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思政课教师学习体会:不负使命 勇于担当

2022-10-18 17:18:1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政课教师学习体会:不负使命 勇于担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政课教师学习体会:不负使命 勇于担当》。

第一篇:思政教育课心得体会

鼠年钟声敲响,新型肺炎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却牵动着国人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全国各地全力进行防控,遏制疫情蔓延。

作为疫情战场中心的更是核心的主战场,在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生活物资瞬间缺乏的情况下,每个中国人的心都凝聚在一起。

除夕的夜晚,本是家家户户团圆吃年夜饭的日子,可在得知疫情后,150人的军队医疗队连夜出发飞赴,支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医疗队伍陆续出发,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彻夜通明,施工工人争分夺秒,建设机械马力全开,争取着早日完工,为病人们提供更多的治疗床位。从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亲赴,到15名医护人员被确诊感染,再到梁武东医生的牺牲,所有医护人员拼尽全力,无论生死,在我们与病毒间建起屏障,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同时,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疫情信息呈现链式传播,我们需要信息分享,但不要听风就是雨,更不要造谣传谣;我们需要严阵以待,但不必过度恐慌,每个人应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所有人都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才能打赢这场没有销烟的战争。只要万众一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只要众志成城,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万众一心,何惧疫情!

第二篇:思政教育课心得体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观看“同上一节‘党史’思政大课”就显得更具有意义和价值。

从辛亥革命时期,再到2021后疫情时代,有几个我们避不开的关键词:社会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

时代是需要进步的,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一战让中国人产生对资本主义的怀疑,巴黎和会更是让中国人进一步质疑甚至放弃资本主义。五四运动让国人们认识到了群众的力量――工人阶级才是革命的主力军!而先进青年要走进学校,走进工厂。

对于外国而言,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纪元,而十月革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领导,而一股风也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了那时的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数不胜数的奇迹: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大踏步发展,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别的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

作为我们学生而言,我们要贯彻一个信念――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毛主席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的知识不能局限在书上,要深刻认识到当今世界格局已经发展巨大变化,我们的思想也需要与时俱进,继续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无数需要我们新时代大学生传承、发展的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骄傲又自豪。人民幸福安康,社会治安稳定。我衷心希望我们国家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得更远,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第三篇:教师思政课心得体会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这句话深得教育的真谛。

作为社会交往活动中的成员,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有强烈的发自心底的需要,需要别人的尊重、关怀、帮助、信任,偶犯错误时,还需要别人的原谅。王毓老师在《德育培育与生成》一书中也说到师生关系具有无选择性、平等性、合作性、人道性和履约性的特点,其实这些特点综合起来就是一个词语:尊重。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拥有的是发展的灵魂,所以,我们的尊重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本着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前提,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信任学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教育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首要的一点,应该相信学生。要善于发现深藏在每个学生心中的“宝贵财富”。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个口号形象的说明,必须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我认为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进取心,都想争上游。在帮助学生转化的过程中,主要是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积极进取,追求进步。我在担任初一年级的任课老师时,有一位学生不爱学习,成绩较差,自由散慢,早自习经常迟到,最要不得的是,这个学生早自习要迟到了,也不是紧张地走进教室,而是优哉游哉地踱步进教室,对于学习,这位学生抱着的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为此,我多次找他谈话,在班上也公开批评过他,可是效果不佳。直到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关于历史的生僻问题,全班同学全都一头雾水,完全回答不出,只有这个学生,非常自然地说出了答案。当时,全班哗然,大家都不敢相信,一个平常不愿意读书的同学竟然有这么丰富的知识。经过了解,我才知道,他不爱读书只是因为他的家长不管他,每天晚上只知道自己出去玩牌,他的厌学是出于对家长的不满,而他自身,是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的一个学生,知识面非常广。第二天,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平常的积累,也去他家家访,和他家长说说孩子的情况,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家长也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之后的一个月,这位学生的早自习迟到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他的转变说明,教师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尊重爱护他们的自尊心,理解学生的心,因势利导,才能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

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

教师对学生有管理的权力,有按照社会主义教育塑造学生的权力,但在人格上我们与学生是平等的。所以对于做错了事的学生,我们若居高临下,简单粗暴的训斥,禁止学生申辩,就势必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下降。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尊心是促使学生自我教育的前提条件,一个人有了自尊心,才会自爱、自重,做错了事才会自责。因而转变学生常常要以尊重人格为前提,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真正收到以理服人的教育效果。一位教育家说:“训斥和咒骂一个对自己的错误已经认识的孩子,只能损坏他的自重心,甚至使他的悔改之意荡然无存。”

