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言文化生活论文(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语言文化生活论文(范文5篇)》。
语言类论文关于语言的论文
詈语转化为亲密语言的考察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詈语生成的语境和文化心理,然后对詈语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是如何被用作亲密语言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归纳,考察了这种现象的分类、特点和作用,最后考察了詈语转化为亲密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詈语 语境 亲密语言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如何运用语言,能彰显出个人的品德与文化素质。有时候用脏话或詈语也能表示互相之间的亲密关系。这正是所谓“亲极则恶,疏极则敬”的语言现象。一般情况下,脏话是不能随便用的,但在特定的语境下这些话不但没有恶意,反倒能增进双方的感情。詈语存在于每种语言中,它是语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人们囿于传统观念,很少正式谈及它。课堂上不教,词典里不收,研究者更是寥寥无几(胡士云,1997)。
人们为何要使用詈语?动机复杂多样。或因为仇恨、憎恶;或因为关心、亲昵;或因为解困自保;或因为消气泄愤;甚至毫无因由,只是语言习惯而已。考察使用詈语的动机,同时也能洞悉詈语的作用。许多毒咒恶骂,确实是一些人的性格粗野,品德恶劣,人格低下的反映。这种詈骂只能挑起事端,破坏事业,践踏人际关系,结果伤害了他人,同时也作贱了自己。但另有一些詈语,却又是秉承大义,心怀
善良,也是性格幽默,言语机智的反映。第二种詈语,既可伸张正义,指斥顽愚,又可关爱他人,保护自己,有时还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成为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江结宝,1999)。本文将对这种现象进行考察。
二、詈语产生需要特殊语境
语境是语言运用的舞台,语言的表达时时刻刻都会受到语境的影响。“橘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里说出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马云霞、温伟华,2007)。詈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言语交际中时有发生。人们通常视詈语为不良行为,有失大雅,所以往往对其嗤之以鼻。不过,詈语还有其在特殊语境下的特殊含义。在这些特殊的语境下脏话不“脏”。因此,在考察特殊语境中的脏话意义时,会发现詈语在特殊语境下的得体性(张发祥,2007)。
詈语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任何情况下都是詈语。这类詈语多用脏字或比较粗野的词语。侮辱人程度深,语气强烈。比如“他妈的、他要敢这样做,我就操他八辈儿祖宗!你这个狗娘养的!这个老不死的!混蛋!”等等。第二类,要在一定的语境下才会变成骂人的话。例如在“孙子,过来一下,爷爷有话跟你说”这句话中,如果用在有祖孙关系的人之间,就不是骂人话,否则就是詈语。这类詈语对语境的依赖性比较大,而且与话语双方的关系密不可分(胡士云,1997)。
詈语的使用频率与人们的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等有关。一般说
来,年轻人比老年人,男性比女性,社会底层比社会高层使用频率高。同时,詈语的使用还受限于语用环境。在比较正式的语用场合,詈语就很少使用,而在一些较随便的场合,如公共汽车、家里、集市、街道等等,说詈语的人就较多。但美国心理学教授Timothy Jay通过对校园、邮局、咖啡馆、街道、超级市场等场所中出现的詈语的调查,发现詈语的使用不太与受教育的水平和阶级出身有关,并总结出现当代使用詈语增长最快的两个群体是:孩子和妇女。这反映出詈语的使用群体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甚至有泛滥成灾之嫌(瞿继勇,2006)。
三、詈语产生需要特殊的文化心理
(一)语言禁忌:禁忌语指的是由于不雅、不洁、不吉、不敬等而不能被提及的语词,包括脏话、粗俗语和亵渎神灵的语词。比如,鲁迅笔下的阿Q曾骂过小尼姑“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也骂过钱太爷的大儿子——假洋鬼子“秃儿,驴”;只是在肚子里骂,没敢出过声。阿Q是利用别人最忌讳的缺陷攻击伤害别人,就像他本人最忌讳别人在他跟前说“亮”一样。这也就是所谓的“守着瘸子不说短话”的禁忌文化心理(邱庆山,2004)。
(二)迷信语言灵力:语言在人类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功能,这也使得语言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早期人类社会,原始人相信自己的语言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试图通过语言的使用而取得奇妙效力。比如:杀才、天杀的、短命的、该雷劈的、该死的等等都是诅
咒性詈语(邱庆山,2004)。
(三)利用语言歧视:语言的歧视是社会文化歧视作用于语言的结果。歧视性的语言承载的是歧视性的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物、鬼不如人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因此,以物称鬼名骂人是很普遍的。例如,狗东西、木脑袋、蠢货、畜生、鬼话、鬼胎、鬼把戏、穷鬼、饿死鬼等等(周荣,2000)。
(四)违背伦理道德:汉语中大量的詈语也反映了古人对种族繁衍和纯化的深切关注。人们既怕子嗣不继,又恐种类不纯;因此,断子绝孙、龟儿子(孙子)、王八蛋、狗娘养的等等是比较恶毒的詈语。这也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忌讳心理,更重要的是这些詈语涉及到了人们的传统伦理观念。重血统讲究的是后代血统的纯与不纯,重孝道最先讲究的就是子孙满堂,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邱庆山,2004)。
四、詈语转化为亲密语言的分类
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称呼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时反而会使用一些贬义词语;与熟人开玩笑时,也常常使用贬义词语。因其表达的都是反义,所以不会产生歧义。一旦离开具体的语境,这个意义就表达不出来。称呼语的改变也可以体现说话双方的感情亲疏或态度冷热等方面的变化。昵称这种偏离常规的称呼形式也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詈语转化为亲昵语言的现象可以分类如下:
(一)父母对子女:小东西、鬼崽崽、死鬼崽崽、小兔崽子。即使有的父母叫孩子丑名,如“狗蛋儿”“臭蛋儿”,但实际上是出于父母
对孩子的爱,因为他们相信孩子名被叫得越丑越难听,孩子就越能健康活泼地成长。在这种心境下的叫丑名可看作是一种昵称。
(二)朋友之间:白痴、蠢瓜、猪、猪头、笨蛋、小白、疯子、傻子、没脑子的、脑子坏了、烧掉的、二百
五、挫人、死猪、傻瓜、笨蛋、呆子、大白、贱人、骚人、狗日的、死人、贱人、死猪、二傻、二呆等。社会上经常可以看到老朋友见面时多用脏话打招呼,显得非常自然亲密。现在好像很多年轻人都用这样的詈语来表示亲密的语气。不过,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多见于年轻人,中老年的朋友之间不大用詈语。
