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文书 > 导游词 > 详情页

颐和园 英文导游词(范文六篇)

2022-12-20 22:30:1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颐和园 英文导游词(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颐和园 英文导游词(范文六篇)》。

第一篇:颐和园英文导游词3

Dear visitors:

Everybody is good! Welcome to the beautiful Summer Palace to go sightseeing. I am the sun travel guide, surnamed Lin, you can call me xiao Lin. Accompany you visit the Summer Palace together today, hope to be able to spend time here.

The Summer Palace is one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is also a beautiful big park.

Dear visitors, now we walk into the door to the Summer Palace, around the temple, is the famous long corridor. You look at the green column and red railing, endless blocks, a total of more than seven hundred meters long, divided into 273. Now we came to the foot of longevity hill, look up look up, you can see the Buddha incense stands halfway up the mountain, yellow glazed tile. Downwards see again, the rows of resplendent and magnificent row of cloud temple, how spectacular! Now we boarded the longevity hill,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Buddha incense, looking down, the Summer Palace scenery panoramic view. Look straight ahead, kunming lake quiet like a mirror, like a piece of green jade. Looking east, vaguely can see several ancient towers and the white pagoda in the city.

Now come down from longevity hill, came to kunming lake. Banks have several different designs on the stone bridge, involves numerous weeping willows on both sides. Visitors can walk long stone bridge is to play in the island. There are seventeen little tunnel in this stone bridge, called the marble seventeen-arch bridge which.

Dear visitors, tourists to the Summer Palace, it is worthwhile. Finally, I want to remind everyone: love the Summer Palace, civilization. Now you can free activities, six o 'clock in the evening on time collection in front of the gate! Wish you to play fun!

第二篇:北京颐和园英文导游词

北京颐和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座落于北京西郊,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是世界著名园林之一。

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20xx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这个由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建造的园子,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环绕山、湖间是一组组精美的建筑物,全园分三个区域: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游览区。全园以西山群峰为借景,加之建筑群与园内山湖形势融为一体,使景色变幻无穷。

万寿山前山的建筑群是全园的精华之处,41米高的佛香阁是颐和园的象征。以排云殿为中心的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是当年慈禧太后过生日接受贺拜的地方。万寿山下昆明湖畔,共有273间、全长728米的长廊将勤政区、生活区、游览区联为一体。长廊以精美的绘画著称,计有546幅西湖胜景和8千多幅人物故事、山水花鸟,1992年以“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颐和园大约有四大景区。最东边是东宫门区。这一带原为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会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玉澜堂是光绪皇帝的寝宫,后来又成为囚禁他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当时修筑的封闭通道的高墙。

中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建筑最多,也最华丽。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其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区,尽管建筑较少,但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的风格和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颐和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三,特别是南部的前湖区,烟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桥掩映其中;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点,造型十分优美。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东岸的巨大镇水铁牛,形态逼真,背上还铸有铭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画栋,精彩无比。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第三篇:北京六大景点英文导游词之颐和园

the tour will take 4-6 hours.the route is as follows: out side the east gate-side the east gate ¨Cin front of the hall of benevolence and longevity-in front of garden of virtuous harmony-in front of the grand theater building-a lakeside walk from the garden of virtuous harmony to the hall o jade ripples-in front of the o jade ripples-in front of the yiyunguan(chamber of mortal being)-hall of happiness and longevity-in front of the yaoyue(chamber of mortal beings)-hall of happiness and longevity-in front of the yaoyue(inviting the moon)gate of the long corridor-strolling along the long corridor-visiting an exhibition of cultural relics-in front of the hall of dispelling clouds-inside the hall of dispelling clouds-atop the tower of buddhist incense-on a hilltop leading from the back door of the tower of buddhist incense-on a hilltop leading from the back door of the tower of buddhist incense-inside the garden of harmonious interest ¨Coutside the south gate to suzhou shopping street-atop the stone bridge inside the suzhou shopping street ¨Con the road from the south gate of suzhou shopping street-on the road form the south gate of suzhou shopping street to the marble boat-in front of the ruins of the garden of complete spring ¨Calong the lakeside by the marble boat-boating on the kunming lake-leaving out through the east gate.(out side the east gate)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 summer palace.(after the self-introduction of the guide-interpreter)i hope this will be an interesting and enjoyable day for you.during our tour, you will be introduced to time honore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as well as picturesque views and landscape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mmer palace first started in 1750.at that time, the qing dynasty was in its heyday and china was a powerful asian country with vast territories.the monarch in power then was emperor qianlong.with supreme power and large sums of money, he summoned skillful and ingenious artisan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to carry out this construction work in honor of his mother `s birthday.after 15 years and one seventh of the nation` s annual revenue spent, the garden of clear ripples was completed and served as a testimony to china` 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in 1860, this vast royal garden was burnt down along with the yuanming yuan(garden of perfection and brightness)by angol-french allied forces.in 1888, empress dowager cixi reconstructed the garden on the same site and renamed it the garden of nurtured harmony(summer palace).characterized by its vast scope and rich cultural embodiments, the summer pala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famous tourist sites in the world.this is the main entrance to the summer palace-the east gate on top of the eaves of the door there is a plaque bearing a chinese inscription which means ¡°garden of nurtured harmony¡± , whose calligrapher was emperor guangxu.the gate that you are now entering was used exclusively by the emperor, the empress and the queer mother.all others used the side doors.1 2 3 4 5 6 7 8 9 10

第四篇:颐和园英文版导游词

hi! Hello, I am your tour guide xiao Lin, today by I lead you to visit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beautiful scenery of the Summer Palace, we hope you have a good time, play fun.

Now we have been to the Summer Palace, the Summer Palace formerly qingyi park, built qing dynasty emperor qianlong fifteen years as AD 1750, Beijing in the qing dynasty, is the famous "three mountains five gardens" built in the last one. Also is one of China's four big gardens, on March 4, 1961, the Summer Palace was announced as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in August 1998 was rated as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the Summer Palace on May 8, 2019 by the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approval for the state 5 a-class tourist scenic spot.

The Summer Palace gates, around the hall, came to the famous promenade. The promenade is 720 meters long, divided into 273 rooms, each cross on the sill between painted with colorful painting, painting the character, the grass, the landscape, as well as some historical stories and myths and legends.

Tourists now here we are at the foot of longevity hill, you look at that whether there is a three layer architecture of anise pyramid stand that is halfway up the mountain, buddhist incense under the rows of resplendent and magnificent palace, is to go to the temple.

