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选人用人问题整改措施(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选人用人问题整改措施(大全)》。
安装问题整改措施
致:金苑建设监理工程有限公司
由于3#、7#楼混凝土浇灌检查出现问题,我们安装项目部对1-7#楼进行了全面检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① 均压环、等电位、引下线焊接不到位。
② 布管存在三管交叉问题。
③ 梁内配管。
针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制定了整改措施及相应处罚制度。
一、整改措施:
①均压环、等电位等焊接时至少两人旁站、监督,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②三管交叉及梁内配管问题,要求布管前先分析、排列,避免管子布设密度问题。
③ 加强工长及质量员、技术员自检及交底。
④ 自检表经班组长和技术员双方检查签字后方可报验。 ⑤ 现浇顶板时,必须有2个安装工现场旁站。
二、违规与处罚制度
1:顶板残留的木渣:20元/处、残留的短线管:5元/节 2:敷设顶板时,梁下模板孔洞未堵:20元/个
3:梁、剪力墙内不能同时横向敷设三处以上线管,发现一处100元 4:线管距梁必须25cm,发现一处罚款50元
5:三管不能交叉,发现一处罚款100元
6:管与管间距必须2cm,发现一处罚款50元
7:卫生间内不能有其它线管,发现一处罚款100元
8:卫生间等电位焊接必须用8号圆钢双面施焊,焊接长度大于圆钢直径6倍,不符合要求发现一处罚款100元
9:避雷引下线搭接绑扎处必须焊接,小于16号钢筋必须用四根钢筋双面施焊,焊接长度大于圆钢直径6倍,发现一处罚款100元
10:同一房间内插座盒必须高低一致高差不能大于5mm,发现一处罚款100元
11:工人进入工地必须佩戴安全帽,发现一人不戴罚款50元/个 12:电焊时灭火器、水壶必须到位,发现一次不到位罚款200元 13:敷设的钢管内必须罐漆,发现一处罚款100元
14:抹灰以后墙上再开槽,发现一处500元
15:地暖垫层浇注后在垫层上敷设线管,发现一处200元
运城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装分公司
盛世·信合佳苑项目部
2013年9月28日
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反馈,与以往相比有不少创新,其中一个方面是把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的反馈,纳入巡视反馈整体,由中央巡视组一并向被巡视地区、单位党委(党组)反馈,督促同步抓好整改,进一步彰显专项检查的权威。那么,对巡视移交的选人用人、党组织建设、违反换届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如何抓好整改?今天我们带您来了解。
强化问题导向,实行销号管理
在本轮巡视整改落实中,中央组织部对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按照“强化问题导向,实行销号管理;强化分类指导,坚持精准施策”的原则进行了集中整治。被巡视的30个地区和单位党组织,包括14个省区、8个中央单位、8家央企,逐一建立台账,形成细化的问题清单。根据各自不同情况,中央组织部明确整改要求,并实行全流程跟踪督办。问题解决一个,就销号一个,整改不全面的、不彻底的、不清零的,绝不放过,总之,问题一定要见底清零。
强化分类指导,坚持精准施策。一方面,针对30个地区和单位的不同特点,中央组织部提出相应的工作要求。重点个性问题,与被巡视党组织有关负责同志一起深入研究,确保工作真正按照精准科学的要求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被巡视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委(党组)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直接抓,确保整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见真章、显实效。
总体来看,专项检查的整改落实进展良好,阶段性目标已达到。据了解,选人用人方面整改任务清单共464项,现已完成425项,占任务清单91.6%。需立行立改的已基本完成,需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抓好整改的任务,也在加紧推进。
“四个突出”抓好选人用人问题整改
截至目前,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的30个地区和单位党组织整改进展“成绩单”均已晒出,选人用人问题是被关注的焦点之一。在选人用人问题整改上主要有以下“四个突出”。
一是突出抓责任落实。党委(党组)书记是选人用人问题专项整改的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是专项整改的具体负责人。河南省委在推进选人用人问题整改中开展了8个专项行动,由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牵头,建立了“一天一碰头,三天一汇总,七天一调度”的工作机制。四川省委组织部先后召开7次专题会议,并召开了全省组织系统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突出抓立行立改。被巡视地区、单位针对涉嫌买官卖官、“带病提拔”、突击提拔等严重违规用人问题重拳出击、一查到底,既处理当事人,也追究责任人,不搞下不为例,目前已处理和追责1986人。广东省针对一些单位任职回避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坚持举一反三,目前已对第一批30家省直单位183名不符合任职回避要求的干部全部作了调整。
三是突出抓督促检查。不仅中央组织部高度重视督查工作,30个被巡视地区、单位党组织也在这项工作上下了很大功夫。与以往相比,有两点较为突出:一个是力度大,凡是列入整改的问题,都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台账,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顺排工序、倒排工期,确保问题条条要整改、件件有落实;另一个是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除了抓好本级督查,还“下沉一级”抓好督查,防止“沙滩流水不到头”。山西省委在抓好自身整改的同时,派出专项督导组,到一些地方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督促指导。海关总署每两周开一次整改工作推进会,对已完成的整改任务进行评估,对整改不到位的重新整改。中粮集团党组成员及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牵头,组成多个专项督导组,参加各分支机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现场督导。
四是突出抓“长久立”工作。在巡视整改落实中,各个地方和单位既注意“当下改”,更注意“长久立”。对发现的选人用人方面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对症下药,规范选人用人工作制度,建立一批长效机制。据统计,共建立相关制度242项,修订完善227项。
针对整改落实不到位问题已作出组织调整
十九届中央强化巡视整改的创新举措之一,是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担负起巡视整改日常监督的责任:“分工合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巡视工作是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在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领导下开展的。组织部门作为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按照有关要求,会同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职责,在加强巡视整改日常监督、强化整改督查方面,双方工作既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同向发力,形成强大合力,达到了“1+1>2”的效果。
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中,组织部门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好选人用人方面问题的整改;二是运用好巡视成果,把成果运用到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和选拔任用之中,运用到领导班子建设之中;三是针对巡视发现的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好整改,并产生放大效应,推进面上工作。
强化巡视整改问责,是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的一个重要共同发力点。整改问责决不是说说而已,针对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发现的一些地方、单位整改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已经对相关领导班子作出了调整,释放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巡视工作公信力的强烈信号。
篇1: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整改措施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整改措施
