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2号文库 > 详情页

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合集)

2024-03-10 21:40:3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合集)》。

第一篇: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蝙蝠是福气的象征。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来说,蝙蝠的身影却越来越难以发现得到,而且夜行的习惯使得我们也越发的感到好奇。恰好这次有了学农这个机会,来到这个环境优美的生态校园,并意外的寻觅到它们的`踪迹。由此我们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探索旅程。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蝙蝠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以及相关文化背景

(2)研究抓捕手段和安全防护措施

(3)观察并测量蝙蝠体型

(4)鉴定蝙蝠的品种与性别

(5)交流活动感受和探讨如何保护蝙蝠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是蝙蝠的生活环境、蝙蝠的天敌和生长过程、蝙蝠的繁殖以及校园蝙蝠的分类。

2、为了调查蝙蝠,我们在傍晚对西区田边、旧古建筑进行踩点,观察蝙蝠的活动时间,确定蝙蝠巢穴

3、在第二天傍晚开始真正的捕捉行动,到稻田边张网捕捉,我们发现七八只蝙蝠的黑影在天空中徘徊,我们用竹竿举起细网,多次进行定点捕捉,最后分别抓到了三只蝙蝠,两只雄性,一只雌性。除第一只意外死亡外,其他存活。

4、分组统计整理所搜集到得资料以及抓来的蝙蝠。

5、撰写专题报告

6、小组分享

四、活动成果与评价

第二篇: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好处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要求是:“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实在令人担忧。我们以前对自己校园的初三和初一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面窄、时间短、量少、不得法,每一天阅读时间少得可怜,40%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3小时以上,20%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2小时以上,25%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1-2小时,甚至还有15%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对于鲁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这几位作家的作品,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高,但我们了解到,其实,对于这些名家,他们也仅仅看过少量的几篇文章,根本谈不上深入的了解。此外,对于一些外国作家,却只有少部分学生阅读过。可见,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的深度也不够。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并构成学习潜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好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它指导学生认识人生,热爱生活;它召唤学生张开思考的风帆,在书海中遨游;它启迪学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寻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个性,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初中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课外阅读举足轻重。

当前中学生的阅读需求呈现单一性和简单性问题。对文本的阅读,处于浅阅读阶段,一如大众对影视作品的需求,追求故事情节的波澜、跌宕起伏,让自己明白的故事比较多,从而多些生活谈资;再者获得些心中有却不甚明朗的理性认识,殊不知这些理性认识是很廉价的。而对作者的行文思路,构思技巧,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比较专业的阅读要求,学生们表示没有想过。显然学生的阅读需求是较低层次的,没有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思考。他们的阅读目的、需求亟待提高。

课外阅读的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在超多的阅读中既训练思维,增长心智又理解美的熏陶和浸染,养成自己的文学素养。在阅读中关注作者对某一现象是怎样思考的,即作者是怎样想的,把握他的思维脉搏,学习别人的思维。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是怎样思考的,从而在比较中提高自己的思维潜力。在阅读中我们要感受作者所刻画的美,品味美,沐浴美,构成美感。最终用思想养成思想,用美生成美。

针对以上状况,我、周秀华、曾岚岚三位教师确立本课题并在所任班级实施,期望能够对学生有所帮忙。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好处

新《语文课程标准》把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尤其名著阅读摆到了比较明显的位置。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达400万字以上”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如何提中学生名著阅读质量的新难题,因此,加强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策略研究势在必行。据了解,我校初三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低于这一要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时间少,方法有待提高,为此,在校园教研室指导下,与学生讨论后开展此项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资料。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研究”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挑战性,而学生选的课题往往是平时自己最感兴趣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名著积极性。对初中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只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趋势

