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2022-09-09 11:48:2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第一篇: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总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总

1.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答:统计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示,如学生的性别、职工的文化程度等,品质标志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有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汇总综合才能形成统计指标即总体单位总量;数量标志则表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其标志表现用数值来表示,即标志值,如学生的成绩、职工的工资等,它们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总体单位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运作的结果。数量标志值可直接汇总综合出数量指标。

2.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例如:工人的“工资”是标志,而工资为“1200”分,则是标志表现。

3.一个完整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发下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4.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

答: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两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而填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但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又是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而填报单位也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两者一致。

5.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6.简述什么是普查及普查的特点。

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例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基本生产单位普查等。

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这连续调查。(2)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7.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答: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离散变量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选择单项式分组。如果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分组应该选择组距式分组。而对于连续变量只能用组距式分组。

8.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

答:首先,从该题内容可知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第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单位,重点调查是根据单位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来确定调查单位,而典型调查是依据对总体的分析,有意识地选取调查单位。因此,根据本题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可判断出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采用的是重点调查方式。

9.简述抽样调查的优点和作用。

答:抽样调查的优点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抽样调查的作用表现为:

(1)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很难解决的问题;(2)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

(3)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4)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10.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

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

11.简述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

答: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12.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时期的要求。

答:在综合指数中,无论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还是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都要求其作为同度量因素指标不变,即同一时期的。例如,数量指标综合指数都是以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连带关系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都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因为,只有将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指标固定在同一时期,才能考察另一个指标的变动情况。

13.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

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分)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14.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答:时期数列的各项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项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的各项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项指标值不能相加;时期数列的各项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数列的各项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无直接关系。

15.什么是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两者的关系如何?

答: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报告期前一期水平对比的结果,反映现象在前后两期的发展变化,表示现象的短期变动。定基发展速度是各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的对比的结果,定基发展速度是各期内发展的总速度。两者的关系是: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第一章

1.怎样理解统计的不同涵义?它们之间构成哪些关系?

参考答案:“统计”一词的涵义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它是对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统计资料指统计实践活动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和统计理论的关系。

2.统计学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1)数量性:从数量上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是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统计研究的不是抽象的数量,而是有特定内容的具体数量。统计是在质的规定性下研究与所研究现象内容性质密切联系的具体数量。

(2)总体性:统计是以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统计要对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3)变异性:总体各单位的标志特征由于复杂的随机因素而有不同的表现,它是统计研究的前提。⒊什么是标志和指标?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

(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如一个煤炭工业局(公司)的煤炭总产量,是从所属各煤炭工业企业的产量汇总出来的。

(2)指标与标志(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亦然。

(比如:如果调查研究各分支煤炭工业企业的产量情况,那么分支企业是总体指标,如果转为研究煤炭工业局的总产量情况,那么各分支公司就成了个体标志)

4、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者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数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其特点是指标数值随总体范围的扩大(缩小)而增大(减小)。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对比关系和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其特点是指标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围的变化而增减。两者的关系表现为: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而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

5、为什么说有变异才有统计?

参考答案:统计中的标志与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这种差异称作变异。个体必须在某方面是同质的,这是构成总体的前提,但在其他某些方面又必须是不相同的,即各个个体之间必须存在差异。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变异才有必要进行统计,变异是统计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差异,所要研究的内容都完全一样,那就不需要统计、不需要综合分析了。变异对统计以及具体的统计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章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2.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参考答案:三种非全面调查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的选取是根据重点单位的标志总量是否占全部单位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这一标准来确定的,这一标准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易于确定。抽样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按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抽选出来的,不受人的主观因素所影响。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在对总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抽选出来的。

(2)调查目的不同。重点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重点单位的调查,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抽样调查的目的则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算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统一意义上的典型调查,其目的类似于抽样调查。

3.为什么说抽样调查是所有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调查方式?(抽样调查的特征)

参考答案: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以样本的数量特征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其估计结果具有可靠性;存在估计误差,并可加以控制。

4.统计资料整理的作用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

5.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选择分组标志?

