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查报告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查报告共》。
告
2020年4月19日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处在急剧的变化之中,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同时大学生同样要面临的来自社会、家庭、学习、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践中努力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 价值观 心理素质
调查目的:
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人们社会行为的多样性和社会选择的不确定性。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当代大学生,其价值取向自然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并由此必将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特征以及其身心发展规律、正确德育的客观规律,建立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和充满活力的教育方法,引领当代大学生形成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主导价值观,促使她们身心协调发展、健康成长,在当前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调查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工学院09至12级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到的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达96%,其中男生301人,女生179人。
调查方式:
使用自己编制的“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围绕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道德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职业价值取向和心理健康状况、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提问。然后分别统计各类学生选择答案的百分比进行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现状分析
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认同的一个倾向性态度,也就是指一个人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相应的选择。就现代的大学生而言,她们多为独生子女,在中学及以前的教育过程中,学习与升学的压力,生活上对家庭的过多依赖等,使得她们在心理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协调,个体需要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使她们进入大学后有较多的不适感、失落感和彷徨感。同时,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化,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文化的交融与对抗,使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社会价值,道德价值,人生价值,等多方面的价值取向,无不体
3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突出价值取向经过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一)社会价值取向
绝大多数同学对社会的实情有着清楚的认识,注重和关心社会,亦能以社会利益为重。在“您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果有多少了解?”的问题上,有13.43%的同学认为“知之甚少”,其余的均认为知道的比较多;在“您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新闻吗?”的问题上,“经常关心”和“一般关心”的同学达80.60%,而没有同学选择“不关心,与我无关”选项。这充分说明,当代高职大学生对社会比较关注,了解比较深入而全面,并热心投身于社会的各项改革之中。
在“你认为个人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调节?” 的问题上,98%的学生认为应以“集体利益优先”和以“个体和集体利益并重”,只有2%的同学是以 “个人利益优先”。在“你认为当前社会竞争体制合理吗?”的回答上,却有40.29%
同学认为“不合理”,只有16.41%的同学认为“合理”,认为“不清楚”的也有32.83%同学之多。这说明,当前高职大学生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利益问题的看法比较客观,完全符合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但对于社会的客观公正性的认识却缺乏理性和全面性,易受到社会表面现象的影响,这与同学们的社会阅历、知识、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广泛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的耳闻目睹有着极大的关系。
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道德价值取向
道德价值的取向,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与人性的美丑,它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道德根基。“道德观念是否有一个标准”有46%的人选择的是说不清;同学都认为道德观念只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没有一定的标准,也不应该用很精细的观念去框定。“智慧和品德哪个更重要”智慧和品德的支持率不相上下,分别占42%和40%。这说明品德高尚还没有成为理所当然的重中之重。“是孝敬父母重要还是报效国家重要”B选项的人占了57%。而C选项的人仅仅只有12%。虽然有孝心是很重要的,可是选择报效祖国的人实在也有点少。而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又回到了主题,在道德和诚实之间,同学们很难抉择。认为诚实和道德是同等的。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国人注重礼仪是有目共睹,从长尊幼卑到举手投足都有一定的规矩。在这样悠长的历史下中国人也该是十分注重道德品行的。但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道德观念的模糊让人担忧。
(三)人生价值取向
人生目的过于个性化,目标比较模糊,态度消极、意志欠缺。在“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上,37.31%学生选择“为了生存”, 23.88%选择“出人头地”, 16.41%选择“兴趣理想”,11.94%选择“报答父母”,而选择“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居最后一位,只有10.46%的比例。
