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推荐6篇)

2022-04-30 14:41:19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推荐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推荐6篇)》。

第一篇:《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第一次看到《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因为有趣的书名,我饶有兴趣地翻了一下,就敬而远之――直觉是一本高深枯燥的学术著作。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重新捧起这本书,在可笑的贵族故事吸引下,我津津有味地读了下去。尽管很多内容并没有读懂,但书中无处不在的思考依然让我感到震撼,引发了自己的一些反思。

《从一到无穷大》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乔治・伽莫夫的代表科普作品。这本书总共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做做数字游戏、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包括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学等多方面的当时最前沿、现在也不过时的知识。这部优秀的科普著作,乔治・伽莫夫不仅以通俗的语言、浅显有趣的例子准确清晰地讲述了科学真理以及真理之间的联系,更在轻松乐观的语调中从入门的“一”开始,引领着人向纵深的“无穷大”去努力,领略科学的“无穷大”、世界的“无穷大”的壮美和人类的方法与潜力“无穷大”,处处闪现着人文精神的光华。

“大数”这一部分最让我着迷。作者在一串真实的故事中,不断追问、思考、并阐释“数有多大”“无穷大是什么”、“无穷大的数能比较大小吗”,让人豁然开朗:原来这些都不是可笑的问题!原来这些问题可以这样来分析和解决!在看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无穷大的数的大小时,我想起小学数学一年级中的“一一对应”,老师们已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验这一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而在抽象这种思考方法的过程中站位仍需再高一些,做更多的引导,开阔学生们的思路,让学生们在体验、追问、探索中开始对这一方法的认识、理解、运用。

这种追问与思考在“质数与哥德巴赫猜想”一节中,除了更加明晰的知识阐释,也更多的显示出人文的气息:快乐而坚持的态度;时而循序渐进、时而又另辟蹊径的方法;严谨细致的风格以及“世界很大,我还渺小”的理念。

读及此处,想起了自己。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也是应该以快乐而坚持的态度,从最基础的小事做起,面对问题从不同角度着手看、想、做,摒弃自大,不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勇于追问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在更大的空间去尝试,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无穷大”潜能!

第二篇:《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读完《最后一片叶子》后,令我最惊讶的并不是贝尔曼画上去的那片叶子奇迹般地是琼珊“复活”了,而是贝尔曼先生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挽救琼珊的生命而完成了自己人生中总是提到却一直拖欠着的那一幅杰作。

文章开始并没有用很多华丽的语言对贝尔曼的形象加以修饰来作为铺垫,甚至还写到了他对琼珊的几句讽刺这与结尾形成了很大的转折,告诉我们,平时评价一个人不能从某一个角度,一时的语言或行为来断定,表面毒舌的人,也许内心却是很温暖的,就如同贝尔曼一般。

琼珊病重时,把自己比作窗外常春藤上那些日益凋落的叶子,在她看来,当那最后一片落下之后,自己也就死了,所以每天都以消极的状态活着,如同等待着死亡。过了几天,只剩下最后一片叶子了,她以为第二天自己就死了,当第二天醒来时却惊喜地发现,经过一整夜风吹雨打的“最后一片叶子”并未落下,由此,琼珊也渐渐恢复了。

原来,最后一片叶子早已掉落,琼珊所看到的,只是贝尔曼画在墙壁上的而已。作者没有将他完成“杰作”时的场景描写出来,或许贝尔曼是带着一种“使命感”完成杰作的,那种“使命感”即是使琼珊变得乐观起来;又或许他是忍着病痛的折磨,那是心中只有一件事,就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最后一篇叶子”。

如果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看,贝尔曼的“最后一片叶子”并算不上杰作,但从心灵的角度出发,它又何尝不是一幅伟大的杰作?

