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东坡传 林语堂读后感(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苏东坡传 林语堂读后感(合集)》。
我印象中的第一次接触到苏东坡的诗词,是我在小学的时候。当时大概是学习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下学回来,给父亲背诵时,父亲给我背了苏学士的那首《临江仙》,还给我解释了词中的每一句话。而幼时的我只记得“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至于初中,便又在读《宋词三百首》时读到苏东坡的词,印象并不为深,但记得“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句子,因为后半句尤为出名。那时已知,苏东坡是北宋豪放派词人。到了高中,读前后赤壁赋还有《念奴娇》或者说《酹江月》时,自己的文学欣赏素养还不存在,评论之处,往往拾人牙慧。
而今,从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我了解了一个更为完整的苏轼。他的一生不可不谓波折,而他的心灵不可不谓纯真。
从《苏东坡传》里了解苏东坡,从苏东坡也可了解林语堂。两个人仿佛时隔千年而达到一部分灵魂的契合。
苏轼语“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人生无疑处处有味,他无处不可幽默,多难还能自嘲,嘴欠难治,积习不改。到哪都要舒舒服服,把政敌气得牙根痒痒。所以林语堂先生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
我读此书,也是有目的性的。我想看苏东坡是如何写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我想知道他是如何应对生活的挫折的;我想了解经营自己的情感,把自己内心深入剖析的。我做这些,只是因为我心中有解不开的心结,有难以释怀的忧伤。我心知自己难以逃脱,只能寻求应对之法。纵览此书,我得到的只是对先贤万分敬慕心向往之的感觉而已。
平凡的人对于“光芒夜半惊鬼神”的天才总是有种不可名状的畏惧,如徐渭、如梵高。但对于*情平易近人,骨子里流淌着温和谦恭血液的天才,则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和亲切感,比如苏东坡。
苏东坡是朴实的*百姓脑海里一切美好形象的真切合体。他实实在在就那么人人眼、他轻轻松松就能够暖人心。他满足了我们对*文人的所有幻想。
顶着一副粗犷老农的外表,不是不英俊,而是让人看得太舒服。一脉浩然之气用尽,不只为自己,还将那福音传给大*南北的百姓。一声“如蝇在食,吐之方快”,可见他清狂而非轻狂。一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可知他用情之真思念之深。
喜爱苏东坡,是因为他在那苍茫天地之间如同一株小草——在奋力钻出黑暗的夹缝之后、在见到惨淡天光的那一刻,以不比常人的坚定之心相信光明,从此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郁郁葱葱,屹立不倒。沧桑笔直的树干是他的独善其身,伸展而开的绿冠是他的兼济天下。几十年人生跌宕,风风雨雨使得他从肉体到心灵,都变成一个不能被轻易伤害击败的人。*文人敏感脆弱的灵魂,在他这里去掉了多愁与伤怀、抑郁和不安,只留下一种叫“看得开”的心情,叫“想得明白”的心境,和“同情弱者”的心怀。
