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大学生思修调查报告精神(优秀范文二篇)

2024-07-17 00:02:1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思修调查报告精神(优秀范文二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思修调查报告精神(优秀范文二篇)》。

第一篇:思修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追求逐步转化为精神追求,大家肯定都希望自己活得开心过得幸福,网络早就有了城市“幸福指数”排名。为了了解我校学生对校园生活满意度的实际情况,我采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生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未来就业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了抽样调查。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同学中有我校大一、大二部分专业的本科生共计50名,其中男生25名,女生25名。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校园学习生活基本满意,但在一些方面仍然问题。大学校园生活提供学生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及人文社会知识,同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提高他们切实的生活质量。本次调查,将有助于提醒大家:注意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二、生活学习现状

(一)、大学生对现阶段生活基本满意

调查显示51%的学生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基本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分别为27%和6%;42%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比较充实,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度打分在7分左右,少部分在5分以下。此外,人际交往方面64%的学生觉得自己人际关系比较好,是个比较受欢迎的人,59%的人认为自己在同龄人中比较优秀,37%觉得自己还行,仅少数觉得自己还有待提高。通过这些数据,能从总体上看出我校大学生对于现阶段生活很乐观,比较自信,能够以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对于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有助于同学之间和谐相处,学生全面发展,和加快学生融入社会。

(二)、同学在心情不好时,多数能很快调整,对于自己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比较自信 6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自己情绪低落时能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情,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已具有较好的独立生活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但仍有12%左右的同学有所欠缺,还不能及时处理好自己的问题,这部分同学需要进一步加强自我调节能力,在心情的调节方面还需要建议与指导。

(三)、生活方面存在问题颇多

1、学生普遍对自己期望过高,把学习成绩和荣誉看得太重

37%的同学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并且有40%的人认为自己比较烦恼的原因多半是由于成绩不理想,别人能拿各种奖励,而自己为什么不能。对此,我们应当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确定我们的目标,量力而行,找到适应于我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不要太功利。

2、对将来就业前景的态度

43%的同学觉得自己现阶段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对将来就业的担心,30%左右的同学适应为其他原因。我们是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要相信我们的就业是不成问题的。

3、恋爱观、生活观及对未来生活的态度

调查还发现30%的人仍然因为生活琐事而烦恼,而25%的人仍然由于恋爱关系而烦恼。多数人对自己未来生活感觉模糊不清,目标不太明确。关于大学方向与规划中,37 %的同学有清楚的方向、明确的目标,8%的同学对大学的方向与规划是一片茫然,另外有 55 %的同学认为比较模糊、没什么目标或没考虑过;同时我们调查了同学对于大学学习目的的认识,40.8%的同学认识是学好专业技术、成为领域精英,59.3%的同学选择提高综合能力,3.7%的同学认为是为毕业证书,2.5%的同学选择其他。通过以上题目可以看仅有37%的同学有目标,但其中多为短期打算;在对大学学习目的认识上,绝大多数同学有基本正确的认识,但仍有极个别同学认识错误。

4、学习方面

在到目前为止,对学习不满意的原因中,有5%的同学对,27 %的同学为不能很好的分配学习,22 %的同学为难以适应老师的讲课速度并且认为上课内容太多不能适应,31%的同学认为是自己没有做好预习工作,原因在于自己,32%的同学认为上课学的没有什么用;对于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如果没有听懂的话,27%的同学选择问同学或老师,66%的同学会自己看,5%的同学选择放任不管,4%的同学采取其他措施;在上课时困了的话,26%的同学会选择睡觉,74%的同学会忍耐或采取其他方式调节;在逃课的问题上,有25.9%的同学已经逃过课,而认为大学生不应逃课的只占到27.2%。以上结果均说明在新生中仍有小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能很好的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忘记了自己来到重庆大学的目的,这些同学应尽快调整以适应大学学习。

三、问题原因分析

1、传统大学观念是大学生感到失望的根源

社会上几十年来存在着一种吃人的观念,那就是:大学高高在上,在前几代人的印象中,大学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特别是在为上过大学的眼里,大学对其有一种神圣感,在他们印象中,大学生是令人敬畏的,先进的大学生也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进入大学的。然而,进入大学后,传统的大学观语大学生的各种现实问题发生了撞车,在现实面前,传统大学观在大学生看来却是如此荒谬,传统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几经放大便引发大学生的一系列失望情绪。

2、中学教育过分美化大学生活是大学生心灵空虚的直接原因

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大学很大程度上成为学生学习终极目标。为了达到这种目标,学生流汗甚至流血,老师们也可以说是千方百计。一个人的意志始终需要一个理想来支撑,而大学又是每个学生的最明确目标,于是他们运用一切美丽的语言为自己的学生描绘一幅宏伟美丽的大学蓝图。学生也因为理想的美好而一再坚持,再苦再难,他们也能够坚强。可是一旦通过高考,走进大学校园,便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在他们印象中,早已形成痛苦过后一定是天堂的观念。于是以一种放松的幌子走向了堕落与迷茫。久而久之,感到无聊,精神萎靡,心灵空虚。

3、过分看重成绩,忽略其他能力的培养

很多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还犹如在高中的学习一样,把学习成绩看得高于一切,而造成其他能力,特别是社交能力的缺乏。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出去找工作,有的工作单位反映是“高智商,低能力”,这很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必要的,因为这是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宝。我们在大学的四年是非常宝贵的四年,不应完全用来搞学习,大学生需要培养其他能力来丰富四年的大学时光。

