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江西风景导游词

2022-06-17 23:11:35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风景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风景导游词》。

第一篇:江西风景导游词

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临浙江,南接福建,北连安徽,西濒鄱阳湖,处于长江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经济生态区交汇处,素有第一门户之称。总面积为2.28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约为649万人。上饶有婺源县,弋阳县,铅山县等十县,德兴市,信州区。

上饶拥有众多特色鲜明的风景名胜和文明古迹,有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世界自然遗产弋阳龟峰,景观绮丽,使人目不暇接而流连忘返。

说起上饶,大家肯定对上饶的三清山印象最为深刻吧,那么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三清山是中国第七个,目前江西唯一一个世界自然遗产,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俊俏,衡山之烟云和庐山之飞瀑于一体。三清山是道教名山,素有“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的美誉。

传说啊,有一位六十多岁的琵琶和尚来到三清山,如到了人间仙境一般,于是打开琵琶,端坐封顶,回忆人生,弹起琵琶,一时凤凰,百鸟跟着飞到了三清山,此时九天仙女正在瑶池采集仙露,听得如痴如迷,一时不小心把手中的鲜花跌落三清山,也就是先今三清山留有的珍奇花卉,名叫天女花。这一惊天地的弹奏惊动了玉惊风的三清教主,他睁开慧眼一看,好一个佛门弟子便派仙童去告知佛祖如来。观音菩萨出班说吾与三清道教素有往来,愿去点化琵琶和尚。脚踏金莲,驾起彩云飞抵三清山,听得了那感人肺腑的琵琶声,深深拨动了观音菩萨那颗慈悲善良的心。菩萨听了先为之唏嘘叹息,再听下去就为之忧伤垂泪,听着听着,竟忘了自己来点化他的使命。也不知弹了多少年久而久之,观音菩萨和琵琶和尚都在三清山留下了庄严的化身。

上饶物产丰富,游客来到上饶,当然要带些土特产品回家,这里有丰富的土特产品,如万年贡米,三清山红花茶油,婺源绿茶,上饶白眉,灵山石茶,铅山苦甘茶,弋阳扣肉,横峰葛根,横峰葛粉,铅山竹编,玉山罗文砚,婺源龙尾砚,婺源甲路纸伞。

第二篇:清山导游词

欢迎词: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要去的万寿园,是一个处处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福寿文化的景区。它是三清山最富人文关怀和民俗特色的地方。到了万寿园,你一定会更多地体味到大自然的灵性和情趣,感受到天地之气给予人类生命的活力。三清山万寿园的神韵和灵气会给你添福添寿。

在这里,你还可以欣赏到历代书家“寿”字的摩崖石刻,大的高达数米,小的只有手掌这么大。这些“寿”字摹刻在奇峰巧石间,谁也没有找全过。大家进去后可以找找看,万寿园里到底有多少个“寿”字。“寿”字找的越多,你的运气当然就越好!

彭祖祝寿

彭祖是长寿的神仙,他姓键(竹加钱)名铿,颛顼的孙子,经常食用山中珍品桂芝,善于采天地灵气来养身,他先后娶了49个妻子,有过54个儿子,他活了800岁。据说彭祖曾敬奉山雉汤给玉帝,玉帝喝了十分高兴,就赏他延年益寿。

彭祖在万寿园的门前为大家祝寿了,祝大家身体健康,长命八百岁,与彭祖齐寿!

寿山(会仙谷、老子山、参道坪)

人们常说“寿比南山”,其实呀,我们这里正是南山,三清山的南山。你们抬头看,这座山峰多像一个老寿星,飘逸脱俗,道骨仙风。老寿星作为万寿园的主人,日复一日地在此迎候,祝福客人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万寿园的老寿星名气大得很,许多客人都专程来向老寿星祈求幸福和平安。有位诗人还因此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履迹遍神州,独思三清游。青峰明老眼,寿园乐白头。

三树共生“福禄寿”

大家注意了,这里一棵松树、一棵柏树、一棵杜鹃,它们怎么长在一块呢?原因哪谁也说不清楚。但这种现象在万寿园里到处都是,所以,有人给它取了个很好的名字,叫三树共生“福禄寿”。这是因为,松树雍容华贵,象征着“福”;柏树,原来就叫寿柏,是种寿树;而杜鹃呢,它花开的特别灿烂,有“前程似锦”的含意。这“福禄寿”都齐全了,说不定会给我们带来好运呢。

观音台

这里是观音台,也叫会仙台。你们看,对面就是南天门,仙人们一个个列队站着,而观世音却端坐在那里,好象是在给众仙讲经。有人说,神仙们想多长点学问,好提升等级,特意邀请她来办学的。这里是听观音讲课最好的地方,有哪位愿意留下来听她讲一课啊?