生活中,也会有许多像琼珊一样的人,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静等死亡。这是不妨想一想,也许在你的身边,也会有一个贝尔曼,也会有那片让你继续活下去的叶子,就算它只是最后一片了,也是让你坚持下去的信念,它们如同曙光,会让你获得新生的力量。

第三篇:每天工作心得体会句子

关于每天工作心得体会句子

1、如果你只愿意做朋友,那就请你原谅我的自私,让美好回忆永远存在你的心底。2、对不起,我说我相信你,并不是因为你有多靠谱。而是因为我愿意。3、你说相信我讲的每一句话,于是我很认真的说给你听。却不曾想过说完后,它就变成了一个笑话。4、一切事物的原则,先管好自己。5、难受的时候,只能这样。说出来自己都呵呵笑…6、如果是因为我对你好,那你离我远点,因为我对谁都好。7、有一种药,它叫时间。8、有一种心疼,叫她的眼神。9、你在我的生命里就像是一潭死水, 而如今,

也在慢慢蒸发掉。10、亲情就像祖父倒给我的那盆洗脸水,虽然些许滚烫无所适从,但你无法否认它的温暖,足够你在热气蒸腾中流连忘返。晚安!11、一个人要想成佛,必先让自己成为行尸走肉。12、不是你自作多情 ,是你蠢阿,想问题要经过大脑然后过滤后再说出来。好吗?13、每天都可以看到许多振翅高飞的故事,以至于让现实变得更加让人难以忍耐。有必要进行一次全民性的概率论普及,告诉所有人那些值得上报章电视的例子全都是特例,在每一双翱翔云团的羽翼之下,都有无数累累白骨,得到的不是阳光,只有遗忘。在保持目光向上的同时,应该了解大多数平均的铁律——绝大多数人必须要过着庸常的生活,这是所有人无法逃避的命运。14、我想,无论是过哪一种人生,都有各自的理由,背后也有种种不得已。问题仅仅在于我们把生活当做了手中的那个苹果,我们总是把光鲜亮丽的一面示人,自己永远面对着有虫洞的那一面。所以,总的看下来别人手里的苹果总要更好些,却少有人去想别人很可能面对着一条更肥大壮硕的虫子。佛教里把这种视角称为平常心,可惜拥有这种视角的人总是少之又少。15、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意思是只能看到经历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16、人各有命,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生命中大闹一场,但起码的标准是:在人生最好的时间,你选择了最好的空间,不辜负时间与空间地创造了一段故事。然后在心里面告诉自己,彼时我观遍世间繁华,此刻才能安坐旋转木马。17、为什么怕母亲讲过去的事情?是不承认我们曾经弱小?是不愿承载亲人过多的恩泽?我们在人海茫茫世事纷繁中无暇多想,总以为母亲会永远陪伴在身边总以为将来会有某一天让她将一切讲完。在一个猝不及防的刹那,冰冷的铁门在我们身后戛然落下。温暖的目光折断了翅膀,掩埋在黑暗的那一边。我们在悲痛中愕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18、在争取平等的路上,我们已经出发。记住,没有什么人承诺和担保你一生下来就享有阳关灿烂的平等。你去看看动物世界,就知道平等是多么罕见了。平等是人们智慧的产物,是维持最大多数人安宁的策略。你明白了这件事,就会少很多愤怒,多很多感恩。你已经享受了很多人奋斗的成果,你的回报,就是继续努力,而不是抱怨。19、不要相信对你说这个世界是平等的那些话,在线阶段,这只是一厢情愿。不过,你不必悲观叹气,其实,世界已经渐渐在向平等的灯塔航行。20、友谊是一种易变的东西,假如它不是变得更好,就是不可抑制地变坏了,甚至极快地消亡。有时,在很长一段岁月里,友谊似乎是一成不变的,保持很稳定的状态。这是友谊在承受时间的考验。21、拥有太多的友谊,友谊的汁液不是溢出来,就是稀释。22、我不赞成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如果一定要插,至多插一肋。因为肋骨的后面是心脏,若都插上刀,心就会被洞穿,便丧失了思考的能力。23、微笑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了。他对你微笑,并不表明他的善意,微笑只是金钱的的等价物;他对你微笑,并不表明他的诚恳,微笑只是恶战的前奏;他对你微笑,并不说明他想帮助你,微笑只是一种谋略;他对你微笑,并不证明他对你的友谊,微笑只是麻痹你的一重帐幕……24、当我独自一人面对镜子的时候,我严格地审视自己的眼睛。它是否还保持着童年人的纯真与善良?他是否还凝聚着少年的敏锐与蓬勃?它在历经沧桑以后是否还向往人间的真善美?面对今后的风霜雨雪,它是否依旧满怀勇气与希望?25、当那个我们快乐时,她比我们更欢喜;我们忧郁时,她比我们更苦闷的人,头也不回地远去的时候,我们大梦初醒。损失了的文物永不能复原,破坏了的古迹再不会重生。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谛,当我们明白最晶莹的真诚我那个就在我们身后时,猛回头,它已永远熄灭。我们流落人间,成为飘零的红叶。26、在乎太多,注定孤独。27、人在生活上得不到满足,就总是想着精神出轨,到最后为了方便精神,就直接出轨了。28、曾经的情话,变成了石头,最终慢慢地沉入心底。29、时间会让你成长,成长会让你习惯寂寞!30、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见日,心中无烦恼,人生好时节。31、语言挑逗惹倾心,所以男生不要总是挑逗妹子了。32、初遥,既然你真的决定要嫁给他了,那就让我再给你放一次盛大的烟火,送你一份最厚的嫁妆,来祝福你吧……33、初晨,我从未想过会变成这样,那些回忆多么可怕,痛苦的日子都过去了,我们会被祝福的,如果我们一直不要长大该多好,我不忍心看到你有一丁点难过,命运是不是对每个人都这么残忍,我再也不会丢下你,我想和你永远在一起,时间会治好所有的伤口,你的爱真的真的很美好,我们的梦被打碎了,我愿意用我的生命去爱你,我怎么找都找不到你,我还是失去了你。34、有几个姓名可以让你勇敢到交出余下的性命35、?当初慷慨激昂,后来悔断肝肠。触目如故休言误。佩一块美玉,镌刻昔盲。

