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范文6篇)

2022-09-05 23:06:1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范文6篇)》。

第一篇:中药材调研报告格式

中药材调研报告格式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灿烂的瑰宝,各位,大家看看下面的中药材调研报告格式吧1

中药材调研报告格式

甘肃中药材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南部的高寒阴湿贫困区,是甘肃变自然条件劣势为特色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中药材也是贫困地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具潜力的发展之路。全省有70个县区种植中药材,其中10个县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3个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尤其以当归之乡岷县, 黄芪之乡陇西县,党参之乡渭源县最为著名。在我省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产值占农业产值相当大的比例。如XX年当归、党参、黄芪的产值占岷县农业产 值的%,占渭源县农业产值的%,占陇西县农业产值的%,占漳县农业产值的%,占临潭县农业产值的%,占 康乐县农业产值的%。

张掖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除民乐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有了一定的发展外,其他各县的面积都较小,张掖甘州区、山丹县每年的面积在10005000亩间浮动,其他县也有零星种植,年份间差异很大,种植区域大都分布在安阳、花寨、陈户乡等干旱缺水山区。20xx年,张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万亩,比上年增长万亩。其中,民乐县种植面积万亩,占全市

的%,XX年中药材种植情况与上年基本相同。因此,这次中药材种植调查,我们以民乐县为主,对民乐种植中药材比较集中的乡镇,民联、三堡、六坝、顺化、新天、丰乐、南古进行了种植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种植面积较大的柴胡、板蓝根、孜然、黄芪、甘草、王不留行等。

一、种植现状

1、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

中药材作为民乐县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民乐县成功引进试种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等中药材以来,中药材就以效益好的优势,迅速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种植面积快速膨胀。到XX年高峰时,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近 20%,总产量达到万吨。此后,受市场供求影响及新型高效作物替代,面积逐步回落并稳定在5万亩左右。目前,全县形成了以新天镇、六坝镇、南古镇、民联乡为主的万亩种植乡镇4个,以林山村、马均村、太和村等为主的千亩种植村10个。

2、初步形成产业链条

中药材较其他农作物而言,水肥土壤条件等要求不甚苛刻,近年来,由于受非典、禽流感和入世后市场开放的影响,作为医药和保健原料的中药材价格不断上升,市场行情看好,各种药材每斤均价均在4元左右;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产业链条,种植大户、

贩销大户先后成立了茂红中药材产销协会、三堡镇中药材协会、新天镇中药材协会、六坝中药材合作社等,也有一些企业加入了中药材产业的行列:青海永正公司一期投资3000万元,建成药材加工厂房8000平方米、仓库8000平方米;锦世农业科技公司,中药材通过了药监局GMP认证,中药材加工厂年生产能力XX吨。中药材产业链条上,初步建起了种子种苗供应、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协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3、种植投入少、能节水、易调茬、效益高

民乐种植中药材一般都是浇1水,相对农作物而言,比较节水;特别是,很多地方都是用的秋水,避开了农作物种植用水高峰期,很好的解决了灌水的矛盾。

肥料使用量各种中药材要求不同,但投入都比种植农作物少,一般1亩地投入磷肥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中药材由于是特殊的用途,有很多药材,如黄芪等,按照GAP标准要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因此,很多中药材的农药与化肥使用量很少(但也相应影响产量)。

中药材的收益一般都比较高,在正常年份,防风、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的纯收入可达1000多元,在中药材紧俏的年份,一般在1500元以上,有时甚至可达到

30004000 元,是平常年份的34倍。 以667平方米(1亩)种植板蓝根为例,投入:种子用量2公斤,种款为200元,肥料200元,农药、除草剂等30元,合计430元。收入:板蓝根常年产块根250~30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6元/公斤,按最低产量和价格计算,产值为250公斤*6元/公斤=1500元。大青叶片亩产100公斤左右,收购价元,100*=60元。纯收益1560430=1130元。板蓝根的价格波动很大,XX年价格在12元/公斤左右,因此收益比今年要高1倍,今年板蓝根价格低,而且有价无市。

其他作物如甘草、黄芪、孜然等种植收益与板蓝根相似,都存在类似现象,收益的波动很大。

二、存在问题

种植方面的问题

栽培技术不配套:中草药的人工种植历史很短,很多中草药目前仍然采用野生药材,已经驯化的中草药也因为种植时间短,驯化程度不够高,科技人员对中草药的药物机理与种植间的相互作用,尚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因此,目前的中草药种植尚停留在试验与摸索阶段,存在产量在年份间不稳定、药效与产量间的矛盾等等很多问题。因此,中药材的栽培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假劣种子问题严重: 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植物,大多数中药材的地域性很强,种植方法、地域、气候、年份都会影响种子质量,种子培育需要专门的种植技术,在种植方法上、化肥、农药使用方面有很多特殊性,以保障中药材的药效、产量。中药材种子、种苗从外地引进,往往出现水土不符的现象;农户自己留种,在种植、收获方面欠缺必要的技术条件,对产量、质量都有一定影响。假种子、劣质种子目前常在市面上出现,严重影响中药材产业的正常发展。

价格波动大,种植面积不稳定:我市在中药材种植方面,种植历史较短。1995年左右,中药材种植才在民乐李寨林山村试种,并获得成功,在良种良法上还需要不断的摸索。

中药材自身的原因,价格波动大,导致种植面积波动巨大。中药材由于药用的特殊性,和当年的疾病发生情况、气候情况、销售与存储情况等紧密相关,价格波动本身就比较大,而中药材与种植的农作物有本质区别,除了加工中药材,难以有其他用途。以中药材王不留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药材种植的波动情况,年份间全国种植面积波动达2040%,最高可达70%。其他中药材也有类似情况。

张掖市中药材产业也刚刚起步,而中药材行情不稳定,从而导致种植面积上的大幅度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张掖市中药材产业能否健康的发展。

第二篇: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遂宁市船山区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09-10-09 14:59

