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迅小说药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鲁迅小说药读后感》。
“药”是一颗沾满了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它医治不了痨病;“药”是为了争取民族光明而牺牲自己,是革命烈士的伟大精神,它可以拯救全民族。
“馒头”可以给人温饱,血腥的“人血”却令人可怕的不寒而栗。鲁迅的《药》里的华老栓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迷信地认为这样的馒头可以救人一命,不惜把所有的积蓄,替儿子买来人血馒头,这是一种何等伟大而又无奈的父爱啊。而他的表现在反映其温厚、朴实的温情的时候又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充斥着地愚昧、无知和迂腐,这使得本该善良的人、感人的举动都被烙上了血红的烙印,让人不觉有丝丝的反胃。
亲情与现实之间的无奈,封建与进步二者的矛盾,显示出鲁迅先生对于文中那些生活在底层的民众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更显示出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失望和迫切想要改变现状的心境。
鲁迅先生对于中国社会无知生活的不满和客观的谴责,在文章中随处可见。这些生活在旧社会地层的小人物的点滴,使得鲁迅先生写起文章来,除了保有中国人充满人情味,敦厚的感情外,更有西方人实事求是,忠于现实的理性精神。《药》这篇文章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现状,也是一篇倡导革命的文章,鲁迅在文中急于唤醒沉睡多年的中国百姓被禁锢的心灵。
今天,我读了鲁迅的《药》,它给我的感触很大。
它主要讲的是,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这本书揭露了当年社会的黑暗现象。
想当年鲁迅本来是从事医学的。有一天,有一个中国人将要被反动派在光天化日之下处死了,到了行刑的时间了,刑场周围围了一大群人,他们都是中国人。那些人,眼看着那个人将要被处死了,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去阻止。他们全部都在看热闹,这和日本人拿杀人当风景看有什么两样呢?鲁迅看后十分气愤,他想,中国人得的不是身体上的病,而是心理上的病呀!医学是救不了他们的,只有利用文章才会使他们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于是鲁迅就选择弃医从文,写下了许多的文章。
文章是附有魔力的东西,只有写的有哲理才是好的文章,如果,写成了流水账,那就是侮辱我们的文化呀!
药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明、暗两条线索相互连接、交织、融合的特点,初步了解小说主旨;
2、理解华老栓、夏瑜及人物群象,深入把握小说主旨;
3、理解环境描写对表达主旨的作用。
教学重点
华老栓等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夏瑜等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研究法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文体常识简介:
1、回忆小说的发展历程:
先秦神话传说——魏晋志怪志人小说——唐传奇小说——宋元话本小说——明清章回小说——白话小说(现当代小说)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3、如何阅读小说:(1)了解背景
(2)理清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①抓线索
明线(主要内容),暗线(主题思想)②抓标题
(3)分析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肖像、神态、衣着)、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4)把握主题
小说中的议论是作者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论,揭示生活和形象的意义,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小说的议论往往就是小说的主题。(5)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与人物活动有关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景物等。社会环境: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
①渲染气氛
②交代时代背景
③烘托或反衬人物的心情
④揭示主题,为人物出场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二、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本文写于1919年4月25日,“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后来又收在《呐喊》文集中。
