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1号文库 > 详情页

中特论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范文3篇)

2022-10-18 23:41:49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特论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范文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特论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范文3篇)》。

第一篇:中特论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经济发展和其他因素,导致生态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我们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关键词: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 和谐发展。引言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即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本文主要从环境污染方面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及意义[1]。概述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对的新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要解决的课题,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进行过阐述。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相互渗透使各国关系愈发紧密,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与国外交往日益频繁、遭受生态环境的风险也随之加大。由于国人环保意识的缺乏,加之国内第一二产业的刚性需求与环境承载负荷上限,对于生态文明的欠账与人民对于高水平生活环境的需求,所有这些矛盾都在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其次,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其一,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成为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理想,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命题。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呼唤。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来源,又蕴含其解决之道,广大理论工作者在经济建设实际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研究中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呼唤着更多的科学原理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3]。环境污染现状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例如,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超种类、超量、超浓度排放污染物;未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措施而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致使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等等。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酸雨。

科学家发现,至少有100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产生危害,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有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氢烃等。大气污染物严重危害人的气管、肺等呼吸系统。造成大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是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和尘埃,工业生产排放出的尘埃颗粒物还吸附了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的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它在大气中通过反应可形成硫酸烟雾,甚至形成酸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也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它们在阳光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可形成光化学烟雾。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积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而且使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污染物随风飘散,甚至影响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美国每年因此损失数亿美元,我国的损失也相当严重。陆虹发现全国人均c02排放量表现出随收入上升的特点[4].在经济发展的这一阶段,人们没有更多的资源用于保护环境,以至于忽视了环境污染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在工业化的下一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并且也有能力解决环境问题了,污染水平就随之下降了[5]。

环境污染往往具有使人或哺乳动物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的作用,统称“三致作用”。“三致作用”的危害,一般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显露出来,有些危害甚至影响到后代。1.致癌作用。致癌作用是指导致人或哺乳动物患癌症的作用。早在1775年,英国医生波特就发现清扫烟囱的工人易患阴囊癌,他认为患阴囊癌与经常接触煤烟灰有关。1915年,日本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煤焦油可以诱发皮肤癌。污染物中能够诱发人或哺乳动物患癌症的物质叫做致癌物。致癌物可以分为化学性致癌物(如亚硝酸盐、石棉和生产蚊香用的双氯甲醚)、物理性致癌物(如镭的核聚变物)和生物性致癌物(如黄曲霉毒素)三类。2.致突变作用 致突变作用是指导致人或哺乳动物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作用。人或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如果发生突变,可以影响妊娠过程,导致不孕或胚胎早期死亡等。人或哺乳动物的体细胞如果发生突变,可以导致癌症的发生。常见的致突变物有亚硝胺类、甲醛、苯和敌敌畏等。3.致畸作用 致畸作用是指作用于妊娠母体,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新生儿或幼小哺乳动物先天性畸形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西欧和日本出现了一些畸形新生儿。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原来孕妇在怀孕后的30天~50天内,服用了一种叫做“反应停”的镇静药,这种药具有致畸作用。目前已经确认的致畸物有甲基汞和某些病毒等。4,影响心理健康。噪声会使人心情烦躁,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并且容易引发工伤和交通事故。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使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美好的生态环境。综上所述,环境污染的危害是巨大的,涉及面广,危害程度大,侵袭性强,且难以治理.我们必须做好每一步环境污染防止的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真正地把环境保护与治理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除此之外,人们将面临的危机有很多,如果人类一如既往地破坏环境,那么人类将会灭绝,地球也将会成为宇宙中一个遥远的历史。可持续发展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熟悉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应负的责任。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很高的道德水准,保护好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为了向高层决策提供参考,中国科学院做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首次展示出中国所面临的严重问题[6][7]。中国的国土环境具有先天脆弱性,明显超出全球平均状况。国土面积60%是山地或丘陵,70%每年受季风气候影响,55%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35%经常遭受土壤侵蚀的沙漠化,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世界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中国的人类活动具有明显的破坏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至3。54倍,每人每年搬动土石方数量是世界平均值的1。4倍。从隋朝至今,中国人口从约4600万增加到11亿,每年平均灾难次数也从0。6增至3。9,增加6。5倍。中国农业牧矿等12大类行业的发展成本均高于世界,世界平均用1美元办成的事,中国至少要花1。25美元。

