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济宁曲阜孔庙大成殿导游词(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济宁曲阜孔庙大成殿导游词(范文五篇)》。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孔庙,很荣幸和大家在这里相逢。我是你们的导演,我姓吴,口天吴,大家可以叫我小吴或吴导。接下来的美好时光就由我和你们一起度过。
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他死后的第二年,住宅被改成孔庙。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邸。孔庙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的家族墓地。孔庙、孔府和孔林,是中国唯一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和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汉代以后历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读经,孔庙的规模也越修越大。现存孔庙占地327.5亩,建筑物466间,前后有九进院落,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谨,气势宏伟。
孔府位于孔庙的东侧。始建于宋代,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部事务。它布局匠心,是园林结合的范例。下面我们要去参观孔林了,孔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到那儿要坐20分钟左右的车,大家趁此机会好好休息一会儿吧。
孔林到了。孔林又称至圣林,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孔林中的墓碑,除了一批著名的汉代石碑被移入孔庙外,尚存有李东阳、严嵩、康有为等历代大书法家的亲笔题碑,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
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希望在孔庙、孔府和孔林的这段时光,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美好记忆。
各位佳宾:
《论语》上面开篇有一句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我就以孔子的这句名言,热烈地欢迎您来孔子的故乡曲阜参观游览。下面,就由我陪同各位游览并进行导游服务,非常感谢您的合作,并衷心地希望您对我的工作多提出批评意见。
在来曲阜之前,许多朋友可能已对曲阜和孔子有了不少的了解,但也有的朋友知道的并不十分详细,现在,我就在进入景点之前,先把曲阜和孔子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
曲阜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南部,现有人中62万其中城区人口10万,面积约890平方公里。"曲阜"二字始见于《尔雅》一书,东汉应邵解释说: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宋真宗大中祥符5年,也就是公元1012年,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在曲阜,曾一度改名"仙源"县,金太宗天会7年(公元1129年),又复名曲阜,沿用至今。曲阜是一个小城,然而,曲阜又是一座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城,在这片神圣而又古老的土地上,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竟有四人在这里留下了踪迹。据《史记》、《帝王世纪》等史书记载:"黄帝生于寿丘","少昊自穷桑登帝位,称都曲阜,崩葬云阳山",现在曲阜城东8里,仍留下座金字塔式的坟墓--少昊陵。中国有句俗话说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是不是可理解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这里,从黄河中下游向中原,向黄土高原迁徙的过程,而我们的母亲之河,黄河、长江,从黄土高原之上奔腾而下,一泻千里,最后汇入大海呢!中国还有句古话叫"江南出才子,江北出圣人",实际上,江北的圣人几乎全出自曲阜。在中国封建时代,受到皇帝赐封的圣人一共有6位,他们分别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元圣周公,头4位都出生在曲阜,后两位一位是孔子的弟子,一位是封地在曲阜,周公的后世33代曾在鲁国为国君,至今山东称鲁,即起于此。现在曲阜地上地下文物众多,文化灿烂,有国家级文物古迹4处,省级11处,市级100余处。1982年曲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4年曲阜"三孔"被联合国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曲阜对东方文化的重要贡献,不少人称曲阜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东方的麦加"。在这里,您不得不沉思,也不能不感奋,因为这里深扎着中华民族的根,深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各位朋友,在中国,在东方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地上,你也许读不懂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许不理解人头兽身表现什么,象征什么。然而,当你走进中国人民的生活,行走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的古老土地上,你就能感受到、接触到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儒家文化的气息,你便能由此体验到中国人民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理想道德的差异。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去探究中华民族的个性与品格,都不难发现儒家文化的基因,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儒家文化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而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就是孔子。
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去世,16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儿,开始了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独自谋生、学习和奋斗的一生。
孔子少年发奋自学,勤而好问,青年时代便掌握了参与贵族政治必须熟悉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进而掌握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的内容,为创立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础。
