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实践报告 > 详情页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2022-07-14 07:19:3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第一篇: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20xx年6月xx日至7月xx日,我们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xx市xx镇xx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xx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12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xx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以xx村的生活水平来说,村子应属富裕的行列。xx村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xx村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 重要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 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

下乡过程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 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第二篇: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能仅仅拥有课本知识,教育的根本是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锻炼环节, 也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十几天的社会实践匆匆结束,从开始的累和烦到最后的依依不舍,流出来的汗都变成了结束时的欢乐。十几天虽短收获的却是在课本上得不到的东西,是7、8个人冒着40度的高温天气奔波于炼炉的火堆旁,搜寻着关于中国银都xx县循环经济的模式;是7、8个人遇到困难团结一心勇于克服困难,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素有中国银都之称的xx县,以其环保的循环经济闻名中国。“中国银都”xx县,白银产量占全国1/4,连续XX年稳居全国第一大白银生产县,亦是湖南的经济强县。有意思的是,该县境内并没有银矿。在当地,回收冶炼金银已有300多年历史,通过父传子承,师授徒继,这门独特的民间传统工艺,逐步发展成为从废气、废渣、废液中提炼金、银、铅、铋等贵重金属的传统产业。

XX年,全县生产白银20xx吨、黄金7.1吨、铋4300吨、铂族金属2.6吨、其它有色金属16万吨。年处理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各类废渣(液)在100万吨以上,相当于从原矿中提取等量金属减少废渣排放1000万吨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万吨以上,同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90万吨,节水5263万吨,为国家环保和节能减排作出了贡献。

“xx”期间,xx县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独具活力的国家“城市矿产”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化示范基地。xx县存在大量提炼金属的生产基地,而原材料都是来自于全国各地废渣,这些废渣在冶炼技术低下的地方经过初加工被提取一些价格低廉的金属产品,再运输到xx县进行深加工,提炼出金、银、铅、钯等重金属。排出对环境污染较小的废水废渣。加快国家的经济发展,维护祖国的大好河山不被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三,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经济建设有了显着进步;综合国力增强等);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不断发展;对外贸易取得显着成就等)中国已经集中出现:“有水皆污”、“逢雨必酸”、“污染之重,触目惊心”、“不能再拖下去了”、“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企业偷排废水、弄虚作假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排污单位对于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污染情况虚报瞒报的现象还是相当普遍”大量直面现实的词汇和语句,令人震惊,让人警醒。 中国不仅仅追求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健康,人生无以为继;没有健康的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环境遭遇巨大危机,更何谈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等到资源枯竭,环境严重破坏的一天想要弥补已为时已晚。中国地大物博的资源是上千年来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等到毁尽的一天想要弥补,一天两天补不回来。我们从现在开始要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

每年到了收获的季节也是大量焚烧秸秆的时候。大量焚烧秸秆,不仅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浪费资源,破坏土壤,甚至引发火灾。然而,近年来政府年年禁烧,秸秆却又年年被烧。烧掉的秸秆表面上毁掉了许多垃圾,事实上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危害,更是烧掉了一笔可观的财富。秸秆是沼气池非常好的原料之一。兴办沼气的好处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兴办沼气有利于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一户3D4口人的家庭,修建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只要发酵原料充足,并管理得好,就能解决点灯、煮饭的燃料问题。

(二)兴办沼气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兴办起沼气后,大量畜禽粪便加入沼气池发酵,即可生产沼气,又可沤制出大量优质有机肥料,扩大了有机肥料的来源。凡是施用沼肥的作物不仅增强了抗旱防冻的能力,而且提高秧苗的成活率。施用沼肥不但节省化肥、农药的喷施量,也有利于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

(三)兴办沼气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办起沼气后,有利于解决“三料”(燃料、饲料和肥料)的矛盾,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四)兴办沼气有利于改善卫生条件。

凡是建了沼气池的农民都体会到,利用沼气当燃料,无烟无尘,清洁方便。一些粪便、垃圾、生活污水等都是沼气发酵的好原料,随着这些原料进入沼气池的病菌、寄生虫卵等,在沼气池中密闭发酵而被杀死。从而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卫生条件,对人畜健康都有好处。

(五)兴办沼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兴办沼气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减少废气的产生。

(六)兴办沼气有利于解放劳动力。

耕作的人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耕作和外出打工中去。

沼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秸秆从被焚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从而产生雾霾等空气问题,到对人类生活产生经济效益,是科技的进步,也是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虽然几年前就有人建立沼气池,至今这个技术在中国仍未得到推广。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做好秸秆的循环经济很有必要。

