区党员民警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以后,由在交警大队的大院里“住”了两天,最后一致同意将车报废解体、返回原籍,并感动地和交警们一一握手,由衷地说:谢谢大兄弟!通过这个执法案例,使我们看到了交通警察执法人性化的威力,从而也引发了我们谈谈交通警察人性化执法的有关问题。
在公安队伍中,交通民警由于行政执法相对人几乎涉及所有交通参与人,是与群众接触最多的警种之一。而在交通警察所有的行政执法活动中,路面执法与群众接触最直接,交通警察在路面执法的量占整个公安机关行政执法的比例最高。因而交通管理路面执法程序的合法性,执法行为的合理性、执法行为的人性化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声誉和公安民警的形象,绝不可掉以轻心。但在实际的交通管理工作中,路面执法确实存在着一些距离人性化要求颇远的现象。
1、纠正交通违法执法无序。主要表现为或者是对过岗的交通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助长了交通参与人实施违法行为的侥幸心理;或者是坚持了违法不过岗,但是不注意时间、地点、场合,执法效果没有达到。诚然,见违必纠是我们应该长期坚持并大力提倡的,但在现实路面执法中,因纠正交通违法行为不注意时间、地点、场合而造成或顾此失彼、或得不偿失,警民对立的情况屡见不鲜。
2、重处罚轻教育。在路面执法中,重处罚轻教育的趋势比较明显,基本上是违法必罚,交通法规中的警告条款运用得很不够或者是基本上没运用;同时在路面执法中,罚款已交而交通违法照旧的现象突出,长此以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交警为了罚款而纠正交通违法的普遍认识,从而得不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3、路面执法情绪化。交警也是人,滤布是人就有情绪,作为交警应该控制其情绪,但个别民警在心情不好时,特别是长期在恶劣工作环境中工作时,火气大、情绪差,对驾驶员训斥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在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时,部分民警方式方法欠妥,语言不规范,说服不到位,造成不少驾驶员对其交通违法行为被处罚无异义,但对交警的执法态度有看法。
4、路面执法中随意现象仍然存在。如在路面执法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特权车、关系车、熟人车不处罚或降格处罚的情况,同一种违法在不同民警中有不同的处理结果,容易造成执法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
5、执法水平不高。部分民警对相关的交通法规了解仅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上,纠正交通违法在执法程序上、在法律文书的使用上存在着不少错误的认识,对于交通管理相关的其它法律法规如《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公路法》、《安全生产法》等、基本上没有什么概念,也很少涉及。
6、对交通违法行为实施人缺乏人性化关怀。主要表现为不自觉地把行政相对人当作自己的对立面,从而在人格上不尊重当事人、在处理上不考虑当事人的合理要求、在语言上不注意文明用语、在行动上处处体现了行政执法人员的特权感和自我优越性。
路面交通管理应以人为本。《道路交通安全法》已经实施一年了,它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交通警察在日常交通管理工作中,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一切交通管理措施都要适应以“生命至上”为最高目标,要通过人性化管理,体现整个社会对公民权益、生命安全的关注和重视,把思想、立场调整到保护和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树立队伍形象上来。
增强依法行政的观念。路面执法既要坚持依法办事,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更要讲究执法效率,讲求人性化执法,追求执法效果,坚决克服执法中的随意性。要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服务对象一律平等,对交通管理的各类对象一视同仁,与此同时,要注重自身法律意识的提高,法律知识的学习。
坚持执法人性化。作为交通警察,在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时,要掌握适度,体谅群众。掌握适度,实际上也是《行政处罚法》对实施行政执法行为提出的基本原则之一。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有三个问题必须掌握好。一是罚得对不对,二是罚得当不当,三是罚得是否承受得了。交通民警如何正确使用自己手中的处罚权,除了需要熟练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外,还要明确两点:第一,执罚者与受罚者都是“人”。除开那些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外,是人就有人性,也就是说人的本性都有崇善嫉恶的一面,绝大多数人主观愿望上不想违法,更不愿受到处罚和指责。第二,交通参与人的违法行为,多数都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可以通过调解消化处理的。所以,我们在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时一定要注意合法、适度、量情的原则。所谓“合法”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体现处罚法定原则。所谓“适度”就是根据当事人的违法情节在法律规定的处罚幅度内确定适当的处罚数量,不能轻违重罚,或者重违轻罚。所谓“量情”,就是作处罚决定时,一定要体察民情,不要超出他们承受不了的限度。所以,对于交通违法的初犯者和情节轻微者一般以教育为主,不施罚款。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教育和处罚并举的方法,要让他们罚得心服口服。
热心助人为乐。要认真落实“有困难找警察”的承诺。交警部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车主、驾驶员及所有交通参与者。我们提出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实际上是一个群众观念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人本理念问题。交通警察通过帮助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体现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根本宗旨,也可以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改善执法形象。
