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详情页

观后感蒙台梭利(合集)

2024-04-03 00:40:4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后感蒙台梭利(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观后感蒙台梭利(合集)》。

第一篇:《蒙台梭利教育法》读后感

《蒙台梭利教育法》读后感

最近这段时间,我读了京华出版社出版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加上后来余茂老师也来给我们做了一些蒙氏教育的相关培训,让我感触颇深。其实蒙氏教育的书籍还有很多,我把其他几本书籍也买了,但之前对蒙氏一无所知的我之所以选择了第一个阅读这本,是因为我觉得从这本书的书名来看的话,应该会比其他几本书更加系统、具体地体现出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念。

首先我想谈谈在《蒙台梭利教育法》第一章“新教学法与现代科学的关系”中蒙台梭利提到的对教师的培养。她觉得“对教师的培养方向应该是‘精神’,而不是‘机械操作’。”与此同时她还提到“教师的特殊使命不是观察昆虫或者细菌,而是要观察人。”、“教师要研究的是人在清醒时的智力活动”。我摘抄书上这几句话是因为我觉得这是很耐人寻味的观点。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学生就是学知识,而教师的任务就只是教会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熟练地操作各种仪器设备或者解答出各种难题。如果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只知道做纯粹实验的人,那就好像在单词拼读课本中只是拼写出单词的文字含义的人,他们的技能水平只停留在技术水平上。这样是没有意义的。

想让孩子真正学会这些东西、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就应该要有相应的环境和事物,可供学生活动和观察。这样才能把活动和教材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蒙台梭利所倡导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发挥出他们自身的生命潜能,通过自身的实际活动来发展自己各个方面。这实际上也就是蒙氏核心思想“孩子的成长靠自己,教育的作用是辅助性”。教师的作用则更多的是指导孩子的心理活动和生理发展而不是一味地、机械地灌输知识。蒙台梭利把“教师”这个名字改为了“指导者”,指导生命和灵魂。

蒙台梭利在这本书中还强调了“学校必须允许孩子自由展示其个性”。她以学校中的桌椅板凳的改进为例,这也迫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了在这个学生备受束缚的环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结论是:学校应做的是给予孩子们自由,而不是改进板凳。一切的事情都由孩子自己选择,孩子才会发现自己在环境中的作用,有发现自己有能力独立完成工作。于是,成就感、自我独立感、自信心、乃至完美的人格也就这样逐渐形成。

在我们对孩子的指导教学中,感觉训练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蒙台梭利采用教具进行教学实验。在前段时间我们准备蒙氏教具之前,我对此一无所知。起初,我非常好奇蒙台梭利为什么要致力于那些教具的制作,也很想知道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物品是如何成为教具的。但后来通过余茂老师给我们做的蒙氏教具相关培训以及我对《蒙台梭利教育法》书中内容的熟悉和了解,让我对蒙氏教具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蒙氏教具不但很有规律,还很美观,很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上次余老师给我们做“蒙氏数学”培训时用的那个教具让我印象深刻,就连我们成人都觉得它非常有趣,更不用说小孩子了。我还记得我们最后在收教具的时候,余婷老师在我旁边说了一句:“要是我小时候也用这么高档的教具学数学的话,我现在肯定是数学天才了!”这虽然是玩笑话,但颠覆我们传统教学观念的蒙氏教学确实有那么神奇的魅力。蒙氏所提倡的感觉训练是教学法上具有最大兴趣的一种教育。我们人类感觉的发展优先于智力的发展,3——7岁的孩子正处于感觉形成的时期,所以我们指导者就该抓住这个特点对幼儿进行感觉的训练,否则到成年以后,感觉教育就变得很困难了。

《蒙台梭利教育法》这本书有太多的教育内容,是幼儿教师不得不读的一部教育经典。一部好的教育著作就如同好的经典小说,会让人百看不厌,每次读来都会有新的收获。接下来我想再抽空余时间读读关于蒙台梭利教育的其他几本书籍,她的教育理念真的很独特,值得我们去仔细琢磨、体会。

推荐专题: 今日说法观后感 感动中国观后感 观后感蒙台梭利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