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雪国 川端康成 读后感(推荐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雪国 川端康成 读后感(推荐3篇)》。
第一篇:雪国读后感
“不管怎样说,这个女子总是个良家闺秀,即使他想女人,也不至有求于这个女子。这种事,他满能够毫不作孽地轻易了结它。她过于洁净了。初见之下,他就把这种事同她区分开来了。”川端康成在《雪国》中这样说。
第一次读川端康成的作品是在初中,当时好奇地捧着姐姐的高中课本看《伊豆的舞女》。高中时又看了好几遍,这就应是我看过的最多遍的课文了。当时我还没有喜欢上文学,却喜欢上了那段飘着缕缕悲伤的文字。
《雪国》是在我高三毕业那个暑假看的。那时刚开始看书,不明白该看些什么书,因为想起了那篇《伊豆的舞女》,所以找来了川端康成的这本《雪国》。
直到此刻,我还记得看完《雪国》后的情绪。那是一股浓浓的惆怅,还有不知所谓的悲伤,整个人恍恍惚惚,难受至极,想拨开心中那片阴霾,却不明白这份悲伤惆怅从何而来,虚无缥缈的感觉让人不知所措。可它又确确实实缠绕着我,让我坐不是,站不是,总觉得失去了什么,追悔什么。
如果说《伊豆的舞女》只是淡淡的悲伤的话,那《雪国》给人带来的悲凉就要浓厚的多。小说中的人好像都是病态的,似乎多愁善感到立刻就会去自杀。而在这病态的感情中,却又始终透露着两个字,最吸引我的两个字:纯洁
就像开头我写的那段话,“她过于洁净了。”这是与村上春树的作品完全不一样的纯洁。你能想象一个妖艳、甚至有些放荡(当然我不喜欢这样评价驹子)的舞妓从未与男主人公发生过那方面的事情。
“她过于洁净了。初见之下,他就把这种事同她区分开来了。”
就是这样,整本书都没有发生过。虽然他们两的举动是那么亲昵,也常常一齐过夜,但最终还是相敬如宾。
过去,我问朋友,你有没有喜欢过一个女孩,十分十分喜欢,但是却从来不想与她发生那方面的事情,觉得这样做是对她的一种玷污朋友说没有。我问过几个朋友,他们要不是嗤之以鼻,就是说我太幼稚。但是,你不觉得这很纯洁吗只是喜欢一个人,完全没有性上的冲动,这不是爱的更彻底更单纯吗
晚上又看了遍《雪国》。上次那种悲戚的情绪还余音未了,所以我不敢太认真的深入故事。看书的过程中,一会儿上个厕所,一会儿去隔壁串个门,一会儿吃颗桃子。基本上,我是在这种三心二意中看完小说的。有时候真的很害怕,那种悲伤的情绪是很难消除的,经历多了,渐渐害怕那种情绪。于是乎,渐渐害怕看书。
在这种故意的三心二意下,看完《雪国》后心里只是感叹:哦,原先是这样!
我也不明白这样感叹的原因,也许是为故事感叹,也许是为看完故事的自己感叹。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这股悲伤就像晚点的列车,虽然会迟到,但永远都不会不来。于是,我又坐在了电脑前,想着故事里的那个驹子,那个爱的竟似癫狂的舞妓。
驹子的心该有多矛盾不停嚷着走,却又舍不得挪步,明明热烈的喜欢岛村,亲密接触后却又护住胸口,还喊着:这是什么玩意,什么玩意。明明想留下来过夜,又怕被人发现……,可问题是,她有着与这可爱的羞缅完全不符的身份,舞妓。要是别的舞妓,这样定会让人觉得虚伪、做作。可正因为她是驹子,正因为她是舞妓,这份羞缅却让人倍加珍惜了。驹子有股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纯洁,我从不怀疑。
我一向在想一个问题,岛村为什么不把驹子娶回去不是喜欢吗日本不是能够去二房吗为什么岛村就不把驹子娶回去一个悲伤的结局让杯具更加杯具。虽然小说的最后,他们俩还在一齐看火灾,但是在弦外之音中我明白,岛村要离开了,很明显的要离开了。他都不会悲伤的吗这一切真的都是“徒劳”吗
第二篇:川端康成《雪国》读后感
“穿过界限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这是岛村第二次来到这白色的世界,同时,这也是我的灵魂在岛村的牵引下第一次穿过界限长长的隧道,来到另一个过度。真实而又虚幻,烂漫又有凄美。