遂宁市船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吕祥林、贾萍、唐中安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灿烂的瑰宝,中药材产业是目前国际医药市场上最有前景、最有生命力、最有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船山区中药材产业有了较快发展,打造“中国白芷之乡”的中药材品牌已经成为船山区助农增收、促进医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市委、市府打造“西部药都”战略思想和我区“三个率先”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区中药材产业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针对中药材发展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地道优势品牌,实现中药材产业的新突破,建成“中国白芷之乡”,我局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一)品种及规模状况。2008年,全区规范性规模种植的中药材共5个品种, 总面积24980亩,其中白芷11000亩、吴茱萸7500亩、金银花和菊花共6000亩、半夏480亩; 2009年,规模性种植种植的中药材共7个品种,种植面积为39500亩,其中白芷15500亩、吴茱萸9000亩、金银花和菊花共8000亩、瓜蒌6000亩、连翘500亩、何首乌500亩。

(二)产量及产值状况。全区中药材年产量2008年为6221吨、总产值8359万元,2009年预计达10280余吨,总产值11874余万元。

(三)销售及收益状况。2008年,6221吨中药材,除公司或农户存留一定数量外,均全部售出,基本没有积压滞销现象。但是,销售价格受人为炒作、品种差异、市场供求矛盾等因素的影响起伏较大。比如白芷,2007年,由于人为炒作供不应求,致使价格达到13元/公斤左右,每亩收益达5200元左右,而2008年,在2007年市场价格的影响下,药农大量种植,产量俱增,全区总产4400吨,导致价格陡降至5元∕公斤,每亩收益只有2000元左右。而半夏每亩收入达8000元、银花达6500元、吴茱萸达4500元。每亩收益最高的是半夏,最低的是白芷。

(四)种植运作模式。

目前,我区中药材种植主要有以下三种运作模式。

1、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种植方式。这种方式是涉药企业(主要是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租赁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中心种植区,雇佣农民工种植,由公司经营,然后辐射周边农户扩大种植范围和规模。农户种植前,公司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确定种植面积、保底收购价格。产品采收市场价格低于保低价时,由公司全部按保底价收购;高于保底价时,按市价收购。这种方式保证了农户种植的药材能全部卖出,也保证了最低保底收入,农户规避了种植风险。此种种植模式所占比例约占60%,如银发公司白芷种植。

2、“企业+农户”模式。由企业按照市场要求向群众提供种子种苗、栽培技术,与农民签订种植合同,确定药材最低保护价,统一回收药材自行生产,降低药农的种植风险,激发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此种种植模式约占30%,如回春堂药业公司、泰乐制药公司等中药材种植基地。

3、农户自由种植模式。农户根据种植中药材经验,自己承担风险,自由零星种植,在市场上自由出售。此种种植模式的比例约占10%,如少部分白芷种植户。

二、我区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区中药材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产业处于发展初期,面临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

(一)土地资源有限。船山区幅员面积618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万人,全区耕地面积26.1万亩,人均耕地0.39亩,以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耕地不足0.73亩。中药材种植需要大量耕地,除去相对固定性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外,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含中药材)种植的耕地面积极其有限。同时,中药材种植一般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条件,特别是白芷种植只适宜油沙地土壤,在我区仅有涪江沿岸的桂花、新桥、永兴、南强、老池乡镇的少部分耕地可用于种植白芷,面积不足3万亩(全市不足6万亩)。

(二)缺乏品牌意识和经营理念。区内没有大型药品生产企业,只有3家中小规模制药企业:四川泰乐制药有限公司、四川明星制药有限公司和四川珠峰制药有限公司,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涉及中药材研发的药品更少。中药饮片生产企业2家:四川回春堂药业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厂和四川全泰堂药业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厂,两家企业生产的中药饮片品种少,加工成本高、利润少,所生产的中药饮片主要满足所属连锁药店销售。四川银华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种植规模较大,但也主要从事白芷中药材种植和原料药材销售,没有深加工开发产品。因此,我区实际上是“种药材、卖药材”的单一形式,中药材产品附加值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另外,企业对中药材种植技术手段和GAP的认知理解程度不够,全区除了银发公司“川白芷”种植基地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AP认证外,其它中药材基地都没有通过GAP认证,因此中药材品牌不响、企业不强。

(三)市场营销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营销机制,只局限于内部消化。而区内又无药材集中交易市场,行业协会不健全,缺乏行业自律规范,重合同讲诚信意识不高,合理的价格机制没有形成,价格和价值背离,竞相压价或抬价,无序竞争违约现象时有发生。以白芷为例,近几年白芷市场均价为7-8元/公斤,每年银发公司都要与药农签订种植合同,以高于市场均价的保护价收购药材,并免费提供技术服务。2007年,由于外地收购商(特别是一些药材投机商)介入白芷收购,白芷价格最高炒到13元/公斤,药农竞相违约出售白芷,引起银发公司与药农的矛盾纠纷。由于白芷价格奇高,银发公司只好放弃收购,随后外地收购商停止收购离开后,白芷价格一直跌到3元/公斤也无人问津,这就是市场无序的现实反映,对企业和药农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损失。当然,现实生活中也不排除个别种植收购企业利用自身信息不对称等优势,产生侵害药农利益的行为,这些都会制约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缺乏深度开发的人才、科技力量。中药材种植与农作物相比,差别较大,技术要求比农作物高,从选种、播种、施肥、除虫到采收时间、采收方法等,都直接影响药材质量,所以,必须要求具备药材种植的专业技术。目前,有的基地有药学人员,但种植技术差;有的聘有种植人员,但无药材种植技术;有的只靠农民工,什么技术都不懂。这样,种植后的管理就成了空档,如何才能高产,药用什么部位,怎样采收,怎样加工销售等等,缺乏管理。还有立体种植,轮换种植,种植养殖相结合等,无人研究。

