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自查报告 > 详情页

乡镇人才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2022-06-25 00:38:4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人才工作情况汇报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人才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第一篇:乡镇人才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今年以来,x镇人才工作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和镇党委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人才强镇战略,通过创新人才机制、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等措施,不断提升人才工作水平,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现将我镇2020年人才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镇党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科学配备相关组织工作机构,结合南泉镇实际情况定期专题研究人才工作,确保人才工作顺利推进。

(二)以人才促基层发展。在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及社区优化改革后,优化配置5村1社区驻村工作组,全力打造作风优、能力强、素质高的驻村工作力量,助力各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有序推动。

(三)抓实人才选拔培养。一是深入实施人才引进工作,今年我镇共新进本科学历人员4名,专科学历人员4名,进一步优化了我镇干部年龄和学历结构,目前我镇大学专科及以上人员占比93%,干部中35岁以下人员占比19%。二是注重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村级建制调整及社区优化改革后,将思想素质高、能力强、群众认可度好的村书记予以留任,5个村1个社区全部实现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进一步发挥村党组织书记头雁作用。三是加强选拔培养村组织后备干部,以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带富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村民、大学生村官等为主要对象,摸清底数,根据其平时表现,按程序面试选拔确定为后备干部人选,全镇6个村(社区)共配备23名后备干部,增强村(居)委班子力量,充分抓好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四)常抓不懈夯实学习。一是通过“三会一课”、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引导,提高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知识储备,营造敢干事、勇于奋进的氛围。二是多形式多途径开展人才教育,依托远程教育、农民夜校、开展专题讲座等方式为群众解答传授农业生产知识,提升群众致富能力;邀请农技专业人员讲解专业技术,为农村农业发展助力。

(五)强化人才引进。一是构建人才宣传体系,通过村(社)宣传栏、微信公众号以及人才招聘等方式加强人才政策宣传,积极主动挖掘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干事,摸清企业人才需求底数,架起双方沟通桥梁。二是全力保障返乡下乡创业人员所需政策咨询、审批办理、创业贷款等能得到便捷高效服务。三是全力保障创业者合法利益,为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吃下“定心丸”,让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留得下、稳得住。据初步统计,截止2020年10月,今年共计有10人次新创业申报相关补贴。

二、存在的困难

虽然我镇在人才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全局发展的角度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我镇人才总量较低,人才资源开发进展缓慢。目前南泉镇农村发展型人才较少,镇域内发展和人才外引工作力度还不够强。二是人才结构单一,专业型人才尤其是农业生产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较为缺乏,不利于乡村振兴相关工作进一步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步工作中,我镇将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思路,结合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一园三区”产业化发展思路,借助村两委换届,进一步挖掘本土人才;抓好各类人才培训工作,促进各类人才素质提升;引进人才时注重向专业性人才倾斜,不断扩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工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第二篇:统计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xx省水利厅《关于开展20xx年水利统计质量年活动的通知》(川水函〔20xx〕575号)的要求,现将沐川县开展水利统计工作的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切实加强水利统计工作的组织管理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县水务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水利统计工作,根据人员情况,及时调整和配备具体统计工作人员6人,分工负责水利报表、水政水资源报表、农电报表等。在局办公室设立综合统计管理岗位,确定1名统计人员负责综合统计工作。

(二)落实经费,加强培训。为提高具体统计工作人员的统计水平,我局每年安排2人以上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统计培训;所有统计人员均参加县上组织的统计学习,综合统计管理岗位统计人员必须持有《统计证》。在培训经费上优先安排,每年支出统计经费(包括培训费、差旅补助费、资料费等)约5千元。

(三)制度健全,程序规范。每年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统计法》,规范了报送的流程,要求所有的统计数据归口局办公室初审,分管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单位统计负责人审定,最后由局办公室统一加盖公章上报。

(四)加强统计,成果明显。按时并高质量完成水行政执法统计、水资源管理年报、水务年报、中央水利建设投资统计月报、投资统计年报、水利综合年报、水利服务业报表、农村水电统计报表与供排水管理报表,统计数据基本能满足水利管理需要并发挥一定作用。每年水利统计数据均被市、县信息调研采用,重要数据与图片被《乐山水利志》、《沐川年鉴》、《沐川县志》、《沐川统计》等刊物选登。

二、加强水利统计报表制度的执行

(一)认真执行统计报表制度。针对每一项统计报表制度确定具体的实施办法,按照时间要求、数据要求进行填报,做到不重、不漏、不虚、不瞒;严格按照报表目录、表式和填报说明完成统计表,并适时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二)对主要水利统计指标严格把关。对涉及基础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数据(如水土流失面积、投资数额、工程量等)严格把关,要求统计人员深入基层调查,掌握原始数据,做到数据来源渠道清晰,对个别特殊数据要附相关说明材料。严格按照程序对数据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予以纠正,对误报数据的当事人严厉批评,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说明。

三、进一步提高水利统计数据质量

(一)通过水利普查进一步校正水利统计数据。20xx统计年报与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统计口径不一样。20xx年水利普查工作完成后,我局根据普查指标调整了我县水利统计基础性指标,确保了我县水利统计指标的准确性、完整性。20xx年统计年报数据与水利普查数据进行过衔接,衔接后的统计数据已作为20xx年统计年报的基数。20xx年与20xx年水利统计年报数据之间不存在较大的变动。

