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详情页

调查报告手机使用情况

2023-05-20 20:45:5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调查报告手机使用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调查报告手机使用情况》。

第一篇:大学生使用手机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

近年来,随着手机在校园里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把目光投向了校园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为了了解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遍情况、使用效果以及消费情况,掌握手机在大学的销售情况和市场前景,我们决定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校园里的手机市场作一次调研。

二、 调查对象:大学生

三、 调查方式:网络问卷

网络问卷的优点:

1. 提高效率,减少调查工作量。

2. 调查对象更具随机性。由于是在网上答卷,回答我们答卷的大学生朋友人数最后达到了2350人。这个数字是由调查页面自动跟踪生成的。

3. 数据统计便捷。我专门设计了一个调查数据统计页面,对调查数据进行自动的跟踪统计,主要有人数统计,占同类选项百分比统计等

四、调查方法:

1. 由调查小组成员共同协商确定问卷内容,以书面文件形式确定,交由本人进行制作成电子版调查问卷。

2. 电子问卷制作完成并通过无错测试后,我将其上传到我朋友租用的虚拟主机空间。

3. 动员调查小组所有成员进行广泛宣传,宣传方式主要有二:一是让自己的朋友上网回答调查,二是在论坛上发布信息,让论坛上的网友帮忙回答

4. 调查完成后,由全体小组成员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5. 撰写调研报告

五、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2350人参加并且完成了问卷,来自一所高校,并且参加调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大学生手机调研具有一定普遍意义。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分析、学生手机族的目标确立分析5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最后给出我们小组的营销建议。

1. 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访者中有80%的学生拥有手机。同时23%的学生将会在近期更换手机。在没有手机的学生中,15%学生将会在近期购买手机。从这些数据可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在大学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了,已开始普及化了。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者群。

2. 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

① 最重质量

另外,部分消费者对外观款式要求也较高,手机厂商不断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们的口味,由于大学生都是年轻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机者年龄的下降,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而对外观款式的要求会更高。

② 中低档产品较受欢迎

第二篇:大学生使用手机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

近年来,随着手机在校园里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把目光投向了校园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为了了解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遍情况、使用效果以及消费情况,掌握手机在大学的销售情况和市场前景,我们决定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校园里的手机市场作一次调研。

二、 调查对象:

大学生

三、 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四、 调查时间:

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

五、 调查方式:

为了使调查具有普遍性,我们放弃了传统的书面问卷形式,而采用制作电子版问卷在网络上进行调查的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1. 提高效率,减少调查工作量。我们制作的电子版调查问卷使用ASP.NET平台开发,并挂在朋友的个人主机空间上,无需印刷,无需人工分派问卷

2. 调查范围更广,调查对象更具随机性。由于是在网上答卷,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回答我们答卷的大学生朋友人数在20天左右的时间内轻松突破1000人,最后达到了1237人,并且这些参加我们调查的朋友来自全国各地。这个数字是由调查页面自动跟踪生成的。

3. 数据统计便捷。我专门设计了一个调查数据统计页面,对调查数据进行自动的跟踪统计,主要有人数统计,占同类选项百分比统计等

六、 调查方法:

1. 由调查小组成员共同协商确定问卷内容,以书面文件形式确定,交由本人进行制作成电子版调查问卷。

2. 电子问卷制作完成并通过无错测试后,我将其上传到我朋友租用的虚拟主机空间。

3. 动员调查小组所有成员进行广泛宣传,宣传方式主要有二:一是让自己的朋友上网回答调查,二是在论坛上发布信息,让论坛上的网友帮忙回答

4. 调查完成后,由全体小组成员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5. 撰写调研报告

七、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1237人参加并且完成了问卷,来自全国16个省市67所高校,并且参加调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大学生手机调研具有一定普遍意义。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分析、学生手机族的目标确立分析5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最后给出我们小组的营销建议。

1. 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访者中有68%的学生拥有手机。同时26%的学生将会在近期更换手机。在没有手机的学生中,61%学生将会在近期购买手机。从这些数据可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在大学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了,已开始普及化了。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者群。

2. 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

① 最重质量

选择手机时, 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质量21%,外型19%,价格18%,功能18%,品牌11%,售后服务9%,广告宣传2%,其它方面也占2%。其中,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最高,手机是日常的通讯工具,如果质量不好,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另外,部分消费者对外观款式要求也较高,手机厂商不断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们的口味,由于大学生都是年轻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机者年龄的下降,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而对外观款式的要求会更高。

② 中低档产品较受欢迎

在手机价格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消费者比较倾向于1000元至1500元的价位,其比例高达44.5%。另外,有29%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1000元以下的手机。当然,也有部分消费者购买高价位手机,其中,选1500至20xx元的消费者占15%,20xx元以上的占12%。

