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花卉发展调研情况报告含(范文五篇)

2022-01-06 01:17:19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花卉发展调研情况报告含(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花卉发展调研情况报告含(范文五篇)》。

第一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花卉苗木产业生产经营户44家,种植面积

近1750亩,主要分布于安枞东线和安枞西线,其中:杨桥镇20户700亩,以永顺植物园260亩为代表林业休闲农家乐为主;大桥办事处眉山村17户400亩,以中小盆景花卉绿化苗木为主;白泽乡3户150亩,以城市绿化苗木为主;五横乡2户350亩,主要有浙江金华客商程久虎引进桂花新品种‘状元红’、‘金球桂’大苗基地300亩、安庆龙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棚育苗50亩;罗岭镇2户150亩,目前从事花卉苗木产业生产经营就业的人员达到400人,年生产各类花卉苗木175万株,年销售花卉苗木100多万株,实现销售总收入3000多万元。全区花木在地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有2户,100万元以上有10户,50万元以上的

有32户。大多育苗户在安庆江边都有盆景、桩头的销售网点,初步形成了以小区绿化、单位租赁办公绿化、零售的市场格局。

二、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发展目标明确。近年来,各级领导对花卉苗木产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将花卉苗木产业列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花卉苗木工作列为政府经济工作的重

要日程,要求林业部门围绕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建设市郊最大花卉苗木基地,要广泛宣传花卉苗木的发展远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地大户参与我区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

2、谋划发展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区以安枞东

线和安枞西线两条重点线路,形成两条绿色产业带。安枞东线以常规绿化树种为主;安枞西线的大桥办事处以盆景、树桩以及名贵绿化树种为主,杨桥镇花卉苗木以服务生态旅游和农家乐为主;五横乡和大龙山镇以桂花新品种“金球桂”和“状元红”培育推广和大棚育苗为主,罗岭镇以巨石山风景区入口积极申报安庆植物园项目。引进有经济实力的外商来投资花卉苗木业,实行工厂化、标准化生产与管理,以外商的销售市场带动花卉苗木生产的大发展,加快由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

3、排忧解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林业部门发挥指导

作用帮助苗木生产企业积极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积极引导和帮助相关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申报项目和争取优惠政策,解决企业苗木用地问题,培养当地土专家。

4、对接旅游,大力发展相关产业。以花卉苗木观光园、休闲农庄为方向,把花卉苗木种植和休闲观光相结合,打造生态旅游观光园区,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杨桥镇的永顺植物园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现已经是国家AAA级风景区和安庆市的科普教育基地。

三、存在问题

1、种植规模不大,辐射带动力不强。虽然目前我区花

卉苗木种植规模达1750亩,但和发达地区相比整个产业总体规模还偏小。永顺植物园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全区只有40多户参与花卉苗木种植。农民群众对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缺乏技术和资金,没有形成种植热情。

2、布局不合理,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我区花卉苗木

经营分散、专业化程度不高,特别是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者受传统小农观念束缚和资金条件等的限制,处于小、散、多、杂的状态,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资源的配置、利用和技术引进等方面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组织,抵抗自然灾害和防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3、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搭建花卉种植

的保暖钢棚每亩需要资金近2万元,广大苗木户缺乏发展资金,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流动资金也不足,而在花卉苗木产业上缺乏项目资金的支持,目前信贷服务明显滞后,行业担保机制不健全,抵押贷款难以解决。

4、技术人才相对缺乏,服务体系有待提高。现有技术

服务人才不多,服务网络不健全,农户种植管理和经营水平粗放,技术、信贷、信息、流通等专门服务不到位,比较效益不高。

四、发展对策

花卉苗木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

景。我们将以此调研的契机,理清思路,继续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

1、制定我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在现有苗木花卉

产业发展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重点要围绕建设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科普观光园和市郊最大花卉苗木基地的目标,要体现发展的规模、档次,要建设标准化生产区域。采取一次性规划,分实施的办法有序推进我区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

2、土地流转是加快我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我区的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不应是简单的规模扩张,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应以提升产品档次、打造特色精品。这些靠一家一户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必须进行大范围的土地流转,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有实力的企业进驻我区带动苗木花卉标准化生产,这是我区在今后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上要做的重点工作。

3、健全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一是成立区花卉苗木

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承担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宣传、规划、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二是建立专门的宜秀区花卉苗木网站。通过有关文字资料、展示相关图片积极推介宜秀区发展花卉苗木政策、产业现状和发展远景规划,让外界更加了解宜秀区,进一步提高我区花卉苗木的知名度。

4、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效应。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全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棚、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品牌、协调销售,努力实现花卉苗木生产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同时,积极争取项目和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扩大种植规模,增强辐射带动力。使企业做得大、发展效益好,也让广大农户在成功典型示范引导下,发展我区花卉苗木产业。

5、突出我区花卉苗木的特色。要搞好本地传统产品开

发利用,通过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提高产品附加值;结合本地气候、土壤等立地条件,引进一批适合推广的新品种,实行规模化种植。如我区香樟、望春花、桂花大苗、柑桔等乡土树种资源较丰富,市场供不应求,结合安庆城市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围绕城市和乡镇村的绿化,建立香樟、望春花、桂花大苗移栽基地。要加强科技服务力量,加快森防、植保等科技服务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科技服务力度,为苗农的生产提供一条龙服务。