(五)市场信息滞后。我国中药材品种15000多个,习用品种1500多个,常用大宗品种500余个,许多品种野生资源枯竭,只能把野生变为家种。比如最普通的半夏、白芷等,由于用量大,大量采挖,野生减少、野生资源枯竭,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供不应求,由普通品种变成了贵缺品种,不大片人工种植,不能满足药用需求。但是,种植者没有捕捉这方面信息,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基本没有考虑怎样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都在种植管理比较粗放、且效益较低的品种。

(六)动物药材养殖为空白。我区动物药材养殖还是一片空白,以前曾经养过蝎子(全蝎)、蜈蚣、蛇等的养殖户,现已不再养殖。实际上,中药材养殖业具有广阔前景,效益很好,如水蛭(俗称蚂蟥),目前市场价格在每公斤220元,还有龟板、鳖甲、药用蛇等动物类药材,市场走势都很好,但我区无人问津,养殖还可以与种植业配套,立体种养殖,但无人研究。

(七)缺乏资金投入。由于我区从事中药材种植的都是中小企业,企业财力有限,抗风险能力较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诸多亟待开展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另外,政府对中药材产业扶持优惠政策有限,企业融资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三、我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一)加大支持,加快中药材生产基地规范化建设。由于我区人均耕地面积少,只有通过集约化的基地建设才能有效提高中药材种植产能。要采取政府调控、市场引导、科技支撑、企业运作、带动农民的运行机制,鼓励引导区内外中药材工商企业、科研单位参与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建设在中药材种植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既可提高药农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保障种植药材质量,又可提高中药材亩产量,最终增加企业和农户的收益。

(二)完善市场机制,建成合理有序的中药材市场秩序。我区中药材产业还不够发达,没有一个成熟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药材种植、销售信息不灵,主要靠企业下定单种植,药材主要靠本地企业收购。因此,要在中药材发展具有优势的乡镇,鼓励创办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培育懂营销、善于捕捉市场信息的中药材营销经纪人队伍,增强药农在市场体系中的发言权和定价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重合同守信用是基本的市场准则,因此要教育引导药农和企业按合同办事,实现企业、药农双赢。

(三)加强人才技术培训,提高中药材种植和研发水平。在中药材种植技术人员培训方面重点抓好三个层次的人才培训工作。一是要抓好药农培训。要利用国家就业培训优惠政策,由劳动就业部门聘请中药材种植专家、技术能手对药农进行集中培训,提高药农种植技术水平。二要是抓好乡镇技术干部队伍培训。原有的农业技术人员一般只懂粮食作物种植,未涉及中药材种植领域,要对农业技术人员在中药材种植技术方面进行培训,把农业技术人员培养成中药材种植技术方面的中坚力量。三是加强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中的技术人才培养。企业可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引进一批从事种植、加工、流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可选配技术骨干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学习深造,还可聘请专家、学者参与药材产业的研究开发,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在中药材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为中药材产业把好脉。调研发现,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积极性高,企业响应积极,农户种植热情高。但是,目前市、区两级都没有一个从事该产业的信息、技术、动态方面研究的机构。党委、政府号召发展,但发展什么项目、品种,没有充分论证,没有提供依据的机构;公司是中药材种植的主角,但大部分公司也只是凭感觉,市场什么品种价格高,销售快就种哪样,盲目性很大,农民则更是凭想象办事,前几年的白芷就是深刻的教训。品种的好坏,技术水平的高低,信息的多寡是决定产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当前种植基地的发展反过来迫使我们需要建立这样的平台、机构,为种植、养殖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技术等,引导他们种什么、养什么,怎么种、怎么养,怎样采收,以及工业、商业信息等,以避免盲从,规避风险,获得更好的效益。

(五)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挖掘中药材产业潜力。要改变中药材种植、原生药材销售的单一模式,只有加大中药材产品研发力度,进一步提高中药材产品附加值。因此,可以在医疗机构、医药机构中抽调、借用专业技术人员,财政拔专款,组建中药现代化产业研究机构,专门从事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也可多方面支持种植企业与区内制药企业、区内制药企业与其他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中药材产品的附加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回春堂与市外制药企业合作开发有保健品虫草红景天胶囊,银发公司联合科研单位已成功开发出以白芷为主要原料的川白芷饮片、川白芷微粉、川白芷提取物、怡神胶囊、白灵胶囊、泡菜伴侣、旨源保健香囊等系列产品。

(六)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全区形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共识。要制定并落实新形势下的各项优惠政策,多方争取中、省、市项目扶持资金或采取政府贴息贷款等方式,为我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注重依托正在建设的“西部药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拓展销售渠道,吸引区内外资金及民间资金进入,合力打造中药材代化产业区。

附表一:

2008年度种植中药材品种情况汇总表

序号 品 名 面积 (亩) 亩产量 (公斤) 产量 (吨) 均价 (元/公斤) 产值 (万元) 备 注 1 白芷 11000 400 4400 5 2200

2

吴茱萸 7500 150 1125 30 3375

3 金银花菊花 6000 100 600 40 2400

4 半夏 480 200 96 40 384

合 计 24980

6221

附表二:亩产量

8359

平均亩产值 3346元/亩

2009年度拟种植中药材品种情况汇总表序号 品 名 拟种 面积 (亩)

(公斤)

计划 产量 (吨) 单价 (元/公斤) 产值 (万元) 备 注 1 白芷 15500 400 6200 5 3100

2 吴茱萸 9000 150 1350

30 4050

3 金银花 菊花 8000 100 800 40 3200

4 瓜萎 6000 270 1620 7 1134

5

连翘 500 220 110 10 110

6 何首乌 500 400 200 14 280

合 计 39500

10280

11874

平均亩产值 3006元/亩

第三篇:乡镇中药材产业调研报告

随着县委、县政府“三年崛起”战略和“精一强二优三”及“一主四辅”的发展思路的实施,我镇中药材产业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针对中药材发展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地道优势品牌,实现中药材产业的新突破,我镇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粗浅意见:

一、XXX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一)品种及规模状况。2010年,全镇规范性规模种植的中药材主要有厚朴、云木香、牛膝、白术等,主要集中在高山腰地带。目前集中连片达3000亩以上的有两个,其中大圆包已发展为草本药材7000亩、木本药材8000亩的全省最大中药材连片种植基地,种植大户不断涌现,仅崇兴村134户人中种植面积达100亩以上的就有16户,50亩以上的有80户,人均种植面积达28亩。

(二)经济效益明显。从2008年至2011年的农民增收构成情况看,全镇直接依靠种植中药材收入占到30%―40%,而崇兴村更是达到80%―90%。仅2010、2011两年,中药材销售额在20万元以上的大户就有7家,10万元以上的20余家,崇兴、新江、青江的药农从中药材种植中尝到了甜头。此外还有依靠中药材带动的养蜂、林下养殖、务工收入,以及五龙、穆坪等地的药贩子走货产生的流通环节上的利润。

(三)发展模式日趋完善。一是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已形成一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药农担心和困扰的市场问题,同时提升了药材附加值。二是形成了“夹金山牌”生态农业产品的品牌,并就牛膝、云木香、厚朴等几个种植面较大的品种申请了国家认证,品牌效应后劲足。三是组建了中药材协会,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药材合作社,探索出“支部+协会”的模式,县上对合作社和支部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技术和信息的支持。四是与XXX农业大学、XXX中医药饮片公司建立了校地农企合作关系,随着科创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入驻,“公司+农户”的模式已经形成。五是大胆创新,探索出厚朴林下养殖绿壳蛋鸡、种植重蒌,药材上空养蜂的“药上养蜂、林下种养”立体产业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单产产值得到大幅提升。六是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品种改良、规范种植等手段,逐步对云木香、牛膝等品种进行了优胜劣汰,完成了无公害药材可研报告。从市外引进纯种白牛膝,与川农大合作建立起300亩的gap示范园。结合退耕还林专项建设,连续三年扶持发展厚朴达7000亩,对已有的厚朴林进行有机肥培育。对规模化种植的药材进行药理检验,同时对牛膝、厚朴进行有机产品认证和中药材原产地申报。

(四)基地基础设施上档升级。从2006年起陆续投入资金先后修建了药材基地环形公路24公里;2009年争取到土地整理项目资金400余万元,修建蓄水水池80余口、山茅坑60余个,改造升级公路10公里;2011年投资300余万元硬化药山公路8.7公里,修建了停车场、购物廊道,中药材基地已初步形成了一三产业互动的雏型。此外药农自筹资金将机耕道连接到了到每块药地。

二、我镇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镇中药材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

(一)土地开发程度不够。目前,除大圆包药材基地、青江村青草坪连片发展药材形成了一定规模外,其他各村村民的种药积极性还有待提高,药材种植仍然停留在散户零星种植的初级阶段,大量可耕种土地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同时有的药农由于受价格波动和劳动力投入不足影响,药种在地里几年都不收挖,一定程度上闲置了土地。

(二)缺乏深度开发的人才、科技力量。目前,县、乡镇农技员多为上世纪90年代前从事指导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的技术人员,缺乏药材种植的专业型干部。虽然已经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技术推广起来仍有一些转化环节,校地合作的效果还不明显。依靠风调雨顺实现丰收的传统种药技术已无法满足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的需求。

(三)市场信息滞后。一方面,药农对市场信息的关注度普遍偏低,信息不灵,对市场需求的理性分析不足,要么就是跟风种植,赌对了狠赚一把,但市场供过于求时,又丧失种植积极性,大面积弃种,土地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药材销售主要靠串串走货,造成种药1年不如贩药1天的利润,严重影响了药农种药的积极性。

(四)协会和合作社的作用发挥不明显。药农对协会和合作社认识和信任程度不够,合作社自身的发展不够完善,作用发挥不够好,营销队伍素质不高,销售额度有限,抱团经营的模式作用不明显。

三、优势分析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一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全镇绝大多数药地海拔在1300―2500米之间,全年平均气温12.6℃,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5℃,总积温5500℃―6000℃,年降雨量1000毫米。二是基地内土壤以紫色土壤和黄棕壤分布最广,土壤和灌溉水全部检测达标。三是具有良好的中药材种植传统和基础,经过几十年的耕作和大自然自发淘汰,已经形成以大圆包为中心,涵盖青草坪、赶羊坪以及赶羊沟河谷一带的最佳种植区。

(二)完善的政策扶持。一是宝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开展宝兴川牛膝、宝兴重楼、宝兴厚朴等品牌认证,把宝兴川牛膝培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走一条以质量树品牌,以品牌促发展的发展之路。二是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精一强二优三”和“一主四辅”的发展思路,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土地的开发使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建设、农特税减免、科技人员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加强服务等方面均作了明确规定。

(三)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灿烂的瑰宝,现在不仅仅在国内畅销,而且已经走向了国际市场,中药材产业是目前国际医药市场上最有前景、最有生命力、最有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因此,中药材销售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同时,人类在基因、遗传等方面的研究己经有长足的进步,这对于中药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四、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把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放在“三年崛起”的突出位置来抓,重点从人才、政策、项目上予以支持。

一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对境内实施的项目进行包装打捆,整合农村机耕道建设、通村公路、林区公路改造等项目,打通青草坪至大圆包4.5公里的机耕道,实现崇兴、新江、青江三村药材基地连片,并逐步将主公路硬化完成。二是集中资金、集中精力重点围绕大圆包、青草坪以及赶羊沟河谷沿岸,从公路、机耕道、田间作业道、渠堰、蓄水池等设施不断给予完善。三是整合新农村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合作社近期内完成烘房建设并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建设有一定规模的仓库,形成一定仓储能力,以便在药材“烂市”时给药农适当减震。

