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档 > 规章制度 > 详情页

公司开会规章制度(大全)

2022-04-23 12:57:05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司开会规章制度(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司开会规章制度(大全)》。

第一篇:公司开会规章制度

公司开会规章制度

编辑日期 :

版本号 :

编撰人 :

批准人 :

制度编号 :

一、目的

为加强企业管理,更好地完成公司的统一目标,建立、健全有序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灵活性和规范工作行为,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全体员工 三、内容 第一条 会议种类

公司月度工作例会、公司周度工作例会、公司的季度会议、公司年度会议、公司经济活动分析会议、各部门月度工作例会、各部门周度工作例会、各部门每日工作例会。 第二条 会议具体安排

附:公司季度会议、公司年度会议根据具体需求待定;各部门每日工作例会时间由各部门决定。

共 8 页

第三条 会议流程

1、会前准备:

包括议题、主持人、记录人、将要下发的文件、有准备发言,对会议进程的预测和对策。

议题:不要多于三个。

主持人:主管级以上管理人员(不同层级会议)

记录人由主持人委派,即各部门文员,总经理会议有总经理秘书,行政例会有行政秘书。

将下发的文件要做到准确,有错误在会前要经过修改。

文件要按照与会人数复印,不要造成开会中途文件准备不全。

要预先考虑到保密程序。

2、会议通知:

根据会前准备拟定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包括:会议的名称、议题、时间、地点、参加人需带资料,以及通知发放方法和途径。

3、会议纪要

由记录人整理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只记决议,不记讨论过程,个别重要语句可记。

会议纪要一定要有执行人和完成时间。

会议纪要整理后要由会议主持人签发。

如果是连续性会议(如例会),会议上要总结上次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

4、会议流程

第四条 会议管理

1、公司的重要会议由行政部负责计划、布置和管理,实施前必须考虑周详,确定方案,并制定出每个操作步骤,会议结束后,由行政部负责组织各部门相关人员参加及时清理会议室,使会议室保持整洁。

2、各类会议的与会人员应主动参与相关会议。

3、与会人员必须按时参加会议,不得无故迟到。

4、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会议,须在会议前1天内通知行政部或各部门负责人。

5、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准时参加会议,须在会议前1小时内通知行政部或各部门负责人。

6、若无故3次不参加会议者,取消其参加会议的资格。

共 8 页

7、严守会议纪律,保守会议秘密,在会议决议未正式公布以前,不得私自泄漏会议内容,以免影响决议实施。

8、与会人员按公司规定及时提交周工作报告、月工作报告、年度工作报告及考核报告,并纳入公司对各部门负责人及各级员工的绩效考核中。

9、各类会议均需要做出会议纪要。 第五条 附则

1、会议管理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制订,经总经理审核通过后实施。

2、会议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其他规章制度中如有与此相违背的条款,以此为标准,本制度解释权归属公司人力资源部。

3、生效日期: 2015年 月 日。 四、附件

1、附件一: 《周工作计划与总结工作考核表》 2、附件二: 《月(或季)工作计划与总结工作考核表》 3、附件三: 《周工作会议纪录表》 4、附件三: 《月工作会议记录表》

共 8 页

附件一 周工作计划与总结工作考核表

通过以下的签名,我接受以上的评估结果

员工:

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上级: 日期:

共 8 页

附件二 月(或季)工作计划与总结工作考核表

通过以下的签名,我接受以上的评估结果

员工:

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共 8 页

直接上级:_________________

共 8 页

共 8 页

关于公司开会管理制度2016-09-18 21:15 | #2楼

为了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确保公司发展壮大。为促进生产、保证安全、提高效率,公司制定了以下开会管理制度:

一、公司内多个部门或有外单位参加的会议,提议领导或部门应提前一个工作日通知办公室,安排时间、会场、及其他准备工作。

二、请假要于会议开始前经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批准,并通知办公室,未经批准而擅自不参加会议的,将于公司范围内通报批评。

三、严格遵守会议的开始时间,不得迟到,不得擅离会场,否则将站立在会场之内参加完余下会议,累计两次者于公司范围内通报批评。

四、开会时,手机等可能发出声响的物品要处于关机或振动状态。开会时,不允许接打电话。否则,将站立在会场之内参加完余下会议,累计两次者于公司范围内通报批评。

五、开会时,不得睡觉,不得交头接耳,谈论与会议无关的内容。否则,将站立在会场之内参加完余下会议,累计两次者于公司范围内通报批评。

六、不得随意打断他人的会议,在会议室周围不得大声喧哗。

七、会场内禁止吸烟。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2016-09-18 21:56 | #3楼

一、目的:为规范公司会议管理,提高会议质量,降低会议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星江苏致胜科技有限公司会议管理。

三、管理权责:

1、行政人事部负责公司会议的统筹协调及本制度的执行监督。

2、会议提拟人或主办部门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并有权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提出处罚。

四、会议管理:

1、例会(含早会)固定时间、固定汇报程序,尽量解决即席提出的问题,由行政人事部负责召开。

2、研讨会对某一课题或问题切磋、探讨,不一定有结果。由会议提拟人或各部门负责人召开。

3、总结会总结前一段工作,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由会议提拟人或各部门负责人召开。

4、部门例会由各部门负责人自定。

5、部门会议由各部门自行安排,但会议时间、参加人等,不得与公司会议冲突。

6、会议安排的原则为:小会服从大会,局部服从整体,临时会议服从例会。各类会议的优先顺序为:公司例会、公司临时行政会议、部门会议。因处置突发事件而召集的紧急会议不受此限。

7、会议通知期一般应提前一天以上,通知对象为与会人、会务服务提供部门(行政人事部)。

8、会议通知形式一般为邮件通知。但需对会议议题、需准备的会议资料、会务安排等作特别说明的会议,应以会议通知单进行书面通知;涉及多个部门和参加人数众多的大型会议,主办部门还应编制详细的会议计划通知相关部门。

9、会议提拟部门应提前做好会议资料(如会议议程议题、提案、汇报材料、计划草案、决议决定草案、与会人应提交资料等)准备的组织工作。

10、会务服务提供部门(行政人事部)应提前做好会务准备工作,如落实会场,布置会场,备好座位、会议器材、茶具茶水等会议所需的各种设施、用品等。

11、召开的会议需用公共会场的,应向会议室管理部门(行政人事部)提出申请,由会议室管理部门(行政人事部)统筹安排。

12、会议组织遵照“谁提拟,谁组织”的原则。

五、会议主持人须遵守以下规定:

1、主持人应不迟于会前5分钟到达会场,检查会务落实情况,做好会前准备。

2、主持人一般应于会议开始后,将会议的议题、议程、须解决问题及达成目标、议程推进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必要的说明。

3、会议进行中,主持人应根据会议进行中的实际情况,对议程进行适时、必要的控制,并有权限定发言时间和中止与议题无关的发言,以确保议程顺利推进及会议效率。

4、属讨论、决策性议题的会议,主持人应引导会议作出结论。对须集体议决的事项应加以归纳和复述,适时提交与会人表明意见;对未议决事项亦应加以归纳并引导会议就其后续安排统一意见。

5、主持人应将会议决议事项付诸实施的程序、实施人(部门)、达成标准和时间等会后跟进安排向与会人明确。

六、与会人须遵守以下规定:

1、应准时到会,并在《会议签到表》上签到。

2、会议发言应言简意赅,紧扣议题。

3、遵循会议主持人对议程控制的要求。

4、属工作部署性质的会议,原则上不在会上进行讨论性发言。

5、遵守会议纪律,与会期间应将手机调到振动或将手机呼叫转移至部门另一未与会人处,原则上不允许接听电话,如须接听,请离开会场。

6、做好本人的会议纪录。

7、主持人为会议考勤的核准人,考勤记录由会议记录员负责。

七、会议记录规定:

1、公司各类会议均应以专用记录本进行会议记录。

2、公司各类会议原则上应确定专人负责记录。

3、各部门应常设一名会议记录员(一般为本部门的内务文员,名单报行政人事部备案),负责本部门会议及本部门负责组织的会议的记录工作。

4、记录遵照“谁组织,谁记录”的原则,如有必要,主持人可根据本原则及考虑会议议题所涉及业务的需要,临时指定会议记录员。

5、总经理主持的公司例会、临时行政会议原则上由总经理秘书负责会议记录工作。

6、做好会议记录的日常归档、保管工作,及时将经主持人核准的《会议签到表》的考勤记录报考勤人员。

7、下列情况下,应整理会议纪要: 公司各类临时行政会议;须会后对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进行跟进的会议;其它主持人要求整理会议纪要的会议。

8、会议纪要的发放或传阅范围由主持人确定。公司各类临时行政会议的会议纪要须报行政人事部一份存档备查。

九、会议备档规定:

1、各部门负责组织的公司各类行政会议的会议记录,由各部门常设会议记录员负责日常归档、保管,但用完后的记录本应作为机要档案及时转行政人事部统一归档备查。

2、各部门会议记录由各部门常设会议记录员统一归档备查。

3、会议记录为公司的机要档案,保管人员不得擅自外泄。其调阅应严格按公司文档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4、会议决议、决策事项须会后跟进落实的,遵照“谁组织,谁跟进”的原则;会议主持人另有指定的,从主持人指定。

5、总经理主持的会议的会后跟进工作原则上由行政人事部负责落实,总经理另有指定的,从总经理指定。

6、会议跟进的依据以会议原始记录及会议纪要为准。

十、迟到、早退的规定:

1、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员在会议规定召开时间后5分钟内未到的,计为迟到。

2、凡参加会议人员,如未经主持人同意在会议召开结束前5分钟提前离开会场的,计为早退。

3、凡必须参加会议人员未经请假擅自不参加会议或请假未批准而不参加会议的,计为缺席。

4、无正当理由迟到、早退每次处5元的罚款。

5、无正当理由缺席每次处以10元的罚款。

6、凡因通知原因造成应参加会议人员迟到或缺席的,以上处罚由传达人承担。 本制度由公司行政人事部负责解释,凡本制度未明确规定的奖惩,按《奖惩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行政人事部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模板2016-09-18 17:55 | #4楼

恒大地产集团南京公司

会议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会议管理,提高会议质量,发挥会议应有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公司各部(室)、各项目部、物业分公司全体人员。

第三条 管理权责:行政人事部负责公司会议的统筹协调及本制度的执行监督。

第四条 召开会议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切实做到有议必有果。

第五条 会议发起人或组织部门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并有权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提请处罚。

第二章 会议分类

第六条 会议分类及组织部门

(一)集团系统会议:由集团统一召开的各业务口专题会议。由对口业务部门负责组织、签到及记录。

(二)公司全员大会: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参加的会议。由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签到及记录。

(三)公司计划例会: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公司周/月/年度工作总结及计划会议。由综合计划部负责组织、签到及记录。

(四)公司行政会议:涉及公司行政、人事等重要决策的会议。由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签到及记录。

(五)各业务部门会议:一个部门或多个相关部门参加的业务会议。由会议组织部门负责签到及记录。

(六)公司临时会议:公司领导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召集相关人员召开的会议。由会议发起人指定组织者及记录人。

(七)专题研讨会:各相关部门为某事项召开的研讨会。由会议组织部门负责签到及记录。

第三章 会议组织及纪律要求

第七条 会议准备

(一)会议通知:

1、按“谁提拟,谁通知”的原则进行会议通知;

2、召开会议一般应提前半天通知与会人员及会务服务部门;

3、会议通知形式一般为电话通知,需对会议议题、需准备的会议资料、会务安排等作说明的会议、涉及多个部门和参加人数众多的大型会议,组织部门还应编制详细的会议通知发送至相关部门。

(二)其它准备工作:

1、会议组织部门应提前做好会议资料(如会议议程议题、提案、汇报材料、计划草案、决议决定草案、与会人应提交资料等)准备的组织工作;

2、会务服务提供部门应提前做好会务准备工作,如落实会场,布置会场,备好座位、会议器材、茶具茶水等会议所需的各种设施、用品等;

3、各项会议会务服务统一归口行政人事部负责。

第八条 会议纪律

(一)应提前10分钟到会,并在《会议签到表》上签到;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的须提前半天向主管领导或会议主持人请假。

(二)与会期间须将手机调到振动或静音,原则上不允许接听电话,如须接听,应得到主持人允许并离开会场。会议期间不得有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及影响会议正常进行等行为;