加强修养、提高心理素质。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闻听群众过激言论时,要心胸袒荡,谅解群众。遇到这种情况,交通民警一定要头脑冷静,耐心教育,以理服人,不与他们计较。因为我们是警察,心胸要宽广。由于人的素质不齐,良莠并存,社会的落后面一下子不可能消除,自由主义、不服管理、或者希望法律只管别人,不管自己的人在一定时期还是存在的,但他们毕竟还是人民群众。所以,对待这些人,从情感上要谅解他们,从道义上要征服他们。遇到说不清,讲不明的情况,也不能操之过急。二是在遭遇不公正指责的时候,要勇于自责,理解群众。当前,我们的执法工作确实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再加上群众对改革不理解、对发展有看法、对政府工作有意见,往往会借题发挥。因而,交通警察常常会受到一些不公正的指责,有口难辨。怎么应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勇于自责,承认自己不足,然后再作解释,辨明真相,弄清是非。即使你本人做得很好,也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虚心接受意见,提高群众满意率。
尽可能落实从优待警。在强调交通警察执法要人性化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交通警察也是人,他们以需要人性化的管理。交警是一种比较辛苦的职业,特别是路面执法的民警,工作环境恶劣,随着道路、车辆的逐年增加,堵塞、废气、噪声等将长期考验着民警的身体和意志。在这种情况下,应对一线岗位进行人、财、物的倾斜。要不断改革勤务体制,不断探索勤务运行的新方法、新思路,使路面执法走上良性的、相对固定的运行模式,从而促使交通警察在执法时向人性化的高标准迈进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铁路专用线是企业连接铁路的桥梁和枢纽。如何加快铁路专用线运输工作健康发展,带旺一片土地,富活一方经济,已成为我市当前经济建设思考的重大课题。加快铁路专用线运输工作,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就业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加快货物流通,扩大企业有效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对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
上个世纪60年代初,随着娄邵铁路正式通车,我市建成了第一条铁路专用线邵阳石油站铁路专用线。后历经50多年发展建设,全市共建成了20余条铁路专用线(含专用铁路)。20xx年后因企业改制,个别专用线合并或停用,现我市共有合法审批手续的铁路专用线19条,其中在我市双清区16条,邵东县2条,大祥区1条。目前在双清区经营这16条铁路专用线的企业(单位)有19家,总占地面积约2376余亩;铁路轨道31条,总长度17.13公里,有效长度8.27公里,占地面积在300亩左右;拥有大小货场48个,仓库面积27.27万平方米,职工4202余名,装卸人员约800人。铁路专用线距离车站最远的为三七五专用线,距离为7.97公路;最近的是六三三专用线,距离为605米。轨道最长的铁路专用线是中央储备粮邵阳直属库专用线(共用),其轨道数为2条,有效长度为1.13公里,专用线末端距离车站3.47公里。
二、经营现状
我市铁路专用线承载着全市工、农业生产基本资料的运输重任,对经济发展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铁路专用线经营运输的货物种类繁多,送出的货物有非矿、矿建、金矿、粮食、化肥、鲜活、食品、纺织品、纸浆、木材、工业机械、农副产品、文教器材、日用百货等十余个品种近百种产品;运进的货物有成品油、润滑油、沥青、钢材、矿建、水泥、木材、棉花、化工、工机、文教、非食用植物油、粮食、食品、皮棉、鲜活、饮食品、纸及纸制品等二十余个品种上百种产品。据不完全统计,铁路专用线承载着全市95%以上尿素、钾肥、成品油、润滑油等基本生产资料和60%以上的饲料、钢材、棉花、纸浆等原材料的运输任务。我市大型企业湘窖酒业的酒精原料、酿酒的粮食等全部是通过铁路专用线运输的。据统计,20xx年市区货物运输总量经估算大约为1500万吨,铁路专用线运输总量近140万吨,铁路货物运输仅占比重只有约10%,铁路运输总营业额7000余万元,税收近230万元,铁路运输业在我市运输业乃至经济建设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存在问题
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远比铁路发展快。受公路运输的冲击,我市铁路运输业发展的市场逐渐缩小,铁路专用线在经营中所面临的各种矛盾也日渐突显。
(一)企业缺乏集聚力。各铁路专用线产权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配套差;装卸独家经营,手段落后;与外界连接的公路建设滞后,大部分属于乡村道路,路面质量差,且断头路多;环卫设施及消防设施不足;站场建设发展缓慢,聚集和辐射能力不强,吸纳剩余劳动力、集聚运输业务的能力低,与其它运输行业发展不平衡还很严重;运输业务办理程序繁杂、中间环节多、中转时间长;运输发展特色不明显,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产业缺乏拉动力。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是全省重工业基地之一,有一大批企业因产业的发展带动着邵阳工业的发展,拉动了铁路专用线运输的繁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企业因产业结构调整不及时,企业本身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没有全国或全省知名品牌产品,结构性矛盾明显,市场经济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无法形成特色工业主导产业,产品销售不出去、源材料运不进来,加之落后的区位条件,糟糕的投资环境,使得我市工业经济日益边缘化。铁路专用线运输寄生于产业,企业停产难以为继,形成铁路专用线面临冷落的尴尬局面,严重制约了铁路专用线运输业的发展。
(三)规划缺乏制约力。铁路专用线运输在规划与管理上投入精力少,具体运输业务规划不细,科学性不强,没有把整体规划与局部规划、产业规划、运输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只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缺乏协调统一的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专用线企业间、铁路部门间、其他运输行业间在运输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行业趋同、相互打压、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运输业发展的整体效应。一些铁路专用线经营户规划约束力弱,经营随意性大,为争取货源,不计成本降低价格。铁路部门俗称“铁老大”,办理运输手续繁杂,费用高,服务难到位,货物停靠存在随意性;专用线维护独家经营,成本高,专用线企业负担重。
(四)政策缺乏推动力。