第三、四章

1.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指标的含义不同。强度相对指标说明的是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而平均指标反映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

(2)计算方法不同。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是强度相对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既分子是分母(总体单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

2.实物指标与价值指标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而采用计量单位的指标为实物指标,实物指标能直接反映事物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因而能够具体地表明事物的规模和水平。是计算价值指标的基础。但实物指标缺乏对不同类现象的综合性能。

用货币来度量现象计量单位的指标为价值指标,价值指标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能和概括能力,用途广泛;但价值指标脱离了物质内容,比较抽象,有时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3.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都是反映经济发展总量的综合指标。二者的区别是:时期指标主要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累计的总数量,并且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时点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因此时点指标的数值不能累计相加,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也不受时间间隔长短的制约。

4.简述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为什么要研究标志变异指标?什么是标志变动度?测定它的方法有几种?

参考答案:变异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结合运用变异指标是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变异指标的作用有: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离中趋势;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程度;测定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

第五章

1.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有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参考答案:

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抽样推断是在根据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总体某一现象的数量性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判断。

抽样推断具有以下特点:

(1)抽样推断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2)它是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

(3)它是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它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2.什么是随机原则?在抽样调查中为什么要坚持随机原则?

3.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第六章

1.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有何区别与联系?

2.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有何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二者的区别是:(1)相关分析仅能观察相关的方向和密切程度,但不能指出两变量之间相关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可以根据回归方程用自变量的数值推算因变量的估计值。(2)相关分析中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都是随机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而回归分析中两变量不是对等的,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且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自变量是给定的量。

二者的联系是:相关分析需要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关系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应建立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

3、什么是估计标准误差?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是因变量各实际值与其估计值(回归值)之间的平均差异程度,表明其估计值对各实际值代表性的强弱;其值越小,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强,用回归方程估计或预测的结果越准确。

第七章

1.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及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

参考答案:时间数列是由相互配对的两个数列构成的,一是反映时间顺序变化的数列,二是反映各个时间指标值变化的数列。

编制原则:(1)时间长短应该前后一致,(2)总体范围应该一致,(3)计算方法应该统一,(4)经济内容应该统一。

2.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二者比较有什么特点?

3.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区别和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

区别:① 两者所说明的问题不同:序时平均数是从动态上表明整个总体在不同时期内的一般水平;一般平均数是从静态上表明总体内部各单位的一般水平;

②计算依据不同:序时平均数是根据时间数列计算的,而一般平均数通常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③计算方法不同:序时平均数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和时期的项数计算的;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同一时期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计算的。

共同点:它们都是将各个变量值差异抽象化。

4.水平法和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什么不同?

5.什么叫长期趋势?研究长期趋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第八章

1.简要说明指数的概念及作用

参考答案:指数是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差异)程度的(特殊)相对数。

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分析在现象总体的变动中,各构成因素影响的大小;通过指数数列,可以显示现象在较长时间内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2.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的作用?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参考答案: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计算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2.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有何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1)解决复杂总体不能同度量问题的基本思路不同。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的特点是“先对比后综合”;(2)运用资料的条件不同。综合指数要求全面的资料,平均指数既可用于全面资料,也可用于非全面资料;(3)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不同。平均指数除作为综合指数变形加以应用的情况外,主要是用以反映复杂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一般不用于因素分析,综合指数因用以对比的总量指标有明确的经济内容,因此在经济分析中,不仅用于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而且用以因素分析,表明因素变动对结果变动影响的程度。

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主要联系表现为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平均指数可以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加以应用。

3.什么是指数体系?因素分析与指数分析的关系如何?因素分析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有联系的指数所组成的数学关系式叫做指数体系。因素分析只有借助于指数体系,才能来分析复杂现象变动中各种因素变动发生作用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的内容包括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相对数分析是指数体系间乘积关系分析,指数分析一般就是指这种分析;绝对数分析是指指数体系中分子与分母差额关系的分析。

4.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如何理解?