根据市委组织部2011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结果,县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并召开专项会议,对干部选拔任用、整治用人不正之风、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四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现将针对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反馈如下:
近年来,县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任前公示等制度,在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大力加强监督和惩治力度,并始终贯穿于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确保实施过程的规范和透明。在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切实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推进了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全年共调整干部 人(次),其中,提拔 人,平调 人,其他 人,为干部工作步入科学轨道奠定了基础。虽然县委组织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对全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认真分析,综述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意识有待提高。部分群众监督意识不强,对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干部的任用情况,对选拔任用工作了解不深。
(二)整治用人不正之风工作监督力度有待加强。由于整治用人不正之风工作的监督手段比较单一,监督力度仍须进一步加强,并始终贯穿于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
(三)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有待健全。从当前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结果看,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仍须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和全面化,干部选拔任用实施过程的可操作性仍须进一步加强。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仍须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有效调控的宏观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不断推进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一套选拔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用人机制。
二、原因分析
(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经验不足。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惩治、制度等方面仍须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和全面化,干部人事工作领导、管理、调控的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干部选拔任用宣传力度不够。由于组织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宣传教育方面仍有欠缺,致使个别同志对选拔任用工作相关政策法规和实施细节不太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
(三)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完善。一些选拔任用工作方面的法规、制度还不够健全,在制定符合规划工作实际和干部工作特点的实施办法及与之相配套的意见、细则方面有待完善。
三、整改措施
(一)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项规定。
1、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有关纪律。在每次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领导干部带头做到廉洁自律,坚决打击搞钱权交易,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2、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一意见三办法”等有关文件规定的程序,做到履行程序不走样。选拔任用干部的职能部门坚决把好程序关,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健全选人用人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和程序,逐步完善干部的选任、交流、考核评价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的责任追究等机制,做到用制度选人、靠制度管人。改进选人用人办法,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大力推行“阳光操作”,不断提高干部选拔的公开性和科学性。
3、严格执行干部监督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干部监督工作责任制,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不力的责任主体实施相应的制约措施,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健康运行。
(二)进一步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各项工作。
1、进一步加大监督和惩处力度,从体制机制上杜绝选拔任用中的不正之风。凡是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所选拔任用的干部,一旦发现,应立即处理;对不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办事的,坚决追查责任人和经办人的责任;对组织人事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失职行为,严格按《组织人事干部若干规范》进行处理;对以权谋私者从重从严处罚。
2、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作风和队伍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宗旨观念,自觉接受基层、群众的意见,着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保证每次选拔任用工作都能得到大家的公认。加强对领导干部坚持原则、自我反思、落实工作等方面的培养,能够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毫不松懈,严格程序。
3、进一步加强岗位教育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要突出规划特色,本着务实管用的原则精心设计培训专题,根据不同工作岗位需要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头脑,提高理论水平。要加强现代金融、现代科技、国际经济、法律法规和现代管理等知识的培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大力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各项制度。
1、建立用人质量评估体系。在对《干部任用条例》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的基础上对用人情况作综合评估,并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个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增强领导对选人用人工作的责任感,促进领导依法依规选拔任用干部。
2、建立干部推荐、考察、讨论决定责任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干部推荐、考察、决策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切实解决责任不明确和用人失误失察无人负责、无法追究的问题。
3、建立干部任用监督巡视制度。挑选一批具有较高政治业务素质,敢于坚持原则,熟悉干部管理业务知识的同志组成巡视组,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实施全程监督。
关于印发《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局机关各科(室、局),局属各单位:
现将滁州市财政局《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篇2:选人用人自查报告 关于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情况报告