一些制约铁路专用线运输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对与发展要求不相应的政策规定没有适时完善,有些已经出台的措施没有认真落实到位。当前有三大问题制约了铁路专用线运输业的发展。一是专用线属性不同制约了政策的统一规划。18户经营铁路专用线的企业属性不同,有属国有(或国有控股),有属集体所有,还有民营的,无法出台合理的政策实施有效的指导与帮扶。二是体制问题捆住企业手脚。国有性质的专用线企业吃大锅钣的思想严重,难以拿出有效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无法自主灵活应对市场,致使运输业务日益萧条。三是经营理念落后制约了铁路物流的发展。各铁路专用线企业座吃山空的思想严重,一些专用线企业从事单一的运输业务,不能积极主动地开拓新市场,运输业务无法实现多元化发展。
四、利弊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我市城区内的铁路专用线年运输量一般在200万吨左右,近年来有下降趋势,仅占市区物流运输总量的百分之十几,但铁路专用线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忽视,而且影响到我市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现阶段来说,拆除城区铁路专用线利远小于弊。
(一)拆除赔偿成本高。城区铁路专用线轨道总长度为17.13公里,仅以每公里赔偿金额3000万元计算,光铁路专用线线路的赔偿费用就超过5亿元,加之货场、仓库等各类设施的赔偿和职工安置等各类费用,总赔偿金额将达12亿元左右,这对我市的财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另外,与企业进行谈判也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届时将消耗不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二)对工、农业生产影响大。我市铁路专用线承担了如宝兴科肥、海纳化工、东信棉业、华力棉纺、立得皮革等一大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材料及产品的运输任务。如宝兴科肥每年通过铁路专用线向外地发送销酸氨、碳酸氨等产品3万吨左右,占到了全厂生产总量的30%,到20xx年宝兴科肥二期投产后年生产量将达到30万吨,铁路发送量将达到20余万吨,占到其生产总量的70%。同时,铁路专用线还承担了我市农资化肥和成品油的运输重任,每年要通过铁路运进尿素、钾肥等各类农资化肥16万吨左右,占全市农资化肥总量的85%;中石化、中石油两公司每年通过铁路运进成品油近60万吨,关系到全市九县三区所有机动车辆和内燃机的正常运转。
(三)不利于我市“两型社会”的建设。我市是个典型的内陆类城市,即没有便利通畅的水运、也没有快捷高效的航空,如果不发展铁路运输,那么剩下的就只有高价格、高污染的公路运输了,这与建设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要求及不协调。因此,保留铁路专用线,重新整合铁路专用线企业经营资源,是促进我市物流多元化,服务我市社会经济建设,加快“四化两型”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短期内不能实现城市新的发展规划目标。我市铁路专用线集中在市区东北方向,这一区域也是我市的老化工区,不同程度制约着城市向东北沿河区域发展。如果要在这一区域进行商住开发,就必须把整个老化工区进行搬迁,而这在短期内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单独拆除铁路专用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向东北沿河发展的目标。拆除铁路专用线必须与搬迁我市老化工区同步进行才能实现城市新的发展规划目标。
五、对策与建议
我市的铁路专用线建设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要做好近期发展与远景规划,紧紧把握经济强市这一机遇,把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进程作为实现物流多元化和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科学化带动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铁路专用线运输管理正规化,实现各企业高度融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加快我市铁路专用线发展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以牢记“三高”意识为基本点,全面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步伐
1.高要求搞好铁路专用线规划。要树立“富规划、穷建设”的理念,宁可多花一点精力把规划做好。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优势、滚动发展的思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搞好铁路专用线运输的科学规划设计。一是要抓好铁路专用线运输的总体规划,合理安排货物资源。建立两至三家现代大型物流城,分产品类别分区装卸存放,统一调度,整体规划。二是要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经济发展规划,搞好详规,用详规指导各项具体建设。要突出“特”字。
产业上要富有特色,双清区、新邵县等区县要规划一批精细化工等特色工业,大祥区、隆回县等区县要规划一批富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三是运输规划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要注意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降低运输发展成本,讲究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富余劳动力就业,引导合理流动。四要强化运输规划监督工作。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建立规划实施责任追究机制,严肃查处违反运输规划的行为。
2.高标准搞好铁路专用线整合。对那些地理位置好,但维护保养不善、基础设施侵蚀严重、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企业,要按照“遵循自愿、立足市场”的原则,合理引导专用线产权人与其他专用线走合并联营的路子,建立新的专用线企业或合作联营公司,充分发挥专用线利用效能。对深入城市腹地、利用价值不大或地理位置偏僻、业务逐渐萎缩,又影响城市综合效能的专用线,可采取“政府收购,重新开发”的思路拆除铁路专用线,用于城市开发建设。对距离中心城区较远,经营业绩突出,有利于发展综合物流的专用线,政府要加大政策倾斜与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加快建设步伐,打造多功能物流城。
3.高质量搞好铁路专用线管理。铁路专用线“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根据铁路专用线运输发展的需要,赋予铁路专线办在规划、经营和设施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必要管理权限,解决“看得见、管得着”的问题。要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过得硬的铁路专用线综合管理执法队伍,从矛盾最突出的方面整治,认真处理好“繁荣”和“站容”的关系。搞好站场服务,体现人性化,为业务商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和社会环境。要依法行政,搞好铁路专用线社会综合治理,逐步建立法治化、社会化管理体制。同时,从源头上管起,规范专用线企业经营范围,实行铁路运价的透明统一,严厉打击恶性竞争,确保铁路专用线运输安全、健康发展。
