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动社会实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动社会实践报告》。
五月,是劳动者的节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刘胡兰中队按照活动方案,对全体队员进行了“劳动最光荣”的特别教育活动。
在放假前布置了体验教育活动之劳动最光荣劳动访谈。即引导、组织学生在五一节期间对劳动者进行采访,采访的对象可以是家人、老师,也可以是不认识的,工作岗位比较特殊的劳动者,并组织学生做好访谈记录。
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按村别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到集市、医院等地方去采访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孩子们积极参与,真正深入社区,与劳动者零距离接触,学到了许多在学校没学过的社会实践知识。在采访中,孩子们不仅积淀了课外知识,而且增强了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体会了劳动者的辛苦,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明白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道理。从而都能学会尊重每一个劳动者,同时真正做一个爱劳动的人。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了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充分发挥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搭建了体验生活的舞台,让学生体会了劳动者的艰辛,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五一节。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尊老、敬老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之精华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多少敬老、爱老的故事被传为千古美谈。关注老人,关心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则是我们的理想。
敬老院总会迎来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捐赠,泛滥而至的爱心是他们惶恐不安,因为他们很怕活动过后他们周围没有志愿者的笑脸,只有冰冷的安静。笔者曾在网上看见湖南理工学院外语系关于奇家岭敬老院志愿者招募的宣传视频,其实老人需要的就是平时的陪伴,一些些的小礼物足以让他们开心好久,学生们的到来总会让敬老院充满阳光,充满欢声笑语。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平时多去关心关心他们,在雷锋月之后的日子里让他们同样感觉到温暖,我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这些老人谱写生命中最后的美好回忆。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尊老尚老以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为发扬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的美德,为寒假中孤独的老人送去一丝凉风,我们来到了株洲的一家敬老院。我们这次的目的主要是慰问敬老院老人,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让他们老有所乐,感受社会对老人的关怀。
二.敬老院基本状况
1.敬老院定义
敬老院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又称养老院。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主办,接收靠福利救济或低收入的老人。苏联的养老院,收养没有法定赡养人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家生活的老年人。养老院的全部费用由国家负担,个人还可以按规定领取原来享受的养老金或抚恤金的一部分。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五保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儿童则为保教),简称“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1988年,全国农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个县(县级市)在乡镇普遍办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办起了敬老院。
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许多地区还为优抚对象的孤老兴办光荣院,吸收符合条件的对象入院。敬老院贯彻集体事业集体办的原则,入院老
人的生活费、医疗费、丧葬费等的供给,均由集体承担,统筹解决。贫困地区的敬老院,集体组织供给有困难的,由国家给予补助。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养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有的乡镇把敬老院办成老年人的活动中心,为乡、镇社区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务。