③ 购机地点较集中

对消费者购买手机地点的调查发现,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地点较为集中,大体上分布在手机大卖场和品牌专卖店,其比例分别为56%和38%,其它的只占6.5%。手机是高科技产品,普通消费者难以了解其功能是否完善、质量是否可靠,他们只好以销售人员的信用和专业知识作为判断标准,而手机大卖场或品牌专卖店的销售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因而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此外手机大卖场的价格优势也是学生朋友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④ 手机品牌比较复杂

在此项调查中我发现,使用诺基亚的最多,占46.25%,其他的如摩托罗拉15.00%,爱立信6.25%,西门子6.25%,三星13.75%,菲利浦 5.00%,其他的有7.50%。

⑤ 手机用途比较统一

大学生使用手机用途较统一,在已有手机用户中,多数用于联系亲友,占67.7%。还有少数只是跟着大家走(受周围人影响的)和追赶时尚的,各占9.8%。家长方面认为,手机是用于方便和孩子联系的,学生手机族的手机58.0%都是家长掏钱买的。同样学生也认为有了手机可以方便与亲友进行沟通,以维系家人及朋友的感情。

⑥ 手机费用普遍较低

在学生手机族中,每月手机费用普遍较低。每月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40%,在100元以内的占88%。但也存在一些高消费学生,在100D300元内的占12%,其中200-300这一高消费段也占6%。超过300元手机费用的基本没有。

⑦ 充值卡成为主要服务方式,手机费用主要用于发短信。

在被访者中,有近82%的是采用充值卡方式。同样,手机费用用于短信服务的占87%。这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

3. 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分析

确切地说,消费动力与消费需求是密切联系的,当一个消费需求出现以后,为满足这种需求的动力也就随之产生了,对此我们不想加以详细论述。从上面各种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是处于一个较高水平的,造成这一高消费动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的增加,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欲望增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缩短,特别是在通信领域,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达到一周一款。手机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学生消费者的消费活力被激发出来,大大强化了他们对新、奇、美的追求。而家庭收入的增加,则进一步加强了他们消费的信心。

第二,新经济、新文化、新观念,学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总体规范发生了极大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的经济必然与新的文化相对应,而新的文化则必然带来新的观念。作为E时代的“e人类”,学生消费者大多受新经济下新文化的影响,具有求新、求奇的消费心理,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们会对一切感兴趣的新奇事物产生强烈的消费欲望,而这种强烈的消费欲望恰恰正是消费的动力所在。

第三,信息的极大丰富化、便利化,对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动力也有影响。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台、店堂、车体……广告铺天盖地,宣传无处不在,各大手机厂商与广告商们的努力,使得通信领域(主要是手机市场)的信息极大的丰富化、便利化了,在这种强烈的外部刺激的作用下,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的说来,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是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的,在这种前提下,结合他们以往在消费过程中的学习,就会导致一种或一系列消费动机的发展。

4. 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分析

经过学习过程对其消费需求的明确,消费动力的强化,学生手机族逐渐形成了具体的购买动机。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可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求实购买动机。据调查显示,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最注重的还是质量与实用功能:39%的被调查者表示,好用与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还有9%的人认为手机的售后服务质量是关键的。形成这一购买动机的原因,除了受他们最基本的消费需求:工作需要与家人联系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受他们依赖性消费的程度较大及自身缺乏经验,购买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求新购买动机。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首先考虑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同时,有61%的学生希望拥有为“大学生量身订做的手机”。其次考虑手机的内部功能,如是否支持中文输入、是否支持WAP、是否支持语音拨号、是否具备免提功能等。且多数被调查者均明确表示,选购时会优先考虑质量可靠、设计轻巧、款式新颖、色彩时尚、功能够炫的手机。学生手机族这一购买动机的产生,与学生消费者特殊的`消费心理是分不开的。由于学生消费群的成员大多处于18-23岁,这一人生中思想最活跃、最善变的黄金青春期,热情、开朗、奔放、崇尚自由的率直个性,现代社会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观念、思潮的风起云涌,赋予了他们强烈的冒险精神与实践精神,对于新事物、新观念的关注与学习,逐渐形成了他们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而这种消费心理直接影响到了他们求新购买动机的产生。

第三,。求便购买动机。根据前面对学生手机族的分析,得知大多数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真正目的在于方便与家人、朋友、用人单位联系。对于购买手机与家人联系这一目的,据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手机族的父母均持肯定态度,而这种态度对学生手机族购买动机的产生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另外,还有部分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怕漏过任何招聘信息的压力,也推动了此种购买动机的产生。