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护环境,我们责无旁贷!针对以上的危害,我提出以下建议:一。在社区做宣传,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教导人们爱护环境。二。同学们周末在小区里走走,发现塑料制品,应立即捡起,扔在附近的指定的垃圾桶内,做一名环保小卫士。三。杜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在买东西时,应带环保袋。四。从自己做起,不乱扔垃圾。我们要保护自己的家园,加强自己的环保意识。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王卓.生产力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2012(1)20.[3] 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31~37.[4]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0000,26(10):53~59.[5] Soumyananda 1wrlda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Asun,ey[JJ EcoLogical FⅡxmmnics,2004,49:431~455.[6] 党红.走向和持续发展报告[EB/OL].http://www.xiexiebang.com,2003

第二篇:毛中特论文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现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调查时间:2011年5.9-5.11 调查地点:河北工业大学 宿舍 教学楼 调查对象:河北工业大学学生 调查范围:河北工业大学 各院系 调查方式:问卷填写形式

小组成员:刘文静 刘晓宇 蒙艳红 王凌慧 王鹤

调查基本情况:此次调查的河北工业大学的各个学院的同学,男女比例相当,其中担任学生干部的有30%,我们调查问题针对当代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大学生责任意识也做了全面的问卷

调查结果:普遍的大学生都认为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可见大学中意识中有了解幷将改善的意识。大学生的人生目标是大多以赚钱孝敬父母为主,部分选择了建设国家。

对于社会上的公共道德,普遍学生都会选择乐于助人而对于当代的弄虚作假及盗版的情况大多数的同学不以为然,而普遍学生都表示在大学期间缺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

调查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

首先应该肯定,当代大学生除了应当承担普通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之外,还由于其所受的高等教育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期待,而对社会负有更多的特殊责任。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及专业技能方面付出极大的努力,但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当前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非常令人担忧的责任感淡化甚至缺失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自我责任感迷惘

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前提。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三无”现象——“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情绪冷漠空虚,对一切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毫无意义。这部分“三无”学生,在行为上无所适从,在心理上失落无助,无法积极承担所必需承担的责任。表现出人生没有奋斗的方向,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可信任的朋友,没有生命的终极解释,自我责任感迷惘。这一切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生命质量的感受下降,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空虚感、孤独感,严重的就会出现行为失范,甚至是人格分裂和精神的绝望。

(二)对他人责任感淡漠

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往往容易出现夸大人际冲突的倾向,忽视或排斥他人的存在,甚至有的出现“极端功利化”的趋势,只知道关心自己的命运,重视个人的前途,而缺乏对他人的责任感。大学生这种过度关注自我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必然遭到社会的否

定和排斥,从而使个人陷入孤立、孤独的境地。

(三)对家庭责任感减弱

“爱幼”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但这却造就了部分学生对父母、亲人的付出习以为常甚至漠然视之,对家庭的责任感减弱,只知道一味索取而没有考虑回报。

二、大学生责任感淡漠甚至缺失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这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乃至缺乏的内在原因。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出生在改革开放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所以上了大学后,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自身进入角色缓慢有很大关系。

(二)家庭原因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居多,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导致自私自利,个性强。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使得他们对自己过分关注,经常考虑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感、责任感差,经不起些许挫折。

(三)学校原因

目前的教育体系中,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责任感教育体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有很多方面不利于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在灌输式教育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学生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接受的少,使得社会主体意识无法在教育中得到加强。在教学上,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以及高校课程设置与社会联系相对模糊,使得学生把学习和考试当成了目的,无法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从而培养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感。

