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质量立校为宗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教学改革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走出“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误区;摆脱“学生苦、教师累、效率低”的现状;实现“教师提能、课堂提效、质量提升、学生减负”的目标。
二、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
落实两个重点:一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二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加强三项研究:一是加强先进教育理念的研究;二是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三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研究。
实现四个提高:即教师教研水平明显提高;学生书写质量明显提高;课堂实效价值明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三、具体措施
1、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要严格执行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决不随意增减课时。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正副校长、教育主任、值周教师每天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课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2.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
(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
(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学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
(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
(2)组织教师评优质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都可以听,然后进行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
(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
(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第五,加强过程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平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课外,加强对个别教师不安心教学的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转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地正常开展,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3、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后进生是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再作具体安排。
第一、建立档案。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建立档案。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一年级和五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档案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并在教师工作量化评分中扣分。
第三、分层转化。转化后进生共分四个层次:
1、学校监控:学校将制定《后进生转化制度》。对学生而言,学校每学期期末在后进生中开展评选“学习进步奖活动”,凡学习进步较大的后进生均可参评,并在学校大会上隆重表彰。通过建立制度,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重点监控。确立五个重点:重点年级、重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重点教师、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特差的学生)。
3、加强检查。学校按规定对后进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
四、制度保障
1、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全力推进课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管理人员严格把住五关:
(1)备课关;
(2)上课关;
(3)作业关;
(4)检测关;
(5)评价关。
并把上述五个方面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方案中,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
3、全体教师结合本学科实际全员参与,及时总结,及时反馈,促进全校各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
小学时期是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实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几年来,我校始终养成教育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通过健全的德育网络,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风格独特的班级建设,家校共建的育人合力等形式巩固深化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 健全学校德育网络,强化养成教育。
健全学校德育网络。由校长室、教导处、年级组、各班班主任和所有任课教师按照各自的职能开展工作,构建高效的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分层管理。不但各履其职,各付其责,又层层相扣,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强化养成教育。
二、风格独特的班级建设,渗透养成教育。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不但要通过爱的甘泉去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拉,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会宁县学生日常行为评价细则》的要求,几年来,我校以行为规范作为切入口,狠抓养成教育,从身边的小事抓起,坚持不懈,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优良品质。我校根据学生年龄段特点因材施教,初步形成小而实的特色常规要求。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使每位学生明确要求和努力方向。
1.各班还根据本班实际,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班级管理制度,强化管理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使各班的管理更有成效。同时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仪表仪容、校服佩戴、迟到早退等情况的检查工作,加大对违规学生的教育力度,保证学校良好的秩序和风气。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
