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详情页

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2022-03-28 22:02:4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第一篇: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我是一名工作了6年的职高语文教师,以前也参加过一些培训,这次有幸能参加区骨干教师培训,坐在教室里,领略一种久违的高尚情怀,开阔了眼界,真可谓是受益匪浅。

探寻对文本的适度解读上午,进修校罗奎老师为我们培训了“教什么:文本的解读”,罗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让我对文本解读有了新的认识。

文本解读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试想,如果教师自己对文本一知半解、模棱两可,自然也就无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品味语言了。文本是有生命、有灵性的,是独立存在的语言形态。文本的解读需要解读者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去激活、去点燃。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对话的行程。这其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唯有教师首先对文本进行深入、广阔、细致的解读,准确把握文本的精髓,方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挥洒自如地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穿行,尽性地展开与文本的心灵对话,体悟承载于文本之中的情与思。

罗老师讲到,上海师范大学的王荣生教授的的观点:文本的教学解读分为依据体式和根据学情。不同体式的文本,一位着阅读方法的不同,意味着所需要的阅读能力的不同。阅读能力,大致可以分为“阅读取向”与“阅读方法”这两个方面。阅读取向,是指哪一种阅读,什么样的阅读姿态?抱着什么阅读目的?怎样看待文本?阅读方法,可以理解为这种体式的文章要看什么地方?从文章的这些地方读出什么东西来?也就是说,要上好一片课文,关键在于,要事先弄清文体,比如:《走向虫子》这是一篇说理的散文,而不是描写、纪实的散文,更不是抒情的散文。

作为职高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对象,其语文素养不同于普高学生,常常有关于教学难度不易把握的困惑,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听完课后,我十分赞成的一个观点。即根据学情的文本解读,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使他读好。对于我们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敢于“粗俗”,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语文有追求,有希望。有的老师总认为,这堂课,我已经备好了,就一定要在课内把所谓的重难点讲完,讲完后,也不管学生是否听懂,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实际上,课堂里反复讲的东西,往往是学生已经掌握的,而学生的疑惑,几乎没用老师注意到。这一点,对我们第一线的老师提了醒,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不仅上课前要备学生,更为重要的是在课堂上还有继续关注学生的情况,并随机调整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在原有层次上有所进步。这才是一堂有效的语文课。 认识教学目标与语文教学

语文是什么,与语言什么什么关系;语文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语文怎达到,途经有哪些;语文怎么做,学生怎么做。这一系列问题问题都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了解的。尽管在教学一线已经当了六年语文教师,但在听完何元俭老师关于“教学目标与语文教学”的解读,才深刻意识到,原来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实践一直有较大的偏差。

大纲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实际操作中,就是依靠语文教材和语文考试里达到这一目标。这里让我再次明确一个观点,语文教材是只是达成目标的例子,而不是学科教学的目标。因为语文教材都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学生学这些知识的目的不在于这些知识本身,而在于把握汉语表达的特点,进而能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语文不同于数理化,教师在讲解例题时,为让学生了解公式或定理,然后通过运算、推导过程的展示,最终,让学生认识了这个定理或公式。尽管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思路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讲解之后师生对于这道例题包含了什么定理都是很清楚的。但学习语文教材的例子就不一样了。对一篇课文,要学习什么,不同的教师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和教师的理解也不会完全一样;学习的路径就更不可能完全一样了,这也是由语文教材例子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我们的认识不必也不可能在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达到像数理化题目那样清晰和统一的程度。对作为例子的语文教材的学习,无论是教师在备课时的预设,还是在课堂上的生成,要求我应该引导学生在语言的丛林中探究、思考和感悟的过程,在情感、思维、心智等不同层面进行实践。

语文教学不仅是教学生读懂课文,更应该发展学生的语言、人文素养和言语能力策略。之后,我再次阅读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

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然而,要将以上目标很好的落实,不是易事,这就需要语文老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毋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篇: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

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二、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

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

我们应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中,我们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四、在教学进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即要求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学习方法上,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五、课堂效率是教育工作永恒不变的话题,集体备课则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校本教研活动。