?梦里借宿食难,惊起世态炎凉。知耻后勇莫空论。埋一段往事,墓铭轻狂。36、当猫被丢弃在了街头时它会不会很孤单 毕竟连最爱的人都抛弃了它好像被全世界都抛弃了一样 毕竟它也只会讨主人欢心

除此之外它什么都不会37、请继续走下去 一刻都不要停下 假如遇到了分岔口 上帝不会指引你方向 向左向右 是对是错 必须要选择过后 经历之后 才会懂得 毕竟人生途上 一路都是犯错 如你相信自己

请不要停止脚步38、只要掌握了世俗的话语权,要潜移默化的彻底消亡一个族群,比战争还简单,只要不断的渲染异族的生活方式,将他们的饮食习惯,棋局,格调,衣着,观念等等反复强调,捧上神坛,而将本族文化都看做落后破旧之物,只要几代人的自然繁衍,就足以让一个族群的族群意志被夺舍。外表看起来还是那个族群,但内里已然变化。39、我以为你足够爱我,可是当你遇见了她,我发现你比爱我还爱她。40、爱的持久度取决于彼此需求的程度!41、那些感情极端的人,往往是源于极度的缺乏!42、爱一个人,并不是自以为是的为她假设幸福,完成那些象征幸福的指标!真正的爱,应该是对她人格和价值观的尊重,对她独有之处的珍惜和爱护!43、生活中非议的事太多,你做一件事,只要不违法犯纪,只要不伤害到他人;那就无所谓谁喜欢不喜欢。44、每一个时代,或好或坏;都有一个漏洞,而我们注定是这漏洞中浮不起的尘埃。相聚成了告白,告白是你、是我舍不掉的存在。45、想来,小学孩子大都比成年人成熟。该做什么全身心投入绝不拖拉后腿且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显然比后者容易构成自己的条理些。加上三维空间的想象转的快 相比之下大人并不是不善于利用自己天赋之而是产生一种“我什么都知道我只在当下”的思想漂浮期。而认为自己的这种天赋自己已经充分了解并且有自我“成熟”的倾向。并不透彻本身已走入“人性的自我”自己过着所谓的人生46、立在现实的不足前露出一个截然相反傲娇的笑47、我不会羡慕任何人甚至也不会嫉妒,因为生活是自己的,别人永远无法剥夺。别人的再好都是别人的,自己的再差都是自己的。你总得面对自己,你总得面对生活,你总得面对人生,你总得自己一个人走下去。48、其实很多人都是很单纯的 复杂的只是那些想太多的人49、新的地方本来就有新的季遇。每一个脚步大概都会留下它的脚印,至少是留下它行过的痕迹,只是感觉怎样是需要你自己去感悟的,也许会很快乐,也许会很痛苦,但这一切都只有你才能真真正正的、刻苦铭心的领悟到心里。在别人眼里就算他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却永远不可能真切的明白你的苦或者乐。50、每个人都会有在乎的事,而最大的幸运就是你在乎的人也在乎你,每回到临界都会变得小心翼翼51、每一个瞬间的他都不一样 每一个他都让我心动一次 这世界里有千千万万个他