(四)社会原因

这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甚至缺乏的重要外在原因。当前社会正

处于激烈动荡的转型期,诸如世风日下、权钱交易、分配不公、假冒伪劣、人际关系扭曲等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正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不断暴露。对此,由于对社会现实缺乏深入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能力,大学生的认识往往较片面,容易走极端。有的人因为惰性太强而跟不上形势,有的人因为缺乏竞争而被淘汰,等等。于是转型社会中的“不适应者”在急剧的社会变迁面前,就感到突然失去了理想支柱和干劲,因而表现出一种对什么都“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消极倾向;有的人却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找到了理论依据,出现了关心自我,追求实惠,只要权利,不尽义务的“极端功利化”倾向。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甚至缺失与转型社会的剧烈冲击有很大关系。

三、培养构建大学生责任感的措施

(一)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

责任感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首先,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决定着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才能形成产生责任感的精神支柱和履行责任感的强大动力;其次,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

(二)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流的民族必须有一流的文化素质底蕴,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高校应当营造一种文明、高层次的文化氛围,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撑起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支柱。

(三)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能起到调节作用,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大学生责任感。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古老优秀的民则传统和美德。其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他们任何时候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才能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四)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的教育潜力,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充分发挥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教师在承担各种责任方面率先垂范,就会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育应采取启发分析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能真正主动地承担起各种责任。

(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了解国情、锻炼毅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广阔舞台,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产生和深化对应承担责任的认识。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性转变,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现象、社会职责的了解,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牢固树立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强责任感。

(六)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实行素质教育

“大学的本质要求它自身不能只是作为职业训练场所而存在,还应该在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方面发挥自己的责无旁贷的责任。”如果高校的教育只是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教给学生“做人”的本领和艺术,尤其是做一个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和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那么这种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东华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教师填写: 年 月 日 得分 任课教师签名 学生填写: 姓名 专业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上课时间 递交时间 洪豪 控制工程 学号 导师 模式识别 2151208 周武能 谭力杨 课程学分 2 2015 至2015 学年 第 1 学期 星期 2 2015年 12月 29 日 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课程论文,是本人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洪豪 注:本表格作为课程论文的首页递交,请用水笔或钢笔填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和号召后,中国学术界掀起了对这个问题新一轮的关注热潮———上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后。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十字路口,科学发展观能否得到切实的贯彻关乎国运兴衰,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可以说是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得到落实的试金石。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确需要格外的关注。但是,如果我们冷静地梳理一下讨论的内容,就会发现这些讨论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个基本的前提:我们在中国。我们直接面对的是中国的生态问题。我们赖以解决中国生态问题的根本资源仍然在中国。笔者不揣浅陋,试以言之。

一、生态问题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生态问题自古有之,并不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新话题,但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开始以前,生态问题不过是个地域性问题,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是轻微的、局部的。然而当资本主义的阿拉丁神灯从地下唤起沉睡的生产力,并让它借助新航路上的风帆在全球游弋时,它不仅创造了比以往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还要多的生产力,而且也造成了比过去一切时代所造成的全部总和还要多、还要严重的生态污染与破坏。随着资本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已经全球化: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不断增速、水污染严重、资源锐减、能源匮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最紧迫的重大问题。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2007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统计,全球目前只有不到40亿公顷的森林,覆盖了约30%的陆地面积。1990年到2005年15年间,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了3%,而且目前仍然以每年73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同时,全球有约2/3的国家、地球表面1/3以上的土地(超过40亿公顷)和10多亿居民遭受沙化、荒漠化的危害。由于持续扩大的荒漠化,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到2020年,将有约1.35亿人面临着被迫离开家园的危险。根据世界水委员会《世界水展望》报告,全球约有1/5的人口常年饮用不洁净的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年鉴2006》表明,全球有10多亿人口直接受到空气污染毒害,并导致每年约有160—320万人过早死亡[1](P2)。

