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后感1500字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后感1500字大全》。
我相信,无论是怎样样的人,必须都无法忘怀童年所给予他的回忆。无论这种回忆对他而言是否完美,是否拥有着重要的价值,都会无法忘记。因为,这种回忆早已深深的植入到他的记忆中了。所以,在空闲的日子里,我拜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之一的《童年》,以下就是我在读的日子里的一些感触与启发。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在一个很平凡的星期天午时,我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之后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我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每一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教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而高尔基那个年代呢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这一类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干吗呢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值得他们去做吗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一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研究衣食住行,总是想着有大人在轮不到我们。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当悔过自我以往的奢侈,我们应当不再浪费,我们应当学会珍惜,明白父母的艰辛是为了我们。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这样完美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如今,童年就要走了,迎来的是充满活力的少年,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最终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终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完美的印象吧!
《骆驼祥子》这本书,我去年暑假读过,至今未忘其中的故事情节,这主要是老舍先生精灿的文笔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先介绍一下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是以平民出身儿跻身文坛的人之一,而始终保持平民风格,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城市平民生活大获成功者,唯老舍先生一人。我们常见的老舍先生的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二马》等,可惜我只读过《骆驼祥子》,且对老舍先生了解甚少,看来我得补习一下空缺了。那今天我就来谈一谈《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我想大家都十分熟悉了,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这个车夫叫祥子,之所以书名在祥子前加了个"骆驼"两字,是因为是骆驼救了他的命,使他拉上了人力车,所以因此得名,可见起名也有个技巧呀!如果此书定名《祥子的生活》则显得过于直白,毫无生趣了。
老舍先生写文章――平易近人,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像有的作家写车夫是以知识分子来面对车夫,而他是平民对平民,架子放下了,去描写人物的形象就写得真,也容易感动人。
我喜欢这一段文字: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又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新颜,但不好向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向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这一段文字便把祥子的性格与生活的环境介绍的清清楚楚,语言平实,但又不似白描手法干燥无味,正是文章的精妙所在。
拜读了老舍的《骆驼祥子》后,给我的感触很深,老舍先生的作品一向都是很真实的,为了打造一个祥子这样的车夫,可见他一定深入地了解过,才塑造了祥子这样一个典型的车夫。
文章一开始写明了祥子是一个高等车夫,他要强,朴实,有自信,剩吃俭用,早出晚归,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后来,经过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但是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接着又被侦探又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终于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的一点希望,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坠落。
祥子最爱的是车,从没离开过车,而文末祥子竟然连车都不想拉了,便可以清楚地见到他的理想已经没有了,不再追求,对生活已经开始厌倦,祥子的收场是他不要强了,没了干劲,没了理想,对生活的热忠也没有了。
老舍不断强调祥子和其他车夫一样,突出了祥子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典型,一个例子,也更说明他的下场就是当时社会所有无权无势的人们的下常
老舍在鞭挞当时社会的同时,也对祥子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当时的人们寄予深深的同情。
1632年,在约克市一个上流社会,出生了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对航海非常痴迷,生性喜欢探险。尽管他航海的梦想遭到了父母的反对,但鲁宾逊还是在他19岁那一年离开了家,开始了他航海生涯。但是他对航海的种种幻想和憧憬都被狂风巨浪给冲走了,他遇上了海难。不过侥幸的是,他被巨浪送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
从此,鲁宾逊自己动手,创作出了一片他自己的天地。他把一个山洞当作栖息之处,开始在这里生活,丰衣足食。鲁宾逊先是造房子,防止受到野兽或野人的袭击。接着他为了方便自己的生活,制作了很多器具。偶然的一次,他在破船上翻找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只装了被老鼠偷吃的只剩下谷壳的布袋,没想到,这帮了他的一个大忙。
大约过了一个月后,在鲁宾逊把那些谷壳都抖掉的地方,长出了一些绿油油的嫩苗,慢慢的长出了麦子。这样,鲁宾逊就有粮食了,不用整天再为没有食物发愁。后来,他又养了一些牲畜等等。鲁宾逊在这个孤岛上一下就生活了二十七年,中间不知遇到了多少困难,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他们,创造了奇迹。
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本书除了故事精彩离奇外,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鲁宾逊的性格。他敢于冒险,敢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决不气馁。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
没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养山羊,晒野葡萄干,他还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做面包。在岛上的第24年,他还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个忠实的奴仆。就这样,鲁宾逊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的王国。
面对人生困境,鲁宾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男子汉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当我郑重地翻过最后一页,读完了这个情节曲折的故事之时,一个个问号不由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如果我是鲁宾逊……
如果我是他,当独自一人置身于荒岛之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时,我会像他那样不自暴自弃,重燃生的希望吗?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因时顺变,积极自救,因为我没有那种能力。
如果我是他,当船在暴风雨中失事的时候,我会像他那样不向命运低头继续远航吗?不,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不会去接受那充满困难和挫折的生活,因为我没有那份自信。如果我是他,当看到野人用自己的同类开宴会时,我会像他那样勇敢地站起来,在仅有一个助手的情况下同他们搏斗吗?
