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详情页

看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大全)

2024-06-19 00:19:5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看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看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大全)》。

第一篇:参观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

广东省博物馆筹建于1957后,至1959年10月建成,三层陈列楼层场面积为2300平方米,主要收藏和保存广东历史文物(以出土文物为主),举办陈列展览,开展宣传教育。1992年底又建造一座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新陈列大楼,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有13个展厅,2个客厅和一个学术报告厅。30多年来,博物馆文物藏品从4000多件增至12.4万件,有陶瓷,字画,端砚,金木雕,钱币,出土这物等一级文物300件以上,图书资料5万余册,举办过各种陈列展览上百次,受到国内外宾客和广大观众的赞赏,在华南及海内外都享有一定的声誉。

我们听着解说员的讲解,不禁对我们的悠久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一种荣誉感油然而生。

生命的足迹让我们冥想,革命先烈让我们自省,祖先们的智慧让我们敬畏。远古的生命虽已远去,但生命的足迹却永远存在,在地球上永恒在存在,各种远古的生命的化石为现代的我们留下我们那无声去美丽,永恒的痕迹。

自然界无奇不有,一种种不同的石头,即美丽又神奇,经过自然界这个美丽的画笔描绘出了人间最自然,纯朴的艺术品。

这就是自然界。生命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地繁衍生息,永恒的足迹让我们冥想,经过自然界每一分每一秒地冲试,有些事已淡去,但那最自然,最纯相朴的艺术品却永远会停留在我们心中,永远绽放着那美好的花朵。绽放着那美好的花朵。

博物这行,收获挺多,唯一遗憾之处,时间仓促,很多地方都没细勘察探,只是过了下眼睛的洗涤,心灵的一种冲击。

这次参观,真的收获不少,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大学生活确实丰富多彩,星火学社真的带给了我快乐,以后我一定会多参加类似这样的一些活动,增加自己的'见识,不断地提升自己,同时,也希望学院能够多开展这样的活动,给我们一个提升自我的平台。

第二篇: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

历史的痕迹,大自然的作品,人们的巧夺天工……还有很多很多,都记录在博物馆。因此,我今天来到了广东省博物馆参观展览。想知道我今天的见闻吗?那就来看看吧!

刚踏进博物馆的大门,我就看到了陈列在地板上的展品。它们都很好看。我想这个博物馆里的物品一定是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吧!

参观完这些,我们去三楼看“紫石风流”展览馆,里面摆放着各种构思新奇的端砚,它们都很精美。那巧妙的构思和精细的做工,真让人惊叹不已!

接着,我们又去了“漆木精华”展览馆。馆内陈列的木雕精巧细腻、玲珑剔透。所有的动物、人物和花草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些木雕形象地展示了潮汕人的生活和当地人的文化风貌。

我们还去了了“深海奇珍”展览馆,它使我在书本之外领略了海底世界的瑰丽神奇,还让我懂得了海洋与人类的知识。

走出“深海奇珍”展览馆,我们又来到了陶瓷馆。在那里各个朝代的瓷器让我们了解了历代的文化。这些又让我惊叹于人们精湛的技艺。

参观完三楼后我们来到了四楼的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馆,它分为矿产、地质地貌等七个主题。展览趣味盎然、生动活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宝石玉馆。展览的宝石玉琳琅满目,耀眼美丽。我还找到了我的生日石——海蓝宝石,它海水般的蓝色非常好看。

最后,我们来到了广东省历史文化展览馆。历史文化馆展示了广东从马坝人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文化变迁。展馆内的陈列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大家感受到广东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哦,听我讲了那么多,你也应该有自己喜欢的展馆了吧。来说说,你喜欢哪一个呢?

第三篇: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作文

广东省新博物馆是省“十项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和建设文化大省三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它位于广州市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依托新城市中轴线,濒临珠江,总用地面积4.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亿元。

今天去参观。早上9点半到那里还算来的早,排队等候入馆的人龙还不长。据介绍新馆的主要展馆为20500O、藏品保藏系统8300O,除此外还有教育服务设施3100O、业务科研设施4700O。

新馆展馆包括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三大部分和临展馆。广东历史文化展览立足于“从世界看广东,从广东看世界”的历史视野和文化广角,用丰富的物证和文献重点展示广东三大民系、海上贸易历史、广东华侨史和近代史。广东自然资源展览为观众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了解广东自然风貌,自然资源包括地质地貌、动植物、矿物、古生物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强化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反映人类对自然美的孜孜追求。艺术展分为“翰墨流芳―――宋元绘画与历代书法精品展览”、“土火之艺―――馆藏历代陶瓷展览”、 “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和“紫石凝英―――历代端砚艺术展览”。现在展出的还有“广东革命历史文物图片展”、开平碉楼图片展等。展品的内容比较老馆有所丰富。