二抓品牌和基地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快品牌农业发展,重点将宝兴川牛膝、宝兴重楼、宝兴厚朴等品种进行认证,完成地道川牛膝地理标志报护申请,把川牛膝打造成符合绿色标准的名牌中药材产品。二是以绿色、生态、有机为突破口,打响已经注册的“夹金山”品牌,适时推出夹金山牌有机川牛膝、夹金山牌有机云木香等优势品种,形成品牌并以此为主打产品,发挥品牌效应。三是加快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依托川牛膝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和云木香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实施标准化种植,重点扶持大圆包gap示范基地,建成1000亩的中药材核心生态示范区、中药材良种繁育中心和川牛膝种植示范区、万亩标准化草本药材生产基地。

三抓典型带动。根据不同药农的具体情况和各类药材品种的布局,选择具有一定技术力量和有一定规模的专业种植大户进行重点扶持,培育不同品种的示范户、示范村,通过典型带动、辐射。在此基础上对规模小、技术落后、品种杂的小种植户进行规范。

四抓技术培训。一是高端人才的引进,通过招考、选聘等方式广招贤士,主要针对品种提纯改良、病害虫害防治的'研发等,落实专业技术人才并加以锻炼提高。二是普遍技术的推广,整合农民工培训、就业培训等资源,通过聘请技术能手开堂授课和选派技术骨干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学习深造相结合的方式普及中药材规范化栽培、田管、采挖、烘焙等技术。三是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中药材工商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依托川农大、成都中医药大学等有关科研院所进行有效的联合攻关,选育遗传特性稳定、质优且适宜推广的优良新品种(系);同时充分发挥鼎润集团、省中药饮片公司等医药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推进中药材精深加工,开发适销对路的高档次产品,增加中药材产品的附加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五抓市场信息网络平台。一是进一步规范合作社,建立统一的中药材销售网络平台,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建立专网,引导药农有针对性地选择品种及规模,加大与省内外药材企业及批发市场的联系,积极探索“协会+合作社+大户+经销商”联合销售的模式,实现药农、经销商、企业多方共赢的局面。二是围绕“一主四辅”的产业发展思路,多方收集信息,不但关注中药材,同时要对四个辅助产业一并关注,以便在药材出现“烂市”时能快速地调整到蔬菜、水果等辅助产业上。

六抓新农村建设,实现一三产业互动。一是充分利用资源,探索林下养殖、田间观光、药上养蜂的模式。二是继续推进风貌塑造项目建设,将公路两侧全部栽种厚朴,对农户庭院进行绿化、美化,大力发展现代观光旅游农业。三是依托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药家乐,成立旅游合作社,将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纵深推进。

第四篇: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场调研报告

2020年4月19日

1

安徽亳州中药材市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关键词:亳州;中药材;中药市场

摘要:安徽毫州素有“药都”之称,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现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其“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当前国内规模最大药材专业市场。故亳州的中药市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中药市场发展情况。为深入了解毫州药材市场的实况,增进对国内中药发展现状的认识,我们于 9月15日赴安徽毫州做了为期一天半的实地考察,现就考察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近年来,亳州中药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更加完备,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百亿以上,全市药业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产业集群,特色鲜明。亳州已经有上百家坐落于中药材工业园区的企业,且大多数已经投产。其中不乏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例如安徽济人药业、广印堂股份药业等,形成了现代中药制造产业集群。

亳州市中药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因此有些经验是值得总结的。

一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概况

1.1主体经营模式

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的经营模式分为两大主体。一是交易大厅的摊位销售:交易大厅分为两层,有数干个摊位,商贩多为当地居民或来自各地的药农、药商,主要进行各类散装药材的批发销售,基本不接受零售。交易大厅二层除固定摊位商贩外,还有部分零散药材销售人员,交易时间短。交易大厅一层均为固定摊位,交易时间较长。二是围绕交易大厅外四周的商铺销售:与交易大厅摊位不同,各商铺有自己独立的店面和商铺名,一般为某药材的直销店或专营店,其销售大多为冬虫夏草、藏红花、鹿茸、人参等名贵中药材,该类店铺提供不同规格和质量的某种或某几种中药材的批发或包装零售,也提供异地发货服务。另外,在交易市场周围,还零散分布着一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展示厅、中药材信息服务部、中药药械器具经营单位、中药材包装销售点,以及搬运、寄存、饭店、旅社、金融、邮政等其它服务组织,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贸易体系。 1.2市场管理

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由康美(亳州)世纪国药有限公司开办。 ,亳州市政府依据“市场运作、公司管理、规范经营、政府监督”原则,建立了中药材市场管理体系,后与康美(亳州)世纪国药有限公司签订责任书,成立了毫州中药材交易中心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直接管理责任单位,确保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规范有序经营。 1.3药材情况

3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作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亳州以其全国南北地理中心的特殊位置容纳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品种,规格各异。交易大厅以各类药材切片为主,包括统货和各级别的选货,个子货(根茎类中药)较为少见或仅作为样品供参考鉴定。因 亳州为芍药重要栽培产地,因此,白芍在交易市场的出售量较大。

受药材质量、规格等因素影响,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的药材售价虽存在一定摊位差异,但平均售价较其它地区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售价低。以甘草为例,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平均售价较河北安国低约1.9%,且品质更好。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市场布局

从交易市场摊位布局看,同种药材销售摊位分布过于零散,既不便于药材采购人员寻找和对比药材的质量和价格,也不利于市场监督人员对药材流通信息的监管和对药材质量的控制。因此,建议管理部门应进行合理规划,集中或相对集中同种药材的销售摊位,如按药材出售量统一规划固定销售摊位等。 2.2市场管理

交易市场人多杂乱,除药材商贩外,还有不少贩卖各类餐饮食品的商贩,对市场秩序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与一般的集贸市场不同,中药材作为交易商品有其特殊性,故应在各方面注意其它物品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另外,整个交易市场虽偶然可见市场管

