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浅谈如何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2022-12-08 21:54:45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第一篇:关于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的思考

关于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的思考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和冲突呈现突显和多发趋势,新近以来各种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舆论风暴等等突发事件,都直逼党和政府执政管理一线,成为当前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考验。去年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等,就是由于干部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干部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了群体事件的发生和恶化,造成恶劣影响。前不久发生在杭州的5·7飙车案,由于有关部门信息发布不严谨,在网民的反复质疑和猜测下,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演变成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危机,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和杭州城市形象。我们自身也深刻感受到,由于去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再次降到冰点,市场监管公信力受到空前质疑。透过这些事件,从我们面临的形势来分析,应对突发事件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是我们从2007年研究和排查责任与风险问题的延续和补充。事隔两年,我们再次强调责任与风险问题,并延伸到对突发事件等重大责任与风险问题的关注,是对两年来我们一些领导和干部仍然在监管执法中忽视风险问题的再敲警钟,是对履行监管执法新职能新要求的持续努力,是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的事前贯彻,也是对国家总局强调防范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的积极落实。

一、把握当前突发事件的特点

结合当前所处的社会阶段和社会环境,分析近年来广为社会关注的各种突发事件及其处置,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突发事件往往涉及多元化利益主体。群众利益和安全受到损害后,容易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把群众、企业、政府等一起卷入事件之中,使事态难以控制,矛盾错综复杂,各种利益诉求相互交织,应对处理难度很大。二是突发事件往往反映出政府公共管理不足。这些年发生的突发事件,大多跟政府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市场监管、安全管理等公共服务欠缺、公共管理不足和依法行政能力不强紧密相关。三是突发事件往往引起舆论高度关注。随着公民意识的兴起和网络时代的发展,人人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意见,并且具有“一呼百万应”的特点,使网络监督几乎没有真空,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不断加快,舆论监督的力量越来越大。四是政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经验不足。从多起突发事件演变成公共舆论事件,并对党和政府公信力造

1成严重损害来看,反映出政府部门在应对上还处于被动,应对能力有待提高。

二、关注工商部门突发事件的多发领域

从近年来发生在全国、全省和全市工商系统各种引起舆论关注的突发事件来看,工商部门的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食品安全事件。比如阜阳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多宝鱼事件,我们市场上的问题腐竹事件、玉米窝窝头事件等等。食品安全领域成为突发事件多发、频发的高危领域。二是执法监管事件。比如市场和无照经营户火灾、假冒侵权打击不力、虚假广告层出不穷、“傍名牌”屡禁不止等一旦被舆论关注,都会成为监管执法不力的公共事件。还比如,执法办案中遭遇暴力抗法的事件和涉及多方利益的重大复杂执法行为等等。三是投诉维权事件。在消费申诉处理中,消费者反复投诉、无理投诉、越级上访等容易演变为处理不力的突发事件。群体性消费投诉和维权事件,涉及面广、影响大,容易受到关注。在信访中,涉及多个主体的群体信访事件和反复上访的重复信访事件,也容易出现过激行为等造成严重后果。四是舆论监督事件。工商部门市场监管和执法维权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媒体关注度高。无论是审批服务、执法办案、市场监管、消费维权以及干部作风等都很容易引起媒体注意,提出批评性监督报道,容易把普通事件演变成舆论高度关注质疑工商行政作为的公共事件。从上述几方面来看,我们讲的突发事件主要是与工商工作和工商队伍有关的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舆论关注、处置不力容易造成负面影响的重大复杂事件。

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突发事件影响重大,能否主动防范、及时预警、妥善应对至为关键。从这几年来看,由于我们坚持建设“三型”工商,尤其重视坚持依法行政,在防范和应对食品安全、暴力抗法、群体信访和集体维权等事件中,基本上都能做到反应迅速、处理果断、合法合理,没有造成重大不利的负面影响,有力地维护了稳定和谐的工作环境,维护了执法公信和队伍形象。但是,从当前复杂的形势来看,我们还很有必要进一步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要提高主动防范应对意识。只有未雨绸缪,才能临危不乱。从2007年强调责任与风险问题以来,通过查找风险点,开展风险教育,系统干部风险意识显著增强。但是,防范重大、复杂事件发生的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市局和分

局领导、市局处室和分局科所负责人作为主管一定业务工作的领导干部,基层和窗口一线干部作为直接面对企业群众的执法人员,在防范一般风险的基础上,都要切实提高主动防范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意识。尤其要提高对妥善应对突发事件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绝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增强责任心,提高敏感度。