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

从相对量来看,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

从绝对量来看,总变动指数对应的绝对变动量等于各因素指数引起的绝对变动量之和

(2)(pqpq)1100

(qpqp)(pqpq)绝对数的对等关系10001101

第二篇: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内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研究内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

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它有以下的特点:

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3)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 4)应用范围比较狭窄。

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

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内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内容有: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设计调查项目;

〈4〉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 〈5〉确定调查时间;

〈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

〈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1)概念 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照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组,称为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标志有两种: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2)原则

①穷尽原则;②互斥原则。

即“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3)具体分组方法 ①按品质标志分组 ②按数量标志分组

(A)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

(B)间断组距式分组和连续组距式分组;

应遵循“上限不在组内”原则:凡是总体中某一个单位的变量值为相邻两组的界限值,则这一个单位就归入作为下限值的那一组内。

(C)等距分组与异距分组。

8.简述组距分组的基本步骤。

(1)确定组数:组数的确定应以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为目的(2)确定组距:组距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可根据全部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组数来确定,即:

组距=(最大值临界值,拒绝H0  右侧检验:统计量 > 临界值,拒绝H0 31.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陈述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

2.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出一个随机样本

3.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计算出其具体数值 4.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α,并查表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 5.将统计量的数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作出决策

 统计量的数值落在拒绝域中,就拒绝H0。否则,就接受H0

 也可以直接利用P值作出决策。如果Pα,就接受H0

32.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之间的联系

1)有共同的研究对象:都是对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分析。

2)只有当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时,用回归分析去寻求相关的具体数学形式才有实际意义。

3)相关分析只表明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性质和程度,要确定相关的具体数学形式依赖于回归分析。

4)相关分析中相关系数的确定,建立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33.直线相关系数有哪些特点?

 相关系数的取值在-1与1之间。 当r=0时,表明X与Y没有线性相关关系,但可能存在着其它的非线性相关关系。

 当 00, 表明X与Y 为正相关;若r

若r=-1,称X与Y完全负相关。34.为什么只能对未知的总体参数作估计? 总体参数是未知的、不可直接观测的、不能精确计算的,能够得到的只是变量的样本观测值。

结论: 只能通过变量的样本观测值,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去近似地估计回归系数等总体参数。

前提: u是随机变量其分布性质不确定,必须作某些假定,其估计才有良好性质,其检验才可进行。

原则: 使参数估计值“尽可能地接近”总体参数的真实值。35.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可比性原则---保证时间数列中各项数据的可比性,是编制时间序列的基本原则。

其具体要求是:(1)、时间一致;(2)、总体范围一致;(3)、经济内容、计算口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计量单位等方面一致。36.比较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之间的4个不同特点。答:

①时期序列的各个数据为时期指标值(流量),表示时期现象在各段时期内的发展总量。

时点序列的各个数据为时点指标值(存量),反映时点现象在各个时点上所处的数量状态和所达到的水平。

②时期序列中各期数据具有可加性,通过加总即可得到更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总量,有实际意义。

时点序列中各时点数据不能相加,具有不可加性,即它们相加的结果没有实际意义。

③时期序列中数值的大小与所属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是时期越长,数值就越大。

时点序列中各时点数的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不是时点间隔长,时点数就大一些。

④时期序列中各期数据是对每段时间内发生的数量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时点序列中各数据通常不可能、也不必要连续登记,一般是对代表时点进行间断计数的结果。

37.时间数列的分解分析有哪些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是:

(一)现象Y只有四个构成要素:长期趋势T、季节变动S、循环变动C和不规则变动I。

(二)构成要素存在以下的组合模型: 乘法模型: Y = T·S·C·I 加法模型: Y = T + S + C + I 乘加模型:Y = T·S + C·I,等等。

38.简述季节变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季节变动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因受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在一年内有规则的周期性变动。

测定季节变动的意义在于:

 分析与测定过去的季节变动规律  对未来现象的季节变动作出预测  消除季节变动对时间序列的影响。

39.常用的对比分析方法及其相对数指标有哪些?