第四,求廉购买动机。大多数学生手机族所能承受的手机价格在1000-1500元之间。也就是说,他们需要的是中低档的手机。总的说来,此动机的产生与我国综合国力不强,人均消费水平偏低有着密切联系。这种经济现状直接制约了仍处于依赖性消费阶段的学生手机族的消费能力,从而导致了他们在选择手机时通常会把眼光放在中低价格的机型上。另外,为了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他们通常还会选择免月租或月租较低的充值卡来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求廉的购买动机并非只是一味的追求低价,以省钱为目的,更多时候只要价格达到了学生手机族心中“合理”的低价时,动机就产生了。

一般情况下,学生手机族的这四种消费动机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他们的消费行为进一步的发生。实际上,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动机的产生才意味着消费手段、消费目标等一系列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发生,这对于学生手机族来说也不例外。因此,学生手机族四种相互交织的消费动机在得到发展以后,紧接着结合在动机上行动希望得到的结果,就会发展出一系列满足消费动机的目标,从而最终做出购买决定。

5. 学生手机族的目标确立分析

在这一阶段,学生手机族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在于评价与选择。在学生手机族的购买动机产生之后,为了进一步满足需求,他们会开始收集与购买有关的信息。在调查中发现,37.5%的学生是通过网上获得与手机相关信息的。但一般情况下,所收集到的产品信息会出现重复、相异、相反或抵触的情况(例如,同档次同功能不同品牌手机之间的重复,同款手机不同商家的不同定价,印象中的手机信息与实际了解到的信息不符),这样,就可能形成多种可供选择的购买方案。因此,学生手机族就需要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综合评价各款手机的各种要素(如性能、价格、质量、款式等),去伪存真,去弱存强,筛选出购买符合自己需求的手机时所要考虑的主要要素,评价择优,确定出具体目标,包括具体商品的品牌、规格、性能、价格等因素在内。一般地,这一目标可以是具体的最终目标,也可以是抽象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他们购买手机的目的可以是真正地为了保持与他人的联系,也可以是为了炫耀或得到某一参照群的认可。另外,可以肯定的是,最终目标的确立不是直接一步实现的,最为常见地,是建立一系列子目标,逐步导致最终目标的实现。

6. 营销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学生消费者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表现出其巨大的消费潜力。因此,提高对他们的注意,加紧开发这片新市场,对于各大手机厂商脱离困境,打破瓶颈,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就此,我们提出几条营销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继续推行中低档手机路线,专为学生消费者开发、设计功能不是很全,但具备一些学生消费群体较喜欢的基本功能并且款式、造型、颜色等方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手机,这对抓住学生消费者无疑是很好的办法。

第二,对手机销售商来说,在销售地点选择上,主要将手机放在离学校较近的手机大卖场和自己的品牌专卖店上销售;在促销上,选择赠送学生喜欢的礼物的方式;在定价上,则选择中低档价格。

第三,对品牌的广告代理商来说,强调品牌的情感因素而淡化品牌的功能区别因素,请那些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明星作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赋予手机充满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品牌特征。

第四,在广告宣传渠道上,要力争做到范围广,传播面全。特别要重视的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特别是在大学生里,上网己开始普及化了,这一宣传渠道绝不容忽视。

第五,在销售渠道的竞争方面,厂商应寻求与零售商“背靠背”的战略伙伴关系。抓紧强而有力的大经销商,给予有利的支持,使其战斗力更上一个档次,在此基础上,将分销预算向零售商尤其是手机专卖点重点投放,并推行各项让利策略及鼓励措施,加深厂商与零售商的凝聚力,以便零售商对厂商产品的推广。

第三篇:大学生使用手机调查报告

一、前言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社会向信息时代过渡,跨进第三次浪潮文明,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1973年4月3日,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手机,1987年手机首次出现在中国大陆,至今短短二十多年,手机经历了无数次“变身”,由最早的“大哥大”到现在可以与电脑相媲美的智能手机。而随着手机价格和通讯资费的降低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正如古诗“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所描述的那样逐渐普及,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多,手机已不仅仅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更多的被用作一种信息终端与娱乐载体。人们对手机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机一族的兴起也引来更多的社会关注。近几年来,我国手机的拥有量不断增加,截至20xx年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12.86亿,尤其在我们大学生中更是日益普及。而在大学校园里手机已成为一个具有较大覆盖面的传播媒体,手机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开始显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给还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关的依据,我们设计了本次调查。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

2)大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方面,交往方面,价值观的影响

3)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及态度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我们对象为武汉轻工大学金银湖校区在校大学生。针对本次调查的要求,我们采取在不同时间段,图书馆的不同楼层进行随机发放问卷。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一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问卷,问卷的回收率达到了100%,其中有效问卷88份,问卷有效率为88%,其中男生48人,占54.5%,女生40人,占45.4%,回收的男女比率相当,由于保证随机性,本次的抽样数据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可以为调查的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

本次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将文字数据转变为较易处理的数据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样本结构

表一:样本结构

本次调查样本数据符合计划中所要求的数据,可以作为此次调查的.有效数据。

(二)在校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

问题1:到目前为止,您一共拥有过几部手机?