第五篇:北京颐和园英文导游词

各位朋友,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颐和园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始建于金代,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区15公里,占地面积290公顷。景区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整个园林分为三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即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区;以玉澜堂、宜芸馆及乐寿堂为中心的生活区;以长廊、昆明湖、苏州街等为主体的游览区。颐和园将全国的美景及著名建筑融为一体,集南北造园艺术之大成,达到“虽为人做,苑如天成”的艺术效果。

早在金代的时候,这处园林既不叫颐和园,也没有这么美,只是一处帝王游猎的天然园囿,当时的山叫金山,上面建有金山行宫,水域叫金海。元代改山为瓮山,水域为瓮山泊。明代时这一组山水被称为好山园,已经出现了“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美景。清代是它的全盛时期,乾隆皇帝为了给其母庆贺六十大寿,不仅拓展湖面,又在山前、山后修建了不少建筑,特别是长廊的修建更是神来之笔。乾隆皇帝把昆明湖挖成寿桃形,寓意向其母献寿,又把瓮山改名为万寿山,并把此处园林称为清漪园。

凡事有兴必有衰,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将清漪园、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烧成一片焦土。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修园林,并改名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但好景不长,1920xx年八国联军又一次将颐和园付之一炬,慈禧太后于1920xx年再次重建,由于财力有限,只恢复了万寿山前的景观。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对园林进行修缮、保护,颐和园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仁寿殿。

各位,这是仁寿门,门口有两块太湖石,人称“猪猴石”,据说是孙悟空和猪八戒被派到这里来为皇家看家护院。走进人寿门,看到的并不是仁寿殿,迎面是一块高大的太湖石,它是起到一个“障景”的作用。这是我国古典园林中造景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起到屏风的作用,避免院内景物一览无余,失去含蓄之感。刚才我们讲过了,颐和园是集南北园林之大成,故又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之作,多次、多处成功地运用了各种造景方法,待会儿我再一一向各位介绍,请各位先随我来。

(仁寿殿院内东南角松树下)

刚才我们看到了门口的那块太湖石,现在请各位再看看院内四周,这里还有四块太湖石,为什么要在这里放些奇形怪状的所谓“太湖石”呢?首先我先告诉大家何为太湖石。说起太湖石,大家应该不陌生,在很多园林内都有,它们看起来奇形怪状,满身是洞,或堆成假山或装点景致,只是不太知道它们的名字罢了。其实,太湖石是产自于江苏无锡的太湖湖底,因其相貌奇特,有“透、瘦、皱、漏”之称,而且产量又少,故被皇家选为稀罕物运来放在园林内起装饰作用。有些太湖石天生酷似某些人物、动物或祥瑞之物,就更成了人们收藏、寄与某种美好象征的“尤物”。

还记得门口的那块太湖石吧,从背后看去,没什么奇特之处,但要从正面看上去,你便会拍手叫绝,因为这块太湖石就像是一个老寿星,面向仁寿殿,给慈禧太后祝呢,您看像不像?另外四块太湖石根据其形状,象征一年四季之“春华、秋实、冬枯、夏荣”,这四季石与老寿星被称为“峰虚五老”,象征长寿之意。

再看看院中的这只铜铸的怪兽,人称“四不象”,你看它鹿角、龙头、狮尾、牛蹄,别看它长相怪异,可是本领高强,能避火,又是一种仁义之兽,既是“仁兽”,故在“仁寿”殿前,真是找对了地方!您也许会问,刚才你说“真是找对了地方”,莫非这“四不象”原来不在此处?您说的不错,“四不象”原有一对,是乾隆年间铸造的,原来放在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另一只被侵略军所毁,真是令人惋惜。

在大殿前还陈列着铜制的龙、凤、香炉、太平缸等。特别是龙凤的位置与其它地方的陈设位置不一样。在古代帝王的宫殿、园林内的龙凤等吉祥物,其陈列方式应该是龙在上,凤在下;龙在内,凤在外。在这里却成了“凤在中央、龙陪两旁”的格局,是哪个大胆之人所为?不是别人,就是在这座大殿内垂帘听政、发号施令的女主人——慈禧皇太后,好象在向人们说:“谁说女子不如男?”

(在仁寿殿的中间靠左的位置)

这座大殿叫仁寿殿,是帝后们夏天到这里来避暑时,临时处理政事的地方,其功能相当于故宫的乾清宫,等级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这一区域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说的颐和园内三大区域之一的政治活动区。在清代的每一处园林内,都设有一座处理朝政的大殿,一般称为勤政殿,以示皇帝在休假娱乐时也不会疏于国事,以示勤政,其实,只不过是懒得跑回故宫处理朝政而已。清末,慈禧手握大清大权,在故宫养心殿及颐和园勤政殿“垂帘听政”。天下凡是大权在握的人,通常都不想死,都希望长生不老,故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便将“勤政殿”改为“仁寿殿”取自于《论语》中的“仁者寿”,即施仁政者能长寿的意思。

在大殿内的后壁上,悬挂着“寿协仁符”的大匾,殿内设九龙宝座,御案及众多装饰物。值的一提的有两处陈设。首先请各位看一看正对面的大水银镜,上面有不同字体的寿字,共226个,取寿字之“多”的意思。在镜子的左侧的一辐画卷上有一个很大的“寿”字,背景里有100只蝙蝠,取意“百福捧寿”。这100只蝙蝠与镜子上的226个寿字寓意为“多福(蝙蝠)多寿(寿字)”真可谓是用心良苦,那么慈禧太后到底是否长命百岁了呢?慈禧太后一直活到了73岁。有句古话叫“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活到七十不足为怪,但在当时活七十多岁不能不说是位长寿之人。是不是那些“福”字呀“寿”字呀保佑了老佛爷呢?当然不是,这是与老佛爷的饮食起居有规律及日常保养是分不开的。人吃五谷杂粮,谁能没病?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能没灾?不过,慈禧太后不怕生病。她说“有病有灾我能挺,因为我有延年井”。据说呀,喝延年井的水便是老佛爷长寿的秘诀之一。那么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延年井沾沾仙气?好!各位随我来,我们一起去参观延年井。(在延年井旁)

各位,这就是延年井,据说有一年慈禧中了暑,久治不愈。一天睡午觉时梦到了一口井,便派人来挖,果然挖出一口井。慈禧太后取水喝了一碗,暑气顿消,精神气爽,非常高兴,便封其为“延年井”。以后慈禧太后经常饮用此水,并用此水沏茶,称为“延年井水沏杯茶,气得大夫满街爬”。其实,这口延年井的井水为优质矿泉水,确实有利于人体健康。慈禧对这口井的感情胜过金银珠宝。1920xx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从紫禁城跑到颐和园,金银珠宝丝毫未取,只是特意来喝了一碗延年井水,然后就背“井”离乡,带上光绪皇帝匆匆西行了…

好了,讲完了政治活动区,现在我们要去帝后生活区参观一下,首先我们去看一看光绪皇帝在园中居住的地方——玉澜堂,请大家跟我来。

(在仁寿殿后的假山旁)