在“在大学期间,您树立自己的目标了吗?”的问题上,到当
5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前为止有71.65%的学生还未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与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是极为不相适应的,应引起广大西青年思想教育者们的高度重视。在“在大学您是怎样对待学习和考试的?”问题上,有40.29%的学生认为“平时不必注重,考试靠突击”,有11.94%的人认为“无所谓,随遇而安”,2.98%的人认为“能玩就玩,能作弊就作弊”, 而“从始至终非常重视”的学生只有44.79%,这似乎也印证了上一个问题的答案。在“您对参加各种学生活动的意愿”的选择上,只有40.29%的学生选择“经常且很乐意参加”,而其它学生均表示“有时或很少,没兴趣参加”。
(四)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人物
在“谁对您当前的价值观影响最大?”问题的回答上,选择“家人”的占47.76%, 选择“朋友”的占23.88%,排第三位的是“书籍”(11.94%),第四位是“老师”(8.95%),其余的是“同学”、“其它人”和“网络”。从中不难看出,当前高职大学生个体成长最易受与其生活最接近的人(榜样)的影响,家中亲人和价值观相同或相近的朋友就是这样的榜样——亲人与朋友的成功与失败,以及各种经历与言论,都会成为她们成长的借鉴经验。而老师、同学对她们的影响越来越小,可能是老师的言行过于纸上谈兵,或者老师本身的价值观念与社会现实有着很大的反差,从而导致学生的认同度过低。另一方面,同学又与自己一样没有多少人生阅历,影响上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
6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极其复杂和严重,因此只有找到症结之所在,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优秀人才。
心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是物质高度的发展的产物,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心理包括心理现象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现象是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征。心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主观性的社会性。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经验的人或者具有不同性格的人来说,面对问题是其心理反应是不同的。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家庭、生活、学习和就业等等各方面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一压力不但对步入社会的人造成影响,也对在校的大学生造成了影响。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一些事情一旦处理欠妥,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产生不可忽视的危害。特别是现在一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可能过于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够,出现交际困难。同时害怕遇到挫折,虚荣心又强烈,对一些细小问题无法进行冷静处理等,因此容易在心理上走向偏激。出现情绪波动等一系列不良状况,考虑到这些,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多数人的心理都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人生的每一时期,各有其特定的问题和困难,某一时期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不解决,危机将影响下一时期的发展;如果困
7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难和问题得以解决,那么危机将化解,人生将会继续顺利发展,而且还将发挥良好的基础作用,并有助于后期的发展。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并解决好青年特别是将要担负国家建设重任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如果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歪曲而且存在消极心理,长期积累又得不到缓解和化解,就容易造成心理障碍,轻则影响她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重则影响她们自身今后的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1.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迷茫
现在的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对自我和她人、对环境和社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对人生的走向和意义也有了初步的思考,同时对于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一些美好的憧憬和预期。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与生活、新的自我定位,大学生难免会发现眼前的一切并非所想的那么美好。竞争的压力、生存的焦虑、发展的期望、情感的困惑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当她们发现在实际得到的和期望得到的、自己得到的和她人得到的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的时候。有35.2%的同学认为,大学没有她们所想象的那样高雅和浪漫,缺少文化气息。在迷失自我的时候,大学生远离亲人和朋友,心中的苦闷无处诉说,一旦有问题想不通,死钻牛角尖,心理就会严重失衡,迷失前进方向。
2.学习与发展的挣扎
自觉、自立、自主、创造是大学学习的特点。一些同学在进入大学后未能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导致考试失利,从而带来厌
8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有些同学甚至会患上考试焦虑症,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问题。学会“学习”成为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一步。学会学习的实质就是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一些初入大学的大学生正是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才阻碍了知识的获得和智能的发展。调查中,29.64%的同学认为学习是当前自己感到压力最大的一个方面。如果说学习的苦恼往往出现在低年级的同学身上,那么毕业后的选择则困扰着相当一部分大四的学生。考研、就业还是出国……众多学子在这样的十字路口徘徊。如何面对早晚都要涉入社会的现实,给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位,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结。