第四章 会议纪要及相关要求

第九条 会议纪要遵照“谁组织,谁记录”的原则,由组织部门负责会议纪要的记录整理工作,并在会后将《会议签到表》报行政人事部备案。

第十条 会议纪要须在会议结束后24小时内完成、大型综合性会议纪要须于会议结束后48小时内完成,呈主管领导审核再报董事长阅示后转发给相关人员,并报综合计划部及档案室备案。

第五章 会议跟进

第十一条 会议决议、决策等事项会后必须跟进落实。

第十二条 会议决议、决策的落实情况作为部门计划进行考核。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三条 对违反本制度者可视情况予以失职问责处理。 第十四条 本制度由行政人事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制度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2016-09-18 23:30 | #5楼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会议管理,提高会议质量,降低会议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三、运行原则

为使公司的会议管理规范化和有序化,提高会议形式的行政决策效率,特制定本制度。公司会议制度本着精简、有效、节俭的原则运行。

四、会议类别

1.领导班子会议。

(1)由经理本人发起的内部高层会议。

(2)参加人员为经理、各分管副经理或相关议题的负责人。

(3)会议不定时召开,由经理本人或综合办发出通知,综合办负责收集和记录会议议题。

(4)会议纪要由综合办负责整理,各相关部门负责落实会议决议。

2.经理办公会议。

(1)经理办公会是由经理本人或委托人定期召开的工作例会。

(2)参加人员为经理、各分管副经理及相关的科室负责人。

(3)时间原则上定为每月固定日期召开。

(4)例会由综合办转发通知,并做好会议的相关准备工作。

(5)会议纪要由综合办负责整理,并于次日呈经理审阅后发放至各有关科室。

3.科室例会。

(1)科室例会是由各科室负责人定期召开的工作例会。

(2)原则上定为每周一次。

(3)例会时间由各科室根据科室工作特点合理安排,以不影响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为原则。

4.科室联合会议。

(1)科室联合会议是由经理或各分管经理发起召开的跨科室协调、协作专题会议。

(2)会议由综合办转发通知,并安排时间、地点。

(3)会议纪要由综合办负责整理,并于次日呈经理审阅后发放至各有关科室。

5.其他会议管理。

(1)综合办每月应将公司例会和各种临时会议,统一编制《会议计划》并印发给公司领导和各科室及有关人员。

(2)凡综合办已列入《会议计划》的会议,如需改期,或遇特殊情况需安排其他会议时,召集单位应提前报请综合办以便进行调整。

(3)对于参加人员相同、内容接近、时间相适的几个会议,综合办有权安排合并召开。

五、会议要领

1.与会人员发言内容不能偏离了议题,应就会议题积极发言。

2.发言一定要客观、公正,不能借机徇私或争夺个人利益。

3.与会人员要专心聆听发言,禁止打断别人发言。

4.发言者不能过于针对某些人,应就具体事实展开发言。

5.与会人员应根据准备的资料积极发言,禁止回避发言。

6.发言应抓住重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不能过于冗长。

7.发言人要肯于接受不同意见,保持友好的讨论气氛。

六、会议程序

1.会前准备。

(1)所有会议主持人和召集单位与会人员都应分别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提前拟好会议议程、提案、汇报总结提纲、发言要点、工作计划草案、决议决定草案、安排通知与会人等,落实会场、备好座位、纪念品及各种所需物件)。

(2)对定期的常规会议,在会前应明确该次会议主题和临时出席或列席人员。

(3)对不定期的重要会议,组织者应提供会议相关资料并上报申请,该申请批准后方可执行。该资料包括以下几点。

A.会议名称、会议主旨和目标。

B.会议时间、地点、议程、议项。

C.会议主持人、出席人员(名单)。

D.会议财务(支出收入)预算、现有筹备情况及进展。

E.(可能)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及要求、筹划时间进度表。

2.会议通知。

(1)根据会议拟订会议通知,并提前张贴或发送。

(2)出席会议的重要或主要人员,应通过电话等方式确认是否能如期出席,并适时做出相应安排。

3.会场准备。会议组织者及时准备会议场所、会议文件或资料。必要时要进行会场布置、设备调试。对重点发言对象须确保其发言。

4.会议记录。会议进行中要做好记录。记录方式最好为速记笔录,必要时可录音、录像,妥善保存记录材料。

七、会议秩序与纪律

1.严格遵守开会时间,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特殊情况下,必须要经会议主持人批准。

2.会议期间手机应调至静音或振动状态,重要事情到会议室外接听。

3.会议发言应简明扼要,避免发表与会议无关的话题,会议主持者有权提示发言人,其他人员无权打断发言人的发言。

4.凡是违反会议秩序者,会议主持人有权给予通报批评,由综合管理办公室行专人监督执行。

5.会议应按规定时间准时召开,组织会议的科室会前应准备好会议议程及有关内容,并负责维护会议纪律。

6.参会人员准时参加会议并签到,准备好与会议有关的资料,做好会议记录,对要求

传达的会议内容要及时进行传达。

7.会议涉及机密事件,所有与会者要严守保密制度,不得外传泄密,否则按有关规定处理。

8.会议决议应由牵头部门及时书面通知相关执行部门,并负责监督落实情况。

八、会议记录

1.遵照“谁组织,谁记录”的原则,如有必要,主持人可根据本原则及会议议题所涉及业务的需要,临时指定会议记录员。

2.会议记录员应遵守的规定。

(1)做好会议的原始记录和考勤记录,并整理《会议纪要》。

(2)对会议已议决事项,应在原始记录处注明“议决”字样。

(3)会议原始记录与《会议纪要》最迟不超于次日呈报会议主持人审核签名。

九、会议精神的督办及执行

1.会议决议、决策事项需要会后跟进落实的,按照部门职责分工由主办部门跟进落实,会议主持人另有指定的,由主持人指定。

2.会议跟进的依据以会议决议及原始记录为准。

3.办公室负责会议议定事项的督办和催办,定期检查会议决议、纪要及会议记录及落实情况,并将督办和催办情况报告会议主持人,并将作为考核当事人工作的主要依据。

4.部门会议的跟进落实、督促检查工作由各部门自行安排。

十、会议室管理

1.管理和使用权限。

(1)会议室由相关部门负责管理,各科室如因会议需要使用会议室,须事先向有关部门申请,统筹安排。

(2)各科室应安排并控制会议室使用时间,不影响其他科室使用会议室。

(2)会议室卫生由相关部门安排人员负责打扫,在每次会议召开前后均要进行卫生打扫,做好日常保洁。

2.会议室设备管理。

(1)会议结束后会议负责人应检查会议室各项设备与物品是否完好,并与会议室管理人员进行核对。

(2)会议室相关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由专人负责,其他人不得随意操作,否则造成设备损坏应按价予以赔偿。