(二)以推动产业建设为支撑点,增强铁路专用线发展动力
产业是运输业发展的原动力,是铁路专用线赖以生存的基础。要牢固树立“运输靠产业壮大”的理念,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行城乡互动,把产业建设作为推进运输繁荣,加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来抓。一是发展装备制造等重工业。进一步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建设进程是振兴邵阳经济的重要途径。同时装备制造业具备重载荷、大运量的特点,对铁路专用线物流运输依赖大,更能发挥铁路物流的作用
。二是发展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医药、食品等传统产业在全市占有较大的市场,如大米加工,目前有规模以上企业近10家,年加工稻谷150万吨左右,年产出大米在100万吨左右,除自销一部分外,大量销往广东等沿海省市。另外,每年还需从东北等外省运进约50万吨玉米、大豆、面粉等。三是发展能源电力和矿产业。能源、电力是我市又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以煤为例,我市宝庆煤电公司一期工程年耗煤量在满负荷条件下达300多万吨,一般情况下年耗煤量200多万吨,且年供煤量三分之二由外省、市购进,也就是说每年需购进燃煤100-200多万吨。二期建成后,年耗煤量将达到500-700万吨,这无疑将大大促进铁路专用线运输发展。
(三)以落实科学发展为着眼点,提升铁路专用线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统筹铁路专用线运输发展的重要内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铁路运输业发展必须坚持以良好的经营环境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业务商、其他运输行业和资源分配的关系,合理布局,努力打造全市优质运输服务企业。一是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引导专用线企业与产业园等相关企业开展对接服务,帮助专用线企业寻找出路,鼓励专用线企业与产业园区企业对接联营,拓宽铁路专用线的业务渠道,做大做强铁路物流产业。二是扩大服务渠道。在现有的专用线基础上建设发展各类现代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及配送服务,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和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等等。
指导专用线企业建立各种服务站点,为工、农产业企业和各类大小集散批发市场服务,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三是注重全面建设。现代物流是一个基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技术产业,它所要求的物流管理信息交流和共享系统、微电子技术、自动化仓库和装卸系统、联运化和标准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通讯系统、条形数码、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技术,将极大地推动铁路运输尤其是货运组织工作的进步。因此铁路专用线企业必须加强人员素质培养,定期开展各种培训与技能学习。同时,下大力搞好各种硬件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我市铁路物流现代化。
枣庄市现代物流业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政协开展现代服务业重点调研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现将枣庄市现代物流业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意义
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过程。传统物流一般指物品的储存与运输及其附属业务而形成的物流活动模式。现代物流业是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通过对物流全过程多要素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环节有机地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从而为用户提供高效率、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物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永续资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物流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商品的流通和企业的运营成本、经营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兴、复合型产业,涉及十多个行业和部门,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并贯穿于生活性服务业始终。作为一个独立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它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振兴第三产业的必然选择。枣庄市要更有效地融入国内外市场,培植新的主导产业,实现经济转型的跨越式发展,需要重视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1、新的经济增长点
