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读《芳华》原著有感3000字(推荐3篇)

2022-03-13 20:11:15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芳华》原著有感3000字(推荐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芳华》原著有感3000字(推荐3篇)》。

第一篇:读马列原著有感资本论3000字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资本主义却从《资本论》中汲取营养,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在自身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认识到了经济过程的动态性,并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而且发展了关于经济活动的封闭理论。他同时还是第一个将经济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学家,而《资本论》就是他这种创举的体现。

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曾发现有机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一样,马克思的《资本论》也发现了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著述的伟大的科学巨著,是人类历史上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对国际工人运动斗争经验的总结。它的出版,宣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末日,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的天才之处在于从一开始就发抓住了所有商品都有的共性,这种共性与商品的具体物理属性没有关系,这就是劳动。劳动在此的作用和地位类似于万有引力对宏观物体的作用和地位一样。在商品身上,除了能够发现都凝聚了人类劳动这一共性以外,不能够发现第二个更能够揭示人类生产活动发展规律及趋势的工具或指标。马克思发现了这个商品的共性,就为其理论体系的构建找好了打下了基石。

据“物质不灭定律”也能够推导出劳动的作用。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物质没有增加或减少,那么人类社会多了什么呢?多出的就是凝聚在各种商品之上的劳动,有了劳动,才使人类从原始社会的生活水平提高到现代化的生活水平。没有凝聚人类的劳动,所有商品都将以其初始的物质状态存在,谈物质财富也就失去了意义。商品的价值因劳动而产生。

劳动具有价值,同时也是人类区别动物的开始和标志。没有劳动,没有钻木取火,没有对石头的改造,就没有文明的开端。劳动的作用不仅在于改造客观世界,还在于帮助人类产生并发展了意识。没有劳动,人类就不可能产生吃熟肉比吃生肉更有口感的意识。意识与劳动的关系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没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劳动的出现,就不能够出现人类的意识。

先有劳动后有意识,意识活动的增加又促进人脑的发育,为意识活动的升华提供了物质基础,升华后的意识又被用来改造劳动工具,推动劳动向更广和更深度进展。劳动为因,意识的升华和劳动工具的升级为劳动实践的结果(另一个主要结果就是商品的增加),互相推动,良性循环。良性循环一旦启动,以劳动、意识、生产工具为主要构成要素的人类生产力就不断向前发展,不能停止下来。

人类发展历史上最能够说明上述三者关系及互动效应的,就是思想意识领域的“文艺复兴”和自然科学大发现,生产工具领域的蒸汽机等机器的发明、电力煤炭及石油等二次能源的发现。

机器的发明、新能源的发现又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为原来的个体生产者向资本家转变提供了生产工具的条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前,人类社会中的交换方式主要以个人为主,交易的产品以个体手工作坊生产的产品为主。这种生产方式受人的体力限制,决定了其产品数量和质量都存在水平不高的极限。这就是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生产成果与资本主义几百年的成果无法比拟的根本原因。

正如前文所讲,机器的出现为个体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可能,但大规模生产还需要雇佣劳动力,机器生产靠原来的个体生产者个人是无法完成的。而一旦机器与雇佣劳动力相结合,就为原来的个体劳动者从直接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活动中解放出来,为其占有雇佣劳动力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提供了可能。原来的个体劳动者,随着机器的开动和雇佣劳动者的劳动,就完成了向资本家的转变。货币,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从原来的一般等价物角色,向一种能够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捆绑在一起,从而产生剩余价值的工具的转变。这种工具,就叫做资本。

这就是“蒸汽机”出现以后紧跟着“圈体运动”出现的原因,“圈体运动”使原来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成为产业工人,这为资本家提供了劳动力。机器的出现提高了劳动效率,产业工人的出现提供了雇佣劳动力。剩余价值来自哪里?剩余价值的来源是产业工人的劳动,没有产业工人的劳动,就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根据公式:单位商品的利润(剩余价值的货币化表现)=商品售价—劳动成本—生产资料成本

增加剩余价值的途径有两条: 第一条:在生产技术一定从而使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一定的条件下,通过降低劳动成本可以增加单位商品的剩余价值。 第二条:在不改变劳动成本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从而增加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使单个商品凝聚的劳动成本降低,也能够增加单位商品的剩余价值。

