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导游词50三峡(范文6篇)

2023-03-12 22:25:18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导游词50三峡(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导游词50三峡(范文6篇)》。

第一篇:三峡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的向导――刘启勇,请叫我刘导。欢迎来到美丽的三峡观光。今天能为您服务,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希望三峡之行和我的服务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长江三峡是一个风景壮丽的大峡谷,是中国十大景点之一。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白蒂,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1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是中国山水的瑰宝,千古闪耀着迷人的光彩。长江三峡的大宁河、香溪河、神农河的神奇与质朴,让这个举世闻名的景观长廊充满了大气。三峡以山、水、景、物为特色,一切如画,并伴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长江三峡,人杰地灵:这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大夏深谷,曾经的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可以利用的地方;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白蒂、黄陵、南津关等。他们以美丽的风景闻名于世。长江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以其壮丽的山水自然景观闻名于国内外。请快点进来看看!

第二篇:三峡导游词

游客们,欢迎到长江三峡来游玩。现在我们正站在三峡风景区。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1公里。长江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三峡景色更加迷人。三峡的山水也伴随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游客们请看,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三峡第一个峡谷,瞿塘峡了。瞿塘峡西起白帝城,东到大溪镇。这是峡谷入口处,大家可以看到在这里两面隔江对峙的绝壁,组成了一道天造地设的大门,这就是夔门。夔门自古以来就有“天下雄”的美称。过了夔门,我们就进入了瞿塘峡。瞿塘峡虽然只有短短的8公里,但两岸的风景名胜却非常的多。像风箱峡、石栈道等等。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风箱峡。大家请看前面那个黄褐色的峭壁,上面有一道裂缝,裂缝上放着几个好似风箱的东西,风箱峡便由此得名。那么那些酷似风箱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原来竟是古代的棺木。据考证,那些悬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至于古人是怎样把这么重的棺木挂上悬崖,至今仍是一个谜。

三峡美丽的风光,说也说不完,倒也道不尽。接下来大家就自由活动,尽情领略三峡的风光。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的旅程也马上就要结束了。游历一次三峡仿佛游历了一次人生。曲折之后总会是平坦的。那么在这里呢,我十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希望有缘能和大家再次相逢!祝大家万事如意,再见!

第三篇:三峡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长江三峡旅游,可以从重庆顺流而下,快镜头地观赏三峡奇特风光,也可以从上海、南京或武汉逆流而上,慢节奏地饱览长江沿途美景。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荣登“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榜首,199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朋友,从长江三峡门户宜昌出发,畅游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是长江三峡旅游最佳起始点。三峡的起始点,长江上游的分界线。这里有著名的西陵峡口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渡假区。主要景点有嫘祖庙、桃花村、白马洞、三游洞、下牢溪、龙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闲乐园等景点。穿过南津关后,江面由2000多米骤然左右变窄到300米,展现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过南津关西行约10公里,就到了灯影峡。灯影峡又名明月峡,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峡壁明净可人,纯无杂色,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若晚间过此,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净界”,难以言喻,所谓“明月峡”,由此得名。灯影峡得以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酷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高兴归来的生动形象:手搭凉蓬、前行探路的孙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猪八戒;肩落重担、紧步相随的沙和尚;安然座骑,合掌缓行的唐僧。每当夕霞晚照,从峡中远望。极似皮影戏(当地人叫灯影戏),故名灯影峡。船继续西行不久,在江北可见一跨径15米,宽仅1米有余的天然石桥,这就是仙人桥。这里是欣赏西陵秀色的最佳点,站在仙人桥上俯视,上下百里的西陵峡里大半尽收眼底,但见,云卷细浪,雾散轻烟,千轮万舟,形如柳叶,使人仿佛置身天上。传说有一樵夫为仙女所爱,但仙凡路隔,难结连理,仙女乃抛下裙带化为仙人桥,引渡樵夫登台而上。宋代诗人田钧有诗云:“仙人桥上白云封,仙人桥下水汹汹,行舟过此停桡问,不见仙人空碧峰!”