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型的新时期,在森林城市建设和安庆后花园的建设中,我区花卉苗木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只要积极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制订有效措施,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载体,以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必能推动我区花卉苗木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第二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一)

农村电子商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方面和领域。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供销合作社系统也因长期扎根农村的先天优势,不仅在挖掘优质农产品,帮助农民解决“卖东西难”的问题上大有可为。在电商落地、网购进村、物流入户这些帮助农民解决“买东西难”的方面更是占尽先机。

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深化综合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供销合作社践行为农服务宗旨、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功能的重要阵地,还是顺应商业模式及消费模式深刻变革、实现传统经营网络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以电子商务为主要方式的现代流通发展迅猛,对供销社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为顺应“互联网+供销社”的发展趋势,钦州市供销社系统审时度势,积极发展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供销社电子商务工作起步晚,人才缺乏,任务重,压力大,各级供销社从实际出发,始终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予以推进,通过项目支撑,争取资金扶持,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整合各种资源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1、建设镇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目前,全系统已建成超过30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其中,浦北县寨圩站、白石水和龙门站已于**年建成运营,寨圩服务站占地1500平方米,展示厅250平方米,龙门服务站占地2600平方米,展示厅200平方米,白石水服务站展示厅100平方米,物流仓库1000平方米,已组织了本地60多种农副土特产品上架展示;

2、搭建县级供销电商服务平台。灵山县供销社为有效管理和协调电子商务运作,成立了灵山县振合电子商务公司,负责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去年就已经开通了网上销售荔枝的渠道,增加了荔枝销量,提高了农民的销售收入;

浦北县则以建设经营平台为抓手,大力实施经营体系改革创新,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投入资金近200万,改造建成寨圩、龙门等镇16个镇级电商综合服务站。并注册成立了“浦北县中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统一进行管理。并且搭建电商平台。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与总社供销e家平台链接,开通了供销e家浦北平台,上线优质本地特色农产品30余种,实现了电商销售100多万元。

二、积极发展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

钦南区供销社基础差,底子薄,为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寻找合作者,拟与广西联同众创公司合作建设钦南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该公司与中通物流公司合作,在钦南区各镇设置中通物流网点,开展了电商物流投递;

而供销社则协助组织各镇的特色农副土特产品,由电商收集及时通过中通物流发往全国各地。钦北区的大寺供销社建成的“综合服务站”内开设了与圆通快递物流和电子商务体验区,初步组建了“电子商务”服务站。

三、争取落实电子商务扶持有关政策。

钦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对投资新建大宗商品电子化交易、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网络交易、移动购物等信息化建设和改造,年交易额首次突破500万元以上的电子商务企业,按其实际投资额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钦州市供销社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年,灵山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获得中央“新网工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面积1200平方米运营中心的建设。

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扶持力度不大。对电商企业扶持力度不大,企业建设初期赢利能力差形成推进缓慢,项目后期跟进资金缺口大。2、是专业人才短缺。可以说人才决定电商成败,懂电商的人有,懂农村的人也有,既懂农村又懂电商的人稀缺,能熟练掌握电商的人员也很难在短时间里培养到位。3、是物流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全市物流仍处于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简单的发展阶段,物流企业规模过小,服务能力不足,物流技术水平不高,投入不足,解决农产品“最初一公里”和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力度需要加大。

五、对策及建议。

1、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支持、扶持力度,降低企业风险,培育壮大电子商务企业;

2、强化农民合作社电商人才培训。加大农村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力度,将电子商务培训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体系和就业创业培训体系。每年供销社牵头组织我市农民合作社相关人员参加电子商务及实战培训;

3、完善农村商贸物流体系。提升农村物流水平,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的支撑,公路运输是广大农村地区最基本的运输方式。要加快农村客货场站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努力提高农村客运网络的通达深度和覆盖密度。完善物流配套设施,完善农村配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商贸冷链物流。4、实施农特产品品牌战略。大力支持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并整合现有农产品品牌,用商标来启动名牌创立,引导农民规范使用农产品商标,加大对农产品商标的保护力度,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加强品牌宣传力度,提高了农特产品的知名度、附加值和竞争力。收集汇编各县(市、区)名特优农产品目录,开展名特优农产品文化创意设计,通过“互联网+农业”打造特色农产品网销平台,鼓励开展网上促销推广。5、加强与知名电商的合作。供销合作社与知名电子商务企业之间有竞争,但也有合作的空间,阿里的淘宝和京东的“一号店”特色馆,有一些是依托供销社来给它开办的,甚至是运营的。供销合作社在抓好自身电子商务平台组建的同时,要鼓励支持区县乡镇村供销社与知名电商企业合作,只要是为农服务,对农民有利,能够为农民提供实惠,就要大力合作。

(篇二)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发展农村电商有利于降低交易和流通成本、增加商业机会,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民收入、促进创业就业。为推动普安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根据县政协常委会的安排,6月18日至23日,县政协副主席王强带领县政协调研组(我局产业办赵永春同志作为政协调研组成员),对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县立足特色优势资源禀赋,积极搭建网络营销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特别是**年7月被列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之后,县委、县政府更是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培育服务平台,开发网适产品,发展电商交易,构建党政推动、市场主导、协会引领、产业支撑、品牌带动、全民参与的发展格局,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良好、进展顺利。

