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运城关帝庙导游词400字(范文三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运城关帝庙导游词400字(范文三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三西省的乔家大院,它坐座落在美丽而富饶的三西晋中盆地,位于祁县城北12公里处的乔家堡村,距省会太原市有50公里。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又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及民间初年多次增修,时间虽跨越了两个世纪,却保留了建筑风格的浑然天成。乔家大院占地面积为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个小院共313间房屋组成。大院从高空向下俯视,整体为双喜字型布局,城堡式建筑。四周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水靡砖墙内院与院相衔,屋与屋相接,全院以一条平直甬道将6幢大院分割两旁,院中有院,院内有园。更加增添了我游览的兴致。
前两个大院展示了乔家的历史,后三个院介绍了民间工艺、民族风情等等。
特别是第三号院里有乔家三大镇宅之宝;
一是九龙灯,九龙灯上面有五条龙;下面有四条龙,传说是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城,慈禧太后逃出北京来到祁县,乔家便送给了慈禧太后三千两白银把慈禧太后救了,太后为了报答乔家,就送给乔家一对独一无二的一对九龙灯。第二个是万人球,万人球是那时候的监控器,屋里屋外有什么人,一抬头就看见了。三是犀牛望月镜,犀牛望月镜是乔家子孙在抗日战争时为国家捐了许多枪支弹药,因此国家送他了一个犀牛望月镜。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景色迷人、气候宜人、美食诱人、古文化醉人的历史名城―解州。说起这美食诱人呀,我就忍不住想跟大家说一说这解州的四大名吃――其一是羊肉泡馍、其二是黍面油糕、第三是炒面油茶、第四是猪油葱花炒面,而这四大名吃中,又以羊肉泡馍最为著名。解州羊肉泡馍选料上乘,作料齐全,工艺独特精细,汤汁新鲜,味美可口,因而它“看着美,吃着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称赞。有诗云:“原汤优汁味鲜美,去寒暖胃添精神。夏天吃了防胃寒,冬天吃了暖全身。”
听到这,相信大家早已是垂延欲滴,肚子咕咕直叫了吧!所以说,来到解州,您只有再尝过解州的羊肉泡馍之后,才算是不虚此行,满载而归呀!谈笑间,不知不觉,素有“中华武庙之冠”美誉的解州关帝庙已经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中国的关帝庙很多,但以解州关帝庙为最大。因为关公是解州常平村人,所以这座庙宇又被称为“武庙之祖”。它与山东曲阜孔子家乡的“孔庙”一文一武,遥相呼应,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武崇拜的两脉之源。
解州关帝庙创建于589年即隋开皇九年。扩建于宋,明毁于地震,重修于清乾隆年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建筑技艺最为精湛的关帝庙。庙院南北长700余米,东西宽200余米,占地14万平方米,殿堂楼阁有200余间。规模巨大,气势恢宏,与关羽的影响和名望相称。庙宇布局分南北两部分,南为结义园,北为正庙。正庙又分为前后两院,前为庙堂,后为寝宫,构成传统的“前朝后寝”格局。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纯砖结构的建筑是全庙中轴线的最南端,也是入宫的第一道门,它叫端门,又称“山门”。其造型古朴厚重,中门较高,左右较低,中门上书“扶汉人物”,标明关羽是匡扶汉室的英雄人物,右门上书“精忠贯日”,左门上书“大义参天”。巧妙的将关羽立身处世的“忠义”二字,融于联语之中。
端门对面的琉璃影壁上的图案是明朝宣德年间烧制,历经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色彩依然绚丽,画面自上而下分为天、地、海三界,主体是四条蟠龙遨游飞动,衬以凤凰、麒麟、玉兔等祥禽瑞兽,流光溢彩,华贵典雅。关帝庙中的蟠龙只有四条,据说这是因为关羽死后才被封帝的,“四”与“死”谐音,暗喻关羽不同于一般的真龙天子。
门前交叉斜竖的三根铁柱俗称“门挡”也叫“挡众”,它提醒人们到此,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对关羽的崇敬,也显示圣庙的威严。
进入端门后看到的这道门叫雉门,俗称大门,过去常供帝王出入,雉门两侧对称的有“文经门”和“武纬门”。旧时为大臣上朝之用,现在大家不用担心等级制度,可由雉门直接进入,享受帝王的待遇了。