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理人员走动,但并未见其发挥真正作用,市场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建议管理部门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药材市场商贩多为非专业人员,她们对中药的了解存在一定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药材的流通与市场正常发展。建议市场和政府相关部门既要适当提高药商进驻市场的门槛,也应为药商们提供方便可行的学习机会,普及中医药知识。 2.3药材质量

据调查,交易市场上很多药材都经过熏硫处理,但药商并未标示,甚至将熏硫的药材标明为“无硫”。在传统药材采收加工过程中,有的品种会用硫熏来防腐或改变药材色泽,但其中残留的硫对人体有危害。因此,监管部门应对此做出相应检测规定。在药材规格上,虽有统、选之分,但各摊位标牌上并未明确标注规格。部分有产地、年限的药材,很多药商对相关信息却并无确切掌握,或故意将不同质量和产地的药材混杂在一起,以次充好。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部分药材的伪品和禁用的药材,如关木通。作为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各类中药材作为中药饮片原料由此流向全国各地药厂、药店、医院,毒物质,经过炮制能够降低毒性成分的含量,减少毒性。如巴豆是剧烈的泻下药,其所含的巴豆油是既有毒又有效的成分,巴豆生品含巴豆油为40%~60%,泻下作用峻烈,毒性较大,从宋代开始,一直应用加热后压榨去油的炮制方法加工巴豆,使巴豆毒素加热变性,压榨降低巴豆油的含量,达到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之目

5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的。《药典》规定,巴豆霜的含脂肪油量为18.O%~20.0%,该范围能够控制巴豆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苍术中过量的挥发油对生物体有害,经过麸炒或炒焦后可降低挥发油的含量,缓和苍术的苦燥之性。再如苦杏仁、白果、郁李仁等均含有苦杏仁苷(氰苷),氰苷在体内被酶水解产生氰氢酸,是一种强烈的细胞毒物质,采用加热炮制,如炒、焊、蒸等可使苦杏仁酶失去活性,达到杀酶保苷,防止毒性成分生成的目的。生品半夏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但炮制品半夏几乎没有任何刺激性。中药附子具有较强的心脏毒性,但其炮制品中的有毒成分乌头碱含量明显下降,而且在所含的乌头碱中毒性强的双酯链的乌头碱含量减低,而增加了毒性较低的单酯链乌头碱比例,因此附子经传统的“蒸”法炮制不但降低了有毒成分的含量,而且还调整附子中各类生物碱的比例,从而达到降低毒性保存药效目的。 2.4配伍减毒

中医控毒的另一个方法就是配伍减毒。《内经》有关君、臣、佐、使的配方理论中,佐药的定义就是指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如传统中药方剂十枣汤,以大枣煎汤送服芫花、甘遂、大戟末,经过大枣护中补脾的作用,缓和三者对胃肠道的刺激。四逆汤中君药附子大辛大热,温。肾壮阳、祛寒救逆;臣药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助阳通脉;佐使炙甘草固护阴液,缓干姜、附子的燥烈之性,制附子毒性。实验研究表明,四逆汤中甘草可起到拮抗附子毒性的配伍

6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减毒作用,而且在减毒的同时其抗炎镇痛的药效学作用并未受到影响。

中药“七情”配伍理论,是从中药药性理论角度进行配伍减毒。中药药性主要指四气(寒热温凉)和升降浮沉等,将药性相反的两个中药联合使用,使之相互制约达到对立的统一,从而防止某味中药药性(如热或寒)过度表示而产生不良反应。如大黄附子汤中苦寒之大黄配辛温之附子,半夏泻心汤中辛温之半夏配苦寒之黄连。一寒一热,既可缓和药物毒性,又能相反相成增强疗效。实验研究也表明寒性药大黄能够明显拮抗热性药附子的毒性。

另外,中药“七情配伍”的理论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不同中药组对配伍所产生的药理学(药效和毒性)作用的归纳与总结。中药组对配伍有7种情况:单行、相须、相使、相恶、相畏、相杀、相反,揭示了中药配伍的四大规律(增效、减毒、减效、增毒)。其中相杀、相畏配伍是针对有毒中药的配伍减毒,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偏性,相畏是指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偏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历代本草记录了大量的中药之间相杀、相畏关系的配伍范例。笔者对于古代文献所记载的附子相杀(远志、防风杀附子毒)和相畏(附子畏防风、甘草、黄芪)理论,平行比较了附子配伍甘草、黄芪、防风和远志的急性毒性和心脏毒性,结果显示,附子配伍甘草和黄芪后能够明显提高附子的半数致死剂量和附子心脏毒性的半数中毒剂量,甘草和黄芪对附子的毒性具有明显的减毒作用。中药雄黄能够治疗

7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白血病,但雄黄的有毒有效成分是三氧化二砷。在临床应用中常易发生中毒及不良反应,根据中药配伍理论及方法方法制备中药雄黄复方制剂则收到增加疗效和降低毒性的效果。近年来学者对于有毒中药如附子、黄药子、雷公藤、关木通等进行的配伍减毒实验研究表明,经过配伍能够减轻或者消除药物的毒性。

三 优劣势分析及建议

1悠久的中医药历史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亳州盛产中药材,自古就有"药都"之称。自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开辟了第一块“药圃”开始,种植、经营药材之风经久不衰,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道地中药材有20多个品种,亳州芍药年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5%左右,当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多万亩,种植400多个品种,新开发208个品种。

2有良好政策环境优势

国务院于“十一五”期间发布实施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 又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徽省政府 出台了《安徽省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 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卫生部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收集了307种药品,其中中成药占102个,有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被列为国家基本

8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药物。这些都将使中药材市场大幅扩容,使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

3中药材加工集团化发展

亳州市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全市经过GMP认证的饮片加工企业48家,其中有5家中成药生产企业同时加工饮片,涌现了一批各具优势的饮片加工企业, 该市中药材深加工生产总值74亿元。