走近苏东坡,从他那一句“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开始。这种生活不同于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净,也没有刘禹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么“高水平”。苏东坡是和谁都玩得来。他可与三教九流为伍,并且从不失那颗赤子之心。这不仅是一种本领、一种生活,更是一种活法!在他眼里,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他心底,一涓宽容之泉早就将政敌带给他的不愉快全部带走。因为知爱,因为懂爱,更因为有爱,他成为古今士大夫中最有人情味的一个。这种活法是他受人欢迎的原因,是他心灵幸福的秘诀,也是他留给这略显苍白的人间巨大的精神财富。
感悟苏东坡,从他那一句“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开始。一个人能对浩然之气有如此深切之感,想必该精神必定贯穿他人生始末。苏东坡正是如此。从朝廷上的当仁不让,到贬谪为地方官的身体力行。他的奏章、他的功绩无一不透露着那不谋私利,一心为民的感情。身在名利场中,诸多不由己。却因为有那股浩然之气,他把决心下得更彻底,他把脊梁挺得更硬。他像一股旋即有力的清风,吹散了所到之处的污浊之气。
想起苏东坡,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个大腹微便便,体态微宽的形象,让人安心让人贴心。他身上没有“文人相轻”的*味,他身上只有温温暖暖的阳光的味道。时常忍不住在心底唤一句“老东坡”,因为羡慕,因为喜爱,更因为感叹。羡慕他的才华横溢,外加那一副好心肠好脾气。喜爱他儒者的翩翩风度,那是一个翰林大人美好的形象。也更感叹那一颗赤子之心、一身浩然正气、一片坦然心境。
时光早已涤荡了苏东坡心中那因贬谪、因颠簸、因月光、因夜风而生发出的一切忧忧愁愁不达不快,只留下一个摆脱了官场的羁绊、人事的纠纷的大文学家的形象,由宣纸上的墨迹、石碑上的刻纹穿越千古传递到我们面前。翻开旧书,在那无数豪情四*的诗词笔墨之间,我只看见我那温温暖暖的老东坡,带着他的大黑*,拄着一根竹杖,悠悠然然地行走在世间。
世间的一切,都不过是一场相遇。冷遇见了暖,就形成了雨;春遇见了秋,便有了岁月;太阳遇见月亮,变生成了星辰;天空遇见大地,就有了永恒。世上的每一场相知,都从相遇开始。世上的每一段倾心,都因相遇而沉醉。
然而大千世界,何其纷繁复杂。在追逐名利之中,人们的心与心逐渐远离,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背影。你想去触及,却只是一片虚无。人情世故之中,所有的相遇都变得平淡。你想追寻的人与事,却只能含着泪擦肩而过。即使身处热闹的街市,面对这车水马龙的人群,一次不经意的回眸,也得不到一刻眼神的交接。孤独,是一个人的,也是一群人的,就这样无声地进行一个人的战争。想要去挣脱,却只能茫然对视。
茫茫人海中,我只想去遇人生中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于是,我决定携着背包,带着几分期许,去寻一场倾心的相遇。
以文字为房,以标点为窗,我找到了一片心灵的栖息地。打开时空的按钮,开启一段时空之旅。偶遇一位沉睡的灵魂,听他诉说千年的情思,听他吟唱千年的词调。这里是诗情的天地,记录着辉煌的历史传奇,谱写了璀璨的光的篇章。殊不知,这段文字的背后,有这一段不为人知的深情。我遇见了他们的故事,从此,点亮了我的人生。
以岁月为笔,以相思为墨。字字皆情,句句皆心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一字一句的斟酌,让这片文字的世界充满着深情,春风卷来大地的芳香,打开心灵尘封已久的窗户。流水冲刷岁月的痕,洗涤人们心中的孤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切都是那么宁静温和,一切都被赋予新的生命。这里的灵魂因千年的沉淀而变得清纯,或深邃,或豪迈,或深情,承载在属于他们的故事中。原一个人独自走到流水的尽头,只静静地坐着,看天边的云彩冉冉升起。