它是以秋瑾和徐锡麟的被杀为背景创作的。徐锡麟和秋瑾,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们都是浙江绍兴人,并都曾经留学日本,进行革命活动。1906年春,徐锡麟、秋瑾回国。徐锡麟去安徽任巡警道兼巡警学堂堂长,暗中准备起义工作。秋瑾先在浙江吴兴浔溪女校任教,不久去上海办《中国女报》,提倡男女平等。后来回绍兴,与徐锡麟办大通学堂。他们组织光复军,暗中联络革命力量,约定于1907年7月19日,在安徽、浙江同时起义,但因徐锡麟的活动已被清政府觉察,随时有被破获的危险,徐锡麟乃于7月6日乘学堂毕业大操之际起事,枪杀安徽巡抚恩铭,攻据军械所,因弹尽被捕,当天被害。徐死后被挖了心,给清兵炒食净尽。接着,秋瑾被人告发,清兵于7月13日从杭入绍,包围大通学堂,秋瑾奋战力尽被捕,7月15日被杀害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鲁迅和徐锡麟、秋瑾是熟悉的,对于他们的遇难很激愤。
在此之前的1911年,孙中山先生带领民主战士发动了辛亥革命,但是由于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实行妥协,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而辛亥革命的成果最终被袁世凯所攫取,1917年张勋又拥赙仪复辟;在北方张作霖、段祺瑞、冯国璋等军阀还在混战„„
俗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人有病是要吃药的,只有如此才有痊愈的希望。20世纪初叶的中国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许多革命者和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寻找疗救中国的良药。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先驱者,他用小说的形式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现实。什么样的药才是救治中国的良药呢?他找到这剂良药了吗?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小说《药》
三、初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给每一部分拟标题。
1、情节结构: 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谈药——华大妈上坟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本文到底讲的是一个故事还是两个故事? 明确:两个。
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夏瑜
以夏瑜为中心,把每一部分换个角度概括出来:
夏瑜就义——夏瑜血被吃——茶客议瑜——夏四奶奶上坟
3、这两个故事的交接点在哪里? 明确: 刑场——茶馆——茶馆——坟场
4、小说有两条线索现在能不能找出来了?哪条是明线,哪条是暗线? 明确:华家(明线)、夏家(暗线)双线连接、交织事物:人血馒头
两条线索通过刑场、茶馆、坟地等场景由连结到交织,最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作者把华老栓一家的悲惨遭遇作明线,而把革命者夏瑜的英勇斗争作为暗线,最后明线暗线交织在一起写,特别是选择华老栓的小茶馆作为主要场景,让各种人物聚集在一起,可以简明地表现人物间的复杂关系和各自性格,使情节集中,结构严谨,更好突出主题。
四、关于小说《药》的主题。
据说鲁迅写《药》的时候,受到了19世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干活的人和双手白净的人》的深刻影响。这篇文章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的,下面给同学们念一念这篇文章。
做脏活的工人:你干吗来纠缠我们?你想要什么?你不是我们的人……走开!白手的人: 我是你们的人,兄弟们!
做脏活的工人:但愿如此!我们的人!你想得真美!你就瞧瞧我这双手吧,看他们有多脏!又是大粪味儿,又是柏油味儿,可瞧你那双手,白白净净的,它们有什么味儿吗?
白手的人:(伸出自己的手)你闻。
做脏活的工人:(闻手)真奇怪!好象是一般子铁腥味儿。白手的人:正是铁腥味,整整六年了,我手上戴着手铐。做脏活的工人:这又是为什么?
白手的人:这是因为,我关心你们的福利,想要解放你们这些庸碌的,愚昧的人,我起来反对压迫你们的人,我造了反……人家就把我关在牢里。
做脏活的工人:关在牢里?你何苦去造反呢?
[两年后] 同一个做脏活的工人(对另一个):彼得!……你记得吗,前年有那么一个白手的人跟我们谈过话?
另一个做脏活的工人:记得呀……怎么?
第一个做脏活的工人:你听着,今天要把他绞死呢,命令下来了。第二个做脏活的工人:他还造反? 第一个做脏活的工人:还造反。
第二个做脏活的工人:啊……我说,是这么回事儿,米特莱兄弟,我们能不能把那根绳子搞到手,就是绞死他的那根;人家说,这玩意儿能给家里,带来大大的好运呢!
第一个做脏活的工人:你说得对,应该搞到手,彼得兄弟。
下面请同学们随便谈谈,你对这篇文章中的“做脏活的人”和“双手白净的人”怎么看?
双手白净的人,是一个革命者。因为他对“做脏活的人”说,“我是你们的人” 称他们为“兄弟们”;而且为了“做脏活人”的福利,解放这些“做脏活的人”,而造了反。
“做脏活的人”是下层民众,他们特点是“愚昧、迷信、麻木”,他们不仅对革命不理解,还要想方设法的弄到那根绞死“双手白净人”的绳子,因为那根绳子据说能给他们带来好运。
请你站在革命者的立场上,你觉得他们泉下有知,会有什么样的感触?——觉得革命者泉下有知,会感到很悲哀。——为什么是悲哀,而不是悲壮?——因为革命者从事革命,本来就有死的打算,为革命而死,死得其所,他们可以无所畏惧。可是革命者为了民众的解放而死。民众不仅不理解,反而幸灾乐祸地要从中谋取一根绞绳。这就使得革命者感到悲哀,甚至死不瞑目。鲁迅说,悲剧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悲剧。革命者为民众死了,愚昧的民众反而以为这个牺牲可以享用,这正是革命者的悲哀之所在。
如果要拍一部电影,你觉得最重要的道具是什么?——绳子。那么,《药》当中的关键物品就是那药——人血馒头。
通过刚才对《干活的人和双手白净的人》的分析,我们来分析《药》的主旨。这个故事很明显是一出悲剧,是谁的悲剧呢?