走到这里,也许有些人已经不耐烦了,会问“导游,您说过颐和园又大又美,3/4都是水,可我们进来以后确是什么门呀,石头呀,大殿,假山呀,水呢?为什么不带我们去看?”大家别急,如果进门就是水,您是否会觉得太直截了当了,就会觉得不够“深度”。其实,这又是一种造园方法,叫“抑景”。所谓抑景就是先抑后扬,即当各位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便是最想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时。这里看起来曲径通幽,其实,您再往前走几步,就可以体会到“柳暗花明”的感觉啦!不信,请各位走走看。各位!现在是否有一种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之喜悦感?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故精美园林非一日之建。咱们在前面已经讲过,早在金代,这里便是帝王们游猎的场所,当时的万寿山被称为金山,山上,建有金山行宫,供金代帝王游猎时临时过夜居住。山下的水域在当时称为金海湖。元代改金山为瓮山,据说是有一老瓮在山上挖出石瓮而闻名,山下的水域被称为瓮山泊。明代曾把这一组山水称为好山园,并在瓮山南坡建园静寺,改瓮山泊为西湖,当时的景色已经出现了“西湖十景”。特别是到了清代,盛世国君乾隆皇帝为了给他母亲庆祝60大寿,在此大兴土木,在瓮山的南坡增建了以排云门至佛香阁的中轴建筑群,把这组建筑做为生日礼物送给她的母亲,以示孝顺。乾隆皇帝还将瓮山改为万寿山,既然山改名了,水自然也要改名,叫什么呢?据说当年汉武帝曾在都城长安挖“昆明池”操练水军,于是乾隆皇帝效仿先贤,将万寿山下水域挖深,而且拓宽湖面,为日后训练水军之用。工程结束后将这片水域更名为昆明湖。现在请大家随我去知春亭,那里是观赏颐和园全景的最佳位置。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昆明湖东岸的重要景观及建筑。

(在知春亭外)

这里是观赏颐和园全景的最好的地方,为何称之为知春亭呢?大家都知道“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说法吧?但这里不养鸭,怎么才能知道春天的来临呢?我们的方法是“望柳而知春”。大家看,这里遍植桃柳,每当春天来临,此处是最先柳绿花红,向人们报春,故名知春亭。放眼望去,远处群山起伏,古塔耸立,现在我来问一问大家,远处的这座古塔是在颐和园园内呢,还在园外?远处的山叫玉泉山,盛产优质矿泉水,是专供紫禁城内的皇帝及后妃们饮用的。

远处的古塔叫玉泉山塔,看着在园内,其实是在园外的玉泉山,这种把别处的景色,借来一用的造园方法,称为“借景”。

再看看我们左前方的那个小的岛屿,它叫南湖岛它的南面有三个小岛——凤凰墩、治镜阁和藻鉴堂,象征东海三仙山的蓬莱、方丈和瀛州,它与万寿山遥遥相对,这种造园方法叫“对景”。

连接南湖岛与东岸陆地的桥叫十七孔桥,是仿北京著名的卢沟桥而建,为何要在这里仿卢沟桥建一座十七孔桥呢?这得从乾隆皇帝说起。

乾隆皇帝虽为一代明君,但也是一位好大喜功的帝王。他在下江南的游历中对江南的景色及建筑都非常喜欢,因此产生一个念头,何不将天下美景尽绘长廊之内,将天下精美建筑集于颐和园当中,于是颐和园中便出现了“黄鹤楼”、“岳阳楼”、“卢沟桥”等景致。乾隆皇帝还想留住杭州和苏州的景色,于是,又仿杭州的苏堤在颐和园内建西堤,西堤上又建6座桥用以增色,而且还消除了由于西侧建筑少而产生的空旷感,起到了造园方法上“添景”的作用。

此外还有万寿山后建苏州街,整条街再现苏州水乡的美景,这样一来,足不出京,就可遍游江南秀色,虽然造景花点钱,但节省了一次次下江南的路费及辛苦。如此说来,还真是挺合算的!

在十七孔桥东侧有个八角亭,叫廓如亭,它可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座亭子,它与十七孔桥及南湖岛连接在一起,形似一只乌龟的头,颈和身躯,用乌龟形状象征长生不老之意。

廓如亭往北的河堤处伏着一只铜牛,与真牛大小相仿。为何在此设铜牛?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镇水,乾隆皇帝铸铜牛,还特意写了一篇《铜牛铭》,刻在了牛背上。另一种说法是“在初建园林时,昆明湖西侧有一组田园风光的景致被称为“织耕图”,象征织女居住的地方,而东岸的铜牛郎隔天河---昆明湖与织女遥遥相望,够浪漫吧!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文昌阁,请看我们前方的这座关城式建筑,叫文昌阁,阁楼内供奉一尊文昌帝君的铜像。相传文昌帝君是专门主宰人间功名利禄的神,深受世人信奉,连皇帝也不例外。但是文昌帝君真要保佑某人当上皇帝,有了功名利禄,有了江山社稷,一定就会幸福吗?不一定!眼前就是一个例子。

各位看看那座小院,她叫玉澜堂(指向北侧)。那里曾经是光绪皇帝的“监狱”。身为皇帝,却失去了最基本的人身自由,够可怜的吧!为什么贵为天子的光绪皇帝会落到这步田地呢?咱们待会再讲。现在先请各位欣赏一下美丽的景色,照张像,我们5分钟后在玉澜堂门前集合。

各位,现在我们要参观的是颐和园中生活区的一组建筑,是清末慈禧游历颐和园时皇帝及皇后住的地方。前面的一组建筑叫玉澜堂,是当年光绪皇帝居住的地方;后一组建筑叫宜芸馆,供皇后居住。这是一组紧邻昆明湖的建筑,故以“湖水似玉、波澜起伏”为意境,将皇帝的居处取名为玉澜堂。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这座大门前有两块大石头,左右而立?为什么在此设石?石头有没有来历和说道?当然有,不过这得先从光绪皇帝及戊戌变法讲起。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慈禧太后以“不得罪支邦”为由,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清王朝在亚洲最大的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割地赔款,中国面临列强的瓜分,这使国内的一些有识之士等非常激奋。以康有为、梁启超及谭嗣同为代的改良派上书给光绪皇帝提出变法,得到了年轻的光绪皇帝的支持。但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保守派人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于是在暗中阴谋策划废黜光绪皇帝,在最关键的时刻,由于两面派袁世凯的告密,使得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光绪也皇帝从此失去了人身自由,相当于被判了“无期徒刑”,被囚禁在玉澜堂。

现在回头再说这两块石头,它们叫母子石,是慈禧太后让人从香山搬过来的,把它们放在这里是对光绪帝的责骂,好象在说:“光绪呀!光绪!没有我你能当上皇帝吗?可现在你却要造我的反,你可真是没良心,你看看,连顽石尚有母子之情,你真是不如顽石呀!”