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深入开展选人用人工作自查的通知》要求,xx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并对照《通知》检查内容,对xx选人用人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详尽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强学习宣传、提高认识。
多年来,xx一直高度重视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重视《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xx党委将学习贯彻《条例》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不定期的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关于在选人用人方面的政策、法规,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等形式,深刻领会《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精神实质,从而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2、强化程序意识,注重落实。
在选人用人工作方面,xx党委始终坚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等政策法规精神和所要求的程序进行,一丝不苟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和考察报告等程序,并按照上级文件精神随时完善单位的工作措施。坚持群众路线与组织考核并举的原则,全面考查干部的德、能、勤、绩、廉,通过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对候选干部进行全面了解,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坚持做到贯彻程序一步不缺,落实程序一步不错。
3、建立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为了保证选人用人工作的纯洁性、严肃性,xx首先围绕选好人、用好人,在认真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等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我社实际情况的相关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了民主推荐制度和群众对干部选拔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二是进一步强化了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公示、开设举报电话、设立举报意见箱等方式,强化选拔任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有效的防止了违反选拔任用干部原则、程序和纪律的现象发生。用健全的制度、科学的方法、良好的作风、严格的纪律在民主的监督下,把人选准用好。
4、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杜绝选人用人不正之风。
xx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组织人事纪律,带头学习宣传干部选拔任用有关政策法规,深入开展了整治用人不正之风工作,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提高。经广泛、认真、深入调查了解,近年来xx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未发现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突击提拔、“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任人唯亲、指定提拔、弄虚作假、造假骗官、到龄不退等选人用人不正之风问题。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虽然我们在选人用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对《条例》学习不够透彻、配套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上级选人用人制度和《干部任用条例》,xx将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选人用人配套机制。结合《干部任用条例》与《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选人用人配套机制,用纪律和制度规范选人用人工作。
2、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考察办法。根据不同职务、不同责任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干部考核考察标准,积极探索拓宽干部考核考察的深度和广度,扩大群众的参与面,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3、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通过制度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不断提高公开选拔的科学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全面推进干部竞争上岗。
4、建立调整不称职干部的有效措施。对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经组织考核不称职干部的,坚决予以调整。
2014年8月18日篇3:xx公司2014年度选人用人情况总结报告
xx公司2014年度选人用人情况总结报告 2014年围绕“一体化管控”要求和“管理提升深化年”的主题思想,完善制度、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公司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将我司2014年度选人用人工作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队伍基本情况
公司现有中层副职以上领导干部xx名,其中领导班子8名,中层正职干部45名,中层副职干部77名。2014年提拔中层正职干部4名,中层副职干部10名,经理助理5名。
二、选人用人工作情况
公司一直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唯人为贤、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选人用人工作制度和程序,不断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工作满意度。
(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深入贯彻执行党的选人用人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建立和完善与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才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机制。持续梳理和完善制度建设,从公司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条件、程序、考核、监督进行明确规定。为科学选人用人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管理办法,更好的做好选人用人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加大考核考评力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激励机制 对公司所属单位进行了广泛的绩效调研,通过充分讨论,修订完善了《xx公司绩效考核管理规定》、《xx公司薪酬管理规定》。2014年公司对23家子分公司(项目部)和总部各部室的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考核,并结合考核评价结果,经公司党委研究,对5名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降免职处理,其中3位子分公司项目部书记降为副书记,2位项目经理降职为助理。对在考核工作中评价较好、表现突出的15名优秀管理人员予以提拔使用。
(三)拓宽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为进一步完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现员工在管理才能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双通道”发展,为优秀员工提供更宽、更好的发展平台,促进人才队伍的健康成长,保障企业持续发展,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完善了员工专业通道和晋升管理相关办法,为员工设计了管理序列、专业技术序列、项目经理序列、操作服务序列类四大职业通道,每个类别均设置了多个层级的成长通道,拓宽了员工的职业发展途径,进一步有效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四)积极开展领导人员交流与后备人才培养