(二)通过自查校对20xx年和各类统计报表数据。为搞好水利统计质量年活动,我局根据文件精神,要求具体统计工作人员对20xx年的水利统计数据“回头看”,进一步自查。在自查过程中发现各类统计报表均按要求填报,逻辑关系对应,跨年数据衔接紧密,表间数据和表内数据不存在混乱和矛盾,报表质量很高;20xx年中央水利建设投资统计月报数据不存在项目漏报、数据错报等问题、逐月上报的数据不存在较大增减变动。

第三篇:人才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20xx年全县人才工作整体部署,按照20xx年教育系统人才工作计划,我们扎实履行工作职能,积极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按照县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的要求,现将半年来主要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重点人才项目推进情况及特色工作。

一是“学习型教师”培养工程。3月18日下发了专门文件,并在县博物馆举行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邀请河北省唐山市岔河中学校长张斌利为全县800名教育干部和骨干教师作了《读书,打好教师职业生活的底色》的报告。目前,各学校已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和读书项目,开展了系列读书活动。但因各学校进展情况不平衡,6月24日县教育局组织了专门调研和督查。计划于暑期结合读书活动,紧扣主题,开展教师远程网络培训、教师课件制作培训、专家业务辅导培训等活动。

二是人民满意的教师、学校、校长创建活动。5月20日县教育局印发《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人民满意学校(园)”、“人民满意校(园)长、人民满意教师”争创活动的实施意见》,组织了启动仪式。目前,各学校已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正在策划各类活动。

三是教育系统人才信息库建设。通过近半年的各类人员信息统计、分类汇总,基本能掌握全县教职工、教育干部的数据信息资料,可以涵盖各项内容。此外,按照县老干部局的要求,完成了离退休人员信息库建设。

除重点项目外,一是深入开展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讨论活动。开展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征文、演讲比赛和“我为教育建言献策”等活动,以活动促工作,以活动促提升。二是继续开展“爱我,敢于担当,跨越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了全县教育系统“干部讲坛”、“教师讲坛”,承办了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第四期“干部讲坛”,在全县教育系统营造了浓郁的学习之风。

(二)搭建平台,以深化“高效和谐课堂”构建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县教育局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扎实落实“有效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一是深入开展“高效和谐课堂建设”活动。组织学校对上一学期查摆的问题台账进行集中整改,开展了全县教师集中备课活动,实现了资源共享;组织了每学期两轮的学校教师全员赛课活动,将成绩纳入常规管理,强化了管理和评价;组织全县教师参加了讲课、说课、评课等系列活动,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二是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组织了全县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验收,通过教学视导和专项检查验收,加强了对课程实施的管理和指导。三是强化教学视导。坚持全面视导与专题调研相结合,实行教研员承包学校制度,加强了对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的教学指导力度。四是突出教研实效。今年立项“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级16项,县教研室“基于新课改的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与实践”课题成功结题并获得市首届教学成果评选二等奖。组织了县优质课评选,共听课500余节。组织21所学校参加了市教学示范校评审、复评工作。

(三)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建设,强化培养培训,提高师资专业化水平。县教育局以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强化师德建设,积极研究制定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注重校长、名师队伍建设,出台了《县名师名校长培养管理办法》(试行),组织校长、骨干教师参加了“20xx海外教育名家(雷夫)中国行”培训、省普通高中校长素质教育专题培训班、省中小学万名骨干教师培训工程等高端培训,努力提高校长、名师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教研员管理。完善教研员评价、学科负责制和联系学校制度,提高教研员工作积极性。继续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共建活动,积极推进教师轮岗支教工作。二是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邀请上海教育心理专家杨敏毅,全国优秀班主任刘宵、张国强,省优秀班主任刘玉华举办班主任、骨干教师、教育干部专题培训,承办了全国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参训1200人次。今年我县推荐3名教师参加省创新人物(教师系列)评选活动;选派2人参加省教育学会、省教育社优秀校长访谈;55人当选为市级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对象;42人当选为市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会员,40人当选为市教育学会会员;5名教师被推荐参加全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质课评选,12名教师被推荐参加全省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评选。

(四)做好有关重点教育人事工作,加强日常管理。

一是完成了年初组织部、人社局、编办、市教育局及教育内部组织的各类教育人事统计,教职工信息采集,也即教育人事数据库涉及的各类、大量的统计;

二是完成了教职工年度考核、嘉奖、记功备案;

三是开展了全面系统的教师队伍调研、统计和数据分析,编制了今年的教师招聘计划(中小学53人、幼儿园43人);

四是贯彻上级关于职称制度改革精神,完成了20xx年度中高级职称计划编制、材料审查与申报(高级40人、一级74人);

五是按照省、市、县三级部署,开展了原民办代课教师调查摸底工作;

六是为规范和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草拟了《县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办法》;

七是按照市教育局出台的《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完成了各基层学校的《教师工作评价实施细则》市级备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缺编、专业化水平偏低问题。内退人员占用编制,教师补充机制不畅,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并呈现老龄化现象;农村学校部分民师转正的教师学历低、能力差,难以胜任现代教学的需要。

二是教师培训经费不足。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文件规定,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培训费“由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的安排”,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投入。目前,纳入县财政预算的教育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计划

1、以“高效和谐课堂”建设和学习型教师培养工程为抓手,努力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抓好年度人才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在教师管理上实现新的突破。

3、以年度人才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

4、抓好主要的人事管理工作。

(1)暑期做好人员调配、新教师招聘及工资编制档案合同签订,特别是基于防教师流失抓好合同的签订;合同到期教师的合同续签;一二三幼编制重新核定后分配工作;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人员编制调整工作;部分近万份干部档案集中归档工作;大中专毕业生报到及转递档工作;