光绪也暗暗骂道,“老佛爷呀!老佛爷,你也太狠心了,你知道当一个傀儡皇帝的感觉吗?我身为皇帝上不能治国,下不能安民,国家将亡,我受万民唾弃,屎盆子扣到我头上,你却站在那享福,还把我关起来,真是心比石头还硬呀!”好了,现在我们到园内参观一下。

(在玉澜堂大院内)

玉澜堂为这个院落的正殿,两侧有配殿,东为霞芬室,西为藕香榭。玉澜堂的后面是通向宜芸馆的穿堂门。各位如果到两侧配殿门口,您会惊奇地发现,哎呀!怎么开门后不是屋子而是一堵墙呢?其实不但是两侧配殿,既使是通向宜芸馆后门也被封死,这就是当年光绪皇帝被囚禁的地方。光绪皇帝虽不用戴手铐、脚镣,但每日如座井观天,好不凄惨!就这样,自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当了十年的囚徒皇帝,于1920xx年含恨而死。要说慈禧太后与光绪真是一对冤家,在光绪皇帝死的第二天,老佛爷也驾鹤西行了,据说是老佛爷不放心,怕光绪在阴间造她的反,故紧跟光绪而去。

玉澜堂内的陈设均按当年原状展出,正殿中有皇帝宝座,御案,掌扇及龙床等,请各位参观5分钟,我们在后院集合。

(在宜芸馆门前)

各位,宜芸馆是皇后在颐和园居住的地方,宜芸为藏书之意,乾隆皇帝曾在这里读书。现在门内的廊壁上镶嵌有10块乾隆皇帝临摹的书法真迹,殿内物品也都是按当年隆裕皇后在此居住时的原状陈列的。请各位在此参观5分钟,我们的下一站便是慈禧老佛爷在颐和园中的住处——乐寿堂。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颐和园的主人——慈禧太后的住处——乐寿堂。乐寿堂二字取自《论语》“知者乐、仁者寿”之意,就是说有学问的人很快乐,讲仁义的人能长寿,之所以取乐寿二字,是慈禧希望自己能够快乐长寿。

乐寿堂内的陈设保持原状,正厅是慈禧日常起居活动之地,堂内有宝座、御案、掌扇等,除此之外还有青花大瓷盘,瓷盘是装水果用的,但不是为吃,而是专为闻香味而设,堂内的东外间是茶点室,东内间是更衣室,西外间是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西内间是卧室。

乐寿堂外门口两侧设有梅花鹿、鹤、花瓶各一对,有人会问,此处为何不摆龙、凤、狮子等,却放些鹿呀、鹤呀什么的,是何道理?其实这几件陈设物品加起来是一句吉祥语,梅花鹿的鹿与大写的六(陆)同音,取其“六”字,鹤与合家欢乐的“合”字读音接近,花瓶的瓶与太平的“平”同音,故这鹿、鹤和花瓶取“六合太平”之意。

院中还种有玉兰树、海棠树,原来还有牡丹,取玉兰花的“玉”,海棠花的“棠”与乐寿堂的“堂”同音,再取牡丹的富贵之意,即为“玉堂富贵”。再说,慈禧的小名儿叫“兰儿”,所以种玉兰花就更理所当然啦!

第六篇:颐和园导游词

颐和园导游词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

4.3 郑秀珍

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颐和园玩。我是导游:郑秀珍,大家有事来找我。请大家注意了,进了颐和园的大门,请不要乱冷垃圾,谢谢合作!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北京颐和园它还有另一个名字: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里有山有水。山是万寿山,水是昆明湖,还有许多名胜古迹。进了大门,看到的是彩画长廊,这长廊简直就是一幅故事传说的长卷,令人驻足留连。大家请看,长廊有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长廊很长很长,有七百多米呢!每一间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缤纷的画,这些画画得栩栩如生,一共有几千幅画呢! 大家抬头看一看。很美吧。好了,大家游完长廊,我们就去谐趣园。谐趣园最具有南方水乡特色,园里柳荫夹道,回廊曲折。那飘满水面的荷叶连成一片,密密麻麻。在这茂盛的叶片中,点缀着像星星一样的荷花。大家看,有的荷花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露出了嫩黄的小莲蓬,还有的已全部绽放。从谐趣园过来,就来到了万寿山。

从万寿山下看,一座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金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那就是佛香阁。我们到山顶去看看吧。从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部分都看到了。大家往左侧看,那就是昆明湖。昆明湖的水很清、很静。待会儿,就去昆明湖看一看。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我刚才说的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河两岸还有许多柳树。湖水波光粼粼,蜿蜒飘逸的十七孔桥像一条长龙,横卧在湖面上。大家可以做船去玩一玩,看一看风景。一小时后,到大门口集合。

今天,我们的旅程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大家再来游赏。祝大家玩得愉快!

颐和园导游词中英文对照2016-09-09 17:33 | #2楼

颐和园的中英文导游词

颐和园导游词-北京-颐和园英文(英语)导游词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境内,距天安门20余公里,占地290公顷。

颐和园原为封建帝王的行宫和花园,远在金贞元元年(1153年)即在这里修建“西山八院”之一的“金山行宫”。明弘治七年(1494年)修建了园静寺,后皇室在此建成好山园。1664年清廷定都北京后,又将好山园更名为“瓮山行宫”。清乾隆年间,经过15年的修建工程,将该园改名为“清漪圆”。此时的清漪园,北自文昌阁至西宫门筑有围墙,东、南、西三面以昆明湖水为屏障,园内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桥廊斋榭,山清水秀,富丽堂皇。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并焚烧了园内大部分建筑,除宝云阁(俗称“铜亭”)智慧海、多宝琉璃塔幸存外,珍宝被洗劫一空,建筑夷为一片废墟。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待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在清漪园的废墟上兴建起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野蛮破坏,后慈禧又动用巨款重新修复。数百年来,这里一直是封建帝王、皇室的享乐之地,解放辟为公园。1961年国务院公布颐和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包括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分,园内山水秀美,建筑宏伟。全园有各式建筑3000余间,园内布局可分为政治、生活、游览三个区域。政治活动区,以仁寿段为中心,是过去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办理朝事、会见朝臣、使节的地方。生活居住区,以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为主体,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之地。风景游览区,以万寿山前山、后山、后湖、昆明湖为主,是全园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古典园林中享有盛誉的颐和园,布局和谐,浑然一体。在高60米的万寿山前山的中央,纵向自低而高排列着排云门、排云股、德辉殿、佛香阁、智慧海等一组建筑,依山而立,步步高升,气派宏伟。以高大的佛香阁为主体,形成了全园的中心线。沿昆明湖北岸横向而建的长廊,长728米,共273间,像一条彩带横跨于万寿山前,连结着东面前山建筑群。长廊中有精美柁画 14000多幅,素有“画廊”之美称。位于颐和园东北角,万寿山东麓的谐趣园,具有浓重的江南园林特色,被誉为 “园中之园”。

