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蒙台梭利传记观后感(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蒙台梭利传记观后感(合集)》。
读《蒙台梭利教育法》有感
上学时,教育学课本里总会出现蒙台梭利这个名字,当时只是知道她是一位外国著名的教育家,知道她研究了一套教具来帮助孩子学习,可是其它的就不了解了。后来进入幼儿园后才真正接触到了蒙氏教具,觉得很好奇,我决定要系统的学习蒙氏教育法。
在学习之前我首先了解了一些关于蒙台梭利的资料以及她的一些书,不经意间看到了这本《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书中的作者简介里得知,玛丽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07-1952)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继福禄贝尔后又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是意大利现代教育的先驱,她因蒙特梭利教学法而声名远播流传至今。她是第一个获得罗马大学医学位的女性。毕业后最初研究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后来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并在那段期间研究出她的教学法。她的教学法在于让孩童透过感官教育来发展智力,并强调让孩童选择自己的学习工具。她相信儿童透过学习成就并获得自主学习的快乐后,便能产生学习兴趣。她的著作被译成了37种语言文字,许多国家设立了蒙台梭利协会或蒙台梭利培训机构,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个国家,对现代儿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看到这里,我对蒙氏教育法的兴趣更大了。于是我边学蒙氏教具的操作边看了关于蒙氏的书,在课余时间里徐老师还和我们分享了一些关于国外蒙氏幼儿园的照片、视频,让我感受颇深。
首先蒙台梭利的教育原则包括:自由的原则和工作的原则。在蒙特梭利看来,幼儿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它的目的是两重性的:生理的和社会的。从生理方面看来,是帮助个人的自然发展;从社会方面看来,是使个人为适应环境作好准备。
根据蒙特梭利的儿童观,幼儿的内在冲动是通过自由活动表现出来的,他能根据自己的特殊爱好选择物体进行活动。“科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将是学生的自由,允许个体的发展和儿童天性的自由表现。”
幼儿有充分活动的自由并不意味着他可以为所欲为。蒙特梭瑞认为,幼儿必须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性。自由和纪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自由活动是形成真正的纪律的重要方式,而真正的纪律也必须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
而蒙氏教育中教具的操作称之为“工作”,这取决于蒙特梭利认为,使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就是“工作”。如果儿童能全神贯注的工作,正说明这种工作能满足他内在的需要。这个过程也就是幼儿生理和心理实体化的过程。这不仅使幼儿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而且也使得他获得了独立的能力。总之,工作对于幼儿来说是极有帮助的,能有助于他的肌肉协调和控制,能使他发现自己的潜力,能有助于他培养独立性和意志力,能使他在生命力不断展现的神秘世界中练习自己并进一步完善自我。
其次蒙特梭利学校的课堂是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所谓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提供儿童身心发展所需的活动练习的环境,是一个充满爱、营养、快乐和便利的环境,儿童惟有通过这样的环境才能达到工作能力,形成真正的“自我建构”。
在蒙氏教育施行上,我们一定要尊重孩子,给他自由。“自由”是蒙氏“科学教育学”的基本原则。
简单的说,蒙氏认为强制的“教”法,对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的幼儿,有害无益,除非把孩子的头脑解放出来,否则这些民族幼苗的发展不会健全。
蒙特梭利认为“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但是,蒙氏教育的自由却不是放任或为所欲为。在蒙氏教室中,孩子并没有被允许去做“任何他喜欢的事”。他只能自由的选择有益与有用的工作。换言之,“自由并非做你想做的事,而是要做正确的事。”
“自由”该如何教育呢?蒙特梭利认为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教师必须掌握三大原则,即:
1、预备符合成长需求的环境
2、协助与观察孩子在环境中的需求3订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并时常提醒孩子自我控制。
蒙台梭利指出:只有当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但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在儿童之家的教室里,我们会看到所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自由地走来
走去,但都在做一些有益的、充满智力的自觉活动,没有任何的粗鲁行为,这些孩子才是真正遵守纪律的。
其次,让孩子学会独立。
没有独立就没有自由,因此,我们必须指导孩子的个性得到自由、积极的表现,使之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独立。蒙台梭利指出:有效训练小孩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必须帮助孩子们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学会走路,学会跑,学会上下楼梯,学会捡起掉落的东西,学会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自己洗澡和吃饭,清楚地表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所有这些,都是独立教育的一部分。
