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活动方案 > 详情页

数学活动方案(大全)

2024-02-02 22:11:5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活动方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活动方案(大全)》。

第一篇:数学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目标

学习用添上1个和去掉1个的方法使物与物或数与物变得等量

活动设计

5只小猴

活动准备

课件、写有数字的纸袋、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唱歌,复习5以内数的点数

1、教师演示课件《5只小猴》。

2、幼儿一边唱歌一边复习点数5以内数的点数。

二、学习用添上1个和去掉1个的方法使物与物变得等量

1、演示课件《小猴吃香蕉》。

2、请幼儿思考讨论:当小猴与香蕉的数量不一样时,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两者变的 等量?

3、通过课件演示,学习用添上1个和去掉1个使物与物变得等量的方法。

4、游戏:抢椅子――巩固练习用添上1个和去掉1个的方法使物与物变得等量。

幼儿与小椅子的数量相差一个,请幼儿在音乐结束后赶快找一把小椅子坐下,思考 :为什么会有一个小朋友没有小椅子坐?怎样能让小朋友的数量和小椅子的数量变得一 样多?

三、学习用添上1个和去掉1个的'方法使数与物变得等量

1、教师演示课件,请幼儿思考讨论:当数与物不等量时,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两者 变的等量?

2、通过课件演示,学习用添上1个和去掉1个使数与物变得等量的方法

3、游戏:玩具检验员

请幼儿检验纸袋里的玩具是否和袋子上的数相对应?怎样能使它们变得等量。

第二篇: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名称

找片片

活动目标

感知、体验物品的共同特性,按标志找出和范例一样的物品。

活动准备

不同颜色的圆片片。

活动过程

1.每一组幼儿的面前都有一筐圆片片,教师拿起一个红色的圆片片,告诉幼儿:“这是红色的圆片片”。然后,让幼儿在自己面前的圆片片筐里找出和老师拿的一样的红色圆片片。

2.教师可以在每组幼儿的桌子上放一个红色的圆片片,幼儿可以随时进行比较,看自己找对了没有。

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看看筐子里还有没有红色的圆片片。

活动建议

1.设计这一类的.活动,关键在于控制物体的相同属性。例如上面的实例,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材料的相同属性是圆片片,这有利于幼儿对颜色的感知。

2.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集体教育、分组教育、区域活动等不同的组织形式。小班的集体教育活动要带有一定的情景性,以帮助幼儿理解活动的意义。

活动延伸

1.用相同的方法可以使幼儿认识蓝色的、黄色的圆片片。

2.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颜色、形状不同的片片,让幼儿排除形状的干扰,找出红色的片片。

第三篇:数学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1、主题名称

《我爱我家》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家庭,弄清自己与其他家人之间的关系和称呼,学会自己介绍自己的家庭,包括父母的姓名、年龄、职业等。同时学会理解家庭及其家庭成员,弄清什么是“同代人”。

2、活动背景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教育影响是无庸质疑的,家是儿童成长的摇篮,是温馨的港湾。在家里我们能感受到与亲人相处的温馨和幸福,能感受到亲人之间的关爱与包容,也能学到做人处世的道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而且如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呵护着,却不知父母生活的劳累艰辛,不知父母的希望和期待。他们总埋怨父母的唠叨......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不同,文化氛围也不同,加上每个人又存在独特的个体差异,当然最终得到的体会和对人的影响不同,所以,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家庭中来回到家庭中去,在活动中认识所有幸福的家庭中的不同特色,感受幸福的源泉,了解生活中的知识,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关心父母,尊敬长辈,让学生懂得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二、活动目标:

主题活动的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学会从家庭生活事件中提出问题,并能从问题中提炼

主题:了解家庭的结构,分析家庭成员的关系,明确自我对家庭的责任,从家庭生活中感受亲情的可贵,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作文,具体生动,融入真情实感。

②过程和方法:通过“访、说、写、评”,使学生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三、活动对象

三年级学生

四、活动指导者

指导教师:

五、准备活动

学生准备:事先了解父母的姓名、年龄、职业等,并对家谱进行调查,了解自己姓氏的历史上的名人

教师准备:事先设计好“我的家庭”综合实践活动调查表

六、活动实施过程

学一学、说一说

认识家庭、家族(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出示家庭图片)

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家庭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我们的家庭”。

(二).新授

1、认识家庭(全班讨论):

(1)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时,应该介绍哪几个方面?