专业化是现代物流的一个显著特点。生产力越发展,专业分工就越细。专业分工越细,就越能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也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物流是生产者、经营者能更专心从事生产和经营,提供符合需求的、更好更多的商品和劳务;使消费者能更好地满足需求;使电子商务、全球卫星定位通讯技术等先进科技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使物流经营者更能专致物流服务,使物流设备和技术、管理进步更快,对发展国民经济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2、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扩大服务业规模。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份额的大小,是一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城市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都超过了65%,有的甚至达到85%。因此,加快经济现代化步伐,就必须提高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能迅速扩大其本身的规模,还将以其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带动金融业、餐饮业、旅游业、信息业以及电子商务等相关服务业快速发展,从而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加快产业结构现代化步伐。现代物流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传统产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加工深度,降低能源及原材料消耗,推进产品更新换代,同时,还可能促进产业区域布局的合理化,从资源、运输、消费地等综合因素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臵。
3、整合社会资源
现代物流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臵,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当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企业和不同部门时,各种物流要素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仓储设施闲臵等。随着物流活动从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分化出来,各种物流要素也逐渐成为市场资源,专业化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各种物流活动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对各种物流要素进行整合,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物流要素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
4、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发展专业化的现代物流业,不仅能够通过充分利用全社会的物流资源和实现物流活动全程控制来提高物流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而且能够通过促进工商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来使其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原材料和产品库存水平,从而达到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的。2011年前三季度(2012年数据统计部门暂未公布),枣庄社会物流成本为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分别是17.8%。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是9%-10%。与山东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18.6%相接近。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只有5.32次,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只有4.9次,远低于发达国家10至20次的周转速度,这意味着资金占用、收入减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需要努力的空间还很大,只要能够将现在的物流成本降低10%左右,全市经济总体水平就能出现一次新的飞跃。
(二)我市物流已经取得的成果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随着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现代物流业取得长足发展。
1、社会物流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2012年,全市物流总额达到4261.7亿元,同比增长10.1%,总量居全省第13位,占全省物流总额的比重为2.8%;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为191.1亿元,占全市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4.5%;外地流入物流总额为509.9亿元,占全市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12%;工业品物流总额为3470亿元,同比增长3.2%,占全市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81.4%,是影响社会物流总额规模的主要因素。
2012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29.5亿元,居全省14位,增长11.6%,居全省5位;占全市GDP的比重为7.3%,占三产增加值的比重为22.4%,物流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省第9位。其中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为77.45亿元,占全部物流业增加值的60%,成为物流业有力依托和加快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是交通运输网络形成优势。2012年,全市货物发送量为2.53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为399.83亿吨公里。从业务量看,货物发送量以公路运输为主体,道路货物发送量为2.27亿吨,同比增长0.9%,道路货运输周转量为252.3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1%,呈不断上升趋势。二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1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044.6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3.4%。其中,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23.1亿元,仓储、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贸易业固定资产投资52.8亿元。物流相关行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91.4亿元,同比增长42.1%;物流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8.7%,在全省位于8位。