蒙特梭利每次在演讲时,总会提出这么一句话:“Help me to do it by myself”(幼儿在呐喊: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一般父母对子女呵护的很仔细,什么都帮他们做得好好的,看起来是父母的爱心实际上却抹煞了许多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其实,孩子在学习走路时,就是尝试“独立”的开始。
让我们来听听幼儿说:
“我听到了,但随后就忘了;
我看到,也就记得了;
我做了,我就理解了。”
作为蒙氏教师,首先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使他们得到满足的环境,必须努力了解儿童的需要。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尊重与理解,让他们自由地发展,健康快乐的成长。以幼儿为中心,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准确把握好孩子的各个敏感期,禁止填鸭教学,多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屏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我想这些我能做到,我也必须做到。
如何准备做一位蒙台梭利教师
我很忠实地把这篇蒙台梭利博士五十年代的演讲词译成中文,献给每一位教育工作同仁。
在这篇演讲词里,说出了许多我亲身的体验以及我对教育工作的理想,也是我内心深处渴望分享给从事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每一位老师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现在就让蒙台 梭利来向您现身说法,您会发现,一般传统教学法的老师和蒙台梭利教师根本上有什么不同,您也会知道如何让小朋友在自理中获取生理的独立,在自由选择中获取意志的独立,在无止境的独立工作中获取思想的独立。看完这篇后,您会了解教育的真谛,并发现爱与生命的真义。
蒙台梭利教师的态度和做法
一位蒙台梭利老师首先要自我准备,他应不断地运用他的想象力。在一般传统的学校里,教师注意到认识小朋友的行为,知道要照顾他们,也知道为了教育他们应该做些什么。但是一位蒙台梭利教师,在他眼前的孩子应是一位还没有被认识、完全有待被了解的孩子,这是两种老师基本上的差异。来到我们学校的老师要深信小朋友会在学习和操 作中流露自己,表现自己(即在操作中他会让我们认识他),他们也应该暂时放下在发展心理学所学到的不同年龄的幼儿发展常态来断定幼儿。老师的心情不要被那些在发展历程中有偏差的孩子所扰乱,他要了解这些孩子也是生活在一个精神领域里,老师要确信在他眼前的孩子找到一样吸引他的教具时,在操作中会流露他真实的天性。那么在教室里要达到怎样的理想呢?朝什么方向去引导孩子们呢?要使孩子们一个个专注于操作,为了达到这样的情境,就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们内在的动力上,那么他的活动将一阶段一阶段的改变,呈现出一个精神领域的演化。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般来说,老师的态度包括三方面:
蒙台梭利教师的重要不同处
第一个时期:老师是环境的维护者,全心专注于环境的维护,因为环境能诱导孩子们,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对于不专心的孩子,也有治疗的作用,在我们国家里(蒙台梭利的祖国意大利),每一个家庭主妇习惯于把家庭整理得让人觉得舒适、喜爱,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她的丈夫,她不会过分挂虑丈夫在做什么,她会为他预备一个能制造和谐气氛并有助于共同生活的家,努力使这个家宁静、舒适,并充分注意到多方面的情趣。一个让人喜爱的家,基本上是井然有序的,每一样东西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整洁、明亮、而且悦目,这些都是一个家庭主妇首先会注意到的。在学校里,老师也要首先注意到这些,一切都要很有秩序。教具要保持美观,要擦得很干净,没有一点灰尘。这样会让小朋友觉得所有的东西永远都是新的、完整的。一切都有充分的准备,让小朋友随时随地都可以取用。老师本身也要使 小朋友喜爱,很细致地常常使自己保持整洁、平和、高雅。每位老师要设法达到这样的理想。还要切记在他们面前的孩子个个都是天主所特别钟爱的。老师为了小朋友而修饰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动作优雅、宜人,这是老师表达对孩子们尊重与了解的第一步。孩子们在这个年龄常把美丽的老师想象成自己的妈妈,是怎么样的妈妈 虽然不得而知,但常听到孩子们看到一位美丽的妇人时会说:“好美啊!美得和我妈妈一样。”可能他的母亲根本不美,但在孩子心目中,妈妈永远是美丽的。他会对每一位他喜爱的人说:“你像我妈妈一样美丽。”所以在孩子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应算是环境的一部分,而老师更是环境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分。
在所有其他的教学准备之前,老师首先要对孩子的学习环境用心经营。这是一个间接却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环境没有维护好,无论是在生理、心智与精神方面都不可能收到什么良好的效果。
第二个时期:当我们了解学习环境的重要后,接着要探讨的是老师对孩子们的态度。对那些没有规矩的、犹豫不定的、头脑不清晰的孩子,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希 望他们全神贯注于操作,有时我会用一句不太被人赞赏的话来描述:“老师要成为一个诱惑者,去吸引小朋友。”如果疏于维护学习环境,柜子上布满了灰尘,教具的油漆也脱落了,又没放整齐,再加上如果老师也衣冠不整、言行不雅,甚至对小朋友粗鲁,那么老师在他的职责上就有了根本的缺失。在小朋友还没能达到(专心操作)时,老师要像熊熊的火焰激发他、诱导他、并赋予他活力。老师虽然诱导他、激发他,但不要担心是否会阻碍他心智的发展,因为在混乱不安的环境,心智的增长是无法开始的。
在幼儿进入全神贯注的操作之前,老师可以做他愿意做的,他可以带小朋友活动。我(蒙台梭利)念过一本圣人传记,在一个风气还不太坏的城里,这位圣人设法召集一些在路边流浪的孩子。在教育他们之前,他只设法带他们玩耍,让这些孩子对他有好感并喜欢他,这一点就是老师需要学习的。儿童诗、歌唱、故事,并对孩子不同的活动感兴趣。幼儿此时的活动本身并不很重要,但老师的参与及对幼儿活动感兴趣的态度,能使孩子们深深的被老师吸引。实际经验证明,一位活泼的老师比不活泼的老师更吸引孩子。如果愿意的话,每位爱小朋友的老师都可以成为活泼的老师。每一位老师都有能力以愉快的声调说:“为什么今天我们不自己换一下架子的位置呢?”说完后就和小朋友一起工作,鼓励每一个孩子,重视每一个孩子。在孩子们当中流露出愉快的心情,使孩子们喜爱他。他可以对某一个小朋友说:“你的铜器擦得这么亮啊!真好,向大家展示一下吧!”也可以对另一个小朋友说:“你和老师一起去花园采一些花,好不好?”等等,老师的每一个行为都可以变成对小 朋友的邀请或激励。