3.现实与虚拟的碰撞
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是非常普遍的,也是调查中反映最多的问题。有39.1%的同学认为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心理学家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因此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人际关系的失衡带来的。学校周围的网吧成了不少大学生打发时间的好去处,她们长时间陷入网络的虚拟空间不能自拔,玩物丧志。许多同学面容憔悴,睡眼惺松,精神萎靡,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耽误了学业。大学生的论坛里随处可见的一篇篇期盼友谊、发泄孤独的文章反映了一方面,不少在校大学生渴望友情,渴望理解与同情,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又不能正确认识交往和缺乏交往的技巧又使她们陷入交往的误区。高期望值与低成果造成的心理上的巨大反差,让这些同学苦苦寻觅
9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却又毫无结果,于是开始闭锁自己,心理上的失衡就容易导致对身体的伤害,甚至对生命的放弃。
4.恋爱的合理性与不确定性的冲突
恋爱现已成为当代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爱情存在于大学校园自有其合理性,大学校园是一特殊的社会环境,共同的集体生活、学习方向使得大学生们相互接近,再加上正值情感的萌发期,大学生之间很容易擦出爱的火花。然而在这浪漫爱情画面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问题。不正确的恋爱动机往往会影响到她们对爱情问题的处理。有恋爱就会有失恋,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明白大学是缺乏成熟的恋爱条件的,经济上自顾不暇,双方都存在变化发展的可能性,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正是这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导致大学失恋率高。对正处于情感发展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失恋是生活给她们的第一道难题,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概括来说就是大学生是个承载着社会和家长高度期望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但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种意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新的社会,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价值观的挑战和解构是强烈的。市场经济是保护开放、平等、自由和竞争的经济,因此,独立性和平等自由是其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前提条件。中国社会主义
10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使当代大学生培养了自立、自强精神,强化了竞争拼搏意识等。但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也具有负面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使钱的多少成为不少大学生衡量人的价值大小的主要尺度。美好的信念与现实不符,从而造成心理上的扭曲。有48.2%的同学认为,现实与老师的说教不一样。
2.就业难带来的问题。就业难问题是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重要原因。本次调查显示,有26.73%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感到最大的压力是毕业后的就业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实施高就业政策,导致中国各行各业的许多单位都人满为患。而现在,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各单位又在进行减员增效。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政策的导向,各大学校纷纷扩大招生,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增加了就业供求比例的失衡。另外高校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毕业生人才与社会需要的脱节。使得大学生有种进入社会后却发现无用武之地之感,从而产生了迷茫感
3.学校和教育方面的因素。学校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环境和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着更为直接和深刻的影响。然而,长期重智力轻能力、重科技轻人文的培养模式导致大学生的精神失落,她们面对自己的人生困惑往往无力自解。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和技术主义造成高校的盲目和浮躁,普遍缺乏远大的办学目标和理想,远离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而没有全面发展
1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的人也就没有全面腾飞的民族。调查显示,只有27.76%的受调查者认为“校内教育”是对大学生最有影响的渠道。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在校大学生数量在急剧增多,伴随学生增多的同时,大学内部对学生的管理弱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另外,相当数量的学校并没有提供相关规章制度的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使大学生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教育。
4.贫富差距问题。贫富差距这一深刻的社会问题也反映到高校的校园中来,成为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第二号“杀手”。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是一个班的同学,有人花钱大方,追求“卓越”生活,而有人却省吃俭用,到处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其实,今天的大学生明显带有相对贫困的性质。相对贫困比绝对贫困容易忍耐,但相对贫困比绝对贫困构成更为复杂的心理压力。今天的大学生对待贫困的心理承受力越来越差金钱问题是大学生活的主要矛盾,毕业之后的贫困依然未有穷期,正是这种悲观消极的心态,严重降低了大学生的心理受耐力,再加上校园里的消费攀比、歧视贫困这些不正之风,更在强化着贫困生的自卑感。 1.您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新闻吗?