注意了,万寿园观音赐福,大家要是拜上三拜,一定会有所收获的。这观音台上是第一拜。三拜观音有什么结果,将在最后揭晓。

白头偕老峰(鸽子峰、情侣山)

那是一对老伴,白头相拥。他们年轻时相亲相爱,无比甜蜜和幸福。年老时仍旧恩恩爱爱,相依为命,享受生活给予的无比温馨。

止门

前面是“止门”。为什么会叫“止门”呢?因为门那头已经没有路了。可如果你真的选择回头,那就大错特错了!俗话说,人生多磨难,生活中会碰到许多挫折和难关。要是都不敢往前走,便会失去很多机会。不信,大家走过来看看――其实啊,这道门正是蕴含了人生中常常会遇到的一种玄机。

养生谷

这条谷叫养生谷,又叫快乐谷。因为山谷中常年弥漫着道家的氛围,充满着快乐的因子。在这里,一块山石、一株青草、一缕清风、一声鸟鸣,都会使你心情格外放松,灵魂得到净化,修身养性,从而将一切人间的烦恼抛到一边。朋友们,其实快乐遍地都是。有的人却看不见,自然也不会去拣拾。但只要你心情放松,心态平和,快乐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

鹤寿顶(琴台)

这里是鹤寿顶,也叫琴台。鹤,不但寿命长,而且还有点仙风道骨。在古人眼里,鹤与寿本来就是一个意思。

这里还有一位仙翁,他正在松下抚琴吟唱。鹤闻琴起舞,又与松树组成了一幅吉祥如意的松鹤图。在鹤寿顶还可以看到观音赐福,大家可以二拜观音。

三排尖主峰

在这里看三排尖与在流霞台大不相同。因为离得近,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刀切斧削般的悬崖峭壁,更真切地感受到它的雄伟和横空出世般的气势。三排尖海拔有1500多米,峰顶视野开阔,因此,吸引了不少摄影家。有年冬天,浙江有个摄影家,一个人背着摄影器材爬上了三排尖的顶峰。上去后,他被难得碰到的晚霞美景迷住了。到了天黑,他还没有回到住地。管理局的同志急得一夜没睡,分几个组上山营救,可天那么黑,到哪去找呢?第二天天亮,大家正准备开始第二轮搜索时,这位老兄却奇迹般地回来了,还得意地说他拍到了最好的晚霞照片。后来,这张作品真的得了国际大奖。他说,是三清山给他带来了好运。

三叠龟

这个景点你们看像什么,乌龟?对了,像乌龟,而且是三个乌龟叠在了一起,因此叫三叠龟。所谓千年王八万年龟,龟可是长寿之王啊,更何况三个乌龟叠在一起,更是福中添福,寿上加寿,吉利得很啊!

蒲牢鸣天 神龟引月(海狮吞月、神龟)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幅惟妙惟肖的绝景,这就是蒲牢鸣天,神龟引月。蒲牢,是古代传说中龙生九子中的一子。它喜欢鸣叫,是种瑞兽,因此,古代铸钟时都把它作为钟钮的装饰。神龟呢,是长寿的,它正引颈望着月亮呢。

树崩石

你们看,这株松树的根居然把整块巨石崩掉了半边。三清山的树大多是长在石壁上的。它怎么生根呢?人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看了这“树崩石”,才算是找到了答案。这顽强的生命力,曾经激动过许多游客,也留给人们无穷的启示。

笔架石

这是个笔架石。谁用这么大的笔架呢?架上的笔又在哪里呢?原来是吕洞宾正在给三清山万寿园写一万个不同样的“寿”字。有的寿字早就写好了,而且已经刻到了岩壁上,想必过些日子他就会把笔放回来了。

得禄台

前面福和寿讲了许多,应该轮到说“禄”了。你看前边那山崖之上的岩石象不象一具棺材?棺材棺材,升官发财,大好的事啊!连带着这观景台也沾染着“官”气,取名就叫得禄台。

得禄石上三拜观音。当地人对三拜观音的说法是,一拜观音求平安,二拜观音得健康,得禄石上第三拜,财运官运一齐来。

平安桥

这拱桥虽小,却很精巧。这虽然是座新造的桥,但选在这里建,却很有一番用心。不信,你走走看。过了这桥,你一定会感到急促的心境多了一份平和,一份安静。所以,人们都把它称作是“平安桥”。