十一、本制度经总经理审批后实施,修改时亦同。

第二篇:公司会议规章制度

第一章 目的

确保公司领导能够及时掌握安全生产情况,分析和解决安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分享安全工作中的经验和信息,把各项安全工作措施落实到实处。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组织机制

第一条 公司安全工作会议,每月1次,由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人组织,总经理主持召开,公司领导班子有关成员、各部门负责人以及专职安全管理员参加(兼职安全员可列席),传达和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就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紧急安排,部署专人,落实隐患整改资金,解决隐患。

第二条 每月3号、15号,由安全副总组织召开一次加气站安全工作会议,油气中心全员,安全监察部部长及各加气站站长参加。

第三条 每周五由工程部组织召开一次工程质量安全会议,工程部成员、各施工单位负责人,公司专(兼)职安全员参加;

第四条 各部门、加气站每周五组织召开一次安全例会,由部门负责人组织召开,总结本周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安全监察部随机参与、巡查会议状况、质量。

第四条 重大政治活动前、重要节假日前或者有紧急、重要安全生产工作时,可根据需求,由安全监察部临时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以及专职安全管理员参加。

第五条 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领导小组会议,对本季度的安全无事故的经验及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小结,落实奖励和解决方案。

第六条 年底召开一次安全领导小组会议,对本年度安全目标进行总结和评比,对无安全生产事故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人员进行评比,并作出奖励和惩罚的决定。

第七条 根据需要,公司、各加气站、各部门可随时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有关工作。

第八条 各级召开的安全生产会议,必须认真做好会议记录;重要事项必须形成记要或决议并上报。

第三章 会议内容

第九条 公司安全会议内容:讨论公司安全工作形势,交流分享各单位安全运营工作经验,通报事故案例,总结工作教训,总结当月安全工作,由安全经理通报安全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布置下个月安全工作,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安排专人负责,限期整改。

第十条 部门、加气站、运营单位安全工作例会内容:讨论、解决本部门、本单位上个月在生产运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总结安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安排当月安全工作,组织学习本部门工作流程等。

第十一条 安全专题会议内容:根据安全专题工作,讨论、安排专题工作计划和应对措施。

第四章 安全会议要求

第十二条 公司月度安全工作例会,应由总经理主持召开,总经理外出时由公司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组织召开,公司经营班子成员及中层领导非特殊情况必须参加安全例会。

第十三条 会前,所有参加会议人员需亲笔签到,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必须遵守会议纪律。

第十四条 每次例会由专人用专用的会议记录会议内容,记录本由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保管。会议记录内容须包含:会议时间(起止时间式为年/月/日/分)、议题、主持人、记录员、参加人员、缺席人员、会议内容(发言记录)、会议结果等。例会的会议纪要由会议记录员在例会结束后一个工作日内,以电子文档或书面形式发给各参会人员。

第十五条 对会议议定的事项由安全生产部指定专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在下一次安全会议上将落实情况进行汇报。

第三篇:有关会计师事务所规章制度

前言

为了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充分体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和成效,把建立健全事务所内部决策和管理机制,提高事务所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切实维护公众利益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行动,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结合我省实际,省注协起草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示范文本(试行)》,分治理层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三个部分,共设37项制度,其中,治理层管理制度5项,质量控制制度11项,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21项。以期为事务所制定并执行各项内部治理制度,构建完整、科学的内部治理机制提供参考。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读者不吝指正,以便修订时改进。

会计师事务所治理层管理制度

一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章程范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的组织和行为,保障事务所及其股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共和国公司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设立本事务所的股东分别为:

第三条事务所依法设立,其一切经营活动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及本章程的约定。

第四条事务所注册名称为:

中文名称:[地名][字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英文名称:[]c.p.a.ltd

第五条事务所住所:[所在地全称,邮政编码]

第六条事务所注册资本为**[](大写)元。

第七条事务所的经营期限为[年](注:建议事务所选择20年或永久存续),自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计算。

经股东会同意,可在事务所经营期限届满前向审批机关申请延长经营1范本中“[]”所列内容由事务所自行填写或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填写。

期限。

第八条主任会计师为事务所的法定代表人。

第九条事务所依法实行*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事务所承担责任,事务所以其全部资产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责任。

第十条事务所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可以设立分所,并向有关部门办理报批和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事务所经批准设立,成为注册会计师协会团体会员,按其规定享有相应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二章经营宗旨、经营目标和经营范围

第十二条事务所宗旨:[事务所以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等各类*资格人员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的鉴*和服务作用,恪守*、客观、公正的原则,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

第十三条事务所的经营目标:[将事务所发展为具有较高执业水平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

第十四条事务所的经营范围是:

[(一)审计等鉴*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审查企业财务报表;验*企业资本;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二)资产评估:包括但不限于资产拍卖、转让,企业收购/合并、出售、联营,企业清算,资产抵押及其他担保,企业租赁等情形中的资产评估;房地产评估;土地评估;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三)税务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税务代理;税收咨询和筹划;税收审计。

(四)基建预决算审核。

(五)司法会计鉴定。

(六)招投标代理。

(七)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会计管理咨询;设计会计制度;担任会计顾问;代理记账;项目可行*研究和项目评价;培训财会人员;其他会计咨询、服务业务。

(八)委托人委托的其他业务。]

第三章股东出资

第十五条事务所各股东、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比例如下:

(注:事务所可约定单个股东出资比例不得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第十六条各股东的出资应在[本章程签署(一个月内)或新股东加入后(一个月内)]缴足。事务所应于成立或收到新股东出资后[十日]内给已缴纳出资的股东出具出资*书。

第十七条事务所应建立并完整保存股东名册。

第*条在事务所存续期间,股东不得抽回出资。

第十九条事务所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可以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增加注册资本的,应当于作出变更决定之日起二十日内向省级财政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备案;减少注册资本的,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二十日内向省级财政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备案,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依有关规定申请变更登记。