不,我宁可躲得远远的,祈祷他们永远不要发现我,因为我没有那种胆量。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软弱与无能。从呱呱坠地到背上书包,父母,学校为我们铺设了成长的道路。我心安理得地在这条平坦的大道上走过了一年又一年,没有挫折,没有风浪,而我还整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
其实我根本没有咀嚼过生活中的苦涩,我是幸福的。然而幸福中的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能吃饱穿暖,背上书包去上学,每天接受家人们的关爱,社会的关注是一种莫大的快乐。我们需要具备鲁滨逊那样的刻苦奋斗的精神。在他认为,不管什么事情,一旦去做,是绝对会成功的。我们学习也一样,必须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各个学科学好,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有一股动力不断促使我们前进。
同时,还必须在做好每一件事后力求精益求精。“一本好书能拯救一个人。”现在我百分之百相信这句话。这188页向我展示了鲁宾逊自信,自立,自尊,自强,永不满足,不甘平庸的精神;告诉我鲁宾逊靠自己的诚实,善良,智慧和坚毅,去创建,去开拓。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最近拜读了丁兴良老师的《渠道营销与管理》一书后,使我对营销的本质、目的和功能有了重新的认识,收获颇多,现就结合我们环宇电器的市场现状和我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粗浅谈一下我自己的心得,希望能和同事一起探讨并得到各位同仁的指正。
在书中,丁兴良老师首先就产品属性来划分营销的类别,不外乎我们日常接触的大众消费品营销和不为大众熟知的工业品营销,而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就我的理解应该是划归到工业品营销一类。大众消费品即快消品属于个人使用的生活资料,它的客户群数量众多、范围极广,但是工业品属于生产资料,是企业单位使用的,因此客户群少且相对集中。这就决定了快速消费品的渠道必须做到广、深、宽,而工业品渠道布局就应该短、平、快。快速消费品在渠道终端陈列上,生动化陈列很重要,因为快速消费品的购买者往往是凭感觉和冲动购买,所以我们看到现场促销和广告乃至路演形式层出不穷,相对而言工业品的终端陈列就没有那么生动,因为客户都是理性购买,对产品的技术和服务要求比较高,对价格的敏感度反倒不如快消品那么有弹性。
经过1年左右的电器营销实践,我深刻认同在工业品行业,关系营销特征非常明显,当长期存在时,那会导致公司成本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对营销人员的身体和心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适应这种现状,但又不要拘泥于现状,要适当跳出这种思维进行创新,这就需要考验业务经理的个人智慧了,达到既维系好了关系,又做成了业务。
目前广东市场因我刚进入,对区域在各方面不太熟悉,在开展方面前期具有相应的困难,后来经过几个月的市场走访和这次培训,这个困难并不完全是你对市场不熟悉,而在于自身。虽然说目前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比例,但是要在一个区域把一个品牌树立起来,还是需要销售人员进行推广,提高该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及销售业绩。
其次,作为厂家的销售人员,我从该书中学到了怎样当好一名优秀的业务经理的技巧。
业务经理需要拥有丰富的产品知识、市场知识、销售技能,并拥有良好的管理、沟通能力;优秀的业务经理会经常指导客户的经营活动,做客户的好参谋并赢得客户的尊重;优秀的业务经理通常会对销售人员(包括经销商的销售人员)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此外,业务经理本身所具备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市场策划能力也是奠定其权威性的重要因素。
业务经理要履行上述各种职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业务经理需要扮演市场策划者、区域权威、区域领袖、教练员、市场信息的接受者和发布者等多种角色。
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我觉得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好渠道管理和营销工作:第一,要根据公司的总体营销计划与部署,对区域销售进行有效的计划管理。包括确立区域的销售目标、销售策略,部署区域销售的工作重点,尽可能对经销商人员进行管理分工。第二,要善于学习和利用各类营销报表密切监控区域销售工作进展及各经销商业绩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三,要有很强的人际沟通的欲望与技巧,经常与区域内的直营点、重点客户或潜在客户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掌握直营点及客户的销售、回款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经常与下属保持联系与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下属工作、思想中存在的问题;经常地与区域以外的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如营销调度、仓储部门、生产部门、品质部门等保持联系,随时掌握产品的供求状况与质量状况,并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修改销售策略。如改变推广、推销的产品重点,组织库存、生产供应充足、过剩的产品销售以取代紧缺货源;对出现可能性大的质量事故,质量投诉采取预防性措施。第四,深入市场第一线,及时、准确、全面地搜集区域市场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以争取公司及时采取配合措施,全面提高区域中、长期的销售业绩。
