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读书心得感悟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读书心得感悟精选》。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家庭教育书籍,是在长春的联合书城。当时和好朋友一齐去买书,为了凑够买300元钱的书就能够办一张会员卡,我就毫不犹豫的听了书店工作人员的介绍买了这本书,理由是这本书书是师大附小的教师推荐给家长看的。
回到家之后,利用空闲时间慢慢品读,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了一遍后,又挑重点地方读了第二遍。本书的作者是刘称莲。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培养自我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自我的孩子,18年的时间,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同时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本书重点记录的她的女儿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点滴。
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自我儿子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在培养孩子的写作本事上,我没有像作者那样给孩子写“下水”作文;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我不会像作者那样陪孩子一齐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输得起”的人生态度;在节假日,我没有把逛书店作为孩子休闲交流的地方,让孩子泡在书海中学习和感受……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研究的。
此书让我的收获颇丰,此刻谈谈自我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让孩子泡在书海中。以前我总是说自我的孩子不喜欢读课外书,其实是我没有找到正确的引导的方法。首先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父母更要和孩子一齐读书,这一点和我校的亲子共读是一致的。让孩子读感兴趣的书,哪怕开始的时候和学习的书并没关,可是当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后,他就会不知不觉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书,这是名著和文学书籍就会走近孩子的视野中。从我儿子的身上我就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一点,以前的儿子从来不读课外书,是一本学校文学书《淘气包马小跳》让他爱上了学校文学。那次我和他一齐去书店买学习用品,儿子自我挑了一本《淘气包马小跳》。回到家后,我陪儿子一齐看,儿子一看就上瘾了,连上厕所的时候都在看,看完后,又央求我给他买另一本。
看到儿子有主动读书的愿望,我没有吝啬钱,在网上给儿子买了全套的《淘气包马小跳》共20本。看到儿子捧着新爱的书读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的由衷的高兴,当儿子读完这一套之后,又读了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全套16册和《漂亮教师和坏小子》系列。此刻每当我和儿子去吉林或者长春的时候,孩子最爱去的地方不是游乐园,而是书店。我们母子都喜欢在书海中漫步,畅游。如今,儿子读完的书已经有几十本了。这中间包括学校文学、四大名著、科普知识等等,只要是儿子买书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觉到儿子写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样“词穷”了。书读多了,他的想象力也丰富了。每一天我家睡觉前都会看到我和儿子各持一本书在床头品读,虽然是个读个的,但孩子真的是爱上了阅读。
二、爱在自由里。孩子不是机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长,教育不仅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爱化做涓涓细流,时刻滋润孩子成长的心田,与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要因为虚荣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绩方面和别人攀比,在孩子小学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学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多一点耐心与爱心,让他把各方面基础都打扎实了,正如厚积而勃发。在给孩子学习时间的同时更应当给孩子玩的时间,有的时候,玩中也是一种学习。让孩子在欢乐中成长,相信是每个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声。
读完此书,收获还不仅仅是这些,我会把我学到的教育理念不单用在自我孩子的身上,也会用在我的学生身上,让我的学生们也在陪伴与自由中欢乐成长。
为了更好地实施名校带动战略,推进集团办学向更高层次发展,枫叶红遍的十月末,阴江高中教育集团一行十人,踏上了赴哈尔滨、长春两市的教育考察之旅。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东北师范大学附小这两所全国名校。
走进这两所学校,扑面而来即是震撼。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的地理位置,国家级师范大学的背景,几十年辉煌的历程,使这两所学校彰显出了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在校园漫步、驻足、聆听、交流,目之所触、耳之所及、心之所想,无不洋溢出欣赏与赞叹。
一、所见、所闻
(一)哈师大附中印象
踏入哈尔滨高等院校荟萃的学府路,你都会被几幢拔地而起、造型新颖、卓而不凡的欧式建筑所倾倒──这就是省内外声名赫赫的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走进校园,正对校门的一块卧石上赫然刻着“公、诚、勤、毅”四字校训,大门一侧的卧石正反面上书写“厚德”、“励学”四个遒劲大字,两块卧石庄严,厚重,让人肃然起敬。通往行政楼的过道一侧竖立着一排宣传栏,荣誉榜上张贴着一长串2010年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名单,让人惊叹。群群落落、高大挺拔的白桦树簇拥着几幢白色的洋溢着欧式建筑风格的教学楼,气势恢宏。走进教学和行政办公功能合一的逸夫楼大厅,匾牌、屏风、大理石墙面的书画装饰,处处显露出精致与考究,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会议室,沙洪泽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行。作为哈师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这位朴素而儒雅的学者型校长,没有矫情的客套,没有华丽的辞藻,看似随意,又思路清晰地向我们介绍起附中的情况:办学的历史、师资队伍的现状、学生培养的特点、对学校管理的认识、创新拔尖人才培训的思考……