——是华老栓这样的人的,这样的群众太愚昧、麻木——是愚昧、麻木者的悲剧。——也是夏瑜这样的革命者的悲剧,夏瑜是为了解救华老栓这样的下层群众而死的,可是他们却把他的血给吃了。提问:这不正是‘得其所哉’吗?夏瑜革命,是为了华老栓这样的群众,而群众吃了他的血治病,他的血不恰好为人民而流吗?夏瑜应当高兴才对,怎么能是夏瑜的悲剧呢?
明确:不能那样理解,夏瑜流血并不是为了让华老栓去吃他的血,而是为了推翻一个旧制度,建设一个新国家,让华老栓们过上好日子。不是让他们去吃他的血。那么,你认为,华老栓知道夏瑜的血是为他们而流的吗?知道夏瑜们革命的这种意义吗? ——当然不知道。因为华老栓不知道,所以他才让儿子吃夏瑜的血。
提问:大胆想像一下,如果夏瑜地下有知、地下有灵,知道华老栓们把他的血吃了,高兴不高兴?——当然不高兴。
吃了革命者的血后,病治好吗?——没有。
夏瑜建设新国家、建设民主社会的革命目的实现了吗?——也没有。原因是什么呢?——大概也因为群众不了解他们,他们没有让把群众号召起来群众一同参与革命。
所以,请一个同学总结一下,这小说总体上写的哪两种人的悲剧? ——首先是夏瑜这样的革命者、先驱者的悲剧,同时又是华老栓们的悲剧(麻木者的悲剧)。夏瑜们没有启发群众参与,导致革命没有真正成功,是悲剧。华老栓等愚昧麻木的群众却吃了革命者的血,不知道革命者的血为他们而流,又是悲剧。
‘先驱者’是醒着的人,‘麻木者’是睡着的人,所以,这是醒着和睡着的双重悲剧。此情此景,可以说是‘国家疾未治,群众病未医’。这就是鲁迅笔下当时中国的现实。”
板书:醒者悲剧,睡者悲剧,国疾未治,众疾未医,双重悲剧(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人物形象分析
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华老栓、康大叔、夏瑜、华大妈、夏四奶奶、华小栓、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刽子手、一群看客等。
一、分析华老栓形象:
找出对华老栓的描写,看看作者使用什么方法突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描写方法: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
1、动作描写:
例:(1)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
(2)„„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看关键字,说明华老栓夫妻两人对这一包洋钱这样的态度——十分珍视、谨慎。为什么呢?这一包洋钱,是华家多少年心血的积累,他们要用这一包洋钱来购取他们一家人的幸福,所以这一包洋钱收藏得那样好,要掏半天才掏出来;这包洋钱是那样的难得,所以接这包洋钱的手是“抖抖的”;装入衣袋惟恐装的不牢靠,所以要在外边按两下。老栓万分在意、珍惜这包钱,精心装好、藏好,万千小心,怕丢了;一旦丢了,那么,人血馒头就买不来,小栓的病就没有治了,“此时钱就是儿子的命”。
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这人血馒头里,可以看出他们思想上的愚昧落后。(3)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
——胆小、紧张、害怕(善良忠厚)
(4)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 恭恭敬敬的垂着:对诈谝自己的刽子手毕恭毕敬(愚昧、不觉悟)笑嘻嘻:觉得儿子痊愈有望(愚昧)
2、心理描写:
例:(1)倒觉的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
为什么华老栓竟如此兴奋,他的‘兴奋剂’是什么? 因为药能够给他儿子的生命注入生机和活力,当然也就给华老栓的生命注入了活力。说不定此时华老栓目光中,看到了儿子康复的希望,看到了华小栓健康走下床,成为一个健壮的青年,而且娶了妻,生了子,他就成了华老栓爷爷。
用人血馒头治病,是一种迷信,他却深信不疑,为有机会去买“药”而感到爽快、幸福。(2)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对人血馒头寄予无限希望,只关心自己的儿子,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愚昧、麻木)
3、有人说,华老栓最本质的一面是勤劳善良;也有人说,华老栓最本质的一面是愚昧麻木。你怎么看?