第三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7月22日早上7:30,我们开始了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地点是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下面首先就周家村的概况介绍如下:全村230户人,800口人,住房面积200亩左右,耕地1550亩。共有西瓜、葫芦、花生、辣椒、苹果、黄烟等共六个经济项目,其中辣椒、西瓜和葫芦为产种经济项目,年亩收入分别为:xx元,4000元及5000元。近来有种植了柿树,共6000棵左右,其中5000棵已挂果。现在,周家村的人均贸收入已达到3800元,远远超出了周围的村庄。

周家村是一个曾多次被评为省优秀标兵的村子,在去之前,我就在报纸上看到了《周家村三问》这篇文章,对周家村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当时同学们都不大相信报纸上写的,认为哪里会有这么守秩序、讲文明的村庄,那都是写出来的。但后来经过这几天在周家村与领导们、村民们、孩子们的交流,对村庄的农舍、经济园、高效田的餐馆,大家都不得不佩服,无一不被周家村精神所感动。

我们一进村子就被宽敞的马路、整齐划一的农舍、还有马路两旁的柿子树深深吸引住了。大家都急切地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周家村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周围的村庄,使得周家村发展如此迅速。经过五天的观察与体验,我认为这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好;二是领导踏实能干,为农民切身利益着想;三是村民素质高,精神文明建设好。下面,我就这三方面说明如下:

第一,首先说国家政策好。虽然是在农村,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这些似乎只在大城市才蓬勃发展的现象却在这里同样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说起地里的西红柿,大家叫它南韩西红柿,说起地里的西瓜,大家叫它香港西瓜。这里的地大多是一些以培育种子为目的的种田。村里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在技术人员的定期指导下,种植外国公司提供的种子,收获后,在由外国公司将产出的种子照价收回。种这样的地一年纯收入两万多人民币。近来上级政府又要求农村上项目,发展乡镇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农村。虽然现实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但这毕竟是农村发展的唯一出路。在与农民大叔、大婶们一起干活时,他们说到?"这村里的地种的再好也就这了,只有靠办企业了。这些朴实的话语中深深体现了对发展乡镇企业的急切盼望与坚决支持,希望几年后,我们重访周家村时,那里已经成为另一番新景象。

说到村领导,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周书记,周书记74年担任村书记,是这个村的一把手,有五十多岁了,却仍旧那么精神,每一个眼神中都显示着他的坚定。第一次知道他是在三下乡开始的大会上,他一番朴实的发言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后来我们慢慢了解到,自周主任接任一把手以来,本村从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甚至民事纠纷,多次被评为优秀村庄。近年来大力发展果园,引进科技,发展高效田、种田,农民生活有了很大进步。

有一天下午,我和一个同学到我们的学生周小菲家的西红柿地里摘西红柿时,问起小菲父母,咱村的经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他们无不感叹道:多亏咱们领导好,常出去跑跑,给咱们联系种田,还常常拉咱们出去参观,开眼界,学经验。但是每当问起周主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咱文化水平低,就要多学习,咱是怕了拿乡亲的血汗钱搞不出名堂。没有科学

,现在搞什么也不容易。想搞乡镇企业,可我快下任了,在我手里怕是搞不成了,我就希望像你们这些有文化的人能多来指导指导,帮帮咱们周家村。说到这里,周书记不禁叹了口气。听人说,去年周主任患中风病,但很快就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康复了,连医生都佩服地说?"从没见过这门坚强的人。真希望周家村的下一届领导班子能做得更好,完成周书记和村民的心愿。

第三,再谈村民的素质。周家村近年来从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或民事纠纷,并多次被评为优秀村庄。此外因村内规划整齐,人人爱护马路,注意保持环境,周家村也多次被评为卫生村庄。这一切都与村民们的共同努力分不开。大叔大婶们总是非常热情好客,在门口一遇见我们,就要招呼我们进去吃瓜,往往令人盛情难却。当我们开联欢或放电影时,学生们及一些家长也都积极地参加配合,让人有回到家的感觉。家家门口都有柿子树,但是柿子熟的时候却没有人采摘,他们说这是集体的财产,除非等到全村统一行动,全村老小没有一个人去动它。每次村里召开全体村民会议时,再有农活,大家也都无一人缺席,共同讨论村子的发展前景。至于每次村里请科技人员来宣传科技知识、做讲座时,大家更是积极响应。在和村民一同聊天时,有一位大叔对我们说?"咱们农民平时看报纸不多,可国家的事啊,咱也得放在心上,7月30日晚上,俺们一家人一起看电视,知道咱们国家申办奥运会成功了,马上拿出家里的鞭炮庆祝。而且,我们一家人商量,就算再苦、再累,咱也得供孩子上大学,将来有出息了,一起到北京看奥运?"听过这一番朴实并充满了爱国心和对未来美好憧憬的话,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当代农民眼光的远大和用科学文化发展的决心。