(2)完成原民办代课教师调查摸底上报工作;

(3)暑期提前做好国家、省、市教师节大庆表彰人选的推荐工作和县级表彰的遴选工作;

(4)做好教师资格改革后首年的面向社会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5)做好20xx年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

(6)指导基层学校修订完成教职工考核实施细则并指导基层学校有序开展教职工考核工作;

(7)配合办公室搞好教师节庆祝活动;办理教师内退、退休、干部竞岗与调整等工作;

(8)抓好教育人事年度统计、干部考核,以及聘任制校长的任期考核;

(9)抓好人民满意“三十佳”争创、教师支教、教师和校长管理意见落实等工作;

(10)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室建设的有关工作。

第四篇:统计工作自查报告

一、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和支持这次统计迟报情况,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了会议,要求大家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全力做好自查工作。会上,大家学习了《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明确了迟报统计工作原因。

二、本次迟报统计资料我院专门成立了统计执法领导小组。经查,不存在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违法公布统计资料等问题;所报各项医疗统计指标真实、准确。不存在虚报、瞒报、伪造、拒报统计数据的现象。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

1、由于基层统计人员相对较少,可能存在对基础数据的核查不够到位的情况。

2、由于传真机等机器原因,工作上联系不到位。

四、今后,要进一步提高统计地位,保证其相对独立;要进一步强化统计培训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统计能力,保证统计质量,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

第五篇:县人才工作自查报告

第1篇:县人才工作自查报告

县人才工作自查报告

篇一:人才自查报告

为认真落实中省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文件要求,深入查找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谋划2014年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动全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有关要求,省局决定开展年度人才工作自查和总结,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自查总结的方式

本次自查总结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进行,各市(区)局在县(区)自查总结的基础上,形成自查总结报告,分别以书面和电子文档形式报省局人事处。

二、自查总结内容

(一)本市(区)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人才队伍的基本现状、结构分布等情况;

(二)本市(区)全年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取得成效和创新举措;

(三)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2012年人才培训项目完成情况;

(五)2013年人才培训项目完成及进展情况;

(六)2014年人才工作思路、目标任务、整体安排和推进措施等。

以上材料请于11月10日之前报省局人事处。

联 系 人:齐昌明

联系电话:(029)87291463

电子信箱:690518184@qq

三、相关要求

各市(区)局要高度重视自查和总结工作,要按照精神,在自查和总结中务必做到实事求是,客观评价,数据翔实、总结全面。查找问题要深入细致,原因分析要准确到位。工作思路要具有较强的前瞻*、指导*和可*作*。特别是对2012年、2013年人才培训项目的完成情况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搞好绩效评估。省局将在年底前组织开展项目实施情况的抽查。

根据,现将我县人才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县人才队伍

二、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的正确领导下,全市

人事系统根据[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和(以下简称)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统领,深化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牢固确立企业主体地位,以创新发展、创优服务,提升公共服务力、提升人才竞争

力,打造制度引领优势,发挥人才引领作用(以下简称[两创、两提升、两引领")为工作目标,着力构建[*宏观引导、市场合理配置、企业主体开发"的工作体系,统筹协调机制,推进改革创新,完善政策制度,拓展平台载体,发挥市场作用,优化发展环境,人才规模与质量大幅跃升,人才效能与素质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加快提升了城市创新创业水平。[十一五"确定的各项人才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

--人才总量大幅增长。至2010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到90。34万人(不含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规划调整数),年均增长13。3%,每万人口人才数已超过1570人。*技术人才总量达到59。5万人,年均增长超过10。7%,占人才总量的65。8%,每万人口*技术人员数已超过1030人。

--人才结构有效改善。至2010年底,全市拥有博士(后)学位人才1846人,硕士学位人才19045人,高级职称人才3。57万人,分别是[十五"末的2。6倍、

3。2倍、2。1倍。高级职称人才占*技术人才比重达到6%。高中初级职称人才比例为6:34:60,人才的产业分布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人才的年龄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人才素质显著提升。至2010年底,全市拥有高级专家人才2485人,是[十五"末的1。8倍。其中,省特级专家2人、省市*重奖专家17人、国家

省市突出贡献专家218人、*特殊津贴专家271人,[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6人、[省151人才工程"人才106人、[市4321人才工程"人才357人。 --引进培养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各类人才35。8万余人。其中院士1人(柔*服务30人),研究生学历人才1。4万余人,中级以上职称人才1。5万余人。全市培训*技术和管理人才80余万人次,培养经济社会领域紧缺专门人才近万人次,选送近1000人参加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培养。

--企业人才快速集聚。[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的人才94%流向企业,民营中小企业成为吸纳人才的主阵地。引进的硕士学位人才73%集聚企业,引进的高级职称人才84%集聚企业。至2010年底,省级企业技术创新团队达到9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达到42家,企业毕业生实践基地391家,企业人才结构大大改善,创新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人才*化程度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外国专家人才3400余名,完成外国专家项目500余项。其中实施[海外工程师"项目160个,2位外国专家获国家友谊奖,10位外国专家获省西湖奖。新增留学生创业园6家,引进海外留学生人才1491人。至2010年底,全市留学生创业园达到9家,海外留学人才达到2050人,进入国家[千人计划"10人,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0人。

二、企业人才开发的探索实践与主要成效

(一)创新实践

1、确立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2007年宁波基于代表生产力水平的企业人才相对不足,特别是科技人才队伍总量明显偏少,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偏弱的现实,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题,确立了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投入优先向企业倾斜,人才流动优先向企业集聚,创新载体优先在企业建设,科技成果优先在企业转化,逐步构建[*引导、市场配置、企业开发"的运行机制,人才从机关事业单位吸纳为主向企业吸纳为主转移。