经常关心 一般关心 不关心,与我无关
2.你认为个人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调节 集体利益优先 个体和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优先
1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你认为当前社会竞争体制合理吗? 不合理 合理 不清楚
5道德观念是否有一个标准 有 没有 说不清
6智慧和品德哪个更重要 智慧 品德 不相上下
7您对参加各种学生活动的意愿 经常且很乐意参加 有时或很少 没兴趣参加
8是孝敬父母重要还是报效国家重要 一样很重要 孝敬父母 报效国家 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生存 出人头地 兴趣理想
2020年4月19日
13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报答父母
为国家社会做贡献
9在大学您是怎样对待学习和考试的? 平时不必注重,考试靠突击 无所谓,随遇而安” 能玩就玩,能作弊就作弊 从始至终非常重视
10谁对您当前的价值观影响最大? 家人 朋友 书籍 老师 同学 其它人 网络
是奉献还是索取?学问、金钱、官职、舒适、悠闲、享乐、刺激、冒险,利人还是利己,是信奉集体主义还是信奉个人主义?等诸方面因子,作为一种价值取向,都在大学生眼前眩耀、闪动,供大学生挑选和确定。大学生处于多重选择和诱惑之间,而且因不可兼得,甚至无从选择而焦灼迷茫。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人们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联合进而与自然界抗争,因而形成了“重遵从,重感情,少独立性,少理
1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性,少自我判断和创新”的观念。计划经济体制也形成了“重依赖,少独创,重情感和崇拜,少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观念。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它需要人们靠自身的力量竞争,结果是优胜劣汰。它要求人们的观念从依赖向独立创新转化,从重祟拜和感
情向重独立思考和理2020年4月19日
性分析转化。 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培养取得成效的必然要求。如下是中国人才网给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实践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一扇尘封的大门被推开,释放出压抑已久的旺盛生命力,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改革开放三十年,党带领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三十年里,国内农民的生活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了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新变化,我们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团于10月25日至26日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天下第一村”江苏省华西村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25日清晨6点,我们一行人登车起程了。26日早晨,大巴驶进了久负盛名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初到华西村,村口大型展牌上“天下第一村”的大字映入眼帘,鳞次栉比、井然有序的别墅群,让我们不禁啧啧称叹。“车看华西有福气,船看华西有财气,山看华西有神气,步行华西有灵气,细看华西有骨气。”这段精到的评价,不仅是华西人的自信,也是所有到过华西村的人对这里的赞美。我们在沿路欣赏了华西世界公园、龙西湖风景之后,跟随当地导游参观了华西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之后,我们参观了“华西之路”图片教育展,听取了华西村党支部副书记周丽的报告,观看了华西特色艺术团的表演。这让我们切身体会了华西“五容”、“五子”、“五业”、“五统”、“五湖四海”的宏伟规划,感受到了吴仁宝老书记一切从实际出发、走华西特色的先进思想。游幸福园、走访农家、登塔俯瞰“大华西”。在华西看到的一切,无不透露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
下午3点,实践团在华西村7号塔会议室与村干部面对面座谈交流,我们就华西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请教了与会的华西村村干部们。“我们在分配制度上采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和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共富不等于均富,奖励采用现金和股份”。村干部这一番话语让我们隐约发现了华西村致富的真谛。
下午4点半,实践团的大巴驶离华西。可是,我的心,仿佛还在华西游荡。那巍峨挺拔的华西金塔,那精彩纷呈的艺术表演,那耸立在那半山之巅的“天安门”……威武的雄姿,从容的气魄,每一样都折射着华西人民励志进取,高歌猛进的精神,每一样都凝结着华西人民的智慧与美德,每一样都见证着改革开放带给华西村的巨大变化,更见证着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留下的深深足迹。
回到学校,我的思绪一直沉浸在华西村给我的震撼里,这样一个小小的村子,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魔力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在网上找了大量关于华西村的资料。看了这些,才明白,为何华西村会从一个贫困的小村庄奋斗成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代表。
长江滚滚,沃土莽莽,演绎30年沧桑巨变,见证30年辉煌历程。华西村在村党委老书记吴仁宝同志的带领下,以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创新实践,建成了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从上个世纪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华西人抓住了每一个历史发展的节点,发扬 “困难难不倒、威吓吓不倒、表扬夸不倒”的“华西精神”,实事求是、自强不息、勇于奉献,敢为人先、敢于超越。因而华西村从一个60年代的穷乡僻壤一跃而成为如今闻名中外的“天下第一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代表,其发展经验对新农村建设有诸多启示。
s("download_bottom");《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
年级专业:16级工程管理2班
学号姓名:饶玉才 166789035 翁光辉 166789039 林伟 166789044 陈震宇 166789045 谢云飞 166789046 贾承林 166789057 完成时间:2017年5月1号
成绩:
指导老师:黄丽华