随着文明的负效应日益明显,先发现代化国家逐渐开始了对现代化的反省,从而推动现代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学者称之为自反性现代化阶段。最早是一些自然科学家敏锐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生态间隐藏的深刻危机。如1847年德国植物学家和农学家卡尔·尼古劳斯·费腊斯在《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两者的历史》一书中,对人类文明进步和自然生态维护的前景表示了深切的忧虑:“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2](P6)蕾切尔·卡逊是生态文明史上永远的圣女。1962年9月,她耗尽心血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在美国出版,据说发行当天就卖了4万册,接下来该书的作者遭到了激烈的攻击,言辞之恶劣超出想像。但是1992年,这本书却被推选为50年来最具有影响力的书。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在重版前言中称它“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用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3](P9)1971年,美国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巴里·康芒纳的《封闭的循环》,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夫雷斯特尔教授出版的《世界动态学》都提出了经济发展可能和已经带来的生态问题。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环境问题的觉醒。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微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撰写的大会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中的许多观点被写入了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1972年,著名的罗马俱乐部推出了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把目光逐渐投向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如何达到发展的协调和持续。1982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莱斯特·布朗出版了《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解决人口爆炸、经济衰退、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世界性难题的出路,在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同年,法国经济学家弗良索瓦·佩鲁也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观。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三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定义,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反响。报告突出了人口、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利益及重要性,讨论了人口、环境、发展之间的关联问题。报告指出:“目前许多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贫困化,同时也是环境恶化。这种发展如何能满足依赖于同一环境而人口翻一番以后下一世纪世界的需要呢?”

1991年10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国际人口、自然资源和发展会议,进一步专门从发展的角度考察分析了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关系问题,特别强调了一定的国家及国际组织在促进持续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会议,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时代最强音,并被具体体现到了本次会议发表的《21世纪议程》、《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五个重要文件中。1995年,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了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在会议通过的宣言和行动纲领中,提出了社会发展应“列为当前和跨入21世纪的最优先事项”、“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社会发展与其发生的文化生态、经济政治和精神环境不可分割”等重要思想[4](P73-76)。

总体来看,人类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现代化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从最初把发展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综合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新的发展观正在形成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世界历史不可逆转的潮流。

生态问题的产生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是一种随着发展而逐渐暴露并被关注的问题。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尽管生态问题对于大多数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是一种已知的存在,按照一般的逻辑,历史的悲剧应该可以避免①。但我们看到的现实是,这些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次次地重蹈覆辙,而且一次更比一次代价惨重。究其原因在于,这种绝对对抗性的生态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必然产物。这一点马克思看得非常透彻:“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职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5](P386)。恩格斯也不无讽刺地指出:“当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认为木灰作为获得最高利润的咖啡树的肥料足够用一个世代时,他们怎么会关心到,以后热带的大雨会冲掉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呢?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对自然界和社会,主要只注意到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然后人们又感到惊奇的是:为达到上述结果而采取的行为所产生的比较远的影响,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形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6](P161)生态问题作为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反映,实际上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异化的反映和必然延伸。因此,很多学者都指出全球化在给第三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把大量灾难、包括生态灾难推向第三世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舞池炫目诱人,所有进入者都无可避免地接受洗礼,对于这种文明的排斥感并无法改变这种文明客观上巨大的书写历史进程的能力,历史大势难以抗拒。因而,从根本上讲,全球生态问题的产生与解决都包含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中。但是,在另一个历史宏观向度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迫于外在压力和内在危机而被迫启动后,由于各个民族深层心理文化的顽强生存力以及各种现实的因素交互影响,世界各民族现代化的道路并不完全相同,总体呈现出“一元多线”[7](P52-64)的发展态势。现代化历史呈现的规律是每个民族国家的发展都是在内外两股力量的扦格交错中展开的。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初步现代化后,民族自尊心获得一定的恢复后就开始了文化价值意义上的重塑和重建,从而改变了现代化最初的欧美模式,使世界现代化的道路、模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其中独特的民族化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民族化和多元化对于生态问题的解决无疑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新的可能路径,因为唯此才能形成多方利益博弈,打破完全依据发达国家利益来勾画现代化世界图景的局面。

