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详情页

那年花落观后感800字

2024-05-13 23:15:4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那年花落观后感8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那年花落观后感800字》。

第一篇:电影优秀观后感800字

暑假里,我和同学一起去观看了电影《1921》,看完我心潮汹涌,思绪万千!

电影一开头,陈独秀被囚禁在大牢里,那双眼睛显得他多么渴望自由,也表现出他要与黑暗作斗争的勇敢与决心。在黑暗的监狱中,李大钊走到了陈独秀的牢房前。陈独秀隔着栏杆地对李大钊说:“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从他们的谈话中,我得知他们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组织,要让落后的中国站起来。他们有坚定信念、大无畏的精神真令人敬佩啊!

影片中还有很多革命先辈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在奋斗,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都让人感动。如革命者李达喉咙哽咽着,嘴角在颤抖,带着愤怒的声音说:“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表现出他们内心多么地愤怒与不甘,他们拼尽全力要寻找出路,要建立自己的革命力量。还有五四运动的青年们在上海奔走,他们为了追求理想,为了革绿色命前赴后继,历经波折依然砥砺前行。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大会中的代表有13人,其中包括毛泽东、陈潭秋、董必武、邓恩铭、李达、王尽美等。这些革命先辈们,为了革命事业、躲过特务,冒着生命的危险参加会议。在会议进行到一半时,一位陌生男子闯进了会场,看了一下又走了,13位党员快速撤离,会议从上海转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在这艘小小的红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它象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指明了方向。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100年过去了,这部影片真真切切再现了先辈们的顽强与抗争,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很幸运生活在这么美好的时代,但也要知道这一切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感恩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更加努力学习,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第二篇:电影优秀观后感800字

开学前,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和部分年级的学生观看了电影《暖春》,起初我被影片中美丽的自然风景深深的吸引,随着小花的出现,美丽的风景与残酷的社会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的心境也随之急转而下。就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了重磅炸弹,波涛翻滚,泪水也被激荡而出。

就电影本身而言,故事中没有跌宕起伏的的情节,而且略显老套,剪辑似乎也很生硬,然而每一位观众还是被深深地打动,我认为是源于片中演员表现出的真情实感,细节的刻画自然演绎出的人间真爱。从小花第一次恳求爷爷到第二次恳求婶娘别把她送走;从小花剁鸡菜、放鸭子到给爷爷做饭;从小花雨中接爷爷到节省作业本只是为了让爷爷少砍些柳条;从小花给婶娘送自己做得最好的贴饼子到为婶娘捉蚂蚱并救助受伤的婶娘,深刻地表现出小花的纯真,善良,勤劳,懂事和宽容,从而融化了婶娘曾冰冷的心,也感动了所有人。爷爷一生孤苦艰难度日,却收养了两个孤儿,并竭尽所能将其养大成人,此爱之大可谓海之浩瀚天之宽广。

有人说小花的故事像一股清泉,洗刷着心灵。希望这股清泉也能流淌过我们的心灵,洗去些许凡俗虚假,冲净我们心里的“小”。爷爷就是一个天地好人的形象,也是我们的榜样,祝愿好人一生平安,好人好梦。

故事的结局正像我所祝愿的那样,是美好的,然而心中仍旧酸涩,我在思考,为何会发生小花的故事呢,为何孤儿得不到妥善的安置和应有的保护呢?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加之又是偏远的小山村,似乎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是极为可能的,然而它真真的反映出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国力不够强大,社会保障体系必然落后和不完善,即使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社会保障能力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能够真正的满足人民的需要么,可以肯定地说还是存在的很多的不足之处,跟先进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也许这就是人们积极储蓄的重要原因。

第三篇:电影优秀观后感800字

早晨在短片吧,看了一部微电影。讲述了妍熙(文彩元饰)与珉宇(高洙饰)这对爱人,因为战争而被迫分离六十年。已步入暮年的妍熙患有健忘症,她忘记了自己、忘记了一切,却每天不忘等待爱人珉宇回家。影片依然以朝鲜战争为背景,但不同于姜帝圭以往宏大的战争题材与残酷场面,而是用平淡感人的情节、温暖的画面、细腻的感情描绘了这段感人至深的爱情。

短短的28分钟让很多人感动,甚至落泪,因为在爱情这条主线上,导演用完美无瑕的镜头,感人泪下的音乐,为整部电影定下了催人泪下的基调。看了着实令人感动。女主人公莲熙正好把这一切的情感都用在了那份盒饭上,那份盒饭散发着长达60年爱情的喷香,在那一刻,盒饭打了,心就碎了,长达60年的等待,在最后一刻变成了车窗外那模糊的萧条的树枝,绝望的延伸。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这首诗,是不是和这部电影很贴切呢?一个女子等待着归人。对于莲熙,甜蜜的最初,离别的不安,撕心的想念,生活的艰辛,这些本应该沉重的东西却如退去的潮水,剩下的唯有等待。我们一生中会经历很多的离别,有的告别之后就很难遇见。爱人之间的告别,瑞然在和平年代不再那么凄苦,但是也不要忘了告别时做一个拥抱,给一个日期,不忘自己的承诺。