“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认识的本质等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谈谈“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从此事件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关键词:时代楷模、群众意识、自力更生精神
中央宣传部4月25日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他带领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
一、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分析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愚公精神,在黄大发同志身上得到了发扬光大。他选择了释放无悔青春,意味着他每天需要面对繁琐单调的基层工作,甚至是生命的巨大考验。恶劣的自然环境,物质上的匮乏,并不是精神上的空虚,他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村民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千百年来靠天吃水的历史,这种精神就是不畏艰险、克难攻坚的愚公精神,体现黄大发同志有意识去改变乡村,提高乡村的水平。
意识对物质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
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观念地存在着”。
第
二、意识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现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建构。
第
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意识能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的观念的东西更重要在于以这些观念地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吧“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展现出来。变为客观事实。
第
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黄大发同志始终透着一股奉献自我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一心为民的正气。一心带领群众绝壁引水的事迹让各地干部群众深受感动。物质决定意识,黄大发同志用自己行为向广大人民展现自己改造城乡的决心。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重视意识的作用。
我们要正确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行动。
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是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二、用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分析
由于黄大发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坝,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而且没有水,别说发展产业,村民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一些家庭吃盐都需要赊账。正因为如此,黄大发他带领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体现事物的普遍联系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当乡村处于落后才会想到如何发展。
事物的联系具有的特点:
一、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联系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去认识事物,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二、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结构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的,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出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
三、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 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四、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作用的诸要的总和。条件对事物发展好人的活动具有支持和制约作用,有利条件和促进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不利条件制约和阻碍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在条件面前并不是消极行为,经过努力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不顾客观实际可能硬要去改变条件,做拔苗助长、帮蝶破茧的事情。我们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胸怀大志、奋发有为,既善于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又善于化不利条件为有利,这才是科学态度。
三、用认识的本质分析
对于贫穷,黄大发比别人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几岁时,母亲就去世;父亲抽大烟,败光了家中房屋和田地后撒手人寰。13岁,黄大发便成了孤儿,滚草窝,吃百家饭长大。对于摆脱贫困,他有着比别人更强的决心。“穷就穷在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黄大发认识到想要脱贫就必须解决水源的问题,从而着手实践,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10公里的“天渠”。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活动,是认识生产和发展的基础。
一、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这是因为: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二、实践是人类意识的活动,体现自觉能动性。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活动总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是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就作为目的在实践者头脑中以观念存在着,这个目的决定者实践者的行为。