牛背石

前面就要上牛背石了。传说,这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的那头吃草的神牛。它怎么也吃不完田里的野草,就干脆躺在这里了。牛背石看上去有点险,大家不要紧张。只要手抓牢点,脚踩稳点,很轻松的也就过去了。

千年黄杉

在三清山,黄衫大多分布在北坡,而南山却很少见。这棵黄衫树龄高达1000多年,是万寿园植物王国的一个老寿星。

第三篇:江西篁岭的导游词

各位领导,篁岭景区离江湾仅7公里,约10分钟车程。景区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历经4年打造,于20x年3月开放观光游试营业,20x年推出休闲度假游项目。

篁岭景区采取“产权收购、搬迁安置”的开发模式,抢救濒临衰败的古村落,并对村落建筑及风貌体系进行规划、保护,保持其原真性。景区经营采取“观光与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的商业模式,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文化娱乐、民俗体验、旅游会展、业态经营等品质型转型升级。

篁岭景区试营业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央视新闻、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旅游报纷纷跟踪报道,央视直播多次走进篁岭。篁岭景区还承办了全国网络媒体江西行、全球华人媒体江西行、20x外媒看江西等大型媒体采访活动,让各大媒体记者留下深深的印象。篁岭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传统村落、江西省首批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示范点、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篁岭晒秋”被评为最美中国符号。篁岭被网友赞誉为世界最美村庄、全球十大最美梯田!

今天的篁岭景区朝着打造世界级最美古村样板而努力,让篁岭走向全国,享誉世界,成为世界游客休闲、度假、体验、分享高端品质旅游和文化交流的理想目的地。

第四篇:来江西景点旅游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大余旅游观光。中国有句古语“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今天我们在大余的站游览的景点是一座海拔不高,但却蜚声海内外的名山——大余梅岭。

  梅岭位于大余县城南10公里处,又称为大庚岭,是江西省同广东省两省的分界线、分水岭。这里海拔仅有746米,但地势险要,奇峰叠秀,而且山峰连绵不断,逶迤数百里,把江南天空一分为二,所以地理学家们把这里称为“一山分割两边天”。在古代,这里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它还是两个古代民族,两种不同文化区域的分界线。梅岭北面是属于中原地区汉民族居住的土地,归属于比较发达的汉族文化区域,梅岭南面则是古代南蛮族居住的土地,是蛮族部落文化区域。两个民族、两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相融,使梅岭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特有的历史文化风情。

  梅岭自古以来以梅花著称于世。自西汉初年,梅岭就开始种植梅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几经岁月兴衰变迁,到现在,山上山下,古道两旁,梅树拥簇,红梅白梅交织一起,尤其是寒冬腊月季节,银装素裹、余茫茫;白梅开放,傲雪斗霜;红梅展妍,清香四溢,点点飞红,娇艳迷人,吸引着无数游人为之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正如元朝吏部待郎聂古伯留下的“黄金台上客,大庚岭头春,如是无诗句,梅花也笑人”。

  有多少文骚客为之挥毫泼墨,题词赋诗,使梅岭留存下众多的咏梅佳句,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历史上众多文人学士因为触怒权贵,抗击朝庭,被贬官去职,发配岭南,他们途径大余梅岭时,都为这里的梅花景色惊叹不已。三国东吴大将陆凯奉命率军前往海南途经梅岭时,留下了一首《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树春”。据考证这是早赞叹梅岭梅花的诗句,它开创了梅岭梅文化的先河,后人在梅岭风景区内修建了一座“折梅亭”也叫“一枝春亭”,以示对陆凯的缅怀纪念,这便是现在“一枝春”赞誉梅花的由来。

  在此之后,北宋著名的大诗人苏东坡也曾经贬谪到海南儋州做官,他经过梅岭古驿道时题赋了好几首梅花诗,其中有名的是《庚岭梅花》“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此外,唐朝的张九龄、宋朝文天祥、明朝的汤显祖、清朝李如筠等众多诗人都曾经为梅岭梅花题诗赋词,“花以文名,文以花传”,使得梅岭梅文化在中国诗坛占据重要一页。

