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活动策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活动策划》。
大学生创意设计协会
20xx―2009年年度目标
1、20xx年11月协办20xx年武汉大学生“80、90视角”校园摄影大赛
2、20xx年12月份承办“创意设计论坛第二期”
3、20xx年4月月份承办“创意设计论坛第三期”
4、09年6月社团活动月承办
“首届中南民族大学玩偶创意设计大赛”(品牌活动校园设计大赛08到09年的一个主题)
目的:增加同学的对流行趋势的一个把握,对目前市场的一个了解
方式:同学可以手绘设计稿交给现场的负责人,可以动手自己自作,培养自己实践能力
5、20xx年06月前申请到一定规模的创意设计研究工作室。
其它:协会内部的素质扩展训练,内部交流等活动
总结:在举办和推广的过程中,创意设计协会求常规与品牌并重、务实与创新并举的作风。在努力做好原有的一系列常规活动的以外,集中精力在本年度开展校园设计大赛,举办设计展及创意设计论坛等相关活动。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参加各类设计比赛把一些优秀的人引入协会,在具体活动中以增加社团活动的专业性和特色性,打造民大喜欢创意设计人的第一社团。
协会的活动
(一)品牌活动
(1)校园设计大赛(定主题:环保,助学,疾病等多样主题)
表现的方式有:涂鸦,广告,动画,环境,服装等形式不限一个主题有多种表现方式,
例如环保这个主题你可以用以上的这些表现方式)
目的:激发同学创作灵感,培养艺术氛围,培养高雅的情操,塑造积极人生态度
活动的地点:一二食堂之间
活动的评奖方式:1、协会专业人员组成评审团打分2、由学校的同学在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展示的作品的背面贴标签。3、综合评审团和同学的标签评出获奖作品。
获奖人员将获的100―300奖金
(2)举办设计展(协会成员的成果展,或学院的学生作品展)
目的:培养艺术氛围,丰富大学生活
大赛活动意义:通过品牌活动让协会会员及更多的同学通过这个平台跟本校、外校及知名相关专业人士等的交流与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协会内部成员的凝聚力,提高了协会的品牌度。我们有能力的话可以接相关项目。
(3)校内外知名人士讲座・创意设计论坛系列活动
目的:1旨在通过这样的活动,促进我们的会员,我们的民大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拓宽,以适应今天新形式下,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
2提高广大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和能力,开阔广大同学们的视野进而深入的了解企业、公司的本身。
3致在打造一个广大同学与专家、教授、企业人士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思维。
同时,我们也希望构建一个同学间相互交流、沟通、分享的舞台,让之间能够产生智慧的火花、思维与心灵的共鸣以促进优秀同学的共同进步。
4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机会,并此机会让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走到一起。
方式:讲座、论坛的通常方式,但以交流、沟通、分享的互动环节为主。
时间:不定期。每学期至少各一场
地点:(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等地点待定)
(二)、协会的常规活动
(1)会员大会
目的:宣读协会章程,贯彻协会理念,明确协会年度计划,增进会员间了解,促进会员交流。
程序:
1主持人开场白(致欢迎词),播放会歌及协会的宣传片
2会长发言,介绍协会历年工作成绩及本年度工作展望,阐述协会发展理念。
3校学生会及学生团体联合会代表致辞。
4协会委员交接仪式(交接仪式具体内容:交接文件夹――新任人员签字――新任人员自我介绍――宣读本人职责――发表自己对协会感言)
5协会新老会员发言。
6会后会员们之间进交流
7会员大会闭幕
会员大会时间:新学期开学初下学期结尾
会员大会地点:多媒体教室
(2)关于设计比赛活动计划