为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公司发展规划要求,结合人力资源现状,全年选拔了83名既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又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青年骨干人才,作为公司项目经理、生产经理、商务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后备人才,将在2-3年内予以重点培养。为公司项目管理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五)加强选人用人工作监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在干部调整选拔中,从严把握资格审查、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等重点环节,确保资格条件不降、规定程序不少、群众基础不低。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强化选拔任用干部监督机制,如:干部任职前规定由纪检监察部门组织进行廉政谈话,并进行为期一周的任前公示。同时设立了举报邮箱和举报电话,切实发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群众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监督,有效的防止了违反选拔任用干部原则、程序和纪律的现象发生。真正用科学的制度、民主的方法、良好的作风、严格的纪律,把人选准用好。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公司在选人用人工作上取得有一定成效,但是在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选人用人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虽然公司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选人用人方面的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选人用人的程序和方法,但在领导干部教育培养、考核评价、监督约束等方面的配套制度还比较欠缺或不够完善,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选人用人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在后备专项技术人才的基础上,增加后备管理人才库,努力形成协调配套、科学管用的选人用人制度体系。
(二)进一步加强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力度
竞争性选拔干部是近年来我国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领导的生动实践,也是提高企业选人用人的质量和素质、为企业吸引和延揽优秀人才的有效方法,下一步公司将加快竞争性领导干部选拔体系的建立,从制度、标准、程序、方法上逐步完善,逐步开展竞争性选拔工作。
(三)中层管理人员考核尚需完善 考核评价是领导人员管理的关键,是提高选人用人工作满意度的基础,要认真梳理目前领导人员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领导人员考核的方式方法,一是科学设置考核目标,做到经营效益和科学发展为根本目的;二是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做到指标设计科学,内容涵盖完全;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培养、使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四是落实考核程序的闭环,进一步落实考核结果的反馈,为各单位下一步工作进行指导。
(四)积极稳慎地推进竞争性选拔、完善退出机制 要创新人才选用机制,以开放包容的人本理念,大胆启用年轻人、能人,强调人才选拔的公开、竞争、择优导向和人与岗位的匹配性,实施制度化、机制化的竞聘上岗制度。建立和完善人员进退机制,探索政策性退出机制,强化市场退出机制,让不适应岗位的庸人主动退出,给有激情、有能力的能人创造更宽广的舞台。
xxxxxx公司
人力资源(党委组织部) 2015年3月17日
浅谈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对策措施
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选人用人公信度,就是广大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认可程度,它既体现被选拔任用干部在广大党员群众中的公认程度,也标志着广大党员群众对党组织选人用人的信任程度。如何努力提高选人
用人公信度,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是当前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古人云,用一君子,则君子竞进。选人用人历来就是一种导向、一种标杆,是执政党的一项重要使命。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领导班子好,干部的作风正,能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老百姓看作是自己的福气。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位不能说不高,权不能说不重,但他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在他去世后,一些普通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呼唤,使我们看到党的好干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位置。焦裕禄的形象,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永存。老百姓通过一个一个干部看我们的党,评价我们党的工作。所以说,选好一个干部,用好一个干部,就在干部群众面前树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反之,就会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了要树立“六个导向”:注重品行的导向、科学发展的导向、崇尚实干的导向、重视基层的导向、鼓励创新的导向、群众公认的导向。中央提出的这“六个导向”,旗帜鲜明,是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经验总结,是对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它深刻阐明了在新阶段新形势下我们党的干部工作和组织工作的基本方略和用人标准,契合科学发展,符合选贤用能的基本规律;它着力于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确立了新标尺,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干部选用环境,必将起到重要的导向和规范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仔细研究、深刻领会、认真把握、科学运用,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褒奖那些贡献突出的干部,支持那些一身正气的干部,鼓励那些老实干事的干部,鞭策那些相形见绌的干部,教育那些跟风行事的干部,约束那些投机钻营的干部,惩处那些贪污腐败的干部,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水平和群众的满意度、公认度。
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建立民主透明的选人用人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以民主为支撑,在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上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践中探索扩大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一是着眼于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推荐环节中扩大民主。要始终坚持将民主推荐作为干部选任初始提名最基本的途径,通过扩大参与推荐层面等方式,不断扩大群众在干部选任中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积极探索干部任用条件公开,把干部人选的推荐条件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示,切实扩大群众的知晓度,便于群众参与推荐。二是着眼于提高考察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考察评价环节中扩大民主。在推行考察预告和差额考察等制度、提高群众对考察工作知情程度的同时,应积极探索考察环节扩大民主的形式,可以适当扩大考察覆盖面,扩大考察谈话范围,增加谈话人数,认真听取各方面、各层次的意见。同时应探索实行延伸考察,对新任职不足两年的考察对象均延伸到原工作岗位,保证谈话人员的代表性,全方位了解考察对象的德才素质和群众公认程度。三是着眼于增强集体决策功能和发挥会议决定作用,在讨论任用环节中扩大民主。一方面要建立完善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度。在规范常委会票决领导干部任免制度的基础上,对重要部门党政正职的任免可实行全委会票决,规范选人用人程序,推进科学民主用人。另一方面要扩大干部任前公示范围。在公示对象上,对新任、转任、新提名到重要岗位任职人选全面实行任前公示,逐步扩大公示对象范围;在公示形式上,在继续利用新闻媒体公示基础上,充分运用张贴通告、利用网络平台发布通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公示,积极拓展群众知情渠道。