答: 根据分析目的和比较基准的不同来划分,对比分析主要有下述几种常用方法。

(1)结构分析,可计算结构相对数(即比重);(2)比例分析,可计算比例相对数(简称比例);

(3)空间比较分析,也叫横向对比分析,可计算空间比较相对数;(4)动态对比分析,也称为纵向对比分析,可计算动态相对数;(5)计划完成程度分析,可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6)强度、密度和效益分析,可计算强度相对数。40.简述统计指数的概念及其分类

指数是一种对比分析指标,具有相对数的形式(%)。其对比方式有: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实际与计划对比。指数的分类有:“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个体指数”、“总指数”与“类指数”;“动态指数”与“静态指数”;“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简单指数”与“加权指数”等。41.简述加权综合指数的概念及其编制原理。

答:采用加权综合方法计算的总指数,称为加权综合指数。其编制的基本原理是:

⑴.为了解决复杂现象总体的指数化指标不能直接加总的问题,必须引入同度量因素,使其转化成相应的、能够相加的价值总量形式;

同度量因素通常也称为综合指数的权数,因为它具有权衡各个个体重要性的作用。

引入了同度量因素的综合指数,通常被称为加权综合指数。

⑵.为了在综合对比过程中,单纯反映指数化指标的变动或差异程度,又必须将引入的同度量因素的水平固定起来。

要注意同度量因素的两个问题:指标性质(数量或质量指标)的确定、固定水平所属时期的选择。

42.简述加权平均指数的概念及其编制原理。

答: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的总指数,称为加权平均指数。其编制的基本原理是: 先计算出个体指数,再将个体指数加以平均即可求得总指数,这种方法计算的总指数也称之为平均指数。

由于各个个体指数的重要性不同,所以,平均指数通常需要加权。

编制平均指数有两大问题:  采用哪种平均法?

(1).算术平均法计算较为简便,也比较直观,所以其应用较为普遍。(2).根据所掌握的数据和服从研究目的之需要,调和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权数如何确定?

(1).既要考虑实际经济意义,又要考虑获取资料的可行性和简便性。(2).权数主要有:基期总值(q0p0)、报告期总值(q1p1)和固定权数(wi)等三种。

要注意平均指数的两个问题:“权数”的选择、“型式”的选择。

第三篇: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总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总

1.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答:统计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示,如学生的性别、职工的文化程度等,品质标志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有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汇总综合才能形成统计指标即总体单位总量;数量标志则表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其标志表现用数值来表示,即标志值,如学生的成绩、职工的工资等,它们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总体单位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运作的结果。数量标志值可直接汇总综合出数量指标。

2.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例如:工人的“工资”是标志,而工资为“1200”分,则是标志表现。

3.一个完整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发下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4.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

答: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两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而填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但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又是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而填报单位也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两者一致。

5.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6.简述什么是普查及普查的特点。

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例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基本生产单位普查等。

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这连续调查。(2)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7.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答: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离散变量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选择单项式分组。如果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分组应该选择组距式分组。而对于连续变量只能用组距式分组。

8.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

答:首先,从该题内容可知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第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单位,重点调查是根据单位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来确定调查单位,而典型调查是依据对总体的分析,有意识地选取调查单位。因此,根据本题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可判断出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采用的是重点调查方式。

9.简述抽样调查的优点和作用。

答:抽样调查的优点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抽样调查的作用表现为:

(1)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很难解决的问题;(2)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

(3)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4)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10.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

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

11.简述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

答: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12.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时期的要求。

答:在综合指数中,无论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还是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都要求其作为同度量因素指标不变,即同一时期的。例如,数量指标综合指数都是以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连带关系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都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因为,只有将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指标固定在同一时期,才能考察另一个指标的变动情况。

13.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

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分)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14.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答:时期数列的各项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项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的各项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项指标值不能相加;时期数列的各项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数列的各项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无直接关系。

15.什么是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两者的关系如何?

