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鲁迅药读后感

2022-09-15 20:11:4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迅药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鲁迅药读后感》。

第一篇:鲁迅全集读后感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这是 1961 年 9 月 25 日,在纪念鲁迅诞辰 80 周年时,毛泽东热情洋溢写下的两首诗词。

诗中评说了鲁迅的人格和诗品,热情赞扬鲁迅在国民党反动 派黑暗势力统治下勇于周旋和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 歌颂了鲁迅伟大的人格 和刚烈的血气。其实早在 1940 年,毛泽东在他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指 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 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 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 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 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我喜欢读鲁迅,喜欢他的文章及文风。虽然上高中的时候学得有点涩,但 他的傲骨和不训,深情和执着让人感动。喜欢他的百草园,喜欢他的孔乙己, 喜欢他的雪,更喜欢他的刘和珍君。其深沉的目光、泼辣明快的语句、高亢的 笔调、犀利的文风,都让我很喜欢。我觉得他的笔力足以力透纸背,将那个特 殊时代所造成的人性与社会的阴暗描绘得入木三分,不仅悲天,而且悯人。带 给我的绝非只有震撼,而是更多的思考。

《鲁迅全集》一书收录了包括鲁迅小说、散文、杂文在内的全部作品。其 中, 《呐喊》 表现出了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彷 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的关怀;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后期作品,风格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 幽默和洒脱,但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散文集《朝花夕拾》向我们 展示了鲁迅内心深处最为柔和的一面; 《野草》诗集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二 十年代中期鲁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在《热风》《华盖集》 、 、 《且介亭杂文》等文集中,鲁迅运用杂文这一“匕首”、 “投枪”对封建旧文明、 旧道德,对帝国主义奴化思想等进行了毫无保留的批判,暴露并批判了国民劣 根性,对国民卑怯保守的病态心理作了深刻的剖析。

鲁迅的伟大在于敢于剖析民族的劣根性,敢于剖析自己,我们现在谈论鲁 迅,更多的是谈论他的一些精神:正直,勇敢,忧国忧民,敢于牺牲的爱国情 怀。鲁迅不仅仅是一个文人,他是那个时代的精神。他所做的,不仅仅是创作, 而是在“为一群行尸走肉注入灵魂” 。他以文为剑, “刺入一切腐朽思想的心脏, 从中剖出国民的劣根性,然后血淋淋的丢到国人面前,用那刺眼的红色来震动 人们麻木的灵魂,来惊醒所有沉睡的梦中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 子牛”,这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对敌人,他犀利如匕首,口诛笔伐,声声呐喊; 对民众,他恳切如师长,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以一己之力提升了整个时代 的高度,他的呐喊喊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我以我血荐轩辕! 然而,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只信仰现实,还有几人在谈论奉献、敢 于牺牲呢?还有多少人在阅读经典、在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呢?不只是鲁迅, 在学校里读老舍、钱钟书、茅盾等文学书籍的又有多少人呢?这是一个极其现 实的问题,不容回避。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一定要继续学习和发扬鲁迅的爱国精神,韧的 战斗精神和博采众长、敢于牺牲的精神。虽说我们生活在和平社会,但我们的 国家和民族,我们的时代,仍然需要象鲁迅这样的文化巨人以让我们时刻保持 清醒的头脑,高瞻远瞩,面向未来。鲁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全体炎黄子孙 的骄傲。毋庸置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一个强大的屹立于世界东方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鲁迅精神。

鲁迅精神不朽!

第二篇:鲁迅《药》的读后感

《药》是一颗沾满了革命烈士鲜血的人血馒头,它可以医治痨。《药》是为了争取民族光明而牺牲自己,革命烈士们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它可以拯救全民族。

香喷喷的馒头使人得以温饱;血腥的人血却可怕得令人不寒而栗。在鲁迅的文章,《药》中,老栓为了救他的小孩,迷信这种馒头可以救人一命,不惜花大把大把的银子,在茶馆中卖力工作,为的就是替儿子买来仙丹馒头,这是一种何等伟大而无奈的父爱。这种迷信表现出当时中国社会中处处充斥的愚昧、无知和迂腐,却同时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中敦厚、朴实的温情。亲情与现实之间的无奈;封建与进步二者间的矛盾,文章中充分显示出鲁迅对中国社会现况的不满,对於后清腐败民生的失望;以及鲁迅急於改变现状迫切的心境。

这些传统封建社会中各种小人物的生活点滴,使得鲁迅写起文章来,除了保有中国人充满人情味、敦厚的感情外,更有西方人实事求是、忠於现实的理性精神。鲁迅对於中国社会传统封建而无知生活的不满和客观的谴责,在文章中处处可见。这篇文章除了暴露出真实传统生活的方式,也是一篇革命的篇章,鲁迅在文章中急於唤醒沉睡多年中国百姓被禁痼的心灵。因为鲁迅深信:文学-是拯救国家民族免於无知之苦的最佳工具。鲁迅真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推荐专题: 家的读后感 家读后感 鲁迅药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