(三)夫妻之间:老东西、冤家、死老头、傻丫头、大野猪、小蚯蚓等。其中的“大野猪,小蚯蚓”,意思是面对生活压力,既然找不到有效的解压方式,不如像野猪、蚯蚓那样不受拘束地生活。用这些詈语可以让生活变得幽默些,以此来减轻心理压力。在这种观念的倡导下,于是各种千奇百怪的昵称都纷纷出现了。有人对妻子这样说:“丫头呀,来杯热茶!”。还有些夫妻之间互称“冤家”。基于“打是情,骂是爱”的原理,那“杀千刀”“老不死”的称呼当然显得情深意重。夫妻间叫“死鬼”的,却希望对方长命百岁。而称“小笨蛋”或“不笨怎么会嫁给我”的,则是对妻子的深爱。妻称夫“老不死”的,其实是希望真的“老”而“不死”,便可双双白头偕老。
五、詈语转化为亲密语言的特点
(一)广泛的认同性
这种骂人法不论是作为詈语还是昵称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所以使用詈语转化为亲密语言需要限制其使用频率。同样,祖父辈骂孙子辈时用“龟孙子”“兔孙子”等也为众人所认同。
(二)受特殊语境的限制
詈语转化为亲密语言的亲密性有利于维护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但并不是没有限度。例如,在棋馆里几个棋友们见面打招呼,有用“你还没死啊”,这例很好懂,下棋的朋友一见面,两下里都怀杀机,所以有“来,我宰你”这类话。虽说是透着亲热,可到底给人的感觉不太好。可见,如果借口“熟不拘礼”就忽视礼貌信口开河,往往会适得其反。还应当考虑地位、场合的问题,在严肃正式场合中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地位的差异,这一点不容忽视。
(三)意义变化
本意是贬义,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变成了褒义,将导致感情色彩的变化,有时候甚至会表示完全相反的感情色彩。因此在交际使用詈语时,需要把握詈语意义变化的程度,使陌生、淡漠的人际关系变得更亲密、更和谐。
(四)文化差异不同
不同地区的方言中含有不同的感情。就詈语转化为亲密语言来说,有些地方的人感觉是极其不礼貌的语言,而在有的地方却让人感觉更亲密,营造一种友好融洽的气氛。
六、詈语转化为亲密语言的作用
詈语转化为亲密语言的优点是除了拉近人际关系与表现出亲密感情以外,还能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强调其与众不同的感受,也更能强调褒义言语的色彩。具体作用如下:
(一)显示亲密:骂人话违反传统道德规范,被人们视为“语言垃圾”。但是,人们有时候也会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利用詈语来调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调整人际关系,甚至利用它来平息事态。比如好久不见的好朋友,见面之后轻松地骂一句“你还活着呢,我以为你早死了呢”。昔日的那种融洽的感情就尽在这骂声之中了。而且这句骂大概比“好久没见了,我真是非常地想念你”一类的话显得更亲密(胡士云,1997)。
(二)调节气氛:经过一段时间的严肃谈话之后,要是有人能说一两句无伤大雅的骂人话,就能冲淡那种由严肃的气氛给人们带来的疲惫感觉。关系好的人之间使用詈语,是在一种比较轻松的心境之下进行的,其侮辱人的程度也大大降低,以至当事人浑然不觉。这种场合的詈语也大多与性无关。即使偶尔有关,也会改变说法,使人听了不至于那么刺耳。比如北京话的“操你大爷”就是“操你妈”的变体;“傻帽、傻波衣”是“傻逼”的变体;“不要鼻子”是“不要脸”的变体。“操你大爷”“傻帽、傻波衣”“不要鼻子”等都可以用在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之间。
(三)宣泄感情:詈语是宣泄感情的一种方式,愤怒、着急的时候骂人,高兴的时候也骂人。不过,詈语的使用要受到骂人者和被骂
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制约。比如对自己的长辈,使用骂人话时总是有很多顾忌,我认为再忤逆不孝的人骂长辈大概也就是以“老不死的”最为严重了,而实际上很多人不敢说出口,只是在心里暗暗地骂。对于其他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也是这样。但是,对自己的晚辈、对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这些顾忌就会少得多,甚至毫无顾忌,使用这些语言有时甚至含有谦虚的作用。比如长辈常谦称自己为老不死的(胡士云,1997)。
(四)显示方言性:詈语随着语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相应地变换着自己的形式。很多詈语存在于地方方言中,所以詈语转化为亲昵语言,在方言中更丰富多彩。如被鲁迅称为“国咒”的“他妈的”,及各地一些不同的说法,如广东说“丢老妈”,东北人说“妈拉巴子”,华北地区说“日他娘”等都属此类。
七、结语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交际时应讲究文雅,彬彬有礼。在交际中多选用雅言,这都在遵守着交际中的礼貌原则。詈语一般都被认为是最不得体的言语。任何言语交流都需要语境,而语境又受到社会各种关系,如权势利益、人间亲疏关系等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又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因此,如何理解判断是雅言还是詈语,关键取决于言语交际者本身的意愿。无论是雅言还是詈语,只要能准确表达出真正的含义,就达到了交际的最终目标。
因此,我们不仅不能忽视詈语的存在,而且应由此为窗口去透视蕴藏于其中的该民族的文化底蕴。去研究它如何从一种愤怒情绪的宣
泄,转变为亲密的人际关系的表示;研究它如何用詈语把昵称发挥到了极致。当然,如何看待詈语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过笔者认为,詈语中不仅有丰富的言语现象,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学习者和研究者都不应该回避它。
参考文献:
[1]胡士云.骂人话及骂人话研究杂谈[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3).[2]江结宝.詈骂的动机和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9,(2).[3]马云霞,温伟华.语境: 权势、亲疏、人际交流[J].探索与争鸣
理论,2007,(1).[4]邱庆山.汉语詈语致詈方式的文化心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4,(7).[5]瞿继勇.中英咒詈语差异的文化探源[J].语言理论研究,2006,(10).[6]张发祥.“脏话”在特殊语境下的得体性[J].河南科技大学学
报,2007,(10).[7]周荣.汉语骂詈语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5).(全美香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00030)
摘要:本文首先就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主要内涵维度进行说明,并就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茶文化理论构建的启示意义进行阐释,最后对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措施提出几点看法,希望能够促进当前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和我国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主要内涵维度在于:语言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认知行为;理解特定语言的语义最为根本的方法在于准确把握“隐喻学”;语言功能的实现需要系统化构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茶文化理论构建的启示意义在于茶文化理论的构建要采取系统化步骤、茶文化理论的构建要重视人本主义的导向。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措施可以尝试文化结构功能导向的构建策略、互文性构建策略。