第四章股东及其股权转让与加入、退出

第二十条事务所的股东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资格条件(持有有效的*注册会计师*书或审批机关认可的其他职业资格*书);

(二)专职执业条件(在所在会计师事务所专职执业);

(三)执业经历条件(有取得注册会计师*书后最近连续五年以上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业务的经历,其中有三年以上在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业务的经历);

(四)职业道德条件(成为股东前三年内没有因为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成为股东前一年内没有因为采取欺骗等不正当手段申请设立会计师事务所而被财政部门做出不予受理、不予批准或者撤消会计师事务所的决定);

(五)年龄条件(年龄在[60周岁]以内且未办理过离退休手续,包括内退、病退、离岗退养);

[(六)其他条件(注:各事务所可以根据自身要求约定其他条件]。本章程项下的股东必须根据主管机关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报批文件和个人资料。

第二十一条股东之间转让其在事务所中的全部或部分股权时,应当通知其他股东。转让价格,由转让方与受让方自行协商。

(注:股东之间转让股权是否需要其他股东同意,可以由全体股东自行选择并在章程中予以明确。)

第二十二条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在事务所中的全部或部分股权时,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

会计师事务所人事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本所”)的人事管理工作,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更好地为事务所发展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人事管理是指对本所员工的考核录用、培训、考核、晋升、辞职、辞退、退休等方面的管理。

第三条员工的录用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并在符合下列基本条件的前提下,经过考试或考核评议后择优录用。

1、招聘的应届毕业生要求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所学*与本所工作相关,在校期间成绩优良,身体健康,*思想品德良好,好学上进;

2、社会招用人员应有中级以上职称或与本所业务工作相关的各执业资格,工作成绩突出,身体健康,思想品德良好,能胜任本所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员工招聘按下列程序进行:

1、董事会确定员工招聘计划;

2、发布招聘广告;

3、组织招聘考试,确定预选名单进行考核评议;

4、确定最终人选;

5、签订劳动合同。

第五条员工培训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统一安排。

第六条本所实行年度业绩评价制度,且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认真严肃搞好对员工德、能、勤、绩的考核工作。考核实行自我评价与上级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被考核者应事先提交工作总结材料,被考核者所在部门根据其表现提供初评意见,最后由本所考评小组或董事会决定员工年度考核评定的等级。

年度考核评定的等级分为优秀、良好、称积和不称职四级。员工的考核与职务晋升、奖励等相联系。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优秀将予以晋升或嘉奖。被评定为不称职的员工给予*示,连续两年被评为不称职者可予以辞退。

第七条员工的职级分为助理人员、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和总经理。

第八条员工职务的任免:

1、董事长及董事会成员由股东会决定;

2、总经理由董事会决定;

3、部门经理由董事长决定;

4、项目经理由部门经理决定。

第九条为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事务所推行轮岗制度,一般工作人员的轮岗

由部门经理决定;部门经理的轮岗由董事长决定。被轮岗员工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办好交接手续到新岗位上班。

第十条员工辞职必须在1个月前提出书面申请(组织人事部门作用调动不受此限),经本所同意后,办理调动手续,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一条具有执业资格的各类*人员到了国家规定不得执业的年龄界限时,应当办理退休以及转股手续。如果董事会认为需要,仍可予以返聘,但不再担任事务所任何领导职务,不拥有事务所的股权,不再行使业务报告的签字权。