以上是老师们应有的第二种态度。在这阶段中,常会有些小朋友不断干扰别人,最实际的办法,就是禁止他们干扰。虽然我们说过,并再次反复强调,当小朋友全神贯注于操作时,不能干扰他们,不能中断他们的操作情绪,更不能扫了他的兴。但是在小朋友不断干扰别人时,正确的技巧却正好相反。在此要中断干扰别人的小朋友活动的行为,中断的方式可以是一种对他行为表示惊讶的态度,或是对暴躁的孩子表示特别关心,他扰乱别人时对他特别关爱,用关爱介入他扰乱暴躁的行为时,会在孩子心中引起一连串的惊奇(蒙台梭利说好像为小朋友带来一连串的电击),久而久之就能看到效果的。老师干预孩子的方式,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表达:“你怎么 啦?来!到我这来,我有一些事情要请你做呢!”很可能他不理会这邀请,老师可以再向他说:“你不喜欢是吗?好!没关系,来!我们一起到外面院子里走走。” 老师和他一起,或请助理培他,在被照顾下,他的脾气会消失,其他的孩子也不会再受到他的干扰。
第三个时期:小朋友终于开始对某些东西感兴趣了。一般的现象是,孩子先对日常生活的操作感到兴趣。我们不要在未能达到操作教育之前就先介绍小朋友一些心智发展的感官教具,或其他认知发展的教具。经验告诉我们,这不但一点也没用,而且会伤害到他们的发展。一定要等到小朋友专注于某些活动,前面已经说过,最先引起小朋友专心操作的是日常生活教具的操作,当小朋友开始对某些日常生活的工作感到兴趣是,老师不要中断他,因为这样的专注符合自然发展的法则,从此会展开一连串不停的工作,这专注的情境开始时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细致,而且很容易消失,就好像肥皂泡一样,一碰就会没有了。那美好的、全神贯注的情境,一不小心也会消失殆尽。
老师这是要非常注意,不要以任何方式干扰小朋友。这是老师常会犯的错。因为在此之前,小朋友一直很难进入专心操作的情境,而不停干扰周围的人,好不容易他才专心于某项工作,但老师在致力于工作时,即使只是在经过他身边时,稍微赞美了他一声,说了个“好!”字,就足够使他又开始顽皮,而且可能会让他在一两个星 期内不对任何工作感兴趣。另外一个例子,当一个小朋友在操作中遇到了困难,老师如果为了帮助而介入,那么他就会自己走开,留下老师自己在那。小朋友的兴趣 不只在于专心工作,更是因为希望能克服苦难(如果老师已经胜过了这个困难,就让老师做好了!我对那工作就不再产生兴趣了。)同样地,如果小朋友拿重东西,老师来帮忙,常会发现小朋友丢下教具及老师,自己却走开了。赞美可以帮助别人,但是有时甚至只是瞥了他一眼,就足够中断或者破坏那已 经开始的工作情境。说起来是很奇怪的,但是就是会发生。只要小朋友发现有人在看他,这情境就中断了。如果有人来看我正在做什么,不愿继续工作的情况也会发 生在我们身上。一个使老师成功的大原则是这样的:当全神贯注的情境一开始时,就当作小朋友不在教室里。当然可以看他正在做的工作,但是只要稍微用眼睛瞥他一下,而不要让他发觉。在全神贯注后,小朋友不会因无聊而心中苦恼,也不会不停地从这样东西转到那一样东西。他会被内心的决定引导着,开始选择他要的工作。在自由选择时,往往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有很多人希望操作同一样教具时,老师不应介入,不必帮他们解决。小朋友自己会解决。老师的责任是,当发觉所供 应给小朋友的教具他们都会了,要马上介绍新的教具。在实际经验中,老师会获得不干预小朋友的工作技巧,但也不是很容易获得的,他愿意把自己提升到一个较高的精神境界。老师真正的精神,在于能使孩子自己充分的表达他自己,如果说是我们在帮助他,那会是老师自傲的流露。
老师真正能给与孩子的帮助,不在于一时情绪的激动,而要处于爱。爱给人最深的满足,无论是对付出或接收爱的人,所以要适当的运用。真正的爱,是为所需者服务,是真正的付出,不必张扬出来。如果张扬出来,这真正的帮助就被一种自然而平常的行为所取代,而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了。
老师和孩子的关系本质上是属于精神层面的,老师可以在一个好仆人身上找到同样的特质。仆人把主人的靴子放的整齐有序,而只在主人告诉他什么时候用时,他才用。他细心的准备主人的事物,但不规定主人什么时候吃。午餐准备好后,他不会再多说一句话。他在准备好后就退下了。同样的,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老师也要有这样的态度,老师所服侍的主人是孩子的心灵,当他流露出心中任何的希望时,老师就要马上准备好去满足他。就如同当主人独处时,仆人不会去打扰他。但是只要主人一叫他,他就会很快地过去接收吩咐。主人想要什么,他马上回答:“是的,主人。”如果主人请他欣赏,即便看不出有多美,他还是诚心的欣赏着。就这样,当小朋友在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情时,我们不应加入,但是如果他表示需要我们的嘉许时,我们也应很慷慨的赞美他。
老师和小朋友在心理上的联系,在技巧和方法上和主仆的联系是相同的。我们应尽力的、好好的服侍幼儿的心灵和精神的领域。
幼儿教育的基础建立在孩子的自我发展上
这是一个新的概念,特别是在教育的园地里。教育不只在于小朋友脏了帮他洗,或帮助他穿着整齐。我们不只是服侍孩子的身体,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孩子如果要自我发展,穿着整齐是他应当学着做的。我们的教育基础不在于替他作,孩子要在自理中,获取生理的独立;在自由选择中,获取意志的独立;在无止境的独立工作中,获取思想的独立。要知道孩子的发展史循序渐进的,这特质往往显示在独立自主上。这种认识,将引领我们对幼儿有不同的态度。我们要帮助孩子自己做选择,自己去思考,这是做幼儿心灵仆人的艺术。而这种技巧,在孩子幼儿年时,更显得重要。
如果老师的观念和态度,可以使那些交给他照顾的孩子得到满足,那么他就可以享受到丰硕的成功和收获的喜悦,他可以快乐地察觉到孩子心灵真诚的流露。能看到 这情景,实在是一个特殊的恩赐,就像沙漠中的旅人发现了绿洲,赞颂在没有希望的、干燥炎热点沙漠竟能看到了涌出的甘泉。因为人类精神领域的美好,在这些成长有了偏差的孩子身上,也是隐而不现的。当显露出来时,和老师预知的相符合,他便能以满足的喜悦来迎接。如此的喜悦,是信心得到报偿的喜悦。幼儿的本质,让我们看到人是怎样的,他是一个永不知累的工作者,因为有一股永恒的喜悦推动着他。他会尽最大的努力,因为他内心不止息的渴望就是克服困难。就像那些真正愿意帮助弱小的人,是因为他有一颗知道如何尊重他人的爱心。我们从心灵深处努力尊重每一个人,就像用水去灌溉每一心灵的根。在这些特性中他会认识并了解,真正的幼儿是成人之父。
这是一步步慢慢达成的。开始时老师会说:“我看到孩子们应该如何,并发现比我想象的更好。”这表示他若要了解童年期的孩子,只知道他的姓名、地址、父亲的工作等等是不够的。老师应该认识并实际体验童年期幼儿的秘密,愈深入愈会达到目标,也会有更深入的认识,也才会领会到另一种不同性质的爱。他不会只因孩子所表露的而爱他。他爱他主要是因为他体验到孩子拿隐藏而不显露于外的秘密,这真是美妙的体验。当这种精神领域显露时,老师也会被潜移默化。我们会觉得自己被感动,并逐渐地被改变。我相信,而且我们经常发现,多年以后幼儿的名字我们可能记不起来了,但不会忘记当时从幼儿心灵中流露出来的种种,以及被他们所激起的爱。
导师工作的精神层面