(2)你准备怎么向别人介绍?

2、在小组内介绍“我的家”。

要求:

(1)介绍的同学口齿清楚,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2)听的同学要专心听,听完后可向介绍的同学提问,并且要说出你的评价意见。

(3)每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全班交流。

3、各小组推荐代表介绍自己的家。

4、理解家庭及家庭成员

(1)弄清“同代人”

(2)弄清自己与其他家人之间的关系和称呼

(3)分组调查,填写家庭金字塔

5、填一填:通过自己的充分了解和观察,做到正确书写每位家庭成员的名字、年龄、属相、生日、爱好、工作等相关情况。(正确填写下列表格)

“我的家庭”综合实践活动调查表家庭

成员年龄属相生日工作单位兴趣爱好手机(电话)

家庭地址

邮编电话

6、教师总结、评价。

7、认识家族

(1)说说与之间家庭有血缘关系的亲戚

(2)理解家族的含义

(3)弄清自己与家族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

(4)按照下图完成家族金字塔

祖父祖母

姑姑伯父伯母爸爸妈妈

堂兄弟姐妹我

8、组织学生讨论、发现:什么样的家族才有舒适、温馨的感觉?

9、在小组内介绍“自己姓氏的历史上的名人”。

要求:

(1)介绍的同学口齿清楚,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2)听的同学要专心听,听完后可向介绍的同学提问,并且要说出你的评价意见。

(3)每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全班交流。

(4)各小组推荐代表介绍。

10、教师总结、评价。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家庭及其家族的现状,有利于培养我们热爱家庭、家人的思想感情。做一做、写一写:(前期准备一、两天,上课一课时)

八、活动建议

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家谱的调查可能比较难,如果询问不到爷爷的爷爷辈,就从爷爷的爸爸辈调查起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我爱我家》的综合实践活动,我让队员们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要引导他们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培养队员们合作探究的能力。开展合作活动,要给队员们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队员们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队员们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通过合作提高活动效率,增强合作精神。在探究学习中,队员们自己发现问题,控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让学生从家庭中来回到家庭中去,在活动中认识所有幸福的家庭中的不同特色,感受幸福的源泉,了解生活中的知识,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关心父母,尊敬长辈,让学生懂得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第四篇:数学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它沟通着世界的心灵,我们用数学来交流,用数学来体会,更在数学的美妙花园中翱翔,品尝它所带来的心灵的感受。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搭建各种各样的平台,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自然融合,体验数学的魅力,感悟数学之美,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思维、在挑战中享受快乐。

二、活动目的:

1、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数学魅力的感染下,自觉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潮,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2、创建学校良好的数学人文环境,整合文化、科技和艺术等活动,充分发挥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活动主题:浸润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生活

活动口号:快乐数学伴我成长

三、活动时间:

4月25日――5月8日

四、活动对象:

1――6年级全体学生

五、氛围营造:

1。电子宣传栏

z市浦南小学第六届数学节

浸润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生活

智慧数学,快乐生活。

缤纷数学节,精彩每一天

展思维风采,享数学魅力

2。开幕式(4月25日)

魔方达人现场表演:(各校区安排8至10名学生现场表演,体育老师秒表计时,现场公布成绩)

互动游戏:数学谜语抢答赛,巧算24点

3。红领巾广播(教导处供稿)

以校园广播站的形式开展“数学家,我点播”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数学家,从数学家的成材故事中感悟学习数学的快乐,学习数学家们的良好学习品质。

4。展板(在开幕式时展出)

内容:数学日记、数学报为主,也可以加入一些数学名人故事、数学优秀作业等。

六、活动内容:

1、“数学小报”编辑。

在1―2年级进行“数学剪报”制作活动,在3―5年级进行“数学手抄报报”编制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学内容,制作数学小报,体验合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要求:8k尺寸,每班2份,5月1日前上交,由美术组负责评奖。

每个年级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

2、开展“数学阅读”。

结合“静心阅读”时段数学老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开展“数学阅读”活动,组织学生读数学报,征集、交流学生在读的一些数学绘本、数学故事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4至6年级每班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

4、“数学日记”撰写。

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日记的撰写,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每班征集若干份张贴,5月1日,3至4每个班级上交2篇。送各校区教导处。

数学趣题游园活动,3―6年级以年级段为单位,结合数学谜语以及数学趣题等以猜谜或抢答赛等形式开展。

各年级特色活动:

活动一速算接力游戏

活动时间:5月4日中午12:30至1:00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参赛对象:全体一年级学生

带队教师:各班班主任

活动过程及要求:

1、活动准备:全班学生分成10人一组(多余的人数为一组),在教室举行。学校提供比赛口算题卡。(正反两面各100题,每位学生完成一列20题。)

活动开始:裁判吹响口哨,接力比赛开始。第一位学生开始写口算卡,写完一列后,交给同桌写口算,两人写好后,交给后面的同学,依次进行。活动过程中的口算卡的分收均有裁判负责,要收齐张数。

2、评奖方法:

(1)按正确率和比赛时间综合评奖。评奖排名原则上是参照比赛顺序,以考卷的正确率为主,如遇到考试成绩相同的情况,再以比赛时间来排名。

(2)每个年级评出“优胜班级奖”和“参与班级奖”,评出团体奖由学校颁发证书。

活动负责人:z

活动二“数独”六宫格游戏

游戏时间:5月5日中午12:30至1:00

地点:各校区自定

参加对象:二年级每班派6名代表。

带队教师:各班数学老师

活动过程及要求:

1、活动准备:二年级任教老师利用数学课向学生讲授“数独”游戏,分发一些游戏练习,让学生积极参与“数独”游戏。通过班级的预赛,每班选拔6名学生参加游戏。

2。游戏要求:

(1)各参赛选手不得迟到,须在比赛开始前5分钟进入比赛现场。迟到5分钟不得参赛,作弃权处理。

(2)独立完成“数独”比赛卷,比赛时间30分钟。在比赛过程中不允许讲话、走动,如有问题可举手请主持人老师解决。

(3)比赛时间一到,不管有没有完成预定的内容,整个比赛阶段结束。

奖项设置:

现场赛全校设一、二、三等奖30名”。

活动负责人:z

活动三“数独”九宫格游戏

游戏时间:5月6日中午12:30至1:00

地点:各校区自定

参加对象:三年级每班派6名代表。

带队教师:各班数学老师

活动过程及要求:

1、活动准备:三年级任教老师利用数学课向学生讲授“数独”游戏,分发一些游戏练习,让学生积极参与“数独”游戏。通过班级的预赛,每班选拔6名学生参加游戏。

第五篇:数学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三个数连加、连减,并能借助实物或学具计算出得数。

2、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和运算能力。

3、喜欢参加数学计算活动,体会活动的成功感和趣味性。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地上画曲线迷宫图;蚂蚁头饰若干;写有数字的糖罐4~5个;写着数字的糖豆卡片若干;冬瓜卡片、饼干卡片(上面印有20以内的数字);筐子4个。

2、学具准备:“金色珠”中的珠粒;没人20颗大豆。

3、《操作册》第6册第43―44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复习数数。幼儿听鼓声数数,声音随鼓声的大小变大或变小。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蚂蚁搬食物。蚂蚁家庭今天可真忙呀,看,它们不停地在搬运食物呢,我们一起去帮帮它们吧。