我才知道心动其实很简单52、狼一样的少年阿 请你看向我

请你这辈子只守著我一个人 请你这辈子只爱我一个人

请你让我用我的心疼和永恆来保护你 狼一样的少年阿 请你不要太爱我 请你在我要离开的时候学会放手 请你知道我的爱可以跟你一样长久

请你让我知道你能过得好好的53、我最后的敬意要给那些明知我不完美,确仍爱着我的他们。我也爱你们。54、你既然长大了,就应该自己独立的去思考生活中很多棘手的问题了,别人的建议都只是建议。55、命运大底不存在,也根本没有什么命中注定,上苍很忙没有时间给数之不清的万物搞命中注定。命运本在你手里,所谓失败其实是输给了自己。56、人们大底该明白,没有谁一定欠谁,没有谁一定缺谁。所谓幸福考验的是你懂不懂知足,当你在抱怨没有鞋时,请回首看看那些没有脚的人吧。57、我们都喜欢频频回头,不只是想看到我们的成长,而是希望看到在乎那个人的目光。58、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过了多少年都不会改变,一是信念,二是爱情。59、以前一直以为自己百毒不侵,不曾哭过。

才发现原来只是涉世未深,从未认真60、他说你一无所有,却为何还在任性妄为不去奋斗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第四篇:《做一个智慧型班主任》读后感

针对学期末学生评价:“班主任工作缺乏艺术性”,假期我阅读了《做一个智慧型班主任》一书。该书为我的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绘画、音乐、朗诵等活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该书分为“音乐,让青春激情飞扬”;“名言诗歌,让学生诗意地栖居”;“朗诵,让学生昂起自信的头”;“影视艺术,让德育活动充满魅力”;“成功学,滋养学生的心灵鸡汤”五个部分,这本书里有太多的智慧、太多的艺术、太多的匠心、太多的启迪、太多的创新……这本书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书,是一本会让人手不释卷的书。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情感荒漠化,不管你怎么做,他都不会感动。”“道理说了几箩筐,但就是不入他的耳。”……是啊,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口干舌燥地宣讲大道理的时候,却不知道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最能激起青春少年心海的冲天巨浪;当我们班主任目不转眼的盯着学生的时候,却不知道一双眼睛根本无法盯着如火的青春激情,稍稍一放松,他们犹如脱缰的野马飞出牢笼的鸟儿;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用批评、处分来震慑人心的时候,却不知道许多人依然如故……我们不禁要问:这德育到底怎么了?难道是班主任不勤快吗?不,君不见,每天清晨,班主任们踩着晨露走向教室,开始了一天的“人盯人”战术;君不见,休息时间,走廊间,操场上随处是班主任疲倦的身影;君不见,自习时,班主任随时出现在教室的后门或者窗边……班主任,最小的“官”却干着最重最多最繁杂的活。

我们的德育为何远离?是因为,我们总是担心这也影响学习,那也影响学习,我们只是希望学生只有一个目标:考分!但,多样的智力活动是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唤醒,学习内驱力的唤醒是能够让他主动求知的。在学校,相对于一般的任课老师而言,班主任确实是个劳心劳力的角色。“文山会海”里挣扎,鸡毛琐事中纠缠,劳心容易神经衰弱,劳力影响身体健康。这就需要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不仅要具备指挥官、外交官和演说家的素质,还应善于灵活变通,不拘于陈规,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处理棘手的事情,化险为夷。