爱有两种不同的层次,平常我们说爱小朋友时,是只照顾他们、亲近他们,我们明白这会使我们也觉得温馨。如果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往来是精神层面的,这关爱只能 在祈祷中学得。但我现在要说的另一层次的爱,在这层面里,爱已不是个人的或物质的。谁服侍孩子,就会觉得是在服侍人的精神领域——一个必须获得自由的精神领域。这不同的层次是被孩子填满,而不是来自于老师。是老师觉得被带到了一个从来没有被认识的层面,是孩子让老师成长,并引领老师进入他们的生活领域中。
在此之前,老师可能认为他的职业是崇高的。想到有很多假日,工作时间少,待遇又高,就很高兴。老师内心的满足,也可能是来自孩子前的权威感,而且又是孩子心目中的理想和崇拜的偶像。他最大的目标是有一天或许能成为主管或督导。但如果真能从这层次体验到另一层次,他就会明白那并不是真的喜悦和快乐。他如果能体验到精神领域的喜悦与满足,他会自然放下追求晋级的满足。事实告诉我们,又很多园长或教育督导员,常会放下他们的职位,全心去服侍孩子,宁愿被认称为 “幼儿园老师”。我认识法国巴黎的两位先生,他们放下原先行医的工作,而参与我们的行列,进入幼儿成长的想象和境界中,他们深深认为他们的工作被提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怎么看出老师是被潜移默化了呢?有什么外在的记号呢?有一点可以体会到,老师会说:“孩子工作的就像我已经不在场一样。”
在还没有进入状况之前,老师的想法往往是相反的。起先他认为是他在教些什么,是他把孩子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但是现在面对孩子,流露出来的精神领域,他最大的贡献可以用这句话来表达:“我帮助了这生命去完成他自己的创造和发展。”“在他创造的生命历程当中,我帮助了他。”这才是老师真正的满足。教六岁以前的孩子的老师,深知他帮助了孩子在人生发展中最重要的阶段的成长。他可以不知道任何有关幼儿之间的种种,他可以借着和孩子在一起自由交谈时,认识孩子的世界。也可以不去关心将来会怎么样,使进高中或大学,或很快会中途辍学;但老师知道在孩子成长最重要的阶段中,所应完成的他已经完成。老师会说:“我会为他心灵的成长服务,他们也完成了,他们这一阶段的成长,在他们的经验过程中,我陪伴了他们。”
老师在权威之外,还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他觉得他的工作是在一种精神生活的满足中,那是永恒的一部分,在每日清晨的祈祷中。如果没有进入这境界(生命),是很难了解我们所谈的,很多人相信这是牺牲的美德所带来的效果,有人说这些老师真谦虚,一点也不在意他们的权威,也有人会说他们的教学法怎么会成功。如果要求老师放弃他们最自然且习惯的方式,很少人能明白,这不是牺牲,而是一种心灵的满足。不是牺牲舍弃自我,而是一个新的生命。在这生命里有了不同的价值观,那是生命真正的意义,只是起先没有发现而已。每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基准,例如正义的定义,在学校、在人类社会里、在民主国家里,正义是在不同阶层里的 人遵守同一的法律。富人、有权势的人、或是垂死的病人,正义常伴随着审判、监牢、判决。如果说我是一个正直的人,他一定和法院、警察无关,所以老师不要只对某个孩子特别好,要对所有的孩子都一样,要公平。这是最低层次的正义,就好像要使每个人都达到同一的高度,就把不同高的人头砍掉那样的不合理。从教育较高层次来看,正义是精神层面的,让每个孩子的能力都发挥到他们自己的顶点。社会正义是帮助每一个人,让每人到达完整的精神层面的成长,要为人类的心灵服务,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里,尽可能帮助每一个人,让他的心智发展,达到自己的最高峰。要引导他,触发他的内在动力,这动力将推动替达成他的发展。这也是未来社会组织的形态。如果和经济的财富相比,经济财富是会失落的,而人类成长的精神宝藏却一点也不会失落。我是富有的是贫穷的都无所谓。如果我的人格达到了完全的发展,经济问题自然会有适当着落。人类如果能使他的心灵发展健全、圆满,人类整体就会变成更有建设性,经济方面的价值也就不会如此重要了,不是只靠手脚和身体来建设,而是靠他的心灵和智慧,当心灵和智慧的得到了应有的发展时,所有人类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孩子是人类的导师和未来的希望
孩子们组成了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不需要任何帮助,而大人却要靠警察、法律、监狱及士兵来维护秩序。孩子能平安地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让我们看出自由和纪律,只是一个银牌的两面,因为用心去探讨过的自由会使人有纪律。一般来说,银牌有两面,一面很仔细地铸一个伟人的头或一些象征性的画面,另一面不怎么精致的铸一些线条或数字,那线条的这一面可以比喻成自由,精美的那一面是纪律。事实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没有纪律的班级,老师所面对的是混乱,他就会禁止孩子 们不安定的行为,老师尽量注意并改正他们,因为在一般传统的教室里,这种情境,老师会觉得没有面子。但事实并不如此,在新教学法的技巧中,我们可以了解,在服侍孩子时,我们是在为人类生命服务。当我们在帮助人类发展时,也同时提升了宇宙和自然。宇宙发展的自然法则,本来就是不断的往上,走向更高、更远、更健全。也只有孩子们能建造这么美的殿堂,它是永远向上延伸的。宇宙自然的法则是由纪律的,当纪律自然呈现时,我们知道孩子已经进入宇宙万物的秩序中了。很明显的,自然所赋予人的使命,提升成人至更高层次的使命也赋予了孩子们。孩子们带领着大家走向更高的精神领域,并解决物质方面的问题。
最后,让我送给大家几句话,这些话可以帮助大家记得我前面所说的。这不是一段祈祷词,而是备忘录。对老师们来说,这是一段祈求,也是一个生活的准则(这些话是没有其他任何话可以取代的)。
"主啊!请帮助我们深入幼儿的内心,了解幼儿内心的秘密,这样我们才能遵照你正义的法则及你至尊的圣义,认识他们、爱他们、为他们服务。
蒙台梭利教学法
1、以儿童为中心。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2、“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内容,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的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式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理解“1111”这个数字的确比较难,但是当你把由1000颗珠子穿起来的立方体、由100颗珠子穿起来的正方形、由10颗珠子穿起来的一根小棍和单个1颗珠子放在一起时,孩子就能很容易理解了“11ll”到底代表多少。抽象的数的概念变得形象易懂。比如把10颗珠子一个接一个地摆好,就构成了一根棍,把10个一根根排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正方形,它正好合100颗珠子;把10个正方形叠加起来,组成一个立方体,它一共有1000颗珠子„„如此,孩子就能轻松地明白乘法的内含。