人物形象:旧中国一个勤劳善良俭朴而又愚昧无知麻木的贫苦劳动者。鲁迅对这类人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小结:他是当时社会中一部分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的代表。拮据的生活,卑贱的地位,久病的独子,渺茫的前途,确实令人同情。他愚昧麻木,极端自私,为封建统治者长期奴役的产物,他不同命运抗争,逆来顺受,确实令人可憎,所以作者对他既同情又批判。
二、分析康大叔形象:
文中重点写到康大叔的地方有几处?主要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他什么性格? 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1、康大叔的身份——关于刽子手与康大叔的讨论
文章正式出现康大叔这个人物的名字实在第三部分,这个人是第一部分“买药”中的刽子手吗?无论你觉得康大叔是刽子手,还是觉得康大叔不是刽子手,都要提出理由来。
首先认定康大叔与刽子手是一人的理由:
第一,两人都跟刑场相关联。第二,两人说话及行事都非常粗野、凶狠,可以从描写两人的一系列动词上及说话方式上看出。第三,两人都涉及“黑色”。“黑的人”就正是以衣服是黑色有,而康大叔则是“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钮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
判断康大叔与刽子手并非一人的理由:
第一,如果是一人,那么,在刑场上“康大叔”与华老栓交易时,应当相认,康大叔应当能喊老栓的名字,像后来在茶馆喊“老栓”“栓叔”一样。第二,如果是一人,刑场上的康大叔也应当像后来在茶馆里那样“虚情假意”,那样“热烙”。可是刑场上交易却如同陌路人,根本不相识。交给华老栓馒头,收取华老栓的钱时,都非常野蛮、近乎凶残。可是后来的“康大叔”却明显有些“热情”,有些“人情味”。第三,刽子手明明收了华老栓的洋钱,可是后来康大叔在茶馆里却不承认,他当着那么多人居然对华老栓说“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可能是康大叔在大庭广众之下故意避讳收了华老栓的钱。)当前学术界大多数人也主张二人合一,明确:康大叔——刽子手。
2、动作描写:(P5,买药部分)
——“喂”、站、刺、摊、撮 ——嚷、抢、扯、裹、塞、抓、捏、哼 ——这是一个粗鲁、凶残、蛮横、贪婪的人。
3、康大叔在茶馆
外貌描写——闯、披、散、捆、嚷——粗鲁、蛮横
语言描写——宣传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诈骗群众,出卖革命者的鲜血;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殴打革命者有理——盛气凌人
——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
小结:他是一个刽子手,替主子杀害革命者,公开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殴打革命者有理。诈骗群众,出卖革命者的鲜血,宣传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可憎面目。
三、夏瑜的形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形象
文章对这个人物形象没有正面刻画,而是通过他人言行侧面描写出来的。
1、刽子手的谈话
①榨不出一点油水——家境贫寒
②行为:关在监狱里还劝牢头造反;语言:“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革命意志坚定,革命目标明确
2、试分析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
①小说写到了他参加反清革命,狱中英勇斗争,宣传革命思想,最后牺牲了个人生命,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语言等来表现这位民主革命者的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献身的精神。
②他讲革命道理,人们感到“气愤”;他在狱中挨打,人们“高兴”;他说阿义“可怜”,人们说他“疯了”;他被杀时,人们扯着脖子看热闹;他的血,被老栓当作为儿子治病的“药”;连他的母亲,也为他的行为感到“羞愧”。作者通过群众对他的态度来表现这位民主革命者的孤寂和悲哀。夏瑜的死是悲凉的、寂寞的,是当时的群众所不理解的。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客观上揭示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弱点,更好地突出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3、作者是用夏瑜来影射秋瑾的。
“夏”与“秋” 相对,“瑜”与 “瑾”相对,而且都从斜玉旁;夏瑜被杀害的地方是有四个暗淡金字“古□亭口”的破匾下的丁字街头,是暗指秋瑾就义之处——古轩亭口。
表示了作者对革命烈士的悼念,对他们所从事的革命的惋惜与同情。
四:茶客的形象:他们对革命毫不理解,思想不觉悟,愚昧、麻木、落后。