譬如,某个女生发型奇特,严重违反学校仪容仪表的规定。喝令其立马恢复原状过于粗暴,语带讽刺批评她发型难看也太伤人,急召家长过来又太兴师动众。这正是考验班主任是否具有应变能力的时候。或许微笑着跟这女生说一声:“我更喜欢你原来扎马尾的模样,活泼又可爱。”多数人都喜欢听好话,用这种明褒实贬的方法会比强按牛头喝水更能收到明显的效果,既达教育目的,又不伤师生感情。

熟练地掌握与学生沟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也是一个智慧型班主任应该具备的能力。与学生沟通是管理班级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无沟通,工作就是盲人摸象;难沟通,工作就是胖子履薄冰。“沟通从心开始”,做学生的知心人,班主任工作将势如破竹。

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的最大前提是教师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关怀学生,“对人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育的血和肉”(苏霍姆林斯基语)。一个缺乏爱心的班主任,何来动力管好学生,何来精力思索管理的技巧和方法。班主任不能把自己当作管理机器,当警察当监工太不近人情,高声呵斥恶语相向更达不到教育效果。班主任的权威应该靠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个人的智慧建立起来。正如某教育家所言:“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甚至有人为智慧赋诗:“智慧是一朵花,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花开花落,智慧的花也随风舞动。”

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让自己从劳累中解脱出来,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有滋有味,更让学生享受快乐的教育。

第五篇:《从文自传》读后感

沈从文写出来的书是属于全世界的。他的经历是可以让世上善良而充满好奇心、渴望走向远方的漂泊者们和他一起感受自己生命中的渴望与迷茫、痛苦与欢乐的。这里的漂泊者,指的是灵魂漂泊者。

这个月的“每月一书,姐妹共读”活动,推送的是《从文自传》。在读此书之前,我阅读了《沈从文与他身边的人们》一书。在此书里,我神游般的游历了沈从文的一个个传奇故事。游历中,我时时会有震撼、顿悟和感慨。时而为他欢喜、时而为他揪心、时而也会为他潸然泪下。

书中沈从文身边的众多人物,烘托着他成长、成功的历程。一个初小文化程度顽劣湘西少年,成了一个文学青年,甚至最终成为文学领域里的一棵参天大树、与二十世纪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的文学巨匠,除了他具有的写作天赋,还得益于诸多杰出人物对他的欣赏和帮助,得益于他自身坦然而勇敢地面对自己生命的艰难历练。

阅读此书时,我不住的问,在沈从文整个成长过程中,是什么神力在推动着他前行?是什么时候埋下了这颗潜在的文学的希望种子?

我在《从文自传》中,找到了问题解答的蛛丝马迹。

小小少年时,沈从文是个爱逃学贪玩、对世上一切有深切兴趣的天真的孩子。“心总是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动”,他不断地逃学,是去寻找和享受这些新鲜玩艺,放学时常常特意绕远路,是去看城里城外的许多新鲜有趣的人和事。若把一本好书同这种好玩地方尽他捡选一种,他觉得不必看这本用文字写成的书,应当去读那本用人事写成的大书。他觉得“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自己去找寻答解。”他说,“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面前的世界够宽广了,但我似乎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得用这方面弄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私塾里不能解决他这么多的问题,只能逃学自己去找寻,不能逃学,那只好做梦。这种奇特的求知欲,使沈从文对私塾的教育不屑一顾,为以后的独立成长垫实了基石。

沈从文从小生长在民风彪悍,匪气十足的湘西乡间,刚知道“人生”时,又值军阀混战时期。听到和看到的,是无辜的被害、血腥的杀戮。“城边抬回四百一十个人头,一大串耳朵”、“衙门口平地上一大堆肮脏血污人头”、“云梯木棍上悬挂着许多人头”、小小的人儿知道了许多杀人的故事。所幸的是,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他没怕,只是疑问,觉得哪儿错了,没给他的性格造成扭曲。所幸的是,由于他是从社会大动荡恐怖黑暗中走出来,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有一种冷静审视的习惯,养成了特立独行的品性。