由分析所做图表可知在有有效问卷的88份中,占比最大的是拥有过3部手机,其次是两部。少数人拥有过四部及以上。极少数人只拥有过一部。由此,可以得知,在大学生的开支中,手机消费占很大比重。同时可以看出大学生手机更新很快。对手机的新鲜感越来越快。

问题2:您每月使用流量是多少?

由环形状图二可以看出在有效问卷的88份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每月流量在151兆到400兆。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在400兆以上。只有少数人在0-70兆和71到150兆。每月用量71兆到150兆所占的比重比在0到70兆所占的比重要多。经数据统计可知:在手机流量使用上,大学生每月使用流量较多。多分布在150至400兆之间。由此可知。网络连接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手机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短信,打电话。通过网络联系更加频繁。问题3:您平均每月手机的直接消费是多少?

第四篇:手机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

近年来,随着手机在校园里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把目光投向了校园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为了了解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遍情况、使用效果以及消费情况,掌握手机在大学的销售情况和市场前景,我们决定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校园里的手机市场作一次调研。

二、 调查对象:

大学生

三、 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四、 调查时间:

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

五、 调查方式:

为了使调查具有普遍性,我们放弃了传统的书面问卷形式,而采用制作电子版问卷在网络上进行调查的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1. 提高效率,减少调查工作量。我们制作的电子版调查问卷使用ASP.NET平台开发,并挂在朋友的个人主机空间上,无需印刷,无需人工分派问卷

2. 调查范围更广,调查对象更具随机性。由于是在网上答卷,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回答我们答卷的大学生朋友人数在20天左右的时间内轻松突破1000人,最后达到了1237人,并且这些参加我们调查的朋友来自全国各地。这个数字是由调查页面自动跟踪生成的。

3. 数据统计便捷。我专门设计了一个调查数据统计页面,对调查数据进行自动的跟踪统计,主要有人数统计,占同类选项百分比统计等

六、 调查方法:

1. 由调查小组成员共同协商确定问卷内容,以书面文件形式确定,交由本人进行制作成电子版调查问卷。

2. 电子问卷制作完成并通过无错测试后,我将其上传到我朋友租用的虚拟主机空间。

3. 动员调查小组所有成员进行广泛宣传,宣传方式主要有二:一是让自己的朋友上网回答调查,二是在论坛上发布信息,让论坛上的网友帮忙回答

4. 调查完成后,由全体小组成员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5. 撰写调研报告

七、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1237人参加并且完成了问卷,来自全国16个省市67所高校,并且参加调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大学生手机调研具有一定普遍意义。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分析、学生手机族的目标确立分析5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最后给出我们小组的营销建议。

1. 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访者中有68%的学生拥有手机。同时26%的学生将会在近期更换手机。在没有手机的学生中,61%学生将会在近期购买手机。从这些数据可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在大学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了,已开始普及化了。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者群。

2. 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

① 最重质量

选择手机时, 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质量21%,外型19%,价格18%,功能18%,品牌11%,售后服务9%,广告宣传2%,其它方面也占2%。其中,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最高,手机是日常的通讯工具,如果质量不好,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另外,部分消费者对外观款式要求也较高,手机厂商不断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们的口味,由于大学生都是年轻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机者年龄的下降,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而对外观款式的要求会更高。

② 中低档产品较受欢迎

在手机价格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消费者比较倾向于1000元至1500元的价位,其比例高达44.5%。另外,有29%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1000元以下的手机。当然,也有部分消费者购买高价位手机,其中,选1500至20xx元的消费者占15%,20xx元以上的占12%。

③ 购机地点较集中

对消费者购买手机地点的调查发现,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地点较为集中,大体上分布在手机大卖场和品牌专卖店,其比例分别为56%和38%,其它的只占6.5%。手机是高科技产品,普通消费者难以了解其功能是否完善、质量是否可靠,他们只好以销售人员的信用和专业知识作为判断标准,而手机大卖场或品牌专卖店的销售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因而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此外手机大卖场的价格优势也是学生朋友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④ 手机品牌比较复杂