三、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能不能把干部选准用好,能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而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一整套对干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评价的标准和机制。有什么样的干部评价体系,就会决定选用什么样的领导干部,也就会引导和推动着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进。因此,必须健全和完善现行的干部评价制度,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为正确识别和使用干部提供科学依据。首先要设置更加全面合理的评价内容。评价内容是评价领导干部政
绩工作中的核心环节。只有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评价内容,解决好评价什么的问题,才能使评价有的放矢,才能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地反映领导干部的工作实际;同时,领导干部也明确了作为被评价对象的受评内容,从而有了努力方向,群众也才能以此来观察、鉴别、监督领导干部。在突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基础上,在合理设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数字考核指标及其权
重的前提下,按照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来设置考核评价内容体系。在具体操作中,既要看经济建设的成果,又要看社会进步的成果;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又要看党的建设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广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地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其次,要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主体。由谁来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是评价干部政绩的基础环节和首要问题。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主体,必须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发扬民主,合理确定群众参与的范围。这里所说的群众,是包括各级相关的领导在内的、各个层面参加的群体,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这种社会评价主体的设置,不仅可以有效克服干部政绩评价只由上级组织和上级领导说了算的弊端,较好地解决干部政绩考准评实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干部切实注重社会影响和群众公论,促进各级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第三要制定更加科学有效运用考评结果的制度和办法。科学评价干部政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干部实施择优汰劣和管理监督。考评是手段,考评结果的有效运用才是目的。要将政绩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监督管理的全过程,要制定考评结果运用的有关制度,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否则,考评与使用管理相分离,再好的考评体系也毫无意义。把考评结果与干部的奖惩、升降去留紧密联系起来,褒有章,贬有据,让干部在事实面前心服口服。同时,这种能上能下、奖罚严明的评价结果使用办法的执行,有利于激励干部去创造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实实在在的政绩。
四、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必须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不断拓宽选人用人的范围和渠道,改进选人用人的方式,形成就德才论干部、以公认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的选人用人。一是要创新干部选拔形式。打破单一的选人用人方式,把“自我荐才、赛场比才、群众举才、伯乐相才”有机结合起来,看资历但不唯资历,讲台阶但不抠台阶,引导干部比能力、比德才、比贡献,营造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人才选拔环境。二是要扩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范围,逐步提高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在新提拔同级干部中的比例;党政机关在调整充实内设机构中层领导干部职位时,除规定不宜竞争上岗的职位外,一般应通过竞争上岗方式产生。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严格条件,适度降低委任制比例。三是要健全完善干部“能下”的正常退出机制。近年来,我县在干部“下”的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先后出台了《关于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试行办法》、《党政领导干部免职、降职试行办法》等文件。但从实践来看,“下”的阻力仍然很大,渠道还不够畅通。因此,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把任期制作为干部“能下”的首选制度安排。二是要着力构建组织考核、领导评价、群众评判、舆论监督相结合的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认定机制,在内外系统整合、环节系统衔接、方法系统配套上下功夫,加大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三是采取降免、改任非领导职务、离岗学习、提前退休等方式,疏通干部“下”的渠道。
选人用人整改措施
选人用人工作整改措施
违反规定整改措施
军人违规整改措施
选人用人问题整改措施(共16篇)
第1篇:县人才工作自查报告
县人才工作自查报告
篇一:人才自查报告
为认真落实中省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文件要求,深入查找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谋划2014年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动全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有关要求,省局决定开展年度人才工作自查和总结,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自查总结的方式
本次自查总结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进行,各市(区)局在县(区)自查总结的基础上,形成自查总结报告,分别以书面和电子文档形式报省局人事处。
二、自查总结内容
(一)本市(区)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人才队伍的基本现状、结构分布等情况;
(二)本市(区)全年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取得成效和创新举措;
(三)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2012年人才培训项目完成情况;
(五)2013年人才培训项目完成及进展情况;
(六)2014年人才工作思路、目标任务、整体安排和推进措施等。
以上材料请于11月10日之前报省局人事处。
联 系 人:齐昌明
联系电话:(029)87291463
电子信箱:690518184@qq
三、相关要求
各市(区)局要高度重视自查和总结工作,要按照精神,在自查和总结中务必做到实事求是,客观评价,数据翔实、总结全面。查找问题要深入细致,原因分析要准确到位。工作思路要具有较强的前瞻*、指导*和可*作*。特别是对2012年、2013年人才培训项目的完成情况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搞好绩效评估。省局将在年底前组织开展项目实施情况的抽查。
根据,现将我县人才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县人才队伍
二、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的正确领导下,全市
人事系统根据[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和(以下简称)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统领,深化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牢固确立企业主体地位,以创新发展、创优服务,提升公共服务力、提升人才竞争
力,打造制度引领优势,发挥人才引领作用(以下简称[两创、两提升、两引领")为工作目标,着力构建[*宏观引导、市场合理配置、企业主体开发"的工作体系,统筹协调机制,推进改革创新,完善政策制度,拓展平台载体,发挥市场作用,优化发展环境,人才规模与质量大幅跃升,人才效能与素质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加快提升了城市创新创业水平。[十一五"确定的各项人才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