还可利用它玩加法、减法、除法等游戏。三角形组合板,是二、三十块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和钝角三角形,直观地让孩子了解了三角形的种类,并由它们挤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六边形.等边形管等种形状;此外,还有体积组、活动字母箱、排音字母板、触觉板„„总之,任何一套教具,玩法都能变化无穷。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饶有兴趣地接纳了枯燥的概念,活学活用。这当然比机械地教孩子学习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蒙氏教育在重视早期智力开发的同时,也注重生活能力的培养。开设日常生活课程,使孩子在掌握一些生活技能之外,发现自身的能力和增强自信。它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将秩序与自由完美结合,孩子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玩多久。可是,这种自由是有条件的,孩子必须遵循一定程序。蒙氏教育的原则是以孩子为中心,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角度去设计教学,为孩子一生奠定智慧与品格的良好基础,培养自主、持续的学习工作习惯。
怎样使用蒙氏教学法从父母做起蒙氏倡导“生活即教育”。家长首先要注意规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因为言传身教的作用,往往胜过对孩子说一千道一万。
蒙台梭利理论的核心是“发现儿童”。作为家长,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自己的孩子,针对他的个性采取相应的手段,营造轻松、活泼、愉快、有趣的家庭环境,帮助他健康地成长。家长要明白,蒙氏教育是培养孩子全面素质的全程教育计划。蒙氏科学幼教虽有丰富的教具,但目的并不是教会孩子如何使用教具,而是借助教具的操作,协助孩子建构完善的人格。
感性第一
父母应尽量给宝宝提供多元感官刺激,有意识地训练宝宝的视觉、听觉、嗅 觉、味觉、触觉和语言能力。蒙氏教具中有色板、触觉板、重量板、温觉板、味觉瓶、嗅觉筒、音筒等等、音筒等等,在家中我们也能找到与之类似的物品。比如把赤橙黄绿青蓝紫几种不同颜色的纸放在一起教宝宝辨认,进一步找到同一色系几种红、蓝、黄等物品放在一起让宝宝认,帮他把不同的名称和相应的颜色对应起来;给宝宝两个同样的瓶子,一个是空的,一个装少量的水,让他感觉其中细微的差别,懂得轻重的概念;在宝宝面前放冷、温、热三杯水,指导他触摸,感知冷热的不同;酸甜苦辣的东西不妨让宝宝用舌头尖舔一舔„„
用身边的事物教孩子学习分类、配对、排序。比如把几种形状不同的小塑料 瓶混在一起,由宝宝按照相同形状、大小、高矮、粗细、颜色给它们分类;由高及矮、或由粗到细排列;买两套完全相同的卡片,教宝宝学着配对。如果还想简单,可以把水果、蔬菜像苹果、梨、桔子、香蕉、西红柿、扁豆、黄瓜放在一起和宝宝做上述训练,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当然,最好一次只做一种训练,待孩子完全掌握后再做另外一种。
自己动手
蒙台梭利教育强调让孩子动手,满足其好奇心。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件事听过之后,没过多久就忘了;如果是看到的,便容易记往;如果再亲自做一下,就更容易理解了。对幼儿来说,亲自“做”的效果远远胜过对他说什么、让他听什么。
在孩子对某种东西最感兴趣的时候,给他创造“玩”的条件,并给予正确的指导,收获是巨大的。在日常训练中,父母可以为孩子设计多种活动,比如洗碗、洗手帕、择青菜、刷鞋、擦桌子等等。这些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因为它们让孩子有机会模仿大人。再如玩水游戏,可以把没用的小瓶子、罐子、碗、勺等给孩子当工具,由他们自由地倒来倒去,空瓶子浮在水面,装了水的沉到下面,在反反复复中,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当小孩聚精会神地从事某种工作,可慢慢增强他的注意力。当孩子井然有序地遵照活动的程序进行时,他能学到对细节的注意力。最后,在他要开始另一个活动之前,父母引导他结束上一个工作,由此,他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动手的过程锻炼了动脑,同时能发展手眼脑的综合协调能力。市场上的玩具数不胜数,与其一样一样买回家,不如父母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玩具,即经济又能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手的活动能力。前面提到的蒙氏三角形组合板,就可以用硬纸板做成,然后再用彩笔涂上不同的颜色;可以自制实物卡片,父母在不同颜色的纸上画出小汽车、书包、杯子、小房子、袜子、梳子、球等等物品的形状,教孩子小心地剪好,随后在上面写上中文、汉语拼音和英语单词,有形、有文的卡片就做好了;还可和孩子一起做布娃娃、给娃娃缝衣服„„在享受“过程”的乐趣中,加深了孩子的印象。
给宝宝自由
在家里,父母给宝宝营造一个温馨、宽松的环境。玩具尽量放在低处,让孩子随手就能拿到,可随意取舍;图画、挂图等给孩子看的东西,挂在孩子视线所及处。尊重孩子,不轻易打断孩子的话,即使孩子说得慢或出错,也耐心听完,然后用正确的语言复述示范。和宝宝交谈时,最好坐下或蹲下,与孩子的高度相仿,使他感到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孩子学习过程中出错时,家长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纠错,而不是急于指出孩子的错误。尽量少说“你错了”或“你做得不对”。给孩子相对独立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投入地玩„„
父母还应引导孩子多交朋友、创造条件请小朋友到家里来或带孩子到人家去,在与人交往中培育孩子的合作精神。这比单纯的智力开发更能使孩子受用终生。
如何准备做一位蒙台梭利教师
我很忠实地把这篇蒙台梭利博士五十年代的演讲词译成中文,献给每一位教育工作同仁。
在这篇演讲词里,说出了许多我亲身的体验以及我对教育工作的理想,也是我内心深处渴望分享给从事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每一位老师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现在就让蒙台 梭利来向您现身说法,您会发现,一般传统教学法的老师和蒙台梭利教师根本上有什么不同,您也会知道如何让小朋友在自理中获取生理的独立,在自由选择中获取意志的独立,在无止境的独立工作中获取思想的独立。看完这篇后,您会了解教育的真谛,并发现爱与生命的真义。