目前国外研究性学习呈多样化趋势,其特点或围绕着问题等的提出和解决来进行学习活动,或使研究性课程呈现出多层面的开放性,或更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过程。在我国从教育文化积淀和现实条件来看,实施研究性学习既是更新教育观念的`过程,又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料,其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他们受用终身的精神底子。教师对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和问题,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疏通,使学生能望其门而入,领略名著的无限风光,读出滋味、培养兴趣、领悟内涵,最终就到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而如今的中国,各种流行阅读正在迅速兴起,阅读的通俗性、功利性、休闲性和大众化,使中学生的阅读重心发生了转移,也使名著阅读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和危机。

(四)创新之处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构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构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

和现有的学科教学不同,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潜力。学生透过研究性学习,不但明白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必须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课堂上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学生对年代久远的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有自己的解读,能够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生活经验理解和诠释书中的故事,学生的课堂发言、讨论、表演、提问以及课后的总结,读后感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老师的讲堂转成了学生的发言堂,教师退居幕后,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看法,有效提高了阅读兴趣。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了改变,尝到了“当家作主”的甜头,极大增强了自信心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资料

1、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实践,体验这种阅读方法的益处。

2、关于名著阅读方法的自我探索,找到自己喜欢的有效的读书方式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3、对《名人传》《格列弗游记》《傅雷家书》等中外著名小说以及鲁迅冰心等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名家散文名著进行研究性学习,拓宽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潜力。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从研究之日起,针对参加试验班级学生名著阅读状况和阅读水平进行调查分析。

2、文献研究法:透过查阅各种相关文献,了解研究动态,不断提升教师认知潜力,提高教师指导水平。

3、个案研究法:透过对典型案例的挖掘、整理、分析,探索学生名著阅读方面及阅读方法上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及时矫正研究方法。

4、经验总结法:针对各阶段的分期工作,适时进行总结,发现不足,及时提出改善意见,以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还能够采用比较研究法、谈话法、抽样调查法、统计法,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检测、研究。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并能取得实际效果,我们初步设想,本课题研究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以《名人传》为例来说明各部名著阅读的实施步骤)

(一)导读阶段(安排1―2课时)本阶段,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名著导读”的相关资料,并向学生补充导读材料,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思想资料及艺术特点简析等,让学生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布置阅读任务、明确阅读要求、统一阅读进度。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长篇小说的基本方法。

(二)积累性阅读阶段(安排10周左右)本阶段要求学生以泛读为主,每周阅读十回左右的资料。每周设计作业如下:

1、摘抄语段:摘抄本周阅读到的精彩语段,并做简单点评;

2、资料概括:概括本周阅读的资料,不少于500字;

3、写读后感:每篇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力求有自己的见解,不少于500字。(思考到学生差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够从以上作业中任选其二来完成。)

本阶段,教师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构成良好阅读习惯为中心目标,每周抽查学生作业并做有针对性的指导。在逐回阅读完全书后,安排1课时,由学生发言、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三)探究性阅读阶段(安排2周左右)

1、分析人物形象(2周):本阶段安排学生精读有关情节,指导学生重点分析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米开朗基罗的形象,并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篇作文,然后按学生作文所分析的人物形象进行分组交流,最后推荐出优秀作品展评。

2、了解小说的思想资料和艺术特色(安排2课时)由教师开设一次“名著欣赏专题讲座”,帮忙学生更好地了解名著的思想资料和艺术特色;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讲座指导,查找资料,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尝试分析小说的思想资料、艺术特色。

(四)总结阶段(安排1周左右):本阶段准备开展《名人传》影视欣赏、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一方面继续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帮忙教师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果。

四、活动评价每学年进行一次活动评价,包含参照学生读书笔记等材料进行的过程性评价,和透过设计名著阅读试卷对学生进行的总结性评价。

五、课题组顾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

钱明霞:中教一级,语文组组织,负责本次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撰写开结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曾岚岚:星村中学高级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主要负责课题组研究的理论指导工作。主要负责活动课摄影安排和总结整理工作。

周秀华:星村中学教师,深受学生的喜爱并深深地爱着学生。有着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都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主要负责材料的收集,组织相关实践活动。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1.学生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手抄报等相关材料。