作为哈师大附属学校,附中的师资历来优异,学校在岗教师中,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有109人,获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1人。哈师大兼职教授12人,硕士生导师11人,省级各类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7人。
(二)东北师大附小印象
1. 打开空间的墙壁,实现环境的多功能性
走进附小教学楼,很快就发现它的与众不同。楼廊内,宽敞明亮的开放空间令人心境开阔。各教室间的隔断是灵活、可挪移的。楼内开放式走廊宽达8米,每个班级所占走廊面积达80平米,走廊不仅可供学生摆放学习用具,还可随时被拓展为教室的一部分。教室的通透性设计与走廊扩展式格局,使东北师大附小的教学活动得以更加纵横捭阖。
2. 打开时间的墙壁,促进时间的弹性化
附小每节课45分钟、每年寒暑两个假期、一张课表管一年――对于我国小学行之一贯的固定作息制度,进行了大胆颠覆。按照“开放式・个性化”的办学理念,2006年,该校研究制定了《弹性时间制度改革试行方案》,由此打开了传统学校教育中“时间的墙壁”。其中最典型的是附小首开先河地运行了“四・四”学期制――缩短寒假的周数,在五一与十一各增加一周左右的春假和秋假,使学生无论春夏秋冬都各享有一个美丽假期。
3. 打开教学的墙壁,实施个性化教学
从2001年至今,附小以国家新一轮课改为契机,结合“开放式・个性化”办学理念,重点对课程综合化改革进行了大量探索,已摸索出4种课程整合与合作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课程内容与时间的优化重组,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课堂教学特色。
二、所感、所悟
1.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铸就优质学校的根本
办学必须要有哲学思考,正如美国当代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在《教育哲学导论》中指出:“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手段,如果我是一个教师或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然而无所适从。”
哈师大附中沙洪泽校长基于对学生大学就读和就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了解,反思附中的教育实践,提出了“教育――为了人的幸福”这一教学观。他认为: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让学校成为提升学生幸福水平的乐园;让每位教师成为幸福的人;让学校课程成为师生走向幸福的阶梯。在具体的实践中,哈师大附中不求办学规模的扩张,不求做大,而把质量的发展做强作为根本。多年来,哈师大附中因“校风好、师资强、质量高、有特色”而享誉省内外。
东北师大附小熊梅校长作为国内第一位获得博士后的小学校长,立足国际视野,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向传统封闭式学校教育挑战,提出了“开放式・个性化”的办学理念。立足于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时间、空间、课程、教学、组织、管理、评价等方面,全方位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变革。尤其是深入到学校改革的核心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差异,把握学科教学规律,揭示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改革实验,实践了“追求卓越,尽善尽美”的工作理念。“开放式・个性化”办学理念,唤醒和激发了附小人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并逐步转化和内化为领导团队和教师团队的核心价值观。东北师大附小历经10年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了附小走向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目标追求。学校因培养学生“轻负担、高质量、后劲足、潜力大、综合素质高”而为社会和家长广泛赞誉。
2. 锐意进取、勇于改革的探索精神是实践先进办学理念的不竭动力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变革速度逐渐加快,任何一所学校办学模式或经验的有效性周期正在缩短,与此同时,社会却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的要求。学校管理者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求新的突破。
熊梅校长带领附小团队在实践“开放式・个性化”办学理念的过程中,立足于“继承中创新、改革中发展”的宗旨,锐意改革,勇于实验,不畏艰难和压力,通过系列的重大攻关项目,在逐渐探索出了个性化教学范式、综合化课程实践模式。
哈师大附中经过50多年的发展,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发展高原期。学校把“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作为了主要的着力点。他们认识到:高中的教育价值不在于培养成型的创新性拔尖人才,而是打下创新发展的基础;学校要为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为教师提供个性发展的教育;学校要着力培养具有浓厚兴趣、较强的思考力、强烈的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四种基本素质的学生。
3. 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塑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实践先进办学理念,推动学校持续性发展的基石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一所学校的发展,关键是教师队伍,但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持续性的周期。纵观这两所学校,他们雄厚的师资队伍是让人羡慕的,这不仅得益于师范大学的背景支撑,更在于学校的有为。
东北师大附小在实践“开放式・个性化”办学理念的过程中,凭借自主办学的机制,建立了教育研究发表会制度。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学术品牌;创立了主题文化年制度,从德育文化年、体育文化年、外语文化年到综合实践活动年、教学文化年活动,有力的推进了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塑造了一支研究型、专家型的优秀教师队伍。