第四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20xx年机电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由机电工程学院团总支组建的“走进流长播撒希望”留守儿童支教团7月初来到流长龙家田组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

支教团组织了xx年为契机,组织儿童们观看主题影视,介绍抗战史,激发他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

支教活动受到了流长乡党、团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现在暑期社会实践已经结束,那就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此次活动的整个过程。

(1)7月1日上午“育苗”实践小分队出征仪式。

(2)7月2日出发前往贵州流长乡。

(3)7月6日“育苗”实践小分队来到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流长苗族乡马陇村界陇东芝希望小学开展活动。

(4)7月7日“育苗”实践小分队来到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流长苗族乡马陇村家田组开展实践活动。

(5)7月8日“育苗”实践小分队携手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暑期实践团队一起走进流长开展有意义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6)7月9日,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南京交院机电工程学院“育苗”实践小分队和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暑期实践团队继续走进流长乡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7)我院与贵州省清镇市流长乡,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和暑期社会实践基地。

(8)7月7日,校党委许正林副书记赴贵州巡视我院暑期社会实践。

到此,20xx年机电工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通过支教活动,使我们更加关注西部,关注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同时能在同学之间互相宣传,帮助更多的同学找到“心”的方向,更有效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在校大学生不仅可以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时在校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跟农村实际需要相结合,既可以发挥知识技能优势,为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群众服务,同时大学生在服务农村群众的实践中进一步的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有效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活动结束了但又是一个新开始,以后我们将开展更加富有成效、更具影响力的暑期实践活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篇: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xx年7月16日至20日,xx中医药大学由李xx老师和张xx老师带领队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梦之翼”小分队在xx市xx县xx乡xx村进行了为期五天的义诊和支教活动。xx县xx村是我校双联行动工作站之一,此次活动的开展大力促进了我校的双联工作,充分展示了我校的专业特色以及当代大学生无限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7月17、18日两天,我们的实践活动以义诊为主,通过村干部以及实践小分队队员的大力宣传,村民们纷纷前来就诊,李宁老师作为主治医师本着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每一位村民患者细心诊治,诊治过程中耐心询问村民病情、察色按脉以及特色针灸按摩;张希彤老师积极联络驻村干部,大力宣传此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及意义,我们的队员们通过大队广播、走村串友等方式积极鼓励村民进行健康咨询和免费诊治疾病,在两天的义诊活动中,许多村民不仅自己接受治疗,而且向街坊邻里推介宣传我们的活动,我们的活动充分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和支持,这让队员们兴奋自豪不已,干劲十足。面对衣着朴素而破旧的村民,面对他们程度不一的病情,我们没有嫌弃,也没有放弃他们,师生齐心尽我们所能帮助他们解除病痛,这是骄阳似火的天气中,吹来的让人爽心的凉风。当然,我们的义诊活动也传播了中医日常养生保健知识,以帮助村民们在平时生活劳作中注意保护身体不受病邪侵害,与此同时,也让小分队成员了解到当地的医疗状况及民风民情,在弘扬中医文化的基础上也为我校双联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当然,我们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为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了福利,形式多样的支教活动,使孩子们通过读书、写字、画画、唱歌、做游戏等形式,丰富了他们的暑期生活,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也让留守在家的他们感受到了来自于亲情以外的关爱。可以说,支教活动是最让人怀念的记忆,孩子们一张张渴求知识、渴望了解村外大世界的脸庞,一双双灵动明亮的大眼睛,述说着他们对新事物的追求和期盼。看着孩子们高兴地画着画儿唱着歌,我们的内心是快乐的,又是伤感的,快乐在于我们带给了他们快乐,他们通过我们窥探到了些许外面世界的精彩,而伤感在于,我们带给他们的只有这些,我们的力量绵薄,只能一次次地鼓励他们,好好读书,将来走出村子,走向精彩的大世界。孩子们亲切地称呼我们大哥哥大姐姐,或者老师,这其中,我们感到的,也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即在有限的时间里,教给他们的东西,或许是一首歌,或许是一个故事,亦或许是一种信仰!