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进行的,任何人的活动都不能离开与社会联系。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四、总结
因此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指导日常生活显得至关重要。我们事物的普遍性联系能够处理好生活中团队和个人关系;认识到生活中的食物总是有好的一面,也是有坏的一面,不必过于执着;了解到世间万物皆有联系,要全面的想问题,处理问题;领悟到人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要有耐心,有毅力,那么终究有美梦成真的一天。有些同学认为这门课程深奥难懂,
我觉得虽然从初中政治就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但却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而且认为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但是我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发现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体现出其中的原理。比如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在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时时可以用到,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必定事半功倍,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玉侠、张鑫鑫、孙曦婷、刘雨薇、刘雪、王楠
案例分析(2009级) 题目:我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09级3班 姓名:张洪斌、王晶华、袁琳琳、范金鑫、杨指导教师:李晓晴 得分:
2010-02-01 经济参考报发表题为《上面的政策是好的,但到了下面就走样》的文章:一些农民说,上面的政策是好的,。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种粮大户张海清说:“国家的政策是真好,但下面一执行就走样,去年国家托市收购玉米,国标二等玉米每公斤1.5元,可实际到粮库根本卖不上这个价,很多时候都在水分上做手脚。”他认为,国家给了农民好政策,不能出了政策就拉倒,在具体执行中应加强监管力度,让惠农政策能真正惠及农民。
在松花江镇上一个小卖店里,几个农民正在闲话家常,农民张守玉说,他家里一公顷多地,今年也就打了6500公斤左右,比去年减产一大半;另一个农民李忠强说,他家的情况也差不多,1.5公顷地的玉米,今年才打了不到1万公斤„„由于遭受了严重旱灾,2009年吉林省粮食产量有明显下降,总产在275亿公斤左右,主产县很多农户都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地处吉林省中部地区的德惠市是全国知名的产粮大县,全县336.9万亩农田有240万亩受旱,占农田总面积的75%左右,其中绝收面积就达到了10万亩,预计粮食减产要达到三成左右。
说起当前的困难,农民普遍表示,目前最担心的就是节后的粮价。他们说,产量肯定是不行了,如果价格再上不去,今年的收入就会出问题,还不上种地的借款,明年购买种子、化肥的钱都没有。《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中发现,当前农民对粮价的期望值普遍较高,希望能通过较高的价格弥补减产带来的损失。张守玉说,现在都说市场经济,市面上东西少了价格肯定就能高,估计挺到后期能卖到每公斤2元钱;小卖店老板李怀志说,春节后粮价肯定要涨,关键很多人等不到那个时候,很多人种地就是一年倒一年,赚点吃喝,家里没什么积蓄,年关到的时候想不卖粮都不行。
在磐石市取柴河镇新胜村,村民王辉回忆说,去年因为着急种地用钱,2万多公斤水稻的价格每公斤还不到1.5元,承包土地、种子化肥等农资、雇佣劳动力各项费用加起来,剩不下什么钱,但不卖根本没有别的办法。他说:“而且今年卖粮还不知道什么形势,去年虽然国家给了好政策,但卖粮过程中不仅要排大队,还要给好处费才能评上好等级,大伙抢着卖粮,国储库门前大队排出去有几公里远。”据他介绍,去年他们村普遍都往国储库送,有的排队排了几天几夜,最后还没卖上好价钱。
在德惠市松花江镇的小卖店里,张守玉等几个农民表示,他们担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自从国家开始给农民补贴以来,种子、化肥价格年年都涨,种地的成本越来越高,国家给的那点钱实际上都不够填这个窟窿。”他说:“生产资料这个东西,种地必须得用,如果来年价格继续这么涨下去,恐怕大伙种地连账都
算不过来,也就没了活路了。”
四平市农委副主任周一平说,去年,以化肥为代表的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很大,化肥平均涨幅在40%-50%之间,个别品种达到80%。以四平市用得最多的复混肥为例,前年平均1800-2000元/吨,去年已经涨到2000-2800元,涨幅高达50%。尿素的涨幅也在20%以上。 对于今后的期盼,吉林省榆树、德惠、公主岭等一些产粮大县粮农表示,首先还是希望国家出台更高的托市价格,最大限度减少农民因干旱减产造成的损失。吉林省农发行办公室主任史德顺说,去年吉林玉米大丰收,创历史最高纪录,国家出台了每公斤1.5元(国标二等)的保护价初期,玉米收购并未出现量增价涨的情况,市场价格反而不同程度下降,农民售粮价格也都在政策性价格之下,政策“托”市场“压”农民,粮食并没有卖上好价钱。《经济参考报》记者去年在一些玉米加工企业采访时发现,当时由于气温偏高,湿玉米不便储存,养殖业遭遇寒冬饲料需求不旺,加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玉米市场整体需求不旺,市场上呈现出粮多但收购群体少的局面,不少企业纷纷下调玉米收购价。
分析去年玉米价格“托”不起来的原因,史德顺说,从供给看,季节性供给压力较大,农民销售心理存在差异,部分农民“卖跌不卖涨”,玉米上市量增加;从需求看,国内饲料需求不旺,企业采购原料态度谨慎,尤其对于玉米,在季节性上市旺季、价格可能继续下探的情况下,大多随用随购,批量采购现象很少,进而打压价格走低。一些专家认为,尽管目前的临储价格已经高于去年,但由于执行了不同的评价标准,而且经历旱灾粮食品质有所下降,对于农民来讲,实际的临储价格并没有强过去年;价格方面,建议有关部门在通过综合调查,在“保底价”基础上略微上调,既要尽量弥补粮农因干旱减产造成的损失,同时也要考虑到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谨防“粮价带百价”现象。
生产资料价格方面,一些农民认为,国家要保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就不能任由生产资料价格无限制疯涨下去,必须给农民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维持生计,否则这边国家补,那边市场套,里外里农民还是得不着实惠,建议有关部门对农用生产资料生产厂家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和价格控制,保护农民利益。
采访中,不少农民还表示,在今年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很多农户损失惨重,仅仅依靠粮价拉动恐怕难以弥补巨大损失,企盼国家明年在各项补贴方面能够继续加大力度,让中央的阳光雨露能够更多、更直接地照耀在农民身上。
【分析】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又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何才能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呢?