当那清澈得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响起,我的心也随着岛村的心开始颤动。她的一举一动,与站长先生的对话,照顾病人的姿态,就连那面窗上映着黄昏景致的妖艳而美丽的眼睛,我们都看在眼里。
我以为,《雪国》的故事是从叶子开始,因为她的音,她的眼……
可是,在岛村即将下车的那一刻,我仍然疑惑不解,他为何选择在年终岁末,来到这寒冷的地方。是雪国的洁白写下的诗意,还是百无聊赖的消遣?直到另一个女子出现,我才有些缓过神来,岛村之所以奔赴这一场旅行,是因为一年前结下的素缘。
是驹子。一个从东京来,却因岁月所迫而沦为艺妓的女子。
岛村爱她么?不,至少我看不出来。这苍茫雪国的过客,注定短暂相遇,长久分离。他有家有室,且太过冷静清醒。从开始到终结,我发现他心里总说着女子的美丽,女子的洁净,因此,我怀着期待的眼神想从中读出一个爱字,可是,至始至终都不曾出现。
我开始同情驹子。命途多舛,身世凄凉;风月场上,忍尽不幸,痛苦难当。她那么努力地活着,以为写日记、阅读、练三弦琴就可以通往美好的未来,可这只是一场梦,一场天真的梦。仿佛一切都验证了岛村的话“完全是一种徒劳”,连同爱情一起。
我不敢相信作为西方舞蹈的研究者,从没有看过别人跳舞。而岛村就恰恰如此。
或许岛村的感情同他的工作一样。驹子是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体,而叶子则是自己空想出来的舞蹈幻影。一虚一实,一热烈一静美。
当叶子在岛村第三次来雪国后即将离去时坠身于火海之中,驹子含着着泪抱着叶子,仿佛抱着自己的牺牲和罪孽。
那一刻,我分不清到底哪个是驹子,哪个是叶子。
或许她们本身就是一个人。
叶子是驹子的化身,是作者对驹子这类人心生怜悯,而幻化出如雪花般洁白的美好的象征。
第三篇:雪国读后感
川端康成是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周刚好有空,去了书店,于是我打开了一本以前很想看但是没有看的书《雪国》,这本书也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部知名的小说。
小说主人公岛村是一个具有现代思想的青年,但由于现实的无奈,他沦落为坐食祖产、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他为了摆脱现实的压力,从东京来到多雪的上越温泉旅馆并在那里结识了年轻貌美、琴艺高超的驹子。驹子为了给毫无感情的未婚夫治病,当上了艺妓。虽然岛村和驹子之间只是买卖关系,但是单纯天真的驹子却对岛村付出了真挚的感情。但岛村生活上的颓靡导致感情的漠然,在他眼里自己只是驹子的一个过客,他们不过是露水姻缘而已。单纯的驹子,没有对岛村要求很多,只是希望他会记得自己,一年来一次也行,甚至带着夫人来也可以。
读完这段,我觉得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有人身不由己。驹子虽然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她来自乡村。但是她也渴望真挚的感情。即使明知道岛村不可能喜欢他,仍然默默等待。也许她并不是真正爱上岛村吧。
在岛村第二次去雪国的时候,看见了另外一个美貌质朴的女孩,叶子。这时,叶子正在火车上精心照料一位男青年,行男。叶子闪烁的明眸,精致的容颜让岛村心动。在他眼里,叶子就像一只纯净的雪莲花一样绽放在这广袤的雪原上。读完这里真的很佩服作者的写作手法,虽然看不到叶子,但是可以想象叶子的美貌。
岛村后来了解到叶子原是驹子三弦师傅家的人,行男是三弦师傅之子,而且听说三弦师傅活着的时候曾有意叫驹子和行男订婚,驹子也是为给行男治病才当艺妓的。这样看似复杂的爱情其实非常简单,一个女人在日本的社会地位低下。在这个故事中他们都不敢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
在这个世界上美丽的东西本来就是短暂的,美好的爱情结局往往并不完美。也许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我们的更懂得珍惜吧。最后也感谢川端康成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