2.研究课题组“活动课”“研究课”相关资料。

3.课题研究反思、阶段性总结及结题报告等。

4.撰写相关论文等。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埃明达。美法韩日《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J]。内蒙古教育,20xx(8)

2、胡庆芳,程可拉《当今美国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20xx

3、王爱芬《国外及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4)。

4、钱旭升《我国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xx

5、黄朝兵《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人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

6、李汉雄《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及方法》甘肃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20xx

第三篇: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近年来,初中生早恋现象十分普遍,极端个案屡屡发生,在这个背景下,有野外玩耍夜不归宿的,有偷了家里的钱离家出走的,还有寄居校外留宿异性朋友的,更有甚者就在学生公寓内,在公寓管理员的眼皮底下女生跑到男生寝室和男生们疯玩过夜的。如果说这些属于个别现象,那么课堂上昏昏欲睡混日子,下课后情意绵绵玩微信、聊QQ的,则实在是太寻常了,面对陷入情网不能自拔的少男少女,教师们痛心,家长们揪心,社会闹心。滋生早恋的土壤是什么?它会给青少年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为了帮助初中生走出早恋的困境,20xx年新春伊始,宋市中学组织部分老师和学生成立了《初中生早恋现象》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始了这方面的调研。

调研时间:20xx年3月9日―20xx年3月27日 调查对象:七八年级302名学生

调研方法:①问卷调查;②采访当事人;③网上查阅资料;④现

场座谈;⑤咨询专家和教师。

预期目标:①了解农村初中生早恋现象的真实状况;②帮助部分早恋的同学走出心理困境;③逐步掌握研究性学习中常用方法,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二、活动过程记录

三、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关于青少年早恋现象的问卷调查

青少年朋友:你好!感谢你参与本项调查,以下问题无所谓对错,你只需根据你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即可,我们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当今初中生在对待早恋问题上的真实态度和做法,有了你的参与,我们离真相就走近一步,谢谢各位!

1、你所在的班级是否存在早恋现象? A、是 85% B、否 15%

2、你怎样看待青少年早恋现象?

A、正常,可以理解 94% B、不正常,不可理解 6% 3、你觉得早恋现象:

A、利大于弊 41% B、弊大于利 59%

4、你是否对异性特别好奇?对心仪的异性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A、是 59% B、否 41%

5、如果有符合你的审美标准的异性出现在你的面前,并且你们有较多的交往机会,你会:

A、主动接触他(她),主动示好 18% B、暗恋他(她) 41% C、不为所动 41%

6、如果有异性对你表示特殊的好感,你会怎样对待?

A、坦然接受 3% B、可以考虑 65% C、果断拒绝 32% 7、如果你看到你的同学或朋友有早恋现象,你会怎么做? A、劝阻 41% B、视而不见 56% C、心生羡慕,希望自己也有异性好友 3%

8、你的父母就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及社会上的早恋现象等问题和你交流过吗? A、有过 38% B、没有 62%

9、如果你正处在“早恋”状态之中,你的父母得知后通常会: A、很生气,严厉呵斥 47% B、细心柔声地疏导、劝解 53% 10.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早恋?

A、学习压力大,情感苦闷需排遣 3% B、家庭关爱少,寂寞情怀无人懂 15% C、青春萌动,心向异性情难已 67% D、好奇异性,觉得好玩 15%

上述十个问题至少透露出了如下信息,不能不引起大家的警觉。

1、85%的同学认为自己所在的班级存在早恋现象,这表明青少年早恋已是不争的事实,程度之严重超出你的想象。

2、认为早恋现象正常,可以理解的同学高达94%,这一方面表明早恋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不得不令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忧心忡忡。

3、早恋对成长期的青少年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可调查显示,有为数不少的同学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正确引导,澄清认识很有必要。