①复习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师:许多食物都藏在迷宫里,我们先闯迷宫吧。

游戏“蚂蚁走迷宫”。幼儿分成4组,每人一个蚂蚁头饰,扮演小蚂蚁在地上沿线爬行,要走出迷宫,必须把挡在路口的算式算出来,看看哪组幼儿最先走出迷宫。

②学习3个数连加教师:哇,好多食物哦,蚂蚁最喜欢糖豆,先搬糖豆吧。

游戏“蚂蚁搬糖豆”。教师面前放着标有数字的糖罐4―5个,幼儿扮演蚂蚁,要一次搬动3颗糖豆,只有3颗糖豆上的3个数字相加的'得数正好是糖罐上的数字,蚂蚁才能将糖豆放进糖罐中。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三颗糖豆可以成为一组,放进同一个糖罐里?可用学具“金色珠”进行操作。

教师与幼儿一起检查糖豆罐里三颗糖豆上的数字合起来是否等于糖罐外面标记的数字。

③学习3个数连减。

教师:蚂蚁家刚刚搬出了20颗糖豆,被老鼠哥哥偷吃了5颗,老鼠弟弟偷吃了3颗,蚂蚁家还有多少颗糖豆?幼儿边操作边思考,列出算式并计算出得数。教师可提供给幼儿20颗大豆进行操作,游戏可变换数字反复进行。

3、游戏活动。

教师:还有好多食物哦,外面快来搬吧。

①游戏“蚂蚁运冬瓜”。幼儿扮演蚂蚁,身上贴有20以内的数字,当教师说出某一数字时,如,教师说“17”,身上的数字相加后得数是17的3只蚂蚁连成一队,跑到黑板前,取走标有17的冬瓜卡片,放到筐子里。游戏继续进行。

②游戏“蚂蚁运饼干”。当教师说出某一数字时,如教师说“5”,3只蚂蚁身上的数字相减得数是5,那么最大数的蚂蚁站在第一个,另外两只蚂蚁一次将手搭在前一只蚂蚁肩上连成一队,跑到黑板前,取走标有数字5的饼干卡片,放到筐子里。游戏继续进行。

4、分组活动。

第一组:搬大豆。幼儿利用大豆进行2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

第二组:搬黄豆。幼儿利用“金色珠”进行2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

第三组:找风筝。小朋友帮蚂蚁把食物搬回家了,其他动物想要小朋友帮忙找风筝。(做《操作册》第6册第43页的活动“找风筝”。)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第六篇:数学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目标:

1、感知轻重,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重量。

2、学习用自然测量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用工具测量来比较三个物体的重量,并做好记录。

3、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学具筐:面霜瓶、积木、天平8个。

2、皮球、桶、纸盒、水瓶、铅笔盒、杯子、积木、瓶子各两个。

活动过程:

一、提出概念。

1、请一名幼儿上来。

(1) 今天老师想给XXX小朋友比重量,你们觉得一个人可以比重量么?那有什么办法呢?你们觉得谁重?

(2) 今天老师带来了跷跷板,看看谁重一点?我给重一点那边贴上箭头向下的标记。

(3) 小结:原来比重量要两个或者几个物品才可以比较,一个物体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儿探索。

(1)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两样物品,老师请你们来给他们比一比轻重。

(2)我请两个孩子一组,站在桌子旁边去找两样物品比轻重,给重的那样东西贴上朝下的箭头。

2、小结:原来我们用我们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三、工具测量。

1、出示三样物品。(三个玩具)

(1) 刚才我们给两样东西比了重量,我这里有三样东西,谁愿意上来给他们比较轻重。谁跟他有不一样的意见?

(2) 那到底谁排的对呢?我也不知道。当我们用手也没办法分出轻重的时候,那我们就需要一个准确的测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们先将两个物品进行比较,把轻的那个拿下来,重的那个不动。然后再把第三个物品拿来进行比较。那这个比其他两个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轻的',中间这个叫什么呢?他叫不轻也不重。

(4) 因为他最重的要轻,比最轻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轻也不重。一起来说说看。(贴上箭头)

(5) 教师示范记录表。

2、幼儿操作。

(1) 请小朋友两人一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边,合作一人记录,一人测量,给三样物品比轻重。

(2) 教师检验:将幼儿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3) 找出不一样的检测一次。

(4)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可以比较轻重,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推荐专题: 班会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格式 数学活动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