2.巩固文明素养的教育成果。在校内成立了校学生会和文明岗(每班轮流一周),学生会干部每组都有明确的分工,对学校的卫生、纪律、文明礼仪、路队等进行检查,文明岗同学每天值勤,负责学生的着装及路队等。并随时做好详细的记录。我校在低年级重点培养学生每天带齐学习用具;主动问好;按时睡觉和起床。中年级重点培养升降国旗时行礼,唱响国歌;按时完成作业;使用文明用语。高年级重点培养爱护公物,做好值日和扫除;不随地吐痰,把废弃物分类扔进垃圾箱;公共场所内右行礼让、慢步轻声。班主任将具体内容深化到班级每周一个好习惯活动中,在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另外,我校还倡导师生每天弯腰三次,践行环保行为;实行班级之星评选制度,每周评选出纪律之星、卫生之星、礼仪之星、环保之星、学习之星,并在黑板上进行公布,学校进行表彰。如今,校园、班级环境怡人,学生整齐的路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强化班级学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风是每个学生成功的基础。俗话说: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书,犹如是一泓清澈的溪水,一片充满生机的芳草地。古语亦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所表达的真、善、美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塑造、灵魂的净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我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鉴于此,我校把“书香班级”的创建工作纳入学校规划、建设、发展的总目标内。加之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无噪声之乱耳,有怡人之佳境,是孩子们理想的读书之地。营造“书香班级”将促使教师、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交流,促进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让师生以书为伴,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成为一种兴趣。我校各班级都制定出本班的读书计划,学生个人的读书计划,学生每天有固定的读书时间,孩子们畅游在书的海洋中,读书已成为我校学生的最爱。如今的旧县小学“书香弥漫,书声朗朗”。香轩阁、青葵园等特色书香班级也随之形成。
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践行养成教育。
丰富多彩的学校德育活动,是学生能力提升、品德养成的重要途径。2014年以来,我校积极响应县教委号召,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活动,两年来,我校学生到东山植物公园、会宁县教育展览馆、会宁县特殊学校、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及会师景园等县级资源单位多次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践行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爱家乡教育。
通过系列的社会大课堂活动,使我校这些农村的孩子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学校这个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通过参观、体验,感受到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会宁文化的同时见证了会宁的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作为会宁人的自豪感。同时也让孩子们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孩子们亲近了自然,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锻炼了意志,培养了良好的品质与合作精神,增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
1.践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在系列的社会大课堂活动中,我校践行学生文明礼仪成果,在活动中孩子们懂得了文明礼让,在交流中体验到了礼貌用语的魅力,各个景区,都留下我校孩子们友好热情的声音,连景区的工作人员对我校学生的文明行为都赞不绝口。
2.践行学生的环保行为。
在活动的初始,我校以校、年级、班级分层召开会议,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学校践行环保行为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在社会践行环保行为,做一名优秀的小公民,做环保小卫士。
除社会大课堂活动以外,我校还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
育活动,促养成教育。例如:三月份学雷锋月开展“争做雷锋式好少年”活动;三八妇女节开展“向妈妈献爱心”;建党__周年开展“太阳花,心向党”主题班会;六年级毕业典礼开展“收获成长,扬帆远航”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每年的艺术节进行声乐、朗诵、绘画等征集评选活动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四、家校共育,形成合力,深化养成教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教育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从这句话中可知,要教育好一个学生,不能只靠学校,学校一定要把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当作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做,形成教育的合力。因此,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制度是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同时也关注到农村地区孩子家庭藏书量少,读书少,缺少阅读习惯的现状,学校德育工作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在教育局高效课堂德育工作提出的“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儿女,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我校把学生学校的读书习惯的培养与学生家庭读书习惯的培养巧妙的结合起来,家校共育,形成合力,深化养成教育。我校在创建书香校园的基础上,深化书香家庭建设。倡导家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小手拉大手”搭建帮扶平台。
我校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教师帮扶平困学生” 亲子共读活动,下发“亲子共读倡议书”,提倡亲子阅读的理念,提倡亲子阅读的方法,引导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书香型的家庭氛围,“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家庭引入到读书的行动中来。为了取得家长的支持,开校初我校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们推荐有价值的图书,介绍读书方法,明确读书重要性,倡导每天读书不得少于半小时。建议家长在家中为孩子设置静心读书的空间,并发挥示范作用,互相监督,共同提高。
2.家校共合作,搭建互动之台。
为了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通过班会、黑板报、国旗下的讲话、宣传栏等窗口,发放家长倡议书,征求家长的意见,寻求家长的配合。我们常常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家访,并且开学初分层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捐赠书籍丰富每个班级的读书角,让他们支持子女购买书报,为孩子们定期买书,督促孩子们看书。在保证一定图书量的基础上,我们提倡生生互动,学生把看过的书互相调换阅读;班班互动,同年级图书角的图书定期交流,横向交流,资源共享。
3.表彰优秀先进,搭建展示之台。
为了使家校联动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校适时的召开系列优秀书香班级、优秀读书板报、读书好少年、优秀征文、优秀好家长等表彰活动,如今的教场小学“书香弥漫,书生朗朗”,走进教学楼,书香逼人,步入教室 诗词文章,随处可见。这股书香气弥漫校园,并随着学生的脚步分流到每个家庭。家长和学生逐步都开始了 “破万卷书的”历程,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家庭悄然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星罗棋布,在学校周边蔓延开来„„对知识,对教育的渴求,推崇深入人心。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之处,从细微之处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形成。
推荐专题: 保密工作实施方案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