(一)组织领导得到不断加强。一是切实加强行政推动。坚持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成立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在县工科局设立电商办,负责协调、统筹、服务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制定出台了《普安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普安县电子商务创业大赛方案》、《普安县农村淘宝合伙人资金补贴办法(试行)》、《普安县电商物流补贴方案》、《普安县委党校电子商务培训实施方案》和《普安县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培训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并多次召开全县性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推进会议,全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要求、目的意义、业务流程、操作办法进行宣传,以此提高企业和农民群众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三是积极创建示范典型。依托电商示范县和农商联动示范县项目,全面提升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推动物流、网货、人才、服务等电商资源集聚,将全县各类电商网点建设成为特色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流通窗口。

(二)服务体系建设获得长足发展。一是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按照2020年基本实现“三有一能”(县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镇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农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的要求,截止今年6月,争取国家电商扶贫建设资金2000万元,县级匹配1000万元,建成县电商服务中心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36个,初步构架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的雏形。同时,引入社会资金3亿元,全力推进我县电商产业园项目建设。目前,产业园b区主体已全部完工。二是培育电商服务平台。引进、发展了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电商云等电商交易平台,培育普安宏鑫茶业有限公司等电商企业30家(其中**年新增21家,**年新增2家),促进76家传统企业(合作社)转型开展网络销售(其中**年新增34家,**年新增11家),发展网络店铺302个。三是培训电商服务人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紧扣增强内力抓人才培训,整合培训资源,邀请淘宝大学、知名电商企业讲师及高校教授,对部分涉农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和电商创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年7月以来,举办各类培训班112期,培训各类人员11000余人(次),为农村电商业务正常开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三)支撑体系建设取得较快进展。一是扩大乡村网络覆盖。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切实加快通信网络建设,扩大乡村网络覆盖面,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供网络支撑。全县有12个乡镇(街道办)实现网络覆盖,占100%;

90个村(社区)个村(居)委会所在地实现网络(4g及宽带)覆盖,占总数的100%。二是发展物流配送服务。大力发展物流快递公司,鼓励、引导物流企业在乡镇布设服务站点,扩大配送网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物流服务。全县共发展邮政、中通、申通、圆通、顺丰等物流快递企业19家共50个网点,12个乡镇(街道办)均有快递服务站点,实现物流乡镇(街道办)服务全覆盖。

(四)电商交易变得日趋活跃。一是加快特色网适产品开发。坚持把网适产品开发作为我县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鼓励、引导企业不断开发特色网适产品,强化产品的策划设计、商标注册、加工包装和宣传推介,对特色产品申请“地标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和“**名优产品”等认证,努力打造地方特色产品品牌。截至目前,“普安红茶”、“普安四球古茶”、“普安白芨”、“普安薄壳核桃”申报国家地理商标已获批准,“普安天麻”、“普安蜜柚”正在申报国家地理商标;

**省怡丰原生态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普安县细寨布依人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等38家企业获得“三品一标”企业称号;

普安县周易农产品精加工厂等3家企业获“**名优产品”称号。同时,开发茶叶、薄壳核桃、天麻、牛干巴、芭蕉芋、百香果、民俗工艺品、土鸡蛋、土蜂蜜等网适产品10多种。二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交易。工科、农业等部门积极组织电商企业参加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定期收集、发布特色产品信息,开展各种购销对接、网上促销活动,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交易。同时,积极鼓励产业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未就业大学生发展电子商务,开办网店、微店,实现创业就业。**年1-6月,全县农村电子商务累计实现网上交易额1852万元,其中:买入1100万元(仅以农村淘宝家乡版计算),卖出752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3%和40.01%。农村电子商务在促进农民增收、助推精准扶贫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三是探索多种电商经营模式。引导企业改变传统营销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运营”的经营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多方负责的品控机制,对网销产品开展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方位监督,为打造地域特色网销品牌奠定了基础。如:普安宏鑫茶业有限公司电商部成立以来,在普安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已建成线下体验馆1个,在淘宝、**电商云、天猫等平台开设网络店铺5个,手机商城1个,电商生态圈已初具规模。目前,该公司正在布局海外电商市场,通过该公司自己建立的5个外语网站(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销售普安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在相应的国家设立线下体验馆,提高了普安茶的美誉度。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发现,虽然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良好,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宣传发动仍不够有力,企业、农民认知程度较低。各级组织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不大、范围不广、形式单一,企业和农民普遍对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作用和途径了解不深。一些企业看不到发展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商机,片面认为电子商务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维护难,对发展电子商务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甚至多数企业至今还不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建立企业网站或网页。农村由于青壮劳力普遍外出务工,家中留守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对电子商务这一新生业态的认知能力有限,参与热情不高,电子商务的利用率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二)电商发展规模较小,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电商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层次较低、分布零散,缺少规模较大的领军型电商企业。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初具雏形,但50个行政村无服务点,距离实现全县乡村全覆盖还有很大差距。同时,已建成的县、乡(镇、街道办)、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中,能够正常运营、完全发挥作用的只占少数,一些村级电商服务点仍是“空壳”。一些能够运营的村级电商服务点,也仅仅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代购商品、代缴电话费等方便,而在促进“农副产品进城”上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

(三)支撑体系不够完善,电商发展存在短板。在宽带网络支持方面:宽带网络覆盖率仍较低。全县村级网络仅覆盖到村民委员会所在地,多数村民组未接通宽带网络,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营。在物流体系建设方面:一是物流网络覆盖不全。全县物流快递企业中,快递企业的物流网络多数只延伸到乡镇一级,电子商务物流到村“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非常突出,致使农村外购商品进村与农副产品进城处于“短路”困境。二是物流成本过高。目前全县电子商务物流费用一般为:包仓区首重3000克以内6元,续重1000克3元;