但是与上海东方明珠的上海历史展馆比较,就显得有点逊色。主要:一非常有特色的一些物件仅以图片代之(其实可以用电影或电视短片介绍);二近年来的.特色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比如改革开放以来的内容就比较少;三利用高科技手段介绍的地方几乎没有(上海东方明珠的上海历史介绍还用了激光的手段,使图像立体化)。新馆当中的几件镇馆之宝因位置不太突出,而且比较昏暗,显得不够大气而成不了亮点。

第四篇: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作文

相信大家都坐过地铁,它的速度之快,为现代人们的出行带来如此便捷,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在享受广州地铁给我们带来的快速与便捷之前,地铁到底是怎样建成的呢?带着这种疑问,我随着老师、同学们一同来到了广州地铁博物馆,来探究地铁的奥秘。首先,来到的是地铁发展的历史长廊;那里讲述着全世界的地铁发过程,也讲述着广州交通演变的过程。我们班的一冲爸爸全程讲解,他真是地铁博物馆的知己呀!听说一冲爸爸为了我们班参观广州地铁博物馆费了很多心思,为了当好讲解员还特意做了很多功课!看他为我们大家讲解的满头大汗,我不禁想拿张纸币为他擦汗;谢一冲爸爸真了不起,对广州地铁的知识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把同学们都听的入迷了!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穿越站进入我眼前的是一个巨型的圆盘。从上往下看,这个圆盘像一个高大又威武的车轮;从下往上看,又像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散发着迷人的光环!原来这巨大的.圆月亮是开凿地下隧道的盾构机。盾构机只有盾构刀盘和刀具,它们就像一只贪婪的虫子,在地下不停的钻地吃土,科技的发达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啊!

经过今天的参观广州地铁博物馆,不仅让我了解了广州地铁的发展历程,更让我学习了广州地铁工人的不怕辛苦,不怕困难的精神,我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好好学习,长大了,我也要像地铁工人们一样贡献出我们的智慧!

第五篇: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作文

历史的痕迹,大自然的作品,人们的巧夺天工……还有很多很多,都记录在博物馆。因此,我今天来到了广东省博物馆参观展览。想知道我今天的见闻吗?那就来看看吧!

刚踏进博物馆的大门,我就看到了陈列在地板上的展品。它们都很好看。我想这个博物馆里的物品一定是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吧!

参观完这些,我们去三楼看“紫石风流”展览馆,里面摆放着各种构思新奇的端砚,它们都很精美。那巧妙的构思和精细的做工,真让人惊叹不已!

接着,我们又去了“漆木精华”展览馆。馆内陈列的'木雕精巧细腻、玲珑剔透。所有的动物、人物和花草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些木雕形象地展示了潮汕人的生活和当地人的文化风貌。

我们还去了了“深海奇珍”展览馆,它使我在书本之外领略了海底世界的瑰丽神奇,还让我懂得了海洋与人类的知识。

走出“深海奇珍”展览馆,我们又来到了陶瓷馆。在那里各个朝代的瓷器让我们了解了历代的文化。这些又让我惊叹于人们精湛的技艺。

参观完三楼后我们来到了四楼的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馆,它分为矿产、地质地貌等七个主题。展览趣味盎然、生动活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宝石玉馆。展览的宝石玉琳琅满目,耀眼美丽。我还找到了我的生日石――海蓝宝石,它海水般的蓝色非常好看。

最后,我们来到了广东省历史文化展览馆。历史文化馆展示了广东从马坝人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文化变迁。展馆内的陈列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大家感受到广东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哦,听我讲了那么多,你也应该有自己喜欢的展馆了吧。来说说,你喜欢哪一个呢?

第六篇:吉林省博物馆观后感

暑假,我和爸爸一起去参观博物馆。

我们走进博物馆中,首先参观古动物陈列室。一进门,只见大厅正中,摆着一具巨大的古动物骨骼模型。它很古怪,小而扁的头骨,细长的颈骨,足有八九米,庞大的躯体,有腰那么粗的大腿,他爪子伸得长长的,瞪着眼睛,好像要展开猛烈的攻势。我们看了都惊呆了,情不自禁地说:"这是什么动物啊"这时,讲解员走过来告诉我这是动物王国的巨人――河川马门溪恐龙的骨骼模型,科学家从它显示出中生代恐龙生活情况。然后我又参观了许多古动物。

我们又走到了动物第一室。我边走边看,瞧,那三角脑袋,红脖颈,短尾巴,叫响尾蛇。那椭圆脑袋,身上有一道道白环,叫银环蛇。那条翘嘴的蛇,叫五步蛇……他们张开嘴,舌头伸得长长的,吓的我毛孔都竖起来了。然后又参观了许多海洋生物等等。

我们又参观了动物第二室。兽类中有长着大犄角的牦牛,有的大熊猫黑眼圈,好像戴了太阳镜,有的大熊猫黑耳朵,好像戴了黑手套。有顽皮的猴子。鸟类中有美丽的孔雀,有善于学别人说话的八哥。

这次参观,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使我更热爱大自然。

推荐专题: 看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 徐州博物馆观后感 看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