关键词: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构建策略
广义上的茶文化泛指一切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我国,茶文化是一种十分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它深刻地与人们的生活系统结合在一起,扮演着重要的养生功能、尊礼功能、怡情功能和社会教化功能等。世界上的茶文化版图无论如何变化,中华茶文化是历史最为悠久、内涵最为丰富、社会影响最为广泛的一脉,在这一点上讲中华茶文化是一种出类拔萃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时期陆羽所写的《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茶文化进入到了一个理论化的发展阶段,也将茶文化的技艺层面的内容纳入其中,形成了一个复合型文化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后所诞生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倡用社会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待和分析语言的发展规律,在当前这样一个跨文化交际的时代我国茶文化理论的体系化构建面临着“现代化”的命题。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方言”,如何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构建发展成为一种可以融入世界话语体系的“现代性语言”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基于一种跨文化交际、弘扬中华茶文化、构建新的中华茶文化内涵的使命感,将系统功能语言学引入到茶文化理论的现代性的构建中十分有利于我们提升当前的茶文化软实力。
1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主要内涵维度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种典型的系统论下的语言学理论,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MichaelHalliday、JamesMartin、ChristianMatthiessen、BronislawMalinowski等人所创立。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属于一种偏向于认知语言学范畴的流派,提倡采用系统化、结构功能导向、隐喻学等视角来审视特定语言的产生、流变过程。总起来看,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内涵包括这样几点:
1.1语言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认知行为
韩礼德等人在提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时候,语言学领域最为著名的另一种流派是认知语言学,也被称为社会认知语言学,它认为语言本身不是形式主义语言学讲的那种“客观存在”,而是偏向于一种人的主观认知、人的主观价值判断的能力。受这种理论启发,系统功能语言学更进一步,认为语言本身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能力,而是特定社会环境、特定语境下人的一种主观感知、主观认知的交际行为。当代语言学家认为“语义”是主观与客观二者的结合,我们在认识语义时不可避免地要对认知主体的主观看法加以探究。因此,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到了人们对于特定事物的主观看法就构成了一种“背景性知识”―――或者说叫做“系统功能”。
1.2理解特定语言的语义最为根本的方法在于准确把握“隐喻学”
正如系统功能语言学所讲的,由于语言本身更多地是主体主观认知、主观感知的一种交际符号或者说行为方式,而不同语境、不同共同体环境中的人们往往对于特定的事物具有不同的态度和立场,这就显示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背景,也就是学者们所讲的“隐喻学”,而此处的“隐喻”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对人的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产生很大影响,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的方式”。对此,马力诺夫斯基在调查土著居民语言变迁规律的时候曾经指出,我们如果要充分了解土著人语言的真实含义,就必须到土著人当时的语境中去寻找答案,这种语言发生的语境就是一种“隐喻”。
1.3语言功能的实现需要系统化构建
在语言学上,很多学者对于语言的功能进行过多种多样的实证化研究。到了韩礼德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这里,他们提出了语言的三大基本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指的是一种相对抽象化的能力,代表着认知主体对客观世界进行语言归纳的能力水平;人际功能代表的是主体开展社会交际的一种功能;语篇功能则指向更广泛的信息传播、理论构建、模型构建等内容。因此对于特定的语言符号的构建(比如说茶文化体系的理论化构建)来讲,要采取一种结构功能的系统化步骤进行。
2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茶文化理论构建的启示意义
长期以来,尽管我国茶文化自成体系、自成流派,具有浓厚的东方闲情逸致、宗教哲学色彩,但是在理论构建上相对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引入的东方茶文化只是引入了其物质文化,对于茶文化的精神文化则没有引进,所以在茶文化界一直存在着“西方人只是把茶当成一种饮料”,却“没有把茶当成一种信仰文化”来看待。基于这种现实的认识,我们有必要因循着一定的步骤将我国传统和当代形成的优秀茶文化总结为一个有机理论体系,来向世界宣讲。对此,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这方面给了我们这样两个启示:
2.1茶文化理论的构建要采取系统化步骤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分析语言学的时候采用的哲学思维是“系统论思维”,它将语言学划分为“语境”、“语义学”、“词汇语法学”这样三种层次,最抽象的层次是语境的分析。作为一种语言理论,这种系统化的思维对于我们构建新的茶文化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无论是基于文化层次结构理论还是传统的系统论又或者是任何一种理论,中华茶文化的理论体系构建都要用一种系统化的步骤来进行,实现一种体系化的构建。
2.2茶文化理论的构建要重视人本主义的导向
我国茶文化本身带有明显的世俗主义人本的关怀,无论是茶文化的宗教理念属性还是其物质功效和社会交际上的礼俗要求,带有的都是传统的儒家思想的人本主义关怀。系统功能语言学尽管属于一种语言理论,但是这种理论与认知语言学一样,将人视为是语言的基本目的和价值理性所在,并且“高度重视作为社会个体成员的'人在认知发展和语言交际中所发挥的支配作用和能动作用”。因此,在对待茶文化理论构建过程时,要重视那些茶文化精神所器重的人格修养、君子之风的把握。这一点其实在教育界、语言界都是一种重要的共识性主张,例如说我国当前高校中的德育课程、选修课程等都开始重视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借助于各种茶文化的平台和节日来向学生灌输传统社会的一些美德,十分有助于提升人本主义的社会化进程。