--人才总量大幅增长。至2010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到90。34万人(不含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规划调整数),年均增长13。3%,每万人口人才数已超过1570人。*技术人才总量达到59。5万人,年均增长超过10。7%,占人才总量的65。8%,每万人口*技术人员数已超过1030人。
--人才结构有效改善。至2010年底,全市拥有博士(后)学位人才1846人,硕士学位人才19045人,高级职称人才3。57万人,分别是[十五"末的2。6倍、
3。2倍、2。1倍。高级职称人才占*技术人才比重达到6%。高中初级职称人才比例为6:34:60,人才的产业分布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人才的年龄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人才素质显著提升。至2010年底,全市拥有高级专家人才2485人,是[十五"末的1。8倍。其中,省特级专家2人、省市*重奖专家17人、国家
省市突出贡献专家218人、*特殊津贴专家271人,[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6人、[省151人才工程"人才106人、[市4321人才工程"人才357人。 --引进培养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各类人才35。8万余人。其中院士1人(柔*服务30人),研究生学历人才1。4万余人,中级以上职称人才1。5万余人。全市培训*技术和管理人才80余万人次,培养经济社会领域紧缺专门人才近万人次,选送近1000人参加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培养。
--企业人才快速集聚。[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的人才94%流向企业,民营中小企业成为吸纳人才的主阵地。引进的硕士学位人才73%集聚企业,引进的高级职称人才84%集聚企业。至2010年底,省级企业技术创新团队达到9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达到42家,企业毕业生实践基地391家,企业人才结构大大改善,创新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人才*化程度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外国专家人才3400余名,完成外国专家项目500余项。其中实施[海外工程师"项目160个,2位外国专家获国家友谊奖,10位外国专家获省西湖奖。新增留学生创业园6家,引进海外留学生人才1491人。至2010年底,全市留学生创业园达到9家,海外留学人才达到2050人,进入国家[千人计划"10人,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0人。
二、企业人才开发的探索实践与主要成效
(一)创新实践
1、确立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2007年宁波基于代表生产力水平的企业人才相对不足,特别是科技人才队伍总量明显偏少,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偏弱的现实,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题,确立了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投入优先向企业倾斜,人才流动优先向企业集聚,创新载体优先在企业建设,科技成果优先在企业转化,逐步构建[*引导、市场配置、企业开发"的运行机制,人才从机关事业单位吸纳为主向企业吸纳为主转移。
2、完善面向企业的人才政策体系。全面梳理已有人才政策,把政策受益面扩大到所有企业。把企业人才优先开发作为政策导向。2007年以来,先后*了及,对企业引进和培养的领*和拔尖人才给予住房补贴、科研资助、重奖激励,并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了,专门针对企业引进的海外工程师最高给予60万元资助,以大幅降低企业引才成本;*了及相关配套政策,对企业吸纳和储备毕业生给予培训补助、社保补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浮等各种优惠。一系列的政策导向增强了人才流向企业的动力,调动了企业自主开发人才的积极*。
3、拓展企业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近几年,我们把拓展创新创业平台作为企业人才开发的重要举措。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重点
建设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企业院士工作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研究生创新基地、毕业生实践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2007年以来共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百余个。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建设研发设计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院士、博士等高端人才的智力、项目合作服务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和毕业生创业平台的搭建,有效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
4、提升市场配置企业人才的能力。做大做强*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洽谈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外国专家智力项目洽谈会、留学生归国创新创业项目洽谈会、[才富?宁波"中高级人才洽谈会、国内外[宁波周"专场人才招聘会、赴国内外重点城市、重点地区、重点高校招聘高层次人才等综合*、行业化、分层次的大型引才活动,为企业提供多样化、*化、高端化的人才市场配置及相关服务。2006年,宁波*了及相关配套政策,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人才中介机构近200余家,其中民营人才中介机构190家(有外资背景的4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基本形成了涵盖人才猎头、人才派遣、人才测评、企业管理咨询等较为完整的人才市场配置业务。
5、优化企业人才开发的外部环境。为探索服务形式,优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益,2008年以来全市人事系统面向不同区域、
不同行业、不同*质的508家重点骨干企业、重点建设工程、重点科技项目开展服务活动。以市县两级*人事部门、人力资源经理协会、人才中介机构多方联动的机制有序开展、整体推进。每年定期发布和等企业人才开发综合信息,探索企业主体、行业认可、*核准的职称评定制度,开辟网上咨询、电话咨询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政务咨询,并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个*化服务。并逐步确立了表彰激励制度、咨询企业家制度和交流学习制度。
(二)主要成效
--企业人才规模数量迅速扩张。2007年-2009年,宁波新增人才资源总数达25。1万人,其中企业新增人才资源数23。07万人,占总新增人才资源数的91%,企业人才开发主体地位基本确立。截至2009年底,宁波企业人才总量达到62万余人。
--企业人才结构质量不断优化。三年间,宁波引进的11。75万大学生中,流向企业的10。97万人,占93%;引进的2。1万职称技能人才中,流向企业的2。0万人,占95%;引进的硕博学位人才7557人中,流向企业的4078人,占53%。近6年来,宁波获得的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有4项是以企业为主完成的,每万人专利拥有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人才支撑企业转型升级作用日益明显。
--创新创业载体优先向企业集聚。三年间,设立院士工作站14家,新增企业博士后工作站8家,新增留学生创业园6家,孵
化面积23万平方米,留学人员创办企业38家。新增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市级以上毕业生实践基地30家。截止2009年底,宁波拥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595家,重点实验室44家,引进共建科研机构247家,企业创新团队500余家,其中省级创新团队3家。自主创新创业人才数量增加,企业人才创新环境得到优化。
篇二:人才中心自查报告
篇一:2011年度人才工作自查报告
2011年度人才工作自查报告
今年以来,区经信局大力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按照[上下联动、分层组织、突出重点、分批培训"的原则,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部门联办、企业自办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企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为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划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企业人才培训工作的要求,结合新时期人才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完善有关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和措施,确定培训重点,明确了培训内容。同时,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人才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相关股室具体抓的人才责任网络。加强宣传,通过编印、、