蒙台梭利教师的态度和做法
一位蒙台梭利老师首先要自我准备,他应不断地运用他的想象力。在一般传统的学校里,教师注意到认识小朋友的行为,知道要照顾他们,也知道为了教育他们应该做些什么。但是一位蒙台梭利教师,在他眼前的孩子应是一位还没有被认识、完全有待被了解的孩子,这是两种老师基本上的差异。来到我们学校的老师要深信小朋友会在学习和操 作中流露自己,表现自己(即在操作中他会让我们认识他),他们也应该暂时放下在发展心理学所学到的不同年龄的幼儿发展常态来断定幼儿。老师的心情不要被那些在发展历程中有偏差的孩子所扰乱,他要了解这些孩子也是生活在一个精神领域里,老师要确信在他眼前的孩子找到一样吸引他的教具时,在操作中会流露他真实的天性。那么在教室里要达到怎样的理想呢?朝什么方向去引导孩子们呢?要使孩子们一个个专注于操作,为了达到这样的情境,就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们内在的动力上,那么他的活动将一阶段一阶段的改变,呈现出一个精神领域的演化。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般来说,老师的态度包括三方面:
蒙台梭利教师的重要不同处
第一个时期:老师是环境的维护者,全心专注于环境的维护,因为环境能诱导孩子们,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对于不专心的孩子,也有治疗的作用,在我们国家里(蒙台梭利的祖国意大利),每一个家庭主妇习惯于把家庭整理得让人觉得舒适、喜爱,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她的丈夫,她不会过分挂虑丈夫在做什么,她会为他预备一个能制造和谐气氛并有助于共同生活的家,努力使这个家宁静、舒适,并充分注意到多方面的情趣。一个让人喜爱的家,基本上是井然有序的,每一样东西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整洁、明亮、而且悦目,这些都是一个家庭主妇首先会注意到的。在学校里,老师也要首先注意到这些,一切都要很有秩序。教具要保持美观,要擦得很干净,没有一点灰尘。这样会让小朋友觉得所有的东西永远都是新的、完整的。一切都有充分的准备,让小朋友随时随地都可以取用。老师本身也要使 小朋友喜爱,很细致地常常使自己保持整洁、平和、高雅。每位老师要设法达到这样的理想。还要切记在他们面前的孩子个个都是天主所特别钟爱的。老师为了小朋友而修饰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动作优雅、宜人,这是老师表达对孩子们尊重与了解的第一步。孩子们在这个年龄常把美丽的老师想象成自己的妈妈,是怎么样的妈妈 虽然不得而知,但常听到孩子们看到一位美丽的妇人时会说:“好美啊!美得和我妈妈一样。”可能他的母亲根本不美,但在孩子心目中,妈妈永远是美丽的。他会对每一位他喜爱的人说:“你像我妈妈一样美丽。”所以在孩子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应算是环境的一部分,而老师更是环境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分。
在所有其他的教学准备之前,老师首先要对孩子的学习环境用心经营。这是一个间接却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环境没有维护好,无论是在生理、心智与精神方面都不可能收到什么良好的效果。
第二个时期:当我们了解学习环境的重要后,接着要探讨的是老师对孩子们的态度。对那些没有规矩的、犹豫不定的、头脑不清晰的孩子,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希 望他们全神贯注于操作,有时我会用一句不太被人赞赏的话来描述:“老师要成为一个诱惑者,去吸引小朋友。”如果疏于维护学习环境,柜子上布满了灰尘,教具的油漆也脱落了,又没放整齐,再加上如果老师也衣冠不整、言行不雅,甚至对小朋友粗鲁,那么老师在他的职责上就有了根本的缺失。在小朋友还没能达到(专心操作)时,老师要像熊熊的火焰激发他、诱导他、并赋予他活力。老师虽然诱导他、激发他,但不要担心是否会阻碍他心智的发展,因为在混乱不安的环境,心智的增长是无法开始的。
在幼儿进入全神贯注的操作之前,老师可以做他愿意做的,他可以带小朋友活动。我(蒙台梭利)念过一本圣人传记,在一个风气还不太坏的城里,这位圣人设法召集一些在路边流浪的孩子。在教育他们之前,他只设法带他们玩耍,让这些孩子对他有好感并喜欢他,这一点就是老师需要学习的。儿童诗、歌唱、故事,并对孩子不同的活动感兴趣。幼儿此时的活动本身并不很重要,但老师的参与及对幼儿活动感兴趣的态度,能使孩子们深深的被老师吸引。实际经验证明,一位活泼的老师比不活泼的老师更吸引孩子。如果愿意的话,每位爱小朋友的老师都可以成为活泼的老师。每一位老师都有能力以愉快的声调说:“为什么今天我们不自己换一下架子的位置呢?”说完后就和小朋友一起工作,鼓励每一个孩子,重视每一个孩子。在孩子们当中流露出愉快的心情,使孩子们喜爱他。他可以对某一个小朋友说:“你的铜器擦得这么亮啊!真好,向大家展示一下吧!”也可以对另一个小朋友说:“你和老师一起去花园采一些花,好不好?”等等,老师的每一个行为都可以变成对小 朋友的邀请或激励。
以上是老师们应有的第二种态度。在这阶段中,常会有些小朋友不断干扰别人,最实际的办法,就是禁止他们干扰。虽然我们说过,并再次反复强调,当小朋友全神贯注于操作时,不能干扰他们,不能中断他们的操作情绪,更不能扫了他的兴。但是在小朋友不断干扰别人时,正确的技巧却正好相反。在此要中断干扰别人的小朋友活动的行为,中断的方式可以是一种对他行为表示惊讶的态度,或是对暴躁的孩子表示特别关心,他扰乱别人时对他特别关爱,用关爱介入他扰乱暴躁的行为时,会在孩子心中引起一连串的惊奇(蒙台梭利说好像为小朋友带来一连串的电击),久而久之就能看到效果的。老师干预孩子的方式,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表达:“你怎么 啦?来!到我这来,我有一些事情要请你做呢!”很可能他不理会这邀请,老师可以再向他说:“你不喜欢是吗?好!没关系,来!我们一起到外面院子里走走。” 老师和他一起,或请助理培他,在被照顾下,他的脾气会消失,其他的孩子也不会再受到他的干扰。
第三个时期:小朋友终于开始对某些东西感兴趣了。一般的现象是,孩子先对日常生活的操作感到兴趣。我们不要在未能达到操作教育之前就先介绍小朋友一些心智发展的感官教具,或其他认知发展的教具。经验告诉我们,这不但一点也没用,而且会伤害到他们的发展。一定要等到小朋友专注于某些活动,前面已经说过,最先引起小朋友专心操作的是日常生活教具的操作,当小朋友开始对某些日常生活的工作感到兴趣是,老师不要中断他,因为这样的专注符合自然发展的法则,从此会展开一连串不停的工作,这专注的情境开始时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细致,而且很容易消失,就好像肥皂泡一样,一碰就会没有了。那美好的、全神贯注的情境,一不小心也会消失殆尽。