看客,是鲁迅笔下一种特殊的人物类型,在很多作品中都出现。作者以幽默但又带有讽刺的语调,描写了这一群体的形象,揭示出了国民的劣根性。正是这样的现象,使鲁迅先生毅然弃医从文,去探索国民病根的源头,站在“立人”的启蒙文学立场上,医治国民劣根性的灵魂。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描写了以上人物,也可说是三类人物的典型,即:人民群众、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资产阶级革命者。通过对他们的肖像、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出了人物鲜明的特征,从而也更好地揭示了主题,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探索什么才是医冶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痼疾的“药”。
正如《呐喊》自序里所言;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再一次深入理解《药》的主题:
小说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它正确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只有发动群众,革命才能成功,中国才能得救。
第三课时
一、环境描写分析:
环境描写不仅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题服务。小说的环境描写比其他文学体裁更注重具体可感性,人物的真实性、典型性、情节的可能性、合理性,都必须放到一定的环境中才能确定,因此,把握小说中的环境对小说的理解显得很重要。
1、社会环境:
(1)刑场上,士兵号衣上“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 服饰:交代社会背景,是在清代。
(2)描写茶馆——点油灯,用洋钱,茶客无所事事。
交代时代的特征,突出当时世态,为人物的活动创设背景。(3)夏瑜在牢里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语言:交代社会背景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4)坟地:埋葬方式,摆菜,化纸。交代社会习俗。
(5)坟场的一条细路两边“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丛冢描写:反映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
2、自然环境:(1)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
开篇写到没有月亮,太阳又没有升起的时刻,正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暗示当时的社会就是一个暗无天日的。社会正处于最黑暗的时期,社会中的大多数群众都处于一种麻木、蒙昧的状态。
①这种异常单调和阴暗的环境、景物,与华老栓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暗示华老栓希望破灭的必然性。
②为夏瑜的牺牲制造孤寂肃杀的气氛,暗示了革命者脱离群众的悲哀。③暗示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阴暗、凄凉和恐怖。
(2)太阳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烘托出了老栓拿到药后的高兴心情,以及他的愚昧、麻木、落后、不觉悟。而“黯淡”又反衬出华家幻想即将破灭。
(3)坟场描写,写天气“分外寒冷”,枯草“支支直立”,声音“愈颤愈细,细到没有”,乌鸦“铁铸般站着” „„
烘托出夏四奶奶与华大妈无比沉痛与悲凉的心情,营造出一种异常阴森凄冷氛围,这就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激起读者对革命者的悼念,对受害者的同情。
3、小结:
《药》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十分清晰传神,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对作品典型环境的形成与主题思想的揭示起了重要作用。
二、问题研究:
1、小说以“药”为标题,具有什么作用? ①揭示主题
指出人血馒头是医不好小栓的病的,辛亥革命也医治不了社会的病症,只有充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唤起人民的觉悟,推翻整个封建制度,才是改造旧中国、拯救劳动人民的良药。
②概括情节: 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
③连接线索:作为“药”的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药》通过夏瑜被反动统治阶级杀害及华老栓们对他牺牲的反映,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显示出唤醒民众,使其摆脱封建精神毒害的重要性,启示人们去探求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2、赏析独特的暗示艺术
(一)标题暗示
①指人血馒头,是情节发展的线索。②疗治百姓愚昧麻木的良药。③探求使革命成功的良药。
①人血馒头不是药,这是迷信的结果,只会使人早日丧生。②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也不是药,救不了社会的苦痛,唤不起愚昧群众的觉悟。③真正疗救中国——华夏,只有舍此另找新药,能根治脱离群众这一症结的新药。
(二)线索暗示