二、中国生态之危与“死结”的破解

1982年9月,我国生态经济学家石山先生,在防止沙化荒漠化研讨会上指出,我国生态、环境恶化,使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国歌中唱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今天中国的生态欠债不是达到临界点的问题,而是已经越过了临界点。综合中国的生态、环境情势的结论是:成就卓著、举世瞩目;形势严峻,令人忧虑;生态赤字,触目惊心;偿还欠债,刻不容缓。以生活、生产基础的水为例。中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2006年全国人均水资源1945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用水量激增,加上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导致水资源大幅度减少。根据水利部最新公布的数据,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座城市严重缺水,出现了“入不敷出,供求矛盾”的危机状态;一方面,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普遍短缺,江河湖水减少,超限使用地下水。另一方面,我国有大量地区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水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富水区出现水质性缺水。这主要是由于未经处理的生产生活废水的排放所引起的。如山东环保部门监测,2005年全省达标评价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12.7%,劣五类占总评价河长的69.2%,2006年达标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16.1,劣五类占评价河长的72%。濒临太湖的无锡市,由于太湖富营养化,已成为严重的水质型缺水城市,2007年太湖水危机,更是水问题大规模爆发前的一次预警。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与我们对水资源的开发强度日益增大的同时,我们的水的利用率却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8](P8-12)。其他方面,如我国的能源问题、人口问题、土地沙漠化问题、空气污染问题都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环保界有人称,我国的生态形势是“国在山河破”,虽不免夸大,但不失形象。

在如此多的窘境前,令人忧惧难安的是,我们几乎看不到问题可能解决的希望:在矛盾成堆的转型时期,发展和生态在现实中常常构成非此即彼的选择性对立。现实的、历史的,国内的、国际的,制度的、人性的,共时性的、历时性的,各种新旧问题多重交错缠绕呈现锁死状态。但是归根结底,我们的“死结”在于,不少人尤其是部分地方的当政者以为: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乃至个人脱贫致富的代价往往不能不是生态的代价。而由此造成的悖论是:经济不脱“贫”,中国无未来可言;中国要脱“贫”,生态难保全,国家仍然无未来。中国生态问题的解决和中国许多其它难题的解决一样,需要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需要有足够的耐性和高超的行动力,而这些都首先需要我们立足于中国问题本身,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到一条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这听起来像一句无可奈何、空洞无物的托词,没有任何意义信息,但是如果我们展开历史,尤其是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的宏大历史,我们几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除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人民战争”,没有别的方式能够赢得这场生态之战的胜利。这个结论由于牵涉到对一系列重大历史事实的阐述和评价,无法在这样一个篇幅中展开,我们在此需要特别解释的是,“人民战争”的方式并不是“运动”的具体方式,而是指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自下而上的推动实践发展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发展与生态之间虽然在现实实践中似乎已经构成一对矛盾,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发展与生态之间形成对立的原因往往在于技术的选择,而技术的选择的背后,往往是“人”本与“资”本的斗争①。

要克服这对矛盾,我们实无可能完全寄希望于利益集团的良心发现,而只能靠人民的斗争②。中国生态问题涉及面之广、之深,没有广大人民的自觉建设、监督、抵制,要取得胜利是不可想象的。而这个结论立刻会引出一个疑问: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建设史上不恰恰是“人民战争”带来许多得不偿失的后果吗?如最近的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然而,对此我们可以得到的一个结论是: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历史力量,而这个力量有可能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关键是如何引导。这于是又引伸出另一个问题:人民的启蒙。这实际上是现代化国家尤其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由于历史原因未来得及解决、从而不断积淀最终构成继续现代化道路上的难以突破的核心问题———“人的现代化”问题。

那么,在中国“人的现代化”又该如何进行呢?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学术和实践问题,但是从根本而言,人的现代化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塑造的结果,即这是一个需要政府、民间共同行动,历史资源、现代要素一起参与滋养,世界视野、民族传统兼与吸纳的过程,是社会各种文明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时代氛围孕育、打造的结果。

