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大众哲学读后感

2022-06-06 18:09:0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众哲学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大众哲学读后感》。

以前的我总以为哲学是抽象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 而研究哲学更是被我认为是戴着厚厚的眼镜的老学鸠才能做的事。

小 学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说过“人生观”“世界观”等一些哲学里的术 、 语。

可是当时我们就像听天书一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于什么 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是无从知晓。

到了中学我们正式开始触 到政治课,然而,面对教材哪些专业而晦涩难懂得词语时,我感到的. 是无比的纠结和烦恼, 一句话看上好多遍才能懂更是让我对哲学产生 恐惧的心理,并由衷的抵触。

前一段时间有人向我推荐了艾思奇的 《大众哲学》 不得不承认, , 刚一听到要读有关哲学的书, 那些痛苦而恐惧的学习哲学的经历顿时 于脑海重现。

可是看了《大众哲学》我才真正的了解到其实哲学并没 有我们相像中的那么深奥,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

正如这本书 所说“哲学就在人的生活中,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哲学,本没有什么 神秘的,不过因为多数的哲学家都是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所 以使一般人反糊涂起来,以为哲学太艰深难解了,没有方法可以 和它接近。

这种错误的观念,似不能不说是由过去谈哲学的人所 造成的。

他说哲学之所以显得高深,是因为哲学家们故意这样表 ” 现,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也许很多哲学家都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 水平有多高就故意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使一般人很难以理解, 这样自然就会感觉哲学很深奥了。

艾思奇作为一位革命战士,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中国现 代史上、中国哲学史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上,以及马克思 主义的中国化等方面,其历史地位,应该说巳得到了公认。

尽管,作 为一个历史人物,他也有自身的弱点和不足,然而这无论如何也掩饰 不了他的巨大的历史功绩,也难以取代他的历史地位。

艾思奇并非 没有弱点和不足,人无完人。

然而,我们同样应当指出的是,作为马 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艾思奇, 他的历史地位事实上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 《大众哲学》时期就已经奠定。

以后的年代,作为战士与学者,艾思 奇仍然在继续的奋斗中,这是历史,这一段历史已经写进了中国现代 史和中国当代史中,也写进了现代和当代哲学史之中了。

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最通俗的笔法, 运用日常谈话的 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 常用语中引申出高深的哲学知识。

这样,哲学的观点就更容易渗透人 们的思想和心灵,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接受,从而让 人们真切的体会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举个例子来说,作者在关于唯 心主义的议论中,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由我心生”,竟然推导出:“父 母也是我心生的,不存在的,我也是我心生的”,这就让我们清楚的 看到了这句话的错误和荒谬。

可是按照以前教材对唯心主义的泛泛解 释,我们对唯心主义其实并没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也就无法感受到它 的错误所在。

以前曾听说过唯心主义最终导向了宗教,可我却不以为 然。

然而,这个例子生动而形象,我顿时醒悟,原来,唯心真的可以 引领人们走向宗教。

那么学习哲学有什么用呢?在我看来,哲学不仅是为了看清世 界,更是为了改变世界,在改变中更好的看清世界,所以那种认为哲 学已发展到极致的理念可以说是可笑而幼稚的, 因为哲学和其他科学 一样是发展的科学。

可是中国有个可怕的倾向,就是把什么都形式 化,如政治课。

每个学生纯粹的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政治,其创新从何 谈起?尤其是哲学。

我从前非常讨厌政治课,因为教条式的背诵是我 最讨厌的事,填鸭式是教学方式更是令我苦不堪言,可是后来后来在 生活中我对哲学有了深深的体会,有了对哲学的思考,从而有了困 惑,从而有了学习哲学的欲望。

我始终认为学习就是学会思考,我希 望中国多一些思考者,实干家,少一些形式主义者。

这本书收到许多读者的好评, 我认为其原因第一是紧扣民众最关 心的现实政治问题来引发哲学思考。

20 世纪 30、40 年代,中国人最关 心的政治问题是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问题。

在谈到哲学是人们对于 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时,艾思奇在谈了“悲观主义、 宿命论、 唯物主义、 享乐主义”的世界观之后,进一步以抗战的“速胜论”、 “亡国论”和“持久 战”三种不同的“抗战观”来延伸分析“世界观”问题。

这本书适应了当 时革命的需要,即适应了青年们在外有强敌侵略、内有激烈斗争的条 件下,迫切要求科学思想的指导的需要。

而当时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才能担当起这一任务。

第二是因为他所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 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

科学的世界观是历史观的前提,世界观 和历史观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前提,它把青年引向进步、引向革命是 顺理成章的。

第三是因为这本书的风格对广大青年产生了强烈的吸引 力,使马克思主义能够深入他们的心灵深处,并引导他们以马克思主 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而这又同艾思奇同志的为人治学十分相似。

他 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学风,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书中提供了 大量日常生活中和科学中的生动活泼的材料并加以深入浅出的分析 论证,而不是板着面孔,专门从事抽象的思辨与演绎;语言和概念通 俗易懂, 而不是深奥晦涩。

艾思奇用日常生活的事物来解释哲学原理, 例如用“照相机”作比喻来说明“反映论”;用卓别林和希特勒的区别来 解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原理”,很形象、很直观。

读罢这本书之后我不仅对哲学是什么有了更深的了解, 对马克思 主义哲学更是有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深入的认识,这不仅能增强我个 人的修养,提高我的逻辑性,思辨性,整体性,也坚定了我坚持马克 思主义的信念。

此书通俗易懂, 每个高深的哲学知识都是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 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来的, 用人们熟知的中国历史事 例来剖析哲学道理,但其又不失哲学的根本,启发群众自身的感悟来 学习哲学。

推荐专题: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 小王子读后感 《必然》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