第四篇:制定规章制度

‎ ‎ ‎ ‎ ‎制定规章‎制度篇‎一:‎ 企业‎如何制定‎规章制度‎ 企业如‎何制定规‎章制度 ‎在新的劳‎动政策的‎大环境下‎,国家法‎律赋予企‎业制度至‎高无上的‎权利--‎制度就是‎企业实施‎管理的内‎部[法律‎"。但是‎,国家法‎律对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流‎程也有约‎定,例如‎在‎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作出修‎改完善。‎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应当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企‎业内部的‎[法律"‎。规章制‎度内容广‎泛,包括‎了用人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通过这一‎条规定,‎我们看到‎制定规章‎制度的法‎理、程序‎、原则等‎一些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规章制‎度内容广‎泛,包括‎了用人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根‎据,,,‎,年,,‎月劳动部‎颁发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作出‎修改完善‎。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应当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企业内部‎的[法律‎"。规章‎制度内容‎广泛,包‎括了用人‎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通过这‎一条规定‎,我们看‎到制定规‎章制度的‎法理、程‎序、原则‎等一些不‎可忽视的‎环节:‎一‎、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规章‎制度内容‎广泛,包‎括了用人‎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根据,,‎,,年,‎,月劳动‎部颁发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即将发布‎- 齐精‎智律师 ‎陕西明乐‎律师事务‎所篇四:‎‎公司规章‎制度制定‎与管理规‎定 公司‎规章制度‎制定与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__‎__发展‎规章制度‎制定与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建章立‎制的质量‎,依据公‎司章程,‎参照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四‎日___‎_控股集‎团印发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规章‎制度,是‎指公司针‎对生产、‎经营、技‎术、劳动‎、管理等‎各项活动‎所制定的‎管理规范‎的总称。‎‎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计划、起‎草、审核‎、颁布、‎解释、修‎改、备案‎和废止等‎相关活动‎。‎ 第四‎条 制定‎规章制度‎,应当遵‎循下列原‎则:__‎__控股‎集团规章‎制度制定‎与管理规‎定(试行‎)>,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规‎章制度,‎是指公司‎针对生产‎、经营、‎技术、劳‎动、管理‎等各项活‎动所制定‎的管理规‎范的总称‎。‎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计划、‎起草、审‎核、颁布‎、解释、‎修改、备‎案和废止‎等相关活‎动。‎ 第‎四条 制‎定规章制‎度,应当‎遵循下列‎原则>(‎见附件一‎); ‎ (五‎)汇总意‎见,修改‎草案,填‎写‎(见附件‎二); ‎第十六条‎ 规章制‎度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_‎___发‎展规章制‎度审批表‎>(见附‎件二);‎ 第十六‎条 规章‎制度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见附件‎三)交综‎合管理部‎。‎ 第二‎十九条 ‎规章制度‎的修改和‎废止应由‎规章制度‎的制(拟‎)定部门‎提出,综‎合管理部‎审核,报‎总经理办‎公会审定‎。经董事‎会批准实‎施的规章‎制度,其‎修订和废‎止报董事‎会审定。‎‎ 第三十‎条 规章‎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修正‎。‎‎ (一)‎ 规定事‎项不能切‎合现行经‎营方针或‎事实需要‎的。‎‎ (二‎) 规定‎事项局部‎已不适用‎的。‎‎ (三‎) 规章‎制度的局‎部与*‎有关法令‎相抵触的‎。‎‎ (四)‎ 同一规‎章制度内‎容前后重‎复矛盾的‎。‎‎ (五)‎ 同一事‎项所须适‎用的各种‎规章制度‎,其内容‎彼此冲突‎矛盾的。‎‎‎(六) ‎所涉及的‎部门名称‎,已与现‎制不符,‎或原规定‎事项的主‎管或执行‎部门已经‎裁并或变‎更的。 ‎‎第三十一‎条 规章‎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以废止‎。‎‎ (一)‎ 规定事‎项与现行‎经营方针‎相悖或不‎符的。 ‎‎(‎二) 已‎与现实情‎况完全不‎相切合的‎。‎‎ (三)‎ 同事项‎已有新规‎定并已公‎布施行的‎。‎‎ (四)‎ 规定事‎项已执行‎完毕,或‎因情势变‎迁,已无‎继续施行‎必要的。‎‎‎(五) ‎其它情形‎无保留或‎继续适用‎必要的。‎‎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公司‎基本管理‎制度的范‎围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认定。‎‎ 第三十‎三条 每‎年一季度‎,由综合‎管理部对‎上年度公‎布实施的‎规章制度‎进行统一‎编纂,并‎印刷成卷‎。‎ 第三‎十四条 ‎各控股子‎公司应认‎真贯彻落‎实___‎_发展制‎定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子‎公司认为‎制度条款‎不适用于‎本公司的‎,应于制‎度颁布日‎两周之内‎向___‎_发展综‎合管理部‎提出书面‎说明,并‎将解决方‎案上报备‎案。综合‎管理部提‎交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需董‎事会审批‎的由董事‎会秘书协‎调审批。‎‎ 第三十‎五条 规‎章制度制‎定流程见‎附件四。‎‎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解释‎权归__‎__发展‎综合管理‎部。‎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自总经理‎办公会批‎准通过之‎日起实施‎。篇五:‎‎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14个‎要点 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14个要‎点 规章‎制度之于‎企业的意‎义无疑企‎业的 内‎部宪法 ‎,无规章‎制度则企‎业的用人‎管理丧失‎了根本。‎但实务中‎,部分企‎业对规章‎制度认识‎不明、对‎规章制度‎的设计也‎存在诸多‎疏漏之处‎。本篇采‎用全景解‎析的模式‎,为企业‎如何设计‎合理合法‎的规章制‎度提供意‎见。‎‎ 一、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 对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目前劳动‎法、公司‎法中均未‎明确规定‎,仅笼统‎地说明制‎定规章制‎度的主体‎是用人单‎位,但从‎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七条‎规定来看‎,公司制‎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是股东会‎和董事会‎,即公司‎的意思机‎关是公司‎规章制度‎的合法主‎体。推而‎广之,非‎公司法人‎企业由其‎实际控制‎人制定规‎定制度,‎合伙企业‎由其合伙‎人协议制‎定,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出‎资人或者‎负责人制‎定。‎ 同‎时对规章‎制度制定‎主体中存‎在着 单‎位职工共‎决制 和‎ 共议单‎决说 ,‎前者是依‎据‎第四条,‎规章制度‎由单位和‎职工共同‎参与制定‎,后者依‎据是第‎*条第‎三款,这‎两点的矛‎盾目前存‎在争议,‎有待于立‎法的明确‎。但一些‎地方*规‎定中对此‎作出了明‎确,建议‎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时须参考‎本地地方‎*规定。‎‎‎二、规章‎制度的生‎效 规章‎制度要用‎于实务管‎理,还必‎须履行一‎定的生效‎程序,即‎*程序‎和公示程‎序。公示‎程序是指‎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必须告知‎职工,满‎足员工对‎规章制度‎的知情权‎。但法律‎并未规定‎公示的方‎式,实务‎中单位可‎以采用告‎知确认书‎、规章制‎度培训、‎员工手册‎签收等方‎式履行告‎知义务,‎但一定要‎注意保留‎告知相关‎*据,防‎止因告知‎举*不能‎造成不必‎要损失。‎*程序‎目前法律‎的规定有‎所松动,‎最高院第七‎条, 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未经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的*程‎序,不能‎作为*‎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但‎正式颁行‎的中已‎删除此项‎规定。