乘船继续西上约10公里,翘首南望,便可于彩云间见一排陡峭的石壁,绝壁下九条蜿蜒下垂的绿色山脊,宛如九龙奔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那横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黄牛岩,岩下河谷便是黄牛峡。黄牛峡中乱市星罗棋布,犬牙交错。其间,河道似九曲回肠,泡漩如沸水翻滚,水急礁险,号称黄牛滩。古歌谣发出了:“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行太迟。三朝有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艰难,因为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吃力,又要时刻小心,所以行驶缓慢。我们眼前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就是巫峡,其又称大峡,西起巫山县大宁河口,东至湖北巴东县官渡河口,全长40公里,以幽深秀丽著称.巫峡两岸青山如带,沟壑纵横,群峰竞秀。“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田野纵横千嶂里,人烟错杂半山中”是其真实的写照。这是闻名的大宁河,古称巫水,发源于川,鄂,陕交界的大巴山南麓,在巫峡的西口巫山县城附近注入长江,全长近300公里,是三峡中的第一支流。大宁河小三峡从巫山至大昌,长约60公里,由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组成。这一段峡谷比长江三峡更为狭窄陡峭,石怪,水清,滩多,山清水秀加上纤夫号子成了大宁河的独特风光。位于巫峡大宁河口上的是巫山古城,古城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巫山称巫县,隋朝始用今名。据说在远古尧舜时,有一御医巫死于此,因而得名巫。又有一说法:巫山对岸南陵山形如巫字而得名。当汛期来临时立于古城码头上观看大宁河河水汹涌澎湃,场面十分壮观。

现在我们来到瞿塘峡,此又称夔峡,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长八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以“雄”著称。西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名“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左边的名为赤甲山,右边的名为白盐山,不管天气如何,总是迂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奉节位于瞿塘峡西口的长江北岸,素有“全蜀咽喉”之称,在近1000多年来的历史中,一直是川东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渝东、陕南、鄂西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这里最早是巴、庸两国的领地,并曾建立过夔子国,周朝时建立鱼复县,因“鳇鱼至此而复洞庭”而得名,是我国最早建立县邑的城镇之一,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瞿塘峡口北岸在一片绿荫中隐约闪现着飞檐楼阁,这就是三峡名胜白帝城。据说白帝城系公孙述为拒东汉光武帝刘秀军而筑。白帝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观赏瞿塘峡的最佳地方。粉壁墙即夔门处长江南岸白盐山陡岸上的题刻石壁,因石壁略呈斑白色和宋代摩岩时刷过灰粉而得名。船过峡口,首先看到的是“夔门”、“瞿塘”两组大字。粉壁墙题刻满壁,广数百步,高数十米,自宋代起多有记录。书法兼有篆、隶、楷、行,刻艺亦精。白帝城下游约2公里处,在江北岸黄褐色石壁上,有几条断岩裂缝,岩缝高处,有物酷似风箱,传说那是鲁班的风箱,所以人们便称这段峡谷为风箱峡。乘船旅行,转眼而过,很难辨认“风箱”,但“风箱峡”三个大字倒是显而易见的。看“风箱”最佳处是在峡中栈道上。

位于白帝城下北岸的绝壁上是夔巫古栈道,一直通向巫山清莲溪,全长65公里,为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年)夔州知府汪鉴等人集资,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历史3年开凿完成的峡路。在白盐山的绝壁上是孟良梯,乃自下而上呈“之”字形排列的正方形石孔,孔宽八寸、深一尺,孔距三尺,一直到山腰。传说是宋朝的孟良思念老令公杨继业,欲将葬于望乡台的老令公尸骨盗运回乡,半夜驾小舟入峡,凿孔攀援而上的遗迹。我们的旅程马上要结束了,我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临别之际没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个字吧。