目的:为繁荣我校校园活动,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增强创意设计协会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团体聚凝力,打造协会特色,创意设计协会将举办协会内部的设计比赛。
内容:1、协会成员分组或个人对给出的设计题目进行设计2、协会成员之外的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参加(目的:吸收外来优秀的人才)
方式:在1―2个月之间把作品交给指定的负责人,我们将会在每个学期末评选出优秀的设计人员。
奖金:100元左右,奖品
时间:20xx年11月、20xx年4月(具体待定)
地点:待定
(3)关于创意设计协会参与的比赛:
目的: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为学校争光。展示协会的能力,增加同学的实践能力
方式:组织协会内部设计能力强的会员参加(会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取以下比较定期举办的比赛)
比较定期举办的活动:
(一)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
(二)金犊奖广告设计大赛(全球华人地区规模最大的学生广告活动(组织参加)
(三)摄影大赛(组织参加)
(四)室内、景观、服装、动画、广告等设计大赛(组织参加)
(五)其他设计大赛(组织参加)
(六)组织其它非设计大赛而需要设计人事(组织参加)
(4)参观武汉知名企业
目的:参观名企为本协会知名的传统活动,因协会与许多创意设计类的企业有联系,旨在通过与知名企业的亲密接触,让同学们感受知名创意企业的运营方式,管理生产模式,从而产生一种追求卓越、远大的理想。
程序:联系武汉知名公司――组织筹备、策划各项相关工作――报名――参观――参观者谈心得体会――武汉知名创意公司管理层讲座――协会总结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5)协会特色活动及与校内外各兄弟社团合作的活动
我们工作的目标是:打出文化、办出特色、做出品牌。无论是协会单独的活动开展,还是与校内外兄弟社团的合作活动,我们将都遵循这一工作目标。
我们将积极的参与、组织与校内外兄弟社团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我们活动的规模、档次、专业化、特色化。从而提升我们的品牌形象,致力打造――中南民族大学第一品牌社团。
例如:1、我们将和中南财经政法,武汉科技学院一起承办一个湖北省高校影像大赛等相关活动
(6)换届选举大会
目的:为顺利作好换届交接工作,培养新一届领导骨干,我们将在本学年期末举行换届选举大会,届时将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新一届理事会成员
时间:待定地点:待定
协会近十年规划
1、06月前我们打算在学校(美院)申请一定规模的创意设计研究工作室。
2、创立中南创意设计联盟,现在联盟已经有5个不同学校的协会团队、打算在20xx年09月前联盟学校超过10所,协会或团队超过15个、
3、009年09月前建立中南创意设计联盟网页、
4、20xx年09月前至少与5家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5、010年09月前创立《中南创意》等DM杂志。
6、011年09月前玩偶创意工作组及相关系统
7、20xx年09月前创立手绘墙工作组及相关系统
8、13年09月前创立平面广告工作组及相关系统
9、20xx年09月前创立环艺设计工作组及相关系统
10、20xx年09月前上面所有目标要基本实现
协会的过去
我们有一群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喜欢主动,喜欢挑战的会员共达到108名。
我们有吴海广周丽娅王志勇祝Z沈松德王飚徐晶夏晋彭阳陵成彪潘滨任泉
魏红钢等10多位美术学院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校内指导老师。
我们也有邓传斌(中国数码设计协会副会长,IT教育新时空总监)余武(领航网、艾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光谷创意产业运营管理中心主任)等著名校外指导老师。
我们还有王宏林(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部主席)白景景(校友现就职装饰有限公司)耿学谦(北京建筑设计院)等校内外优秀学长的指导。我们继续欢迎有志者的加入!
