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详情页

生本课堂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2022-03-15 10:43:0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本课堂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本课堂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生本课堂心得体会

9月,我们有幸接触到了“生本教育”这一理念,通过看观摩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生本课。此后通过集体学习、个人阅读生本教育的书籍、上网查找资料,也和其他老师一起开始学着上“生本课”。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学生们得到了释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却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也只是“蜻蜓点水”,收获甚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育的本质――狭义上的学校教育,即(在教师帮助下的)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对教师这一角色重新定位的重要性。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

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什么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更重要的一方面还在于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第二篇:践行生本教育,打造“生动”课堂

践行生本教育,打造高效“生动”课堂

-------胡光芹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新课改已十年有余,在这十余年里各种新教育理论乘着课改东风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开来,这里面不乏一些科学的教育理念,但都因为不太成熟,或没有形成科学的教育理论而逐步销声匿迹,或渐行渐远。在此过程中我校也一直在课改的潮头迎潮而动。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中,从领导到普通老师,本着着眼长远的发展理念,积极学习“生本教育”并且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反复调研学习在践行生本教育的同时不断摸索属于自己的独特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重新定位,教学氛围都需要重新构建。在初步实践中,我们感觉到:课堂似乎被一种无形的框架所束缚着,一样的教学流程、同样僵硬干涩的课堂,课堂上似乎缺少了什么。“让学生去讲、让学生发现、让学生感悟”,在这样的理念下,本该开放的课堂,由于教师组织形式的单一,导的作用被无形的淡化了,甚至有些教师在怀疑这种教学模式,反对这种模式。这些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对变革的不适应,反映出我们有理论但还没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策略来应对,有行动的意识但还没有灵活运用模式的能力,反映出我们还没有真正把握模式的内涵和思想,从模仿中走出来。如何走出现状,建构高效“生动”的课堂模式,不单纯去讲求课堂内容丰富生动,而是让学生们都完全参与进来,做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的思想“动”起来,通过各自小组的讨论学习,让先会帮后会,让基础好的学生去带动基础差的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老师教育教学的同行者,与老师共同进步成长,而不是单纯教育的附属品,如何让学生知、学乐、好学,成为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立足提高小学各科课堂教学效率,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内化为日常教学行为,让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全面致力于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原则和基本内容

如同任何教学经验一样,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解决所有学校,所有学生,所有学科的具体问题,教学研究的目的也正在于此。我们将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成果: 1.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学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宝藏” 树立高效“生动”教学观。以学定教,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让学生与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相互帮扶等多种形式主动学习,使其思维不断碰撞出创造性火花。各参与教师以实践升华对理念的理解,从模仿学习逐步到内涵地切入,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

2.以课题研究促进各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先学后教,生生互教”理念的指引下,细心雕琢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探索适合不同课型的有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和困惑,为各科教师构造一个完整的详细的可操作的教学流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指导自学,由扶到放 “兵教兵”,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订立“赶、比、超”的目标不断超越自我,通过高效“生动”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为达成以上目标,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以下几方面:

1.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

2.观摩学习生本等高效课堂,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关键是分析各基本环节,领略其实质内涵,不仅站在理论的高度去审视,而且要在行动中实践、突破,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3.研究教法的选择,立足学生的学情,立足各科教材的不同内容和课型,灵活运用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关键在“导”上下功夫。

4.研究学法和学习方式,研究自学提示的设计,互动交流、合作探究,存异质疑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

5.研究并逐步构建各科不同课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单一的程式化的模式过渡到多元的灵活的高效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在研究中我们坚持(原则):

1.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课研与教改相结合,把理论转化为实践。

2.整体研究与个体反思相结合。实验教师依据自己实际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还将根据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所需,发挥集体优势,组织成员进行课题论证,集中开展交流活动,从而使整体研究与分散研究相结合; 3.以点带面、呈辐射状发散推进。我们将发挥骨干引领的优势,开放自己的课堂,影响和带动全校参与高效“生动”课堂实践的教师进入课改的新阶段,使全校的各科教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总结反思性原则。充分利用果庄小学教研群与同伴加强交流,通过反思,不断地更新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实验水平;通过反思和总结,及时地不断地调整思路。