3、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市场需求带动,我市物流企业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我市现有在工商部门注册的物流企业近400户,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1家,物流园区16个,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专业物流企业初露头角。
4、物流产业开始向专业化、区域化发展
随着城市转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依托我市区位、产业及综合交通运输优势,我市物流产业开始向专业化、区域化发展。比如利用我市公铁水联运优势,沿运物流发展增速明显,2012年,在全国水运市场较为低迷,我市港口吞吐量飙升至2160万吨,增长20%以上;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快递企业发展迅速,2012年,我市快递业务收入累计6265万元,同比增长25%,快递业务量累计1343万件,同比增长34%。利用我市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以及纺织、煤炭、水泥产业集聚区和煤炭、水泥、粮食等大宗商品集散地优势,天衢物流港、盛北商贸物流、鲁南农副产品物流等一批物流园区项目建设实施,推动了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促进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思想观念、经济发展水平、资金和开放度等因素制约,存在以下主要矛盾和问题:
1、供需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与专业化的物流供给不够,这是制约物流发展的重要矛盾。一方面我市绝大多数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落后观念影响,习惯于自成体系,自我服务,物流需求聚集和释放的速度不快;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供给能力较弱,特别是增值性服务比重微小,难以满足物流用户的需要。还有,我市城乡物流发展不平衡,农产品与农资物流发展滞后;行业物流发展不平衡,传统产业物流模式转型不快;物流基础设施分属不同部门和行业,缺乏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
2、粗放经营格局尚未根本改变 一是物流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低。在运输方面,大量小企业和个体运输户主导道路运输,造成在运输市场上空驶和超载现象并存;在仓储方面,冷藏、冷冻、恒温、恒湿以及危险化学品储存能力不足,特别是从农田到餐桌的冷链物流没有形成;在提供综合性服务的能力上较弱,可以提供多种物流服务的企业较少;物流作为一种网络经济,由于企业分散经营,市场条块分割,以致业务开展受到明显制约。
二是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我市在行业和全市层面均未建立起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比例不到一半,而且企业、行业、政府之间缺乏信息交流与沟通。
3、物流管理体制、法规和技术标准还不完善
目前我市物流业的管理基本上仍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主管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物流中横向联系被纵向的管理体制隔断。在这种体制下,若一个企业的物品想实现多式联运(一次委托,由两家以上运输企业或用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将某一物品运送到目的地的运输方式),就相当困难。由于各个部门规定不统一,不配套,从而使交接手续繁琐,不能保证物流的通畅运行。所有这些都会导致物流企业成本的增加。
4、物流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一是物流行业缺产业政策支持。由于物流产业的复合性,与物流有关的政策分属不同部门,相关政策的落实已经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要求。物流本是微利行业,但现行税率偏高;土地臵换费用大,企业取得土地难;货运成本不断增加,市内配送车辆通行管制等问题,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壮大。
二是物流产业缺乏统一的有强制约束力的物流发展规划。我市区域物流发展建设显现出比较盲目、混乱的现象,缺乏与市里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达不到区域的合理布局和资源的优化配臵,甚至重复建设。
5、物流园区建设尚未建立有效机制
一是物流园区的开发模式尚未明晰。从全国的物流园区建设情况来看,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是较为科学的园区开发模式。目前,我市物流园区在实际规划建设过程中调整幅度很大。
二是各物流园区的投资建设主体不明确。与园区建设相关的政府综合经济、交通运输、城市规划、土地、工商、贸易等主管部门难以有效配合,融资渠道不畅,园区建设步伐缓慢。
6、物流教育培训工作不足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多层次物流人才的支撑,随着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壮大,物流人才稀缺的矛盾日益显现。现代物流产业需求的人才不仅仅是传统的储运管理人员,主要是需要懂得企业管理、现代物流知识、财务管理和掌握微机等现代管理人才。但是我市尤其缺乏实用型物流人才,缺乏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员和物流工程技术人员。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普遍不能满足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
二、前景分析(一)发展优势
1、宏观环境优势
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单列一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内容,标志着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在国家层面得以确定。山东省专项编制了《山东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为物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契机。物流业是服务业的主力军,要大发展、快发展,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才能有利于整体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
