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青海湖导游词(优秀范文五篇)

2022-09-12 16:18:48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海湖导游词(优秀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青海湖导游词(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青海湖导游词之日月山

日月山随笔

高原之上,蓝天之下,象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们雪域高原熠熠生辉,登上峰顶,才知道,诺大的草原,古老的传说,沉重的记忆,都在你的肩头耸立,你的光芒吸引着人们一路追随的脚步。

山峦起伏,峰岭高耸,因山的表层被红土层所覆盖,唐朝的时候被称为赤岭,因为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时,途经赤岭作过短期停留的历史,日月山便给汉藏人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和传说。

据说当年的文成公主远嫁藏王来到赤岭时,想到将要离别唐朝所管辖的土地,心中一片凄然,前看西蕃,天高云低,草原苍茫;回望长安,更加留恋故土乡情,于是拿出了临行前皇后赐予的“日月宝镜”,从镜中回看长安景色和亲人,十分伤心,思乡的泪水奔流而下,汇集成了今天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的倒淌河,但是,当她想到自己肩负着唐蕃和平使命的重任时,便果断地摔碎了手中宝镜,毅然决然的斩断了对故乡亲人无限的眷恋情丝,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西行的和亲道路。从此,赤岭被改名为“日月山”,日月山因文成公主的故事而富有了神奇的色彩,文成公主因日月山而成为汉藏人民心中永远与日月齐天的女神。

漫漫数千年过去了,很多流传在民间的故事和传说,,给日月山增加了诸多神秘的色彩,分立在山的垭口两侧,古朴典雅的日月双亭,在风中站成了路碑,站成了文字,站成了日月。

虽然我们眼中的日月山,没有昆仑山的磅礴气势,也没有唐古拉山的高大雄伟,但是,因为文成公主的美丽故事,让这座曾架起过汉藏人民的深情厚谊的普通山峰,作为一个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被永久的载入了史册,因而它与雪域高原上所有的神山圣湖齐名,被当地的藏族人民视为神山,对之有着一种至死不渝的虔诚,而光照乾坤。

打开历史的年轮,我们看到,日月山曾饱尝了诸候争霸的峰火纷争,也见证了许多汉藏和亲的场景,目睹过唐番古道的盛衰,护佑过茶马驮队的经过,也分享了青藏铁路畅通无阻的喜悦。而今,日月山敞开胸怀,给来回过往的行人,坦荡的展示出一种粗犷朴实的豪情,一种畅酣淋漓永恒的爱。

时过境迁,今天的日月山不仅仅只是青海农牧业区的分水岭,也一块宁静详和的“西海屏风”,它是千年岁月执著的守护神,静静的坐守在青藏高原的“草原门户”上,降伏着那些随意闯荡的野性侵略者。

站在山上向四野眺望,山的东面紧临湟水谷地,梯田阡陌,村落点点,尽显农耕盛景,山的西面就是无垠的草原,山恋起伏,草原广袤,牛羊成群,一派高原风光。高原的猎风顺着山体在姿意的爬升,平坦的天路上,来往飞驰的汽车川流不息,苍茫无际的草原上,漫步着安然自得吃草的牛羊。

每每西行经过日月山时,不管是否下车登岭,望着山口正中文成公主端庄婉约的汉白玉塑像,望着古色古香遥遥相对的日月双亭,望着山坡上在风中猎猎劲舞的五彩经幡,想起了路过此地西去和亲的故事,想起了英姿勃发藏王的骁勇,眼前总有一双温柔的眼眸,含情脉脉的牵着我的向往,象是季节的风,温润的吹绿了我的遐想,心中便对这座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肃然起敬。

走在挂满经幡的山路上,粗犷的风敞开它那激越的歌喉,每天唱着经书里的歌,昭示着一种强劲的生命力,幽深的诵经声似若在天穹的深处响起,沧桑,神秘,神圣的感觉环绕在我的周围,苍茫的气息浸洇着脚步下这片土地,四野律动着雪域的神奇。我想,经幡上诵念的,不只是一段千里烟缘的佳话,也有汉藏人民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

历史曾经在这座平凡的山上埋下岁月的伏笔,记录了沧桑的故事,于是,在日月双亭的映衬下,在我的眼前,日月山又化成了一首诗,一阙词,抑或是一首合弦的曲子,湛蓝的天空里,白云飘飘,那是梦的倒影,在苍穹里潺潺经流。