非包仓区首重3000克以内6-7元,续重1000克3—18元。以此标准计算,农民通过电子商务销售10公斤农产品到包仓区,需支付物流费用27元,核算属于亏损。总体来看,由于电子商务物流成本过高,发展电子商务的利润预期低于常规销售,挫伤了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三是配送服务不够规范。一些快递物流企业在商品分拣、配送环节对商品造成毁坏,给销售企业带来损失

(四)网适产品种类单一,特色品牌开发落后。一是网适产品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我县各乡镇的网销产品种类基本雷同,普安薄壳核桃”“普安天麻”、“青山牛干巴”等具有地域特色产品种批量小、没有形成规模,商品供应能力明显不足,有单无货的现象极为突出。二是网适产品品牌开发相对落后。乡镇和企业普遍对网适产品的品牌开发仍不够重视,不注重网适产品的开发、加工、包装和宣传,不及时跟进网适产品的商标注册和质量认证。一些土特产品包装简陋,跟不上县场需求;

一些网适产品因为无商标、无认证,不能上网销售;

一些有销路、有市场的网适产品只能借用兴义等州内企业的注册商标实现上网销售,不得不将巨大的利润空间转让给县外企业。三是网络交易购进多、外销少。全县农村电子商务今年1-6月虽然累计实现网上交易额1852万元,但购进占总量的59.3%,外销仅占40.7%,电子商务促进农村经济提质增效、促进农民稳步增收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完全显现。四是网销产品质量监管不够到位。全县尚未建立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网销产品的质量监管缺乏手段,难以杜绝网络销售中的欺诈行为。

(五)电子商务专业人员稀少,电商发展缺乏人才支持。全县电子商务发展缺乏专业人才,尤其缺乏数据统计分析、活动策划、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售后客服、宣传推介、美术美工等高端人才。农村普遍面临“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问题,虽然初步培训培养了一些人员,但多数专业技能偏低,只能完成电子商务的基本电脑操作,缺乏既懂农业农村工作,又懂电子商务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和农村电商带头人。

三、对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研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一是强化工作调度。定期召开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电子商务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工作调度,分阶段制定出系统、科学、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思路措施,合理设定乡村电子商务站(点)布局,不断强化市场化运作,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强化宣传推介。加大力度,改进方式,不断加强电子商务的宣传推介,提高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扩大农民参与电子商务的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发展电子商务的强大合力。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建议我县切实用好用足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系列奖励扶持办法,设立电子商务发展基金,对农村建办的所有电商企业、网店给予政策扶持和一定的资金补贴。四是强化机构、人员保障。建议为县电商办增加人员编制和相应的工作经费,引进专业人才,有效发挥主管部门的引领、指导作用。

2.健全服务体系,培育电商企业。一是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充分抓住我县列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大好机遇,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加快电商服务体系建设进度,争取实现村级电商服务站应建全建。二是加强乡村服务站点运营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服务站、村服务点的日常运营管理,积极引进第三方服务平台,定期发布农副产品供需信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交易,为农副产品“进城”提供服务,使乡村两级服务站(点)真正在助推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上发挥作用。三是培育壮大电商队伍。积极招商引进大型电商企业入驻普安,引领全县电子商务业快速发展。在全县筛选确定一批业绩好、潜力大、基础牢的电商龙头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进行重点培育,鼓励做大做强,逐步扩大电商产业规模,提升电商企业层次。把扶持发展电子商务与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返乡青年、种养大户开办网店、微店,不断壮大电商骨干队伍。四是探索多种电商经营模式。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农户+电子商务”、“专业合作社+农户+电子商务”等多种电商经营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发展。

3.完善支撑体系,弥补电商短板。一是加快通信网络建设。积极协调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通信支撑。二是扩大物流网络覆盖。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商务、供销部门与物流企业、电商在农村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上的共享衔接,积极整合行业资源,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鼓励物流企业加强协作、抱团发展,在乡(镇)、村集中、统一、分级设立配送站(点),优化物流配送线路,扩大物流配送网络覆盖面,构建以县城为中转、以乡村服务站(点)为基点、以到户配送为终端的城乡一体化综合配送体系,有效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到村“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降低电商物流成本。借鉴发展电子商务好的地区的经验,采取物流补贴、税费减免、项目倾斜等方式,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促其降低收费标准,减少物流成本,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四是规范物流企业服务。指导、监督物流企业建立商品分发、配送、运输等方面的作业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减少中间损耗,维护客户权益。

4.开发网适产品,打造特色品牌。一是大力开发特色网适产品。依托全县主导产业和文化、旅游资源,在巩固提高现有优势农副产品和民俗工艺品品质的基础上,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建立健全“三品一标”、“一村一品”等基础数据库,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实验和推广,培育、开发更多高附加值、高效益、富有地域特色的网适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档次,凸显产品的地域特色。二是合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切实加强对网适产品品牌创建工作的领导,努力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社会资源,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地方品牌。积极引进、培育分别从事网适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包装设计、网络销售的专业化公司,组建网适产品开发集团,合理分配网适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要素,对产品进行统一研发、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实现组织化生产、专业化运营、集团化发展。同时,高度重视网适产品的商标注册和质量认证工作,及时对新研发的产品进行商标注册,申请“地标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和“名优特新”等认证,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提高网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全力做好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农副产品产地追溯体系建设,建立部门间、区域间监管信息共享和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实行电子商务诚信“黑名单”制度,不断加强网络市场和网销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网上欺诈行为,提高失信成本,促进守法经营,营造诚信、安全、规范的电子商务市场环境。