4、能理智地抵制早恋的同学占少数,再次证明了正确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5、超过半数的同学选择“暗恋”和“主动示好”,说明早恋的存在有丰腴而广阔的`土壤。

6、同上一题,能果断拒绝早恋的同学仅占32%,将近七成的同学选择可以考虑或坦然接受心仪的异性。

7、由于对早恋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能自觉抵制早恋的人少之又少。

8、大多数父母没能与子女交流过青春期心理问题,这也是导致初中生早恋的外部原因之一。

9、出现早恋现象后,近半数的家长缺乏正确的应对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加强对青春期子女教育的指导。把早恋的苗头杜绝在萌芽状态。

10、对于早恋的原因,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是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必然结果。但必须注意到:家庭关爱少,学习压力大也是早恋的诱因之一,对子女(学生)的关爱不到位,子女(学生)就从其他方面寻找情感方面的寄托,家长、教师都应该肩负起关爱孩子的责任。

四、研究成果:

1、关于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结论分析。 2、《初中生早恋现象》座谈记录。

3、学生撰写的《“阳光生活,拒绝早恋”倡议书》。 4、学生论文。

5、《初中生早恋现象》结题报告。 五、教师点评:

在这三周的调研过程中,老师精细指导,对小组各位成员作了合理的分工,明确了职责,每位小小调研员都倾注了高度的热情,他们上网搜寻、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精心设计问卷,调查了300多位同龄人对待早恋问题的心态,听取了数名早恋少年及其父母的认识看法,了解到了

特殊案例当事人的心理,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了问卷资料,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结论,还认真组织了座谈会、办好的主题板报,帮助绝大部分同学澄清了对早恋现象的认识,还认真组织了《“阳光生活,拒绝早恋”倡议书》签名活动,同学们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次调研活动,我们的收获是很多的,特别是如下三个方面值得肯定:

一是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大家发扬了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不仅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从中学到了许多调研方法,收集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论文、口头表达、问题设计、版面规划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二是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包括学生家长)对农村初中生的早恋现象的现状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明确了青少年思想工作的方向和方法。三是帮助部分早恋学生走出了青春期心理的困惑,重新焕发出活力和生机。

今后,条件成熟时我们还将就社会热点问题和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开展调查与研究活动,把研究性学习办成宋市中学极富特色的校本课程。

第四篇: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结题报告

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结题报告 桓台世纪中学物理组

一、物理探究性学习提出的背景:

我国基础教育对现行的课程进行大胆的改革,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我们作了认真思考,采用探究式可被认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它改了传统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将物理假设为一种可以直接灌输让学生学到的一堆知识,将学生假设为 一种品质良好的容器,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吸纳这些真理的过程,教师更多地只是将这些知识理清头绪,尽可能清楚地告诉给学生并使他们能重现。而探究式教学过 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 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性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物理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纵观科学的发展,任何一个科学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质疑,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辛勤的探索;任何一个技术上的创新也都是劳动者对生产实践的探究和再创造的结果。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的价值感唤醒。”《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旨。学生只有处于主动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物理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全过程,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的目的。

在学校全面落实课程开设的大氛围下,我们物理组积极挖掘课程资源,出发点就是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为顺利实施课程改革作好充分准备和打下良好的基础,改变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讲授式、传输式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建立一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校物理教研组在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方面已有起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四名学生连续参加了山东省中学生创新实验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两名教师积极思考,亲自动手自制教具并获淄博市一等奖。连续三年大批学生积极参加淄博市小实验家体验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我们在探索的过程有遇到了很多的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能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对我们解决问题有所帮助。

二、物理探究性学习方式研究目的、意义:

物理在哪里。物理在书本,在实验室,在电子网络,更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产 实践中,学习物理与学生生活、生产实践互相联系,将学生生活经历与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 起来,学习内容建构在事实情景之中,学习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探索性,实现认识与情感 的统一,物理与人文的结合,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探究无处不在。