3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措施例举
总览中国传统茶文化理论的构建,无论是茶圣陆羽还是任何其他人所写的茶学专著,都带有明显的碎片化、技艺化的特点,茶文化尽管分散于这些著作或者人们的生活实践中,但是没有真正上升到一种系统化的理论层面,从而在一个全球化交际的时代也就不能给国内外的受众和茶文化的爱好者提供一个整体性的中国茶文化感官的机会。对此,可以尝试以下两点策略进行构建:
3.1文化结构功能导向的构建策略
在当代主流的文化管理范畴中,文化结构功能主义是一种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指导理论,并且这种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存在一定的交叉和融合。比如说,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围绕着中华茶文化的结构布局可以整体上分为“形而上层次”、“形而中层次”、“形而下层次”这样三个部分,分别代表着茶文化的精神价值哲学内容、茶文化的交际内容、茶文化的物质内容等。同时基于“功能”的视角,可以尝试结合当前茶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比如文化创意产业、茶文化旅游产业等)积极拓展茶文化的功能,使其功能从传统的养生保健功能、社会交际功能、人生修养功能、审美功能等拓展到更为丰富的产业经济功能、文化传播功能甚至是教育德化功能、政治外交功能等方面。
3.2互文性构建策略
互文性是当前翻译学术界和语言学术界都广泛关注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焦点领域。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分析特定的语言和理论时,是采取系统化思维、语境化思维的一种策略,将特殊语境中的文字内容进行特殊化理解,但是外在地又结合既有的研究知识和背景知识开展跨文化交际下的比较分析,这就是一种互文性的视阈,也构成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对此,中华茶文化的理论构建应当采取开放性、互文性的思路,将中华茶道与国外一些优秀的茶文化精华(比如说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文化、美国茶文化、印度红茶文化)等开展比较构建;同时,基于我国茶文化内部的地域性和流派性都比较广泛和多元,可以尝试在中华茶文化内部进行一定的比较研究,用内部的互文性和外部的互文性形成一种茶文化与茶文化之间的和谐沟通和语言上的对话。
参考文献
[1]Thies,A.PhaticCommunion&DiscourseMarkers[OL].2005.
[2]王梅.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79.
[3]司显柱,陶阳.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翻译研究十年探索: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2014(5):100.
[4]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个体化研究的动因及哲学指导思想[J].现代外语(季刊),2012(4):335.
[5]余悦.中国茶文化与上海世博会―――兼论茶文化在公共外交的作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133-135.
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方面论文免费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英语语言文化方面论文免费例文篇1浅谈英语语言教育中的文化教学
【摘要】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植根于文化现实, 同时又表述文化。语言的变化也反过来反映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变迁。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产物,又使文化得以保存和流传,同时,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差异的无知导致了很多国际间的误解与不快。因此,当我们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也必须了解它的文化内容,提高文化意识,了解文化差异。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文化教学。在本文中我们就为什么进行以及怎么样进行文化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进行了阐述,希望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 文化意识;文化教学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在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没有语言,就谈不上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和塑造的同时,也反映文化。在广义上,一门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符号性的表达,它包含这个民族历史背景与文化背景的同时,也包含了他们生命的过程以及其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语言与文化交互作用,要想弄懂一个,就得弄懂另一个。
文化各有不同,且各具特色。学好一门外语,不仅意味着要掌握发音、语法、单词和习语,而且意味着也要学习像其母语者了解世界一样去了解它,学习他们的语言是如何反映他们社会中的思想、风俗和行为,还学习去理解他们的“思维语言”。学习一门语言,实际是与学习它的文化密不可分的。
二、英语语言教育中文化教学的原因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我们知道,每种文化都有其历史和传统。每日实践的文化随着时间而进化和稳固下来。每种文化都包含了两点:其一是一个社会群体表达自我的文化方式--其科技成就、纪念事务还有艺术作品;其二是由流行文化所记载和传承的文化的历史身份,它们都构成了其历史身份。比如,一提到美国,我们就会想到它的流行歌曲、它的发达科技,以及好莱坞电影。
然而,没有《独立宣言》和其他历史事件的话,其文化是不完整的。而语言,特别是书面语,在使人们构建社会和流传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语言还能影响人们的理想和共同梦想,这些都在人们生活中通过语言来沟通形成,它们形成了文化现实中的一大象征。由亚伯拉罕・林肯和本杰明・弗兰克林等具化的著名的美利坚之梦正是一个明证。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语言作为人类的一个完整的组成部分,渗透入人类成员的思想和观察世界的方法之中。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一大产物帮助了文化的传承,反过来,语言使用上的变化反映了文化。因此,当我们学习语言时,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语言的能力,还有其内容,即文化。