还记得千年前的浔阳江畔?那一夜,只留下动听的琵琶声和泪水沉入水底,重温那段故事,我仿佛遇见了当年泪湿青衫的江州司马。那双深邃的眼睛就好像能洞察周围的一切,看破了岁月的流离,一头飘逸的秀发交织着修长的衣袂在风中凌乱。他在侧身倾听,让灵魂行走在琵琶拨动着的琴弦上手指和着音律轻轻拍动。他听得入神,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殊不知,泪水早已湿透青衫。我多想扯破千年便是时光的束缚。为他拭去眼角的荧光。可是我不能,只静静地看着彷徨的白司马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他想借酒醉去逃避,却不料醉不成欢惨将别。心灵上的创伤太重,烈酒也无法朦胧。悦耳的琵琶声在诗人的心头响起,在诗中隐没,牵动着司马难酬的壮志。看着诗人高举着酒杯,却始终放不下。何不一饮而尽?任尔东西南北风。乐声渐去,只留下诗人独自一人的感伤。那一夜,一花,一酒,一诗,陪着醉倒在江边的白司马,足以。酒不醉人人自醉,醉来的第二天,他会选择去忘记一切,只记得别离时的茫茫江浸月。
从浔阳岸边走过,邂逅诗人沉睡千年的灵魂。我是多么幸运,能遇见一段倾心的美好。只想轻轻的哼唱着《霓裳羽衣曲》,骑着白马,滴哒滴哒的走过盛唐的别样繁华,或许下一秒,又能遇见一段。
偶遇一段美好,胜过一场虚伪的追逐。只愿沉醉在诗情的天地,站在词语的留白中,与文字谋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慢慢地跟着诗人的脚步,徜徉在这片文字的海洋,有诗路过的地方,满山的清流便开始吟咏唱和,轻轻地挥一挥手,便是诗人繁杂交织在一起的情思,那些永远无法解开的秘密。诗人一伸手,便是满把新诗,诗太多了,诗人开始随手抛撒,我跟在后面,一俯身,便是千古的经典。
累了,便独自坐在草堂前,守候一段迟到的故事。静静地在风中寻章摘句,在雨中倾听你我,在夕阳下邂逅一位美丽的灵魂,那该是一场多么倾心的相遇啊!就想诗人在雨巷中遇见那位丁香般的姑娘……
我躺在云端,遇见一首诗,遇见诗中的人与事,遇见一位横卧在岁月的灵魂……
纵览古今几多光阴,明明灭灭,沉沉浮浮,流俗终至于湮没,故今之观者,非贤即能者是也。然品苏于是也,尤感其奇伟非比常人,堪称翘楚,渎至情深,心生共鸣,不禁落泪。想其平生,古人之所以仰慕,令人之所崇拜,溢美之词数不胜数,今亦心动,跋《苏东坡传》谨寄敬爱之情,望锦书以传。
苏轼,号东坡居士,字子瞻,谥文忠。盖其一生,唯“文忠”二字险以微表。文,则经纬天地曰文,愍民惠礼曰文,圣漠丕显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则事君尽节曰忠,盛衰纯固曰忠。苏之于当时,居庙堂之高则争谏,不顾己利一心为国,处江湖之远则怀民鞠躬尽瘁两袖清风,实为君子所慕,小人所妒也;其于当世,虽不可见其形,然其音容笑貌尚得以于书典窥知一二,悟之于心则若脱胎换骨,影响之深远,弗能尽述,今之国人,概有东坡,虽陌生之人而可以谈笑风生,状如亲友,当为极誉!
东坡前时少年,聪颖好学,胸怀壮志,始欲拟以范滂,既承望于老父,又乞欢于老母。及至科举,作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其间言及皋陶,自有一番大胆创新,不禁惊异间有古之身而载今之神韵,更有欧阳修叹为弗如。后始仕,不图功业立就,无念衣锦还乡,但求顺己之心。随己之意,激浊扬清,宦海沉浮而独行其是,诸恶付之悠悠。其后调为湖州而复为知州也,书有《湖州谢表》,徒有满篇真情畅快,元气淋漓,尽付与牢狱之灾,是曰“乌台诗案”。知其为官意不在功名,仍不免怨新党之冤词“愚弄朝,妄自尊大”,愤哉!亦喟叹其浩然之气、英雄本色,正是“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道与义,尽融于真性情,快哉!
