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白岩松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

2024-01-27 02:55:1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白岩松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白岩松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

第一篇:痛并快乐着读后感

可能平时刷微博的时候看到白岩松的一些段子,让我对他留下一些不错的印象,或者也是因为他作为新闻媒体人的职业比较特殊,让我想要进一步了解,于是逛网上书城的时候偶然看到他的这本书就买了。

书中记录了些对白岩松比较重要的事情,或者让他记忆深刻的事情。而时隔多个月以后,我看到书架上《痛并快乐着》这本书,还能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理智情感”这一节的内容,应该是当初对这一节的内容感受太深刻了,以至于我把它当标题了。

“接触一件事情,也许短时间内会有一个是与非的判断,但随着对这件事情了解的深入,是与非的轮廓会慢慢模糊起来,再想下一个判断,内心的冲突就多了起来。”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大概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之一。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带着当下的情绪去做评价做判断,去表达我们的心情和态度,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跨过现在的情绪,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些,更宽阔些,才能找到一种更好的状态。

举一个书中的例子,也是让我记忆犹新的那个例子。

1997年,张金柱酒后驾车逆向行驶,将一个孩子撞飞,不治身亡;孩子的父亲和自行车则被卷在车下拖着狂奔,留下一条1500米的血路。

一个活人在自己的轮下,车身上有被拖者求救的血手印,而张金柱已然能开出1500米,人性已经在这段距离中丧失了,更何况他还是一名公安干警,并且曾经是局长。一个生命的丧失,灭绝人性的做法,让人愤怒的执法者腐败……这一切纠缠在一起,让张金柱在很多人心里被判了死刑。

但不管有多少人在自己心中对张金柱宣判了死刑,最后对他的审判还是依据法律由法院来公正进行。

最后的宣判出来了:“张金柱被判处死刑!”这样的判处几乎让所有关注此案的善良人都松了一口气:”张金柱该死!“

但在这样的气氛下,有些细节被忽略了,在宣判结果出来后,张金柱的两位律师发表了公开信,认为张金柱虽有罪,但罪不该死。他们曾到北京向八位法律专家请教,得出的结论一样:张金柱罪不该死。

另外,判决书中有“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这样的词句,这更让很多人担心在对张金柱的审判当中,司法是不是在一种新闻和民众包括另外一些无形之手的庞大压力之下做出死刑的判决呢?

“我是被你们记者杀死的。”这是张金柱的一句名言。

白岩松说,对张金柱个人的憎恨是强烈的,从情感上来讲,张金柱最后命丧黄泉是自作自受,一点儿都不会让人可怜。但是作为一个记者,必须去倾听超出个人情感好恶的理智之声。

然而现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已经成了“记者”,通过微博转发、朋友圈转发,分分钟完成了舆论传播的过程,相比之前更高效,但也却带来了更多的不可控性,因为我们都太容易被情绪左右,都太难超越情感去做理智判断。

白岩松说,记者只不过是记录事件的人,一旦拥有了生杀大权,即便愿望是善良的,也依然希望结果的出现是一句社会固有的一套程序来取得。

因为一旦社会的固有程序受到民众或新闻媒体随意左右,从表面看,这一件事情顺应了民意,但最后真正得不到保护的还是民众与新闻媒体自己。

在自己开始写文章以后,对这个感触更加深,虽然公众号目前只有几百订阅用户,影响力还没有多大,但内心经常会有一些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很多时候在写人写事的时候,用词会很斟酌,对一些事件或者人物的判断更加谨慎,有时候如果无法完整了解事情的始末,就干脆放弃不写了,因为我害怕我的表述也没有保持理性,也带上了很多的个人情绪。

我一直有个原则:一般不通过第三者去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因为我知道每个人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都是加入了自己的情绪和态度的。就像“你比划我猜”的游戏一样,中间经过的人多了,到最后就变得“面目全非”了。

最后,希望我们在释放情绪的时候,也能够多一分成熟的理智,让客观的事实说话,这样我们的社会也可以变得更加理智,更加成熟。

愿世界少些冷漠,多些温情!