《药》有明暗两条线索,暗线主要是通过暗示手法来设置的。明线写华老栓买“药”,暗示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被群众所吃;明线写茶客谈“药”,暗示夏瑜的身份和狱中的斗争精神;明写夏四奶奶和华大妈上坟,暗示华夏民族悲剧的原因,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如果单写华家的故事,只能反映当时群众的愚昧落后;如果单写夏家的故事,只能赞扬当时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斗争精神,而用明暗两条线索结构则说明了革命者只有唤醒民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才是救治民众,救治社会的真正“良药”。
(三)人名暗示
让学生把全文的人名都找出来——夏瑜、华老栓、康大叔、红眼睛阿义。
刚刚我们说过了“夏瑜”与“秋瑾”名字的对应关系。为什么取姓为“华”与“夏”? ——特指“华夏民族”,一方面是华夏民族有为正义为民族而赴汤蹈火的人,一方面是华夏民族有蒙昧不觉醒的人。
“栓”字能让人想到什么?——“栓塞不能”、堵塞等。“康大叔”与“阿义”的取名,是反其意,本来“康大叔”是最不健康的人,鲁迅却让他姓“康”;阿义是最无情无义的人,鲁迅却让他叫作阿“义”。
小说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故事。“华”、“夏”暗示了“华夏民族”之意。华老栓暗示了辛亥革命前的人民群众。栓,是塞子的意思。华老栓、华小栓,暗示了当时的广大群众(从父辈到儿辈)的脑子仍被封建的愚昧落后思想所塞住,尚未觉醒。瑜是美玉,夏瑜不仅暗示指的是真实的革命者秋瑾,而且暗示了他是华夏民族的精英,即先进的革命者。
(四)人物暗示
《药》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深刻的暗示意义。华老栓,暗示父辈的愚昧落后;而华小栓的命运则暗示由于父辈的愚昧而造成下一代的悲剧。夏瑜的悲剧,暗示了当时的革命者脱离群众,不被群众所理解的悲哀;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形象,暗示着统治者的帮凶是何等凶残、丑恶;华大妈、夏四奶奶,则暗示了做母亲的也不知道儿子为何而死的可悲现实;至于茶客中的“花白胡子”和“二十多岁年轻人”,则暗示了从老至少的群众的麻木不仁。
(五)环境、景物暗示
“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
提示——这段环境景物描写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暗示作用:①这种异常单调和阴暗的环境、景物,与华老栓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暗示华老栓希望破灭的必然性;②为夏瑜的牺牲制造孤寂肃杀的气氛,暗示了革命者脱离群众的悲哀;③暗示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阴暗、凄凉和恐怖。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
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坟场——肃杀寒冷,暗示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环境的严酷。
花圈——暗示了尽管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残酷的镇压,还是有人在纪念革命烈士,革 命者并没有被斩尽杀绝,革命的火种是扑不灭的,这样给人以希望和鼓舞。
乌鸦——乌鸦的神态、叫声、动作无不营造出一种异常阴森凄冷氛围,这就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思考探究:小说末尾提到的花环以及乌鸦的反应应如何理解 明确:曲笔置花环
“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教参理解:说明夏瑜的死是有意义的,这个花环是对革命者精神的肯定和对革命者业绩的赞许,寄寓了作者的悼念之情和自己的理想(应该结合夏瑜的革命者英雄形象来考察,找出其内在关系)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听了将令”,“凭空添上一个花环”,“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花环与小说的批判性主题(“揭出病苦”)不协调,与小说第四节的整个坟场环境、气氛不协调。
乌鸦的作用:选择判断明确——增添小说的阴冷和凄凉寂寞的气氛。
三、深层的悲凉在哪里?
在全文的学习快要结束的时候,抛出了一个稍微深层的问题。
请同学们考虑一下,除了开始时,我们讨论的“麻木者的悲剧”与“先驱者的悲剧”之外,本文更深层的悲凉在哪里?当我们听到夏瑜在牢里喊“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说阿义“可怜”的时候,你们什么感觉什么滋味? ——口号太远、太高、太脱离实际。
——群众自然认为他疯了,自然认为他神经有问题。
你们认为,夏瑜们,怎样才能不脱离实际,怎样才能让群众觉得他们不疯,神经还正常呢?――当然前提是,夏瑜们不能丢失自己的先驱者的信念。——替华老栓们解决现实问题,比如贫穷、疾病等。
咱们设想一下,假如,夏瑜们能够有财力、有精力真的帮助他们解决了他们的贫穷、疾病,那么,华老栓们是不是就对夏瑜们感兴趣?是不是就不去吃夏瑜们的血了?
学生深思后,答:“当然不去了。”
教师补充:华老栓们也许对夏瑜们感兴趣了,老栓们富裕了、健壮了,可能不去吃或者不需要去吃夏瑜们的血了。但是,他们仍然可能去当‘盲众’‘盲从者’,去当‘炮灰’,去喊各种他们自己不理解的‘口号’。这就是鲁迅心目中的中国民众的本相。
在本篇中,鲁迅对夏瑜们是怎样的态度?是不是在讴歌并赞扬他们?