5.教育资源实现最大优化原则。实验过程中,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重组,实现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突破点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依据的是“先学后教、生生互教”的教学理念,教学的主要流程是:辅助环节(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提示约2分钟内完成),接下来是先学(约15分钟,包括读书看书、提问、讨论),后教(约10分钟,学生相互更正或兵教兵,师生讨论),最后则是教师总结指导,并当堂训练(约13分钟,教师指导总结约3分钟,剩下10分钟学生完成作业),这是借鉴“生本教育“教学模式同时结合我校实际设计的教学流程,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差异以及不同的科目、不同的课型,在小学各科教学中运用此模式,对各环节的要求往往会差别很大,在流程的运用上也会有效果的千差万别。

因此,本次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细化生本教育模式,分科目、分课型进行研究,尝试找到、不同科目不同课型运用模式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流程,逐步构建各科不同课型高效“生动”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的难点之一:是如何设计自学提示,从而架起让学生不断地发现与探索的桥梁,进而指导学生有效的自学。难点之二:学生“先学”之后,教师如何来“后教”?准确来说是把课堂放手给学生,教师的“导”应如何来体现,如何让学生由浅入深,透过现象发现知识的本质内涵?

本课题将着力突破两点: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注重教授学生学习方法;二是突破教师“导”的艺术,将教师直接的引导提问,逐渐变为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整体上构思,于细微处点拨。

六、课题研究的起始、结题时间、研究步骤设计及各阶段主要内容与阶段性研究成果设计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3年6月——2016年6月,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动员、初步探索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0月)

1.广泛开展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召开理念研讨会,深入研究“生本教育”。

3.利用网络平台搜集相关案例,在案例中理解“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 5.确立《高效“生动”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组并开题,明确各成员研究任务。

6.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 第二阶段:深入实践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8月)

1、学校成立《构建高效“生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并开题,各科组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

2、各子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各子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学校为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条件:在校园网上建专题学习空间,增添学习资料、加强科组教研学习的力度以提供智力支持等。

4、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论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果庄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5、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各子课题组研究课等。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5年2月)

1.课题组成员全面实施新模式的课堂教学。课题负责人及成员不定期推门听课,检查落实情况。

2.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一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3.开展更为广泛的校级示范研讨课,请更多参加高效“生动”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师参与进来,集思广益,推广优秀的课堂教学经验,使各科课型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四阶段:总结深化阶段(2015年3月—2016年6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加强细节问题研究。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化研究的成果。 2.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研讨会、博客交流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对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不同学科课型的具有不同特色的高效“生动”课堂教学模式。

总之,高效“生动”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展现学生真我风采”的改革。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包含“激发兴趣 ”“收放自如”、“智慧生成”、“彰显个性”这些因素在里面的。在模式的构建中,我们将努力丰富这些教学元素,让学生在自学中静思,在尝试中发现,在辩驳中感悟,以教师无痕的“导”带学生走向更高的知识境界。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本课题的研究涉及我校一至六年级所有在校学生。重点关注参研教师在高效“生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表现出来的各种积极的情感。

五、课题研究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其说明

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1.实践研究法。把“实践”和“研究”融为一体。对教师及学生参与课题实验的行为过程进行跟踪、观察、调查、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寻找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并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和调整,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学行为。

2.归纳总结法。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探讨该课题的一般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等。学期内所上课型相同的两位或几位教师共同比较研究课的设计过程,初步确定所选课型在运用“先学后教”理念时的具体操作流程,并集体商讨通过。研究成果中要注明每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各环节的注意事项,学生思考是什么,教师采取的策略是什么等,尽可能详细地把实践此类课型时所遇到的问题或可能的问题都表达出来,形成一个有理有据,符合实际的操作流程。

3.网络资源法: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借鉴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对高效“生动”课堂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

4.教育实验法:观察与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归纳、筛选和分析发现问题,从而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篇: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会好好配合学校和家长教育好自己的学生,这次培训讲座生动而有意义,我深感受益非浅。在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同时也使我更加亲切地体会到,当教师难,做家长也难,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更难。做一个好的家长真是任重而道远,幸好有这次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在尽力做好班主任的同时,使我在各方面也有了一些不同程度地改变和提高,现将粗浅体会浅述如下:

第一是教育观念的改变。通过专家的讲座,使我了解了学校对学生的要求,知道了如何配合学校做学生的教育工作。因为我感觉孩子最听老师的话,以前,我甚至这样认为,我将孩子送进学校,学好学坏就靠学校老师了,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家长要积极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从而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通过老师的讲座,使我明白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培养孩子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培养良好的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第二掌握了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提高了教育能力。通过学习,明白了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礼貌待人,遵守各种行为规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要主动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经常带孩子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假期带孩子出外旅游增长知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尊老爱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一些好的习惯。同时,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教育要有耐心,切忌粗暴,我亲身体会到,孩子有时的“不听话”也是有他的原因的,只要有耐心,一定能找出他犯错误的原因,也只有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第三提高自身的素质。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就时刻充当着“老师”的角色,因此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通过听老师的讲座,让我掌握了一些亲子沟通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给孩子布置任务,如何处理孩子的要求和拒绝,如何处理孩子的愤怒等。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入手,与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同样要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给孩子限定时间可以帮助他专心地做事情,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关于孩子成才的看法。通过学习,明确了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时代要求社会造就复合型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我们就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单纯追求高分、高学历,而忽视孩子个性、意志、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教会孩子与不同的人共同相处,培养孩子的交往、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及与人合作精神,让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

总之,初中学生毕竟还小,他分辨是非能力和良好的行为的养成,要来自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所接触的环境和接触的教育,对孩子要选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现在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做家长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艺术,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对他能正确引导,耐心的教育,让孩子将来成为有用之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学校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的时间长,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

第四篇:践行生本教学理念,全力提升教育质量

践行生本教学理念,全力提升教育质量

新课程实施以来,生本教学理念已成为共识,但我们在平时的调研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关系错位、缺位;学习目标的制定泛化、虚化;教学环节的设置盲目随意;学生的学习只有形式,缺少学习行为的规范要求,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多地只存在于教学设计中,课堂上难觅踪影,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课堂上目标达成与否缺少有效的反馈检测机制;“教无启发,学无思考”“探究无意义、互动少争鸣、合作无目的”“课内损失课外补”等伪科学的教学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时常出现,学生被“题山卷海”包围,课业负担重,等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课堂教学改革的瓶颈,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围绕“打造生本课堂”这一中心工作,大力实施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策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策略和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策略,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快速提升,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实施“以生为本”理念的教师全员培训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其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败,而校本培训又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认真落实“且学且行且思”教学研训一体化策略,通过不断地“学点滴、行点滴、思点滴”,促进教师专业的螺旋式快速成长。一是加强师德建设,全力打造“诚和乐”校园文化品牌,深入开展了“爱与责任”“用心去做”“用生命影响生命,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等主题师德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的敬业乐业意识。二是提升业务水平,除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师培训、远程研修、教研活动外,进一步强化《有效/高效课堂教学技能技巧培训手册》《教师教学常规、课堂教学常规、优秀教学法培训手册》《名师课堂教学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等先进理念的学习;立足校本,?J真组织开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小、实、真、急”校本专题研究,通过“问题细化、研讨深化、策略优化”引导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充分发挥山东省“1751”改革创新工程项目学校的优势,不断“走出去请进来”,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到青岛市以外的名校考察学习,外出人员的学习体会均编入《且学且行且思?D?D他山之石》,作为二级培训的重要内容。这些措施有力地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专业化水平朝着“六会”的目标前进,即教学理念会运用,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模式会提炼,教学观摩会评价,教学风格会创造,教学专题会研究。

二、加大“以生为本”理念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力度

如果说国标课程给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全面中就要有重点,是“营养餐”,那么,校本课程开发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学生最需要什么就要开发什么,是“自助餐”,具有可选择性。我校立足实际,充分挖掘现有条件和资源,在对教材适当取舍、延伸、拓宽,重组的基础上,出台并认真落实《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开设了拓展型课程(如益智类的“中国象棋”,语言文字类的“写作”“古诗文诵读”,艺术、健身类的多个社团活动等)、探究型课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泊里红席、太极拳、剪纸;趣味数学等)等15项校本课程,力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选择机会,营造和而不同和个性张扬的氛围,让每个生命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加强“以生为本”理念的集体备课研究和团队管理

