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国庆大阅兵读后感300字(优秀范文三篇)

2024-04-28 01:00:0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庆大阅兵读后感300字(优秀范文三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庆大阅兵读后感300字(优秀范文三篇)》。

第一篇:观看国庆阅兵有感

祖国母亲迎来了她的六十周年华诞。六十年,中华儿女孜孜不倦;六十年,华夏大地气象万千;六十年社会发展蒸蒸日上。一路走来,我们的祖国始终以一种勇敢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十月一日上午10时37分,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护卫军旗通过天安门,拉开了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分列式的序幕。接受检阅的是由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组成的14个徒步方阵,500余台地面装备组成的30个装备方队,和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151架战鹰编成的12个空中梯队。

徒步方队经过天安门,我们看到了“新型军事人才”陆军学员;“舰长摇篮”的海军学员;“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飞行学员;还有飒爽英姿的女兵;反恐防暴的武警;反应快速的特种部队。

装备方队更加威武雄壮。有踏着“浪花”的两栖步战车,有“雪豹突击队”的武警装甲车。也有智能“雷达”、灵活的“无人机”;还有航空导弹、地空导弹、远程多管火箭炮。当战机梯队飞越上空时,巨大的轰鸣声在天地间回响。这是我们自己的国产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和各种歼击机!

阅兵展示了国威,是“亮剑”的时候。阅兵能震慑那些胆敢来犯之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小米加步枪”到“铁甲雄师”,中国军队的装备有了脱胎换骨的发展,我们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谱写更加美好的篇章!

第二篇:看阅兵仪式的观后感范文300字

一排排整齐的方阵,一个个英姿飒爽的士兵,一架架在空中呼啸而过的飞机,一辆俩坚不可摧的坦克车……哦,原来是国庆节阅兵式。

《阅兵式》这个纪录片,让我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他们在“国庆节阅兵式”之前辛苦地训练,让我明白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为什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呢?因为我在《阅兵式》纪录片里了解到,那些士兵们每天的训练都很艰苦。他们每天一起床就绑一两斤重的沙袋、在四十多度的高温下穿着厚厚的棉背心踢正步,衣服被汗水打湿又是两斤重,一天衣服最少都要湿上一两次……这么多艰苦的任务,他们都坚持下来了。我们和这些士兵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些士兵虽然在训练时遭遇了不少的“风雨”,可在“国庆节阅兵式”上,他们不就见到“彩虹”了吗?

是的,所以我们要向阅兵式上的士兵学习,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曲折,所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而且,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你努力了,就会有回报。比如:这次考试,我努力复习了,我就考好了。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像阅兵上的士兵,刻苦学习,天天向上。

第三篇:阅兵观后感300字

2015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以及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一边是承前的历史,一边是启后的未来。作为中华儿女倍感振奋,同事深深领悟到国力强盛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持续8年之久。

纪念大会和阅兵式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据了解,抗战胜利日阅兵是新中国历史上第15次大阅兵,阅兵的意义主要是为了让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以及前辈们的奋战精神。作为中华儿女更不能忘记历史,就拿圆明园来说吧,圆明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参观的人自然是被震撼极深。人群中有愤怒,有痛心,愤怒当年英法联军禽兽般的暴行,痛心这被烧毁掠夺的绝世园林。然而,大多数人恐怕是一时的感情冲动,离开园林后便将一切抛之脑后,照样我行我素。若是这样,那圆明园只能又徒添一声叹息。如今我们要想在世界强国有一席之地便只能崇尚科学,广纳百川,以伤疤作为警钟,不断进取,开拓创新。虽然现今中国已有些成就,而要赶上发达国家,还必须得靠新时代的我们发奋图强,继续努力,确保国力强盛。

而今,试看浓密的树木合抱着圆明园,像是在守护一个残缺的梦,这个梦曾经器宇轩昂,曾经光彩夺目。中国梦,是属于我们的梦,我们的梦,一定是跌宕起伏却又精彩满程。

推荐专题: 一棵小桃树读后感3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300字 国庆大阅兵读后感300字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