,深入企业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调动企业参加培训的积极*和主动*,为企业人才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企业人才培训形式,拓宽培训渠道
今年以来,我们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企业人才培训工作取得了实效。
,1,一是大力实施[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战略。一方面,组织企业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学习培训。5月份,组织区内重点工业商贸流通30家企业负责人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了东营市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本次研修班为期10天,授课老师均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培训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与领导力提升、企业战略管理、客户消费行为与心理、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走向、商务沟通与谈判、公司理财与资本运营等6个模块。
二是积极引导企业搞好自主培训。在积极做好企业培训服务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实施自主培训工程,促进了企业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其中,富海集团、通海集团、东方实业、北方实业等重点企业均制定了培训计划,编撰了培训教材,安排了专项培训经费,其中通海集团在我局的引导下,企业自身编纂了企业文化与职工培训手册,做到人手一本。还有三丰香油等企业自己出资分期分批到知名高校学习。企业自主培训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化。
三是积极组织企业外出考察。实行激励与发展并存的培训战略,组织镇、街道分管领导、重点企业厂长(经理)和经济能人赴威海、德州、滨州、临沂等经济发展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引导企业确立现代管理理念,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进一步增强了各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三、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大力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2,围绕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积极落实自主创新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2011年,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实训基地2家。
四、扎实做好企业人才摸底调查
为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现状,建立健全区企业人才队伍,推进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制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区经信局在全区规模企业中开展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采集工作。以企业为单位,全面收集整理相关人才信息,对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分布现状,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认真认真调研,全面、准确、及时的反映企业人才信息动态,并逐步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库,为科学制定企业人才中长期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五、努力为企业人才引进工作服务
针对区企业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的情况,区经信局加强同区组织、人事、劳动等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免费为各企业提供人才信息服务。同时,加强与工业企业人事主管和办公室负责人的联系和交流,及时掌握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组织企业对相关政策文件加强学习,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合适自身发展情况的人才
,3,培养和职工培训计划。在规模企业中积极推广各地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六、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
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区经信局积极组织各股室认真学习等文件,认真领会贯彻文件精神,并深入各企业广泛宣传各项人才工作政策。同时,为使人才工作落到实处,区经信局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干部职工加强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通过每周固定学习时间,规范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定期邀请专家授课,领导亲自点评等,提高全体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的目标和要求,制定了考核和奖惩办法,激发了干部职工学习积极*。制定干部职工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制度。对人才的使用打破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用人倾向,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在各股室负责人的选任上,区经信局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程序选人用人。同时,大力推行轮岗制度,每名干
部职工定期或不定期到不同岗位锻炼,全面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年来,我局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区委、区*的要求相比,还存有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培训体系还不十分健全、企业重视度不够、企业自主培训
,5,篇二:人才自查报告
为认真落实中省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文件要求,深入查找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谋划2014年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动全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有关要求,省局决定开展年度人才工作自查和总结,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自查总结的方式
本次自查总结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进行,各市(区)局在县(区)自查总结的基础上,形成自查总结报告,分别以书面和电子文档形式报省局人事处。
二、自查总结内容
(一)本市(区)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人才队伍的基本现状、结构分布等情况;
(二)本市(区)全年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取得成效和创新举措;
(三)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2012年人才培训项目完成情况;
(五)2013年人才培训项目完成及进展情况;
(六)2014年人才工作思路、目标任务、整体安排和推进措施等。
以上材料请于11月10日之前报省局人事处。
联 系 人:齐昌明
联系电话:(029)87291463
三、相关要求
各市(区)局要高度重视自查和总结工作,要按照精神,在自查和总结中务必做到实事求是,客观评价,数据翔实、总结全面。查找问题要深入细致,原因分析要准确到位。工作思路要具有较强的前瞻*、指导*和可*作*。特别是对2012年、2013年人才培训项目的完成情况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搞好绩效评估。省局将在年底前组织开展项目实施
情况的抽查。
根据,现将我县人才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县人才队伍