孔子30岁设学授徒,开始了漫长的教育生涯,他首开中国私人讲学、面向民众,提倡"有教无类"之风,成为中国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51岁的时候,才做了中都县令,后来曾在鲁摄相事,然而时间不长,他便辞了官,离开鲁国开始了他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之行。
孔子在68岁的时候回到鲁国,他把几乎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学和文献整理上,一直到死。孔子的一生是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是艰苦卓绝、激励奋发的一生,是春风化雨,培育英才的一生,是著书立说,济时救世的一生。如今,他的躯体虽已灰飞烟灭,但他的思想,却潜入每个东方人的心灵,他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个性和品格,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孔子还将引导着人类,跨向21世纪。
曲阜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非常多,大部分与孔子和孔子文化有关。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曲阜明故城的正南门外,城门的北面是被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孔庙。城门的正上方有"万仞宫墙"4个大字。"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8尺。据说,有人称赞孔子的弟子子贡非常有学问,子贡听说以后,就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学问只有墙头这么高,人们一看便会看见墙内的一切,而我的老师孔子的这道墙有数仞,不找到它的门是不能看到墙内宗庙之美丽、房舍的多种多样"。后人为表达对孔子的敬仰,明代胡缵宗就写了"万仞宫墙"4个字镶在城门上,清代乾隆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拜,又把胡碑取下,换上了自己写的"万仞宫墙"4个大字。这就是"万仞宫墙"的来历。
曲阜这个小城市中诞生了一位圣人――孔子,他是儒家文化的代表,到了曲阜,实是到了儒教的圣地,曲阜有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孔府则是孔子后世嫡系子孙居住的府邸;孔林是孔氏家族的墓地,不仅下葬孔子家族成员,曲阜及附近大凡姓孔的人均可入葬。
曲阜三孔之中,最有气概的便是孔庙了,孔庙的后门与孔府的正门相通,连在一起游览,更显气概。孔庙是历代皇帝来祭拜孔子的地方,步入正门,参天古树夹着中间满是青苔的石板路从脚底延伸,树叶密铺着成了打伞,下面不仅有游客还有一些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石碑。一块,两块,三块……啊,来祭祀的皇帝可真多,据说有些皇帝还立了不止一块,足可见人们对圣人的崇敬,我又开始回忆那些《论语》中的句子,眼前一片古色古香,又气势磅礴,这些句子更是博大精深,我也对这一位大圣人崇敬起来了。
更令人吃惊的是,孔子在百姓们的心中地位比皇帝还高,孔庙造得气势恢弘壮丽,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修得更是五光十色。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在云彩之中,两龙之间有一颗宝珠,故名之曰:“双龙戏珠”。石柱均以整石刻成,刀法刚劲凌厉,图案波涌云绕,气势磅礴。据说皇宫里龙的图案都是尤木头雕刻的,远不及石头的刚强有劲,有以次皇上到了孔庙,当地县官怕皇上起疑,便用黄布把柱子包了起来,皇上到了很奇怪,问:“为何要以黄绸包柱?”县官回答:“此是假龙,您才是真龙,两龙相交,必有一损,微臣是担心皇上,请勿见怪。”这足可见孔子比皇上还令人崇敬、倾佩。
孔林占地面积最大,一共有20万个灵魂居在此地,其中最大的面便是孔夫子之墓,据说有人盗过孔子的墓,但是孔子入墓不求荣华富贵,也没有带陪葬品,只是穿了一身白衣,清清白白地过去了,孔子一生都过得十分清平,死去时也很顺其自然,他把自己葬的位置是抱子携孙式,意思是自己好不算好,要儿子孙子都好才算好。一个个坟堆立在这一片土地上,树在坟堆前倾着身子,虫子叫着,我望着孔夫子之墓,心中又升敬佩之情。
曲阜不仅是孔孟之乡、诗书之地、礼仪之邦,还是神农故都、黄帝诞生之地、殷商故国、周汉鲁都,这里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还以拥有大量珍贵的地上、地下文化而蜚声中外,曲阜真是个文化聚集地呀!我学到了很多……
各位佳宾:
《论语》上方开篇有一句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我就以孔子的这句名言,热烈地欢迎您来孔子的故乡曲阜参观游览。下方,就由我陪同各位游览并进行导游服务,十分感谢您的合作,并衷心地期望您对我的工作多提出批评意见。
在来曲阜之前,许多朋友可能已对曲阜和孔子有了不少的了解,但也有的朋友明白的并不十分详细,此刻,我就在进入景点之前,先把曲阜和孔子的状况简要介绍一下。
曲阜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南部,现有人中62万其中城区人口10万,面积约890平方公里。“曲阜”二字始见于《尔雅》一书,东汉应邵解释说: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宋真宗大中祥符5年,也就是公元1020年,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在曲阜,曾一度改名“仙源”县,金太宗天会7年(公元1120年),又复名曲阜,沿用至今。曲阜是一个小城,然而,曲阜又是一座有着五千年礼貌史的文化古城,在这片神圣而又古老的土地上,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竟有四人在那里留下了踪迹。据《史记》、《帝王世纪》等史书记载:“黄帝生于寿丘”,“少昊自穷桑登帝位,称都曲阜,崩葬云阳山”,此刻曲阜城东8里,仍留下座金字塔式的坟墓――少昊陵。中国有句俗话说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是不是能够理解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那里,从黄河中下游向中原,向黄土高原迁徙的过程,而我们的母亲之河,黄河、长江,从黄土高原之上奔腾而下,一泻千里,最后汇入大海呢!中国还有句古话叫“江南出才子,江北出圣人”,实际上,江北的圣人几乎全出自曲阜。在中国封建时代,受到皇帝赐封的圣人一共有6位,他们分别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元圣周公,头4位都出生在
曲阜,后两位一位是孔子的弟子,一位是封地在曲阜,周公的后世33代曾在鲁国为国君,至今山东称鲁,即起于此。此刻曲阜地上地下文物众多,文化灿烂,有国家级文物古迹4处,省级11处,市级100余处。1982年曲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4年曲阜“三孔”被联合国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曲阜对东方文化的重要贡献,不少人称曲阜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东方的麦加”。在那里,您不得不沉思,也不能不感奋,因为那里深扎着中华民族的根,深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各位朋友,在中国,在东方这片有着五千年礼貌历史的土地上,你也许读不懂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许不理解人头兽身表现什么,象征什么。但是,当你走进中国人民的生活,行走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的古老土地上,你就能感受到、接触到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儒家文化的气息,你便能由此体验到中国人民与其他民族迥然不一样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理想道德的差异。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去探究中华民族的个性与品格,都不难发现儒家文化的基因,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儒家文化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而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就是孔子。