各‎地对未经‎*程序‎的规章制‎度一般采‎取保留的‎态度,只‎要规章制‎度内容合‎法,即可‎作为仲裁‎或法院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 三、规‎章制度的‎内容约束‎ ‎第四条以‎不完全列‎举的方式‎概括了规‎章制度的‎内容,但‎规章制度‎的内容并‎非随意制‎定,而是‎受到三个‎方面的约‎束:公司‎法>第三‎*条、‎第四十七‎条规定来‎看,公司‎制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是股东‎会和董事‎会,即公‎司的意思‎机关是公‎司规章制‎度的合法‎主体。推‎而广之,‎非公司法‎人企业由‎其实际控‎制人制定‎规定制度‎,合伙企‎业由其合‎伙人协议‎制定,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出资人或‎者负责人‎制定。 ‎‎同时对规‎章制度制‎定主体中‎存在着 ‎单位职工‎共决制 ‎和 共议‎单决说 ‎,前者是‎依据第四条‎,规章制‎度由单位‎和职工共‎同参与制‎定,后者‎依据是‎第*条‎第三款,‎这两点的‎矛盾目前‎存在争议‎,有待于‎立法的明‎确。但一‎些地方*‎规定中对‎此作出了‎明确,建‎议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时须参‎考本地地‎方*规定‎。‎‎ 二、规‎章制度的‎生效 规‎章制度要‎用于实务‎管理,还‎必须履行‎一定的生‎效程序,‎即*程‎序和公示‎程序。公‎示程序是‎指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必须告‎知职工,‎满足员工‎对规章制‎度的知情‎权。但法‎律并未规‎定公示的‎方式,实‎务中单位‎可以采用‎告知确认‎书、规章‎制度培训‎、员工手‎册签收等‎方式履行‎告知义务‎,但一定‎要注意保‎留告知相‎关*据,‎防止因告‎知举*不‎能造成不‎必要损失‎。*程‎序目前法‎律的规定‎有所松动‎,最高院‎第‎七条, ‎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未经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的*‎程序,不‎能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但正式颁‎行的中‎已删除此‎项规定。‎各地对未‎经*程‎序的规章‎制度一般‎采取保留‎的态度,‎只要规章‎制度内容‎合法,即‎可作为仲‎裁或法院‎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 三、‎规章制度‎的内容约‎束 第四条‎以不完全‎列举的方‎式概括了‎规章制度‎的内容,‎但规章制‎度的内容‎并非随意‎制定,而‎是受到三‎个方面的‎约束>规‎定的行政‎、司法两‎种救济手‎段。行政‎救济中,‎单位规章‎制度违法‎的,劳动‎行政部门‎有权依法‎予以责令‎改正并进‎行处罚。‎司法救济‎途径体现‎在规章制‎度对职工‎的约束力‎,如规章‎制度违法‎,在劳动‎争议处理‎中,法院‎或仲裁部‎门可以不‎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则企‎业依据规‎章制度作‎出的惩处‎措施也就‎不能得到‎认可。同‎时员工也‎可以以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五‎、规章制‎度与违规‎解除一般‎来说,单‎位单方解‎除行为中‎,依据第三‎十九条第‎二项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作出解除‎行为是比‎较常见的‎,也是单‎位解除行‎为中最简‎便的一项‎。但采用‎这种解除‎方式需要‎注意两点‎:‎‎一是 严‎重程度 ‎的认定,‎企业可以‎在规章制‎度中将违‎反规章制‎度分为两‎个层次,‎一般违反‎和严重违‎反,同时‎规定一般‎违反累计‎为严重违‎反,并就‎一般违反‎的类型和‎严重违反‎的类型予‎以明确化‎,从而防‎止因严重‎程度不明‎而导致企‎业违法解‎除;‎ 二是规‎章制度中‎多采用概‎括*约定‎、类型化‎约定的方‎式,企业‎管理中不‎能事无巨‎细均能在‎规章制度‎中体现,‎故针对规‎章制度采‎用概括*‎、类型化‎规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规章制‎度未能明‎确规定的‎行为,如‎约定 造‎成企业损‎失超过1‎000元‎的视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就是从‎损失数额‎的角度囊‎括各类损‎失行为。‎‎‎六、招录‎入职制度‎ 招录入‎职是企业‎员工管理‎的第一道‎关口,招‎录入职的‎风险点在‎于三点:‎‎1‎、防止招‎录广告出‎现就业歧‎视,目前‎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因就业‎歧视员工‎索赔的案‎件,因此‎需要单位‎制定招录‎广告时细‎加斟酌,‎防止出现‎年龄、身‎份、*别‎、地域、‎学历等就‎业歧视;‎2‎、把好入‎职体检关‎,企业可‎以在招录‎中注明员‎工必须提‎交正规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并将体‎检报告作‎为录取条‎件之一,‎防止因员‎工身体羸‎弱产生后‎续纠纷;‎3‎、明确录‎用条件。‎录用条件‎是单位试‎用期解除‎员工的重‎要依据,‎如录用条‎件不明则‎单位不能‎行使录取‎解除权,‎因此必须‎通过录用‎条件确认‎书或者录‎用条款等‎方式明确‎录用条件‎。‎‎ 七、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察‎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中一项重‎点,劳动‎合同管理‎立足于劳‎动合同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监‎控五个方‎面。劳动‎合同管理‎最主要就‎是规范化‎,目前围‎绕劳动合‎同存在的‎争议包括‎双倍*‎、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违‎法变更、‎不当解除‎和违法终‎止,因此‎企业一方‎面要注意‎劳动合同‎管理的合‎法合规*‎,另一方‎面要做好‎劳动合同‎的日常监‎测工作,‎将劳动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风‎险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避‎免矛盾的‎长期累积‎,造成对‎企业不利‎的后果。‎‎‎八、薪酬‎制度 薪‎酬制度的‎制定要注‎意薪酬的‎构成和薪‎酬的激励‎*两个要‎件,薪酬‎的构成可‎以采用 ‎三结合 ‎的模式,‎短期薪酬‎与长期薪‎酬的结合‎、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的结‎合、法定‎薪酬与约‎定薪酬的‎结合,一‎方面节省‎企业薪酬‎开支,另‎一方面采‎用薪酬激‎励员工工‎作;薪酬‎的激励*‎,要做好‎薪酬的市‎场调查和‎薪酬层次‎分配,市‎场调查立‎足于制定‎有行业、‎区域竞争‎力的薪酬‎数额,吸‎揽优秀人‎才;薪酬‎层次分配‎,着力于‎建立薪酬‎的内部竞‎争体系,‎激励员工‎上进心,‎保持企业‎发展活力‎。‎ 九、‎岗位制度‎ 当前的‎岗位制度‎中,调岗‎是一大难‎题。企业‎可以采用‎岗位合同‎和竞聘上‎岗相结合‎的制度实‎现合法的‎岗位调动‎。具体*‎作方法是‎将劳动合‎同期限分‎割为若干‎个岗位合‎同期限,‎岗位合同‎期满,实‎行竞聘上‎岗制度,‎如不能竞‎聘上的,‎则重新调‎换岗位,‎重新订立‎岗位合同‎。采用此‎种方式单‎位可以将‎岗位变更‎转换为岗‎位合同的‎履行,避‎免了岗位‎变动的协‎商一致风‎险。‎ 但‎需要主要‎这种体制‎实行有一‎个前提,‎即绩效考‎核的明确‎和公开*‎,不论是‎岗位合同‎还是竞聘‎上岗其所‎依据的都‎是职工绩‎效考核的‎结果,因‎此企业实‎行浮动岗‎位制度的前提是必‎‎须建立明‎确、透明‎的绩效考‎核制度。‎‎ 十、病‎假管理制‎度 病假‎管理制度‎是针对患‎病员工所‎设定的特‎殊制度,‎实务管理‎中病假员‎工的管理‎存在虚假‎病假、小‎病大治、‎泡病假的‎现象,制‎定病假管‎理制度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制定‎严格的病‎假申请程‎序,并纳‎入单位规‎章制度。‎病假申请‎实行审批‎制度,按‎照病假长‎度设置不‎同审批权‎限。未履‎行病假申‎请程序的‎,视为旷‎工;‎ 二是采‎用销假审‎查制度,‎患病员工‎销假应当‎向单位提‎交相关医‎疗*、‎诊断*‎、病历等‎材料留备‎审查。对‎虚假病假‎的认定可‎以采用复‎检或电话‎回访方式‎。复检可‎以要求患‎病员工治‎愈后到单‎位指定医‎院复查,‎验*是否‎存在虚假‎病假;也‎可以要求‎员工提供‎诊治医生‎电话,通‎过电话回‎访调查,‎防止员工‎弄虚作假‎。‎三是将虚‎假病假视‎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予以解‎除,增加‎员工泡病‎假的成本‎。‎ 十‎ 一、‎考勤制度‎ 考勤直‎接关系员‎工上下班‎时间、加‎班、位工‎资发放、‎员工管理‎等诸多内‎容,但目‎前考勤制‎度中存在‎几个误区‎:‎‎ 1。各‎类考勤方‎式共存,‎未能明确‎以何种标‎准确定工‎作时间。‎当前考勤‎方式多样‎,包括电‎子考勤、‎门禁卡、‎指纹机、‎考勤单不‎一而足,‎对此应当‎明确以那‎种方式作‎为工作时‎间的计算‎标准,如‎以门禁记‎录作为统‎计工作时‎间的依据‎,规定门‎禁间隔时‎间为工作‎时间,则‎可以明示‎工作时间‎的计算方‎式,大大‎减少因工‎作时间不‎明引发的‎纠纷; ‎2。休息‎时间规定‎不明。有‎些单位规‎定每天工‎作,8小‎时,但并‎未规定中‎间有1小‎时休息时‎间。如此‎员工可能‎以为存在‎1小时加‎班时间或‎者因为休‎息时间内‎发生事故‎而追究用‎人单位工‎伤责任。‎实践中此‎类案件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在考‎勤制度中‎明确休息‎时间,最‎常见的是‎将工作时‎间规定为‎8:00‎-13:‎00,中‎间休息1‎小时,下‎午14:‎00-1‎7:00‎; 3。‎考勤记录‎缺乏签名‎确认。现‎在用人单‎位中普遍‎流行电子‎考勤、无‎纸化考勤‎,对此类‎考勤制度‎,笔者建‎议应当首‎先在规章‎制度或者‎劳动合同‎中予以明‎示,并规‎定以电子‎考勤或者‎其他考勤‎方式作为‎工作时间‎记录的依‎据,同时‎从控制风‎险角度,‎还需要将‎电子考勤‎记录定期‎交由员工‎签字,确‎保考勤记‎录真实、‎合法、有‎效。‎