在此项调查中我发现,使用诺基亚的最多,占46.25%,其他的如摩托罗拉15.00%,爱立信6.25%,西门子6.25%,三星13.75%,菲利浦 5.00%,其他的有7.50%。

⑤ 手机用途比较统一

大学生使用手机用途较统一,在已有手机用户中,多数用于联系亲友,占67.7%。还有少数只是跟着大家走(受周围人影响的)和追赶时尚的,各占9.8%。家长方面认为,手机是用于方便和孩子联系的,学生手机族的手机58.0%都是家长掏钱买的。同样学生也认为有了手机可以方便与亲友进行沟通,以维系家人及朋友的感情。

⑥ 手机费用普遍较低

在学生手机族中,每月手机费用普遍较低。每月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40%,在100元以内的占88%。但也存在一些高消费学生,在100D300元内的占12%,其中200-300这一高消费段也占6%。超过300元手机费用的基本没有。

⑦ 充值卡成为主要服务方式,手机费用主要用于发短信。

在被访者中,有近82%的是采用充值卡方式。同样,手机费用用于短信服务的占87%。这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

3. 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分析

确切地说,消费动力与消费需求是密切联系的,当一个消费需求出现以后,为满足这种需求的动力也就随之产生了,对此我们不想加以详细论述。从上面各种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是处于一个较高水平的,造成这一高消费动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的增加,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欲望增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缩短,特别是在通信领域,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达到一周一款。手机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学生消费者的消费活力被激发出来,大大强化了他们对新、奇、美的追求。而家庭收入的增加,则进一步加强了他们消费的信心。

第二,新经济、新文化、新观念,学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总体规范发生了极大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的经济必然与新的文化相对应,而新的文化则必然带来新的观念。作为E时代的“e人类”,学生消费者大多受新经济下新文化的影响,具有求新、求奇的消费心理,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们会对一切感兴趣的新奇事物产生强烈的消费欲望,而这种强烈的消费欲望恰恰正是消费的动力所在。

第三,信息的极大丰富化、便利化,对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动力也有影响。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台、店堂、车体……广告铺天盖地,宣传无处不在,各大手机厂商与广告商们的努力,使得通信领域(主要是手机市场)的信息极大的丰富化、便利化了,在这种强烈的外部刺激的作用下,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的说来,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是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的,在这种前提下,结合他们以往在消费过程中的学习,就会导致一种或一系列消费动机的发展。

4. 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分析

经过学习过程对其消费需求的明确,消费动力的强化,学生手机族逐渐形成了具体的购买动机。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可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求实购买动机。据调查显示,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最注重的还是质量与实用功能:39%的被调查者表示,好用与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还有9%的人认为手机的售后服务质量是关键的。形成这一购买动机的原因,除了受他们最基本的消费需求:工作需要与家人联系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受他们依赖性消费的程度较大及自身缺乏经验,购买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求新购买动机。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首先考虑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同时,有61%的学生希望拥有为“大学生量身订做的手机”。其次考虑手机的内部功能,如是否支持中文输入、是否支持WAP、是否支持语音拨号、是否具备免提功能等。且多数被调查者均明确表示,选购时会优先考虑质量可靠、设计轻巧、款式新颖、色彩时尚、功能够炫的手机。学生手机族这一购买动机的产生,与学生消费者特殊的消费心理是分不开的。由于学生消费群的成员大多处于18-23岁,这一人生中思想最活跃、最善变的黄金青春期,热情、开朗、奔放、崇尚自由的率直个性,现代社会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观念、思潮的风起云涌,赋予了他们强烈的冒险精神与实践精神,对于新事物、新观念的关注与学习,逐渐形成了他们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而这种消费心理直接影响到了他们求新购买动机的产生。

第三,。求便购买动机。根据前面对学生手机族的分析,得知大多数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真正目的在于方便与家人、朋友、用人单位联系。对于购买手机与家人联系这一目的,据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手机族的父母均持肯定态度,而这种态度对学生手机族购买动机的产生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另外,还有部分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怕漏过任何招聘信息的压力,也推动了此种购买动机的产生。

第四,求廉购买动机。大多数学生手机族所能承受的手机价格在1000-1500元之间。也就是说,他们需要的是中低档的手机。总的说来,此动机的产生与我国综合国力不强,人均消费水平偏低有着密切联系。这种经济现状直接制约了仍处于依赖性消费阶段的学生手机族的消费能力,从而导致了他们在选择手机时通常会把眼光放在中低价格的机型上。另外,为了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他们通常还会选择免月租或月租较低的充值卡来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求廉的购买动机并非只是一味的追求低价,以省钱为目的,更多时候只要价格达到了学生手机族心中“合理”的低价时,动机就产生了。