它弥补了个人教育智慧、知识上的盲点,引发了参与者思维的碰撞,长善救失,取长补短,补充了教师自身个体的不足,明显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同时,这种既有个体积极参与,又有群体通力合作的备课方式,有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博览众长,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效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但是如何让集体备课真正成为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研讨,实践基础上的反思交流,防止集体备课变成集体“抄课”呢?一年多来,我们教研组全体教师不断学习,认真尝试,努力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力争“理念共享、资源共享、策略共享”。

六、可以从以下四个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好课”的标准。这样,对“好课”的理解或许会更加全面。

1、从“原点”出发去思考: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评价课堂教学必须观察学生学习活动。只有在教师的组织活动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后,只有把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评价教师的活动才对评价课堂质量有意义。

2、从新旧评价观的比较去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观与传统评价观有何不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特别要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所以评价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评价学的行为和教的行为。

3、从逆向去思考: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差课”?“好”与“差”是相对的,我们不妨通过分析“差课”的特征,来把握“好课”的标准。例如,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课不是好课,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标的'课不是好课,学生学习愿望没有被激发的课不是好课,如此等等。

4、从对事物走向的把握中去思考:

课堂教学评价有哪些发展趋势?有关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实践在差异中又有共性,这种共性反映出评课标准的发展趋势是: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单一目标转向关注多维目标,从关注“有效教学”结果的达成到同时关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状态表现,从关注静态性到关注生成性,从关注教学效果转向追求效果与效率的统一。这些趋势是我们思考评课指标的重要参考。

第三篇: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对外汉语教师已成为大学生求职排行榜中最受欢迎的职业,不仅是因为中文教师的发展前景优渥,能够增强自己的国际跨文化交际能力、迅速提升外语口语能力、拓展人脉关系、遇见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行业的朋友;而且还能很容易地获取高薪职业,也是出国留学和移民人士在国外的一份理想职业。

许多各行各业的人都开始了解和学习对外汉语,他们的年龄从二十出头到六十岁不等,由此可见对外汉语教学的强大魅力。儒森汉语学校应众多学员的要求,开展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公开课,意在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交流和互鉴,并由行业经验丰厚的一流导师分享优秀经典的教学方案,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打开教学思路来说有非常大的帮助。

儒森在培训老师如何教老外学中文时,都是以贴近生活、有实用性的内容为主,比如在给老外讲解遇到交通管制时该如何用中文交流时,可以给老外提供实际的交通罚单等范本资料,教他如何应对和处理这种情况。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针对性,有利于老外迅速地适应和融入中文的生活环境。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不仅仅是实际教学理论的探索和培训,要让老外真正理解中国汉字、语言,还需要进一步向他们解答中国文化的内涵,从文化、历史、风俗的角度,来学习语言的习惯,来真正融入中国人的语境中。儒森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公开课注重讨论如何把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更好地把文化和语言融为一体,让教师们在备课教课时,有充足的灵感和素材。这对于丰富汉语教学课堂的趣味性、知识性,激起老外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都有不寻常的`意义。

儒森汉语权威团队前沿资深导师圆你传播汉语梦

儒森汉语学校的教育课堂不仅仅是面授形式,许多学员因为有工作无法兼顾上课时间,就选择了远程培训的方式,儒森的网络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课堂同样精彩纷呈。

在外资企业做采购顾问的Nancy因为日常事务繁忙,便选择了儒森的网络远程培训课程,据她介绍,“儒森的网络视频教程有着非常高的质量,画面音质清晰,观看起来十分舒服;而且老师教课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运用的教学手段也很多,非常有亲和力。一堂课让我收获了许多知识点,很能激起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他们本身教课时展现的得体礼仪举止也是我学习的范本。”

儒森汉语培训机构由有着几十年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团队组建,不断吸收和追求最新最科学、最实用的教学实践方法,培训外国人中文,同时培训对外汉语教师具备出色的教中文的能力。资深导师们在研究教学方法的细节上都非常用心,精雕细琢,力求让对外汉语教师能以最通俗、最简单有效,有实际操作性的方法,把复杂的汉字解析给老外朋友,把有着深刻内涵的中华文化传达给老外学员。