三、认识自己,成为一个实诚的老师

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孩子的心理活动与我们成人是不同的。他们容易犯错,但也容易改正错误,而作为一个成人,犯错容易,但是承认错误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该怎么样面对自己的失误呢?我认为当老师因种种原因,造成过失的时候,要勇于面对事实,放下面子,和学生坦诚相见,该认错的坚决认错。在一次班级大扫除中,我代替班主任管理班级大扫除,再分配任务的时候,有一个学生似乎没有听我的分配,不停地和同桌说这话,于是我唬着脸说:“老师在说话的时候不许自己讲话”这时,她只是委屈的看了我一眼,脸一红,什么也没说。大扫除结束后,卫生委员来报告,说王某某同学自己的打扫任务比较轻,在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帮助其他同学做了很多事情,我一惊,王同学正是我在课堂上批评的那个人!我这才找来这位同学,向她了解上课讲话的真实情况,她这才告诉我:“老师,我同桌今天身体不好,我刚才是和她说我帮她做值日。”思前想后,我诚恳的在全班同学面前承认了自己的过失,并表扬了她爱劳动,主动为班级做好事。王某某听后感动了好一会儿。从此,她更爱劳动,更爱帮助别人。我想,这样做,老师不但不会丧失威信,反而能使学生更加信赖,热爱和尊重我们。

总之,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尊敬师生”而自身却时时扮演着学生心目中的“反面角色”。在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耐心引导,以爱换爱,激发他们前进的内在动力,在尊重人中教育人,造就人。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原则:“我的基本原则是永远尽可能地多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让我们记住这一原则,实践这一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第四篇:思政课教师学习体会不负使命勇于担当

思政课教师学习体会:不负使命 勇于担当

9月1日是每个新学年开学的日子,在这一天《求是》杂志发表了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寓意深远、意义重大。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既让我们思政课教师感受到“暖心”的激励,同时又为我们指出了工作的“重心”,我们更要以“用心”教学来回报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

文章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视野下,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其他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必然会去占领。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去“争取下一代”。思政课教师不但要是“经师”,更要是“人师”,要以言传身教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进行正确引导。

思政课教师要以专业性来使学生信服

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我们要上好思政课,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还应当研究我们的教育对象,研究当代青年的现实需求和思想状态,才能更好的因势利导、教书育人。现在的学生不喜欢生硬的说教,但都喜欢张维为教授这样在自身专业上有建树的人,用专业知识对事情事物作出专业解读。因此,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专业,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专业的形象,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服,从而由“术”及“道”,最终实现价值引领。这也是总书记倡导和要求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

对来自西方的话语攻击和西方学界命题的挑战,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注重从学术上予以回应,为积极提升我们的国际话语权作出贡献。我从我的专业角度试举一例: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不仅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举措,还是一部树立法治大国形象、提升国际法治话语权的大法。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法典通常都是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处在上升期的时候制定出来的,我国的《民法典》不仅是对我国法治建设成果的固定,也是在力争以“中国话语”引领世界前进,以“中国制度”为世界提供建设范本。我们要把“四个自信”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全过程,不仅是我们思政课教师群体,也包括当代大学生,都要学习如何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于如何挖掘各类不同的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在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做法。对此,还需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通力合作,更有利于找准各类专业课程中的价值元素,更好地将“课程思政”做好做实。作为思政课教师,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跨课堂联动,也是我们责无旁贷要做好的工作。

第五篇:思政课心得体会

回想起来,思修课我们已经上了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过的很快,但是回想起来真的是有着很多的收获,也有着很深的感悟。

老师的讲课很有深度,同时不失乐趣。老师每次上课的时候不仅仅实在对着ppt念给我们听,而是结合一些经典的案例,让我们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事迹去感受去领悟。

我很喜欢老师讲课的一个部分是,在课堂上播放视频,都是一些教育意义很深的新闻或者是视频,老师愿意花这部分时间给我们,让我们更深动的了解到这方面的知识,这个不仅增强了我们学习的乐趣和兴趣,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视野。因为我们在下学之后是不太可能去看这些的,所以上课的时候就很好的弥补了这部分的知识。

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自发的形成了一个快乐学习的小组学习法,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小组很少汇聚在一起开会,对于用什么方式什么内容都没有具体的计划,这样对于我来说就很难提起热情了,也就失去的动力。

但是后来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还是以视频的方式来进行,等到真正实施的时候,发现小组内的每个人的角色很难很好的衔接在一起,后来我就想到,能不能以小场景的方式,每个人的倡导,最后一起合唱,点题收尾。我当时就把我的想法说了出来,大家当时都一致同意了,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这段时间的思修课程我学习到了很多,尤其是我们小组的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分歧,出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在想办法,我觉得这是超越了这个任务本身之外的,在我们很好的完成了这次的任务的时候,大家都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对我们的肯定,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是我觉得这次学习中最珍贵的。

最后,当然要感谢我们的老师,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去展示自己,去学习怎么去投入,怎么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只要努力了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

推荐专题: 思政课教师学习体会:不负使命勇于担当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