苍白的头发,高高的铁栅栏,每次掠过仿佛在撕裂着莲熙的心,巡逻的军队,网状的铁墙,这些阻力远远超过了刚刚被冲破的那道车门的阻力,而莲熙伴着这刺骨的画面,随着伤感的音乐,还带着她那对珉宇忠贞不渝的爱。

电影最后,导演仍然留了一束光线。在盛嚣尘上的韩国娱乐中,在万人嘲讽的朝鲜独裁中,那些因南北分离而遭受离别的人们,都在默默等待重逢。他们是那样的渺小又无助,除了等待,什么也给不了另一个日思夜想的人。而且,他们都在老去、死亡。祝福朝鲜半岛和平,祝福他们能团聚。我看完之后,深深地触动了我。希望大家也多看看这部电影。

第四篇:《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有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初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小说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

  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

  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作者善于通过那些看来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艺术描写,揭示出它所蕴藏的不寻常的审美意义,甚至连一些不成文的,史无记载的社会习惯和细节,在红楼梦里都有具体生动的描绘,这就是我对这本名著的感受。

第五篇:参观红旗渠观后感800字

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高山为我放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当我怀着一颗崇敬的心迈入红旗渠这片红色土地上时,当年红旗渠青年的豪迈与乐观深深感染了我。

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险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犹如人工天河。是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从此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周围虽是依山傍水,绿水青山但却怎也不能吸引我们的目光,得不到宠幸,因为这里厚重的历史与改革奋斗精神闪烁出无与伦比的光辉。

沿着斗折蛇行的栈道,历时一个小时之久,我们觅到了青年洞。这也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它是红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的地段,也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它靠断壁而凿,从大山之中穿通而过,为我们展现出一幅雄壮的画卷,将太行美景雄、险、奇、秀凝集于此,极目远眺,尽收眼底。修建红旗渠的过程,是林县人民改变命运的过程,也是锻造英雄的过程。为了修建红旗渠,共有189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56人重伤致残,他们用血肉之躯乃至生命的'代价,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英雄主义的壮歌。

神炮手常银虎,腰系绳索,凌空作业,在崖壁上放炮爆破,他置生死于度外,一马当先,排除瞎炮,清扫安全隐患;舍己救人的女英雄李改云,当崖石就要坍塌的紧要关头,她奋不顾身地推开自己的战友,自己却永远失去了一条腿;凿洞英雄王师存,为了凿开曙光洞,不畏难险,七次塌方陷于洞中,九死一生,仍然不下火线。

从前,苍鹰笑傲一方长空,白鹤独享一片苍穹,长鲸逍遥沧海,猛鲨一海称雄,还有猛虎雄霸一方,巨象乃陆之领主,后来呢,有了人们的开拓创新,种.种提升威力的武器出现了,这工具让人们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开天辟地,断山截流,将些飞禽走兽收拾的俯首帖耳。这是开拓创新精神的威力。也是红旗渠的威力。

我们扪心自问,不禁惭愧悔恨。当呼吸着太行山新鲜的空气时,我们似乎能闻到火药爆炸的味道似乎能听到那些伟大的革命者们打的号子,他们在说:青年去奋斗吧!

第六篇:参观红旗渠观后感800字

红旗渠的建设,从计划的提出到勘察、设计、施工,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同志是最直接的领导者、组织者,被誉为是建设红旗渠的旗手。当地群众说:南有都江堰,北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这充分说明了杨贵同志在红旗渠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杨贵同志是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逐步成长起来的干部。正是因为他长期坚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使他能够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林县人民干出了红旗渠这一惊天动地的伟大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林县人民政治上翻了身,但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翻身,许多人仍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缺水,是影响林县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全县父老乡亲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1954年,杨贵同志到林县担任县委书记后,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医疗、文化、教育等问题全面调研,特别是把解决缺水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提出了水字当头、全面发展的方针。他积极发动群众挖掘山泉水,管住天上水,开渠、打井,修建中小型水库、塘坝……,建起一批水利工程,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1959年遇到特大旱灾,全县无水可用。在这种情况下,县委派出三个调查组到外县找水源。杨贵同志带领的一组,越过太行山来到山西省平顺县,发现浊漳河水源丰富,大胆提出了“引漳入林”的方案,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林县人民的困难,辛苦一代,造福万代。经河南、山西两省协调,批准了这一工程。

然而,好事并不好办,真正办好,困难重重。当时不仅在技术、物质方面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大家对能否建成红旗渠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人表示怀疑,有人甚至坚决反对。究竟是干还是不干,是大干还是小干,是自力更生,还是等、靠、要,从领导干部到群众,从党内到党外,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绝大多数人认识到“引漳入林”是一个关系林县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县县委经过分析,下定决心,无论困难有多大,也要把这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办好。1960年农历正月十五,全县3.7万民工浩浩荡荡开赴主干渠第一线,正式拉开了工程的帷幕。

40多年过去了。实践证明,修建红旗渠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效益是巨大的。当杨贵同志调离林县时,自发为他送行的群众排成了长龙,一片感谢、赞扬声。有的端着一碗清水,有的泣不成声,苦苦挽留,还有的打出横幅“太行一渠清水,杨贵一身正气”。群众的感情说明,领导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做出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功绩。历史的脚步永不停留,情况时刻变化,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也在不断变化,而我们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任务是无限的,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而不懈奋斗。

推荐专题: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 那年花落观后感800字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