我们可以利用美术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及学校创新创业中心的几十个实验室的大量资源。
我们成立了创意设计协会工作室,打算在20xx年前在学校(美院)建立一定规模的创意设计研究室。
我们正在建立中南创意设计联盟,现在联盟已经有5个不同学校的协会团队。打算在20xx年前联盟学校超过10所,协会或团队超过15个,建立中南创意设计联盟网页,创立《中南设计》等DM杂志。
20xx―2008年中协会组织了以下活动:
协会自己组织的有:
创意设计论坛第一期
<喜迎奥运祈福祖国微笑生活>;
创意设计协会走进中国光谷创意产业;
组织参加了各种比赛
《第一届湖北电信电话卡卡面校园设计大赛;》
Google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挑战20xx最大梦想――十七届时报金犊奖;》等协会成员成果《Google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民大有四支队伍进入复赛耿威:多次举办个人画展。陈喜文等:获20xx十七届时报金犊奖银奖。伍先登等:获首届国际(无锡)中国经典文化创意系列―“演绎三国”动漫设计大赛铜奖吴秋菊等: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一等奖。梅娟耿威等: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获三等奖,优秀奖等。沈龙莫练艾争夫等:分别获第五届挑战杯一、二等奖。沈龙、莫练的队伍进省级比赛中。
韦久跃等设计的标志,包装设计等被公司采用。协会多次组织参加各种比赛:据不完全统计会员获国家级奖项以上的有10多次,省级奖项以上的达20多次
一、工作措施
1、坚持党建带动。努力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格局,善于借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量和形成的新成果新格局,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当前,特别要紧紧抓住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深入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契机,主动衔接,快速跟进,努力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的同时建立团组织。
2、坚持行业推动。主动借助经贸、劳动、教育、财政、公安、司法等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力量,推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培训机构、家政公司、保安公司、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青年社团等青年聚集较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根据“利于工作、便于管理”的原则,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团组织的统筹管理职能,形成行业团组织整体活跃的工作局面。
3、坚持改革创新、务实推进。根据青年沟通、交流、聚集、联络方式新变化,创新建团模式,灵活设置组织,使团的组织网络有效覆盖更多青年。采用逐个走访、上门推动的方式,找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本质需求、青年群体特点和共青团工作载体之间的结合点,加强工作沟通,争取理解支持,务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
4、坚持突出重点、逐级深化。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青年从业规模,突出重点,抓大带小,逐级深化,着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团工作效率,使团的组织较快覆盖到更多团员青年。坚持建设服务并重,重心下移,靠前指导,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的活力。
二、主要任务
1、加快建团步伐。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分布特点,积极探索联合建团、依托建团、园区建团、楼宇建团、片区建团、市场建团、产业链建团、兴趣建团、网络建团等各种建团模式,努力实现团的有效覆盖。在已经建立党组织且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要充分借助党建工作成果迅速推动团的组织建设,使团建跟上党建步伐。在尚未建立党组织但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采取派驻团建指导员方式,推动团的组织建设。在适龄青年多但团员少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可探索先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开展工作,再逐步推进团的建设。
2、配强团的干部。按照公开、竞争、择优的要求,配齐配强团的干部,把热爱党、热心青年工作、在青年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注重在经营、生产、研发、管理等重要岗位的青年负责人或业务骨干中选拔团的干部,并落实相应的政治生活待遇。加强团干部的团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团干部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
3、稳步发展团员。坚持标准和质量,积极做好团员发展工作,注重在经营、生产、研发、管理等一线岗位的青年中发展团员。加强团员日常管理和组织意识教育,不断提高其职业文明和业务技能,帮助团员青年在生产实践中成长成才。在团员青年中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做好推荐优秀青年入党工作。
4、培育工作载体。着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本质功能,创造性地寻找共青团工作切入点。开展思想性活动,引导青年树立爱党爱国爱岗观念,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养成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开展技能性活动,引导青年提升职业文明和岗位技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促进单位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提高;开展娱乐性活动,培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营造团结和谐组织氛围,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开展服务性活动,深化志愿服务、扶贫助困等工作,树立青年和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注重把工作成果转化为组织建设成果,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5、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制度,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将团的工作和青年工作纳入单位党建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资源保障制度,为团的工作经费、阵地建设等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建立健全人才举荐制度,开展好“推优入党”工作,推荐优秀青年骨干或人才进入单位经营管理人才梯队。建立团的基础管理、民主议事、定期换届等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团的工作信息化水平。