首先第一个字是缘,缘分的缘,俗话说“百年休的同船度,千年修的共枕眠”那么和大家今天的共处,算算也有千年的缘分了!接下来这个字是原谅的原,在这天中,我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这里说声对不起了!再一个自就是圆满的圆,此次行程圆满的结束多亏了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说声谢谢了!最后一个字还是源字,财源的源,祝大家的财源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也祝大家工作好,身体好,今天好,明天好,现在好,将来好,不好也好,好上加好,给点掌声好不好!在此,祝大家有一段美好回忆!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长江三峡,地灵人杰。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在我们到达景点之前呢,我想先向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三峡的概况。长江三峡是我们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全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她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我们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之所以称为三峡呢,是因为她是由著名的三段峡谷组成的,分别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而她们又分别以“雄伟,秀丽和险峻”而著称。三峡的风景是非常漂亮的,而其人文景观和地域的历史文化更令她增色不少。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就曾三过三峡,并留下《朝发白帝城》这首千古名诗。三峡不光是楚文化的摇篮,也是巴文化的发祥地,而这两种文化经过长时间的交融,早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楚文化。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赛,就是楚乡人民为表的对屈原的崇敬而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还有巴东的背篓世界和土家族人的独特婚俗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除了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三峡地区还有着丰富的民间曲艺,像花鼓,评书啦。

而三峡民间工艺的美术魅力则主要体现在:服饰,首饰,雕刻,建筑等方面了,建筑艺术最具地方特色的当属“吊脚楼”和“回水归池”的天井屋了。那么接下来的旅程呢,我们会一一的感受到三峡非同凡响的魅力所在。

第四篇:三峡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

大家好,很高兴能与大家共同游三峡风光。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介绍这里的美景与悠久历史。

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1公里。长江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三峡景色更加迷人。它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等。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

第五篇:三峡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长江三峡旅游观光。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的西南侧,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纳百川千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腹地,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仅次于南美亚马逊和刚果河的世界第三大河流,它孕育了中华民族古老文明,更与山融合而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由雄伟壮观的瞿塘峡、幽深秀丽的巫峡和滩多水急的西陵峡组成,全长193公里。瞿塘峡以雄著称,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大溪镇,峡长虽然只有短短的8千米,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却有着“西控巴蜀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之势。接着就是以秀出名的巫峡,巫峡因巫山而出名,西起重庆巫山城东的大宁河口,东至湖北巴东县的官渡口,是三峡中的唯一一个地跨两省市的峡谷,全长45公里。船在巫峡中行,时而大山当前,时而峰回路转,“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无疑是它最好的写照。所以有人把巫峡比喻作一条“迂回曲折的山水画廊”。最后经过一段山舒水缓的宽谷地带,我们便来到西陵峡。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也就是现在的宜昌市的西边,故称西陵峡。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

相信大家必定听说过这几句诗:“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正是来源于诗仙李白的名作《朝发白帝城》,而这里所说的白帝城,正是我们今天所参观第一个景点。位于长江北岸的白帝城,原名紫阳城,它是新莽时期公孙述割据四川之际建筑的,因为传说城中有井,井中白雾腾空,其形状宛如一条白龙,直冲九霄,于是公孙述自称白帝,城也改名白帝城。三峡工程蓄水后,水将淹没至半山腰,形成水雾缭绕,仙山琼阁搬的仙境。

说到这个三峡工程,全名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和航运等综合效益。建成的三峡大坝坝高185米,蓄水位为175米,年发电量达847亿千瓦时,是新中国最伟大的工程。

好了,我们即将靠岸了,请大家跟我一起去近距离欣赏白帝城的美。

第六篇:三峡导游词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1公里。长江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三峡景色更加迷人。

三峡的山水也伴随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长江三峡,人杰地灵,它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等。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这里留下了优美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使白帝城更加出名。

推荐专题: 简历自我评价精简50字 自我评价50字 导游词50三峡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