问题再一次扩展:一个民族的素质是这个国家民族文明建设成果的体现,那么我们的文明建设又应当在哪里着力,如何用力呢?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成熟,我们对社会文明的理解也不断加深,从最初认为文明就是指的物质文明或主要是以物质成果为标志,到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到四个文明一起建设,再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越来越把现代化看作一个系统的多个文明共同参与建设的社会工程。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对此在学术界还存在不同的意见,但有一点是能达成共识的,即几种文明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互为基础,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对一些理论问题还有待整理,另一方面,也恰好说明几种文明的边界其实漶漫不清,互相侵润,彼此需要,难以作严格的功能区分。然而,无论我们如何诠释文明,有一点恐怕是基本的,文明应当是一种进步的状态,是一种使人类更为惬意的存在状态,借用海德格尔的话,是一种“诗意的栖居”,而不是一种充满紧张、焦虑、冲突的形态。而要达到这样的状态,美好、和谐的天人关系是一个基础。“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难道不是养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精致、优雅部分的基础,而穷山恶水、童山濯濯不正是**的源头吗? 生态文明是其他文明当然的基础。我们可能因此陷入循环论证中:没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完善的制度建设、没有社会生活机制的健全、没有经济的发展基础作保障,生态文明也是空中楼阁,但是,我们需要弄清的是,在人类社会存在前自然生态就已经存在,生态文明的基础性首先是从发生学的意义上存在。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也必然影响人们对人与社会、人与人甚至人与自身的关系的关照与定位,进而牵动人们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意义、价值、方式的重新思考和历史反思。无论从理论的逻辑自洽还是历史的经验考察,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由于新的理念和文明的刺激所带来的社会历史反思,很可能会带给社会发展一次全新的启蒙和解放,进而给社会发展的新拐点准备思想基础。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而应当是加上“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的建设体系。

三、中国生态建设丰富的本土资源

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被迫启动,并逐步从简单的向欧美国家的认同,到日渐理性自立的不断探索、日臻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已经跳出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或者工艺技术进步过程的狭隘视野,能够从多个向度去探索现代化的本质与方向。“现代化”,对于中国当前大多数学者而言已经成为包含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层面的文明结构的重塑进程。以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方式建设我们的生态文明是这样一个进程的必然要求和已经能够感知到的趋势。科学发展观的应时而出正是这一趋势的最好体现。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先生在《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的:“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这使我们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自文艺复兴以来就主导人类的`物化文明',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

传统中国社会以成熟的农业文明的先进、精致、华美而举世闻名。如果不以经济水平论英雄的话,传统中国的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究竟孰优孰劣恐怕没有人能断言。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其和谐统一的辩证法思想,中国古人有一套神秘的、精致的、博大的、系统的认识、体悟方式。这套认识方式因其所依附的物质生产体系和建筑在这个体系上的种种文明方式的式微而受到质疑,命运似乎也堪虞,但是这套神秘体系却由于是以与自然最贴合、最亲切的方式建构起来,而有了它旷远的生命力。它因它的认识源头而怀疑,但也因为它的源头而无法被彻底否定。中国古人以比物取象的方式直观地认识对象,但又在雄浑的天地人的普遍联系中观照这种直观。“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9](《系辞下》)中国古人对世界的矛盾的认识,几乎褒藏在他们所有的文化成果中。蔚为壮观的中国传统文化荟萃之四库全书,随意抽取一本,随手翻开一页莫不是阴阳对立、五行相生相克、兴亡更替治乱相叠。从做人行事的原则到歌舞戏曲的冲突、衣食住行的设计、生老病死的各种仪轨莫不贯彻着这样一个思维体系,而在这个思维体系中,辩证法始终是一以贯之的核心。以今天的眼光重新打量,许多学者都感慨:中国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实际上是最接近现代生态文明所要求的先进思想观念和方式。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复杂性和多面性,试图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实在不是容易的事。但是综合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来看,如果把中西文化的特点强作对比的话,就是西方文化中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更多的是“分”,是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更多以“我”为中心,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合”,强调“以对方为重”[10](P88)。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传承、延续、述而不作,这使得这样一套思想体系、思维方式以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中国人的思维基因中传递,这种传递一直延续到世界历史的纪年来到近代,世界的格局开始由民族史转向世界史,中华民族在一场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被摧毁了王朝更替的前进模式和延衍千年的文化骄傲与自信。“时代”取代“朝代”,不仅仅是一种词汇选择的变化,更折射出造词者对世界变化的深刻体悟。中国与世界,矛盾双方的存在方式、转换方式被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文明方式彻底地改变了。这种生产方式、文明方式带着先天的野蛮和因此而生机勃勃、难以抵挡的力量侵入到古老而精致的文明中,搅动这片大地的沉寂,扰乱其有序的思维进程。中国社会的这次危机绝不同于以往改朝换代前的社会民生的萧条混乱,时代格局的根本转换,带来了中国传统同现代文明间的深层的结构性矛盾。这对矛盾的解决,无法从技术、器物的层面解决,它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制度性变革和文化层面的主动地省思和重构,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蜕变过程:首先我们被迫进行持续的、残酷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的生存权;接着我们按照这个文明的指标设计发展蓝图;在初期的理解中,为了这个指标体系的完成,我们的思维模式也需要被置换①。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特殊国情的国家而言,这样一条路注定是走不通的,民族的历史基因从来都是异常顽强的。而今,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界的力量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一个问题上:中国如何重建文化价值体系的问题,如何在全球化的结构中定义自己的道路和构想中国的世界图景。从一波接一波的“国学热”到艺术界乃至教育界对民国之风的重新打量、追思②,再到学术界对中国学术主体性的呼唤③。中国人文生态的建设需要立足于一个经历过世世代代的时空绵延的历史性的文化性的中国,这一点已经逐渐达成了共识。