答: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报告期前一期水平对比的结果,反映现象在前后两期的发展变化,表示现象的短期变动。定基发展速度是各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的对比的结果,定基发展速度是各期内发展的总速度。两者的关系是: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第一章

1.怎样理解统计的不同涵义?它们之间构成哪些关系?

参考答案:“统计”一词的涵义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它是对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统计资料指统计实践活动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和统计理论的关系。

2.统计学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1)数量性:从数量上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是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统计研究的不是抽象的数量,而是有特定内容的具体数量。统计是在质的规定性下研究与所研究现象内容性质密切联系的具体数量。

(2)总体性:统计是以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统计要对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3)变异性:总体各单位的标志特征由于复杂的随机因素而有不同的表现,它是统计研究的前提。⒊什么是标志和指标?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

(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如一个煤炭工业局(公司)的煤炭总产量,是从所属各煤炭工业企业的产量汇总出来的。

(2)指标与标志(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亦然。

(比如:如果调查研究各分支煤炭工业企业的产量情况,那么分支企业是总体指标,如果转为研究煤炭工业局的总产量情况,那么各分支公司就成了个体标志)

4、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者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数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其特点是指标数值随总体范围的扩大(缩小)而增大(减小)。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对比关系和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其特点是指标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围的变化而增减。两者的关系表现为: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而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

5、为什么说有变异才有统计?

参考答案:统计中的标志与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这种差异称作变异。个体必须在某方面是同质的,这是构成总体的前提,但在其他某些方面又必须是不相同的,即各个个体之间必须存在差异。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变异才有必要进行统计,变异是统计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差异,所要研究的内容都完全一样,那就不需要统计、不需要综合分析了。变异对统计以及具体的统计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章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2.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参考答案:三种非全面调查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的选取是根据重点单位的标志总量是否占全部单位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这一标准来确定的,这一标准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易于确定。抽样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按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抽选出来的,不受人的主观因素所影响。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在对总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抽选出来的。

(2)调查目的不同。重点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重点单位的调查,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抽样调查的目的则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算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统一意义上的典型调查,其目的类似于抽样调查。

3.为什么说抽样调查是所有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调查方式?(抽样调查的特征)

参考答案: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以样本的数量特征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其估计结果具有可靠性;存在估计误差,并可加以控制。

4.统计资料整理的作用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

5.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选择分组标志?

第三、四章

1.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指标的含义不同。强度相对指标说明的是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而平均指标反映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

(2)计算方法不同。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是强度相对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既分子是分母(总体单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

2.实物指标与价值指标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而采用计量单位的指标为实物指标,实物指标能直接反映事物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因而能够具体地表明事物的规模和水平。是计算价值指标的基础。但实物指标缺乏对不同类现象的综合性能。

用货币来度量现象计量单位的指标为价值指标,价值指标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能和概括能力,用途广泛;但价值指标脱离了物质内容,比较抽象,有时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3.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都是反映经济发展总量的综合指标。二者的区别是:时期指标主要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累计的总数量,并且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时点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因此时点指标的数值不能累计相加,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也不受时间间隔长短的制约。

4.简述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为什么要研究标志变异指标?什么是标志变动度?测定它的方法有几种?

参考答案:变异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结合运用变异指标是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变异指标的作用有: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离中趋势;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程度;测定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

第五章

1.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有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参考答案:

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抽样推断是在根据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总体某一现象的数量性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判断。

抽样推断具有以下特点:

(1)抽样推断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2)它是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

(3)它是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它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2.什么是随机原则?在抽样调查中为什么要坚持随机原则?

3.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第六章

1.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有何区别与联系?