第一、正确的宗旨和理论一定要回到实践中去,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①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②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 ③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第二、人民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①从案例中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党依据马克思的群众史观创造性的提出党的群众路线。
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活的灵魂。
②案例中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种粮大户张海清说:“国家的政策是真好,但下面一执行就走样,去年国家托市收购玉米,国标二等玉米每公斤1.5元,可实际到粮库根本卖不上这个价,很多时
候都在水分上做手脚。”这就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违背这一原则认识就会脱离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丧失真理性。
综上,“上边”制定好的政策就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下边”也要支持并正确实行“上边”的好政策,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并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共12篇)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心得体会
南阳理工学院
2010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调查报告
——大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作者:
杨晓娟
系别:
艺术设计系
专业:
平面方向
年级:
2010级
班级:
2010070301
指导老师:马继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和人民的指明灯,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它在我们的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当代大学生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健康的发展,与当代中国大多数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的联系。为此,我们就“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与看法”展开了一个调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指导意义,实践,教育体制
正文:我国目前的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但在这种多元文化中,必须保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而决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个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这种多元文化的主心骨。有了这个主心骨,就能保证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我国文化始终沿着进步的方向前进;就能调动不同类型的文化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当代全国高等院校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的科学理论。
在这段世界里,我们小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大理工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一个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与看法”的调查,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我们分小组在自习室、宿舍、校园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以此所采集到的调查结果为真实,全面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并且,我们所调查的人来自不同年级,不同院系,不同民族,这也同样为保证统计数据反映出来的结果能更加接近现实状况。我们一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调查问卷200份。
一,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状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认真认识到我们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联系和对未来的影响。通过我们调查的第一题可知,有44%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意义比较了解,而56%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意义不是很了解。说明当代大学生还是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并且意识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的指导意义的重要性。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观点来分析,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思维与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人通过思维所达到对某种客观事物的意识反映,而每个人通过思维及意识,形成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即思维。毛泽东同志指出:“……感知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就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人中知识较丰富、思想较敏锐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价值观念中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的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状况将决定社会未来的整体状况。因此,我们必须对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情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的影响,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他们很多人都意识不到马克思主义对于自己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在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第七题,你认为马克思对当代大学生影响作用是: A正确的思想理论
B C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D为考研做准备
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人选择ABC,能深刻意识到马克思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重要影响,及对我们自身能力的有利提高,有20%的人只是为考研做准备。
当代大学生作为人类社会群体中特殊的一部分,正处于个人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中间阶段,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每位大学生必修的课程,无论从哪个方面而言,可见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之重大,那么当代大学生究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呢?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对大学生有什么意义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高的社会群体同样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研究的一般社会规律,在每个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或多或少地隐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观点和思想。
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时期,每个大学生的思想是否正确,将决定着其个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前进和发展。
革命的先进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反动的落后的思想则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必须有正确的、积极的、先进的思想,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给当代大学生一条光明的路线和方法。