2、完善面向企业的人才政策体系。全面梳理已有人才政策,把政策受益面扩大到所有企业。把企业人才优先开发作为政策导向。2007年以来,先后*了及,对企业引进和培养的领*和拔尖人才给予住房补贴、科研资助、重奖激励,并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了,专门针对企业引进的海外工程师最高给予60万元资助,以大幅降低企业引才成本;*了及相关配套政策,对企业吸纳和储备毕业生给予培训补助、社保补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浮等各种优惠。一系列的政策导向增强了人才流向企业的动力,调动了企业自主开发人才的积极*。

3、拓展企业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近几年,我们把拓展创新创业平台作为企业人才开发的重要举措。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重点

建设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企业院士工作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研究生创新基地、毕业生实践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2007年以来共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百余个。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建设研发设计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院士、博士等高端人才的智力、项目合作服务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和毕业生创业平台的搭建,有效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

4、提升市场配置企业人才的能力。做大做强*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洽谈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外国专家智力项目洽谈会、留学生归国创新创业项目洽谈会、[才富?宁波"中高级人才洽谈会、国内外[宁波周"专场人才招聘会、赴国内外重点城市、重点地区、重点高校招聘高层次人才等综合*、行业化、分层次的大型引才活动,为企业提供多样化、*化、高端化的人才市场配置及相关服务。2006年,宁波*了及相关配套政策,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人才中介机构近200余家,其中民营人才中介机构190家(有外资背景的4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基本形成了涵盖人才猎头、人才派遣、人才测评、企业管理咨询等较为完整的人才市场配置业务。

5、优化企业人才开发的外部环境。为探索服务形式,优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益,2008年以来全市人事系统面向不同区域、

不同行业、不同*质的508家重点骨干企业、重点建设工程、重点科技项目开展服务活动。以市县两级*人事部门、人力资源经理协会、人才中介机构多方联动的机制有序开展、整体推进。每年定期发布和等企业人才开发综合信息,探索企业主体、行业认可、*核准的职称评定制度,开辟网上咨询、电话咨询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政务咨询,并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个*化服务。并逐步确立了表彰激励制度、咨询企业家制度和交流学习制度。

(二)主要成效

--企业人才规模数量迅速扩张。2007年-2009年,宁波新增人才资源总数达25。1万人,其中企业新增人才资源数23。07万人,占总新增人才资源数的91%,企业人才开发主体地位基本确立。截至2009年底,宁波企业人才总量达到62万余人。

--企业人才结构质量不断优化。三年间,宁波引进的11。75万大学生中,流向企业的10。97万人,占93%;引进的2。1万职称技能人才中,流向企业的2。0万人,占95%;引进的硕博学位人才7557人中,流向企业的4078人,占53%。近6年来,宁波获得的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有4项是以企业为主完成的,每万人专利拥有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人才支撑企业转型升级作用日益明显。

--创新创业载体优先向企业集聚。三年间,设立院士工作站14家,新增企业博士后工作站8家,新增留学生创业园6家,孵

化面积23万平方米,留学人员创办企业38家。新增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市级以上毕业生实践基地30家。截止2009年底,宁波拥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595家,重点实验室44家,引进共建科研机构247家,企业创新团队500余家,其中省级创新团队3家。自主创新创业人才数量增加,企业人才创新环境得到优化。

篇二:人才中心自查报告

篇一:2011年度人才工作自查报告

2011年度人才工作自查报告

今年以来,区经信局大力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按照[上下联动、分层组织、突出重点、分批培训"的原则,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部门联办、企业自办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企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为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划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企业人才培训工作的要求,结合新时期人才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完善有关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和措施,确定培训重点,明确了培训内容。同时,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人才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相关股室具体抓的人才责任网络。加强宣传,通过编印、、

,深入企业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调动企业参加培训的积极*和主动*,为企业人才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企业人才培训形式,拓宽培训渠道

今年以来,我们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企业人才培训工作取得了实效。

,1,一是大力实施[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战略。一方面,组织企业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学习培训。5月份,组织区内重点工业商贸流通30家企业负责人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了东营市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本次研修班为期10天,授课老师均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培训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与领导力提升、企业战略管理、客户消费行为与心理、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走向、商务沟通与谈判、公司理财与资本运营等6个模块。

二是积极引导企业搞好自主培训。在积极做好企业培训服务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实施自主培训工程,促进了企业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其中,富海集团、通海集团、东方实业、北方实业等重点企业均制定了培训计划,编撰了培训教材,安排了专项培训经费,其中通海集团在我局的引导下,企业自身编纂了企业文化与职工培训手册,做到人手一本。还有三丰香油等企业自己出资分期分批到知名高校学习。企业自主培训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化。

三是积极组织企业外出考察。实行激励与发展并存的培训战略,组织镇、街道分管领导、重点企业厂长(经理)和经济能人赴威海、德州、滨州、临沂等经济发展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引导企业确立现代管理理念,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进一步增强了各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三、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大力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2,围绕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积极落实自主创新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2011年,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实训基地2家。

四、扎实做好企业人才摸底调查

为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现状,建立健全区企业人才队伍,推进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制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区经信局在全区规模企业中开展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采集工作。以企业为单位,全面收集整理相关人才信息,对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分布现状,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认真认真调研,全面、准确、及时的反映企业人才信息动态,并逐步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库,为科学制定企业人才中长期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五、努力为企业人才引进工作服务