(二)文化在语言教学当中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1、文化差异引起的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曾经有一位美国人正要去一位中国人的家中拜访,当他看到主人的妻子时,说道:“Your wife is very beautiful.”主人微笑的回答道:“Where? Where?”――这句话让这位美国客人很是惊讶!但他还是回答道:“Eyes, hair, nose…”主人听后很困惑,不知其所云。其实主人和客人的困惑和惊讶都是文化差异惹的祸!“哪里!哪里!”在中国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但是那位美国人却理解为“是身体的哪部分漂亮呢?”因为,习俗和习惯的不同造成了上述彼此间的误会。
所以在我们表达或者理解另外一个人的言语时,应该考虑他或她的文化背景。类似以上因为人们彼此间语言和文化的不同,在进行交流时遇到以上的问题还是相当普遍的。由于文化的差异,误解会逐渐出现,尽管我们使用的语言在交流中是完美的,但是也无法避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惑。
同样的话语或表达不可能就意味着同样的事情应该存在于不同的民族。由于文化的差异,一个严重的问题可能引起人们的争论或者嘲笑,一个安全的陈述可能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愤怒。由于文化的差异,外国人讲笑话我们听着可能会一头雾水,同样的故事,同样的国家,会有同样的观众与你分享快乐!
2、文化差异应在英语教学当中被着重强调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文化差异的欠缺很容易引起误解和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因此语言中的一些文化差异应当在我们的英语语言教育中被强调,以下举例说明我们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关于称呼在中文和英文之间有一些不同。对于学习英语的中国人来说是很容易引起误会的,反之亦然!比如说“tongzhi”在中文中是很常用的一个词,人们不论性别、地位、婚姻状况都互称为“tongzhi”而在讲英语的国家中,“Mr”先生“Mrs”夫人“Ms”女士“Miss”小姐,这些词各有专称。
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变化比较有意思的是“Mr”先生“Miss”小姐这些词被人们所关注,逐渐代替了“tongzhi”一词。与此同时“shifu”一词被人们广泛的用于陌生人之间的问候。而在英国本土的人们,在适当的场合,人们也经常用“Sir” “Madam”问候。
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应该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在语言应用方面的能力,而且应该增加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内容。也许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正在听一些熟悉的内容的时候,不管和什么有关系,我们常常会很容易理解,即使在材料中有些新单词,我们也能根据内容猜出它们的意思。然而,当我们遇到一些不熟悉或者一些与文化背景有关联的材料时,我们可能会觉得很难,即使这份材料很简单,我们只是仅仅知道字面上的意思,不能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因为我们缺乏对文化背景的知识。
三、英语文化教学的方法和建议
综上所述,在语言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必不可少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难题的同时,也要解决文化上的,这样才能进一步的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同时我们也清楚了教学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此部分提出了英语文化教学的一些建议和方法。首先,教师必须要通晓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教师能够提供文化信息,同时能使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正确的表达自己,后者更显重要。其中教学材料很重要,要使用有一定的外文比例并具有可信性的材料,特别是对话。这是因为对话更具可信性,而且能反映出讲话者的文化行为。可信性材料是指从相关的可信的活动中抽取的材料。
四、结论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而英语语言教育中,文化教学更显重要。在英语文化教学中,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第一,注意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第二,注意词语的社会意义;第三,在课堂上创造情景活动;第四,向学生介绍阅读资料;第五,使用现代工具手段。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1994.
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广西,1996.
3、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广西,1996.
英语语言文化方面论文免费例文篇2浅论英语语言测试与文化传播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大规模的语言测试实际上是在传播语言的同时传播其承载的文化,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语言测试是文化传播的工具。本文试图证明美国是利用大规模的国际性语言测试作为一个工具来传播其文化,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对中国语言测试及文化传播的启示。
关键词:语言测试;美国文化传播;中国语言;中国文化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际工具。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由美国所举办的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语言测试是美国语言规划中传播其语言及文化的有力工具。
简而言之,美国文化和社会价值蕴含在英语语言中随其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美国的国际性语言测试在英语语言和美国文化的传播中显然处于一种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语言与文化的传播方式值得我们深思。
二、美国国际性语言测试概述
美国有多个国际性的语言测试,而托福是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范围最广及影响最大的英语语言测试。“很多在北美的大学和学院把托福成绩作为对于成绩、学术能力测试和推荐信之外的补充条件以便决定录取哪一位非英语国家的学生。” (Bachman, 1995: 58)托福是决定是否能够进入欧美国家大学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决定了托福在进入欧美国家留学的重要地位。
除了托福之外,美国还有一些其他的基于英语的测试:比如GRE (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 GMAT (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 SAT (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等等,虽然以上所提及的测试不是专门用来测试语言的,但测试者必须有较高的语言水平以便很好的理解题目及用英语给出正确的答案。因此以上测试从侧面来检测应试者的英语水平,从而促使其提高英语水平以通过该类考试。