三.调研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敬老院的老人
2.方法
寒假期间,笔者曾和自己的高中同学多次拜访敬老院,每次拜访都给老人们带去一些吃的或者小礼物。在访问期间,我们先拜访了副院长,了解到敬老院的基本情况,然后在副院长的带领之下分别拜访了各位老人。向老人询问基本的生活状况以及内心想法。回家整理资料并且上网了解更加具体的敬老院以及老人的信息。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
1.老人孤独感的产生
(1)老年期病理或生理的变化,如脑动脉硬化,体内激素平衡失调等,这些生理变化引起老人的心理变化.使有些老年人性格变得孤独、怪癖。
(2)社会地位的变化。老年人退休后,脱离了原来的集体.生活节奏减慢,活动天地狭小.与人的交往也相对减少。对于这一变化,许多老年人不能立即适应.在一些老年人的心理上,会产生被社会抛弃、冷落的感觉。同时,子女、周围邻居忙忙碌碌,而自己却无所事事,使他们感到生活上无所适从。精神上无比空虚。在这一点上,男性老人比女性老人更为严重。
(3)家庭地位的变化。在我国传统大家庭中,老人是一家之主,在家庭中负担重要角色.作为父母、长辈,他们受到小辈的尊重,很有权威。但是,现在这种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儿女结婚后组成小家庭,即使与儿女在一起,也常常由于两代人的代沟,使他们之间在兴趣、爱好方面大不相同.相互问共同语言也很少;此外,老年丧偶,无子女等都会造成老年心理上的孤独感。
(4)敬老院老人无子女。从古至今,中国人有着“养儿防老”的观念,对于没有儿女的老人来说,就只能在敬老院安度晚年,尽管敬老院不愁吃穿,但是没有子女的陪伴,没有孙子孙女在膝下嘻耍,老人们只能聚在一起聊天,没有其他的活动,敬老院缺少了活泼的气氛,老人难免会感到孤独。
2.老人入住敬老院的原因
一种是孤身老人,无儿无女;一种是有儿有女,但他们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的;一种是有儿有女,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不愿照顾老人的;一种是有儿有女,儿女们远离父母,照顾不到老人的;还有一种是老人们自愿呆在养老院的,这种情形很少。
五.思考建议及案例
(一)思考建议
入住敬老院的老人一般属于孤寡老人,他们生活单一,缺少活力,大、中、小学生经常敬老院的陪伴能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充满阳光与温暖。陪伴老人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与老人交谈
(1)态度: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脸上常带微笑,让老人能感受到的亲切
感;
(2)位置:不要让老人抬起头或远距离跟说话,那样老人会感觉高高在上和难以亲近的,应该近距离弯下腰去与老人交谈,老人才会觉得与平等和觉得 重视他;
(3)用心交流:交谈时眼睛要注视对方眼睛,视线不要游走不定,让老人觉得不关注他,同性间可以摸着对方的手交谈;
(4)语言:说话的速度要相对慢些,语调要适中,有些老人撞聋(弱听),则须大声点,但还要看对方表情和反应,去判断对方需要;
2.与老人接触时的注意
(1)安全:永远要摆在第一位!要小心地滑,扶好老人,掌握正确扶法;轮椅,老人坐上去时,一定不要让轮椅动而导致坐空,推轮椅动作要缓慢,老人的叫要放好,双手一定要放在大腿上,不要离开扶手的范围!
(2)老人记性行多数不好,避免问:“ 还记得 吗?”,老人家不愿别人说他记性差,改说:“ 又来看啦!”,老人家觉得被重视了,会高兴很多。
(3)尊重老人的习惯:不要动老人房里的摆设和其它物品,如老人院扶婆婆就爱把剪刀、药油摆在床上,提醒她注意安全就行啦,有一个婆婆爱把钱夹在报纸里等等。
3.对老人的人文关怀
对老人的人文关怀,是心与心的对话,是情与情的交流,是爱与爱的互动。
(1)服务人员与老人之间的亲情互动,这是心与心的对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它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一脉相承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博爱思想。“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了,就会成为象尧舜那样的圣人!
俗话说“老小老小,三岁看老,八十看小”,其实说的就是老人跟小孩一样,要人呵护要人关爱。爱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颗热情相待的心。在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的情感陪护,是对爱的最好诠释。爱一个人,原来就是永远把他当做一个孩子。
(2)老人与老人之间的真情互动,这是情与情的交流
人是群居动物,喜欢群体生活是人的天性。远离了群体,就远离了社会。但他们渴望交流。我们可以组织文体活动,让它成为展示老人情趣的平台。在歌声里老人们回忆过去、抒发感情、展示风采、联络友情、锻炼身体,在歌声中他们的人生境界得以提升,在歌声中他们熔炼着自己金色的晚年。有了文体活动这个平台,才会拉近老人与老人间的距离,才会使老人乐观、开朗,增加晚年生活的幸福度和满意度。
(3)老年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友情互动,这是爱与爱的互动