2、良好区位及交通优势
枣庄市地处于环渤海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中间位臵,属淮海经济区中心,位于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线京台高速公路与京杭运河、京沪高速铁路、京沪铁路的交汇处,并通过临枣高速公路与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相连,使枣庄具备了公、铁、水多式联运的功能,为枣庄带来了丰富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3、政府主导支持力度稳步上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枣庄市连续五年将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建立网络化、多样化、信息化的现代商贸网络体系,逐步把我市建成辐射周边、连接全国的区域性物流枢纽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形成企业、行业、部门重视物流,携手推动物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4、产业优势明显
枣庄市做为依托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老型工业城市,市委市政府实施了城市转型发展战略,将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成为枣庄的支柱产业,形成了全国的煤化工基地,协同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构建了我市大进大出的流通结构,培育了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工商企业,形成了围绕优势产业的集聚基地。这些优势产业成为我市现代物流业的源头和原动力,并拉动整个供应链体系的良性循环。
(二)制约条件
尽管近几年我市物流业发展步伐迅猛,但较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1、基础条件制约
物流资源闲臵现象比较突出,如仓储设施多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分散在各行业中,条块分割严重,管理的社会化程度不高;长途运输空驶率达40%以上,仓库、车辆、运力利用率较低。如果以上闲臵资源能够盘活并加以有效整合,将推进我市物流业的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
2、物流理念制约 发达地区物流业之所以现代化水平较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大量的用户资源。绝大多数工商企业都把自身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腾出时间和精力重点抓生产、搞研发、创品牌、定标准。这样才能形成区域或国际物流采购系统,降低成本,良性互动发展。而我市对发展物流业的理解认识还比较片面肤浅,往往就物流抓物流,致使我们在推动物流产业发展中,只注重物流企业发展,忽视企业产、供、销供应链的衔接。现阶段我市大多数工业企业外包意识差,习惯于一条龙式的抓管理经营,总怕肥水外流,导致资金周转率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这种生产供应链物流的滞后成为我市制约我市物流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3、物流平台制约
(1)物流园区是物流企业聚集的场所,是多式联运的节点,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物流业发展较快地区企业加仓储配送主要集中在物流园区,因此物流园区功能日趋完善,发挥的作用明显。而我市规划建设的几个重要大物流园区,由于多种原因,建设步伐迟缓,带动功能发挥不佳。
(2)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发达城市产业信息化程度高,企业、行业间已建立了信息网站,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市企业或行业信息建设进程较慢,除少数行业建立基础信息平台外,其他基本是各自为战,有的还是空白点。因此,我市建立物流信息公共平台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要多方配合,量力而行,面对现实,成熟一个行业、对接一个接口,先从煤化工、建材、零担运输配送抓起,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
4、行业管理的制约
我市目前物流企业驻地分散,还未形成在市场主导下向物流园区(中心)的集聚,尤其是小型物流配送企业不规则分布于批发市场附件的居民区内,诚信度低,扰民占道问题也比较突出,行业发展不规范。另外,物流企业准入制度不明确,行业管理比较分散,出现问题业主或企业分别找各自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解决,容易出现推诿扯皮,很多问题无法从根本上给予解决。而南方城市物流行业出现问题主要是通过物流行业协会解决。以杭州为例,杭州市有36户比较大的物流企业针对制约物流发展的政策体制障碍,联名向杭州市物流协会反映,再由行业协会与政府协调解决。
5、企业实力制约
我市物流企业呈现“多、小、散、弱”现象,服务功能不全,90%以上都是中小型企业,国内评比多年的“百强物流企业”至今我市物流企业尚未入围;我市较多物流企业仍然停留在仓储和运输的传统服务层面上,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而不能按现代物流企业的要求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的服务,所以我市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满意度较低。
三、规划任务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主导产业为依托,以搞活城乡流通、服务人民生活为根本,以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规模化为方向,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及产业优势,加快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企业发展,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不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增强现代物流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能力,逐步把我市建成辐射周边、连接全国的区域性物流枢纽。
(二)总体目标
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培育一批高水平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