5.培养专业人才,强化人才保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一步加大电商人才培育力度。依托淘宝大学、阿里巴巴等培训平台,重点培育从事电子商务培训工作的师资力量和懂电商业务、会经营网点、能带头致富的农村电商领军型人才。在普安县中等职业学校设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对大学生村官、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广泛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壮大电商人才队伍,为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篇三)

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李克强总理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扩大电商在农业农村的应用,鼓励社会资本、供销社等各类主体建设涉农电商平台。蒲城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农业产业如何升级,农特产品如何销售,农民如何增收”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互联网+”的产生,农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

近期,在政协领导带领下,县政协经济委组织部分委员,通过走访调查、听取汇报、座谈讨论、专家指导和赴浙江遂昌、桐庐等地考察学习等形式,就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现状

(一)党政重视。一是政策引导。**年底以来,我县成立了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蒲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蒲城县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编制了《蒲城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二是宣传培训。先后组织电商企业、爱好者近500人赴浙江桐庐、桐乡、遂昌及陕西武功等地考察,召开了2次千人推进会,并通过电视、网站、微信等媒介,广泛宣传电子商务,提升了群众的知晓率。创办了我市唯一的电子商务学校,建成全市最早的电商孵化基地,**年免费培训学员800多名,孵化网店1500家。三是积极服务。以“服务企业、服务网店”为宗旨,建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电子商务创业园,入住企业15户。四是激励引导。**年,县政府表彰了电子商务企业、创业明星、网点销售明星、优秀运营中心等优秀集体和个人,并通过示范带动、组织观摩、交流学习,激发了大众创业热情,全县电子商务创业人员(含兼职)达1.3万余人。

(二)势头良好。一是架构日益完善。本土电商建成23个镇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和359个村级服务站。县镇村三级架构初步形成,为培训电商人才、对接大型电商平台、实现“购物不出村,农资到地头”奠定了基础。二是发展速度较快。**年底,全县电子商务网站、网店6000多家,电商企业30家,其中年销售额上百万元的有毛女、玉女、民富园果蔬等15家,上千万元的有天子果蔬、创客女子联盟和寻秦记互联智库3家。

(三)成效初显。一是组织化程度提高。**年成立的县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会员达150余家,居全市前列。经协会协调,中通、韵达两家快递公司快递费(农产品)每单由8元降至5元。二是培育了一些品牌。“蒲城酥梨、蒲城椽头馍、毛女石子馍”等网销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年春节,蒲城椽头馍呈现价格上升、销量猛增的可喜局面。三是取得了初步成绩。天子果蔬、同富兔业、民富源果蔬开创了电商扶贫新模式。“农掌门”进行了智慧农业的新尝试。永信酱菜、东王西瓜酱、丞盛茄子干等受到网购迷青睐。电商青创会为尧山镇上王村、永丰镇曲里村、龙阳镇东王村网上义卖酥梨、苹果108万元。**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15亿元,销售额7.2亿元。“双11”当天,网络交易额1.54亿元,销售额近7000万元,其中农产品销售占70%。我县先后荣获“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和“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称号。

总之,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在创业培训、网店孵化、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走在省市前列,逐步形成初具特色的“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网店先导”模式,为今后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存在问题

目前,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主要解决的是“工业品下乡(下行)”问题,“农产品网销(上行)”依然困难重重,与“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要求有很大差距。

(一)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认识不足。对照武功“买西北、卖全国”思路及组建专门机构、整合资源、全力以赴抓农村电子商务的经验,我县多数部门、镇的领导未形成抓农村电子商务是“一把手工程”的共识,更未认识到其在落实供给侧改革、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助力精准脱贫等方面的重大意义。众多涉农企业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认识不足。大多农民的农村电商知识匮乏,缺乏生产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的积极性。

(二)与大平台对接不到位。浙江遂昌**年5月与阿里巴巴签定战略协议,率先建成全国首家淘宝县级特色馆,借此平台,当地农产品顺利走出大山,竹炭、土猪肉等热卖全国。**年底,其本土电商平台“赶街网”在12省、32县建成近2800个村网点,有效解决了“网货进村,土货进城”问题。受政策、资金等影响,我县虽与京东商城、苏宁易购达成合作意向,但未就农产品在其平台销售达成共识,与中国网库合作的“蒲城酥梨网”建设进展缓慢。

(三)无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浙江桐庐、桐乡、遂昌及陕西武功等农村电子商务先进地区的共同经验:建有集办公、仓储、孵化、分拣、食宿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商产业园,免费提供工商注册、项目申报、产品检测、数据保障、商品贸易、平台建设、物流配送、融资支持、物业管理等服务。受规划、土地、资金等制约,我县电商产业园建设滞后,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难以协同跟进,农村电商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配套政策未落实到位。《蒲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到**年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电子商务物流园区,已不能适应电商快速发展的需要。《蒲城县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提出“从**年至**年建立电子商务促进专项资金,总额度为1500万元”,至目前仅落实了100万元。反观浙江遂昌,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资金持续增加,**年是57万元,**年达900万元,**年到1293万元。