三、阶段重点
在全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团工作中,根据其青年分布特点和实际情况,根据突出重点、逐级深化的原则,确定当前两类工作重点。一是在已经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加快建立团组织,使团建跟上党建步伐。二是抓紧青年从业规模较大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的重点是规模(限额)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的重点是在校学员规模较大(一般在100人以上)、且办学条件和时间稳定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青年大量聚集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规模较大的青年社团等。
四、阶段目标
到xx年底,已建立党组织且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团率力争达到60%以上,青年从业规模较大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团率力争达到6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总体建团率有明显提高,并探索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的经验模式和普遍性规律。
五、责任分工
各级团组织要按照整体推进、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负起责任,明确任务,扎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
1、团中央负责协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全国青联常委单位(企业)、中青企协常务理事以上单位,以及由国家部委注册审批的较大青年从业规模的新社会组织建团工作。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负责协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省级行业协会、全国青联委员单位(企业)、中青企协理事单位、省青联常委单位(企业)、省青企协理事以上单位、其他大型非公企业,以及由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注册审批的较大青年从业规模的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
3、各地、市级团委负责协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中青企协会员单位、省青联委员单位(企业)、省青企协会员单位、市级行业协会、市青联常委单位(企业)、市青企协理事以上单位、其他大中型非公企业,以及由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注册审批的较大青年从业规模的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
4、各市辖区(县级市)负责协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市青联委员单位(企业)、市青企协会员单位、其他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以及较大青年从业规模的新社会组织建团工作。街道、社区团组织按照属地协调的原则,突出重点,抓大带小,逐级推进,统筹推进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团建工作。
5、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团组织要充分借助党政力量,争取工作支持,负责推动所主管行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探索具有行业特点的工作载体和团组织管理模式,形成行业组织联动格局。
6、规模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根据“便于管理、利于工作”的原则,可视其从业青年规模大小,探索由省、地市、区(县)、街(乡)分层纳入直属管理或重点联系,以强化日常工作联系和指导。
六、推进步骤
1、调查研究阶段(xx年12月至20xx年1月)。各级团组织要摸清本级团组织负责的重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建立详细的工作底本。分析重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青年特点和建团条件,研究建团办法,制定工作推进方案。
2、第一轮推动阶段(xx年2月至11月)。依照建团办法和推进方案,积极争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负责人支持,做好本单位团建规划,把握团组织建立时间和建立形式,有序推进建团工作,实现建团目标任务过半。
3、中期评估阶段(xx年11月至12月)。对建团工作情况、成效和经验进行总结评估,通报情况。归纳提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的有效经验和普遍性规律。
4、第二轮推动阶段(xx年1月至11月)。充分利用经验成果和普遍性规律,逐级深化推进,延伸建团工作重点范围,着力提升组织活力,有效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团率。
5、评估阶段(xx年11月至12月)。总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团的有效工作模式,研究重要理论问题,提炼内在工作规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七、有关要求
1、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各级团组织要根据实际,按照推进步骤的时间和任务要求,根据青年从业人数规模由大及小、逐级推进的原则,加快团建工作节奏。做到底数准确、分析合理、有序推进、注重实效。
2、靠前指导,强化服务。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的本质要求,在建团过程中靠前推动和指导,强化后续跟踪和服务,实现建立组织、活跃工作和增强凝聚的目标。对各地推进工作的深入程度及取得的实际效果,团中央将进行不定期的工作抽查和评估。
3、及时总结,加强沟通。各级团组织要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分析面临问题,解决基层困难,总结经验成果。各级团组织要向上一级团委及时报送总结报告,各省级团委分别于每季度结束前1周内及年度结束前1个月内,向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报送季度及年度工作进展报告。
推荐专题: 产品策划书 大学生创业策划书 大学生社团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