二、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的正确领导下,全市
人事系统根据[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和(以下简称)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
科学人才观为统领,深化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牢固确立企业主体地位,以创新发展、创优服务,提升公共服务力、提升人才竞争力,打造制度引领优势,发挥人才引领作用(以下简称[两创、两提升、两引领")为工作目标,着力构建[*宏观引导、市场合理配置、企业主体开发"的工作体系,统筹协调机制,推进改革创新,完善政策制度,拓展平台载体,发挥市场作用,优化发展环境,人才规模与质量大幅跃升,人才效能与素质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加快提升了城市创新创业水平。[十一五"确定的各项人才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
--人才总量大幅增长。至2010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到90。34万人(不含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规划调整数),年均增长13。3%,每万人口人才数已超过1570人。*技术人才总量达到59。5万人,年均增长超过10。7%,占人才总量的65。8%,每万人口*技术人员数已超过1030人。
--人才结构有效改善。至2010年底,全市拥有博士(后)学位人才1846人,硕士学位人才19045人,高级职称人才3。57万人,分别是[十五"末的2。6倍、
3。2倍、2。1倍。高级职称人才占*技术人才比重达到6%。高中初级职称人才比例为6:34:60,人才的产业分布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人才的年龄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人才素质显著提升。至2010年底,全市拥有高级专家人才2485人,是[十五"末的1。8倍。其中,省特级专家2人、省市
*重奖专家17人、国家省市突出贡献专家218人、*特殊津贴专家27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6人、[省151人才工程"人才106人、[市4321人才工程"人才357人。 --引进培养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各类人才35。8万余人。其中院士1人(柔*服务30人),研究生学历人才1。4万余人,中级以上职称人才1。5万余人。全市培训*技术和管理人才80余万人次,培养经济社会领域紧缺专门人才近万人次,选送近1000人参加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培养。
--企业人才快速集聚。[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的人才94%流向企业,民营中小企业成为吸纳人才的主阵地。引进的硕士学位人才73%集聚企业,引进的高级职称人才84%集聚企业。至2010年底,省级企业技术创新团队达到9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达到42家,企业毕业生实践基地391家,企业人才结构大大改善,创新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人才*化程度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外国专家人才3400余名,完成外国专家项目500余项。其中实施[海外工程师"项目160个,2位外国专家获国家友谊奖,10位外国专家获省西湖奖。新增留学生创业园6家,引进海外留学生人才1491人。至2010年底,全市留学生创业园达到9家,海外留学人才达到2050人,进入国家[千人计划"10人,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0人。
二、企业人才开发的探索实践与主要成效
(一)创新实践
1、确立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2007年宁波基于代表生产力水平的企业人才相对不足,特别是科技人才队伍总量明显偏少,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偏弱的现实,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题,确立了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投入优先向企业倾斜,人才流动优先向企业集聚,创新载体优先在企业建设,科技成果优先在企业转化,逐步构建[*引导、市场配置、企业开发"的运行机制,人才从机关事业单位吸纳为主向
企业吸纳为主转移。2、完善面向企业的人才政策体系。全面梳理已有人才政策,把政策受益面扩大到所有企业。把企业人才优先开发作为政策导向。2007年以来,先后*了及,对企业引进和培养的领*和拔尖人才给予住房补贴、科研资助、重奖激励,并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了,专门针对企业引进的海外工程师最高给予60万元资助,以大幅降低企业引才成本;*了及相关配套政策,对企业吸纳和储备毕业生给予培训补助、社保补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浮等各种优惠。一系列的政策导向增强了人才流向企业的动力,调动了企业自主开发人才的积极*。
3、拓展企业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近几年,我们把拓展创新创业
平台作为企业人才开发的重要举措。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重点建设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企业院士工作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研究生创新基地、毕业生实践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2007年以来共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百余个。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建设研发设计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院士、博士等高端人才的智力、项目合作服务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和毕业生创业平台的搭建,有效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
4、提升市场配置企业人才的能力。做大做强*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洽谈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外国专家智力项目洽谈会、留学生归国创新创业项目洽谈会、[才富?宁波"中高级人才洽谈会、国内外[宁波周"专场人才招聘会、赴国内外重点城市、重点地区、重点高校招聘高层次人才等综合*、行业化、分层次的大型引才活动,为企业提供多样化、*化、高端化的人才市场配置及相关服务。2006年,宁波*了及相关配套政策,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人才中介机构近200余家,其中民营人才中介机构190家(有外资背景的4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基本形成了涵盖人才猎头、人才派遣、人才测评、企业管理咨询等较为完整的人才市场配置业务。5、优化企业人才开发的外部环境。为探索服务形式,优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益,2008年以来全
市人事系统面向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质的508家重点骨干企业、重点建设工程、重点科技项目开展服务活动。以市县两级*人事部门、人力资源经理协会、人才中介机构多方联动的机制有序开展、整体推进。每年定期发布和等企业人才开发综合信息,探索企业主体、行业认可、*核准的职称评定制度,开辟网上咨询、电话咨询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政务咨询,并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个*化服务。并逐步确立了表彰激励制度、咨询企业家制度和交流学习制度。
(二)主要成效
--企业人才规模数量迅速扩张。2007年-2009年,宁波新增人才资源总数达25。1万人,其中企业新增人才资源数23。07万人,占总新增人才资源数的91%,企业人才开发主体地位基本确立。截至2009年底,宁波企业人才总量达到62万余人。
--企业人才结构质量不断优化。三年间,宁波引进的11。75万大学生中,流向企业的10。97万人,占93%;引进的2。1万职称技能人才中,流向企业的2。0万人,占95%;引进的硕博学位人才7557人中,流向企业的4078人,占53%。近6年来,宁波获得的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有4项是以企业为主完成的,每万人专利拥有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人才支撑企业转型升级作用日益明显。
--创新创业载体优先向企业集聚。三年间,设立院士工作站
14家,新增企业博士后工作站8家,
推荐专题: 党员自查报告 自检自查报告 2014选人用人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