三、对策建议

我县农村电子商务虽处在起步阶段,但势头迅猛,潜力巨大。就电商而言,是“大鱼吃小鱼”,更是“快鱼吃慢鱼”。当前,我县若能抢抓机遇,通过快速精准发力,把农村电子商务做大做强,必将有利于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市场化销售、品牌化经营步伐,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必将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转型发展;

必将有利于加快推进精准扶贫,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此,我们建议:

(一)形成一个“眼光长远”的共识。电子商务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浙江遂昌是欠发达县域利用电子商务加快赶超的典型。**年以农林产品为主的电商交易额达5.3亿元,还带动“农家乐”收入2.66亿元,涌现出“茶叶村”、“青糕村”等大批网上产品特色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8年高于全省、全国水平。遂昌经验告诉我们,应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来培育,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原则,以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为目标,以“酥梨、椽头馍、金银花”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精准电商脱贫”计划,推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二)出台一套“精准到位”的措施。建议县委、政府统筹协调,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政策和办法。一是强化领导。“点面结合、多级联动”,形成强大的工作推进体系。确立农村电子商务“一把手工程”地位,成立高规格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确立镇村两级“一把手”领导责任制,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列入责任目标考核。二是强化扶持。出台含市场准入、国土规划、财政支持、人才培养等一揽子扶持政策。设立不低于1000万元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连续三年重点扶持物流配送体系、网点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宣传培训、品牌培育等。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资源参与农村电商。抓好酥梨、金银花、椽头馍、石子馍等优势农特产品标准化制定,建立健全标准推行、监管机制,通过补贴、奖励等引导标准化生产。采取贴息贷款、债券融资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先保障电商园区和重大电商项目建设用地。整合人社、教育、扶贫、农业、科技等部门培训经费,建立“网店运营人才实训基地”。引进县外优秀电商人才,建立专家学者、企业家数据库,力争三年内培训一万人次,鼓励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壮大农村电商骨干力量。

(三)建设一个“渭北知名”的农村电商产业园。为最大限度利用社会化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借鉴武功等地经验,改造利用南塬果品市场,发挥其交通便捷、基础较好(占地158亩,拥有洽源、西禹、宝华等多家物流公司及1座5000吨冷库,周边有红旗、大富豪、紫荆塬等3大停车场、数百家货运信息部)等优势,精心论证规划,将其打造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分设农产品特色馆、农产品线上线下体验馆、农产品检测中心、物流仓储等,为电商提供低成本的办公用房、网络通信、人员培训、仓储物流等公共服务。招引专业农产品电商,促进园区电商企业集聚发展,力争5年时间将其打造为一流的农村电商产业园。

(四)搭建一个“服务一流”的电商服务平台。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线下产业发展与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相结合,走抱团发展、融合发展之路。依托“乐村淘”、“新窗口”等平台,加快镇村服务站(店)改造升级,实现“单一代购”向“代购代销”转变,推动农特产品走品牌化、规模化电商销售之路。强化“借船出海”意识,加快与京东商城、中国网库、苏宁易购的合作,搭建县域对外电商平台,实现低成本快速发展。

(五)创建一批“全国知名”的网销品牌。“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生产“好产品”是基础,打造“好品牌”是关键。要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以销促产,倒逼农产品提质增效。一是做优产品。主动适应市场多元、消费升级趋势,围绕“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快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通过统一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统一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打造“蒲城酥梨、椽头馍、金银花”等产业集群,提高我县特色产品核心竞争力。二是打造品牌。顺应“品牌电商化,电商品牌化”趋势,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总结完善**年椽头馍品牌推广经验,实施好区域品牌发展战略,迅速改变品牌建设“小、散、乱”局面。支持有影响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辟蒲城产品专区,或嵌入其网站作为一个子频道,全方位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品牌,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实现农民就业增收。

(六)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化公共服务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构筑农村电商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一是减少干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干预。整合农业、财政、经发、商务、供销等部门资源,形成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有效合力。二是优化服务。推动农村电子商务资源整合优化,形成发展规模效应。培育、引进第三方服务企业,为电商提供软件开发、业务咨询、数据分析、网店建设、产品包装、市场推广、委托运营等专业化服务,组建具有社会公信力的电子商务认证、信用、安全等中介机构,拉长农村电商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完善纠纷处理、争议调解、法律咨询等综合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电商有序发展。三是强化监管。通过完善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制定“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推动电商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等,探索建立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的监督机制。发挥好公安、市场监管、商务等职能,依法打击网络虚假宣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四是加强自律。发挥好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作用。加快成立镇域电子商务协会,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统计监测、技术推广、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农村电商健康发展。

总之,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力促农村电子商务成为我县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大众创业、精准扶贫的新引擎。

(篇四)

根据市政协常委会的安排,5月24日至26日,市政协副主席席君忠带领市政协调研组,赴灵台、崇信、静宁三县,对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政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坚持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促进农村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引擎和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载体,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培育服务平台,开发网适产品,发展电商交易,构建党政推动、市场主导、协会引领、产业支撑、品牌带动、全民参与的发展格局,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良好、进展顺利。