物理如何教。传统教学关注学生“知道什么”,突出教师“教”,上课大多采用讲授法,知识被作为一个结果告知学生,强调知识点考核和死记硬背,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自 主探究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学生得到了 “鱼” 物理素养不高,学生的观察和实践探究能力差。现代物理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怎么才会“渔”,在让学生自己学会并进而会学 方面下功夫,教学方法提倡采用学生分组探究等实践活动。

物理怎么学。学科的本质决定了物理的学习方法,人类具有探究的天性,探究是物理 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探究中学,在探究中建构知识,促 进学生对物理的理解。笔者认为开展初中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以教师提供的或学生自主选 择的小课题进行设计和研究活动,给学生在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上构建一个平台。这样的 探究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能力、态度和情感在学生自身人格 中内化,使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全面发展。本课题旨在通过物理学科探研性学习方式研究,改变学生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多样 性的学习方式。

该课题“物理探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为提炼出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打下扎实的基础。该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有:

1)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改变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和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就必须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操作性强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来改变这种状况。本课题的研究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得到更好的落实,充分体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理念,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有非常好的作用。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还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并“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改革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可以看出课程改革的要求同该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是一致的,我校物理组早在2007年9月开始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已经具备科研的基础,我们希望通过该课题研究为实施课程改革和落实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进行该课题研究尽快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我们通过对目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中发现,“应试教育”仍有很大的市场,课堂上教师教学方法的主流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课题研究,能够解决当前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会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改变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4)课题研究的过程对研究者来讲是学习、认识和提高的过程。教育科研是培养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切入点。通过课题研究,会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锻炼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使一批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使他们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

5)通过课题研究,带领学生走进科学研究的殿堂,让学生体会进行研究的具体做法,培养研究型的学生,为以后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必要的技术基础。

三、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最早是杜威(于1909年)。明确把“探究学习”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方式的则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其倡导者是美国生物学家、课程专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他提出了“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的观念,极力主张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对世界进行探究,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此后,英美等国先后涌现出了几种著名的探究教学模式,例如:施瓦布的生物科学探究模式、马希尔斯和考克斯的社会探究模式、学习环模式等等。但是未见有关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实验教学的报道。

20世纪末,国内教材进行了改革,就“培养学生探究素养”的角度而言,教材改革的主要特征是: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教材的改革牵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于是相继出现一些“培养学生探究素养”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正日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也积极投入到了生物探究性实验研究的实践中。他们或者就教材中的某一个实验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尝试,或者尝试在课堂有关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这些方式都可以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而言则缺乏系统性和持久性。

四、课题研究内容

1.在教师指导下,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学科课程中值得研究的问题。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有关知识与信息。

3.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讨论、探求,对学科知识的延伸与提升、重组与综合、推论与证实,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

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出科学结论,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既是问题的解决过程,又是知识学习的整合过程。

5.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解决新情境问题,以实现知识的迁移,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五、物理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9~2011.9): 本阶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选定课题,组建课题小组,明确分工;并建立和健全学习交流制度初步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王爱华老师负责具体工作的分工安排和落实。实验小组组长由王爱华老师担任,主要负责课题理论研究,制订方案等。任瑞红老师负责,主要任务是做出详实的中期报告、实验总结。实验小组的其他成员还有田亮国、付涛、金宗涛、孙吉涛、崔佃波、伊晓丽、巩会洁、陈龙老师,主要负责应用研究,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等。

2)填写课题申请书,申报立项。

3)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相关资料的理论性学习,提高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4)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老师在平时上课和物理课外活动中的探究性学习进行收集整理。

2.实施阶段(2011.10~2012.10): 本阶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按照课题的方案,全面启动课题的研究,并提出阶段性目标。

2)通过行动研究法和验证法,开观摩课、建立案例和个案。各位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交流,总结物理探究学习的基本思路,培养好学生的物理探究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进行收集资料确定具体的探究内容,并制定科学、合理探究过程和方法。