占全园总面积四分之三的昆明湖,湖水清澈碧绿,景色宜人。在广阔的湖面上,有三个小岛点缀,其主要景物是西堤、西堤六桥、东堤、南湖岛、十七孔桥等。湖岸建有廓如亭、知春亭、凤凰墩等秀美建筑,其中位于湖西北岸的清晏舫(石访)中西合璧,精巧华丽,是园中著名的水上建筑。后山后湖,林茂竹青,景色幽雅,到处是松林曲径,小桥流水,风格与前山迥然不同。山脚下的苏州河,曲折蜿蜒,时狭时阔,颇具江南特色。在岸边的树丛中建有多宝琉璃塔。后山还有一座仿西藏建筑――香岩宗印之阁,造型奇特。苏州街原为宫内的民间买卖街,现已修复并向游人开放。拥山抱水,绚丽多姿的颐和园,体现了我国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

Situated in the western outskirts of Haidian District, the Summer Palace is 15 kilometers (9.3 miles) from central Beijing. Having the largest royal park and being well preserved, it was designated, in 1960 by the State Council, as a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Site of China. Containing examples of the ancient arts, it also has graceful landscapes and magnificent constructions. The Summer Palace is the archetypal Chinese garden, and is ranked amongst the most noted and classical gardens of the world. In 1998, it was listed as one of the World Heritage Sites by UNESCO.

Constructed in the Jin Dynasty (1115-1234), during the succeeding reign of feudal emperors; it was extended continuously. By the time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it had become a luxurious royal garden providing royal families with rest and entertainment. Originally called "Qingyi Garden" (Garden of Clear Ripples), it was know as one of the famous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Longevity Hill, Jade Spring Mountain, and Fragrant Hill; Garden of Clear Ripples, Garden of Everlasting Spring, Garden of Perfection and Brightness, Garden of Tranquility and Brightness, and Garden of Tranquility and Pleasure). Like most of the gardens of Beijing, it could not elude the rampages of the Anglo-French allied force and was destroyed by fire. In 1888, Empress Dowager Cixi embezzled navy funds to reconstruct it for her own benefit, changing its name to Summer Palace (Yiheyuan). She spent most of her later years there, dealing with state affairs and entertaining. In 1900, it suffered again, being ransacked by the Eight-Power Allied Force. After the success of the 1911 Revolution, it was opened to the public.

Composed mainly of Longevity Hill and Kunming Lake, The Summer Palace occupies an area of 294 hectares (726.5 acres), three quarters of which is water. Guided by nature, artists designed the gardens exquisitely so that visitors would see marvelous views and be amazed by perfect examples of refined craftwork using the finest materials.

Centered on the Tower of Buddhist Incense (Foxiangge) the Summer Palace consists of over 3,000 structures including pavilions, towers, bridges, and corridors. The Summer Palac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court area, front-hill area, front-lake area, and rear-hill and back-lake area.

Front-Hill Area: this area is the most magnificent area in the Summer Palace with the most constructions. Its layout is quite distinctive because of the central axis from the yard of Kunming Lake to the hilltop, on which important buildings are positioned including Gate of Dispelling Clouds, Hall of Dispelling Clouds, Hall of Moral Glory, Tower of Buddhist Incense, the Hall of the Sea of Wisdom, etc.

Rear-Hill and Back-Lake Area: although the constructions are fewer here, it has a unique landscape, with dense green trees, and winding paths. Visitors can feel a rare tranquility, and elegance. This area includes scenic spots such as Garden of Harmonious Interest and Suzhou Market Street.

Court Area: this is where Empress Dowager Cixi and Emperor Guangxu met officials, conducted state affairs and rested. Entering the East Palace Gate, visitors may see the main palace buildings: the Hall of Benevolence and Longevity served as the office of the Emperor, the Hall of Jade Ripples where Guangxu lived, the Hall of Joyful Longevity, Cixi‘s residence, the Hall of Virtue and Harmony where Cixi was entertained.

Front Lake Area: covering a larger part of the Summer Palace, opens up the vista of the lake. A breeze fluttering, waves gleam and willows kiss the ripples of the vast water. In this comfortable area there are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Banks, the Seventeen-Arch Bridge, Nanhu Island, and so on. On the western bank float six distinct bridges amongst which the Jade-Belt Bridge is the most beautiful.

颐和园导游词2016-09-09 14:53 | #3楼

各位游客您好:

欢迎您来颐和园参观游览,我是导游员XX,希望我的讲解能令各位满意,使我们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在游览过程中,您将了解到颐和园悠久的历史文化,观赏到秀丽的湖光山色,亲身体会到我们颐和园人的真诚和热情。

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那时,中国的清朝正值盛世时期,疆土广阔,国力强盛,当时执掌朝政的是清王朝第四个皇帝乾隆,他凭借自己对中国园林的理解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及国库大量的存银,以“兴修水利、为母祝寿”为名,选定燕山脚下一处具有江南水乡风韵的绝妙之处,吸收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精华,继承了历代皇家园林的成就,荟萃了全国的能工巧匠,连续施工15年,建成了一座规模巨大的皇家御苑---清漪园,显示了中国园林文化的最高成就。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入侵北京的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下令在清漪园遗址其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颐和园是当今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的皇家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杰出的园林艺术价值和重要的科学价值,使它成为中外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早在1961年,颐和园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颐和园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东方皇家园林文化的代表。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面积29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大小建筑三千余间,约七万平方米,园林布局因功能不同划分为朝政办公区、帝后生活区和风景游览区三个部分。进入东#宫门,您首先来到的是朝政办公区,两侧对称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整个院落给人一种古朴肃穆的感觉。

仁寿殿

颐和园按园林布局因功能不同划分为政治活动区`生活居住区和风景游览区。我们下面要参观的是以仁寿殿为主的政治活动区。进入仁寿殿之前我们首先要经过的是仁寿门,门上悬有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匾额,进入仁寿门,迎面而立的是一块玲珑剔透的太湖石,我们观其外形象一扇屏风,挡住了游人的视线,使大家不会一进门就对园内的景色一览无余,这是中国造园艺术中的一种手法,叫“障景法”,因为中国的园林风景讲究层层展开,引人入胜,最忌讳一览无余,在空间景物的设置上也常常欲扬先抑,欲露先藏。