哈师大附中把培养“实践型的教育家“作为了教师发展的目标,建立了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体系,形成了校本培养模式,努力营造有内涵、有生意、有学术的教师文化氛围。在建立教师培养机制的同时,时刻关注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沙洪泽校长的眼中,对教师人文关怀首先需要体现在校长深刻的认识与宽阔的胸襟:被人管事约束、被人爱是幸福;没有第一流的教师就没有第一流的教育,也很难培养一流的学生;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地方,也是培养教师的地方;学校应该是教师的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
沙校长讲得一个故事让我们感动不已:一位生命垂危的附中老教师向校长提出了他临死前的最后请求:恳求校长,我死后,在我的灵堂上悬挂一行字“我爱附中”。这个故事,至少在我的眼中,已经足够成为附中学校浓厚的人文氛围的一个缩影。在会议室和沙校长的办公室,都能看到写有“平民本色 精英气质”的书画。沙校长说,这是对育人目标的一种诠释。我的印象,与其说是育人目标的诠释,不如说是哈师大附中领导团队、师生群体在举手投足间彰显出来的“人校合一”禀质的精炼概括。
三、所思、所想
1. 利用教育集团优势,各成员校要快速突破“第一曲线”,努力推进“第二曲线”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变革速度逐渐加快,任何一所学校办学模式或经验的有效性周期正在缩短,作为新组建的阴江高中教育集团,各成员校情况各有不同,不管是底蕴深厚的高中部、独领风骚的初中部、异军突起的实验学校还是稳中又进的临港实验,都或浅或深地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如何在取得的现有成绩上寻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找到新的发展动力,是摆在各成员校面前的问题。
1996年,美国未来学院院长扬・莫里森(Y.Morrison)的《第二曲线》一书出版。在本书中,他总结了世界许多著名企业成长发展的规律,提出了“第二曲线”理论。刘军先生将扬・莫里森的“第二曲线”理论应用于教育,提出了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理论(指在办学成功或陷入瓶颈之后,学校管理者为了寻求新的突破,达到一种办学目标而实施的一种面向未来的学校发展策略)。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的背景下,阴江高中教育集团的组建,新的教育资源注入无疑给集团各成员校带来了新一轮发展的契机,各成员校只有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利用教育集团的优势,找到各自的发展区,才能在新一轮的教育发展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2. 教育集团各成员校在发展中要兼顾共性,彰显个性
集团化办学在推进优质教育上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能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促进核心母体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经验、品牌效应等无形资产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促进青少年个性及特长培养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提高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策应地区城市化进程。但集团化办学也有诸多困难。困难之一,就是是怎样让母体与子体和谐共处,互相吸收养分,而不是造成“牛奶”的稀释。
集团运作以教育生态理论为支撑,用“1+X”的模式运作也许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其中“1”代表共性部分,是集团实施同质化运作部分;“X”代表个性部分,是各成员校的异质化运作部分,各成员校实践“源于母体、别于母体、优于母体”嫁接办学的理念,使得各成员校运作因地制宜、个性突现。在特色文化建设、特色教师培养、特色课程开发、特色活动开展方面彰显出异质的个性。
阴江高中教育集团的运作可以做到“三个共享”:共享特色管理、共享特色课程、共享特色师资。教育资源共享分爬坡式与电梯式,集团化办学则是电梯式资源共享,但核心校和各成员校不仅仅是帮助和被帮助,输入和被输入的关系。理想的追求是:教育集团通过文化引领,让各成员校产生“再生”能力,用充满个性的文化内驱力推动自身的发展,形成了十二年一贯“无痕式”中小衔接的集团管理特色,推动集团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3. 教育集团各成员校在发展中要坚持文化立校
学校文化建设是凸现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基本途径,纵观两所学校,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的显性呈现、在学校教师、学生精神深处的内化浸染已经彰显得淋漓尽致。
从2004年始,阴江高中就将全面建设现代学校文化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在过去的五年中,阴江高中坚持走“文化立校、特色名校、质量强校”之路,秉承“爱国、求实、诚朴、进取”的优良校风,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五年的实践,使学校在百年传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深的积淀。
面对新的历史阶段,教育集团确定了“学府气质、文化沃土、青春乐园”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词,已经为集团各成员校挥就了大框架,高中校区的具体实践也已经给了我们具体而微、可供参考借鉴的样本。因此,要利用现有的自身优势,在传承的基础上自我创新,从学校精神的培育入手,不断吸收优秀的文化,锻造独特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化建设来影响人、熏陶人,实现教育集团的发展目标。
东北之行,连日的辛苦劳顿和奔波,毫无倦意,感受到的只是兴奋与感动。一路的风景,一路的赞叹,一路的思考,给我们太多的激发和启示。“眼界决定境界,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作为决定地位,实力决定魅力”,作为阴江高中教育集体的一员,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未来的高度,不断地为学校的发展寻找新的“奶酪”,我们有责任做好“教育必须做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