十余年来儒森培养了30000多位喜爱中国本土文化,致力于把中文传遍全球的对外汉语教师,这些老师们在国内外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他们的教学技术在老外眼中首屈一指。在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中文在国际上越来越广泛运用的形势下,儒森仍然会不懈努力,输送更多的中文教学人才。

第四篇: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这个假期,我有幸参加了“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第一期培训班,心里特别高兴,因为可以和全市几百名骨干教师一起学习、交流、研讨。在这里,我们每一天都可以聆听到教育专家的报告,听取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冲击。经过十天短暂的培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它不仅拓宽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个人素质。

当今社会是知识型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教育培养的大多是应试型人才,他们只懂死知识,却少有创新。这样的人才很难适应当今的社会。因此,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转变过去的重甄别选拔职能,转向重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要关注个体差异,实行多元化评价指标。注重学习过程,从而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然而,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很多时候仍让我们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我们很需要学习,而此次骨干教师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培训中,每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在言谈之中无不透露着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无时无刻不再提醒我们:“成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

为了适应明天的社会,今天的教育必须改,而改革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改变首先在于更新教育理念。通过短短十天的培训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地认识了新课程改革,认识到这场课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劳动者的素质就必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可持续性地发展。

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是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发展变化。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他的教学水平才会提高,他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才会有的放矢的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提升素质的一条捷径就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我们教师平时实践的很多,但却缺乏反思提升的意识,每次上完课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课堂的效果也许自己有些想法,但一回办公室就因忙于一些其他事物而不了了之了,久而久之自己的教学没有任何长进,自己还感到很辛苦。

其实,教师真的太需要通过反思提升实践智慧了。好多时候,挤出一些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教师却不愿意挤,如朱旭东教授所说的,课上完后,将从班里往办公室走的路上想到的这节课的成败写上那么三五十个字,坚持下去,反思能力就会增强。反思能力增强了,实践能力也就会提升。虽然很简单的事,但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下去了呢?

二、践行师德规范,展现人格魅力。

新时期,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育人”是师德的终极目标。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育人的含义,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生气发火,这除了伤害了学生的感情以外,别无他用;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侃侃而谈,除了让学生耳根的茧子更厚以外,没有其他功能。

我们可以这样尝试一下,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提醒他,因为学习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他没做好,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当课堂秩序混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我们应该就教学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反思自己,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帮他找出原因,促使他按时完成,使孩子充分体验完成作业的成功感。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耐心一点,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去跟孩子交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能达到我们育人的目的。我们体验到,教师只有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工夫,当好人师,为学生树立楷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切为了学生”。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什么呢?来自渊博的学识、精彩的课堂,就像王舒起老师说的教师上课要有激情,幽默生动,教学设计要精巧别致,语言要形象感人、抑扬顿挫、有冲击力、震撼力。在这方面我感触颇深,我的课堂教学做的就不好,上课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非常的死板。我缺乏的正是王老师讲的这些,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注意与学生的交流碰撞,老师不仅要讲授知识,还要启迪学生智慧,展开互动研讨,开发创新思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格是教师的最高学位,“无德何以为师”真是至理名言。

三、应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成效。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身为教师如果不懂得计算机,不懂得网络,就是新时期的文盲。而且网络的确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教师同授一堂课成为网络时代的特色,它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大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通过这次信息培训,我学会了以前许多不懂的东西,并促使我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前,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

总想外出学习,去见识一下先进地区的教学;有时候就一个观点想与更多的老师进行探讨,但总是受现实情况限制,得不到实现。“网络教学”使我先前的想法变成现实,能够跨越地域与其他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得到优秀教师示范和专家的引领,相信我的课堂会越来越生动,效率会越来越显著,教育教学水平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未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知识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第五篇: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这次市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有专家讲座引领,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等。通过这次培训,我亲身体验了在专家引领和伙伴互助下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同时,通过学习和聆听专家讲座,我眼界也开阔了很多,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以解决。不仅提高了业务素质,同时也深刻感到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以下是我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些体会:

培训总的感觉是:有压力、有动力、有快乐、有收获。“我的教师专业成长和师爱主张”、“做个幸福的老师”、“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等活动大开了我的眼界; “教学实践”、“教学观摩评课”、 “与名师互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增长了见识; “先学后教的模式研究及实践思考”、“学习与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运用”等一些理论讲座,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此行收获颇丰。

一、提高思想认识

通过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我知道了怎样去定位、去思考、去摸索、去创新,以使我的课堂充满激情,让我的学生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真正的让每个学生都能多样的、持续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认识教育灵感

每天听着专家们的精彩讲演,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都值得我推敲,我在收获甜甜果实的同时,我心里也有酸酸的感觉,他们厚实的文化底蕴,执着的教育追求,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感到汗颜。他们提出的观点是新的,他们看待问题的方法是辨证的,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回顾自己的教学,才发现自己实践的不少,但思考太少。常以工作忙为借口懒于反思、总结,通过这次学习,我才发现在不经意间我错失了许多。在失去了及时总结的习惯的同时,教育灵感的火花也瞬时熄灭,如今只有感叹名家怎会拥有如此巨大的财富。

三、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更贴近生活,加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课堂上要多用微笑和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使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到我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在教学中,常用鼓励性的语言“你真聪明、真能干”、“你说得太棒了”、“这朵小红花是你的”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愉快地接受课堂教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学生汇报多样化算法时,发现有学生的算法与众不同,颇具特色时,我马上表扬他:“你的算法很有特色,你今天是最棒的!”如学生发言独特,我立刻赞扬:“你的发言真精彩,老师还想听!”如发现胆小的学生也举手发言时,我及时鼓励他:“你的声音真悦耳,普通话也有进步,你今天的表现真棒!明天能更大胆吗?”等。这些简短的话语使学生倍感亲切,并从中体验到了快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感受幸福生活

幸福是什么,也许每个人的说法不同,我认同“幸福是一种心态,幸福的意义在于幸福是人生最终的目的,幸福不仅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感受”这种说法。当前,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都会觉得过得很累,都不会感到自己过得幸福。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创造幸福,怎样才能创造幸福呢?应从这三方面入手:1.转变幸福观念,寻求幸福的感受,培养幸福的能力;2.调整生存取向,明确生存意义;3.树立享受教育,感谢生活的情怀。只要我们时常保持阳光心态,就会感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幸福。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美起来,我们就会用一颗爱心去培养更多的爱心;就会用智慧去启迪更多的智慧;就会用教师高尚的人格去塑造更多高尚的人格。就会把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当成耕耘的田野,去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五、专业文化成长

经常听到有人说一句话“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句话我认为不够准确,我们教师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清澈新鲜、源源不的水。这几天几位专家老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有个老师问了我们一句话:“老师都不好好学习,学生能天天向上吗?”是啊,老师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六、创造多彩课堂

教师就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教学方面,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会上课单一.而是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在讲座中说:一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在教学生什么,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仅是在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教学,我们的教学要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这里说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单纯表面意义的活跃,而是要看课堂有没有深度,好的课堂应是有生成感,推进感的课堂,教师不仅仅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好要看学生能提升什么,突破什么?我们要使课堂变成思维的舞蹈者。同时我们还应该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的.老的教学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的需求了.同时也不可能满足我们新一代的学生了.所以作为当代的老师不能只满足目前的状态.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会适应社会、适应学生。

第一阶段的培训已经拉下帷幕,而我觉得这只是个开端,这次培训也使我补足了元气,添了灵气,焕发出无限生机。让我真正感受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教师职业的责任与神圣。虽不能说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把握住了明确的方向。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回顾这些日子,心中竟有些涩涩的感觉,原来我已经习惯了于每次的辛苦,不舍这苦乐酸甜的学习生活,担心着自己倦怠,日后不能将所学到的十八般兵器练成十八班武器……我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我要将名家们的精神延伸到今后的每一次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推荐专题: 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教师培训心得 培训心得体会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