4形成了一批比较有带动力和消化中药材资源的龙头企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亳州拥有了同仁堂、济人药业、安徽亚强、九方制药、方敏药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并经过发展基地、实行订单农业及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既保护了农户的利益,提高了农户的种药积极性,又发展和壮大了企业,为亳州中药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当前,亳州市中药材标准化基地正在逐步扩大,除GAP基地外,还形成了相对集中的8大规模基地:淝河薄荷基地、十八里白芍基地、谯东桔梗基地、华佗瓜蒌基地、观堂白术基地、沙土和大杨菊花基地、十九里牡丹基地、古井芦庙野生药材基地。中药材种植区域化、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趋势凸显,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有强大的市场优势

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当前是国内上市品种最多、经营面积最大、交易最为活跃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近两年中药材成交额每年都以20多亿元的幅度递增,占全国市场的份额已超过20%, 中

9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药材成交额200多亿元。市场内建有药通网等中药专业信息网站,国内大多数植物药材品种价格基本取决于亳州药材市场价格。今年5月,国内大型企业康美药业,与亳州市签订协议,全面接管中药材交易中心,投资15亿元打造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达到100亿元,将成为集“贸易、会展、检验检测、信息发布、金融服务、物流配送、办公、配套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药行业集散中心,将进一步确立亳州在国内中药流通领域的领先地位,形成品牌规模和品牌效应 四小结

近年来,中药毒理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些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如代谢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生物芯片等技术也应用于中药毒理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中药毒理学的研究水平。但中药毒理学研究也存在不足,如中药毒性的评价多借鉴化药毒理学方法,在中药的安全性评价中未能够充分考虑到诸如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毒一证的相关性、炮制减毒、复方配伍减毒等中医药特点等。笔者认为,在中药毒理学的研究中,不但要采用先进的研究思路和模式,以及新的技术和方法,并结合中医药的特点进行研究,才能形成中药毒性特有的评价方法和理论。

14(三)数学教育一班 袁影,田悬悬,孙前程 10月

10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020年4月19日

11

第五篇:药材发展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发展前景,正确分析国际、国内中药材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影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因素和问题;全面掌握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准确定位县中药材产业在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找准影响和制约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并找准解决制约我县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突出问题的途径和办法;确定今后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重点任务,并制定出县中药材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调研内容

一)解国际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站在全球中草药发展的高度。中草药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国家有那些,研究分析国际中药材发展现状。包括世界中草药生产布局。世界对中草药的需求量是多少,人类对中草药认识的变化。

二)分析了解国内中药材发展现状。

1、全国中药材生产区域布域。

2、当前全国中药材的面积和年产量。

3、国家和省上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政策。

4、全国中药材的需求量。

5、中药材产品消费结构。

6、全国对我县种植的大宗中药材的需求量。

7、近三年来全国中药材产业的市场变化和效益。

三)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生产种植环节方面重点调研:

⑴全县中药材资源情况。包括野生资源和家种药材品种、规模和品种名称及储量。

⑵中药材种植生产布局。包括区域分布。全县中药材种植的面积、产量、产值,品种布局等。

⑶近三年来全县中药材种植规模变化情况。药农人均收入以及价格的变化等情况。

⑷全县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数量、品种、面积、投入资金及来源、产值、基地GA P认证情况、产品流向、基地带动农户数等方面的情况。

⑸全面分析药材种植的效益,包括种植各类药材的经济效益,要对照粮食作物算经济帐。

⑹全县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现状。包括中药材种子的选育情况,种苗繁育情况,种子种苗引进和生产情况。

⑺当前主要中药材生产技术情况。包括大黄、当归、红芪、黄芪、党参、柴胡等中药材的生产技术应用以及技术创新情况。

⑻农户销售前粗加工情况。

⑼农户销售前药材的储藏情况。

⑽农户药材销售情况。

⑾国家和省上对我县中药材产业的扶持支持情况,包括项目支持,政策扶持,财政资金支持等情况。

⑿中药材产业发展机制,包括领导机制,即县、乡、村三级组织对中药材产业在领导上采取什么方式,如何发挥组织领导作用。

工作机制,即县乡村三级队伍运行情况,素质如何,作用发挥的.怎么样,否建立了中药产产业开发奖励扶持机制。

二是加工环节方面重点调研:中药材企业的数量,中药材企业的基本情况,效益,企业基地建设情况,以及中药材加工的工艺流程和加工产品的方向及GMP认证、产地产品认证情况。

三是销售环节方面重点调研:县内销售网络的基本情况,销售企业数量,规模,年销售药材量,销售队伍人数及总体素质的情况。产品流向、基地带动农户数等方面的情况。中药材生产总值、销售收入、利润及税收。

四)找准存在问题。通过对世界和中国药材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发展现状的研究。进一步科学分析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前景。切实找准制约县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及存在问题和困难。

五)提出加快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三、调研方式、时间和分组

1、调研时间。从年6月17日开始。分组向农牧局提交调研报告。农牧局组织有关人员通过归纳汇总,6月25日前完成所有调研工作。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全面掌握情况,于6月26日前撰写出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交县委县政府审定。

2、调研方式。调研采取入户实地重点调查、统计分析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是入户调研。农牧局选择全县药材主产区的10个乡镇10个村200户农户进行重点实地调查。如实填写《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表》县中药材加工销售大户登记表》由调研组统计汇总分析。三是召开座谈会。召开由中药材种植大户、加工大户、销售大户、中药材加工企业主、科技人员等参加的座谈会,其中调查制种农户数要达到50户以上;县乡企局深入选择40户加工销售大户进行重点入户调查;经委负责对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逐个进行调查。二是统计分析。由全县25个乡镇组织得力人员深入村社。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

4、调研分组。调研分为三个组:

组员在县农牧局、药材中心抽调。主要调研中药材生产种植、粗加工、储藏销售环节的工作。

组员在经委抽调。负责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环节工作的调研。

组员在乡镇企业局和各乡镇抽调。主要负责销售环节工作的调研。

四、几点要求

1、是精心组织。成立了由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同志任组长,高度重视。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中药材产业专题调研工作。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中药材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同志任副组长,农牧局、经委、乡企局、药监局、统计局、扶贫办、财政局、科技局、工商局、发改委、药材中心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调研组的工作,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准确填写各类调查表,组织好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保证调研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调研组的工作,财政局、发改委要向调研组提供近三年来中央和省市对我县中药材产业支持的资金情况,扶贫办要提供国家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政策和意向等情况。