1.组织领导得到不断加强。一是切实加强行政推动。坚持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成立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规划》、《关于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电商扶贫工作(静宁)推进会议,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要求、目的意义、业务流程、操作办法进行宣传,提高了农民群众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三是积极创建示范典型。大力争取国家、省上项目、资金支持,积极开展电商典型创建活动,发挥典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作用。**年庄浪县争取实施了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年静宁县、灵台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阳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线下体验馆“平凉馆”列入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9个贫困乡镇、34个贫困村列入全省电商扶贫试点乡村和先行先试乡村,3户企业被评为省级电商示范企业,3家网店被评为“全省优秀网店”,静宁县、庄浪县分别在全省电商扶贫经验交流会和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2.服务体系建设获得长足发展。一是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到2020年实现“三有一能”的要求,各县(区)认真落实《关于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的实施意见》,截止今年8月份,争取国、省电商扶贫建设资金6652万元,建成县(区)电商服务中心6个、乡(镇)电商服务站81个、村电商服务点321个,初步构架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的雏形。二是培育电商服务平台。先后引进、发展了淘宝网“特色中国·平凉馆”、苏宁云商“中华特色·庄浪馆”、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平凉通”、“地特网”、“淘崇信”、“泾川在线”、金果博览城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电商、微商交易平台784个,培育新阳光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宏达国盛集团、红六福果品公司等电商企业81户,成立电子商务协会6家。三是培训电商服务人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大力实施“万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工程”,举办各类培训班49期,培训电商人员7334人(次),为农村电商业务正常开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3.支撑体系建设取得较快进展。一是扩大乡村网络覆盖。协调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加快通信网络建设,扩大乡村网络覆盖面,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供网络支撑。全市有102个乡镇实现网络覆盖,占100%;

有321个贫困村实现网络覆盖,占贫困村总数的54%。二是发展物流配送服务。大力发展物流快递公司,鼓励、引导物流企业在农村布设服务站点,扩大配送网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物流服务。全市共发展邮政、中通、申通、圆通、顺丰、联合等物流快递企业30多家,在81个乡(镇)设立快递服务站点,物流服务覆盖81乡(镇)、321村。三是完善在线支付体系。结合推进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农行“四融”平台,实现了乡村在线支付服务全覆盖。积极引导农商银行、甘肃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增设金融服务网点,为农村网店开展现金结算、支付业务提供了便利条件。

4.电商交易变得日趋活跃。一是加快特色网适产品开发。坚持把网适产品开发作为考核电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鼓励、引导企业不断开发特色网适产品,强化产品的策划设计、商标注册、加工包装和宣传推介,对特色产品申请“地标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和“甘肃名优产品”等认证,努力打造地方特色产品品牌。全市共开发出“平凉金果”、“平凉红牛”系列产品和小杂粮、蔬菜、食用油、土鸡蛋、土蜂蜜、保健药枕、刺绣等网适产品300多种。二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交易。各级商务部门积极组织电商企业参加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定期收集、发布特色产品信息,开展各种购销对接、网上促销活动,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交易。同时,积极鼓励产业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未就业大学生发展电子商务,开办网店、微店,实现创业就业。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累计实现网上交易额1.18亿元,其中:买入7756万元,卖出4042万元。农村电子商务在促进农民增收、助推精准扶贫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三是探索多种电商经营模式。引导企业改变传统营销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运营”的经营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协会”多方负责的品控机制,对网销产品开展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方位监督,为打造地域特色网销品牌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发现,虽然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良好,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1.重视程度不够,政策资金支持较少。部分县(区)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谋划规划不够超前,政策支持不够有力,资金扶持不够到位。全市电商网店建设除争取国、省补助资金外,再无资金来源。市、县两级均未设立电商发展基金,发展电子商务的工作经费、培训经费尚未纳入财政预算。县(区)商务部门没有专门电子商务工作机构,没有配备专业工作人员,引领、指导、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职能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普遍存在重平台建设、轻运营管理的问题。

2.宣传发动不够有力,企业、农民认知程度较低。各级组织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不大、范围不广、形式单一,企业和农民普遍对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作用和途径了解不深。一些企业看不到发展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商机,片面认为电子商务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维护难,对发展电子商务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甚至多数企业至今还不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建立企业网站或网页。农村由于青壮劳力普遍外出务工,家中留守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对电子商务这一新生业态的认知能力有限,参与热情不高,电子商务的利用率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电商发展规模较小,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电商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层次较低、分布零散,缺少规模较大的领军型电商企业。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初具雏形,但仍有22个贫困乡镇无服务站、273个贫困村无服务点,特别是乡村服务站(点)建设目前仅仅是计划覆盖到贫困乡、村这一范围,距离实现全市乡、村全覆盖还有很大差距。同时,已建成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中,能够正常运营、完全发挥作用的只占少数,一些乡镇电商服务站、村电商服务点仍是“空壳”。一些能够运营的村电商服务点,也仅仅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代购商品、代缴电话费等方便,而在促进“农副产品进城”上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

4.支撑体系不够完善,电商发展存在短板。在宽带网络支持方面:一是宽带网络覆盖率较低。全市贫困村网络覆盖率仅为54%,目前仍有273个贫困村未接通宽带网络。二是农村宽带接入速率较低。已实现宽带网络覆盖的乡(镇)、村,宽带网络普遍带宽狭窄、接入速率较低,网络运行存在质量差、速度慢、稳定性低、断线率高的问题,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营。在物流体系建设方面:一是物流网络覆盖不全。全市物流快递企业中,只有邮政快递的物流网络基本覆盖到村一级,其余快递企业的物流网络多数只能延伸到乡镇一级,电子商务物流到村“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非常突出,致使农村外购商品进村与农副产品进城处于“短路”困境。二是物流成本过高。目前全市电子商务物流费用一般为:省内首重1000克以内6—12元,续重1000克2—4元;