二要加强风险监控预警。大多数突发事件的发生既是偶然,又是必然,有其萌芽、产生、发展的演变规律。主动防范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第一道防线就是要加强风险监控和预警。要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履行情况,通过日常督查开展履职风险排查,发现风险隐患;要注意掌握各大媒体和网络舆论动态,并通过投诉、监督、信访等各种途径和渠道掌握收集各种信息,监控风险动态;要及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风险隐患和风险动态的分析评估,发布风险预警,主动采取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防止风险扩大演变成突发事件。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真正把风险排查、监控和预警作为一项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工作贯彻落实到位。

三要把握好应对原则。在积极防范的基础上,妥善应对突发事件,要遵循事件发生和处置规律,迅速、主动、果断处置,减少负面影响,增强正面引导,化被动为主动。具体要注意把握五个方面:一是及时主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领导到位,第一时间控制事态,第一时间回应诉求,不回避矛盾,不推诿拖拉,把事件引导上正常处理轨道上来。二是合法合理。既要坚持依法行政,避免陷入违法处理造成新的矛盾,又要高度重视群众、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三是担当责任。对突发事件中工商部门和工商干部存在问题和差错的,要坦诚面对质问、主动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四是公开透明。对突发事件中矛盾和问题的处理,一定要公开公正,主动发布信息,主动接受监督,保障公众知情权。五是引导舆论。要及时掌握舆论动态,分析舆论走向,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引导,为事件处理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

四要强化应对能力的提升。围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这一重点,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落实依法行政,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一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全系统防范和应对风险的整体能力。一是强化教育培训。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一线执法人员为主体,要积极开展履职风险、依法行政和公共管理方面的全员教育培训,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和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提高

风险意识和履职能力,勇于破解难题、做复杂工作,善于说群众话、做群众工作,敢于面对媒体、做宣传工作。二是细化落实制度。按照建设“三型”工商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依法行政的各项制度规定,确保履职到位,是风险防范和应对的根本所在;认真贯彻落实风险管理的各项制度规定,是防范和应对的关键所在。要按照建设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构建权力运行阳光体系的要求,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要切实做细做实各项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市局和分局要加强检查和督察,确保风险防范和应对机制落实到位,全系统整体防范和应对能力逐步提升。三是优化应急演练。对食品安全、重大信访、暴力抗法和群体维权等要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事先明确应对原则要求和工作流程,必要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处置能力。

第二篇: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思考

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思考

领导干部是一个地方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其应急处置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安全稳定的程度和社会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展的速度。因此,应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充分认识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重大意义

(一)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是加强执政能力、打造满意政府的客观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始终把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充分表明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打造满意政府的重要方面,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检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标准。

(二)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极端气象灾害日趋增多,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各类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交织,重大疫情传播、恐怖主义活动、民族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重大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严重威胁着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部分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强,影响了社会稳定、人心安定,增加了不和谐因素。因此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居安思危,努力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是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事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与一贯坚持努力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密不可分。实践证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努力减少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

二、准确掌握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科学方法

(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只有具备了明察秋毫、见微知著、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的洞察能力,领导者才能深谋远虑,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突发事件。培养敏锐的洞察力需要注意把握好三个问题。一要始终保持正确的洞察方向。要善于从大局上看问题,要善于从源头上看问题,在“微风乍起”之时,识别它的本质和发展趋向,并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去引导和修正,做到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及时拿出新的对策,实现工作的前移。二要不断向崭新的洞察境界跃进。在错综复杂的问题面前,要善于作奇思妙想,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开放思维思考。三要努力养成敏锐的洞察直觉。准确的直觉会使领导者抢占先机,把握机遇,赢得工作的主动权。准确的直觉并非天生就有,它来源于经验的积累,但更需要新知识的引导。

(二)要有快速的反应力。若能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就能够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力要做到四点。一是把突发事件看成特殊事件,要在大脑中始终保持对突发事件有敏感的反应,只要一经获得突发事件发生的信息,就能在第一时间作出此事非同小可的反应,无论其它工作繁忙与否,首要的是对发生的突发事件及时予以处置。二是要有一种常备不懈的精神境界,经常在思想上精神上时刻保持充分的警惕性,处于临战状态,绝不能存有侥幸麻痹心理,不要以为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大,而要认识到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三是超前思维,做好物资资金准备,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应对突发事件迅速行动、果断处置,达到有序、有力、有效处置结果。四是增强公众义务意识,制定公众参与激励机制,健全应急救援队伍,探索有效办法,确保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组织、动员和影响群众。这就要求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提高执行力、公信力和感召力,努力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抢险救援队伍。