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16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儿,开始了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独自谋生、学习和奋斗的一生。
孔子少年发奋自学,勤而好问,青年时代便掌握了参与贵族政治务必熟悉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进而掌握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的资料,为创立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础。
孔子30岁设学授徒,开始了漫长的教育生涯,他首开中国私人讲学、面向民众,提倡“有教无类”之风,成为中国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51岁时,才做了中都县令,之后曾在鲁摄相事,然而时光不长,他便辞了官,离开鲁国开始了他长达20年的周游列国之行。
孔子在68岁时回到鲁国,他把几乎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学和文献整理上,一向到死。孔子的一生是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是艰苦卓绝、激励奋发的一生,是春风化雨,培育英才的一生,是著书立说,济时救世的一生。如今,他的躯体虽已灰飞烟灭,但他的思想,却潜入每个东方人的心灵,他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个性和品格,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孔子还将引导着人类,跨向21世纪。
曲阜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很多,大部分与孔子和孔子文化有关。此刻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曲阜明故城的正南门外,城门的北面是被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孔庙。城门的正上方有“万仞宫墙”4个大字。“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8尺。据说,有人称赞孔子的弟子子贡很有学问,子贡听说以后,就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学问只有墙头这么高,人们一看便会看见墙内的一切,而我的老师孔子的这道墙有数仞,不找到它的门是不能看到墙内宗庙之美丽、房舍的多种多样”。后人为表达对孔子的敬仰,明代胡缵宗就写了“万仞宫墙”4个字镶在城门上,清代乾隆皇帝为了显示自我对孔子的崇拜,又把胡碑取下,换上了自我写的“万仞宫墙”4个大字。这就是“万仞宫墙”的来历。
孔庙是后人为祭祀孔子而修建的庙宇,始建于孔子死后第2年。面积有327.5亩,仿皇宫之制,分九进院落,左右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共有五殿、一阁、一坛、两庑、两堂、17座碑亭、54座门坊共466间,南北长约1公里。孔庙恢宏壮丽,面积之大,历史之久,保存之完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唯一孤例。
孔庙大门东墙外面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碑刻,过去,任何官员至此,武官要下马,文官要下轿,以表示对孔子的尊重。
孔庙的发展史为我们勾画了一幅中华文化的演变宏图。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出于政治因素考虑,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虽然这使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深受其影响,但仍不能完全消除道教与佛教的地位,取得“独尊”地位。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儒家文化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考验后,终于被社会所广泛认同接受,儒家思想开始被大规模的传播与,全国各地的孔庙一也大规模的兴建起来。宋元以来,各朝仍沿袭“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儒家思想的文化价值被一再肯定,越来越多的尊崇谥号追封于孔子,孔庙的建筑规制也被一再提高。除曲阜的孔子本庙,全国各地的设立文庙学宫,文庙学宫的教育功能对隋唐兴起的科举制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与孔庙的庙学合一的体制使历代的文人墨客在此接受熏陶,诵读书经,输送培养出无数的学者。隋唐以来,儒学得到大力弘扬,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干。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追求理想化的礼制秩序成为国家厉行教化的根本内涵。国家为了加强政治统治与厉行教化,控制推行着孔庙的祭祀活动。遵循孔子所创,有利于国家建立有序社会,实现封建专制统治。祭祀孔子,乃推崇其所创思想学说。
各地兴建孔庙,从客观上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统一。历史上全国各地在中央的诏令下都逐渐建设有孔庙。“自唐以来,州县莫不有学,则凡学莫不有先圣之庙。”辽代的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今内蒙占宁城西大明城)、西京(今山西省大同),均设有国子监。其旁所建的孔庙均有按时祭祀先圣孔子的规例。沿袭前朝,金代也在各州郡县设立庙学。元世祖至元十五年云南建立行省后,昆明立孔庙。此后人理、建水、通海、石屏等地也纷纷建介;孔庙。至清末,除了极其边远的・此地区,云南的各州县,都已建立孔庙。孔庙在边远地1火的兴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
儒学的文化财富,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的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是史载最早在曲阜以外的城镇修建“先圣庙”祭祀孔子的皇帝;金朝的女真族,也世世代代以祭祀孔子为礼制,建立孔庙;蒙古族的元代,在大都(北京)建立孔庙,以空前至高的谥号“大成至圣文宣王”追封孔子。清朝则在东北地区兴建孔庙,并在入主中原之就已经实行祭孔大典。由此可见,孔子是中华各民族所共奉的先圣。儒家文化在两一千多年的漫漫历史长河里,规范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缓和民族矛盾,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
推荐专题: 济宁曲阜孔庙大成殿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