2.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有何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二者的区别是:(1)相关分析仅能观察相关的方向和密切程度,但不能指出两变量之间相关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可以根据回归方程用自变量的数值推算因变量的估计值。(2)相关分析中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都是随机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而回归分析中两变量不是对等的,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且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自变量是给定的量。

二者的联系是:相关分析需要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关系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应建立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

3、什么是估计标准误差?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是因变量各实际值与其估计值(回归值)之间的平均差异程度,表明其估计值对各实际值代表性的强弱;其值越小,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强,用回归方程估计或预测的结果越准确。

第七章

1.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及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

参考答案:时间数列是由相互配对的两个数列构成的,一是反映时间顺序变化的数列,二是反映各个时间指标值变化的数列。

编制原则:(1)时间长短应该前后一致,(2)总体范围应该一致,(3)计算方法应该统一,(4)经济内容应该统一。

2.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二者比较有什么特点?

3.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区别和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

区别:① 两者所说明的问题不同:序时平均数是从动态上表明整个总体在不同时期内的一般水平;一般平均数是从静态上表明总体内部各单位的一般水平;

②计算依据不同:序时平均数是根据时间数列计算的,而一般平均数通常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③计算方法不同:序时平均数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和时期的项数计算的;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同一时期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计算的。

共同点:它们都是将各个变量值差异抽象化。

4.水平法和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什么不同?

5.什么叫长期趋势?研究长期趋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第八章

1.简要说明指数的概念及作用

参考答案:指数是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差异)程度的(特殊)相对数。

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分析在现象总体的变动中,各构成因素影响的大小;通过指数数列,可以显示现象在较长时间内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2.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的作用?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

参考答案: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计算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2.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有何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1)解决复杂总体不能同度量问题的基本思路不同。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的特点是“先对比后综合”;(2)运用资料的条件不同。综合指数要求全面的资料,平均指数既可用于全面资料,也可用于非全面资料;(3)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不同。平均指数除作为综合指数变形加以应用的情况外,主要是用以反映复杂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一般不用于因素分析,综合指数因用以对比的总量指标有明确的经济内容,因此在经济分析中,不仅用于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而且用以因素分析,表明因素变动对结果变动影响的程度。

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主要联系表现为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平均指数可以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加以应用。

3.什么是指数体系?因素分析与指数分析的关系如何?因素分析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有联系的指数所组成的数学关系式叫做指数体系。因素分析只有借助于指数体系,才能来分析复杂现象变动中各种因素变动发生作用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的内容包括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相对数分析是指数体系间乘积关系分析,指数分析一般就是指这种分析;绝对数分析是指指数体系中分子与分母差额关系的分析。

4.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如何理解?

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

从相对量来看,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

从绝对量来看,总变动指数对应的绝对变动量等于各因素指数引起的绝对变动量之和

(2)(pqpq)1100

(qpqp)(pqpq)绝对数的对等关系10001101

第四篇:统计学课后简答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

1.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第二章思考题

2.1什么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应注意什么问题 与研究内容有关,由别人调查和试验而来已经存在,并会被我们利用的资料为“二手资料”。使用时要进行评估,要考虑到资料的原始收集人,收集目的,收集途径,收集时间使用时要注明数据来源。

2.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指出各自适用情况

概率抽样:抽样时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每个单位别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计算,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单位样本被抽到的概率。技术含量和成本都比较高。如果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操作简单,时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的统计学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它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提供准备。它同样使用市场调查中的概念测试(不需要调查结果投影到总体的情况)。

2.3除了自填式,面访式和电话式还有什么搜集数据的办法 试验式和观察式等

第三章思考题

3.1数据预处理内容 数据审核(完整性和准确性;适用性和实效性),数据筛选和数据排序。3.2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分类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用比例,百分比,比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可用条形图,帕累托图和饼图进行图示分析。

顺序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用比例,百分比,比率。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可用条形图,帕累托图和饼图,累计频数分布图和环形图进行图示分析。

3.3数据型数据的分组方法和步骤

分组方法: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组距分组又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分组步骤:1确定组数2确定各组组距3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第4章 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4.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数据分布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描述: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集中的程度;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4.2怎样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地位?