(三)要有细致的疏导力。做好群众疏导工作,坚持充分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成功处置突发事件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应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是群策群力,优化方案。解决问题方案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事件的解决进度。要善于集中领导班子集体智慧,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制定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方案。二是借助外力,宣传疏导。在群众渲泄情绪中,社会中坚正面骨干力量有着比政府更佳的疏导效果,要敢于千方百计整合调动党员、党代表、人大代表等中坚正面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其宣传政策和社会影响能力,切实抓好疏导工作。要始终注重正面宣传与正面引导,争取主动宣传与正面沟通,要尽量主动下到群众中通过组织召开处置工作通报会、座谈会等形式,畅通群众情绪渠道,坦诚沟通、细心化解,耐心疏导。三是因情施策,区别对待。对于群体闹事者,要善于站在全局高度和组织角度、利益深度来分析,来研究,并分类视之;对大部分参与跟从群众要“不摆架子,”和风细雨,用坦诚劝服来化解;对少撮分子要敢于“不丢面子”,掘理力争,严压狠打,杀鸡骇猴;对广大机关干部和化解工作者要善于“做出样子”,勇担担子,敢负责任,决不回避,齐心协力,共同应对。

(四)要有平和的内定力。处置突发事件,尤其是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攻坚战,最终的胜败取决于领导者坚强的心理素质和有效的处理方法。由此可见,具有良好的心理内定力至关重要。一要忍耐自信。面对群众高昂的情绪或者失控的围攻冲击,要能保持克制忍让,要顶得住压力,听得进闲语,放得下架子,经得起冲击;要用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沉着应对,耐心细致,思路厘清,处乱不惊。二要归零心态。要始终平和心态,积极应对,保持良好心理承受力与心理素质;要始终敢于从内心藐视邪恶势力,相信邪不压正,正义必将战胜一切;对大部分群众,要积极面对,坦诚处之,并真心倚靠。三要把握原则。应对突发事件,大多涉及大是大非的原则性东西,在处理原则上要做到“四个不能”:不能“退”,要勇往直前,不能半途而废;不能“变”,对于处置政策,要始终统一一个口径,认真坚持原则,不能乱住自己阵脚;不能“躲”,要敢于面对,不能回避,要正视问题与矛盾;不能“假”,要坦诚、真心,以心交心,换位思考。

(五)、要有深刻反思力。举一反三,提高认识,通过对群体事件的处置工作及时总结,反思不足,汲取教训,变坏事为好事,促进工作的再完善。要取得总结提高的效果,一要深刻反思,丰富工作方法。作为组织指挥者要不怕“揭短”,要发动参与者大胆的、认真的、全面的查找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存在主客观原因,从而完善工作思路,丰富工作方法,把握客观规律,提高处置效果。二要增强服务,提升处置能力。充分认识群众的影响,变管理为服务,坚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生活困难和生产发展情况,真正走进群众心中,与群众打成一片;要摸透群众的所思所虑,集中民智解决民难,注意做到刺激群众情绪的话坚决不说、欺骗群众的态坚决不表、伤害群众利益的事坚决不干,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断提升公共事务的服务能力。

三、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切实加强学习。突发事件的成功处置,通常是多种知识融会贯通、各种能力交织迸发、多年工作经验厚积薄发的结果。这就需要孜孜不倦地加强学习,尤其是加强对三个重点的学习,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提升自身能力修养,正确处理好为官、做人与处事三者关系,做到“正、清、和、淡”。一是学理论。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掌握正确的政策、立场观点与方法,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善于从大局把握方向,不出偏差。二是学技能。要学习经济、科技、法律、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新知识,特别是有关应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预防处置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拓宽优化知识结构。三是学方法。要经常研读“兵法”,努力汲取国内外处置突发事件的成功经验,强化领导方法和驾驭艺术的锻炼,紧跟形势。通过“三学”,要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提升自身能力修养,正确处理好为官、做人与处事三者关系,做到“正、清、和、淡”。

(二)认真开展演练。开展应急演练,从现象上看,检验的是演练是不是有序进行,机制是否灵活有效,信息渠道畅不畅通,应急预案具不具备操作性、实效性、实用性;实际上折射出的是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强弱。因此,应适时组织开展规模各异、内容多样的应急演练;在组织演练活动中,要“演”得栩栩如生,要像对待处置发生的突发事件那样,充分准备,科学组织,积极应对,有序开展,及时处置,有效处理,不能搞形式主义。要通过演练,发现问题,查找不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健全联动机制,提高领导组织指挥能力和队伍实战能力。

(三)科学组织处置。实践证明,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是检验领导干部应急处置能力的标杆。领导干部应深入突发事件现场,保持清醒头脑,沉着应对,有序处置;要坚持以人为本,及时抢险救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确保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要准确把握事态发展,倾听专家和群众的意见,民主进行决策,科学制定处置方案要精心组织发动,建立健全联动处置机制,充分组织发动相关部门和公众参与,及时进行处置,努力减少社会危害。

第三篇: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领导干部是一个地方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其应急处置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安全稳定的程度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因此,应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充分认识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重大意义