其中我们有这样一道题是调查马克思基本原理在我们生活中的实践效果,调查问卷的最后一题,第十四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学习,在你的生活中运用效果怎样
A效果特别号
B效果比较好
C效果一般
D效果不好,不起作用
调查结果表明:77%的人在生活中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的效果处于好的状态,也有23%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在生活中效果不好,不起太大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由它的本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积极性、实践性等本质特征。它第一次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把实践当做全部认识论的基础,强调理论从实践中来,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为实践服务。
二,为什么当代大学生意识不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数十年如一日地宣讲从苏联搬过来的那一套。虽然增加了时代的气氛和例证,但基本框架不变,不仅削减了学生对的哲学兴趣,而且似乎成了可怕的教天主义束缚。这一种思想禁锢不打破,高校哲学教育不知有没有出路。
在当今时代教条式的所谓「马克思主义」无法对尖锐的现实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科学回答!学生听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觉得好笑,可以看出这种教条式的态度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置于何等可笑的境地…
在当今社会中,人文精神关系到一个民族精神的塑造,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其内涵概括: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体现人类主体对人生理想和价值意义的追求。人文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融合性,开放性 ,创新性。作为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大学生,其人文精神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理智自主的独立人格,科学合理的道德理念,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体现人性的社会关怀,珍爱生命的终极关怀。 同时,他们的人文精神被赋予了时代的主题。一方面市场经济日渐完善所形成的一些经济原则诸如竞争、平等、公正等,正在成为大学生人文精神建构的鲜活的生命力。而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具体表现:思想道德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胸无大志,缺乏理想,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只讲金钱,不讲精神,缺乏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心理素养上,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脆弱,甚至心理不健康的问题;知识修养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高雅文化淡漠,对西方文化和粗俗文化盲目追求等。具体分析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深刻意识的原因,除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外,还有:教育模式的缺陷,物质主义倾向、生活物欲化的消极影响,思考和追求的欠缺。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青年时期,对人文世界的丰富内涵理解并不是十分深刻,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使他们对人的生命、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有一个正确的看法,逐渐培养他们形成一个完整健康的人格,从而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时代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培育的途径:优化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外部环境,发挥学校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作用,发挥教师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注重大学生的自我修养与实践。然而,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努力。
三,如何解决当代大学生的这种现状 第一:应该对教材做出改革,我认为教材内容应该更多的添加一些生活事例,减少理论性文字的量,这样能使同学们上课时不觉太无聊。
第二:老师讲授内容。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向学生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发展、新成果,体现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让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同时还要把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在教学内容上,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和“少而精”的原则着重讲.授各章重点、难点和精华部分。为了避免在教学中只讲空洞的理论观点,缺乏实践教育,教师应深人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普遍关注的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把道理讲深、讲透,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认知转化为认同,从认同再升华为信仰。
第三:课堂教学形式。1.开展课堂讨论。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讨论系列问题,使“教”与“学”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2.案例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怎样才能从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信仰体系 第一:变革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教材设置的目的并不是要以“教材”为样板向学生灌输“绝对的真理”,而是围绕教材启发受教育者思考本门课程所包含的各种思想观点、政治观念和道德理想,激发其思想产生碰撞以实现自我意识的分化与统一,即用理想的自我统一现实的自我。也就是说道德认知只是第一步。道德信仰的养成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信仰型教学的基本理念是:
1、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信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
2、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实现由工具性价值向目的性价值的转变。
3、科学审视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和内容的逻辑起点。
第二:变革教育模式
既然信仰型教学不是要把对“既定的真理”强加给学生,那么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抛弃传统的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等反理性的方法,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成为自身精神塑造的主体。
1、双主体互动式教学。
2、情感体验型教学。
3、热点问题重点谈。
4、日常生活的价值建构。
第三:提升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人培养人、以人塑造人的特殊教育事业。可以说,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是信仰型教学模式建构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对当代大学生有着指导作用,是具有极其深刻的重要性和意义的,并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我认为当代大学生要处理工作就业问题,必须
——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自己。一,应该意识到理论对时间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好好把握我们现在的学习机会,好好掌握专业知识,认真对待专业考试,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为我们将来走向社会做好足够的理论准备。二,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不支拘于课本和课堂,还要学习各个科目知识。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矛盾。
推荐专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