一般情况下,学生手机族的这四种消费动机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他们的消费行为进一步的发生。实际上,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动机的产生才意味着消费手段、消费目标等一系列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发生,这对于学生手机族来说也不例外。因此,学生手机族四种相互交织的消费动机在得到发展以后,紧接着结合在动机上行动希望得到的结果,就会发展出一系列满足消费动机的目标,从而最终做出购买决定。

5. 学生手机族的目标确立分析

在这一阶段,学生手机族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在于评价与选择。在学生手机族的购买动机产生之后,为了进一步满足需求,他们会开始收集与购买有关的信息。在调查中发现,37.5%的学生是通过网上获得与手机相关信息的。但一般情况下,所收集到的产品信息会出现重复、相异、相反或抵触的情况(例如,同档次同功能不同品牌手机之间的重复,同款手机不同商家的不同定价,印象中的手机信息与实际了解到的信息不符),这样,就可能形成多种可供选择的购买方案。因此,学生手机族就需要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综合评价各款手机的各种要素(如性能、价格、质量、款式等),去伪存真,去弱存强,筛选出购买符合自己需求的手机时所要考虑的主要要素,评价择优,确定出具体目标,包括具体商品的品牌、规格、性能、价格等因素在内。一般地,这一目标可以是具体的最终目标,也可以是抽象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他们购买手机的目的可以是真正地为了保持与他人的联系,也可以是为了炫耀或得到某一参照群的认可。另外,可以肯定的是,最终目标的确立不是直接一步实现的,最为常见地,是建立一系列子目标,逐步导致最终目标的实现。

6. 营销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学生消费者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表现出其巨大的消费潜力。因此,提高对他们的注意,加紧开发这片新市场,对于各大手机厂商脱离困境,打破瓶颈,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就此,我们提出几条营销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继续推行中低档手机路线,专为学生消费者开发、设计功能不是很全,但具备一些学生消费群体较喜欢的基本功能并且款式、造型、颜色等方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手机,这对抓住学生消费者无疑是很好的办法。

第二,对手机销售商来说,在销售地点选择上,主要将手机放在离学校较近的手机大卖场和自己的品牌专卖店上销售;在促销上,选择赠送学生喜欢的礼物的方式;在定价上,则选择中低档价格。

第三,对品牌的广告代理商来说,强调品牌的情感因素而淡化品牌的功能区别因素,请那些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明星作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赋予手机充满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品牌特征。

第四,在广告宣传渠道上,要力争做到范围广,传播面全。特别要重视的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特别是在大学生里,上网己开始普及化了,这一宣传渠道绝不容忽视。

第五,在销售渠道的竞争方面,厂商应寻求与零售商“背靠背”的战略伙伴关系。抓紧强而有力的大经销商,给予有利的支持,使其战斗力更上一个档次,在此基础上,将分销预算向零售商尤其是手机专卖点重点投放,并推行各项让利策略及鼓励措施,加深厂商与零售商的凝聚力,以便零售商对厂商产品的推广。

第五篇:手机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众传媒影响力日益扩展的背景下,当代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征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尚未立,消费受到很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不少问题。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

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等形式确定“高校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三、采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们开展了研究。并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学生占53%,女性学生占47%。

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

在关于在校学生月平均花销状况一栏的调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学生的消费差距增,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认为自己很节俭;16人认为自己刚好;15人认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认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奖励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侍定的,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5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追求时尚会购买一些奢侈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在购买类型方面,冲动型的占38%,理智型的占44%,盲目型的占18%,这说明学生并没有完全清楚自己的消费结构和状况,没有这个习惯的制约,使学生的盈亏状况不同,见到热衷的东西,半数以上的人却表现出较弱的自我控制性。当然毕竟是同龄人,消费中自然也表现出了不少相同点。

据调查,37.40%的同学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什么安排,随意取用。占调查调查人数的多数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容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在调查中,只有24.39%的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的当作此时期生活费,所以说学生储蓄观念并不强。