秋雁声声,九曲回肠,当季节把日月山的萧瑟,别到了高原的衣襟上,一声又一声的祈祷声揉在山风里,卷在哈达上,传诵着一个虔诚的心愿,让人体味一种以心源为炉,古朴中彰显富丽的人性感悟。

满山的蝶,尽情的舞,那不是蝶,那是五彩的经幡,那是高原永远也不会苍老的圣洁。

经幡上面密密麻麻排列的经文中,也许写着日月轮回的故事,也许写着高原俊朗的容颜,也许写着心中虔诚的祈盼,也许写着日月山挺拔的豪情。虽然我看不懂上面的密密麻麻排列着的经文,但是,对于日月山,我也是怀着同样的敬畏。

目光流放在苍茫的群山中,尘封的记忆被山风牵着,不知游荡到岁月经纬里的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在时光的一瞬驻足,搭乘着远去的风,留下一颜浅浅的惆怅,一声轻轻的叹息,日月亭前,又多了一抹遥远的思念。

旷野之野,亘古的苍茫站在高原之上,手持一块经幡,噙了满腹的祈望,想要饮断这千年的豪肠,只是,稍不留神,还是掉进一册婉约的宋韵里,湿淋淋的浸透了自己。

蓝天,白云,远山,岁月的深处,那里有你,有我,有一场完美的奔赴。

而我,就站在琐琐碎碎的日子里,等待着你从窗前的晨曦中路过,等待着你从唐番古道的山垭口前路过,等待着你从无垠的草原上路过,等待着你从我的故事里路过……

迢遥的你,会来吗?

第二篇:赵州桥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河北赵县赵州桥,我是你们的导游。

天下闻名的赵州桥座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2.5公里处┖又希嗍易卸锨蚪鲇45余公里。赵州桥是世界桥梁史上第一座敞肩拱石桥,建于公元581-601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此桥全长64.40米,拱顶宽9米,两端宽9.6米,跨径37.38米,拱矢高7.23米。

因赵州桥属于“鬼斧神工”之作,千百年来,民间均传说此桥是神仙鲁班祖师修建的。其实,赵州桥是我国y代杰出的`匠师李春和众多石匠集体建造的,保持1400年屹立风姿,赵州桥成为桥梁建筑史上难得一现的秀美风景。

好,游客朋友们,赵州桥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第三篇:一段青海湖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涛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宏大的宝镜。 青海湖导游词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程度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象十分凉快。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幻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区广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安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围绕: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宏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围绕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盏宏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风景。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风景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广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风景十分绮丽。广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端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象一面宏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标光辉。

第四篇:赵州桥导游词

大家好,我姓杨,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杨导游。

欢迎大家来看赵州桥,今天,我给大家介绍赵州桥。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的┖由希且蛔澜缥琶氖扒牛纸邪布们拧R馑际侨妹恳晃蝗税踩裙U灾萸攀中畚啊G庞形迨壮ぃ琶卓怼O旅婷挥星哦眨挥幸桓龉靶蔚拇笄哦矗笥叶ド匣垢饔辛礁鲂∏哦础:铀梢源哟笄哦戳鞴⒑樗笨梢源有∏哦戳鞴U庵稚杓圃诮ㄇ攀飞鲜且桓龃淳佟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栏板上雕刻着很多精美的图案:有双龙戏珠,两条龙各自回首遥望……

它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赵州桥介绍好了,如果还想再听,请下次再来,谢谢大家!

第五篇:赵州桥导游词

我是今天的特邀导游赵家悦,今天很荣幸能带大家来参观这座闻名中外的石拱桥。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桥,就是世界文明的赵州桥,又叫安济桥,它在河北省赵县的┖由希灾萸诺较衷谝丫幸磺陌俣嗄甑睦妨耍撬宄氖忱畲荷杓撇⒉渭咏ㄔ斓模灾萸徘懦の迨嗝祝芯琶锥嗫恚庾湃慷加檬菲龀桑旅婷挥星哦眨挥幸桓龉靶蔚拇笄哦矗笄哦吹淖笥伊矫婊褂兴母鲂∏哦矗⒑樗氖焙颍箍梢源铀母鲂∏哦蠢锪鞴笥伊矫娴氖干匣沟窨套啪赖耐及改亍

参观了赵州桥,可见我们古代也有很多能工巧匠,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雄伟的建筑。

通过我的解说,大家是否对赵州桥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希望下次有机会带大家了解我国更多的名胜古迹。再见!

推荐专题: 云台山导游词 九华山导游词 青海湖导游词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