老师这是要非常注意,不要以任何方式干扰小朋友。这是老师常会犯的错。因为在此之前,小朋友一直很难进入专心操作的情境,而不停干扰周围的人,好不容易他才专心于某项工作,但老师在致力于工作时,即使只是在经过他身边时,稍微赞美了他一声,说了个“好!”字,就足够使他又开始顽皮,而且可能会让他在一两个星 期内不对任何工作感兴趣。另外一个例子,当一个小朋友在操作中遇到了困难,老师如果为了帮助而介入,那么他就会自己走开,留下老师自己在那。小朋友的兴趣 不只在于专心工作,更是因为希望能克服苦难(如果老师已经胜过了这个困难,就让老师做好了!我对那工作就不再产生兴趣了。)同样地,如果小朋友拿重东西,老师来帮忙,常会发现小朋友丢下教具及老师,自己却走开了。赞美可以帮助别人,但是有时甚至只是瞥了他一眼,就足够中断或者破坏那已 经开始的工作情境。说起来是很奇怪的,但是就是会发生。只要小朋友发现有人在看他,这情境就中断了。如果有人来看我正在做什么,不愿继续工作的情况也会发 生在我们身上。一个使老师成功的大原则是这样的:当全神贯注的情境一开始时,就当作小朋友不在教室里。当然可以看他正在做的工作,但是只要稍微用眼睛瞥他一下,而不要让他发觉。在全神贯注后,小朋友不会因无聊而心中苦恼,也不会不停地从这样东西转到那一样东西。他会被内心的决定引导着,开始选择他要的工作。在自由选择时,往往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有很多人希望操作同一样教具时,老师不应介入,不必帮他们解决。小朋友自己会解决。老师的责任是,当发觉所供 应给小朋友的教具他们都会了,要马上介绍新的教具。在实际经验中,老师会获得不干预小朋友的工作技巧,但也不是很容易获得的,他愿意把自己提升到一个较高的精神境界。老师真正的精神,在于能使孩子自己充分的表达他自己,如果说是我们在帮助他,那会是老师自傲的流露。
老师真正能给与孩子的帮助,不在于一时情绪的激动,而要处于爱。爱给人最深的满足,无论是对付出或接收爱的人,所以要适当的运用。真正的爱,是为所需者服务,是真正的付出,不必张扬出来。如果张扬出来,这真正的帮助就被一种自然而平常的行为所取代,而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了。
老师和孩子的关系本质上是属于精神层面的,老师可以在一个好仆人身上找到同样的特质。仆人把主人的靴子放的整齐有序,而只在主人告诉他什么时候用时,他才用。他细心的准备主人的事物,但不规定主人什么时候吃。午餐准备好后,他不会再多说一句话。他在准备好后就退下了。同样的,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老师也要有这样的态度,老师所服侍的主人是孩子的心灵,当他流露出心中任何的希望时,老师就要马上准备好去满足他。就如同当主人独处时,仆人不会去打扰他。但是只要主人一叫他,他就会很快地过去接收吩咐。主人想要什么,他马上回答:“是的,主人。”如果主人请他欣赏,即便看不出有多美,他还是诚心的欣赏着。就这样,当小朋友在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情时,我们不应加入,但是如果他表示需要我们的嘉许时,我们也应很慷慨的赞美他。
老师和小朋友在心理上的联系,在技巧和方法上和主仆的联系是相同的。我们应尽力的、好好的服侍幼儿的心灵和精神的领域。
幼儿教育的基础建立在孩子的自我发展上
这是一个新的概念,特别是在教育的园地里。教育不只在于小朋友脏了帮他洗,或帮助他穿着整齐。我们不只是服侍孩子的身体,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孩子如果要自我发展,穿着整齐是他应当学着做的。我们的教育基础不在于替他作,孩子要在自理中,获取生理的独立;在自由选择中,获取意志的独立;在无止境的独立工作中,获取思想的独立。要知道孩子的发展史循序渐进的,这特质往往显示在独立自主上。这种认识,将引领我们对幼儿有不同的态度。我们要帮助孩子自己做选择,自己去思考,这是做幼儿心灵仆人的艺术。而这种技巧,在孩子幼儿年时,更显得重要。
如果老师的观念和态度,可以使那些交给他照顾的孩子得到满足,那么他就可以享受到丰硕的成功和收获的喜悦,他可以快乐地察觉到孩子心灵真诚的流露。能看到 这情景,实在是一个特殊的恩赐,就像沙漠中的旅人发现了绿洲,赞颂在没有希望的、干燥炎热点沙漠竟能看到了涌出的甘泉。因为人类精神领域的美好,在这些成长有了偏差的孩子身上,也是隐而不现的。当显露出来时,和老师预知的相符合,他便能以满足的喜悦来迎接。如此的喜悦,是信心得到报偿的喜悦。幼儿的本质,让我们看到人是怎样的,他是一个永不知累的工作者,因为有一股永恒的喜悦推动着他。他会尽最大的努力,因为他内心不止息的渴望就是克服困难。就像那些真正愿意帮助弱小的人,是因为他有一颗知道如何尊重他人的爱心。我们从心灵深处努力尊重每一个人,就像用水去灌溉每一心灵的根。在这些特性中他会认识并了解,真正的幼儿是成人之父。
这是一步步慢慢达成的。开始时老师会说:“我看到孩子们应该如何,并发现比我想象的更好。”这表示他若要了解童年期的孩子,只知道他的姓名、地址、父亲的工作等等是不够的。老师应该认识并实际体验童年期幼儿的秘密,愈深入愈会达到目标,也会有更深入的认识,也才会领会到另一种不同性质的爱。他不会只因孩子所表露的而爱他。他爱他主要是因为他体验到孩子拿隐藏而不显露于外的秘密,这真是美妙的体验。当这种精神领域显露时,老师也会被潜移默化。我们会觉得自己被感动,并逐渐地被改变。我相信,而且我们经常发现,多年以后幼儿的名字我们可能记不起来了,但不会忘记当时从幼儿心灵中流露出来的种种,以及被他们所激起的爱。
导师工作的精神层面
爱有两种不同的层次,平常我们说爱小朋友时,是只照顾他们、亲近他们,我们明白这会使我们也觉得温馨。如果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往来是精神层面的,这关爱只能 在祈祷中学得。但我现在要说的另一层次的爱,在这层面里,爱已不是个人的或物质的。谁服侍孩子,就会觉得是在服侍人的精神领域——一个必须获得自由的精神领域。这不同的层次是被孩子填满,而不是来自于老师。是老师觉得被带到了一个从来没有被认识的层面,是孩子让老师成长,并引领老师进入他们的生活领域中。
在此之前,老师可能认为他的职业是崇高的。想到有很多假日,工作时间少,待遇又高,就很高兴。老师内心的满足,也可能是来自孩子前的权威感,而且又是孩子心目中的理想和崇拜的偶像。他最大的目标是有一天或许能成为主管或督导。但如果真能从这层次体验到另一层次,他就会明白那并不是真的喜悦和快乐。他如果能体验到精神领域的喜悦与满足,他会自然放下追求晋级的满足。事实告诉我们,又很多园长或教育督导员,常会放下他们的职位,全心去服侍孩子,宁愿被认称为 “幼儿园老师”。我认识法国巴黎的两位先生,他们放下原先行医的工作,而参与我们的行列,进入幼儿成长的想象和境界中,他们深深认为他们的工作被提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怎么看出老师是被潜移默化了呢?有什么外在的记号呢?有一点可以体会到,老师会说:“孩子工作的就像我已经不在场一样。”
在还没有进入状况之前,老师的想法往往是相反的。起先他认为是他在教些什么,是他把孩子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但是现在面对孩子,流露出来的精神领域,他最大的贡献可以用这句话来表达:“我帮助了这生命去完成他自己的创造和发展。”“在他创造的生命历程当中,我帮助了他。”这才是老师真正的满足。教六岁以前的孩子的老师,深知他帮助了孩子在人生发展中最重要的阶段的成长。他可以不知道任何有关幼儿之间的种种,他可以借着和孩子在一起自由交谈时,认识孩子的世界。也可以不去关心将来会怎么样,使进高中或大学,或很快会中途辍学;但老师知道在孩子成长最重要的阶段中,所应完成的他已经完成。老师会说:“我会为他心灵的成长服务,他们也完成了,他们这一阶段的成长,在他们的经验过程中,我陪伴了他们。”