  梅岭的梅花,不仅数量之多,满山遍野,有“梅国”之誉,而且由于气候原因,曾出现过同一枝梅树“南树凋泠,北枝始开”之奇特景象。虽然这一景象现在难以见到了,但是同是一座山,越过关口的广东年年种梅树,就是不开花。

  (古驿道)梅岭不仅以梅花称奇,更以梅关古驿道闻名于世。大家脚下踩的是一条鹅孵石铺成的石头路面,这就是悠悠千年的梅关古驿道,它弯弯曲曲伸向梅岭山顶,穿过顶端山坳延伸到山的南面,通向广东省。这段古驿道,长约2.5公里,宽约4.5米。大家可不要小看这样一条小路,在以前可是中国江南一的一条“国道”,是中原地区同东南沿海相沟通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人都要经过这里。现在看到的是保存了原始风貌的古驿道。古驿道开凿时间是唐朝开元四年,即是公元716年,到现在有1300多年历史。

  当时是为了唐朝经济发展的需要才开通的,唐朝时期经济空前发展之后,对外输出瓷器、丝绸、茶叶,除了北方“丝绸之路”到达西亚、欧洲之外,还有通过水运、由长江到达赣江,溯章江而上来到大余梅岭脚下,然后由挑夫挑过这条古驿道送往广东南雄,然后由浈江、珠江运往海外。所以在古代这条驿道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大动脉作用,有人把这条航路称为“水上丝绸之路”。

  梅岭驿道即是这条“水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陆路通道。开凿这条驿道的人是当时唐朝内供奉张九龄,张九龄是广东省始兴县人,在他年青时期进京考科举,经过梅岭只有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小道上有许多商人非常吃力地挑着担子过往梅岭,这种景象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所以当时他就下了决心,要把梅岭开出一条通往四海的大道。

  后来他考中进士做了朝庭重臣,件事就是向当时的唐玄宗李隆基奏请“开凿庚岭驿道”,皇帝李隆基也考虑到这条路的重要性,很快批准奏请,并命张九龄率当地民工凿修。关于张九龄开通这条古驿道有一个传说,讲梅岭这里一带有一个镇山妖精,能破土重生,破石重合,张九龄带领民工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的艰辛劳作,好不容易把驿道开通,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修好的驿道不见了,梅岭山顶依然原样,好象没开凿过,没一点痕迹,张九龄夫人知道是妖精作怪,便舍身祭山,从此,驿道就开凿成功了。后人为了纪念张九龄夫妇,在梅岭南侧建“张公祠”和“夫人庙”纪念其功勋。

  (驿站)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一座半环形的仿古建筑,这叫驿站。驿站是古代为过往的驿使、官员提供休息和换马的场所,同时也是供文人学士饮酒作诗的地方。宋朝时期苏东坡流放岭做官,后来遇上天下大赦返回江南,路过这驿道时,就曾在这驿站里喝过青梅煮的酒,挥笔写下《庾岭红梅》咏梅诗,传为佳话。驿站的后面有一个“倒马坑”,据考证是因掩埋长途跋涉运送货物累死的马匹而得名,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叙述唐明皇宠爱的杨贵妃喜欢吃岭南荔枝,诏令八百里快骑将新鲜的荔枝从岭南飞马传送长安以博贵妃欢心。据传,岭南荔枝即是经此驿站飞传长安的。现在驿站是照客家围屋结构重建的,是一个观赏梅花的好地方,也是风景区里面休息、娱乐、购物的主要场所。

  往上走十几米就有块诗碑,刻的是《登大庾岭》诗,这是陈毅元帅在这里打游击战争时期写下的。1935年夏天,国民党代表何应钦与日本驻华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在天津塘沽签定协定,将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土地割让给日本。这一消息传出,引起全国上下的愤慨,陈毅听到这一消息,心里怒火顿起,挥毫写下这首诗,表达当时的气愤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这诗碑旁是一棵古枫树,这里我们可把它称作“千年古枫”,相传是凿修驿道时栽种的。当地人把它当作“树神”来朝拜,每月逢初一、十五都有人来这里烧香。

  (憩云亭)再往上走,便是憩云亭了。憩云亭,初名半山亭。始建于宋,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南安知府周浩重建时更名。以前这个亭还有个称谓叫“介梅亭”,是1946年,蒋介石游梅岭而建的,但因该亭是搜刮民脂民膏而建,民众对此不满,因而“介梅亭”建后不久就被民众毁掉。现在的憩云亭是1991年由江西省旅游局拔款而建,面积27平方米,六角形,边长1.85米,亭高7.44米。亭棚顶及地面均嵌有梅花图案,轻巧秀美。亭柱楹联照录了清代亭联,是这样写的:过来共饮虔南水,归去咸携岭北云。