省外首重1000克以内10—23元,续重1000克2—12元。以此标准计算,农民通过电子商务销售20斤小米,需支付物流费用24元以上,核算属于亏损。以静宁县常津果品公司为例,**年11月至**年5月期间,虽然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苹果18万单、实现销售额720万元,但经营成本仅快递费一项就支出180万元,平均每斤苹果支付快递费1元,企业实现利润仅36万元。总体来看,由于电子商务物流成本过高,发展电子商务的利润预期远远低于常规销售,挫伤了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三是配送服务不够规范。一些物流企业在商品分拣、配送环节对商品造成毁坏,给销售企业带来损失。如静宁县物流企业偶尔对苹果造成外伤,影响了平凉金果的品牌声誉。

5.网适产品种类单一,特色品牌开发落后。一是网适产品种类单一、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七县(区)的网销产品种类基本雷同,品种主要以“平凉金果”、“平凉红牛”系列产品为主,小杂粮、土特产等地域特色产品种类少、批量小、没有形成规模,商品供应能力明显不足。二是网适产品品牌开发相对落后。各县区普遍对网适产品的品牌开发不够重视,不注重网适产品的开发、加工、包装和宣传,不及时跟进网适产品的商标注册和质量认证。一些小杂粮、土特产品包装简陋,跟不上市场需求;

一些网适产品因为无商标、无认证,不能上网销售;

一些有销路、有市场的网适产品只能借用外地企业的注册商标实现上网销售,不得不将巨大的利润空间转让给外地企业。三是网络交易购进多、外销少。全市农村电子商务虽然累计实现网上交易额1.18亿元,但购进占总量的60%,外销仅占40%,电子商务促进农村经济提质增效、促进农民稳步增收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完全显现。四是网销产品质量监管不够到位。全市尚未建立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网销产品的质量监管缺乏手段,难以杜绝网络销售中的欺诈行为。一些不法电商缺乏诚信经营意识,借助“平凉金果”品牌效应,在网上以次充好,用外地苹果冒充静宁苹果销售,给“平凉金果”品牌保护带来压力。

6.电子商务专业人员稀少,电商发展缺乏人才支持。全市电子商务发展缺乏专业人才,尤其缺乏数据统计分析、活动策划、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售后客服、宣传推介、美术美工等高端人才。农村普遍面临“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问题,虽然初步培训培养了一些人员,但多数专业技能偏低,只能完成电子商务的基本电脑操作,缺乏既懂农业农村工作,又懂电子商务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和农村电商带头人。

三、意见建议

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研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一是强化工作调度。定期召开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电子商务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工作调度,分阶段制定出系统、科学、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思路措施,合理设定乡村电子商务站(点)布局,不断强化市场化运作,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强化宣传推介。加大力度,改进方式,不断加强电子商务的宣传推介,提高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扩大农民参与电子商务的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发展电子商务的强大合力。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建议市上尽快出台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奖励扶持办法,设立电子商务发展基金,对农村建办电商企业、网店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同时,将非贫困村与贫困村同等对待,在发展电子商务上给予项目、政策、资金支持。四是强化机构、人员保障。建议为县(区)商务部门增加电子商务专业机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引进专业人才,有效发挥主管部门的引领、指导作用。

2.健全服务体系,培育电商企业。一是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大力实施国、省电子商务示范创建活动,加快电商服务体系建设进度,争取**年实现贫困乡(镇)、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并逐步向非贫困乡(镇)、村延伸,努力做到应建全建。二是加强乡村服务站点运营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县(区)电商服务中心、乡服务站、村服务点的日常运营管理,积极引进第三方服务平台,定期发布农副产品供需信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交易,为农副产品“进城”提供服务,使乡、村服务站(点)真正在助推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上发挥作用。三是培育壮大电商队伍。积极招商引进国内大型电商企业入驻平凉,引领全市电子商务业快速发展。在全市筛选确定一批业绩好、潜力大、基础牢的电商龙头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进行重点培育,鼓励做大做强,逐步扩大电商产业规模,提升电商企业层次。把扶持发展电子商务与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返乡青年、种养大户开办网店、微店,不断壮大电商骨干队伍。四是探索多种电商经营模式。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电子商务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农户+电子商务”、“专业合作社+农户+电子商务”等多种电商经营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发展。

3.完善支撑体系,弥补电商短板。一是加快通信网络建设。积极协调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增加宽带带宽,提高光纤流量和接入速率,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通信支撑。二是扩大物流网络覆盖。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商务、供销部门与物流企业、电商在农村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上的共享衔接,积极整合行业资源,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鼓励物流企业加强协作、抱团发展,在乡(镇)、村集中、统一、分级设立配送站(点),优化物流配送线路,扩大物流配送网络覆盖面,构建以县城为中转、以乡村服务站(点)为基点、以到户配送为终端的城乡一体化综合配送体系,有效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到村“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结合全市果、菜产业发展需要和农副产品季节性、易腐性特点,加快果、菜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冷链物流供给能力,解决果、菜长途运输保鲜问题。三是降低电商物流成本。借鉴陇南市发展电子商务的经验,采取物流补贴、税费减免、项目倾斜等方式,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促其降低收费标准,减少物流成本,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四是规范物流企业服务。指导、监督物流企业建立商品分发、配送、运输等方面的作业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减少中间损耗,维护客户权益。

4.开发网适产品,打造特色品牌。一是大力

推荐专题: 水溶肥市场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