三、语言测试是美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工具
托福考试作为英语语言测试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为接受,美国政府利用托福的影响力来推进其语言政策和由英语所承载的美国文化。因此,作为主要的国际性英语语言测试,托福可以被视为促使应试者融入美国文化的强有力的工具。“在职场中想要将其他语言与英语融合混杂的使用几乎是不可能的。测试不仅决定了英语的地位,而且从另一方面将其规定为‘优秀的语言’。” (Shohamy, 2007: 528)
测试都具有反拨作用,托福也不例外。Alderson 和 HampLyons两位学者声称:“我们的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托福既影响教什么也在影响怎么教。”(Alderson & Hamp-Lyons, 1996 : 28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托福也不可避免的会测试应试者的文化或者背景知识。
因此,托福考试的反拨作用迫使应试者去学习考试所规定的内容,比如文化或背景知识。即在准备托福考试的过程中,文化传播已经在进行了。托福考试对于学习和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或者移民者想要通过测试或者取得高分就必须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竭尽全力。
此外,为了适应语言学上的新近发展及现代社会的急切需求,托福对于考试内容上也更注重对跨文化交际水平的考核。比如,在做阅读理解或者听力的时候,常常需要理解一些文化意象,我们应该知道:“例如,佛罗伦萨州不仅仅是五十个州之一或者仅仅是一个南部的州---它还是一个年长者用来养老还有年轻人春游的去处。因此,在美国人眼中,提到佛罗伦萨州所讨论的东西和阿拉巴马州或者南加利福尼亚州有很大的不同。”(Valette, 1977: 273)
除了托福之外,美国国际性的基于英语的测试,比如:GRE, GMAT, LSAT 和SAT等,这些测试同样在全球美国文化传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应试者必须保证其英语水平能够达到正确理解题目并且做到用准确的英语回答问题。对于非英语国家的考生来说首要的事情就是要去除语言上的障碍,然后按照美国的思维方式去回答问题。因此,美国语言及文化成功的通过基于英语的测试进行广泛的传播。
总之,不管是像托福那样的纯语言的测试,还是基于英语的GRE、 LSAT、 GMAT和SAT测试等等,目的都在于在通过测试这种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美国文化。
四、美国语言测试对中国的影响
在中国,托福考试最具影响也最受欢迎。托福被引进中国已有二十余年,从参加人数上面来看,1981年刚被引进中国时仅有732名应试者。然而,托福考试的人数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2012年头两场托福考试的报名人数已经超过12000人。据统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超过5亿人学习过外语,其中93.8%的学习者选择了英语。中国学习英语的人数居于世界的首位,并且超过了整个美国说英语的人数。孩子们刚入学就会接触英语,“学生们从很小的年龄就知道英语这种语言的重要性,并且它还对他们的未来有很大的影响。” (Shohamy, 2007: 526)
五、美国语言测试对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启示
在分析了英语语言测试在中国的影响和形势之后,我们发现美国通过国际性的语言测试进行语言文化传播的方式值得学习。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想要掌握好另外一门语言和文化必须保证自己已经完全掌握和理解自己本国的语言和文化。英语语言学习者应该对于英语语言学习保持一种理性的态度,不应该忽略中文水平,不能忘记传承中国文化。但是,汉语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外国学习者的追捧。自从1990年开始,大约有四十万外国人参加了HSK(汉语水平考试)。
汉语水平考试与托福相似,取得了《汉语水平证书》便可以进中国高等院校入系学习专业或报考研究生及被聘为机构录用人员。近期,中国中央电视台宣布中文的电视和广播节目应避免使用特定的英文缩写形式。也就是说,在电视和广播节目中像英文缩写形式 “GDP”、“WTO”和“CPI”等等都会以汉语词汇来代替。 这一举措被广为认同,同时也在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认为需要通过这些举措来提高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意识及保证语言的纯正性。
Elton & Laurillard被广为接受的论点是“最快改变学生学习方法的途径就是改变测试系统。” (Elton & Laurillard, 1979: 100) 他的这个观点给我们的提示就是我们可以从美国语言测试中得到启示:比如在国内外开展中文水平考试,以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应聘者都必须出示能够证明其中文水平的证书,对于要移民中国或者要来中国求学的外国人设定不同的中文水平标准,申请来华的外国人必须持有证明其中文水平的证书,否则不予批准。同时,在汉语水平考试中注入中国文化,应试者必须理解其中的文化知识才能够给出正确的答案。
在我们学习英语的同时也不能够忘记对自身中文水平的提升,不能忘记传承中国文化。同时,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语言测试的经验来传播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并且巩固中国语言与文化在国内的地位。
六、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语言反映文化并且与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受文化的影响,文化通过语言来实现传播。应试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对文化的学习。因此,如果想通过英语语言测试或者获得更高的分数,应试者就不能不去理解语言中的文化部分。从而文化在应试者准备像托福之类的英语语言考试时不自觉的学习了美国文化。文化传播可以看作语言测试的要完成的终极目标之一。在研究美国语言测试的同时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通过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水平测试来传播汉语及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 Bachman, Lyle F. (1995).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Shohamy, E. (2007b). The Power of Language Tests, the Powe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 Role of ELT [J].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Volume 15: 521-530.
[3] Alderson, J. C. & Hamp-Lyons, L. (1996). TOEFL Preparation Courses: A Study of Washback [J]. Language Test, 13(3), 280-297.