临行前,一些小朋友给我们写了信,有的小朋友画了画儿送给我们,不究这些东西有多好,单是它饱含的情谊,就是无价的。

在xx村的最后一晚,小分队成员与老师以及xx村的小朋友们在xx村综合服务中心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晚会。舞台简易而用心,节目丰富而多彩,晚会虽小,却传达出小分队成员的热情和小朋友们的积极态度。孩子们的歌声稚嫩而甜美,在他们的歌声中,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些天真烂漫的岁月;而小分队成员的节目则新颖独特,让孩子们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大学生活的向往。也许,小分队成员们是成功的筑梦师,就像他们的队名“梦之翼”一样为孩子们筑造美好的明天的梦,为他们的梦,插上轻盈的羽翼。

美好的时光总是太匆匆,仿佛你才是昨日来到,今天就要离别。7月21日,xx中医药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xx之行圆满结束。在村民和小朋友们的挥手道别中,我们回到了自己的出发点,回到了自己的归处。这次意义非凡的志愿服务活动,定会在村民及村里孩子们和我们小队队员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孩子们,可能是希望和信仰,而对于我们的队员,的则是作为一名医学生和准医生的责任与担当,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及行医生涯中,这段记忆会深刻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一直很讨厌当老师。印象中老师是吃力不讨好的职业。我很同情我的老师,因为我深知中小学时期的我们有多么的淘气。老师语重心长的教导在我们听来只是老调重弹,絮絮叨叨;老师激情洋溢的课堂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瞌睡的好时间;老师的一点点错误都不能逃过我们的法眼;老师的一举一动都能成为我们背后耳语的主题。犹记得我的小学老师曾无限感慨地说:“当老师呀,每天不知道要死多少细胞。”我深深感受到当老师的惨况。这也是我不当师范生的原因。即使选择了师范学校,我也不要选择师范专业,我才不要重蹈我老师的覆辙呢。

抱着体验生活的想法,我参与到0601支部的下乡活动中。很感谢0601支部,给予我下乡的机会,改变了我对老师这一职业的看法。也很感谢0601的同学们,你们友好随和,用最大的热情陪伴我度过了难忘的九天。

既然要下乡,我就对乡下的生活环境不抱有过高的期待。然而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我还是被其恶劣程度吓到了。极其简单的洗澡房,布满苍蝇的厕所,长满青苔的洗手台。一切一切,都是我这个在广州长大的孩子不曾见识过的。但这还不算最糟的,毕竟我一天里在这些地方待的时间还不长。最难熬的要数晚上睡觉。从来没有想过床可以如此简陋。几块凹凸不平,用涂改液写满字的床板便是床的全部了。每个晚上,我都会躺在硬邦邦的床上辗转反侧,看着从窗外透进来的仅有的光线,欲睡难睡。实在困得不行,才能勉强凑合睡上两三个小时。睡眠严重不足是下乡日子里最痛苦的事情了。黑黑的眼圈,是我本次下乡的一大收获。现在回想起来,这份经历应该是我生命里最艰巨的时光了吧。

下乡环境虽然艰苦,但支教生活却充满乐趣。

学生没有想象中的淘气,相反他们是那么的善解人意。他们都是很可爱的一群,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无论我讲的课题是什么,他们都会听得津津有味。也无论我课上得好不好,他们仍会在课后给我报以热烈的掌声。直到这时我才知道,并非所以的学生都是淘气的,或许只是当年的我们太坏罢了。我要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予我这个第一次踏足教坛的新人信心。

在支教期间,我们要像真正的老师一样,对学生负起最大的责任。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必须要认真备课。我一共只需要准备三个课题,所需的资料我也在下乡前准备好了。我原以为只要站在教坛上把资料读一遍就行,故下乡前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整理教案。但我的这一想法在到达学校的一刻马上转变了。仍然记得我们的领队林大人说过:“你们要记住,一旦戴上胸卡,你们就是真正的老师。”或许是受到这句话鞭策,或许是被学校的气氛感染,在正式上课的第一天我竟不由自主地按照老师的要求来提醒自己。我愿意花整整一天甚至两天来准备一个课题,我还愿意花上一两节课进行课前试讲。在不知不觉间,我把自己完全定位为一位老师,那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此时此刻,我终于感受到老师这一职业有多么大的魅力,同时她又是那么的神圣。备课是一件苦差事,讲课也并不好玩。一节课下来,我会汗流浃背,声嘶力竭。但我不在乎了,因为我的付出会在学生渴望的眼神里,会在学生一声声尊敬的“老师好”里得到回报。我爱上当老师的感觉了。

在不用上课的时候,我还会去听别的老师讲课。宗衡老师的课堂风格趣怪幽默,谢雯老师的授课内容深入浅出,英纯老师的讲课方式轻松活泼……从他们各具特色的课堂中,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

博罗公庄第一中学,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学校,在这里我第一次体验到当老师的乐趣。我想,无论将来的我是否会走向教坛,这一次的下乡支教经历绝对是我人生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我将永远把这份经历珍藏。

推荐专题: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中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