由调查不难看出,城镇比乡村的学生消费要高些,但这主要决定于城乡传统的家庭收入落差,由此可以看出制约其消费的是家庭经济状况。另外,城市学生遇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但没钱会向家里要或找朋友借,而农村学生则干脆不买或存钱自己来买。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不同物品的选择映了其不同的心理。在对消费的态度和顾虑方面,“农村”学生的行为也体现了中国的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消费原则多是能省则省,10人一个月要进行一次奢侈品的消费;13人三个月会进行一次;9人一年进行一次;也有13人要经过长久的计划后才会做出是否要进行消费的决定。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得知,现实消费来源31人为其他来源(包括家庭供给、奖学金、半工半读等),而同学们理想的消费来源为兼职的只14人,这里面有几个原因:1、兼职不容易找到。2、有些同学认为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现在学生最主要的是学习,并不是出去做兼职,这一部分人忽略了一点:在学里做兼职不仅能赚钱补贴自己的生活费,还可以在社会上学习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我组也同时采取了谈法的方式进行调查,对一同学进行随机采。我们其采内容包括月平均消费水平、经济来源、消费用途、消费习惯、奢侈品消费理念以及对自身奢侈品消费的看法等。通过调查得知,他们平均一月消费约在550元左右,这其中包括了日常生活用品、伙食费、零食费、电话费、交通以及上网的费用,其中三分之一人并没有用于奢侈品的花销。这是一种良好的消费心态,他们对消费奢侈品的看法是要坚持勤俭节约,该买的就买能省的就省,不买奢侈品,“科学消费”“绿色消费”。

五、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原因与分析

其一,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

其二,社会建设范畴中缺少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其三,学生深受社会影响其深、部分学生消费属理性

(一)在校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的特性:

1)奢侈品消费结构的地区不平衡性

2)年级不同而导致奢侈品消费观和消费结构的不同

3)性别不同导致奢侈品消费结构的差异

(二)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消费差巨拉,出现两极分化

2)奢侈品消费结构不合理,存在攀比心理

3)人际交往奢侈品消费增多

4)奢侈品消费趋势的不合理性(例如:“攀比心理作怪”)

六、问题分析及解决

针对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和解决:社会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方面、个人方面。

(一)社会方面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学生的理财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学生作为立的个体,持币的额度越来越,支配金钱的空间愈来愈宽泛。然而,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绝部分人还不能拥有更多的金钱,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欲望则越来越。可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以及理财观念的淡薄,通常使他们对待金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科学理财更是知之甚少。

(二)学校方面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观念社会:

(1)学校可设立专门的理财教育课堂,对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进行辅导和培训,让他们早日树立正确科学的理财观念。

(2)对追求时髦和赶潮流的学生,应给予高度重视。

(3)对于僻的学生,学校要多关心,多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多关注生活状况,学习状况。给予助,不歧视,塑造和谐校园生活。

(三)家庭方面

家庭应变“无私奉献”为“适度供给”,父母扩无私奉献’’助长了有些学生奢侈浪费之风。过分溺爱,导致自理能力低下,过分依赖他人。做到勤俭持家。

(四)个人方面

强化学生自身的管理和监控

(1)钱要花在刀刃上。

(2)学会记帐和编制预算。

(3)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费和理财原则。

(4)严禁杜绝攀比、追星、过分追求时尚与个性。

七、结束语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学生奢侈品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学生中,培养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和信用概念应是当务之急。总之,我们希望所有学生都能静下来想想自己的消费合理吗,有多少用于购买奢侈品,这些奢侈品对我们有什么积极意义吗?更希望社会各界都能从实处关心学生,用社会的力量引导学生健康合理的奢侈品消费,为我们未来栋梁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第六篇:手机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昔日昂贵的手机现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不用远行,就可以及时问候对方。向自己所爱的人表达思想,言语和文字尽在其中。手机也能在危难之时显身手,堪称贴身保镖。手机现在还能手机支付和网上购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购物。除此之外,用手机的阅也是十分的便利。人们可以用手机每天随时随地的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与时俱进,耳听八方,尽知天下事。因此,可以说手机广泛涉及地球上的几乎每一个人,手机真的已经无处不在。手机为人们带来了无可厚非的便利,它为人们的生活作出了巨大作用。

但是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随着社会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手机的使用已经越来越频繁,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亦相当之高,而且使用非常频繁,部分甚至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如烦燥不安、言语粗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而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网瘾初成时的情况,手机会不会成为继网瘾之后又一个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危害的现象呢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我们对河北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旨在提高大学生对手机依赖危害的认识和关注,为了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更加合理的使用手机,涉弊趋利。

二、调查方式

我们采用了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的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50份,共收回50份。回收率100%。调并且参加调查的对象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具有一定普遍意义。调查主要涉及资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法政学院,教育学院等五个学院,覆盖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数据翔实可靠。问卷题型为等级性选择题。

三、调查时间

20xx年6月1日―20xx年6月5日

四、调查内容

主要针对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高低,设计了五个选项: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一般、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分别对应的是1-2-3-4-5等级,涉及了调查者手机使用情况、手机对生理、心理影响情况,共向受访者提出了17个问题(见附1)。

五、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经过数据分析整理,我们概括总结出了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

如下: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之男女程度分析

男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平均数在逐步的增加,而女生的平均数相对较持平,说明男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较高,而女生相对较低些。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之文理科差异分析