东坡仕途,盛衰虽曰命,岂非其心性也哉!苏信佛,本自知在者短暂,失者永恒,来时如露,去时如电,无所物以凭借终生,故无所畏,似风随性,畅言无忌,信人无疑,心胸宽广则眼无狭隘之人,观其人为佛则自为佛。进退自如,宠辱不惊,游走于万千深沉而独自清明,行云于几多羁绊而全生养性,纯然淳朴,不染污秽,不拘于诋尽流俗,不止于私心雠隙。甫言于弟:“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是故庙堂之浊难染其光风霁月,狗苟蝇营莫改其行云流水,正谓之“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爝然泥而不滓者。”然又非能比于陶潜之属,一入世,一出世,一迎世,一弃世,自然之本性可见一斑而从人之所无以望其项背。
命焉,清者知其本原,或长也,或短也,或顺也,或险也,或乐业,或戚也,无有定法,然持命则在于心也。命虽有定,而性豁达,而心清明,而情淳朴,岂非人事哉?读苏子如椽之笔,无加矫饰,淡如儿戏,纵有万丈豪情,业已余淡然矣。傲而妄不与狂相随,静而冷不与凝相依,悟而魂不与心相接,旦有郁事,尤觉“如蝇在喉,吐之方快”。然反观今人,甚至哀其弗如先人之通明,更无有超脱之意,或囿于功名禄饵,或羁于业次世俗。纯然易以极端,广博易以狭隘,虽囊中沉沉,尚不比心中轻轻。浓处味短,淡中趣长。静则神藏,躁则神天,以身外之物夺至珍之德,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度人之言“累”,由不逾“气”。是人也,大气者,方不累于轻浮俗套。气着,可增而强,可消而衰。强,则至大至刚,守本原,不移以外物,持自然之道;衰,则至弱至懦,失本心,同其流,合其污,弃自然之道而复之所弃矣。曷以习“气”,尽言以效苏子之状也。
大约用了六个晚上读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这六天总是想着苏东坡入睡,念着苏东坡醒来,特别充实美妙。
苏东坡生于宋仁宗景v三年,经历了仁宗、哲宗、徽宗,目睹了背诵由盛转衰的经过。了解苏东坡的生平,也为我补习了宋代的消亡史。
苏东坡这样的人,多少赞美的语音形容他都是徒劳的。他多才多艺,爱好广泛,他身处任何领域都能胜任,而且他善良坦荡,这样的人如何不受人敬仰,正如林语堂所写,苏东坡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书中的几处最令我难忘的地方想记录下来,这让我合上书本辗转反侧,仰慕得睡不着觉。
在苏东坡任翰林学士期间,拟了月八百道圣旨,圣旨无不铿锵有声,妥帖工巧,简练明确。往往引经据典,富有例证譬喻。苏东坡去世后,另一个人,接他的职位,对自己的文采颇自期许,他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他比苏东坡如何?老仆回答说:“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永远不用查书。”
林语堂好幽默,结尾时的人道主义精神真是让人忍俊不禁,作者夸奖别人批评别人的语音都是那么耐人寻味,就像苏轼本人一样。如果人人说话都那么幽默该多好。几年前读过《林语堂传》,林语堂不仅爱写作,还爱研究,发明中文打字机,这点很像苏轼。可正如林语堂自己所说,评价一个人要盖棺定论的,苏轼直到人生落幕之时都不曾让人民有半点非议,林语堂在南洋大学过于贪腐,晚节不保,这点作者似乎忘记学习苏东坡了。
在学生时代也学过一些苏轼诗文,那些趣闻轶事也曾听老师讲过,可都感受不深,甚至于对不上号,这次读了传记才深刻体会到苏轼一生大起大落,每首诗词的创作背景之不同,不能只停留在理解诗词本身的意思上。
我也想到,老师在课堂上眉飞色舞地谈论苏轼多么伟大,学生很可能是无动于衷的。有冲击有感受,必须要亲自体会,读他的传记、背他的诗词,道听途说是左耳听右耳冒的。学习只能主动。
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很高兴人生能有六天晚上是和宋朝的一位文学家共度的,我愿倾注更多的时间继续了解他。这本书是借的,也成为我秉烛夜读的原因。
接连三天,阅读《苏东坡传》。印象中,这是一本失而复得的书。还是刚毕业时,爱书的当时还读中学的兄弟买了这本书,送给了我。而当时,恰好有同学到家玩。于是,在同样爱书的我这里借书阅读,似乎也成了她进步的表现。
把那本新到手的《苏东坡传》给她,千叮万嘱一定要归还。
不在同一地点工作的同学,毕业之后就如纷飞的风筝,哪还有聚会的时间与机会。于是,如越来越淡的同学情一样,那本《苏东坡传》也就永远地借走了。我相信,那本书在那个还算长得漂亮的同学那,一定也很是孤独。因为在我看来,那位女同学也许是看不懂苏东坡的。
于是,每想起那同学,《苏东坡传》也就条件反射般地在眼前。好几次与她聚首,没有说起那本书。但苏东坡情节,还是时时影响着我。
推荐专题: 苏东坡传林语堂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