4)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因此每半个学期进行一次期中总结交流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5)根据中期小结,修正、调整工作计划和方案,对各部分提出一些新的任务。在中期小结后,根据各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在将工作进一步具体化,这个阶段应该是学生学习创新的阶段和总结阶段,因此必须有目的性和针对性。6)根据修正和调整的方案,针对新的任务,再进行研究。

本阶段的主要负责人:王爱华、任瑞红

3.总结阶段(2012.10~2012.12):反思总结,写出总结报告,迎接上级鉴定验收

本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成结题报告,申请结题。2)汇集探究学习的课堂录像。3)集汇编学生作品。4)全面展示课题成果

本阶段负责人:任瑞红

六、课题研究方法和措施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制订调查量表(如:教师对物理探究学习教学价值的认识,学生对物理问题探究性学习的态度,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通过调查全面了解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是在教学中和对教学的研究,为了使研究工作有效实施,确定行动研究法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具体做法是:组织实验班实验,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比较,总结经验,优化实验方案。

理论研究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探索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从理论上对课题成果加以论证,形成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

总结研究法: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撰写报告论文。保障措施:

1.学校条件:我校是一所国办寄宿制中学,是省级示范学校。自1999年创办以来,在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教研教改工作有专门的分管领导负责指导,为我们的课题实验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帮助。2.学校领导鼎力支持、直接参与是本课题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3.课题组教师的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较高的专业素质是本课题实施的动力源泉;

4.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和家长的理解支持是本课题实施的助推器; 5.学校经济支持是本课题实施的物质保障

七、成果

1、物理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

通常认为,物理探究学习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交流与合作七大部分组成,实施时主要有五个步骤: 1)确定实验题目

教师确定实验题目时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明确评价标准。在选用实验材料、操作步骤等细节方面或做一些要求,或不做要求,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范围里进行实验。或由学生自定题目,或由老师指定题目,无论教师指定题目还是学生自定题目都必须明确实验的目的和任务。2)提出相关假设

假设是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它是建立在观察和以往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与毫无根据的臆测不同,它是可以被检验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不要怕犯错误。3)设计实验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来设计实验内容和步骤。学生自己选材、确定步骤,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预测,论证实验的可行性,通过实验检验假设是否成立。4)完成实验

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测量记录实验数据。5)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明确实验的结论,并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来完成实验报告。

2、学生的探究案例:

3、在连续三届举行的山东省中学生创新实验大赛中,我校学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下面是在2011年获得一等奖的两个三个创新实验成果展示。

4、师生其他成果:

1)、教师论文:(略)2)、学生论文 3)、省创新实验大赛成绩(略 4)、课堂录像:(略)

5)学生创新参赛实验录像(略)6)、教师获奖证书(略)

八、探究性实验教学值得注意的问题

1.探究性学习中的学生有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着实验。2.外显程度较高的物理探究性学习能力特征容易被观察到,但外显程度较低的物理探究性学习能力特质则不易掌握。

3、实验中的教师由于条件限制和各自的能力水平,对学生的了解和施评难免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总结经验,编制一套更能体现该评价指标、可量化、可操作的试题,更科学地让学生对其物理探究性学习能力进行自评,然后将教师的评定与学 生自评相结合,得出更为合理的指标体系。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研究行为的理论性不明确,缺乏理论指导。

2、素材搜集不及时,过后无法弥补与研究。如:执教的研究课没有及时录制。

3、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的整理记录

4、教师的实验反思总结工作做得不够。

5、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6、一堂优质高效的科学探究课需要时间作保障,往往40分钟的课堂上,注重了实验探究,就顾及不到学生对知识规律的应用与理解。

7、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探究能力需要在一个较宽松和有序的环境中培养,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期望马上见效的欲望,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形成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反而影响了课题实验的实施与进一步改进。

十、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思考的问题

1、对于教师自身素质问题的思考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应从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探究的参与者、学习者与合作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策划者、研究者,教师应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充实自己和完善自己。