[4] Valette, R. M. (1977). Modern Language Testing. Second Edition [M].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摘要:现今高校的日语教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灌溉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在满足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未来需要,日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校的日语教学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遵守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授,并结合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注重培养学生日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日语教学,中日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新型的教学方法
一、当前高校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早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应用语言学家,语言教学交际法的创始人之一H.G.威多森就指出,掌握一门语言意味着既掌握其词汇、句法,又会在语言交际中进行恰当的应用。3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在努力与世界接轨,外语凸显的重要性在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中进一步加强。由于高科技和国际互联网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外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意识到,掌握外语不仅是为了考试,而且是进行工作、交流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尤其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仅仅掌握外语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具备实际运用外语能力更为重要。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现实的要求。
长年以来,学日语的学生学习日语的单纯目的就是为了考级,语言的教和用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高校所开设的日语课程以传统的基础课和听说课为主,由于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所用教材的统一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很低。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表现为教师机械地灌输语言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最终的评判标准则是由考试一锤定音,而不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很多学生尽管具有极大的词汇量和较高的阅读能力,但不能清楚得进行专业的口语表达和交流。一些最基本的日文写作技能,如求职信、履历表等仍然是让学生难以应对的问题,写学术文章、论文摘要和专业论文就更难上加难了。归纳起来,我认为目前日语教学的问题在于:
(1)忽视了语言的实际应用;
(2)所选教材内容陈旧过时;
(3)常规课程设置不合理;
(4)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形式的发展。
按照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大学生毕业以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仅具有好的阅读能力和基本的听、说、写、译能力是不能胜任的。所以,高校的日语教学的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能力,而且日语教学应该遵守学以致用的原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二、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从新时代对高素质外语人才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看,高校的日语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正如上述所述,教学具有很浓的应试性和短视性,没有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到相应的高度去实施。结果,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被动盲从;教师疲于应付,教学缺乏创造性,很少注重实际运用能力。可以说相当数量的学生缺少最基本的中日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而出现了大量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也培养了众多的日语交际“聋哑”学生,学生很难适应新时代国内外交流与交际的需要。
我们只有突破和超越就教育谈教育,就教学论教学的思维模式,把日语教学改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去思考,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审视以往教学中的得与失,去探索改革的途径,应时而动,才能对改革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改革也将具有持久的动力,日语教学也才能够真正实现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三、通过中日文化教育的渗透,对日语教学进行改革的构想
1、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核心,建构新型的教学方法
多年来,日语教学一直遵循“以语言知识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语言知识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知识的讲解几乎占去了所有的时间,“填鸭式”、“注入式”的语言知识教学成为其主要特征;而学生接触中日文化知识的机会则很少,学生缺乏学习中日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与提高。
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核心,是指将中日文化知识贯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知识和实际的文化需求,营造和谐的文化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中日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文化交际活动,使其课堂语言训练和文化交流最大化,从而使学生在获得日语学习自信心和日语交际应用能力方面最大限度的受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完全不同于旧有模式中单纯的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角色是课堂活动中中日文化知识的组织者,也是学生中日文化知识学习活动的观察者、激发者和引导者。教师担负着组织课堂中日文化知识教学活动及其正常运行的全方位职能;而学生不但是中日文化知识的接受者,也是参与者。
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课堂活动具有交际性,而交际的主要特征是:实际交流、信息空白、选择和反馈,就是说交流双方在交流中具有一定的信息差,交流是在双方间交换某种彼此需要的信息,交流者有根据实际进行选择的余地,说话人可以通过对方的反馈评价自己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而语言教学中的句型操练和“明知故问”式的问答都不具有真实交际功能。实现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合理选用有关中日文化对比教学的素材,精心设计并且科学组织教学活动,是学生在富有真实交际意义的活动中掌握知识,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中日文化的异同。
2、处理好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的关系,多渠道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日语教学一直存在着重语言知识讲授,轻中日文化知识传播的倾向。这种倾向不符合日语语言学习规律,不利于学生日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其实,传授语言和培养中日文化素养并不矛盾,语言知识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具体运用于实践,这两者是辨证统一的。掌握语言知识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知识的更好吸收和内化。因此,要学好日语,首先应掌握日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在日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这种坚实的基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无从谈起。对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既要重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又不能只停留在灌输语言知识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把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活动成为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确保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中日文化素养。
外语教学应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除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外,也要充分利用其他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培养。日语第二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有限的语言知识和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播,为学生指出自学语言与文化知识的路子和方法。真正将学到的语言和中日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通过大量的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才能实现。因此,要充分利用外语学习的各种有利条件,把中日文化知识的学习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种场合中去,努力营造一种近乎于母语学习的外语学习环境,使学生经常耳濡目染日本文化,并能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实用性和时代性
更新教学内容应以下列几点为取向:
(1)中日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时代变化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要求;
(2)不仅要注意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播,而且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3)教学内容要多元化,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4)能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相适应,便于现代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教学内容必须具备趣味性和思想性,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中日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日语教学,应配合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授,彻底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消极学习语言知识的局面,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日语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倡导体验与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和使用日语,切实掌握语言技能。这便是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陈岩.文化与翻译[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4(3).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3 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1997(2).
4 罗传伟.跨文化交际及语言表达表态方式的差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
5 何冬梅.浅议中日文化比较法在大学日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外教育研究,2009(2).
6 刘慧.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J].北方经贸,2010(5).