针对区企业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的情况,区经信局加强同区组织、人事、劳动等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免费为各企业提供人才信息服务。同时,加强与工业企业人事主管和办公室负责人的联系和交流,及时掌握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组织企业对相关政策文件加强学习,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合适自身发展情况的人才

,3,培养和职工培训计划。在规模企业中积极推广各地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六、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

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区经信局积极组织各股室认真学习等文件,认真领会贯彻文件精神,并深入各企业广泛宣传各项人才工作政策。同时,为使人才工作落到实处,区经信局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干部职工加强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通过每周固定学习时间,规范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定期邀请专家授课,领导亲自点评等,提高全体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的目标和要求,制定了考核和奖惩办法,激发了干部职工学习积极*。制定干部职工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制度。对人才的使用打破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用人倾向,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在各股室负责人的选任上,区经信局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程序选人用人。同时,大力推行轮岗制度,每名干

部职工定期或不定期到不同岗位锻炼,全面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年来,我局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区委、区*的要求相比,还存有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培训体系还不十分健全、企业重视度不够、企业自主培训

,5,篇二:人才自查报告

为认真落实中省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文件要求,深入查找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谋划2014年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动全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有关要求,省局决定开展年度人才工作自查和总结,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自查总结的方式

本次自查总结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进行,各市(区)局在县(区)自查总结的基础上,形成自查总结报告,分别以书面和电子文档形式报省局人事处。

二、自查总结内容

(一)本市(区)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人才队伍的基本现状、结构分布等情况;

(二)本市(区)全年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取得成效和创新举措;

(三)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2012年人才培训项目完成情况;

(五)2013年人才培训项目完成及进展情况;

(六)2014年人才工作思路、目标任务、整体安排和推进措施等。

以上材料请于11月10日之前报省局人事处。

联 系 人:齐昌明

联系电话:(029)87291463

三、相关要求

各市(区)局要高度重视自查和总结工作,要按照精神,在自查和总结中务必做到实事求是,客观评价,数据翔实、总结全面。查找问题要深入细致,原因分析要准确到位。工作思路要具有较强的前瞻*、指导*和可*作*。特别是对2012年、2013年人才培训项目的完成情况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搞好绩效评估。省局将在年底前组织开展项目实施

情况的抽查。

根据,现将我县人才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县人才队伍

二、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的正确领导下,全市

人事系统根据[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和(以下简称)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

科学人才观为统领,深化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牢固确立企业主体地位,以创新发展、创优服务,提升公共服务力、提升人才竞争力,打造制度引领优势,发挥人才引领作用(以下简称[两创、两提升、两引领")为工作目标,着力构建[*宏观引导、市场合理配置、企业主体开发"的工作体系,统筹协调机制,推进改革创新,完善政策制度,拓展平台载体,发挥市场作用,优化发展环境,人才规模与质量大幅跃升,人才效能与素质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加快提升了城市创新创业水平。[十一五"确定的各项人才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

--人才总量大幅增长。至2010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到90。34万人(不含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规划调整数),年均增长13。3%,每万人口人才数已超过1570人。*技术人才总量达到59。5万人,年均增长超过10。7%,占人才总量的65。8%,每万人口*技术人员数已超过1030人。

--人才结构有效改善。至2010年底,全市拥有博士(后)学位人才1846人,硕士学位人才19045人,高级职称人才3。57万人,分别是[十五"末的2。6倍、

3。2倍、2。1倍。高级职称人才占*技术人才比重达到6%。高中初级职称人才比例为6:34:60,人才的产业分布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人才的年龄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人才素质显著提升。至2010年底,全市拥有高级专家人才2485人,是[十五"末的1。8倍。其中,省特级专家2人、省市

*重奖专家17人、国家省市突出贡献专家218人、*特殊津贴专家27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6人、[省151人才工程"人才106人、[市4321人才工程"人才357人。 --引进培养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各类人才35。8万余人。其中院士1人(柔*服务30人),研究生学历人才1。4万余人,中级以上职称人才1。5万余人。全市培训*技术和管理人才80余万人次,培养经济社会领域紧缺专门人才近万人次,选送近1000人参加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培养。

--企业人才快速集聚。[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的人才94%流向企业,民营中小企业成为吸纳人才的主阵地。引进的硕士学位人才73%集聚企业,引进的高级职称人才84%集聚企业。至2010年底,省级企业技术创新团队达到9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达到42家,企业毕业生实践基地391家,企业人才结构大大改善,创新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人才*化程度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外国专家人才3400余名,完成外国专家项目500余项。其中实施[海外工程师"项目160个,2位外国专家获国家友谊奖,10位外国专家获省西湖奖。新增留学生创业园6家,引进海外留学生人才1491人。至2010年底,全市留学生创业园达到9家,海外留学人才达到2050人,进入国家[千人计划"10人,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0人。

二、企业人才开发的探索实践与主要成效

(一)创新实践

1、确立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2007年宁波基于代表生产力水平的企业人才相对不足,特别是科技人才队伍总量明显偏少,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偏弱的现实,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题,确立了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投入优先向企业倾斜,人才流动优先向企业集聚,创新载体优先在企业建设,科技成果优先在企业转化,逐步构建[*引导、市场配置、企业开发"的运行机制,人才从机关事业单位吸纳为主向