《情感与形式》是符号主义美学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它对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诗歌、戏剧、电影等各类艺术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苏珊・朗格(1895―1982)美国符号论美学家卡西尔的门徒。先后获哲学、文学博士,以后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任教。
主要着作有《哲学新解》(1942)、《符号逻辑导论》(1953)、《情感与形式》(1953)、《艺术问题》(1957)、《哲学随笔》(1962)、《心灵:论人类情感》(1967)等。她系统地发挥了卡西尔的符号论,使符号论美学自成一派。她吸收了逻辑实证主义者I・A・瑞查兹的语言方法,进一步把符号区分为推理的符号即语言符号,和表象的符号即非语言的符号。并进一步发展了非语言的符号论――把艺术视为具有表象形式的独立符号,即表现情感意义的符号。她继承了卡西尔的观点,反对科林伍德的表现说。
它运用艺术史、文学史中的丰富材料,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对艺术的本质作了深刻的揭示,得出了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的结论。与此同时,它还对西方美学史上诸多有影响的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艺术符号:观念的标准、谬论种种、情感符号。第二部分为符号的创造:表象、虚幻的空间、虚幻的空间的不同方式、时间意向、音乐基质等。第三部分为符号的力量:表现力、作品及其观众。每一部分层层递进,从提出艺术符号到它的创造过程最后到艺术符号的力量,这三个部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理论体系。
作者认为在艺术和情感的关系上,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艺术不是主宰着艺术家情感的征兆性表现,而是他所理解的感觉形式的符号性表现。
然而,抽象形式本身并非艺术家的理想。逻辑学家才尽可能传达抽象内容。在艺术中,形式仅仅是为了显而易见,形式之摆脱其通常的功用也仅仅是为获致新的功用――充当符号,以表达人类的情感。舞蹈的创作作品,也同任何造型艺术或音乐艺术作品一样地清晰,一样地富于建设性、想像性,一样地留下了人工创造的痕迹。它从一个情感概念,一个符号形式的基质出发,像其他各种艺术品一样有机地发展着。艺术完完全全是表现型的,每一行文字,每一声音响,每一种姿势,无不如此。所以它百分之百是符号性的,因为一个完整而明晰地表达出来的符号,比语言更具有符号性。
如果将舞剧《天鹅湖》中的“挥鞭转”这一技巧动作充当一个视觉符号,舞者将这一视觉符号以不断反复、重复的形式出现32次以致此成为经典。它以这种不断反复重复的形式冲击观众的眼球,以这种形式强调了这个符号,使“挥鞭转”这一技巧动作成为了舞剧《天鹅湖》最为经典的动作之一。
又如俗称“东方舞”的肚皮舞,它的特征是以胯作为中心带动腿部、腰部、臀部以及腹部肌肉等身体部位做类似环绕或点动的身体运动,跟随地域文化风格的乐曲将女性身体柔美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与羌族的女性生理崇拜相似,起源于中东地区的肚皮舞带有宗教仪式,在宗教仪式里诉说人类繁衍的祈祷,歌颂生命与祝福妇女多产。所以肚皮舞的主要动作在于腹部的摇摆运动为主。当我们联想到肚皮舞时,第一反应就是女性的中段,也就是胯、腰、腹部的划圆动作,正是因为这一动作作为肚皮舞的视觉符号,反复、重复地出现,这种强调使我们加深对其印象,潜意识里认为这一视觉符号与肚皮舞最为关联。由此可见,形式的作用不容小觑,当它运用在舞蹈中,反复重复某一动作或者动律时,这一视觉符号同时也被强调了,成为某一舞蹈的标志性动作。
苏珊・朗格说:“一个符号总是以简化的形式来表现它的意义,这正是我们可以把握它的原因。不论一件艺术品是何等地复杂、深奥和丰富,它都远比真实的生活简单,因此,艺术理论无疑是建立一个有效生动现实的心灵概念这样一个更为伟大事业的序言。”
苏珊・朗格在音乐、舞蹈、美学上的见解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我对于苏珊・朗格及其《情感与形式》中不论是符号论还是舞蹈方向的感悟是很浅薄的。但通过对此书的阅读和学习,我对艺术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提升了许多,还是值得对它反复品读回味。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会
书评 | 许恋窈
推荐专题: 检讨书大全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1500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