2、明确目标。切实找准影响和制约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要通过调研,务求实效。各调研组要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填表定性分析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加强对调研成果的转化和运用,进一步明确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路、完善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不断推动我县中药材产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3、高效快捷。各调研组、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要积极行动,科学调研。这次专题调研时间紧、任务重。克服困难,站在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角度,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做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上手。调研中,各乡镇要组织业务骨干,深入村社,按照调研要求,以高效快捷的工作效率,科学合理的方法,准确、如实的填写《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表》县中药材加工销售大户登记表》确保调研的真实性,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此项工作务必于6月21日前填写完成,并报县农牧局。县农牧局根据三个分报告,撰写出具有深度指导性和真实性、科学性的县中药材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县委政府进一步抓好中药材产业提供第一手真实翔实的材料。

第六篇:丹东市中药材产业调研报告

丹东市中药材产业调研报告

省果蚕站:

根据辽果蚕[2011]4号文件《关于开展果蚕花卉和中药材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市认真开展了果蚕花药等产业发展情况调查。现将中药材产业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0年中药材生产情况

2010年末,我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1.77万亩,比上年增加1.63万亩;产量1.36万吨,比上年增加0.34万吨;产值3.91亿元,比上年增加0.23亿元。其中,人参12.77万亩,辽五味2.64万亩,辽细辛2.04万亩,玉竹1.5万亩。

二、2011年-2015年中药材生产计划指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重点发展林下参、辽细辛、玉竹、辽五味等品种,搭配种植羊乳(沙参)、天麻、当归、山药等品种。“十二五”期间,我市中药材面积将发展到12万亩,产量达到13.5万吨,产值达到3.3亿元。

三、野生中药材资源状况、保护及利用情况

我市东部山区,属长白山余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繁茂,野生及人工种植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有122科、601种,居全省县级首位。

中药材生产历来是我市重要的农业生产项目。近年来, 1

野生资源近于枯竭,收购量逐年减少,人工种植势头强劲。目前,我市主要栽培品种有五味子、细辛、刺五加、羊乳、人参、天麻、龙胆等。近几年,由于市场的原因,传统的优势品种如人参、天麻等生产萎缩,而辽五味、刺五加等却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又引进了韩国食用枸杞、地黄、白术、丹参、辽槁本等新品种种植,为我市中药材提供了充足的品种储备,使中药材生产后劲十足,前景广阔。

大梨树五味子基地建设:2001年,大梨树村在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开展辽五味人工育苗并获得成功。2002年,建设2000亩辽五味生产基地,开创了我国辽五味人工大面积种植的先河。目前达到666.7公顷,占全市总量的63.5%,成为全国最大、标准最高的辽五味生产基地。2005年,该村注册了“大梨树牌”辽五味商标;同年,辽宁省五味子协会在大梨树村成立,是我省首个省级协会落户村级单位;2006年,该基地通过了国家中药材生产GAP(无公害)标准认证工作;2007年开发出了五味子酒、五味子饮料等系列产品。大梨树村已经成为全国辽五味优质原料和种苗的集散地,五味子远销到韩国、日本等国以及国内各大药市、药厂。

林下参发展情况:

四、中药材主要品种销售渠道、产品去向及价格走势

辽五味主要以原料形式销往韩国、日本及国内各大药厂和安国、毫州等药市。其价格由最高峰2006年的干品每公斤160-180元下滑到2009年的每公斤20元。2010年下半年触底反弹,到目前达到每公斤40元以上。

细辛也是我市传统的大宗药材品种,销售渠道同辽五味。2009年水洗根干品为每公斤60元,2010年为80元,目前价格为每公斤100元左右,为较高的价格水平。

五、名牌产品注册及地理标志认证情况

名牌产品主要有玉龙湖牌天麻、大梨树牌五味子、森参牌短梗五加系列产品等。无地理标志产品。

六、中药材深加工

主要有丹东神农土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丹东五加高新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等。主要加工制品中药酒、饮料、茶及中药切片等。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工品种都是初加工产品,档次低,附加值小。再一个就是规模小,每药材吞吐量千吨左右。

七、中药材市场建设情况

全市没有专业药材批发市场。2006年,大梨树建成了辽五味大市场,到目前,没有正式运转。

八、出口情况

辽五味原料年出口300吨左右,创汇200万美元左右,主要出口国家为韩国、日本。

九、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及措施

(一)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我市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做大做强以辽五味、短梗五加为主的药材产业。要创建大品牌,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产业,开拓大市场,把中药材生产当做今后五年稳定发展的产业,在稳步提高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要努力提高中药材生产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更多的农户靠发展中药材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中药材生产要逐步走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产业化发展轨道,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药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生产基地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效益不高;优势品种如辽五味、短梗五加、辽细辛、天麻等价格波动大,处于不稳定状态;生产无计划,盲目发展,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容易造成劳民伤财,形成新的恶性循环;更主要的是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深加工企业,仅能加工酒、饮料、茶、切片等初加工产品,产品档次低,附加值少,加工能力小,市场开拓力度不大。

(三)促进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做好组织保证。各级领导要把中药材生产当做我市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农户在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在物资、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扶持。

二是要加大技术指导及技术培训工作的力度。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要抓好典型,利用典型示范,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快发展、大发展。

三是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努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大中药保健品及中成药等深加工产品开发的力度,提高产品的档次和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争取并促成北五味子及短梗五加深加工项目的建设。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鼓励域内外有实力的个人和企业到我市开展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业务,并为他们提供一切必要的方便条件。

丹东市农委种植业处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推荐专题: 年终总结报告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