  现在我们来到一块石碑之前,这块碑长2.7米,宽0.6米,上书有四个字“重来梅国”。这也是我们梅岭为数不多的古迹之一,它立于清朝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了,这石碑是清朝太平天国运动在大余活动的见证,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清朝咸丰八年即1858年,太平天国因上层领导之间的相互猜疑引起大分裂,著名战将翼王石达开遭天王洪秀全排挤后,率十万精锐太平军脱离南京回到广东。1863年石达开为了向江西转战,派贤王李士贤率军强攻大余县城,紧要关头因天降大雨,太平军无法穿越章江河,攻城失败。

  当时守城的清军领头是刘胜祥,得知太平军不攻自退、自鸣得意。第二年,太平军又转战大余,但因守城清军强大,亦未能攻破,主动放弃离开,清军守将刘胜祥阻击太平军得胜,于是连夜向朝廷邀攻请赏,朝廷也因他阻击太平军有功,而提他做清军总兵,执掌兵权。刘胜祥进京做官几年后,一次巡视来到大余,故地重游,他来到梅岭看梅花,心情很高兴,随即叫人拿来笔砚,写下“重来梅国”四个字。

  “梅国”则是大余古代的一个美称。大余的“梅国”之称是来自南安新太守赵孟适,那是在公元1268年,南宋咸淳年间,新来的太守赵孟适早闻梅岭梅花之名,上任后即到梅岭观赏梅花,时值腊月正下鹅毛大雪,梅花绽放,山上山下茫茫一遍,白雪覆盖的梅岭,分外妖娆,看到这幅景象,赵太守当即叫人拿来纸笔,亲手题写下“梅花国”字匾,后把大余简称为“梅国”。

  (庾将军祠)沿着这条小路我们来到庾将军祠,这庾将军祠是为了纪念西汉初期大将军庾胜而建立的,座南朝北,前方有一旗台,是西汉士兵用来镇军杨威,表达守军“一心向着国家,爱国之心”的一种方式。汉朝初期,梅岭以南有一个南越国,南越王手下有臣相名叫吕嘉,在汉武帝时期,拥王自立,意在反叛汉廷,汉武帝派遣楼船将军杨朴率军出横浦挥师南下。庾胜就是杨朴将军的前锋将领,他率军在前头一路冲锋陷阵,英勇骁战,直至消灭南越国,为汉朝一统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汉武帝为表彰庾胜将军,封他驻守台岭、把守梅关,庾胜驻守梅岭后,在这修建兵营,日夜把关(所以这祠的原址还是庾将军营旧址),并热心传播中原文化和先进的耕作技术,造福了这里的百姓,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因他排行老大,所以叫他为大庾。1957年,改为大余,象征年年有余,希望这儿永远吉祥安康,后人为纪念其功德在这建祠纪念他,并把他驻守的台岭改称为大庾岭。

  (关楼)好了,我们已经来到梅关楼前,大家看到这象古老城门一样的砖体建筑就是“一脚踏两省”的梅关古楼。再往前走,关外就是广东了。这里石壁对峙,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又是南北来往的重要关卡,所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秦始皇时期,在这里修通南越道,筑横浦关,并有守关,这是梅岭早的关楼,后来年久失修,横浦关倒塌了。唐张九龄凿通梅岭驿道后,在太平盛世,经济繁荣,梅岭亦未设立关卡,驻守也是时有时无。只是到宋代时,广盐入赣,为加强管理,增加关税收入始于宋朝嘉佑八年,也即公元1063年,南安知军蔡挺在这驿道口建筑关楼,并命名为梅关,且与其兄广东转运使蔡抗协议,以砖石分砌南北岭路。

  因此,这里就有“唐凿路、宋立关”的说法,梅关驿道的真正作用才得到体现。梅岭驿道自唐朝修通之后,直至宋、元、明、清,这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商人、官人从这里经过,成为繁荣昌盛的“商业廊”,千余年不衰,“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盛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即战争之时,清政府被迫签定五口通商之后,这里的驿道逐渐衰落,关楼也失去它应有的作用。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宋朝建立,有上千年历史的关楼。

