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曲阜孔府作文导游词

2023-07-15 16:44:1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曲阜孔府作文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曲阜孔府作文导游词》。

第一篇:曲阜孔庙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孔庙,很荣幸和大家在这里相逢。我是你们的导演,我姓吴,口天吴,大家可以叫我小吴或吴导。接下来的美好时光就由我和你们一起度过。

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他死后的第二年,住宅被改成孔庙。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邸。孔庙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的家族墓地。孔庙、孔府和孔林,是中国唯一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和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汉代以后历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读经,孔庙的规模也越修越大。现存孔庙占地327.5亩,建筑物466间,前后有九进院落,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谨,气势宏伟。

孔府位于孔庙的东侧。始建于宋代,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部事务。它布局匠心,是园林结合的范例。下面我们要去参观孔林了,孔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到那儿要坐20分钟左右的车,大家趁此机会好好休息一会儿吧。

孔林到了。孔林又称至圣林,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孔林中的墓碑,除了一批著名的汉代石碑被移入孔庙外,尚存有李东阳、严嵩、康有为等历代大书法家的亲笔题碑,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

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希望在孔庙、孔府和孔林的这段时光,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美好记忆。

第二篇: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孔庙,很荣幸和大家在这里相逢。我是你们的导演,我姓吴,口天吴,大家可以叫我小吴或吴导。接下来的美好时光就由我和你们一起度过。

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他死后的第二年,住宅被改成孔庙。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邸。孔庙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的家族墓地。孔庙、孔府和孔林,是中国唯一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和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汉代以后历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读经,孔庙的规模也越修越大。现存孔庙占地327.5亩,建筑物466间,前后有九进院落,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谨,气势宏伟。

孔府位于孔庙的东侧。始建于宋代,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部事务。它布局匠心,是园林结合的范例。下面我们要去参观孔林了,孔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到那儿要坐20分钟左右的车,大家趁此机会好好休息一会儿吧。

孔林到了。孔林又称至圣林,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孔林中的墓碑,除了一批著名的汉代石碑被移入孔庙外,尚存有李东阳、严嵩、康有为等历代大书法家的亲笔题碑,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

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希望在孔庙、孔府和孔林的这段时光,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美好记忆。

第三篇:曲阜孔庙导游词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位于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xx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据称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

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宋朝吕蒙正有文赞道:"缭垣云矗,飞檐翼张重门呀其洞开,这一具有东方建筑特色的庞大建筑群,面积之广大,气魄之宏伟,时间之久远,保持之完整,被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

它凝聚着历代万千劳动者的血汗,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推荐专题: 曲阜孔府作文导游词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