文经门以东为部将祠和崇圣祠,部将祠是为了纪念关羽的三名部将:周仓,王甫,赵累而建,崇圣祠供奉着关羽的三代先人。
武纬门以西是追风伯祠和胡公祠。追风伯祠是纪念关羽的赤兔马,而胡公祠则传说为纪念关羽的岳丈。雉门不但有门的作用,还是过去的戏台。过去这里演三国戏为主,可谓“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过了雉门前面就是午门。这是关羽封帝后才增建的。登上午门,您可以看到正面墙上的两个人物壁画。右为周仓,左为廖化,他们都是关羽忠实的部下。
关羽一生喜读《春秋》本是儒教人物,被称为武圣。在他封帝后,佛教称他为“伽蓝神”。
道教封他为“关圣帝君”。这里可以看出,儒道佛三教在关羽身上的融合。
这座壮观精美的建筑物叫“御书楼”,原名“八卦楼”。从楼里向上看,就能看到楼板中留有八角孔。孔中八角形藻井叠架而上,到最顶端为一木构结构的八卦图案,因此取名叫八卦楼。八卦图为道教标志之一,这也印证了关帝庙当时为道教圣地。过了御书楼,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殿宇就是供奉关羽的主殿崇宁殿了。殿前的月台也叫祭台,是祭祀大礼的地方。台中的石供桌,桌面为青铜所铸。上面那条一指宽的槽缝,传说是当年五月十三关公显圣在此磨青龙偃月刀,正逢下雨。关公试刀锋时,轻砍一刀而留的痕迹。传说当然不足为信,但此后每年这几天都下雨。民间把农历五月十三称“关老爷磨刀日”。这个供桌就叫磨刀石了。
崇宁殿四周有26个巨大石柱环绕着殿宇,大殿檐下的“神勇”巨匾是乾隆皇帝钦定的。“义炳乾坤”匾为康熙御笔。
端坐于神龛中的关帝塑像身着龙袍,头戴帝冠,腰系玉带,手中拿笏。表明关羽生前为臣,死后封帝,集臣子帝王于一身的特殊身份。
穿过后宫,我们看到的这座三檐两层式的高大建筑就叫春秋楼,也叫麟经阁。关羽生前喜读《春秋》。而“麟经”是《春秋》别名。春秋楼高近30米,是全庙最高建筑。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二楼的吊柱悬梁结构,给人一种空中楼阁的感觉。这种将承受力巧妙分解的智慧,在我国古建筑史上历史悠久,国内目前现存建筑实物仅此一例。二楼四周共有隔扇门108个,象征清代所辖108县,楼两侧各有楼梯36级,代表当时36州府。
楼内神龛内,塑的是关帝戎装全身像,二楼正中木制暖阁内,塑得是关公侧身读《春秋》的微服像。其神态仿佛真人一般。塑像两旁有幅对联,上联是“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下联为“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道出了关羽的大将风度和儒雅气度。
游客朋友们,关帝庙的游览到此就要结束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欢迎你们常来关帝庙,到时我愿在为你们做向导。最后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忘记去吃羊肉泡馍哦!
谢谢大家!
虎头关帝庙,建于清雍正年间,作为黑龙江省较早的清代建筑之一,1981年此处作为中国名胜被收入《中国名胜词典》。198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管理。1986年被省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在虎头村正南,乌苏里江左岸,依山傍水。西侧有石L台阶84级直达庙后山岭之上。庙基长17米,高4.54米,木质建筑。四周花墙,庙顶黑瓦覆盖,重檐飞角,斗拱交错。庙门两侧悬挂一幅对联,上联:知我者惟春秋乎;下联: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庙为两进结构,庙内前厅八根明柱,皆雕二龙戏珠图案,两侧兵器架上摆置着金瓜、钺斧、朝天镫、枪、刀、矛、戟。进入廊檐,并排四根明柱,下端石鼓做基础,上端燕尾雕龙,迎面四幅绘有“百古图”的阁扇。打开阁扇,便是大庙正殿,殿内有七尊塑像――正中关羽,下有六配,左配:地藏佛、判官、关平;右配:山神、小鬼、仓。塑像后面和左右彩屏上绘有“五龙藏云”、“赵高求寿”、“青松白鹤”、“三国图”。
据《清史稿》、《清朝续文献通考》记载:雍正年间兴建起关帝庙。乾隆、嘉庆、丰年间,关帝庙均曾修复过。又据《吉林地理记要》记载:“设险守国,要塞,汉族踪迹至此最早,县西南有关帝庙,额提案:嘉庆己巳重修,近汉人居住已有千年……”
根据康德2年的《虎林政况》记载:“雍正年间内地民亦多在吉林领采参凭照(俗程龙票),跋涉远来,及冬而返,咸以江东为落趾之地,而以江口为会集之场,久之,集人渐伙,获利益厚,遂于江畔陡崖之间,捐资建关帝庙一座,虔诚以祀,殆昭示深山幽谷中求财全命,惟有信义是崇云。”此庙虽小,但位于我国最东方,被誉为“东方第一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