没有人文生态的优化,中国的环境生态的保护终究是纸上谈兵。中国的生态建设一定要学习世界,但是首先要了解自己,而了解自己唯有从“根”开始,这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因为它源自中国迫切的现实需求。而令人欣慰和鼓舞的是,随着中国世界地位的提升和世界生态问题的蔓延,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主客体对立的思维方式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局限性,从而表现出了对东方文明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小约翰·柯布就指出:“不过我相信它(道家文化———笔者注)确实包含了一种生态维度;而这种维度在西方只以只言片语的形式存在。因此,在古代中国的智慧中有许多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在中国实现一种生态文明的可能性要大于西方———因为,与自然相疏离,这几乎充斥西方历史的所有文化里。”但是接下来,他又不无悲哀地指出:“中国对现代工业化西方的大规模模仿,使之处于摧毁这种可能性的危险之中。中国传统中最具价值的那些方面,使得中国人给予抛弃这种可能性而`追赶上'西方的技术和工业,那些方面便是已经被西方大肆摧毁了的生态视角。”[11](P22)如果仔细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就可以发现大量的几乎是自发的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的思想、技术、道德,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民族遗产,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取之不尽的宝藏。

四、结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笔者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命题。笔者并不是为生态文明硬贴政治标签,而是想特别强调中国的生态建设同中国曾经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一样,必须立足于中国当下的现实国情,背靠五千年文化的巨大宝库,面向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同的文明形式在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思维范式中,在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的视阈中会呈现不尽相同甚至是截然不同的状态。正如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指出的那样,生态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如果不和现实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相联系就会迷失于大而无当的并常常是一厢情愿的乌托邦理想中,从而偏离它现实的出口。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生态问题当然是世界性的;中国在解决生态问题的过程中也不能不积极学习别国经验和引进先进的生态技术。但是,作为第三世界国家,而且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大物“薄”、全面转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生态问题首先是中国自己需要面对的包蕴着大量错综而棘手的具体难题的大问题。它的生发与解决都不能不建立在对中国历史传统、现实要求、未来图景的实事求是的梳理、剖析和判断的基础上。中国的特殊性使中国可以学习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验教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成为中国的榜样或者说理想范式。而从另一个方面说,今天的生态问题早已超出了技术层面的环境保护,而牵涉到许多终极价值原则的权衡和博弈。从哲学上讲,有人类中心主义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从社会学而言,有公平与效率、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的先后和取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生态建设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完全离开意识形态和制度要求的场域。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生态建设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样应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遵循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原则,这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的规定,当然同时也是未来的方向。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的特殊地位,也决定了我们应当而且也必然会在这一世界性的问题领域中贡献自己特殊的经验和智慧。参考文献: [1]姜春云.偿还生态欠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2]韦建桦.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创建生态文明[A].薛晓源.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4]李明华.人在原野———当代生态文明观[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姜春云.偿还生态欠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9]周易[M].[10]陈来.“以对方为重”:梁漱溟的儒家伦理观[A].曹天予.文化与社会转型[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1][美]小约翰·柯布.文明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7).

推荐专题: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