尽管在20世纪以前,资本家为了赚取最大的剩余价值,往往采用第一条办法,拼命降低雇佣劳动力的工资以降低劳动成本,但如果使产业工人的生活水平甚至低于原来当农民的生活水平,产业工人无疑是不会自愿当产业工人的。如果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工人以低于农民的收入来为资本家劳动的话,必然引起强烈的反抗,并最终危及资本主义社会体系本身。这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早期出现工人故意破坏机器的原因所在。

采用第二条道路——提高生产效率,不以产业工人的利益牺牲为必要条件,从而增加剩余价值,成为资本家的最优选择。劳动量不变,生产效率提高,单位商品凝聚的劳动量减少,与社会平均劳动量的差距拉大,单位商品的剩余价值量增加,资本家赚取的利润同样增加。

这可以用来解释20世纪以后尤其是二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实际运行效果:总的来讲,在劳动力总量一定的限制下,资本主义国家总的剩余价值增加主要依靠的是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产业工人的生活水平相较以前也有提高,主要来源于工会的组织下工人与资本家斗争而争取来的。资本家在劳动力成本上升所丧失的部分剩余价值,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得到补偿。

资本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经济危机后,越来越多的人,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越发觉得它的存在有道理,并开始研究它。我们作为21世纪青年,也应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一种课外兴趣来研读。

第二篇:《芳华》读后感

芳华,顾名思义,芬芳四溢的美好年华。单就这个名字都会令人扶首追忆,令人沉吟回味,令人满心欢喜,令人心生向往。我本也欣欣然想去观影的,不幸没有时间。退而求其次,购买了书籍。看那军绿色的封皮,满是青春气息,又见军旅风貌。封皮上那两条修竹一样挺拔的小腿,传递着活力、激情、优雅、美好。军旅胶鞋的质朴、奋斗,芭蕾舞鞋的精致、高雅,诠释着芬芳年华。

满怀向往,满怀参加青春盛宴的激动,打开扉页,打开每一个篇章,却在阅读中,慢慢地冷却了热情。那平白无奇的铺叙中,我没有看到青春飞扬,只看到一地鸡毛,一片流言蜚语和八卦嚼舌,直到小说的三分之二,都没有新奇可言。于是断言,本书一般,便搁置了。后来本着总要看完的心态,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又再次拿起《芳华》。

读完后,我收回之前对本书草率的判定。一个平凡普通的好人,好一时不难,难在好一世。你好我也好,不难;难在你对我不好,我依然对你好。我好也会对你好,不难;难在我不好,却依然对你好。把无私奉献坚持一辈子,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这样的平凡就是不平凡,这样的普通就是伟大。刘峰就是这么一个平凡普通又不凡而伟大的好人。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好人”这个概念,也是用他的一生践行了“好人”的事迹,他的一生就是大写的“好人”二字。也正因如此,我改变了对《芳华》这本书的看法。

很多人都会说,当好人能得到什么?当个好人,在某些世俗意义上,不能比别人得到更多,反而付出更多。所以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很多人不再愿意当个严格意义上的“好人”。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下,“好人”变得更加珍贵。我也曾为此困惑。后来有哲学家说“成为好人就是对好人最好的奖励。”我愚昧,还是不甚理解。直到看到这段话,“成为好人,心中自有美好天地,这就是好人最大的福报。”我心中豁然开朗,上天从不曾亏待过善良的人们。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善”有原因,它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结果,那也不能称为“善”,“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芳华》里的刘峰就是这么一位不计任何因果联系,始终善良的人。他的默默无闻,他的善良,他的人性的光辉,令我深深折服。乃至他的死亡,平静坦然面对死亡的态度,都彰显了他豁达和超然。

严歌苓貌似擅长从平淡无奇中发掘人生的意义。原来读过她写得《陆犯焉识》也是如此。大量的琐屑的日常生活铺叙,牵引着你走入一个个平凡的普通的人生。却在这平凡普通中,看到不可泯灭的人性光辉和爱的影子。

如果说《无问西东》是伟大崇高,那《芳华》就是普通平凡;如果说《无问》是日月霓霞,那《芳华》就是微风细雨。《无问》用那恢宏史诗般的气度,碾压《芳华》中庸庸碌碌的人生百相,但《芳华》却似燎原野草,恣意在人们心间生长,坚韧顽强,虽杂乱虽渺小,却无法无视和逾越。就像理想与现实一样,《无问》是前者,《芳华》是后者。

第三篇:再读《黄金时代》有感3000字

再读《黄金时代》有感3000字

仙道

这些天重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有许多和以前不太一样的感受。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大概是大二,在学校的图书馆里,书本很旧,金黄色的封面已经快要被翻烂。当时去找这本书看的原因现在想来都觉得羞愧:有位朋友说这本书“某些内容很精彩,你懂的”。当时他嘴角露出一丝坏笑,还朝我使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我承认我第一次看这本书时确实多次起了生理反应,对某些描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特意去网上搜索了一下考拉熊长什么样。那时候我二十出头,思想浅薄,根本无法明白这本小说的美感和深意所在。如今,王小波已故去多年,《黄金时代》几成文坛绝响。我有时甚至怀疑,作为读者的我们是否再无机会真正理解《黄金时代》,真正理解王小波?