企业吸纳为主转移。2、完善面向企业的人才政策体系。全面梳理已有人才政策,把政策受益面扩大到所有企业。把企业人才优先开发作为政策导向。2007年以来,先后*了及,对企业引进和培养的领*和拔尖人才给予住房补贴、科研资助、重奖激励,并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了,专门针对企业引进的海外工程师最高给予60万元资助,以大幅降低企业引才成本;*了及相关配套政策,对企业吸纳和储备毕业生给予培训补助、社保补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浮等各种优惠。一系列的政策导向增强了人才流向企业的动力,调动了企业自主开发人才的积极*。

3、拓展企业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近几年,我们把拓展创新创业

平台作为企业人才开发的重要举措。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重点建设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企业院士工作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研究生创新基地、毕业生实践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2007年以来共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百余个。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建设研发设计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院士、博士等高端人才的智力、项目合作服务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和毕业生创业平台的搭建,有效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

4、提升市场配置企业人才的能力。做大做强*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洽谈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外国专家智力项目洽谈会、留学生归国创新创业项目洽谈会、[才富?宁波"中高级人才洽谈会、国内外[宁波周"专场人才招聘会、赴国内外重点城市、重点地区、重点高校招聘高层次人才等综合*、行业化、分层次的大型引才活动,为企业提供多样化、*化、高端化的人才市场配置及相关服务。2006年,宁波*了及相关配套政策,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人才中介机构近200余家,其中民营人才中介机构190家(有外资背景的4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基本形成了涵盖人才猎头、人才派遣、人才测评、企业管理咨询等较为完整的人才市场配置业务。5、优化企业人才开发的外部环境。为探索服务形式,优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益,2008年以来全

市人事系统面向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质的508家重点骨干企业、重点建设工程、重点科技项目开展服务活动。以市县两级*人事部门、人力资源经理协会、人才中介机构多方联动的机制有序开展、整体推进。每年定期发布和等企业人才开发综合信息,探索企业主体、行业认可、*核准的职称评定制度,开辟网上咨询、电话咨询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政务咨询,并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个*化服务。并逐步确立了表彰激励制度、咨询企业家制度和交流学习制度。

(二)主要成效

--企业人才规模数量迅速扩张。2007年-2009年,宁波新增人才资源总数达25。1万人,其中企业新增人才资源数23。07万人,占总新增人才资源数的91%,企业人才开发主体地位基本确立。截至2009年底,宁波企业人才总量达到62万余人。

--企业人才结构质量不断优化。三年间,宁波引进的11。75万大学生中,流向企业的10。97万人,占93%;引进的2。1万职称技能人才中,流向企业的2。0万人,占95%;引进的硕博学位人才7557人中,流向企业的4078人,占53%。近6年来,宁波获得的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有4项是以企业为主完成的,每万人专利拥有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人才支撑企业转型升级作用日益明显。

--创新创业载体优先向企业集聚。三年间,设立院士工作站

14家,新增企业博士后工作站8家,新增留学生创业园6家,孵化面积23万平方米,留学人员创办企业38家。新增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市级以上毕业生实践基地30家。截止2009年底,宁波拥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595家,重点实验室44家,引进共建科研机构247家,企业创新

团队500余家,其中省级创新团队3家。自主创新创业人才数量增加,企业人才创新环境得到优化。篇三:实用人才自查报告

实用人才自查报告

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实践者、示范者,他们立足家园,活跃农村,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主力*。

一、农村实用人才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的正确领导下,xx镇认真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实际,以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坚持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与科技示范户培养有机结合,逐步培养出一批[土专家、田秀才"。目前,全乡共有土地耕种面积达5万亩,农业人口13880人,实有涉农[土专家、田秀才"约120余人。这批[土专家、田秀才"立足于我乡农业生产一线,长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而且他们还能积极开展[传、帮、带、教、管",尤其是在果树,花卉,玉米种植等传统农业领域中比较有权威*,为乡村经济建设起到

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我镇农村、农业工作的实际来看,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不断呈现多元化需求,发展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等现代农业势在必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被彻底改变,原有的[土专家、田秀才"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需要,甚至有的[土专家、田秀才"对现代农业发展思路认识不清,固执己见,墨守陈规,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大潮中不但发挥不了重要的作用,甚至还阻碍现代农业发展,并起到了反作用。同时,我们镇还存在着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实用人才数量较少,他们大多数人缺乏技能理论基础常识,且年龄较大,中间力量严重不足等多种因素并存。凡在设施农业领域涉及到技术指导、大棚管理和温室种植等方面,目前我镇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全镇现有农村实用人才很少,他们是致富带头人或种田好把手,也是传统技术,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也要加强继续教育,而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领头人才的数量就更少。

二是农村实用人才分布不均衡。我镇农村实用型人才,分布面很广,普通农民多,多为分散型作业。比如:水好、地好的村实用技术人才就相应集中,农民收入普遍较高,而条件较差的村就少、散。

三是农村实用人才文化层次低。我镇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农村实用人才整体队伍的90%以上,而大专人员、高、中级职称人员少之又少,没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加之视野狭窄,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新农村的效益型、集约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同时,现代农业在达浪坎乡才刚起步,原有的农村实用人才都是传统农业的实用人才,对现代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即无书本知识,也缺乏实际实践经验。

四是农村实用人才人才外流严重。受市场经济发展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学农的大中专生毕业后不回农村,他们大多都想到外地发展,即使是农村出来的也很少愿意再回到农村发展。

(二)原因分析

1、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有待加强。由于农村实用人才观念落后,普遍存有小农经济思想,等、靠、要思想,影响着实用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部分实用人才在参加结对帮扶致富、领富带富方面积极*、主动*不强,帮扶中也仅局限在[亲帮亲"上,真正起作用的实用人才还只是占少数,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不够普遍。

