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食品出入库管理制度(优秀范文二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食品出入库管理制度(优秀范文二篇)》。
1 目的
在产品的整个形成和最终完成交付的过程中,规范防护标识、搬运、储存、包装、保护和交付等活动,以防止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外购产品、半成品和成品。
3 职责
3.1生产部负责生产、包装过程中物资流转的搬运;负责产品的包装工作。
3.2仓储部负责库存物资的存储管理工作,负责组织仓库物资的搬运,负责产品的交付。
3.3质检 部负责入库物资的验收检查及存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物资的复查工作。
3.4各部门做好所属区域内物品的`保护
3.5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和生产人员卫生的控制。
4 工作程序
4.1包装要求
4.1.1包装材料入库前由质检部验收。
4.1.2生产人员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包装。
4.2搬运要求
4.2.1使用与产品特性相适应的容器和搬运工具,防止产品损坏和变质。
4.2.2对搬运工具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
4.2.3定期对搬运工具进行清洗或清扫。装载表面不能有油污、铁锈和积垢,以免造成对原料的污染,影响食品安全。
4.2.4防止超高搬运,以免物品坠落砸伤员工。
4.2.5搬运中,注意保护产品标识,防止丢掉或被擦掉。
4.2.6对搬运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熟悉搬运要求。
4.3储存与保护
4.3.1储存环境
①仓库储存环境要符合前提方案的要求。
②仓储环境要求通风、干燥、明亮、清洁、通畅。
③仓库区严禁烟火,配置适量的消防器材。
④每周检查发现虫害鼠害及时报告。
⑤对仓库的环境加以控制,以防止库存物资的损坏、污染和变质。
4.3.2验收入库
①入库产品必须检验合格。仓库管理管人员应该认真的核实入库数量,检查产品的合格标识。
②物品经清点入库后,应当在仓库台帐、物资登记卡上登记
③对于待检和不合格物品必须采取隔离措施,以防误用。
4.3.3出库
①生产物资的发放,领料部门填写“出库单”交仓库,仓库对“出库单”核实后发料。
②向外发货仓库根据“销售清单”备货、发货。
③存储的物品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发货。
4.3.4物料进出时,仓库需填写好入库单,并做好相应记录
①入库时,在入库单上注明进入货物的供应商、入库时间,批号。
②生产物料发放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出库单”。
③向外发货时,应在“销售备货单”上说明货物的批号、去向。
4.3.5仓库外的其他部门也有责任对所属区域的物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包括隔离、分类存放、维护等,使产品不变质、损坏、丢失或错用。
4.4食品运输过程防止污染、损坏及变质的制度
①食品运输包装过程中(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下同)从流通通道上采用人流、物流分开流动,不得混流。
②食品在运输前必须是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方能装箱,否则作不合格或不安全产品处理。
③食品运输前所有食品机运输车辆、运输机械必须清洗卫生合格方才投入使用。
④运输过程中各批次原料、产品、半成品分开完成,分开包装、分开存放,分开标识。
⑤运输过程中人员卫生须满足人员健康要求,运输车辆须是密封的食品专用车辆。
⑥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损坏、废弃食品,均及时剔除,不得与合格食品一起流动。
⑦产品状态必须标识清楚并挂牌。
⑧运输过程中食品的盛装桶、袋、栏等工具首先必须消毒清洗合格,同时不得有缺损,同时满足该食品的盛装要求,不得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引起变质。
⑨运输过程要采取防止食品相互挤压损坏、相互混装发生变质、天晴下雨影响、温度湿度影响、照射辐射影响等的措施,同时保证运输期限,防止运输过期毁损变质。
一、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本场内(店内)的食品及出租柜台进行日常检查。
二、食品安全员定期要对店内环境和条件、库存食品、散装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标签规范、从业人员健康证情况等进行检查,及时清理过期变质食品和临近保质期食品,发现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立即下架,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予以改正,并做好登记。
三、食品安全员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经营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存在食品安全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经营行为,并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
四、检查的内容
(一)经营环境,检查是否具有与其销售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销售和贮存场所,是否保持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适当的距离;
(二)经营条件,检查是否具有与其销售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销售设备或者设施,销售冷藏、冷冻食品的,是否配备与销售品种相适应的冷藏、冷冻设施,并符合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环境等特殊要求;
(三)经营行为,检查是否销售禁止销售的食品,采购食品是否按照规定查验相关证明材料,是否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保存的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
(四)标签标识,检查场内销售的散装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标签标识是否符合要求:
1、销售未包装食用农产品的,是否在摊位(柜台)明显位置如实公布食用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或者姓名等信息;
2、销售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的食用农产品以及省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需要包装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的,是否包装销售,并标注相应标志和发证机构,鲜活畜、禽、水产品等除外;
3、销售进口食用农产品的,包装或者标签是否载明原产地,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进口鲜冻肉类产品的包装是否标明产品名称、原产国(地区)、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以及企业注册号、生产批号,外包装上是否以中文标明规格、产地、目的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温度等内容;
分装销售进口食用农产品的,是否在包装上保留原进口食用农产品全部信息以及分装企业、分装时间、地点、保质期等信息;
4、散装食品是否按照要求加贴标签,销售人员和场地是否落实“两罩一套一帽”;
(五)证明文件,检查是否持有所销售食品来源可靠的证明文件,包括: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按规定需要检疫、检验的肉类是否有检疫合格证明、肉类检验合格证明等证明文件,进口食用农产品是否有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等证明文件;
(六)仓储情况,检查是否定期检查库存,及时清理腐坏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是否如实记录食品名称、产地、贮存日期、生产者或者供货者名称或者姓名、联系方式等内容,并在贮存场所保存记录,记录和凭证保存期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
五、检查实行厂场挂钩、场地挂钩的销售者是否定期对屠宰厂(场)和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以及相关信息,是否查验种植养殖基地食用农产品相关证明材料以及票据等。
六、对群众举报或媒体披露的涉嫌存在相关食品安全风险的,要立即组织检查,发现问题的,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及时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七、检查人员要如实记录每次检查情况,填写检查记录表,检查中发现有违法行为的要及时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发现一般问题的要要求销售者限期整改,逾期未改的要及时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推荐专题: 学校管理工作总结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 学校食品出入库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