平均数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集中趋势的最主要的测度,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而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4.3简述四分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分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根据未分组数据计算四分位数时,首先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确定四分位数所在的位置,该位置上的数值就是四分位数。

第七章思考题

7.1 估计量: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随机变量

估计值:估计参数时计算出来的统计量的具体值 7.2 评价估计量的标准:

无偏性: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有效性: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点估计量,有更小标准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一致性: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7.3 置信区间: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

第8章思考题

8.1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都是利用样本对总体进行某种推断,然而推断的角度不同。参数估计讨论的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总体参数μ在估计前是未知的。而在参数假设检验中,则是先对μ的值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去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成立。8.2什么是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统计显著是什么意思?

答:显著性水平是一个统计专有名词,在假设检验中,它的含义是当原假设正确时却被拒绝的概率和风险。统计显著等价拒绝H0,指求出的值落在小概率的区间上,一般是落在0.05或比0.05更小的显著水平上。8.3什么是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 答:假设检验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所犯的错误有两种类型,一类错误是原假设H0为真却被我们拒绝了,犯这种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所以也称α错误或弃真错误;另一类错误是原假设为伪我们却没有拒绝,犯这种错误的概论用β表示,所以也称β错误或取伪错误。

第10章思考题

10.1什么是方差分析?它研究的是什么? 答:方差分析就是通过检验各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它所研究的是非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10.2要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时,为什么不作两两比较,而用方差分析方法?

答:作两两比较十分繁琐,进行检验的次数较多,随着增加个体显著性检验的次数,偶然因素导致差别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而方差分析方法则是同时考虑所有的样本,因此排除了错误累积的概率,从而避免拒绝一个真实的原假设。10.3方差分析包括哪些类型?它们有何区别?

答:方差分析可分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区别: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的是一个分类型自变量对一个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而双因素涉及两个分类型自变量。

第13章思考题

13.1简述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

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趋势,季节性,周期性,随机性 13.2利用增长率分析时间序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当时间序列中的观察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增长率;

(2)不能单纯就增长率论增长率,要注意增长率与绝对水平的综合分析;大的增长率背后,其隐含的绝对值可能很小,小的增长率背后其隐含的绝对值可能很大。13.3简述平稳序列和非平稳序列的含义。1.平稳序列(stationary series)基本上不存在趋势的序列,各观察值基本上在某个固定的水平上波动或虽有波动,但并不存在某种规律,而其波动可以看成是随机的 2.非平稳序列(non-stationary series)是包含趋势、季节性或周期性的序列,它可能只含有其中的一种成分,也可能是几种成分的组合。因此,非平稳序列又可以分为有趋势的序列、有趋势和季节性的序列、几种成分混合而成的复合型序列。

第14章思考题

14.1解释指数的含义。

答:指数最早起源于测量物价的变动。

广义上,是指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

狭义上,是指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实际应用中使用的主要是狭义的指数。

14.2加权综合指数和加权平均指数有何区别与联系? 加权综合指数:通过加权来测定一组项目的综合变动,有加权数量指数和加权质量指数。使用条件:必须掌握全面数据(数量指数,测定一组项目的数量变动,如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等)(质量指数,测定一组项目的质量变动,如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拉式公式:将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

帕式公式:把作为权数的变量值固定在报告期。

加权平均指数:以某一时期的总量为权数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使用条件:可以是全面数据、不完全数据。因权数所属时期的不同,有不同的计算形式。有:算术平均形式、调和平均形

14.3解释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答:零售价格指数: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生产价格指数: 测量在初级市场上出售的货物(即在非零售市场上首次购买某种商品时)的价格变动的一种价格指数。

股票价格指数: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相对数,简称股价指数。其单位一般用“点”(point)表示,即将基期指数作为100,每上升或下降一个单位称为“1点”。

第五篇:统计学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一般有几种理解?

答:统计一般有三种含义 既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它是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活动。

2、什么是标志和指标,区别与联系?

答: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特征的。区别: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联系: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有许多的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也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准值汇总而来的。

3、简述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互关系。

答:(1)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2)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性任务的改变,同单位可以是总体也可以是总体单位。

4、重点调查抽样调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是都是专门调查,非全面调查。

5、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

推荐专题: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