开门见山地说,一个作家如果能在他的写作生涯中留下一部让人无法忘记的作品,哪怕只有一部,他的人生也就圆满了。比如,钱钟书有《围城》,阿城有《棋王》,白先勇有《台北人》,加缪有《局外人》,余华有《在细雨中呼喊》。有了这样一本东西,剩下的人生无论怎么度过都不为过。

对于王小波来说,《黄金时代》就是他的生命之作。甚至,这本书和他这个人已经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再也无法分割。当提起王小波这个名字时,你会第一时间想起《黄金时代》;而当说起《黄金时代》时,你脑海里最先浮现出来的也一定是王小波那张并不英俊的脸。

文艺青年们往往刻意忽略了一点:王小波其实是一个很高产的作家,他创作的优秀作品远不止《黄金时代》一本。只是,《黄金时代》实在太牛逼了,牛逼到足够一览众山小。就像科比一生中砍下过无数次高分,但球迷们最津津乐道的却永远是81分那场。

《黄金时代》的具体构思和创作过程现在已经无法考证。我们唯一知道的是,这部仅仅三万多字的作品,王小波从二十来岁的时间开始写,到将近四十岁时才完篇,期间修改无数次,甚至数次重写,前后历经近二十年的时间。在如此精雕细琢之下,才有了这样一部既轻逸随性、又圆润丰满的,近乎完美的作品。如果将小说比喻成一台仪器的话,那么《黄金时代》就是一块外观简单而做工精密的高级手表,把它拆开来看,里面的每一个机械齿轮都卡得严丝合缝,几乎没有破绽。冯唐曾经批评《黄金时代》“结构臃肿”,在我看来这是不存在的。

《黄金时代》的趣味性已无需赘言——在大多数王小波的粉丝们看来,这是他作品最为宝贵的特质。王小波的这种趣味性是独一无二的,与王朔、石康、冯唐等经常被拿来和王小波作对比的作家又有很大不同。但实际上,我们常常因为趣味性而忽略了《黄金时代》在文字上的美感。不是文笔优美的美,而是字里行间流洒出的某类气质,一种简单的、并不十分强烈、真实的美。趣味性常常可以被模仿,而美感这东西却是天生的,学不来,就算模仿,也往往容易演变成拙劣的模仿。

比如文中的这几句,就写得极为动人:

“陈清扬说,在章风山她骑在我身上一上一下,极目四野,都是灰蒙蒙的水雾。忽然间觉得非常寂寞,非常孤独。虽然我的一部分在她身体里摩擦,她还是非常寂寞,非常孤独。”

在白话汉语文学作品中,我从未见过能将XX行为描写得如此美而深邃的。后来有人对这部作品作了详细的解读,得出的结论是《黄金时代》里没有一段性描写是刻意而为之。对此,王小波自己是这么说的:“在非性的年代里,性才会成为生活主题,正如饥饿的年代里吃会成为生活的主题。”

《黄金时代》最妙的地方在于,当你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生阶段读它时,总会得到一些不一样的体会。对我而言,十几岁初读时,读到的是一个“性”字;二十几岁读时,读到的是一个“情”字;在近而立之年再读时,读到的却是一个“真”字。不知道再过些时间重读,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在后记里,王小波写道:“《黄金时代》最主要的一个逻辑是: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作黑色幽默。我觉得黑色幽默是我的气质,是天生的。”

王小波把王二和陈清扬之间种种看似不可思议的故事,安排在文革这个极端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竟让一切看上去显得无比合情合理。这本身就是一种黑色幽默。这样的故事,读者读得欢乐,可对于主人公王二和陈清扬来说,其中究竟是快乐多一点,还是痛苦多一点?这个问题恐怕连王小波自己都回答不了吧。