集体备课可以汇集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优势互补,以求教学的最佳效果。为加强集体备课的研究和管理,我校:一是践行“只有优秀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的工作常态理念,着力打造两个核心团体:以“面向全体、保优增优、转差补弱、整体推进”的全员育人导师制为载体,以级部、班级为主体的教学绩效“目标实现协作体”;以“问题细化、研讨深化、策略优化”的集备活动为平台,以学科组长、学科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绩效“质量提高协作体”。二是紧紧围绕“三度”(学生参与度、思维深刻度和目标达成度),大力开展“课前研讨、课后追问”活动,即课前研讨“在本课学习过程中,学生用什么方法和技能,通过什么过程去了解、观察、思考,获取哪些知识,产生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后追问“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让学生怎样获得?是否每个学生都完成了学习目标?”三是落实好“巧布置、勤检查、快反馈、细指导、速整改”的常规管理精细化策略,实施“工作清单式”“问题解决式”工作方法,严把教学“五大环节”。

四、打造“以生为本”理念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更深层次体现的是新课改理念和思想。我校从打造“诚和乐”校园文化品牌入手,学习落实“为思维而教、在活动中建构”的教学理念,以学校大力倡导的“3

32、五环节”4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行动研究为杠杆,按照分层推进、立体实施、长期坚持的策略,下大力气探究“导、学、探、讲、练”各教学环节的设计,落实“六放”要求:即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问题的结论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的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确保“三个到位”:即教学目标确定到位,教学过程实施到位,课堂教学效果到位,不断追求“师生关系和谐,教与学和谐,教育与教学和谐,课内与课外和谐,学科之间和谐,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之间和谐”,以此营造高效愉悦的课堂氛围。

五、探究“以生为本”理念的习惯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校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按照养成教育“规范化、细目化、序列化”的要求,开发实施《成功的秘诀》《智慧应对中考》《走向成功》等校本课程,落实《泊中学生一日、一周学习常规》《养成教育一日常规30条》等规章制度,采取《家校联系本》、家长飞信群、有针对性地家访等指导督查措施,加强对学生课堂听讲习惯和早晚自习、双休日等在家时间的自主学习效率、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全力落实“三心”教育,即“信心教育”――提振学生的学习士气,“静心教育”――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责任心教育”――开拓学生的远大胸怀。

六、坚持“以生为本”理念的学生潜能开发

采用分层渐进式教学既符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又符合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层次性”和“发展性”原则,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共同发展。我校牢固树立“五种思想”(即: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关爱每位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教育要有爱心和耐心;允许学生在学习和个体发展上存在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搞好因材施教;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和学习欲望;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在各年级各学科大力推行“面向全体、转差补弱、保优增优、整体推进”的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策略的成功做法,落实“优生导师制”“边缘生承包制”“质量会诊制”“素质发展星定期评选制”等制度,利用好《“全员育人导师制+学习共同体”工作手册》,着力研究好学生的现状及成因,学生的长处与不足,学生以后发展的重点和措施,加强个性化辅导和学生学习兴趣习惯的培养,分层次做好“优秀生、临界生、弱科生”的提升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聚精会神提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折不扣严管理,伏下身子抓落实,把教育中琐碎的事情做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简单的事情做精细,使得管理再上新水平,质量再上新台阶,改革再出新举措,发展再添新亮点!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黄岛区泊里中心中学)

第五篇:中学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非常有幸听到了荆志强老师的生本教育报告会,我受益匪浅。究竟什么是“生本教育”呢?

荆志强专家告诉了我们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荆老师的课堂如此的轻松,学生得到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学教师累,学生苦,效果太差。“生本教育”则要求教师放弃满堂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有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这样的氛围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知识。

“生本教育”是装着爱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发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并实践生本教育理念,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推荐专题: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