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为养成自我评价(推荐2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行为养成自我评价(推荐2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基本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精心构建中小学生、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正常开展考评活动,充分发挥考评的规范、导向和激励功能,通过考评提高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明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工作要求,增强学校做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推动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考评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认真分析影响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基本要素,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包括对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的考核,对学校组织推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教师相关具体工作的考核,对养成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达成度的考核,对学校领导层、所有任课教师以及学生的考核。
2、发展性原则。通过考核评价,引导学校不断推进和优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效;激励教师不断加强研究和实践,促进教师在德育领域的专业发展;将考核评价的最终落脚点放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以及以良好习惯为支撑的学习、生活、劳动、交往等素质的全面提升上。
3、科学性原则。考评工作力求科学、合理、规范、易操作,考核评价的指标要求和方式方法力求具体、明确,体现工作要求的规定性和工作方式的指向性。在强调基本工作规范的同时,鼓励学校和教师创新工作方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创造性地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及评价工作。
三、考评的基本内容
(一)对学校的考核
1、组织领导 (1)组织机构健全
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参与的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规划、指导、督查和考核工作。
(2)目标计划明确
①构建科学、完善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内容体系,关注认知、情感、行为方式三维目标,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活动空间,学生学习、生活、劳动、交往四大领域,关涉学生与自我、与家庭、与集体、与社会、与自然等五个方面的关系。②将培养总目标分解为年级目标、班级目标和学生个体目标,行为要求力求具体化,并通过科学的、适当的方式让学生掌握。③学校制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和训练重点。
(3)评价制度完善
①制定关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考评细则。②每学期对班级、教师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情况进行一次专题考评。③引导学生按月制定行为习惯自我训练目标,定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④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作为先进班级体的考核内容之一。⑤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组织日常巡查、指导,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检查整改情况。
2、队伍管理 (1)教育思想端正
①树立全员育人思想,每位教职工、家长都成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指导员、教练员、督察员,结合自己的岗位或角色,较好地完成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任务。②引导各类教育者尤其是家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交往的习惯,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2)工作职责明晰
①细化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工作职责。②明确家长的相应职责,并定期对履职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和建设性评价。
(3)专业研修扎实
①建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修小组,定期开展相关研修和专题课集体备课活动。②组织教师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理论,指导教师掌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方法和技巧,注意解决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努力提高活动质量。③认真规划相关微型课题并切实开展研究。④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正常进行反思。
3、环境建设 (1)育人氛围浓厚
校园环境整洁,文化气息浓厚,各类场所都有指导学生行为习惯的温馨提示。
(2)校风班风和谐
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班风,班级文化富有特色,学生人人有养成良好习惯的意愿、计划和行动。
4、育人活动 (1)教育活动优化
①推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化,积极开发和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围绕阶段训练重点,各班每周班队课上一节高质量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专题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此外,各班每周要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一至两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②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一日活动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习惯培养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在小学学科教学、游戏活动及学生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有机渗透。
(2)家校合作融洽
①定期布置、检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活动,及时与家长联系并进行分析。②与家长形成良性互动机制,通过适当的、制度化的方式,向家长通报学生行为习惯月训练重点;指导家长掌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科学地进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③建好家长学校通信平台,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作用。 (3)加强个别教育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观测,每周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作心理辅导或行为指导,矫正不良行为习惯。
5、教育成效
(1)学生习惯良好。学生了解行为习惯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交往习惯,无违法犯罪行为,综合素质较高。
(2)社会评价满意。家长、社会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满意度较高。
(3)工作特色鲜明。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形成鲜明的工作特色。
(二)对教师的考核
1、个体素养
①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高度重视、态度积极。②认真学习关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理论,确立先进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③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较高的德育专业素养。④自身学习、工作、生活、交往习惯良好,对学生以身作则。
2、工作过程 (1)工作计划
学校制定和实施本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科任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和措施,针对性强,措施得力。 (2)教学工作
①围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训练重点,上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专题课,努力提高授课水平。②结合学科特点,认真制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时目标,精心设计相关教学环节,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3)班级管理
①班主任(科任教师协助)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所管理的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文化特色。②加强学生行为习惯日常观测,做好个别化辅导工作,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指导,有效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③引导学生按月制定行为习惯自我训练目标,认真开展学生习惯考核表彰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评、家长评、教师评,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4)家校共育
①定期布置、检查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践活动,及时向家长发放、回收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校联系单,并进行分析。②正常开展行之有效的家校联系活动,指导家长掌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要求和方法,科学进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作用。
(5)研修活动
①参加学校定期组织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研修活动,活动前精心准备,活动中积极发表意见。②完成学校布置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质资源研发任务,积累丰富、优质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专题课教学案例、行为习惯专题实践活动设计、学生个案等校本化课程资源。③坚持撰写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反思日记。
3、工作实效
①学生了解行为习惯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和交往习惯,无违法犯罪行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②家长和同行对本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满意。
四、考评的基本方式
1、考评周期
学校对教师每学期进行一轮考评。
2、考评主体
对教师的考评由各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考核组组织实施。参与考评工作的人员,除专业人员外,要吸收家长、学生参加,坚持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对参与考评的人员要进行培训。
3、考评手段
优化查阅资料、走访、问卷等传统的评估手段,努力提高评估信度;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话等现代媒体,多途径搜集考核所需信息;采用无计名测评的方法,保证信息的客观性;采用情境考察法,可利用现成的活动情境(如课堂教学和学校组织的学生活动),也可由考核者自主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观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表现,来考核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习惯养成的情况。考评时,要尽可能避免无关人员、信息的干扰,不露痕迹地完成情境考察工作。
4、考评方式
随机巡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加强过程性考核记载,积累考核数据。每学年对学校的集中考核,要与教育质量综合评估或中小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与监测活动一并进行,在集中考评时充分运用过程性考评结果。对教师的考核,要结合教学工作月查、学生行为习惯考核和优秀班级评比进行。
五、考评结果的表达和运用
1、结果表达
以实际总得分和“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表示,同时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描述,以便提出整改建议,指明改进方向。
2、结果运用
对教师考核结果的运用。①考核得分计入教师年度考核;②考核得分位于单位后五分之一人员原则上不得参加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当年不得评先评优晋级。
我在本学期爱护公共环境,注重个人卫生,讲文明、讲礼貌,尊敬老师,热爱班集体,团结关心同学,按时到校上课,不缺席、不迟到,认真遵守课堂纪律,上课积极发言,学习刻苦认真、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各科作业。但在完成作业时还有些粗心大意,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改正不足,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推荐专题: 心理素质自我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 小学生素质报告册自我评价