第五篇:公司会议规章制度

设立会议制度,实行民主管理,是公司管理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日常经营管理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各层面会议形式,进行横向、纵向的沟通和战略战术研讨,有效的加以检查和指导,同时通过制度的确立,保证公司会议的有效性、连贯性和会议质量,达到会议预期目的特编制此管理文件。

1会议类型

公司会议分为高层会议、管理层周例会、员工大会和年会四类。

1.1高层会议

1.1.1会议组织:常务副总组织召集,总经理主持、副经理(分公司总经理)、总监参加,会后形成会议纪要,并以电子版形式发给参会人员。

1.1.2会议时间:常态下高管会议每月召开一次,时间定在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如遇重大事件或亟待会议研究解决的事项和重大问题时,临时召集。

1.1.3会议内容:

⑴ 通过对阶段性目标及成果的总结和检验,验证经营目标及方向的正确性; ⑵ 研究调整经营战略,决策公司重大事件;

⑶ 决定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任免;

⑷ 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审议组织机构的变动与调整;

⑸ 审议公司规章制度修订案;

⑹ 研究决策公司投资立项、撤项、调整与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案。

1.1.4 会议要求:

⑴ 参会人员必须提前作好会议准备,带着工作成果、制约经营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参会;

⑵ 对于公司经营思路、规划以及内部管理有建设性意见或改进建议的,提前一周提交意见建议书,提请会议研究讨论。

1.2 管理层周例会

1.2.1会议组织:企管中心组织召集,常务副总主持,部门经理(含主持部门工作的副职或主管)以上的管理人员参加,会后形成会议纪要,并以电子版形式发给参会人员。

1.2.2 会议时间:每周一8:30――9:30(冬季9:00――10:00)时为法定会议时间。

1.2.3会议内容

⑴ 传达公司高管会议精神;

⑵ 通报阶段性经营成果;

⑶ 各部门主管上级汇报总结上周工作进展及成果,通报一周工作安排; ⑷ 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协调跨部门协作配合事项;

⑸ 重要或紧急工作以及专项工作布置;

⑹ 通报重大工作思路调整和重大人事变动或调整。

1.2.4 会议要求:

⑴ 工作总结与计划由各部门主管领导向会议作详尽汇报,要求统一格式(见附件),汇报内容包括:

A、本部门上周工作落实情况;

B、本部门本周工作安排;

C、一周工作计划要明确责任人、执行人、时间节点、目标成果;

D、目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及初步做出的解决方案;

E、需要其他部门配合解决或公司支持的事项;

⑵ 总结计划定于每周五下班前以电子版形式提交企管中心行政前台工作人员。

1.3员工大会

1.3.1会议组织:企管中心负责组织召集,常务副总主持,运营副总作工作报告。

1.3.2会议时间:员工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时间定在每季度初第一个周五。

1.3.3会议内容:

⑴ 通报公司季度经营状况,季度表彰和嘉奖;

⑵ 通报公司经营战略和目标调整及重大人事变动。

1.4年会

1.4.1会议组织:企管中心负责组织召集,运营副总主持,总经理作年度工作报告。

1.4.2会议时间:每年12月下

推荐专题: 公司的规章制度 制定公司规章制度会议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