当然,对于从未经历过文革这种特殊时期、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的我们来说,能在读《黄金时代》时如此津津有味,并且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击感,也再次从侧面论证了一个说法:好的小说是无关时间、环境等外部因素的,而是试图从深处挖掘人性,直指人心。

艾丹有一段名言:人活着已经很复杂了,为什么还要有性?一男一女,抱在一起,嗷嗷怪叫两声,于事无补甚至添更多麻烦。人类绝大多数悔恨都是由这几声嗷嗷怪叫引起的。

《黄金时代》里王二和陈清扬之间的种种纠葛,也正是在嗷嗷几声怪叫中产生的。自此之后,男与女,性与爱,剪不断,理还乱。

王二是浑球、是流氓,陈清扬是高材生、是女神。正常情况下,不管从教育背景、生活品味还是人格特质上,这两个人都是南辕北辙、八竿子打不着的。但在那种极端压抑、极端扭曲的社会历史环境下,他们竟然从肉体到精神上都发生了实实在在的纠缠,并且这种特殊的记忆注定令二人一辈子都难以释怀。

实际上真要细究起来,王二和陈清扬的故事其实一点都不荒诞。本质上,他们都是真性情的人,正是这种真,让他们都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也正因为如此,王二才有机会向陈清扬抛出所谓的“伟大友谊”论,陈清扬才顺理成章地和王二搞起了破鞋。

王二的确很浑,但陈清扬却不傻。与时不时精虫上脑的王二相比,她一直清楚地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即便如此,王二和陈清扬之间居然也摩擦出了爱情,并且这种爱情能让陈清扬坚定地认为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爱情,果然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啊。

只是可惜,王二和陈清扬之间的爱情从未有过一次同时、同地、处于同一个频道,因此,也就从未产生过真正意义上的共振:

当王二受伤时,陈清扬说“要是你瘫了,我照顾你一辈子”。王二最终健康出院了,但陈清扬却失去了此前的热情;

王二在山里时,“始终盼望着陈清扬来看我,但她却始终没有来。她来的时候,我没盼着她来”;

进山的第一个晚上,陈清扬想为王二“生一窝小崽子,过几年就耷拉到这里”,但王二却觉得“耷拉不好看”;

过一段时间后,王二认为“生生也无妨”,但陈清扬却总理解成王二“要干那件事”;

在后山上,王二趁陈清扬睡觉时偷偷吻了她肚脐,那一刻,陈清扬感觉“无法自持”,心里期待着王二还要干些什么。但王二却“什么都没干,抬头往四下看看,就走开了”;

最后,也就是全文中最被读者们津津乐道的“打屁股”一段:

“回来的路上扛着她爬披。那时旱季刚到,天上白云纵横,阳光灿烂。可是山里还时有小雨。红土的大板块就分外的滑。我走上那块烂泥板,就像初次上冰场。那时我右手扣住她的大腿,左手提着猎枪,背上还有一个背篓,走在那滑溜溜的斜面上,十分吃力。忽然间我向左边滑动,马上要滑进山沟,幸亏手里有条枪,拿枪拄在地上。那时我全身绷紧,拼了老命,总算支持住了。可这个笨蛋还来添乱,在我背上扑腾起来,让我放她下去。那一回差一点死了。等我刚能喘过气来,就把枪带交到右手,抡起左手在她屁股上狠狠打了两巴掌,隔了薄薄一层布,倒显得格外光滑。她的屁股很圆。鸡巴,感觉非常之好的啦!她挨了那两下登时老实了。非常的乖,一声也不吭。”

对于这一段的解读,和菜头在豆瓣上写的那篇著名书评《打屁股和爱情》已经谈的很深入了,这里不再赘述。总之,对王二来说,打屁股这个动作是情急之下的行为反应,而对于陈清扬说,这两下却简直要了她的命。她后来形容那一刻自己的心理反应,“那是我最真实的罪孽”。

所以,即便王二的小和尚曾经无数次进出陈清扬的身体,但他们却一直在彼此错过。他们共同拥有过伟大友谊的美好时光,但却注定无法像一对普通的爱人那样,结婚,生子,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这几乎是一种必然,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遗憾之说。

最后,当十年浩劫过去,当王二和陈清扬在旅馆里重温伟大友谊之后,在分道扬镳的火车站,陈清扬终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王二袒露了自己心扉。

“陈清扬告诉我这件事以后,火车就开走了。以后我再也没见过她。”

读完这最后一句,我的眼泪终于还是流了下来。

推荐专题: 西游记读后感500字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 芳华原著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