7 徐灿.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摘要:本文从当前大学英语选修课建设亟待规范和创新的实际要求出发,以有关批判性思维的理论研究作为依据,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有关指导思想,针对性地对大学英语选修课中语言文化类课程中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模式设计和课程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
在过去几年里,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已经普遍增设了选修课(或称“通选课”)。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们对如何建设科学、规范和有效的选修课体系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有关语言教学研究者们也就此撰写了许多相关研究论述。然而,其中专门针对关于选修课中语言文化类课程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论述却并不多见。这使得开展文化类选修课的英语教师在需要完成更高教学任务要求的同时缺乏相关的教学理论的指导。随着英语选修课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规范地开展语言文化类课程教学,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已成为一个值得所有大学英语教师思考的课题。
1语言文化类英语选修课简介。
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特别制定并于2007年进一步修订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下称《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指导性地将大学英语选修课划分为:语言技能、语言应用、语言文化和专业英语四大类课程,明确了除“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外,大学英语课程还应着重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要求》所建议的大学英语中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是以英语为载体,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实施的文化类选修课程教学,根据各校师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开设,以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为前提由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这类课程尤其“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帮助学生“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要求》,2007)。
目前我国各高校已开设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主要涉及:文学诗歌类,如《美国文学赏析》、《英诗鉴赏》;人文历史类,如《西方简史》、《美国文学史》;文化知识类,如《西方礼仪文化》、《美国大学校园文化概览》;以及艺术鉴赏类,如《影视作品欣赏》、《艺术鉴赏》等等。
然而,这些文化类英语选修课的开展主要还处于开课教师各自为政,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及特长对所开课程进行设计和展开教学的阶段,这就使得选修课教学在为大学英语教育注入了“个性化”和“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等特色的同时出现了因教师对课程设计整体把握不同导致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有效性”的千差万别。
2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要讨论批判性思维,我们应该首先对西方学术界给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一个简单回顾。就曾对学界纷繁复杂的论述进行了一次梳理,认为常见的与批判性思维紧密相关的还有“批判性分析(criticalanalysis)”、“批判性意识(criticalconsciousness)”、及“批判性自我反思(criticalreflection)”等概念。他认为批判性思维的“批判之力”主要在于思维者接受某种观点或结论时进行评价和辨别的能力,这种能力使思维者在假设的基础上检验命题,并发现偏见和正确看法、以及看法与事实之间的区别。被誉为现代批判性思维之父的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将批判性思维中的“反思”定义为:对自己的一种信仰或所偏好的某种知识形式,从其所依存的基础上和可能得出的结论上,进行积极的、持续的、仔细的审视。另一位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Robert・Ennis则在1991年将这一思维形式精炼地表述为:
“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Ennis的定义把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强调“个人判断”及采取的相应的取舍(知识)的“决策”。一个较新的观点来自于把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一种调查研究的说法,认为其目的是探究一种情景、现象、问题或假设,以达到整合所有有效信息并能够有说服力地证明结论或假设。与其他众多从纯思维角度所给的定义不同,Kurfiss把批判性思维比作一种调查研究活动,使批判性思维过程更加易于理解的同时强调了“信息整合的效度”和“说服力”两条标准,而“批判”活动的基础是“有效信息”或“知识”,因此,在大学生日常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批判性思维技术训练并有意识地鼓励其批判性思维精神的培养,能逐步提高其整体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990年,在美国和加拿大教育界发表的《批判性思维:一份专家一致同意的关于教育评估的目标和指示的声明》将批判性思维认知能力的核心分解分为:阐述、分析、评估、推论、解释和元认知六个方面,认为其中的“元认知”是一种“自我的、有意识地监控认知行为,以及这些认知行为中所运用的认知手段和所引起的结果,特别是以一种质疑、反省或校正推论或结果的态度来分析、评价自己的推论性判断”。
批判性思维还可被细分为认知技能(cognitiveskills)和情感意向(affectivedispositions),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精神。前者可以说是批判性思维具体的运作和构成机制,偏重于指导学习中的实际操作;而后者则指思维者个性气质中的一种趋向性,起到主观引导作用。
3语言文化类选修课与批判性思维培养。
“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在1998年发表的《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的第一项议题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批评性和独立的态度。这一态度已经被确立成为当今许多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而我国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和研究起步较晚,“只在近三、四年,才有对国外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零星介绍出现”。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谓是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带有批判性思维技能训练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其批判性思维精神;另一方面,在主动的逐步增强的“批判性思维精神”驱使下,学生又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强化其批判性思维技能,进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人文素养以及思辨能力。
下面我们将遵循《课程要求》指出的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结合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对大学英语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的课程设计作一些建设性的讨论。
4文化类选修课中自主学习与批判性思维精神的培养。
《课程要求》明确指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思维过程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人们在进行思维时往往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或自己的思考方式具有何种趋向性。在英语提高阶段的选修课教学中,教师应正确理解自己在文化选修课中的“辅助者”角色,力求放弃课堂中的“主角”地位,而仅应为学生规划出学习范围和方向,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利用文化类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共鸣或好奇,为学生搭建一个通过自主收索并消化信息的平台。同时,教师应起到科学调动学生自己“计划、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内容的”的主动性,使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能动力,树立起培养自己批判性思维精神的自信心。
5文化类选修课中教学模式设计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
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的设计;第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求》中建议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网及互联网等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教师应该利用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进行科学训练。当今社会网络咨询飞速发展,学生可以非常容易地通过网络收索到丰富但略嫌庞杂的相关知识。选修课教师可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讨论话题;建议合理的关键词或关键话题的网上搜索;或是推荐一些优秀的原版英文网站或链接地址,并且据此安排相关课堂活动任务,如: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原版英文资料打印出来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将其浓缩为简单易懂的PPT文件。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摸索Kurfiss所说的“调查研究”技能,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选择”和“有效整合”。为了在课堂中参与小组讨论或进行上台讲解,学生必须要对应该“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分析、解释、推论、说明或自我校对,以使自己的发言能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6文化类选修课中教学评估方式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
《课程要求》倡议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估”,其中排列在前两位的“学生自我评估”和“学生相互间的评估”同样是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最有效训练和考验。针对这一倡议,教师可以根据“元认知”理论,调动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等认知手段,积极地通过“质疑、反省或校正推论或结果的态度”来分析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观点、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表现。具体的做法可以是:设计出一套“全面、客观、科学、准确”但又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估标准,让学生充分了解应该从那些方面去评价自己和同学,通过反复的相互比较,学生逐渐熟悉了导致“课堂成功表现”的构成因素,因而更容易发现自己学习策略中的不足,并及时做出“取舍”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