第二篇:痛并快乐着的读后感

痛并快乐着的读后感范文

我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几年前写的一本书《痛并快乐着》。说实话,这本书真正吸引我的是它的名字。我觉得这很像人生,痛与乐并肩前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

我们古语有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乐极生悲等等。这些都说明了痛与乐的亲密关系。它告诉我们,痛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乌云过后依然是晴空万里。乐的时候也不要得意忘形,皓阳当空的时候也会顷刻大雨淋漓。纵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要防着马失前蹄才行。平淡是真,平淡是金,尤其是内心的平淡更是金中之铂金。

白岩松在书中写了一些关于国家,关于社会,关于个人的一些问题。我对书中提到的两个普通人印象最深。一个是曹春生,一个叫奚志农。

奚志农是他的同事,一个为了环保而生的人。他并不是口头说环保,而是真正做到了身体力行。集体郊游时,他走的最慢,手里总是拎着一个垃圾袋,走一道,拾一道。在有他坐的车上,空调是不让开的;在自己家中,哪怕是七月流火,电扇也不开;出门吃饭,他会从包里拿出自己的筷子,而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在低碳生活成为时尚的'今天,他把环保当成事业,当成生活,甚至当成宗教,唯独没有时尚的成分。

感动我的另一个人是河北的曹春生。他当年是一名一掷千金的企业家。每天在饭店舞厅之间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在公园陪客人聊天,几个流浪小孩偷走了他的易拉罐。他臭骂他们一通,问:“为什么不上学?”h孩子答:穷。曹春生一冲动,“我给你们出钱”。没想到,他今后的人生完全改写了。从此他在行善的道路上“在劫难逃”他背负起沉重的社会责任,一直走了下去。

书中提到的这两名普通人,做了一些既普通有不普通的事;做了我也曾想过却没有去实践的事。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孩子,环保是为了子孙后代,助学是为了孩子的今天与未来。我所做的工作也是与孩子们打交道,怎样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关心孩子,爱护孩子,帮助孩子,教育孩子是我这一生都要思考和实践的事情。因为孩子是一个个小生命,来之不易。人类只有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才能称其为人,才能成其为人。

第三篇:读白岩松《痛并快乐着》有感

读白岩松《痛并快乐着》有感

读完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一书,让我想到两句话:我思故我在,我苦故我思。痛,并快乐着!多么深的领悟!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

白岩松虽然头顶着着名主持人的光环,但是一样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坎坷。他8岁丧父,由母亲独自一人养大;他大学毕业后,面临找工作的问题,身在北京无关系无人脉,凭本事考取的职位,却被人背后做了手脚,一系列的痛苦经历,折磨着白岩松,也在考验着他的意志力。

名人之所以能成功,或许正应了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当白岩松面对磨难时,也彷徨过,无奈过,而后却是顶住压力继续前行。当他回首过去,忆起那个拆他台的小人时,宽容地说“理解他当时的想法”,善良使人成长,也会帮助人收获更多的幸福。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白岩松在报社当了几年的编辑,看似是远离最初的.梦想,实则却是给后来铺平了道路。文字编辑的功底深厚,决定了他后来去着名的《东方时空》栏目任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白岩松从编辑改行当主持人,面对的挑战也很多,首先是普通话过关,别人是科班出身,他却要从头学起,也曾经历过诸如罚款的事。

人在高处不胜寒。身为央视主持人,不能在工作上出现任何错误,因此这份别人看着光鲜的工作,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白岩松曾有过几天几夜不合眼的经历,风餐露宿更是常事,为了采访跑新闻还面临过人身安全等问题,面对种种压力他患上了失眠症。没有过患病经历的人无法体验其中的滋味。一夜无眠,想睡睡不着,从黑夜熬到天明,熬的是人的心血和精神。失眠和心病有关,心病只有心药医。

身体的痛苦,催发了白岩松的思考。如何从痛苦,压力中走出来,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于是,他开始默默探索,寄情阅读,沉醉音乐,爱好足球……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业余时间寥寥,但是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白岩松喜欢读书,好书能启智,能解忧答疑。白岩松爱音乐,他说“就算全世界背叛了你,美好的音乐也不会背叛你”,他用古典音乐为自己疗伤,泄压,在音乐中抚平自己纷乱的心。了解白岩松的观众知道他是一个足球爱好者,他挥洒着汗水,驰骋在绿茵场上,他是阿根廷队的粉丝,他喜欢马拉多纳……足球让白岩松找到真实的自我,挥汗如雨,奋力拼抢,最后的输赢已不重要,中间的过程才是令人难忘的。

白岩松成功摆脱疾病的困扰,开始在事业上有所突破。采访一个个的成功人士,从他们的身上找到闪光点,分享给广大观众学习和思考。每一期的《东方时空》,我会如约守候在电视机前,听白岩松侃侃而谈,时光虽然已经流逝,但是美好的记忆依然浮现在眼前。

如今,在书店播放的视频中再次见到白岩松,人依旧那么儒雅,言谈中依然那么激情澎湃。告诉自己,这就是当初喜爱的主持人,他用痛并快乐着的一些事,证明了人生离不开勤思苦学,有梦想有良知的人是不会走空的。

推荐专题: 白岩松痛并快乐着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