鲁迅对他们是抱有敬意的,但是对他们的过于‘高蹈’的‘革命’却不是完全赞同的。鲁迅觉得,夏瑜们作为‘中国的医生’,疗救中国的病症,没有对症下药。反而让病人把医生的血给吃了。华老栓们吃了‘中国医生’的血,就成了对夏瑜们的一个‘讽刺’。相对来说,鲁迅更高明,他已经深刻意识到这种悲剧、悲凉所在,所以,他写作本篇,就如同给夏瑜们开出了一张‘药方’。
因为鲁迅曾经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药”是一颗沾满了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它医治不了痨病;“药”是为了争取民族光明而牺牲自己,是革命烈士的伟大精神,它可以拯救全民族。
“馒头”可以给人温饱,血腥的“人血”却令人可怕的不寒而栗。鲁迅的《药》里的华老栓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迷信地认为这样的馒头可以救人一命,不惜把所有的积蓄,替儿子买来人血馒头,这是一种何等伟大而又无奈的父爱啊。而他的表现在反映其温厚、朴实的温情的时候又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充斥着地愚昧、无知和迂腐,这使得本该善良的人、感人的举动都被烙上了血红的烙印,让人不觉有丝丝的反胃。
亲情与现实之间的无奈,封建与进步二者的矛盾,显示出鲁迅先生对于文中那些生活在底层的民众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更显示出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失望和迫切想要改变现状的心境。
鲁迅先生对于中国社会无知生活的不满和客观的谴责,在文章中随处可见。这些生活在旧社会地层的小人物的点滴,使得鲁迅先生写起文章来,除了保有中国人充满人情味,敦厚的感情外,更有西方人实事求是,忠于现实的理性精神。《药》这篇文章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现状,也是一篇倡导革命的文章,鲁迅在文中急于唤醒沉睡多年的中国百姓被禁锢的心灵。
鲁迅《药》读后感
听完施奕老师讲解鲁迅先生的《药》以后,我对中国旧农村里的广大农民有了一点见解。他们生活在一种似人非人的世界里,过着麻木不仁的生活。暂且说是麻木不仁吧,他们是无奈的,就连如何坠入这麻木不仁的圈套里的,他们也许也全然不知。可悲,真的可悲。
馒头是吃的东西,那蘸了革命烈士鲜血的馒头就成了药了吗?现在看来恐怕是十分荒唐的,不可理解的。可是在那个时候,辛亥革命时,虽然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可人民的思想毕竟还是没有解放。
有很多人说华老栓夫妇麻木但是爱子,我认为这恐怕不是的,他在茶馆中忙碌了大半辈子,勤勤恳恳地劳动,为儿子治病而省吃俭用。为儿子治病掏出积攒多年的洋钱,就只换取了几个人血馒头,这是愚昧落后的表现!
鲁迅先生通过夏瑜这一角色,表达出同情、赞美,也表达出当时民众的落后愚昧,统治者的凶狠残忍。同时也一语双关地道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没有获得群众的大力支持,但文中在清明节坟头出现的花环,说明革命者仍然在怀念他,革命火种还没有--———也不会被扑灭。它在黑暗中给人以希望。
《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的是为谁,却还要因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鲁迅先生用他的一支笔,将当时整个社会浓缩到简短的文字中,字里行间都射出残酷的社会现实!发人深省。
许皓越六(7)班
“药”是一颗沾满了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它医治不了痨病;“药”是为了争取民族光明而牺牲自己,是革命烈士的伟大精神,它可以拯救全民族。
“馒头”可以给人温饱,血腥的“人血”却令人可怕的不寒而栗。鲁迅的《药》里的华老栓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迷信地认为这样的馒头可以救人一命,不惜把所有的积蓄,替儿子买来人血馒头,这是一种何等伟大而又无奈的父爱啊。而他的表现在反映其温厚、朴实的温情的时候又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充斥着地愚昧、无知和迂腐,这使得本该善良的人、感人的举动都被烙上了血红的烙印,让人不觉有丝丝的反胃。
亲情与现实之间的无奈,封建与进步二者的矛盾,显示出鲁迅先生对于文中那些生活在底层的民众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更显示出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失望和迫切想要改变现状的心境。
鲁迅先生对于中国社会无知生活的不满和客观的谴责,在文章中随处可见。这些生活在旧社会地层的小人物的点滴,使得鲁迅先生写起文章来,除了保有中国人充满人情味,敦厚的感情外,更有西方人实事求是,忠于现实的理性精神。《药》这篇文章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现状,也是一篇倡导革命的文章,鲁迅在文中急于唤醒沉睡多年的中国百姓被禁锢的心灵。
推荐专题: 鲁迅小说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