文科生依赖程度的平均数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说明文科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是特别严重;相反,理科生依赖程度的平均数确是呈上升的趋势,而且达到了8.71之高,说明理科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是较文科生之高的。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之年级差异

随着年级的增长,手机依赖的程度平均数是逐步增长的,大三大四尤其明显;而在大三大四两个年级中,大四又更为明显。所以,得出结论:手机依赖是年级越高,依赖程度越高。

(四)大学生手机依赖之对身心健康影响分析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对身心健康的心想并不是特别关注或是没有认识到手机依赖潜在的对自身的危害。

六、打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和应对策略

(一)、因素:

第一、心理因素

(1)、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的一致性影响力时,自己的认知或行为遵从于公众舆论或群体大多数人,甚至出现违背自己意愿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中,朝夕相处,群体内部具有足够的同一性和吸引力,再加上大学生年龄段的特点,个体独立性较差、自制力弱,对群体有较强的依赖性和归属感。因此,在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从众现象比较普遍。“别人有,我也要有”、别人玩,我也要玩”的心理,导致一些大学生购买和使用手机的初衷并不一定是自己真的需要,而是看到同学都买了、都用了,便认为自己也有这种“需要”,自己也购买并使用手机,才能和大多数同学保持一致。

(2)、心理诉求的需要。一方面,使用手机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在现代社会,大学生通过手机通话、发送短信,随时随地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取得联系,获取社会资本,满足社交需求。一般说来,手机上存储的号码越多,每天使用的时间越长,说明社交网络就越大,获取的社会资本也就越多,导致对手机的依赖也就越深。另一方面,借助手机包含的丰富的附加功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手机不仅拥有通话和发送短信的基本功能,还包含手机上网、音乐、游戏、电子字典等功能。处在黄金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充满了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求,手机丰富强大的功能、满载的信息、方便快捷地传递,无不吸引着大学生的使用。

(3)、人格特质的差异。有研究发现,“粘液―抑郁质的大学生每月发送手机短信的条数最少,相对而言,胆汁质的大学生每月发送的短信条数最多;而在手机使用时间方面,粘液―抑郁质的大学生使用时间最少,胆汁质的大学生使用的最多。”

(4)、不良情绪的排遣。大学生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缺乏生活的磨砺,心理尚不成熟,性格比较脆弱,情绪波动性也很大。 第二、环境、外在因素

(1)、学校中,课外活动较少以及大学氛围的影响。大学课余时间充足,虽然这不能确定大学生依赖手机,但也为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提供了客观条件。因为大学课程少,加之学校的课外活动不多、种类少,与大学生的喜好不相融合,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许多大学生下课后便无事可做,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来。 (2)、手机本身的影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量智能手机涌入市场,而且价格也越来越便宜,许多高端智能机也不过千元。随着手机越来越智能化,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大学生易接受新事物,而且大学生在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购买价格不高的手机,是智能手机主要的消费群体。手机各项娱乐功能的拓展对于易于大学生本身具有极大诱惑。

(二) 、应对策略: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有序的和谐校园环境。一方面,学校组织歌手大赛、演讲比赛、运动会等学生感兴趣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还可以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学校开展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重建自己的交际圈,减少孤独感,增加自信心,从而有利于摆脱手机依赖。

第二、加强人文关怀,调控学生的不良情绪。大学生都处在心理尚不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情绪不稳定、波动大。高校在教育时,就该把握好这一点,切实的在

学生生活中,注入人文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受到爱和关心,而不至于沉迷于手机中寻找虚拟的关怀,去排解学习的不如意,同学关系的不融洽。所以,因此,为克服手机依赖,高校教育者应给予学生合理宣泄的机会,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恰当释放,进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改变手机依赖心理。

第三、举行大型的讲座,以身边实例告诉学生,手机依赖对人际,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使学生把手机依赖不利于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真正的当一回事,真正的重视它,从何开始正确使用手机,而不是依赖手机。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从自身做起。

七、调查过程中的反思和收获

在这个调查过程中,我进一步的知道了手机依赖对自身身心的危害,以往只是知道这一点,但是并没有在真正的数据来使自己信服。但通过这个调查,在真正的数据面前,我不仅对手机依赖的含义、成因及其危害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和认识,而且对手机依赖提出了粗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增强了我对宣传手机依赖对身心造成的危害的愿望,我要让身边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一点,并且能够慢慢的走出手机依赖,合理的使用手机,趋利避害。在这里,真心感谢和我一起调查分析的小组成员,还有参与本次问卷填写的同学。

推荐专题: 手机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手机使用情况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