这个汉白玉须弥座上有一尊铜制的怪兽,我们一般称它为“麒

麟”,它生有龙头、鹿角、狮尾和牛蹄,遍身鳞甲,还带有火焰纹,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种动物,但古代工匠们却把它塑造得栩栩如生,它象征着吉祥富贵,每逢它的出现,就预示着国泰民安。这座雄伟的殿宇就是当时颐和园的政治统治中心──仁寿殿。它始建于1750年,原名“勤政殿”,当初乾隆皇帝规定,所有皇家御苑中临朝的正殿都叫勤政殿,意思是告诫帝王游园时不要忘了勤理政务,嘉庆皇帝在《勤政记》里说道:“君勤则国治,怠则国危”,也就是说理政勤不勤是关系到皇帝宝座稳不稳的问题。慈禧复建颐和园时此殿改名为“仁寿殿”,这个名字来源于孔子《论语》中“仁者寿”的语句,实际上是为皇权歌-功-颂-德,认为施仁政者可以长寿。现在殿内基本上是按原状陈列,正中的地平床上设有紫檀木精雕宝座和御案,四周设有掌扇和香炉,每当慈禧早朝时,点蜡烛的鹤灯、烧檀香的鼎炉、烧藏香的龙抱柱就要全部燃点起来,制造出一种灯火通明、香烟缭绕的威严气氛。

殿外的平台上成对摆放有铜龙、铜凤和太平水缸,龙凤是封建王朝皇帝和皇后的象征,按规定殿前陈设的龙和凤,应该是龙在中央,凤在两侧,而这里是凤在中央,龙在两侧。它和清末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有关,是清末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太平水缸是宫里用于防火的用具,讲到这里也许您会问:“北京的冬 1

天天气很冷,如果缸里的水结了冰怎么办?”其实,聪明的工匠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您看,缸下面的石头基座上有一个开关,里面是一个空槽,冬天就会有人将木炭放在里面燃烧,给水缸加温,这样缸里的水就不会结冰了。

昆明湖

现在我们来到昆明湖畔,昆明湖是颐和园的精髓,它近220公顷的水面约占整座园林面积的四分之三,浩瀚的昆明湖,壮丽的万寿山,挺秀的玉泉山宝塔及西山群峰,形成了近景、中景、远景,层次奉命。这就是我国造园艺术中 “借景“巧妙运用的典范。难怪乾隆赞美这座园林“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不远处的小岛上遍植桃柳,有一个四角重檐的亭子,是昆明湖东岸边的一个重要点景,是观赏湖山景色的好地方。我国有“见柳而知春”的说法,每当春天来临之际,这里桃花绽放,柳丝吐绿,最早向人们报告春讯,故此亭被命名为“知春亭”。

宜芸馆

这里是光绪的皇后隆裕居住的宜芸馆。隆裕是慈禧的侄女,慈禧把隆裕许配给光绪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光绪的思想和行动。隆裕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皇太后,也是最后一位皇后。1908年光绪和慈禧相继去世,在去世前慈禧下令由溥仪来继承皇位,隆裕为皇太后,象她当年那样“垂帘听政”。可惜好景不长,1912年他的皇位就被废除了。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后,1912年,隆裕在故宫的养心殿发布诏书,宣布末代皇帝溥仪退位。结束了清王朝200多年的统治,也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玉澜堂

我们看到这组建筑别致,环境幽雅的四合院叫玉澜堂,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成为皇帝的寝宫,1898年在光绪支持的“戊戌变法”失败后,这里又成为囚禁的地方。

玉澜堂在中国近代史上与戊戌变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光绪名叫爱新觉罗・载恬,是慈禧太后的外甥。同治皇帝去世后,慈禧为了能继续掌握政权,于是就让当时只有四岁的光绪继承皇位,由她再度“垂帘听政”,直至光绪长到十九岁,慈禧才表面上同意“撤帘归政”,但是她仍操纵实权不放。后来,慈禧和光绪在政治上发生了冲突,光绪在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推动下,想通过维新运动来改变吏治等,以挽救清王朝的腐败统治。但变法只搞了一百零三天就被握有实权的慈禧镇-压下去。慈禧杀害了谭嗣同等“六君子”,而光绪则被严密囚禁里起来,被关了整整十年。光绪被软禁在这里时,慈禧命人在院内砌起了许多砖墙,几乎把玉澜堂封闭起来,门口还有慈禧的亲信太监把守,光绪象囚徒一样生活在这里,完全失去自由。现在东西配殿内仍保留着当年所砌的砖墙,以供游人参观。

德和园门前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德和园,这是当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戏的场所。这组建筑从1891年开始兴建,到1895年完工,共花费了71万两白银,是颐和园大型工程之一。它主要是由扮戏楼、大戏台以及慈禧看戏的颐乐殿三部分组成。其中的大戏楼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富丽堂皇,被誉为“京剧摇篮”。1984年9月10日,德和园以崭新的面貌对外开放,除戏楼外,分设了七个展室,以陈列帝后生活用品为主。工作人员身着清代宫廷服饰为参观者服务,游人会在一种较为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氛中参观游览。(展室讲解略)

大戏楼前

这座戏楼高21米、宽17米,上下分为三层,分别是福、禄、寿三台。三层之间有天井相连,顶部有 2

碌碌绞车牵引,舞台地板下设有地井和水井。演出时,根据剧情,演员可扮演神仙鬼怪从天上而降,从地下钻出,上天入地,变幻无穷。另外,底部的水井还能增强演员声音的共鸣,使演员的念白听得清楚,唱腔显得洪亮。

德和园大戏楼,是清宫三大戏楼之一,他与其他两座即:故宫的“畅音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德和园的大戏楼从形式和规模上比其他两座戏楼都要大。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戏楼。我国京剧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和这座戏楼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后,慈禧经常让社会上的名演员进宫表演,并给予各种支持,使京剧这门艺术得以迅速发展和完善,所以,这里才有“京剧摇篮”之称。

我们身后的建筑就是慈禧看戏的颐乐殿。当年慈禧坐在中间的九龙宝座上,光绪皇帝坐在殿前左边的路台上。每当慈禧看戏的时候也会赏赐一些王公大臣和她一同看戏。大臣们则跪在两边的走廊上看戏。演出前,还要从戏楼两边把角的绿柱子到正殿两边把角的红柱子上拉起一条八字形的幔帐,这样大臣们只能从戏台的侧面观看到演出,而看不到殿内的慈禧,这也就是当时的“君臣有别”。德和园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去参观生活居住区。

乐寿堂

慈禧晚年的时候非常喜欢颐和园,每年的大部分时间她都要来避暑、休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组建筑就是慈禧居住过的“乐寿堂”。

这是一组前后两进,左右各带跨院的四合院式建筑群,从外形上看,它虽然比不上法国瓦尔塞宫和帝俄东#宫的雄伟,但中国古建的这种木构架结构非常有利于通风采光。夏天满院支塔凉棚,冬天殿内烧地炕,冬暖夏凉,非常适合居住。这里环境幽雅,生活便捷,出乐寿堂向东,可以到德和园大戏楼听京戏,由此上山可以到景福阁观雨,出乐寿堂西门,又能到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走廊----长廊漫步。难怪慈禧太后的贴身宫女说“在北京最美的景色是颐和园,颐和园里最好的地方当属乐寿堂”。