2、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局限,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步伐十分缓慢。目前,我镇具备一定农业知识的年轻人很少,即便有学农的毕业后也选择留在了大城市;而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在

篇三:人才结构自查报告

为认真落实中省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文件要求,深入查找人

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谋划2014年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动全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人才工作

再上新台阶,根据有关要求,省局决

定开展年度人才工作自查和总结,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自查总结的方式

本次自查总结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进行,各市(区)局在县(区)自查总结的基础上,

形成自查总结报告,分别以书面和电子文档形式报省局人事处。

二、自查总结内容

(一)本市(区)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人才队伍的基本现状、结构分布等情况;

(二)本市(区)全年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取得成效和创新举措;

(三)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2012年人才培训项目完成情况;(五)2013年人才培训项目完成及进展情况;(六)2014年人才工作思路、目标任务、整体安排和推进措施等。以上材料请于11月10日之前报省局人事处。联 系 人:齐昌明

联系电话:(029)87291463

三、相关要求

各市(区)局要高度重视自查和总结工作,要按照精神,在自查和总结中务必

做到实事求是,客观评价,数据翔实、总结全面。查找问题要深入细致,原因分析要准确到

位。工作思路要具有较强的前瞻*、指导*和可*作*。特别是对2012年、2013年人才培

训项目的完成情况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搞好绩效评估。省局将在年底前组织开展项目

实施情况的抽查。 根据,现将我县人才工作情况总

结如下:

一、我县人才队伍

二、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的正确领导下,全市 人事系统根据[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和(以下简称

)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统领,深化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牢固确立

企业主体地位,以创新发展、创优服务,提升公共服务力、提升人才竞争力,打造制度引领

优势,发挥人才引领作用(以下简称[两创、两提升、两引领")为工作目标,着力构建[政

府宏观引导、市场合理配置、企业主体开发"的工作体系,统

筹协调机制,推进改革创新,

完善政策制度,拓展平台载体,发挥市场作用,优化发展环境,人才规模与质量大幅跃升,

人才效能与素质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加快提升了城市创新创业水平。[十一五"确定的各项人

才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

--人才总量大幅增长。至2010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到90。34万人(不含农村实用人

才和高技能人才规划调整数),年均增长13。3%,每万人口人才数已超过1570人。*技术

人才总量达到59。5万人,年均增长超过10。7%,占人才总量的65。8%,每万人口*技术人

员数已超过1030人。

3。2倍、2。1倍。高级职称人才占*技术人才比重达到6%。高中初级职称人才比例为6:

34:60,人才的产业分布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人才的年龄结构得到有效改善。--人才素质显著提升。至2010年底,全市拥有高级专家人才2485人,是[十五"末

的1。8倍。其中,省特级专家2人、省市*重奖专家17人、国家省市突出贡献专家218人、*特殊津贴专家27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6

人、[省151人才工程"人才106人、[市4321人才工程"人才

357人。 --引进培养步伐

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各类人才35。8万余人。其中院士1人(柔*服务30人),

研究生学历人才1。4万余人,中级以上职称人才1。5万余人。全市培训*技术和管理人才

80余万人次,培养经济社会领域紧缺专门人才近万人次,选送近1000人参加研究生学历或

学位培养。

--人才*化程度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引进外国专家人才3400余名,完成外

国专家项目500余项。其中实施[海外工程师"项目160个,2位外国专家获国家友谊奖,

10位外国专家获省西湖奖。新增留学生创业园6家,引进海外留学生人才1491人。至2010

年底,全市留学生创业园达到9家,海外留学人才达到2050人,进入国家[千人计划"10

人,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0人。

二、企业人才开发的探索实践与主要成效

(一)创新实践

1、确立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2007年宁波基于代表生产力水平的企业人才相对不足,

特别是科技人才队伍总量明显偏少,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偏弱的现实,围绕加快产业结

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题,确立了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投入优先向

企业倾斜,人才流动优先向企业集聚,创新载体优先在企业建设,科技成果优先在企业转化,

逐步构建[*引导、市场配置、企业开发"的运行机制,人才从机关事业单位吸纳为主向

企业吸纳为主转移。

2、完善面向企业的人才政策体系。全面梳理已有人才政策,把政策受益面扩大到所有企

业。把企业人才优先开发作为政策导向。2007年以来,先后*了

拔尖人才引进培养的若干意见>及,对企业引进和培养的领*和拔尖人才给予住

房补贴、科研资助、重奖激励,并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了

海外工程师暂行办法>,专门针对企业引进的海外工程师最高给予60万元资助,以大幅降低

企业引才成本;*了及相关配套政策,对

企业吸纳和储备毕业生给予培训补助、社保补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浮等各种优惠。一系

列的政策导向增强了人才流向企业的动力,调动了企业自主开发人才的积极*。

4、提升市场配置企业人才的能力。做大做强*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积极开展高层次人

才洽谈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外国专家智力项目洽谈会、留学生归国创新创业项目洽

谈会、[才富?宁波"中高级人才洽谈会、国内外[宁波周"专场人才招聘会、赴国内外重点

城市、重点地区、重点高校招聘高层次人才等综合*、行业化、分层次的大型引才活动,为

企业提供多样化、*化、高端化的人才市场配置及相关服务。2006年,宁波*了

市人才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人才中介机构近

200余家,其中民营人才中介机构190家(有外资背景的4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基本