我们现在将传统节日重阳节定为敬老人节,就是表达了对老年人群体的尊重和关心。我们理应让他们的合理要求得到实现,让他们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哲人说:“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依偎着才能飞翔。”老人渴望交往,而公益活动能满足他们与人交流的精神需求。社会各界群体一点善意的小事,送去的可能就是真诚的祝福。
五月,是劳动者的节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刘胡兰中队按照活动方案,对全体队员进行了“劳动最光荣”的特别教育活动。
在放假前布置了体验教育活动之劳动最光荣劳动访谈。即引导、组织学生在五一节期间对劳动者进行采访,采访的对象可以是家人、老师,也可以是不认识的,工作岗位比较特殊的劳动者,并组织学生做好访谈记录。
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按村别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到集市、医院等地方去采访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孩子们积极参与,真正深入社区,与劳动者零距离接触,学到了许多在学校没学过的社会实践知识。在采访中,孩子们不仅积淀了课外知识,而且增强了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体会了劳动者的辛苦,懂得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明白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道理。从而都能学会尊重每一个劳动者,同时真正做一个爱劳动的人。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了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充分发挥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搭建了体验生活的舞台,让学生体会了劳动者的艰辛,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五一节。
实践目的:
通过到敬老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农村敬老院老人的生活状况,了解老人的生活态度,给老人带去关爱,带去温暖和祝福,是老人安享晚年
前期准备:同院青协一起与敬老院院长取得联系,在得到院长和倾斜负责人的答应后,我们开始预备关爱活动的细节。在活动前一天晚,我们小组讨论集合时间并说明往敬老院的留意事项。
实践内容及感受:
我们八人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所以每个人也都有不一样的经历与感受。
八人组之安妮:早上天气不错,我们八人组一同前往咸阳北路敬老院,我们怀着很兴奋的心情一路直奔目的地。令我们很意外的是几个老人知道有几个大学生要来看望他们,而且特别开心的招待我们,这样的事情令我们受宠若惊。
后来,我们又和老人们聊天,从这些聊天中,我有很多感触。通过聊天,我们了解了老人们日常的生活。老人们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些是被子女送过来的。虽然有的刚刚不太习惯,不过时间长了逐渐习惯起来。老人家在这里都过得很开心,他们有时间的时候会在楼下的树阴或者是楼上先房字里看一下电视或玩一下麻将,也有是到楼下做一些简单的锻炼的。因此,老人在这里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老人们也分享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些趣事以及他们美好的往事,我们有说有笑,个个都很开心,每个人脸上都挂满笑容,这个场景很美好,值得我一生去回忆。
老人们都出来散步和锻炼身体,.敬老院有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有很多锻炼身体用的运动器械.有相当多的老人们在散步和锻炼身体,看见我们来了,就和我们一起玩些小游戏,虽然他们年纪比较大,但是他们还是有一颗童心,每个老人都玩的非常开心,看到他们的笑容,我们感觉更开心。
老人们平日里很孤独,儿女大多不在身边,有的甚至没有儿女,他们要的也许不再是简单的金钱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饱要求之上,有人在身边那是最最开心的了.<常回家看看>里歌词写得好,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们聊聊天交流一下心声。我们现在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多都已经不在了,所以看到老年人,我们可能会特别的想念自己已故的亲人,不自觉得就想和老年人们亲近亲近,就像对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样,想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而他们也会把我们当成孙女,孙子一样,拉着你的手,把他们的那份慈祥加注在你身上,而我们也欣然地接受了。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孩童到青年,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经历生与死。我们现在还是青年阶段,未来亦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数。也许当我们走完我们的人生旅程,该休息时,是否也会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样快乐开心地度过自己的晚年呢?