  现在的梅关楼,门洞深5.5米,内宽3.3米,高3.5米,洞门内两侧留有闸门缝道和闩门洞眼。这北面刻有“南粤雄关”,南面也刻有“岭南关”,城门二侧有“关防暴客来、梅止行人渴”对联,是光绪癸未年李化题。从这对联大家也可以想象当年梅关所起过的重要作用。北面东侧是登关楼的一蹬道。两侧竖有一块赭红色大石碑,上刻有“梅岭”两个大字,碑高2.7米,宽1.2米,为清康熙年间知府书题,字刚劲有力。

  这里还可以把大余县城尽收眼底,大家看,玉带似的章水自西向东,穿城而下,街上栋栋新楼,蜿蜒曲折的公路和一片片农田,西华山选矿后的人造沙漠等等,还有这满山遍野的梅花,多象一幅幅美丽的油画。考试大收集整理

  (望梅阁)游完梅岭后,我们往右边这条路下山。在这里有一个亭,叫望梅阁。始建于宋,后亭圯。明天启五年(1625年)重建,现在的亭于1990年重建。阁楼分二层,高6米,底层2.5米,为开放型廊柱式结构,上层西段为东西向长廊,长约7米,宽4米,西边的长凳供游人休息。“望梅阁”题匾为陈丕显书写。这阁楼上,是观景的好地方。

  沿着水泥阶梯往下,我们来到的是梅花诗碑园。前面讲到,在古代有许多文人学士,达官贵人因触怒权贵而贬谪,或流放岭南,他们经过这里时留下许许多多的赞咏梅花的诗词,据初略统计,这些诗词共有千余篇。1996年,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几十首诗,请当代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书写雕刻成碑,组成梅关诗碑林。首是《自题红梅诗》“去年南郡赏元宵,歌舞声中度画桥,烂漫新诗谁记得,红梅云落路遥遥”。

  这是明代书法家张弼所写的。张弼是明成化二年的进士,曾在南安府做知府,他来南安的第二年就离任,在江苏太湖畔与朋友赏梅时想到在梅岭赏梅情景,所以写下这样一首诗。这一首是文天祥所写的《南安军》。文天祥是江西吉水县人,南宋时期著名爱国民族英雄,在公元1278年,文天祥率领义军在广东省的五坡岭抗击元军,因为力量悬殊,文天祥兵败被俘,元军统治者因仰慕文天祥的才学、正气,想引诱投降,把他从广东押往北京,经过梅岭时,他想到已快到家乡,希望自己不能投降元而能终埋故里,所以从梅岭开始绝食,诗中:“饥死真我志,梦中行采薇”即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文天祥这一行动未能实现,因后来被押解的元兵发现了,强行他进食,后来他被押到京都后,关在牢里,忠贞不屈,以英雄气概写下《正气歌》著名文章,于1283年就义,其它的诗碑大家可以细细品味自行欣赏。

  (陈毅隐蔽处)梅岭不仅梅花众多,古驿传奇,而且还是座革命的名山。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项英等同志从中央苏区突围,在这里建立以梅岭为中心区域的游击根据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陈毅元帅写下了《登大庾岭》、《偷渡梅关》和《梅岭三章》等光辉诗篇。现在来到的是“陈毅隐蔽处”。发生“梅山事件”时,他就隐藏在这里。“梅山事件”发生在1936年冬天,当时由于一个派往国民党内部做兵运工作名叫陈海的地下交通员发生了叛变,他为了在国民党面前立下功劳,就想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引诱陈毅等同志下山,一举抓捕。

  于是他以中共中央名义写了一封信,信中要陈毅等同志到大余县城地下交通站(春花酒楼)同党中央的来人接头联系,陈毅不知是计,一大早书生打扮同黄赞龙两人一起下山来到县城,当他们距离交通站只有三、四十米远时,就发现了交通站被国民党包围搜查,陈毅两人灵机一动,撤进一家酒铺,这时有人告诉他们陈海叛变,要他尽快离开,为了安全起见,陈、黄分散离开,后来陈毅在一妇女帮助下撤出县城,回到梅岭,沿着古道向上走时,又遇到搜山的国民党士兵下山,他隐身于此,敌人搜捕不到,便放火烧山,火已烧到眼前,陈毅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多亏突降一场大雨,将火浇灭。著名的《梅岭三章》就是陈毅元帅当时写的。

推荐专题: 丽江古城导游词 英语导游词 江西景点导游词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