这座悬有“水木自亲” 匾额的穿堂殿为此院正门,门前是供慈禧御舟靠岸的码头,码头上有高达数丈的“探海灯杆”,可悬挂明灯照湖。乐寿堂阶前对称陈列着铜鹤、铜鹿、铜瓶,这是取“鹿”、“鹤”、“瓶”的谐音,寓意“六合太平”(六合即: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面)。乐寿堂内按宫廷原状陈列,中间摆放宝座、御案、香炉。院内的这座大石叫做“青芝岫”,它又有一个不好听的名字叫做“败家石”。叫“青芝岫”是因为它色泽青润,又形如灵芝,所以称“青芝岫”。叫“败家石”是因为在明朝有个官吏叫米万钟,他非常喜爱石头,有一次他在北京的房山发现了这块巨石,就想把它运到自己的私家花园中。他不惜人力物力,可运到路途的一半良乡的时候就已经财力枯竭了,于是就把巨石放到了路边,用茅草覆盖上,想等到他有财力时再将它运回,只可惜在他临终前,这个愿望也未能达成。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在去西陵扫墓的途中发现了这块巨石。于是想把它放到颐和园中的乐寿堂内,运到院外,却发现这块石头太大了,没办法运进来,于是就命人拆门运石。这件事情让乾隆的母亲知道了,非常生气。并说道:“此石既败米家,又破我门,此石不祥”所以这块巨石又叫做“败家石”。

长廊

下面要参观的是风景游览区,首先我们将步入颐和园中非常具有代表特色的景点-----长廊。

这里是长廊东部的起点邀月门,“邀月”二字出自我国著名诗人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的名句而得名。长廊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整个廊身为东西走向,全长728米,如果我们把四个柱子的空间算作一间的话,共273间。由东向西建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亭。1990年,长廊又被“世界吉尼斯大全”评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画廊。廊内外的彩画多达14000余幅。内容包括草木花卉,人物故事,山水风景等。其中人物故事大多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 3

记》、《三国演义》、《水浒》、《聊斋》等,它们就如同在您面前展开的一幅历史画卷,在您饱览颐和园特有的湖光山色的同时,更获得文化修养的陶冶与启迪。

当我们在长廊漫步时,并没有觉得它有起伏曲折的感觉,这是因为长廊的地基随着万寿山南麓的地势高低而起伏,其走向随着昆明湖北岸的凹凸而弯曲。这是建筑师们巧妙地利用了四座八角重檐亭作为高低和变向的连接点的缘故。在全园建筑布局中长廊具有重要作用,它使湖山之间有了一个巧妙的过渡,同时,又象一条五彩缤纷的带子,把前山一些分散建筑连在一起,构成一个排列有序的建筑整体。

在园藏文物珍品展览门前

现在我们参观的这组建筑叫清华轩,在乾隆时期,叫“罗汉堂”,是一座寺庙型建筑。1860年被烧毁。光绪年间修建后,改名为“清华轩”。

现在清华轩被开辟为“园藏文物珍品馆”,共设六个展室,颐和园保存的数万件珍贵文物将轮流在这里展出。展品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明、清两代的瓷器、玉器,还有字画等。在院内,有一座巨型石碑,高和宽均3米有余。在石碑的正、反两面和两个侧面,都有乾隆书写的碑文。一篇写的是清朝政府向新疆进军,设法平定准葛尔叛乱一事,另一篇是平定叛乱后写的。其它碑文,除写“罗汉堂”外,也都有与此次西师有关。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此院时,其他都烧光了,唯独这块石碑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今天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

排云门前

现在我们来到了万寿山前山建筑的中心部位,排云殿佛香阁景区。这组建筑是乾隆为恭祝他母亲60大寿时所建的。在乾隆时期叫“大报恩延寿寺”,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慈禧于1888年重建,并改名为“排云殿”,由于当年她建园的目的是为了她个人的颐养天年保养元气。而这里又是佛殿旧址不适合居住,因此她只恢复了佛香阁,转轮藏等建筑,并把排云殿作成当年祝寿的地方。我们站在这里从下往上望去,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排云门,排云殿,佛香阁均建在一条中轴线上,连成了层层升高的直线。象征着神权的佛香阁高高在上,具有主宰一切的气势,而慈禧做寿的排云殿则在轴线的中间,整个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佛经中所描绘的仙山琼阁的天国境界,以及“君权神授”的封建正统观念。这个景区,廊亭殿阁气势辉宏,它将宫廷功能、园林功能和宗教功能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是颐和园内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前院有金水河和用汉白玉砌成的金水桥。

慈禧的生日是农历十月初十,每逢大寿,慈禧坐在排云殿中间的九龙宝座上接受朝贺。当年光绪皇帝就是在这块“万寿无疆”的匾额下向慈禧行礼的。那么大臣门是在哪里行礼的呢?我们回过头来看,以我们刚刚走过的金水桥为界。金水桥以北是一品大臣行礼的地方,以南是二品大臣。而三品以下的文武百官只能跪在排云门外。皇后等可以步行至排云殿内向慈禧行六肃三跪三拜礼,肃是面对的.意思。

排云殿前

我们看到门檐高悬着“排云殿” 匾额,“排云”二字出自晋朝诗人郭璞的“神仙排云出,但现金银台”的诗句,慈禧把自己比喻成为排云而出的神仙,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现在殿内基本是按原状陈列的,中间设有宝座,宝座两侧有两个大型的“寿”字,它是用沉香木雕成的。沉香木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据史料记载,当时沉香木为每30两白银买一两,可见是非常名贵的。这是大臣送给慈禧的生日礼物。我们看到上面还有一盏电灯,这是1903年德国负责安装的,慈禧晚年的时候还享受过许多西洋的先进技术,如:汽车,照相,火车等等。排云殿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我们现在就沿着爬山廊一起到佛香阁参观。

在佛香阁前

现在我们站在这座20米高,有一百级台阶的石台下千万不要望而怯步。北京的老人们常说“登上万寿山的一百级台阶就能活到一百岁”,我希望大家都能够长寿,所以请各位努力攀登吧!