老师在权威之外,还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他觉得他的工作是在一种精神生活的满足中,那是永恒的一部分,在每日清晨的祈祷中。如果没有进入这境界(生命),是很难了解我们所谈的,很多人相信这是牺牲的美德所带来的效果,有人说这些老师真谦虚,一点也不在意他们的权威,也有人会说他们的教学法怎么会成功。如果要求老师放弃他们最自然且习惯的方式,很少人能明白,这不是牺牲,而是一种心灵的满足。不是牺牲舍弃自我,而是一个新的生命。在这生命里有了不同的价值观,那是生命真正的意义,只是起先没有发现而已。每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基准,例如正义的定义,在学校、在人类社会里、在民主国家里,正义是在不同阶层里的 人遵守同一的法律。富人、有权势的人、或是垂死的病人,正义常伴随着审判、监牢、判决。如果说我是一个正直的人,他一定和法院、警察无关,所以老师不要只对某个孩子特别好,要对所有的孩子都一样,要公平。这是最低层次的正义,就好像要使每个人都达到同一的高度,就把不同高的人头砍掉那样的不合理。从教育较高层次来看,正义是精神层面的,让每个孩子的能力都发挥到他们自己的顶点。社会正义是帮助每一个人,让每人到达完整的精神层面的成长,要为人类的心灵服务,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里,尽可能帮助每一个人,让他的心智发展,达到自己的最高峰。要引导他,触发他的内在动力,这动力将推动替达成他的发展。这也是未来社会组织的形态。如果和经济的财富相比,经济财富是会失落的,而人类成长的精神宝藏却一点也不会失落。我是富有的是贫穷的都无所谓。如果我的人格达到了完全的发展,经济问题自然会有适当着落。人类如果能使他的心灵发展健全、圆满,人类整体就会变成更有建设性,经济方面的价值也就不会如此重要了,不是只靠手脚和身体来建设,而是靠他的心灵和智慧,当心灵和智慧的得到了应有的发展时,所有人类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孩子是人类的导师和未来的希望
孩子们组成了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不需要任何帮助,而大人却要靠警察、法律、监狱及士兵来维护秩序。孩子能平安地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让我们看出自由和纪律,只是一个银牌的两面,因为用心去探讨过的自由会使人有纪律。一般来说,银牌有两面,一面很仔细地铸一个伟人的头或一些象征性的画面,另一面不怎么精致的铸一些线条或数字,那线条的这一面可以比喻成自由,精美的那一面是纪律。事实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没有纪律的班级,老师所面对的是混乱,他就会禁止孩子 们不安定的行为,老师尽量注意并改正他们,因为在一般传统的教室里,这种情境,老师会觉得没有面子。但事实并不如此,在新教学法的技巧中,我们可以了解,在服侍孩子时,我们是在为人类生命服务。当我们在帮助人类发展时,也同时提升了宇宙和自然。宇宙发展的自然法则,本来就是不断的往上,走向更高、更远、更健全。也只有孩子们能建造这么美的殿堂,它是永远向上延伸的。宇宙自然的法则是由纪律的,当纪律自然呈现时,我们知道孩子已经进入宇宙万物的秩序中了。很明显的,自然所赋予人的使命,提升成人至更高层次的使命也赋予了孩子们。孩子们带领着大家走向更高的精神领域,并解决物质方面的问题。
最后,让我送给大家几句话,这些话可以帮助大家记得我前面所说的。这不是一段祈祷词,而是备忘录。对老师们来说,这是一段祈求,也是一个生活的准则(这些话是没有其他任何话可以取代的)。
"主啊!请帮助我们深入幼儿的内心,了解幼儿内心的秘密,这样我们才能遵照你正义的法则及你至尊的圣义,认识他们、爱他们、为他们服务。
阅读(21)| 评论(0)| 复制链接 0票 我顶、情况分析:
通过蒙氏教育活动的实践,我班幼儿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动手操作能力、秩序感、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与同龄的幼儿相比,他们在学习兴趣、守纪律、遵守规则、等方面稍胜一筹,但个别幼儿的日常生活常规有待提高:做事拖拉、欠缺责任意识,收玩具、做值日生等工作常常需要别人提醒,因此,我们根据本班幼儿发展的情况,制定了本学期的蒙氏教育教学计划。
二、活动目标:
1、以感觉教育中的视觉教育及数学教育为主进行蒙氏活动。2、适当增加科学教育、语文教育、地理教育的内容。
3、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及家庭生活环境。
4、通过日常生活教育,培养幼儿的秩序感、责任感及手眼协调能力和安静专心的练习。5、通过视觉教育,帮助幼儿怎么样辨别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增进相同、对比、类似的观察,为今后的数学教育做基础。
6、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及地理的兴趣。
7、结合活动整合课程,对幼儿进行口语练习、书写的预备。
三、活动内容:
1、继续走线活动及已掌握的一些日常生活练习。
2、日常生活练习:缝的工作、钉的工作、倒的工作、清扫工作、水的工作…… 3、视觉练习:构成三角形、二项式、三项式;增加纸上作业及相应的延伸活动。4、数学活动:十进位系统2。5、科学活动:树 6、地理活动:地图.7、语文活动:书写预备、文字与阅读.此外,在开展以上活动之前,还需要有必要的预备活动。
四、完成活动的时间及注意事项:
1、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每周进行2——3次,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多加练习,幼儿在练习时,教师要多多观察,做好记录。
2、每项练习都要斟酌幼儿对该项练习的关心程度,以具备有吸引力的提示加以指导。3、教师要做好每日的检查工作,如:教具柜上教具排列 的顺序、每次活动前的教具是否齐全等。
4、家长也要配合整个教学活动,在家中进行进一步的巩固练习。
蒙氏大班上学期教学计划表
默认分类 2007-09-18 18:39:47 阅读23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蒙氏大班上学期教学计划表 篇二:蒙特梭利教学计划
蒙氏教学计划
第一周:预备周活动
1、找点及问好练习:教师固定幼儿蒙氏点并请幼儿学习问好方式。
2、问好练习及走线:幼儿认识蒙氏线,知道走蒙氏线的方法并进行线上游戏
第二周:预备周活动
1、走线取垫:复习走线要求并加入取垫环节。
2、教师铺毯学习:教师示范请幼儿进行铺毯走毯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