人的兴趣就这么奇怪,命运让沈从文读书时,他不爱读,当命运让他到腥风血雨中去讨生活时,他却变得嗜书如命,成了书迷。

使他改变顽劣性格的,让他爱读书讲礼仪的人,是他刚到军营里认识的姓文的秘书。面对口口声声叫自己是“老子”的少年沈从文,文秘书礼貌的称呼他“小师爷”,还把厚厚的一本《辞源》翻开来给他看,告诉他“老子”是谁,还对他说《辞源》是宝贝,天下什么都写在上面,你想知道的各样问题,全部写得有条有理。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这个爱想问题却不想读书的少年,他两眼放光,看着这本厚厚的《辞源》,对它产生了敬畏之心。

从此,沈从文从一个厌烦读书的人变成了一个见书就想读的人。

越来越多的阅读,沈从文与身边的人渐渐变得不尽相同。日益增多的阅读,他的“幻想更宽”,对于生存意义的追求,也不同于周围的人。开始“不安于当前事物,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沈从文认识了一位印刷工人,他非常感谢这位印刷工人,因为“若没有他的新书,虽时时刻刻为人生现象和自然现象所神往倾心,却不知道为新的人生智慧光辉而倾心”。他在印刷工人给他看的的新书里“知道了些新的,正在另一片土地同一日所照及的地方的人,如何去用他们的脑子,对于目前社会作一度检讨与批判,又如何幻想一个未来社会的标准与轮廓”。起初,他不适应,有点反感,不久,便被这些大小新书所征服了。

于是他不再看《花间集》、喜欢上了《新潮》、《改造》杂志,羡慕那些写作者知道的事情多,写得是那么好。于是,他想进一个学校,去学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去听去看使他耳目一新的世界。于是他结束了在小小天地中度过的二十年,以“五四”运动为转机,争取到处理自己命运的主动权,完成了向社会学习的前一阶段,开始进入一个更广大复杂的社会大学。

《从文自传》拉开了沈从文的人生序幕,自此,开始了他寻找自己的生活和理想之路。

第六篇:《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

我把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一书读完,掩卷沉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个寒假虽是过大年,但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莫过于读完此书,正因为过年诸事多,都是腾点时间来读,感觉给这个春节锦上添花。

全书共50个小节,有5万字,我知道它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平凡的世界》是迄今为止我看过次数最多的一部小说,百万巨著里的大人物小人物,大地方小地方,大事件小事件等等我如数家珍。我喜欢文章里面散发的朴实、勤恳、奉献、尊严。众所周知,路遥是一位用生命写作的作家,同时我也知道这部小说是路遥用六年,甚至差点付出生命创作出的作品。出于对《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的难以言表的喜爱,我打开《早晨从中午开始》一书读起来,仅仅看了前面几段文字,就让我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只要一有空我就读,到北京旅行我也背上这本书,在火车上看,睡觉前看,然而,一旦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中,我的心情也随着路遥的描述一起波动。仿佛亲身体会到了他如何下定决心写一部长篇巨著,如何用三年的时间准备素材和体验生活,以及他为何执意要在简陋得甚至有些艰难的环境中进行创作。真正热爱工作的人,他的日常生活和所作所为,在常人看来简直不可理喻。但也正是在这样的情绪下,才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虽然路遥的早逝与他的过度劳累有关并令人叹息,但我想,会有不少人佩服他在此文中表现出来的出色文笔、远见达识和卓绝的毅力。我相信,中国正有不少人正如作家对社会揭示的那样浮躁,我也并无半点苛责之意,这本是人之常情,自己有时也未免。但却觉得社会中也许正有不少人同作家路遥一样,具有某种才华和成绩,一部分人并未得到社会真正的关心,生活境遇仍然很差,另一部分人又因为过多的采访、鲜花和掌声,为荣誉所诱惑,追求,而牺牲了自己的才华和进一步的努力而令人惋惜。而知道这两方面后,个人和社会分别应作怎样的反应,令人深思。