我在某个敬老院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吗?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若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体谅他们,那他们便只能于痛苦中渡过余生,黑暗中逝去……我想,只要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付出过,努力过,无论成败,我们都已拥有了自己一段美好的回忆。我们没有好遗憾的了。现在我可以想象,那时候的我们是否也会像今天老人院中的老人那样知天达命呢?一定会的。
通过这次跟老人们的聊天,使我们明白了很多,明白到他们过去的经历,明白他们的辛劳,明白他们对他们儿女的记盼,更明白他们对我们的希望,也知道了他们内心的一些感受。
通过今天的实践,我懂得了很多,我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这也让我想到了我的家人,以前的我有很多不懂事的地方,在家里,爸爸妈妈把我当宝一样宠着,什么事也不让我做,深不知他们累了一天回家来还要奉承我们,只考虑到自己的快乐,自己一时的舒服,却从来就没想过他们的辛苦,想到以前真的觉得自己很对不起他们,自己也已经不小了,也应该懂得如何去承担,如何去分担他们的忧愁了,我们应该让父母感到我们长大了,让他们对我们放心,让他们为我们自豪。总之,这次感触很多。
这次社会实践给了我一次很好的社会生活体验机会,让我看到了孤寡老人的孤独和社会对他们照顾的不够。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身为一个大学生不仅要有努力学习,好好工作的决心,更要有为社会,为祖国分担压力的行为。同时这次社会实践也让我品尝到了帮助别人所获得的乐趣。
短期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尊老、敬老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之精华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多少敬老、爱老的故事被传为千古美谈。关注老人,关心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则是我们的理想。
敬老院总会迎来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捐赠,泛滥而至的爱心是他们惶恐不安,因为他们很怕活动过后他们周围没有志愿者的笑脸,只有冰冷的安静。笔者曾在网上看见湖南理工学院外语系关于奇家岭敬老院志愿者招募的宣传视频,其实老人需要的就是平时的陪伴,一些些的小礼物足以让他们开心好久,学生们的到来总会让敬老院充满阳光,充满欢声笑语。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平时多去关心关心他们,在雷锋月之后的日子里让他们同样感觉到温暖,我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这些老人谱写生命中最后的美好回忆。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尊老尚老以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为发扬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的美德,为寒假中孤独的老人送去一丝凉风,我们来到了株洲的一家敬老院。我们这次的目的主要是慰问敬老院老人,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让他们老有所乐,感受社会对老人的关怀。
二.敬老院基本状况
1.敬老院定义
敬老院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又称养老院。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主办,接收靠福利救济或低收入的老人。苏联的养老院,收养没有法定赡养人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家生活的老年人。养老院的全部费用由国家负担,个人还可以按规定领取原来享受的养老金或抚恤金的一部分。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五保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儿童则为保教),简称“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1988年,全国农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个县(县级市)在乡镇普遍办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办起了敬老院。
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许多地区还为优抚对象的孤老兴办光荣院,吸收符合条件的对象入院。敬老院贯彻集体事业集体办的原则,入院老
人的生活费、医疗费、丧葬费等的供给,均由集体承担,统筹解决。贫困地区的敬老院,集体组织供给有困难的,由国家给予补助。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养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有的乡镇把敬老院办成老年人的活动中心,为乡、镇社区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务。
三.调研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敬老院的老人
2.方法