四、我的建议

对于以上问题,我觉得大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下面我从“加强思想教育、学会自立自强、制定明确目标、提升交际能力”四方面具体说明。

1、加强思想教育

部分同学在进入大学以后仍然采取高中时的学习态度,幻想着有老师家长时刻在自己的身旁监督自己,被动学习,没有认清自己已经成年,将来的路是要自己去走的,大学的环境也已经完全不同于高中,是要靠主动学习来锻炼自己、提升能力、学习知识的,所以若想在大学中有一个完美的结局,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加强自己在思想方面的教育,使自己对于自己的现在、将来有一个清晰得认识,不再沉溺于享受;加强对新生在初入大学时的指导,避免新生在开始阶段就走上了一个错误的道路。

2、学会自立自强

我们怎么才能立足于变化万千的社会呢?在适应方面,可以向其他已经完全适应或已基本适应的同学请教,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加快自己的适应进度。只有首先适应了大学这个新的环境,才有可能在将来取得提高,而在适应这一方面任何人也无法完全帮到他们,最终靠的还是自己。

3、制定明确目标

一个正确合理的规划不仅可以避免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方面出现不必要的弯路,还可以给同学们一个前进的动力。进入大学是为了完成学业,提高能力,不是为了进大学而来。首先要明确学生就是来学习的。进入大学后的内容也多了,有理论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学习、综合能力学习等。大学生根据其个人发展目标,确立相应的学习目标,实现学习促进发展。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首先要对自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理想,选择目标,制定计划,并且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计划切实执行,很多同学其实也有自己的计划,但很多都因为缺乏执行而流产,所以说对于计划,最重要的是要按照既定目标,一步一步的执行。

4、提升交际能力

进入大学后,我们大都能形成一个自己的交友范围,在范围之内,多数同学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很好,但出了范围以后,就缺失了交际沟通的能力,有的同学甚至同一个班级的到现在还不能认识一半,而且很少有同学能够主动展现自己。社会是需要沟通的,封闭自己只会带来落后,只要加强沟通交流,才能够促进共同进步。其实,学校与学院在加强交际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很多途径,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都可以给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带来加强,只有勇于去展现自己,才能够更快的获得他人的认同,才能够在交际方面获得更大的进步。只有有了良好的交际能力,才能更有利于大学生将来适应这个社会,促进自己各方面的进步。

五、结论

大多数学生对校园生活基本满意,在心情不好时,多数能很快调整,对于自己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比较自信。虽然生活方面存在问题颇多,感觉将来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对未来还有些迷茫,但是他们中大多数对自己的现在和将来都充满信心,对自身综合素质也颇为自信,这充分展现了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与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但是调查发现仍有部分同学的生活及学习问题也比较突出,他们的困惑多种多样,原因也不尽相同,这是校园中的不和谐因素,需要我们的共同关注,尽管如此,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也是适应当今社会的必然要求。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虽然有点悲观,但也反应了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严峻,但是作为大学生也需要调整心态。要接受和承认现实,增强自己的归属感。上大学最主要是学习知识,对于客观条件不要过于苛求,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时代的挑战。“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样的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更高,我们不能气馁,要化压力为动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第二篇:思修调查报告

本次接受调查并填写有效问卷的男生有102人,占57、6%,女生有75人,占42、4%,从这个数据来看,我们在调查时,男女生基本对半调查,这更能体现我们调查的价值,对以后的各项数据分析,更具有说服力。

一、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熟识度

经过我们的调查,就目前的大学生而言,大多数同学能数出4-8个传统节日,从我们调查结果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有63人可以较轻易的数出来并说出一些传统节日的来源及庆祝仪式,占到我们有效调查人数的48、8%,其中男生20人,女生43人;另外在所调查对象中有22、4%的学生能数出8-12个传统节日,但据了解在他们印象中有些节日只是一闪而过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它所要弘扬的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二、大学生对中西方不同节日的对待态度

从调查总结的统计表可以看出,有46、9%的同学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因为他们认为其富有民族韵味。也有很多同学不喜欢中国节日,因为他们觉得比不上西方节日的浪漫,他们占所调查对象的19、8%,从这些数字看出,在中西方文化上,逐步出现西化,文化强权意识正在悄悄的侵袭着中国文化。有54、2%多的同学过中国传统节日多,但令人担忧的是,有11、3%多的同学崇媚洋外,以过西方节日为主旋律, 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所传承的民族精神的深层含义。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三、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存在意义的认识经调查显示:

34%的调查对象觉得传统节日的存在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25、8%已调查的大学生认为传统节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由此得知,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存在具有归属感和民族意识。但也有部分同学认为中国传统节日不过是多了几天放假休息的时间,这些学生占已调查对象的11、3%,其中男生13人,女生4人,这种意识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淡薄,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不屑一顾,因此大学生需要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更需要明确的价值取向、向上的人生追求和对民族文化的信仰,不能为追时尚赶潮流而迷失了年轻的路。

四、中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及调查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还有 青春期特有的猎奇心,导致部分中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 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中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 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 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 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 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部分中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 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 ,也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

五、结论与建议

1、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2005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2、提高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很重要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六、结束语:

通过这次调查,首先加深了我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也对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了一个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上下五千年传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现在关注它的人少了,我们当代大学生也不能忘记我们自己的节日;即使世界地球村了,我们要做的应该是让世界认识到我们的文化,而不是盲目的去追求外国的文化而忘本。

推荐专题: 大学生思修调查报告精神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