(一)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是加强执政能力、打造满意政府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胡锦涛总书记就加强各级干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培训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温家宝总理强调“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说明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打造满意政府的重要方面,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检验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准。

(二)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当今无论从国际、国内的形势看,还是从我们的应急管理工作看,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努力做好应急管理工作都是当务之急。

从国际来看,各类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交织,重大疫情传播、恐怖主义活动、民族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呈现范围扩大、程度加剧、连锁反应等世界性特点。就国内而言,我国极端气象灾害日趋增多,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各种日益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新情况、新问题呈上升趋势,重大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着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台独、藏独、疆独势力活动猖獗,影响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就具体工作而言,一些领导干部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存在反映不灵敏,应对不及时,处置不果断,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所以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居安思危,努力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突破发展、创业创富提供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是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无论全国还是某个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均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最关键的是在注重经济增长方式、体制机制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转型外,一贯坚持

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从而为妥善解决由于利益分配、社会结构调整、思想观念碰撞带来的诸多矛盾,提供了重要保障。实践证明,加快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加强各行各业应急管理工作,努力减少各类突发事件的损失和危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

二、准确掌握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科学方法

(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突发事件处置的实践证明,提高实际工作中对各种突发问题判断处置的敏锐性至关重要。对突发事件的性质、发展趋势、社会影响等作出准确及时的判断和评估,并迅速作出敏锐的洞察与反应,是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从最坏处着眼争取最好结果的根本前提。

敏锐性的培养,一靠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判断,及时做到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胸中有数;二靠及时捕捉和占有相关的信息,做到在第一时间掌握了解事件苗头和动态;三靠勇担责任的精神品质,就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以负责的态度直面矛盾、果断处置。

(二)要有快速的反应力。处置突发事件之所以比较困难,根本原因在于事发突然,客观上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准备与系统思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力,首先要有一种常备不懈的精神状态。就是在思想上精神上时刻保持充分的警惕性,对各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事情,绝不能有侥幸麻痹心理。其次要有一种日常工作的超前思维状态,善于立足本地本单位实际,超前科学制订好各种处置方案。其三要有一种有效的团体组织动员状态,确保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组织、动员和影响群众。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提高执行力、公信力和感召力,努力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抢险救灾团队。

(三)要有细致的疏导力。努力做好群众疏导工作,坚持充分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成功处置突发事件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应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群策群力,善于集中班子集体智慧,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二要善于借助外力。注重抓住关键的人,用好有影响的人,努力整合各方面力量,千方百计做好正面宣传和正面沟通工作,绝不能被动应对、顺其自然。其三要注重因情施策,针对不同事件的成因和事态走向、对症下药,促使问题和矛盾尽快得到解决。

(四)要有平和的内定力。处置突发事件,尤其是群体性事件,最终胜败取决于领导者坚强的心理素质和有效的处理方法手段。因此可见,具有良好的心理定力至关重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忍耐自信。在处置突发事件中,面对群众高昂的情绪或者失控的围攻冲击,要能保持克制忍让,要顶得住压力,听得进闲语,放得下架子,经得起冲击。其次要有归零心态,无论任何情况下,始终坚持“打铁还要自身硬、身正不怕影子斜”,不“退”、不“变”、不“躲”、不“假”,始终保持良好心理承受力与心理素质,心静淡泊,心地坦荡,一身正气,一心为公,泰然处事。

(五)要有深刻的反思力。举一反三,提高认识,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在处置突发事件工作中,同样需要我们及时总结,反思不足,变坏事为好事,促进各项工作的再完善与团队凝聚力的再提高。做到这一点,最首要的问题是深刻反思,学会把握客观规律,不断丰富我们的工作方法。其次是增强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本事和能力。

三、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不断学习应急知识。应急管理是一项创新的工作,涉及的应急管理知识内容广泛,并不断在更新;领导干部没有丰富的应急管理知识,就谈不上具有应急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因此,领导干部应挤出时间,除参加集中培训学习外,多自学一些有关应急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政策,尤其是施行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认真开展应急演练。开展应急演练,从现象上看,检验的是演练是不是有序进行,机制是否灵活有效,信息渠道畅不畅通,应急预案具不具备操作性、实效性、实用性;实际上折射出的是领导干部素质的高底,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强弱。因此,应经常性亲自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实战能力。

(三)精心组织应急处置。实践证明,减轻灾害损失程度是检验领导干部应急处置能力强弱的标杆。领导干部应深入突发事件现场,准确把握事态发展,牵头制定处置方案,科学实行决策,果断进行处置,组织发动应急救援队伍抢险救灾,及时转移灾民,妥善予以安置。(南江县人民政府应急办副主任 沈仕成)

推荐专题: 浅谈如何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