我们首先要参观的这组建筑叫转轮藏。转轮藏是仿照杭州法云寺藏经阁建的。由正殿,游廊和配亭组成。正殿上还装饰有福、禄、寿三星。配亭中有木塔,塔身周围摆放佛经和佛龛,地下设有机关。每当帝后来此祈祷念经时,就有人钻入地下,用力推动机关,塔上的佛经就转动了起来,而帝后只需用手轻轻一扶,就代表了把木塔上的经书全部念了一遍。在院内,耸立着一座高大的汉白玉石碑,高9.87米。上面刻有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万寿山昆明湖记”,记述了堆积万寿山和开挖昆明湖的缘由。转轮藏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就去参观与它对称的另一组建筑。

我们现在来到的这组建筑叫做五方阁,中间的那座建筑叫做宝云阁,它全部用铜铸造而成,高7.5米,重207吨,四面有菱花隔扇,造型与结构完全和木建筑一样,是我国目前尚存的工艺最精巧,体量巨大的铜铸品之一。在乾隆年间,每逢阴历初一和十五,有喇嘛在此念经,为清王朝的帝后们祈祷。老北京人又把它叫做“铜亭”。这是因为英法联军焚毁清漪园时,宝云阁的十扇铜窗流失海外。因为没有了窗户,四面漏风,只能称其为“亭”了。1992年美国一家公司在法国巴黎发现了那些丢失铜窗后,出资收购,并捐还给了颐和园,使宝云阁恢复了完整的容貌,展现在我们面前。宝云阁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去参观颐和园的标志建筑---佛香阁。

佛香阁为全园建筑布局的中心,也是我国古建筑楼阁代表作之一。它高41米,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我们看到一层的匾额上书有“云外天香”四个大字,是说这里拜佛的香气飘到了天外,使神灵有所感悟。下面我们到阁内参观。

进入阁内,我们首先看到的这尊观音像名为“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它是铜胎贴金的,高5米,重万斤,建于明万历二年。她长有12面24只手臂,佛教信徒们认为,观音的使命是普度众生,她能够心随意念、变换多种容颜,无论百姓在哪里受苦受难,她都难够看到,听到,帮助到。她头上还有一尊小的坐佛,传说那是观音的老师“阿弥陀佛”,观音把他摆在自己的头上是对师长的一种尊敬。她脚下还踩着千瓣莲花,它有两个寓意,一是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二是象征佛教远离俗尘。大家看到阁内还有八根巨大的铁梨木巨柱支撑,从而使得佛香阁能够从1894年复建至今,在历经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后,依然完好的屹立在这里。

出佛香阁院后门在山顶处

现在,请大家回头再看昆明湖,那长长的西堤与一条短堤将昆明湖分割成三个水域,分别点缀着南湖岛,藻鉴堂岛和治境阁岛,用以象征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种“一水三山”的造园布局,早在汉武帝修建章宫时就出现了,寄托着封建帝王祈求长生不老的幻想。据说在东海深处有三座岛屿,岛上生长着一种色泽艳丽的仙草,人吃了它可以长生不老。这样的仙境正是封建帝王所梦寐以求的。西方人信仰天主教,以为人死后可以升-天堂,活着的时候看不见天堂是什么样子,就把教堂建得越来越高,有刺破蓝天之势,以为人死以后从这里就可以直达天堂。而我们华夏民族则把想象中的仙境用人工变成现实,使人觉得天上也不过如此,仙境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四 大 部 洲

在这里再来看万寿山,我们可以看到一组自上而下,排列有序,金碧辉煌的建筑群体,这就是后山的中心建筑四大部洲,它位于万寿山后山中部,因山顺势,就地起阁,全部建筑是按佛教宇宙观设计的,完整地体现了佛国的形象。前有须弥灵境,两侧有3米高的经幢,后有寺庙群的主体建筑香岩宗印之阁。在它四周有象征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瞻部洲、北俱卢洲。还有用不同形式的塔台修建成的八小部洲。在阁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还有代表佛经“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

嘛塔。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间有两个凹凸不同的台殿,一个代表月台,一个代表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佛身。

在皇家园林中出现这座汉藏式的寺庙群,是清朝政府推崇佛教,增强中央集权和一些信仰佛教的以边疆少数民族间联系以巩固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而建造的。

在苏州街南门外

在参观完前山的大部分景区后,我们接下来要参观的是后山的建筑。我们看到上面这组金碧辉煌的建筑叫做四大部洲,它是一组寺庙形式的建筑群,构成了“以庙代市”的造园手法。而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这处清幽宁静的景区苏州街。

在苏州街内石桥上

苏州街也叫做买卖街。它位于颐和园后湖中心,建筑形式为一水两街。大家也许会问,为什么乾隆要在自己的皇家园林内修建这样一条带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街市呢?他曾有两个考虑,一是他六下江南,在第四次回銮时,大臣们就进谏说,皇太后年事已高,不适应几千里的奔波劳累,何不在皇家园林内修建一条水街呢。二是后妃们久居深宫,不能和外界接触,在皇家宫苑内建造这样一条既有南方水乡特色,又有京都韵味的商业街,他可以经常率领后妃们来此游玩解闷。

苏州街始建于乾隆年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三山五园”时,这条水街也未能幸免于难,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时正值国库空虚,内忧外患时期,所以只恢复了前山的大部分景点,后山的许多景点没有资力恢复。 直到1986年,恢复苏州街的工程才全面展开。该工程根据档案、历史资料和专家的评定,遵照复建工作“不增不减,不扩不缩,不改不移”的十二字方针,历经四年,于1990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新建后的苏州街东起寅辉城关西至通云城关蜿蜒曲折300余米,设有多处店铺。街中有酒楼、茶馆、钱庄、当铺等,一应俱全。街内使用清代货币进行交易。大家可以使用人民币兑换成元宝和铜钱。店铺的招牌,幌子皆为旧时模样,再现了十八世纪中叶的商业文化。

大家看到对面的二层小楼叫揽涛楼,在一层买牌儿,二楼品茶。每当下雨的时候,坐在二楼上品茶,欣赏窗外的雨景,是多么非常惬意的事情。苏州街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大家可以自行游览。

澹 宁 堂

欢迎您游览颐和园的澹宁堂。澹宁堂始建于乾隆年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其遗址位于万寿山北坡东麓,南倚中御路,北临后溪河,南高北低,依山建造,跌落成两进院落,总面积是1864平米。慈禧重修颐和园时没有恢复,1994年我园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按原址对其进行复建,1998年首次向游人开放。其中主要景点有云绘轩延禄轩、随安室、澹宁堂等轩堂,主楼的上层也就是云绘轩,过去是以藏书为主,主楼的下面随安室当时是乾隆的书房。复建后的澹宁堂没有按照乾隆时期书房的原样布展,而是在这里展出明、清宫廷家具。

谐趣园

园中建园是中国造园的一大特色,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就是颐和园中著名的园中之园――谐趣园,它小巧玲珑,结构精巧,四时有景,妙趣横生。

谐趣园是乾隆皇帝1751年下江南时,看中了江苏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回京后仿建的。1811年,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之意,将其改名为谐趣园。意思是说,静趣能使人修身养性,陶冶心情。现在的谐趣园是光绪时重建的。慈禧来园居住期间,在此钓鱼取乐,园内的涵远堂是专供她休息之所。这座小园林,由临水的十座亭、台、楼、榭和百间游廊组成,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灵

秀之气。

由于谐趣园内的建筑和百间游廊全部环池临水展开,从园林分类上讲,它属于水景园。那么,水多桥必多。这座占地数亩的小园,却有桥五座,而且没有一座是重样的,其中最有名的要算我们将要经过的这座“知鱼桥”了

推荐专题: 英文自我介绍范文 委托书英文 颐和园英文导游词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