2、对于课时问题的思考 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较多时,往往会感到课时不够。教学中对实验内容恰当选择,另外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将课外探究出现的问题和结果带入课堂进行讨论,这是解决课时问题的较好办法。

3、对于教材中实验方法的思考

教材中实验方法的阐述比较少,教师实施实验方法的训练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对实验方法也没有系统的认识。若能在教材中更多融入实验方法,学生可以系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又可以在具体实验学习中得到运用、巩固,教师在教学中也有据可依。为了结合具体实验项目、更好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法教育,通过实践,建议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对实验材料不做过死的规定,为学生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实验材料留有余地;在方法步骤方面注意体现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等方法,并注意规范化引导;在实验指导中提出有关科学方法的讨论题,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实验中所蕴含的科学研究方法。

4、对于非实验性教学内容的思考

有关非实验性教学内容,其课题探究性学习可以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并做到个人独立学习(如资料的收集),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共同研讨相结合。这种学习的组织形式强调组内合作、组际竞争、资源共享,因而能有效地强化学习中的人际互动,在表达和交流过程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

5、对于制约性条件的思考

探究性学习更适合于小班授课和开展小组讨论,目前的班级教学规模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学习的全部过程。

探究性学习更适合于那些通过概念同化途径获得的知识,尚不能使用于各种类型的学习课题。

探究学习的教学活动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难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

此外,探究教学还需要比较充足的教学设备,这在基础薄弱学校很难做到。总之,探究式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是无比的财富,它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思考、提出问题、解释、合作交流、如何去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探究教学中,创设了多元、动态、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唤醒、发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有利于形成现代人的终身需要及全面发展所应具有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探究教学不是唯一的物理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都必须用探究式方式来进行,不要把探究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和策略完全对立起来,而应互相配合,灵活运用。同时,进行探究教学前老师考虑周到、准备充分,多与校内外同年级、同专业老师交流,群策群力,同时教师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地研究探究式教学,把握教学规律,创造更新形式、更新方法,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探究教学,才能收到更好教学效果。

第五篇: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的研究领域已几乎涉及所有的自然科学和许多社会领域,已成为各类科学发展的原动力。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科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又有实际动手潜力的训练,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潜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已成为物理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务必进行大规模的变革。但就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抽象思维的潜力较差,个人学习的潜力不强,更缺乏实际的动手潜力,个人难以持续的去探讨一个问题。所以我校物理教研组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切人点,采用“以学带玩,以玩促学”的方法确定了《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

纵观科学的发展,任何一个科学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质疑,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辛勤的探索;任何一个技术上的创新也都是劳动者对生产实践的探究和再创造的结果。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的价值感唤醒。”

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以传授物理学的知识为主,即向学生传授一般的物理规律,把超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能应付各种考试,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出类拔粹。但让它们去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独立地去完成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就会困难重重,甚至束手无策。

参考书目及资料:

《大气压强原理》、《高中实验大全》、《物理与生活》、《摩托车中物理知识探究》、《密闭液体对外加压强的传递》、《有效进行探究性教学须注意的问题》、《白炽灯炮漫谈18问》、《电与热探究教学的反思》、《利用《物理与社会生活》

(三)目的和好处:

1、让学生透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潜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潜力。

3、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潜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潜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潜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潜力。

5、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物理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物理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

(四)研究方法:

“创设情景――――发现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或实践方案――――实验探究和调查分析――――总结分析――――交流合作,成果展示”

(五)体验与反思

本次研究性课题,同学们实诚信,讲原则,说到做到,决不推卸职责;有自制力,做事情始终坚持有始有终,从不半途而废;肯学习,有问题不逃避,愿意虚心向他人学习;我们的组员十分听从指挥,合作的十分融洽,从头到尾到没出现什么大的分歧。这是十分难得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全部毫无保留贡献到这次活动中了。

推荐专题: 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