形成了涵盖人才猎头、人才派遣、人才测评、企业管理咨询等较为完整的人才市场配置业务。

5、优化企业人才开发的外部环境。为探索服务形式,优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益,2008

年以来全市人事系统面向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质的508家重点骨干企业、重点建设

工程、重点科技项目开展服务活动。以市县两级*人事部门、人力资源经理协会、人才中

介机构多方联动的机制有序开展、整体推进。每年定期发布和

才紧缺指数体系>等企业人才开发综合信息,探索企业主体、行业认可、*核准的职称评

定制度,开辟网上咨询、电话咨询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政务咨询,并为不同类型

的企业提供个*化服务。并逐步确立了表彰激励制度、咨询企业家制度和交流学习制度。

(二)主要成效

--企业人才规模数量迅速扩张。2007年-2009年,宁波新增人才资源总数达25。1万人,

其中企业新增人才资源数23。07万人,占总新增人才资源数的91%,企业人才开发主体地位

基本确立。截至2009年底,宁波企业人才总量达到62万余人。人才工作自查报告近年来,xx区紧紧围绕[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

长环境,用好现有人才"这一人才战略核心内容,大力加强各类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在做

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三个关键环节上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使全区人才

资源总量大幅增加,人才结构、分布状况等更趋优化合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现

将2010年我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和宣传,落实工作到位一是加强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形*才工作的合力。我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

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根据我区

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和年初人才工作安排,明确了今年我区人才工作目标任务和各成员单位

工作职责,形成了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

共管的人才工作体制,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是加强人才工作宣传。为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对大力开发人才资源重要

意义的认识,营造人才工作氛围,今年我区从继续加强人才宣传工作,积极借助xx区党建网、

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我区人才政策、人才队伍建设等信息。此外,还通过报

送信息的形式对各单位人才 工作进行交流宣传,推广各单位人才工作的好做法,及时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整体水平。三是深入开展人才工作调查研究。近两年,xx区人才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诸多方

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全面及时掌握全区人才队伍变化状况,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

人才成员单位认真对我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不断调整我区人才工作方式

方法,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今年,我区在完成年初制定的

作机制的调研>课题的基础上,还按照xx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对我区高层次人才调研要求,

完成了课题。人才调研工作的开展,为我区下

一步安排人才工作和制定和完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落实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和

法>等文件精神。继续协调财政做好用于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等人才开发基金安排工作,

为人才引进培养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 二是把招商和招才相结合,加大引智力度。随着xx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到我区投资兴业

的企业不断增多,我区以此为契机,今年继续把人才和智力引进放在突出位置,在招商引资、

扩大对外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招才引智,重点引进那些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来实现

产业聚才、项目引才。如:2010年新引进了华油焦炉气制天然气项目、陕重汽乌海新能源专

用车项目、唐山神州矿山机械制造项目等一批大型项目,真正实现了实现了产业聚才、项目

引才。此外,为解决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问题,根据企业意愿和实际需求情况,我区积极与

科研院所10多位专家教授进行联系,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为企业聘请相关专家教授定期到企

业服务提供方便。 三是举办人才交流会招聘人才。根据对各类人才的需要,我区定期举办人才交流会向社

会公开招聘各类人才或不定期举办就业洽谈会。为用人单位吸引了大量的*对口、有潜力、

有素质的人才。今年,我区举办了劳动用工洽谈会12次,达*才引进意向412人。 四是加强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近年来,我区先后开展了如:[科学技术创新杰出

人才"、[优秀科技特派员"等各类人才的评选表彰活动,今年还开展了 [十大名师"评选表

彰活动。通过开展各类评选、表彰、奖励活动,激励了各类人才的积极*和创造*,营造了

我区用才、重才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人才培训工作,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一是加强党政人才培训教育工作。根据目前xx区干部队伍培训多样化、*化需求,我

区年初认真制定了培训计划,并不断拓展培训渠道,丰富培训载体,力求达到培训全方位、

多样化。今年在做好我区公务员培训、妇女干部培训、宗教事务培训、林业建设培训、清华

大学研修班等各类*培训和能力提升培训的同时,还按照

行政学院、xx市社会主义学院2010年招生工作的通知>(乌党校发,2010,10号)文件要求,

培训计划及内容安排,按时、按要求完成了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举办的创建文明城市培训

班、干部教育管理者信息化培训班、普法骨干培训班等多类培训班的学员选派工作。截止 12

月底,先后选派学员各类干部参加培训400余名,培训范围涉及了农村建设、妇女工作、教

育管理等10余类不同*。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区党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

今年我区还注重后备干部队伍培养管理。今年继续通过挂职锻炼、选调参加全区重点工作等

形式,先后40余名后备干部到旧城拆迁改造、*部门和其它

区直部门进行挂职锻炼。二是加强技能人才和*技术人才*培训。严格实行继续教育和继续教育*书制度。通过初任培训、任职培训、*技术培训、更新知识

培训等,不断提高各类*技术人才的素质能力,在每年一度的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严抓

教学质量,严把结业考试关,将继续教育落实到实处,让*技术培训收到实效。今年,我

区共培训事业单位*技术人员近2200人。 三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训。今年,区人才小组积极协调区经济信息

化局和科技局,组织了区内规模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活动,开拓了企

业人才学术交流通道。全年组织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培训30人;组织企业技能人才培训班7

次,培训人员30余人。 四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培训。今年xx区围绕重点农业产业要求和特*农业产业发展

需要,继续做好农区人才培训。今年农技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

推荐专题: 保密工作自查报告 档案工作自查报告 乡镇人才工作自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