当他写到他和老鼠同处一室,他到最后还一直记得有一只老鼠曾经用一双明亮的小眼睛盯着看他工作的神态,他创作时内心的孤独也表露得淋漓尽致。在《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创作完成时,他的身体已经很差了,明显的感到了死亡的威胁和临近。那种无节制的拼命工作,曾经一度呼吸困难,为吸入每一口气而挣扎,动不动就睡的人事不知,嘴角上像老年人一样吊着肮脏的涎水,有些熟人用好笑的目光打量他,有些生人知道他是路遥,不免为这副不惑不解:作家都是这个样子?据说故乡榆林的中医不错,几年来第一次卸掉包袱只身赤手空拳地走近母亲,得到众多热心乡亲为他的重病四处奔跑,当时的地委书记霍世仁和行署专员李焕政亲自出面周到安排,立刻被带到著名老中医张鹏举面前,喝了一百多副汤药和一百多副丸药,身体开始渐渐有所复元。但是当身体稍微恢复了一点的时候,他面临一个重要的决定――继续休息,还是接着完成第三部?在路遥的思想中,一个“坚持工作的.我”最终说服了“犹豫不决的我”。他到了陕北榆林,继续《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写作。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路遥在这篇随笔中,三次提到了《平凡的世界》中王满银,可见他对于王满银这个角色还是颇为满意的。

当我看到路遥的小房间里面,成沓成沓的堆放着写好的没写好的纸张,墙壁上贴着每日的工作量,月度计划年度计划。他的早晨从中午开始,睡醒之后吃点馒头,喝杯咖啡,点一支烟,看看窗外刺眼的阳光,戴着厚厚的眼镜,然后伏案开始一天的工作,截止深夜一动不动。

偶尔思绪打乱的时候,会想念女儿,有时想念女儿到心痛的地步,他挑选了女儿两张最喜欢的照片放在他随时可以看见的位置,也许这是他最最开心的一件事儿,他从黄土高原赶回西安陪女儿过春节的情景描写,是那么的轻松愉快。他借着月光看着女儿可爱的小脸,并无数次轻轻地吻着女儿的小脚丫子等等细节,句句扎心。有时孤独蔓延,怀疑自己在做什么。实在是代入不到小说里面去的时候会去矿区的山上走走夜路,切身体会一下主人翁的感受,以找到一种共鸣。

他苛刻的要求自己完成每日进度,就算故事设计情节全部推翻,也得按照每天的工作量完成,他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朴实,他信奉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获得更多的尊严。

路遥花了三年的时间广泛阅读,搜集素材,实地考察,搭建大纲,所有准备好了,第四年开始长达三年的创作。在书中几次出现过她的女儿相关的描述,弟弟王天乐给他工作上的帮助,但从没有出现过妻子的任何相关信息,而且我也很期盼后面的文字会出现妻子的芳名或是妻子对他的关心,更或是他特别想念他的妻子等等字眼,直到我今下午读完此书也没有出现过。他为了作品远赴黄土地,与世隔绝的生活几年,不接受采访,鲜花和掌声置之脑后,这种放弃家庭放弃健康的热情,苦行僧般的劳作,是何等勇气。

一部作品的诞生需要作者投入多年的青春,反复推敲。他不仅仅想叙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平凡的人物,结合社会背景世界背景,从简单的事件将读者带入到当时的社会性问题层面,甚至更高层面。

令我最为佩服的是路遥为他人生当中必须尝试的一部长篇小说所投入的精力。有一个画面是,手长期拿笔抖动的厉害,他就将手泡到热水里面直到手不抖,又重新回到创作过程中。身体疼痛的时候,用厚书将脑袋枕着,继续创作……

记得当他完成巨著时,把圆珠笔潇洒地仍向窗外,然后点上一支烟平复自己的心情,在这一刻,他什么也没有想,只记起了杰出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几句话:“……终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就是好的。”

看完这5万多字的创作随笔后,禁不住怀着对路遥的崇敬,写下了这篇读后感,其实我们怀念的并不仅仅是路遥本人,更多的是怀念他通过文学作品带给我们对于生活的信念和信仰!使我重新认识、更加细致地懂得《平凡的世界》的沉重与厚重!

推荐专题: 服务从心开始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