寒假期间,笔者曾和自己的高中同学多次拜访敬老院,每次拜访都给老人们带去一些吃的或者小礼物。在访问期间,我们先拜访了副院长,了解到敬老院的基本情况,然后在副院长的带领之下分别拜访了各位老人。向老人询问基本的生活状况以及内心想法。回家整理资料并且上网了解更加具体的敬老院以及老人的信息。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
1.老人孤独感的产生
(1)老年期病理或生理的变化,如脑动脉硬化,体内激素平衡失调等,这些生理变化引起老人的心理变化.使有些老年人性格变得孤独、怪癖。
(2)社会地位的变化。老年人退休后,脱离了原来的集体.生活节奏减慢,活动天地狭小.与人的交往也相对减少。对于这一变化,许多老年人不能立即适应.在一些老年人的心理上,会产生被社会抛弃、冷落的感觉。同时,子女、周围邻居忙忙碌碌,而自己却无所事事,使他们感到生活上无所适从。精神上无比空虚。在这一点上,男性老人比女性老人更为严重。
(3)家庭地位的变化。在我国传统大家庭中,老人是一家之主,在家庭中负担重要角色.作为父母、长辈,他们受到小辈的尊重,很有权威。但是,现在这种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儿女结婚后组成小家庭,即使与儿女在一起,也常常由于两代人的代沟,使他们之间在兴趣、爱好方面大不相同.相互问共同语言也很少;此外,老年丧偶,无子女等都会造成老年心理上的孤独感。
(4)敬老院老人无子女。从古至今,中国人有着“养儿防老”的观念,对于没有儿女的老人来说,就只能在敬老院安度晚年,尽管敬老院不愁吃穿,但是没有子女的陪伴,没有孙子孙女在膝下嘻耍,老人们只能聚在一起聊天,没有其他的活动,敬老院缺少了活泼的气氛,老人难免会感到孤独。
2.老人入住敬老院的原因
一种是孤身老人,无儿无女;一种是有儿有女,但他们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的;一种是有儿有女,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不愿照顾老人的;一种是有儿有女,儿女们远离父母,照顾不到老人的;还有一种是老人们自愿呆在养老院的,这种情形很少。
五.思考建议及案例
(一)思考建议
入住敬老院的老人一般属于孤寡老人,他们生活单一,缺少活力,大、中、小学生经常敬老院的陪伴能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充满阳光与温暖。陪伴老人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与老人交谈
(1)态度: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脸上常带微笑,让老人能感受到的亲切
感;
(2)位置:不要让老人抬起头或远距离跟说话,那样老人会感觉高高在上和难以亲近的,应该近距离弯下腰去与老人交谈,老人才会觉得与平等和觉得 重视他;
(3)用心交流:交谈时眼睛要注视对方眼睛,视线不要游走不定,让老人觉得不关注他,同性间可以摸着对方的手交谈;
(4)语言:说话的速度要相对慢些,语调要适中,有些老人撞聋(弱听),则须大声点,但还要看对方表情和反应,去判断对方需要;
2.与老人接触时的注意
(1)安全:永远要摆在第一位!要小心地滑,扶好老人,掌握正确扶法;轮椅,老人坐上去时,一定不要让轮椅动而导致坐空,推轮椅动作要缓慢,老人的叫要放好,双手一定要放在大腿上,不要离开扶手的范围!
(2)老人记性行多数不好,避免问:“ 还记得 吗?”,老人家不愿别人说他记性差,改说:“ 又来看啦!”,老人家觉得被重视了,会高兴很多。
(3)尊重老人的习惯:不要动老人房里的摆设和其它物品,如老人院扶婆婆就爱把剪刀、药油摆在床上,提醒她注意安全就行啦,有一个婆婆爱把钱夹在报纸里等等。
3.对老人的人文关怀
对老人的人文关怀,是心与心的对话,是情与情的交流,是爱与爱的互动。
(1)服务人员与老人之间的亲情互动,这是心与心的对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它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一脉相承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博爱思想。“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了,就会成为象尧舜那样的圣人!
俗话说“老小老小,三岁看老,八十看小”,其实说的就是老人跟小孩一样,要人呵护要人关爱。爱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颗热情相待的心。在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的情感陪护,是对爱的最好诠释。爱一个人,原来就是永远把他当做一个孩子。
(2)老人与老人之间的真情互动,这是情与情的交流
人是群居动物,喜欢群体生活是人的天性。远离了群体,就远离了社会。但他们渴望交流。我们可以组织文体活动,让它成为展示老人情趣的平台。在歌声里老人们回忆过去、抒发感情、展示风采、联络友情、锻炼身体,在歌声中他们的人生境界得以提升,在歌声中他们熔炼着自己金色的晚年。有了文体活动这个平台,才会拉近老人与老人间的距离,才会使老人乐观、开朗,增加晚年生活的幸福度和满意度。
(3)老年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友情互动,这是爱与爱的互动
我们现在将传统节日重阳节定为敬老人节,就是表达了对老年人群体的尊重和关心。我们理应让他们的合理要求得到实现,让他们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哲人说:“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依偎着才能飞翔。”老人渴望交往,而公益活动能满足他们与人交流的精神需求。社会各界群体一点善意的小事,送去的可能就是真诚的祝福。
推荐专题: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中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义务劳动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